孜然特征性成分_功能性营养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_马梦梅_木泰华_孙红男_

孜然特征性成分_功能性营养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_马梦梅_木泰华_孙红男_
孜然特征性成分_功能性营养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_马梦梅_木泰华_孙红男_

网络出版时间:2013-05-02 13:44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6816925019.html,/kcms/detail/11.1759.TS.20130502.1344.003.html

孜然特征性成分、功能性营养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

的研究进展

马梦梅,木泰华*,孙红男,张苗,陈井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摘要:孜然,又称孜然芹、安息孜然、安息茴香等,为伞形科孜然芹属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孜然富含精油这一特征性成分以及蛋白质、多酚类物质、膳食纤维等多种功能性营养成分,具有理气开胃、祛寒除湿、抗过敏、抗氧化、杀菌抑菌、抗癌、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糖尿病等保健功效,在食品及医药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本文分别从孜然的特征性成分(精油)、功能性营养成分(如蛋白、多酚、黄酮、膳食纤维等)以及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抗癌活性、降血糖活性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孜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孜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孜然,特征性成分,功能性营养成分,生物活性

Research progress of characteristic ingredients, functional nutrient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cumin

MA Meng-mei, MU Tai-hua*, SUN Hong-nan, ZHANG Miao, CHEN Ging-wang (Institute of Agro-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Agro-products Processing,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Cuminum cyminum L., commonly known as cumin, belongs to the cumin genera of apiacea family.It is an herbaceous annual or biennial plant. Cumin is rich sources of characteristic ingredients(essential oil) and some functional nutrients, for example, proteins, polyphenols,dietary fiber, it has been actively researched for its 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qi appetizer, dispel cold dehumidification, antiallergic, antioxidant, antimicrobial, anticarcinogetic, antiplateleaggregation, antidiabetic and so on. It exhibit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food and medicine. The research progressed on cumin from several aspects were summarized, including characteristic ingredients(essential oil), functional nutrients(proteins, polyphenols, flavonoids, dietary fiber)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tioxidant, antimicrobial, anticarcinogenic, antidiabetic), it aim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on the utilization of cumin.

Keywords: cumin, characteristic ingredients, functional nutrients, biological activities

中图分类号:TS 文献标识码: A

孜然,又称孜然芹、安息孜然、安息茴香等,为伞形科孜然芹属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1],原产地中海地区,在印度、伊朗等地广泛种植[2]。我国新疆和甘肃是孜然的主要产地,常年种植面积达5.71~7.14万公顷(hm2),平均产量达4142.86Kg/hm2。孜然富含精油,气味芳香浓烈,被认为是继胡椒外世界第二重要的香料作物[3];孜然也有多种药用特性,能够理气开胃、祛寒除湿等[4,5],还具有抗过敏,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和降血糖等保健功效[6],因此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Lewis等[7]测定孜然中含有水分(约7%)、精油(约3%~4%)、蛋白质(约12%)、灰分(约10%)、纤维(约11%)、粗脂肪(约15%)、淀粉(约11%)等。长期以来孜然主要作为香料和调味料使用,广泛应用于饮料、汤、糕点、酒水中,此外,孜然在农药、医药、防腐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活性。本文从孜然的特征性成分、营养成分以及生物活性方面对国内外关于孜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孜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孜然特征性成分与功能性营养成分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于孜然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征性成分(精油)和功能性营养成分(非精油)两部分,现已从精油和非精油物质中鉴定并分离出100多种化合物,并且孜然的特征性成分和功能性营养成分的含量因地域、气候及品种的不同而改变。

1.1 孜然精油

*基金项目:甘肃省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创业项目(1113jhtf010)

作者简介:马梦梅(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化学与营养

通讯作者:木泰华(1964-),男,研究员,博士,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食品化学与营养

孜然芳香浓烈的气味主要是因为含有3%~4%的精油,目前国内外提取精油的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水蒸气蒸馏、超临界CO2萃取、微波萃取、低沸点有机溶剂结合水蒸气蒸馏等[8-12],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孜然精油进行提取及分离鉴定时,精油得率和组成均有一定的差异。

Heravi等[9]采用GC-MS结合OPR、DS-MCR-ALS等解析方法鉴定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孜然精油含有49种成分,其中主要是2-甲基-3-苯基-丙烯醛(32.27%)、γ-萜品烯(15.82%)和桃金娘烯醛(11.64%);刘玉梅[10]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孜然精油,得率为7.3%,并采用GC-MS分析孜然精油的主要成分为β-蒎烯、松油烯、对伞花烃、枯茗醛、二氢枯茗醛和藏花醛;Behera等[11]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和微波萃取法制备孜然精油,得率分别为5.6%和4.4%,并采用GC-MS对这两种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枯茗醛,其次是对伞花烃、γ-萜品烯、对-薄荷-1,4-二烯-7-醛和对-薄荷-1,3-二烯-7-醛;Hashemi等[12]采用超声波辅助固相微萃取的方法将孜然种子中的可挥发性成分富集,通过GC-MS分析孜然精油的主要成分为1,3-对-孟二烯-7-醛(46.64%)、枯茗醛(27.67%)、γ-萜品烯(12.42%)、对伞花烃(4.9%)、β-蒎烯(4.73%);Li等[13]采用低沸点有机溶剂结合水蒸气蒸馏法、水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分别提取孜然精油,并采用GC-MS从这三种方法得到的精油中鉴定出45种成分,并指出尽管提取方法不同,但是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分别为枯茗醛、藏花醛、2-亚甲基-6-甲基-3.5-庚二烯醛、α-丙基-苯甲醇、1-甲基-4–(1-甲基乙基)-1,4-环己二烯。

1.2 孜然蛋白

Zaman等[14]采用醋酸钠从孜然中提取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nsLTP),并采用SDS-PAGE和电喷雾质谱测定该蛋白是分子量为97000u的单体蛋白,等电点为7.80,并通过氨基酸测序分析指出孜然nsLTP中含有92个氨基酸,并且含有由4个二硫键稳定的α-螺旋;王富兰等[15]采用凯氏定氮法分析了5个孜然品种的蛋白成分,结果表明这5个孜然品种中清蛋白含量最高,其次是球蛋白和谷蛋白,醇溶蛋白最低,并以清蛋白为目标蛋白对10个孜然品种的真实性与纯度进行SDS-PAGE分析,研究表明只有粮引孜然多一条分子量为0.68的条带,其他9个国内孜然芹品种电泳图谱差异不显著;吴素玲等[16]测定了不同产地孜然中的粗蛋白含量为14.77%~21.33%,并测定孜然中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其中7种为必需氨基酸,其中2种呈鲜氨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较高, 占总氨基酸的34%,所以孜然是非常好的增鲜调味料。

1.3 孜然多酚

孜然根、茎、叶、花及种子中均含有的一定的多酚类物质,含量为11.80~19.20mg没食子酸当量(GAE)/g。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脂保肝、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其高效提取、分离技术研究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V Ani等[17]采用HPLC对孜然的多酚粗提液进行纯化分离,并采用LC-MS鉴定出孜然中的酚酸和黄酮类物质主要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咖啡酸、鞣花酸、阿魏酸、槲皮素和山奈酚;吴素玲等[16]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孜然中的黄酮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酮含量为4.15%~5.75%, 其中托克逊、甘肃金塔、巴依阿瓦提乡所产孜然的黄酮含量超过5.00%;杨艳等[18]采用微波法提取孜然总黄酮并采用大孔树脂对总黄酮进行纯化和富集,结果表明孜然黄酮的最高提取率为3.88%,采用D-160型大孔树脂对孜然黄酮进行进一步纯化,分离产物中黄酮纯度可达67.88%。

1.4 孜然中的脂肪

孜然含有丰富的脂肪,总油脂量约为干重的14.5%,是提取油树脂的重要香料作物。分析表明孜然脂肪中84.8%为中性油脂,10.1%为糖脂,5.1%为磷脂,其中中性油脂以甘油三酯含量最高,达到89.4%左右,糖脂中主要含有酰基单半乳糖甘油二酯和酰化葡萄糖甾甙,磷脂的主要成分为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胆碱;并且孜然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岩芹酸和亚油酸[19];吴素玲等[16]测定了不同产地孜然中粗脂肪含量为14.87%~23.25%,其中阿克苏、喀什、巴依阿瓦提乡、铁热木乡、焉耆本地所产孜然的粗脂肪含量超过20%。

1.5 孜然膳食纤维

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被视为人类饮食中的重要元素,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改善肠道健康[20],还可抑制肥胖、降血脂、抗结肠癌[21-23]等,因此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目前,谷物麸皮是提取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寻找膳食纤维的可替代资源是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脱油孜然是提取精油和油树脂后的物质,除了极少的一部分被当做饲料外,大部分被作为废弃物丢掉,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Sowbhagya等[24]测定孜然中总膳食纤维含量达64.2%,其中53.8%是不可溶性膳食纤维,10.4%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并测定脱油孜然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3.3g/g,保水力为4.0g/g,吸水膨胀力为4.47ml/g。由此可见脱油孜然是提取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也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到多种功能性保健食品中。

2 孜然的生物活性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孜然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其用途包括消炎、利尿、祛风、抗痉挛等,也被用来治疗消化不良、黄疸、腹泻、胀气[25]等。

2.1 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活性主要指孜然具有显著的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活性[26-28],目前已有大量试验表明孜然(包括孜然精油、孜然水提取物和有机溶剂萃取物)均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Allahghadri 等[29]研究发现孜然精油中总酚含量为33.43没食子酸当量(GAE)/mg,因此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其抗氧化活性高于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Gagandeep[30]研究表明在饮食中添加2.5%和5%的孜然可以提高小鼠肝脏中抗氧化酶、谷胱甘肽的水平,从而发挥其抗氧化作用;Krishnakantha和Lokesh[31]研究指出孜然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发挥该作用的主要物质为枯茗醛;Satyanarayana等[32]采用体外实验研究证实孜然水提取物抑制羟基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均高于抗坏血酸,说明孜然是一种良好的食品抗氧化剂;Leung等[33]指出孜然中溶于石油醚的组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抑制猪油中过氧化物的产生。

2.2 抗菌活性

孜然的抗菌活性主要指孜然精油、油树脂和乙醇萃取物对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真菌(如酵母菌)等具有增殖抑制作用[34-37]。国内外学者对孜然的抗菌活性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Kivanc等[38]体外研究表明300ppm或600ppm孜然精油对植物乳杆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Derakshan[39]采用肉汤稀释法发现孜然精油和孜然乙醇萃取物对肺炎克雷伯氏菌ATCC13883和临床型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抑制作用,可以改善细胞形态,减少囊状体的产生,并降低脲酶的活性;此外,孜然精油和乙醇萃取物能够减少变异链球菌、酿脓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菌膜的形成,从而抑制该类细菌的增殖[40,41]。上述研究表明孜然精油和乙醇萃取物可用于医药行业(消毒剂或防腐剂),但也需要进行体内试验以确定它们的药用特性和潜在毒性[39]。

2.3 抗癌作用

孜然能够抑制苯并芘[B(a)P]诱导的大鼠前胃肿瘤细胞、3-甲基胆蒽(MCA)诱导的宫颈肿瘤细胞[30]以及二甲基氨基偶氮苯诱导的肝癌[42]的形成,这主要是因为孜然能够增强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细胞色素b5还原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DT-心肌黄酶[30,42]的活性;在大鼠膳食中添加一定量的孜然可以抑制结肠癌的发生,Nalini等[43-44]研究发现膳食中添加孜然粉可以抑制由结肠靶向致癌物,1,2-二甲基肼(DMH)诱导的大鼠结肠癌的产生,并且粪便中的胆汁酸及中性胆固醇显著增加;此外,由于β-葡萄糖醛酸酶能够促进葡糖酸酐偶联物的水解,释放出毒素,粘多糖酶会促进结肠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粘蛋白的水解,最终可能诱发结肠癌,而孜然能够显著地降低β-葡萄糖醛酸酶和粘多糖酶的活性,从而对结肠具有保护作用,抑制结肠癌的产生。组织病理学研究也指出摄入孜然后大鼠结肠细胞有较少的乳状突起,粘膜下层渗透物的含量也有所减少;也有很多研究说明孜然在靶组织中具有潜在的抗氧化活性,可以降低小肠、结肠和盲肠中的脂质过氧化产物(共轭二烯烃、脂质氢过氧化物、硫代巴比妥酸)的生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水平[45-47];Al-Batania等[48]采用伤寒沙门氏菌(TA100)进行复原突变,结果表明孜然本身不具有致癌性。

2.4降血糖活性

孜然的甲醇提取物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体内葡萄糖水平,抑制糖化血红蛋白、肌酸酐、血尿素氮的含量,并能提高血浆胰岛素和肝脏中的糖原含量[49-50];Willatgamuwa[51]用含有1.25%孜然粉的食物喂养大鼠8周,可以明显的降低由链脲霉素诱导的患有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并对大鼠体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一项体外研究表明,孜然的水提取物能够抑制可溶性蛋白、α-晶体蛋白的糖基化,减弱α-晶体蛋白的结构改变,抑制分子伴侣的活性,从而延迟由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白内障的发病时间[52];对患有糖尿病大鼠的胰腺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可以发现脂肪组织和炎性细胞分布量明显减少[53];Lee等[54]指出孜然能够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机制之一是能够抑制醛糖还原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此外,孜然还能够降低血液和组织(肝脏、肾脏)中胆固醇、磷脂、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继发于糖尿病)的水平,从而缓解高血脂症等并发症,这是由于孜然能够抑制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活性[52]。因此,孜然已经作为治疗糖尿病药物的一种成分,并经人体试验证明具有良好的药效。

此外,孜然的乙醇萃取物含有黄酮苷,因此可以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CD4和CD8)和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来改善免疫缺陷动物的免疫调节特性,从而减小肾上腺体积、抑制肾上腺酮水平的升高、增加胸腺和脾脏重量[55];孜然水提取物可以刺激β激肾上腺素受体和/或组胺H1受体使豚鼠离体气管链松弛而产生止咳功效[56-57];孜然乙醚提取物能够抑制由花生四烯酸诱导的人体血小板聚集[58]。此外,孜然还具有促消化、刺激雌激素分泌、缓解消化

不良、改善肠道环境等作用[59-62]。

3 前景与展望

孜然在人类日常饮食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孜然高附加值产品,如精油、油树脂等,也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和药品行业;我国有十分丰富的孜然资源,大力发展孜然产业对于满足市场需求、优化和改善人民的饮食习惯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国内外对于孜然的研究与开发主要集中在精油和油树脂的提取方面,并且对精油、油树脂的杀菌抑菌活性等也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但是孜然精油和油树脂中不饱和酸和醛的含量比较高,因此在储存过程中很容易氧化变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价值;因此寻求新的加工方式,如将孜然精油和油树脂进行微胶囊化等,可以改善其溶解性差、分散不匀等问题,并能防止香气成分的损失。孜然除精油和油树脂之外,还含有高品质的蛋白和丰富的膳食纤维,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这两方面的研究很少,更未见对其分离方法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报道,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孜然的综合利用,降低了孜然的附加值;开发孜然蛋白、孜然多肽、孜然膳食纤维等新产品,是进一步提高孜然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研究上述特征性成分以及营养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加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The Plant Index of China[M].Beijing:Science Press,1985:4-6.

[2] Thippeswamy N B, Naidu K A. Antioxidant potency of cumin varieties-cumin, black cumin and bitter cumin on antioxidant systems[J]. European Food Research Technology, 2005,220(5-6): 472- 476.

[3] H B Sowbhagya.Chemistry,Technology and Nutraceutical Functions of Cumin (cuminum cyminum L): An Overview[J].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11,53(1):1-10.

[4] Norman J.The Complete Book of Spices[M].London:Doerling,Kindersley,1990:34-38.

[5] Elkady I A,Elmarghy S M,et al. Antibacterial and antidermatophyte activities of some essential oils from spices[J]. Qamr University Science Journal, 1993,13(1): 63-69.

[6] R K Johri. Cuminum cyinum and Carum carvi:An update[J]. Pharmacognosy reviews, 2011,5(9): 63–72.

[7] Lewis Y S. Spices and herbs for the Food Industry[M]. England: Food Trade press. : 121–122,1984.

[8] 孙宏. 孜然精油提取工艺的探讨[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8, 24(2): 34-36.

[9] Mehdi Jalali-Heravi, Behrooz Zekavat, Hassan Sereshti. Use of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combined with resolution methods to characterize the essential oil components of Iranian cumin and caraway[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7,1143(1-2):215–226.

[10] 刘玉梅. 超临界CO2萃取新疆产孜然油的成分分析[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0,18(6):497-499.

[11] Sushmita Behera S. Nagarajan L. Jagan Mohan Rao. Microwave heating and conventional roasting of cumin seeds (Cuminum cyminum L.) and effect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volatiles[J]. Food Chemistry,2004, 87 (1) :25-29.

[12] Payman Hashemi,Mohammad Shamizadeh,Alireza Badiei.Study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Composition of Cumin Seeds by an Amino Ethyl-Functionalized Nanoporous SPME Fiber[J].Chromatographia,2009,70(7-8):1147-1151.

[13] Rong Li,Zi Tao Jiang.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Cuminum cyminum from China[J],Flavour and Fragrance Journal, 2004,19(4): 311–313.

[14] Uzma Zaman, Atiya Abbasi. Isolation, pu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nspeci?c lipid transfer protein from Cuminum cyminum[J]. Phytochemistry,2009,70(8):979–987.

[15] 王富兰,郑伟华,阿扎提.阿不都古力,等.孜然芹种子贮藏蛋白的含量测定和电泳分析[J].种子科技,2009(6):26-28.

[16] 吴素玲,张卫明,孙晓明,等.不同产地孜然风味物质和黄酮等成分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1,36(3):96-112.

[17] V Ani,M C V aradaraj,K Akhilender Naidu.Antioxidant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polyphenolic compounds from bitter cumin (Cuminum nigrumL.)[J]. European Food Research Technology, 2006, 224: 109–115.

[18] 杨艳,孙晓明,吴素玲,等.孜然总黄酮的提取和纯化的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 2011,32(5):290-292.

[19] Hemavathy J,Prabhakar J V. Lipid composition of cumin (Cuminum cyminum L.) seeds[J]. Food Science,1988,53(5):1578-15 79.

[20]Thomais Karagiozoglou-Lampoudi.Personalized diet management can optimize compliance to a high-fiber, high-water diet in children with refractory functional constipation[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2012,112(5):725-729. [21]Sabine Ibrügger,Mette Kristensen,Mette Skau Mikkelsen,et al.Flaxseed dietary fiber supplements for suppression of appetite and food intake[J]. Appetite, 2012,58(2):490-495.

[22]Tafadzwa Mandimika,Gunaranjan Paturi,et al.Effects of dietary broccoli ?bre and corn oil on serum lipids,faecal bile acid

excretion and hepatic gene expression in rats[J].Food Chemistry,2012,131(4):1272–1278.

[23] Carcea Bencini,M.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drum dried chickpea(Cicer arietinum L.) flours[J].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06,51(6):1518–1521.

[24] H B Sowbhagya,P. Florence Suma,S. Mahadevamma,et al.Spent residue from cumin-a potential source of dietary ?ber[J]. Food Chemistry,2007,104(3):1220–1225.

[25] Zargary A. Medicinal Plants. 5th ed[M]. Tehran: Tehran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2001.

[26]Bettaieb I, Bourgou S, Wannes W A,et al.Essential oils, phenolics and antioxidant activeties of different parts of cumin (Cuminum cyminum L.)[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Food Chemistry, 2010,58:10410–10418.

[27] Topal U,Sasaki M,Goto M,et al.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essential oils from nine species of Turkish plants obtained by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and steam distillation[J].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08,59(7-8):619–634.

[28] Reddy A, Lokesh BR. Studies on spice principles as antioxidant in the inhibition of lipid peroxidation or rat liver microsomes[J].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1992,111(1-2):117-124.

[29] Allaghadri Tolou, Rasooli Iraj, Owlia Parviz,et al. Antimicrobial property,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cytotoxicity of essential oil from cumin produced in Iran[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10,75(2):54–61.

[30] Gagandeep, Sivanandhan Dhanalakshmi, Ester Mendiz,et al.Effects of Cuminum cyminum in Chemically Induced Forestomach and Uterine Cervix Tumors in Murine Model Systems[J]. Nutrition and Cancer,2003,47(2): 171-180.

[31] TP Krishnakantha, BR Lokesh.Scanvenging of superoxide anions by spice principles [J]. Indi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Biophysics,1993,30(2):133–134.

[32] Satyanarayana S,Sushruta K,SarmaG S.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aqueous extracts of spicy food additives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with ascorbic acid in in vitro systems[J].Journal of Herbal Pharmacotherapy, 2004,4 (2):1–10.

[33] Leung A Y. Encyclopedia of Common Natural Ingredients used in Foods[M].Wiley,1980.

[34] S Bourgou,A Pichette,B Marzouk. Bioactivities of black cumin essential oil and its main terpenes from Tunisia[J].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otany ,2010,76(2): 210– 216.

[35] Hafedh Hajlaoui, Hedi Mighri, Emira Noumi.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unisianCuminum cyminum L.essential oil: A high effectiveness against Vibrio spp. Strain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10, 48(8-9):2186–2192. [36] Viuda Martos,M A Mohamady,Fernández-López.In vitro antioxidant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essentials oils obtained from Egyptian aromatic plants[J]. Food Control,2011,22(11):1715-1722.

[37] M De Martino L,De Feo V, Fratianni F. Chemistry, antioxidant,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ctivities of volatile oils and their components[J]. Natural Product Communications,2009,4(12):1741–1750.

[38] Kivanc M,Akgul A,Dogan A. Inhibitory and stimulatory effects of cumin, oregano and their essential oils on growth and acid production of Lactobacillus planatarum and Leuconstoc mesenteroid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1991,13(1) : 81–85.

[39] Derakhshan S, Sattari Bigedli M. Evaluation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biofilm formation in Klebsiellapneumoniae in contact with essential oil and alcoholic extract of cumin seed(cuminum cyminum)[J].European Congress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31 Mar-04 Apr 2007.

[40] Singh G, Marimuthu P, Murali HS,et al. Antioxidative and antibacterial potentials of essential oils and extracts isolated from various spice materials[J]. Journal of Food Safety,2005,25(2):130-145.

[41] Derakhshan S, Sattari M, Bigdeli M. Effect of cumin (Cuminum cyminum L.) seed essential oil on biofilm formation and plasmid integrity by Klebsiella pneumonia[J]. Pharmacognosy Magazine,2010,6(21):57–61.

[42] Aruna K, Sivaramakrishnan VM. Anticarcinogenic effects of some Indian plant product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1 992,30(11):953–956.

[43] Nalini N,Sabitha K,Viswanatahn P. Influence of spices on the bacterial (enzyme) activity in experimental colon cancer [J]. Journal of Ethnopharmocology,1998, 62(1):15–24.

[44] Nalini N, Manju V, Menon VP. Effect of spiceson lipid metabolism in 1,2-dimethylhydrazine induced rat colon carcinogenesis[J]. Journal of Medicine Food, 2006,9(2):237–245.

[45] Aruna K, Rukkumani R, Varma PS,et al. Therapeutic role of Cuminum cyminum on ethanol and thermally oxidized sunflower oil induced toxicity[J].Phytotherapy Research,2005,19(5):416-421.

[46] Wattenberg LW.Inhibition of carcinogenesis by naturally-occurring and synthetic compounds[J].Basic life Science,1990,52:15 5–166.

[47] Wattenberg LW,Sparnins VL,Barany G. Inhibition of N-nitrosodiethylamine carcinogenesis in mice by naturally occurring organosulfur compounds and monoterpenes[J]. Cancer Research,1990,49:2689–2692.

[48] Al Bataina BA,Maslat AO,Al-Kofahil MM. Element analysis and biological studies on ten oriental spices using XRF and Ames test[J]. Jouanal of Trace Element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2003,17(2):85–90.

[49] Roman Ramos R, Flores Saenz JL, Alarcon Aguilar FJ. Anti-hyperglycemic effect of some edible plants[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1995,48(1):25–32.

[50] Jagtap AG, Patil PB. Antihyperglycemic activity and inhibition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 formation by Cuminum cyminum in streptozotocin induced diabetic rat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10,48(8-9):2030–2036.

[51] S A Willatgamuwa,M Sc, Kalpana Platell,et al.Antidiabetic influence of dietary cumin seeds(cumInum cyminum )in streptozotocin induced diabetic rats[J],Nutrition Research,1998,18(1):131-142.

[52] Pasupulati Anil Kumar, Paduru Yadagiri Reddy. Delay of diabetic cataract in rats by the antiglycating potential of cumin through modulation of α -crystallin chaperone activity[J],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2009,20(7):553–562

[53] Dhandapani S, Subramanian VR, Rajagopal S,et al. Hypolipidemic effect of Cuminum cyminum L. on alloxan-induced diabetic rats[J].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2002,46(3):251–255.

[54] Z Kerem,I Bilkis,MA Flaishman,et al. Cuminaldehyde: Aldose reductase and 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 derived from cuminum cyminum L.seeds[J].Jour

nal of Agricultural Food Chemistry, 2005,32(8-9):2446–2450.

[55] Chauhan PS,Satti NK,Suri KA,et al.Stimulatory effects of Cuminum cyminum and flavonoid glycoside on cyclosporine-A and restraint stress induced immune-suppression in swiss albino mice[J]. Chemico- Biological Interactions,2010,185(1):66–72. [56] Boskabady MH,Kianai S,Azizi H. Relaxant effect of Cuminum cyminum on guinea pig tracheal chains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s)[J]. Indi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05,37(2):111–115.

[57] Boskabady MH,Kianai S,Azizi H,et al. Antitussive effect of Cuminum cyminum Linn. in guinea pigs[J]. Natural Product Radiance. 2006,5(4):266–269.

[58] Srivastava KC. Extracts from two frequently consumed spices--cumin (Cuminum cyminum) and turmeric (Curcuma longa)--inhibit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alter eicosanoid biosynthesis in human blood platelets[J]. Prostaglandins Leukot Essen Fatty Acids,1989,37(1):57–64.

[59] Milan KSM, Dholakia H, Tiku PK,et al. Enhancement of digestive enzymatic activity by cumin (Cuminum cymonum L.) and role of spent cumin as a bionutrient[J]. Food Chemistry,2008,110(3):678–683.

[60] Shirke SS,Jadhav SR,Jagtap AG,et al.Methanolic extract of Cuminurm cyminum inhibits ovariectomy-induced bone loss in rats[J].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2008,233(11):1403–1410.

[61] Mohamed T Khayyala,Mona A El-Ghazalyb,Sanaa A Kenawya,et al. Antiulcerogenic effect of some gastrointestinally acting plant extracts and their combination[J].Arzneimittelforschung,2001,51(7):545-553.

[62]Vasudevan K,V embar S,V eeraraghavan K,et al. Influence of intragastric perfusion of aqueous spice extracts on acid secretion in anesthetized albino rats[J]. Indian Journal Gastroenterology, 2000,19(2):53–56.

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及生理功能

1、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及生理功能 植物生长过程中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量尽管不一样,但各种营养元素在植物的生命代谢中各自有不同的生理功能,相互间是同等重要和不可代替的。 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近90多种,而植物能吸收的有60多种,但对于植物生长发育来说,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只是16种,分别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铜、锌、硼、铁、钼、硼、氯。而碳、氢、氧三大元素主要从水和空气中获取,不作为根系管理所需元素之列。 除碳、氢、氧外,其余13种营养元素,一般称为矿质营养元素。它们主要以无机离子的形态被植物根系吸收。其生理功能如下: 1.氮(N) 植物根系从介质中吸收的氮主要是NO3--N和NH4+-N,还可以吸收NO2--N。 某些可溶性的有机态氮化合物,如氨基酸、尿素等也能直接被植物少量吸收。 (1)植物吸收的NO3-需要在根部和叶部还原为NH4+后,才能参与植物体的氮代谢; 一般地,植物吸收的NH4+,以及由NO3-还原生成的NH4+,部分被合成酰胺和氨基酸; (2)酰胺经氨基转移作用,可形成多种氨基酸,然后进一步形成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物质蛋白质、遗传变异的重要物质核酸和生物催化剂酶等; (3)氮还是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物体内的一些维生素、生物碱和激素均含有氮。可见,氮是植物有机体结构物质和生命物质的重要组分。 2.磷(P) 在介质pH值5-7条件下,磷主要以正磷酸盐的两种形态H2PO4-和HPO42-被植 物根系吸收,并以同一形态直接参与体内的物质代谢。但也可以吸收偏磷酸(PO33-)和焦磷酸(P2O74-)。 (1)磷作为组成元素参与了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如核酸,核蛋白、磷脂、植素、ATP以及一些酶类的合成; (2)磷能够加强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转,促进氮的代谢和脂肪的合成; (3)磷还能提高植物抗旱、抗寒、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增强植物对外界酸碱反应变化的缓冲性。 3.钾(K) 钾以K+的形态被植物根系吸收,并以同一形态存在于植物体内。钾对植物的 营养作用是多方面的。 (1)钾作为植物体内合成酶、氧化还原酶、脱氢酶等60多种酶的活化剂,参与了植物体内的主要代谢作用; (2)在氮代谢中,钾能大大地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并使之很快地转化成蛋白质,故钾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功能,同时,钾还能增强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3)在光合作用中,钾能提高植物光合磷酸化作用的效率,使单位面积叶绿体产生的ATP

功能性成分与人体健康

功能性成分与人体健康 ——磷脂 磷脂是人体细胞(细胞膜、核膜、质体膜)的基本成分,并对神经、生殖、激素等功有重要关系,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磷脂营养大量流失,因此补充完整磷脂(PC、PE、PI…)对现代人而言是绝对必要。 磷脂的作用 调节代谢、增强体能的功能 人体在高强度体力活动及大运动量活动中,肌肉细胞借助磷脂的信息传递和物质传递获得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并排除体内代谢物,在此生理循环过程中,磷脂会被大量分解和消耗,此时只有及时补充足够的磷脂,人体肌肉才能持续获得能量和营养。这是因为磷脂是构成细胞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之一,磷脂能有效地增强细胞功能,提高细胞的代谢能力,增强细胞消除过氧化脂质的能力,及时供给人体所需能量。这就是人体食用磷脂后会明显感觉到精力充沛、身体轻松、不易疲劳的主要原因。目前,磷脂对提高马拉松、游泳等耐力型运动项目成绩提高的显著作用已被西方国家所证实。 改善脑功能、增强记忆力的功能 人体大脑中磷脂类物质所占比重高达30%左右,它们在人类智力活动中承担着信息传递的重要功能。磷脂对人的智力发育,记忆力增强有独特作用。磷脂是脑细胞的组分,

又是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磷脂在体内水解生成胆碱、甘油、磷酸及脂肪酸,在此生化过程中形成的胆碱对脑及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胆碱转化为乙酰胆碱,它是通过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起着兴奋大脑神经细胞的作用,可促进儿童成长发育,聪明强智,注意力集中,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所以大脑内乙酰胆碱的数量越多,记忆、思维的形成也越快,从而可使人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记忆力。人体长时间用脑思考或处于紧张状态时,磷脂的消耗也会明显增加,此时若不及时补充能量的磷脂食品,久而久之人体的记忆力则会衰退健忘。人体进入老年状态以后,血液中胆碱含量会明显降低,所以补充足量的磷脂食品,对神经衰弱、用脑疲劳、记忆力下降和老年性痴呆等症状的防治有着明显的辅助疗效作用。例如,医学专家将富含有磷脂的食品,连续数月供给一批老年性痴呆患者,结果其中有不少人记忆力明显好转,所以大豆磷脂也是老年人首选的营养保健食品。 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 引起动脉硬化的胆固醇是脂肪性的蜡状物质,人体自身会合成200~800mg,是肾脏、性激素、胆汁盐、维生素D不可或缺的原料,但如果胆固醇含量过高富积在支脉壁上,就会严重影响血液循环,使血管硬化变脆,弹性减弱,易于破裂,并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磷脂的“两亲”(磷脂分子所包含的亲油亲水基团)结构决定了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它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中性脂肪分解成极小的微粒,以便于组织的吸收和代谢, 使其不在或少在血管上沉积,保持血管壁的柔滑和血管畅通,促进脂肪代谢,调节胆固醇在人体内的含量,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三高”(高胆固醇、高血压、高血脂),防治动脉硬化及冠心病。德国医学科学研究人员曾在军队官兵中作过观察。20万人每天食用含高胆固醇膳食。同时也食用一定量的卵磷脂,一年半后,在这部分人群中不仅

海带的功能性成分及应用研究

摘要 海带是我国资源丰富的一种大型海藻,产量居世界首位,在化工、食品、医药等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海带中有很多功能性成分,比如海带多糖、碘、甘露醇和膳食纤维等。其中现在已经确定的海带多糖有褐藻胶、褐藻糖胶和海藻淀粉,海带多糖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首先对海带进行了概述,然后介绍了其功能性成分以及某些药理作用。最后根据现在的研究现状,对海带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主要侧重于食品和疾病治疗方面。最后针对海带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海带;海带多糖;应用 Abstract Laminaria japonica is a macroalgae which is very rich in China, its yield is in first place over the world. And it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chemical, food, medicine, etc. There are a lot of functional components in Laminaria japonica, such as laminarin, iodine, mannitol, dietary fiber, etc. Now, the certained laminarin has algin, fucoidan and seaweed starch. The Laminarin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t first, a general introduction about Laminaria japonica is given, then the functional ingredients in Laminaria japonica and thei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re follow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in Laminaria japonica’s application is presented., and the applicetion focus on food and disease treatment. In the end, based on Laminaria japonica’s future study, some expectation are given. Keywords: Laminaria japonica; linarin; application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中华人民国能源部标准 SD323-89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中华人民国能源部1989-3-27发布1989-10-01实施 1总则 1.1适用围煤灰、焦炭灰及煤矸石灰的分析方法。 1.2分析方法常量、半微量、容量和原子吸收法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3通则 1.3.1测定用水,系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试剂,仅列出测定中直接使用的试剂;其配制方法,仅列出配制比较复杂的试剂。凡未标明浓度的试剂,系指浓溶液(如硫酸指浓硫酸,氨水指浓氨水)或固体(如氯化钾指固体氯化钾)。 1.3.2溶液的百分浓度,液体试剂按体积比混合,固体试剂指100mL溶剂中所加溶质的克数。 1.3.3在测定过程中应同时作空白实验,并对测定值进行校正。 1.3.4对每一个项目均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两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报告值。如两次平行测定值超过允许误差,则应进行第三次测定,取两次符合允许误差的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报告值。如第三次测定值与前两次测定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之,则取三次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报告值。如三次测定值均超出允许误差,则结果全部作废,查找原因,重新测定。 1.3.5分析结果用灰样的百分数表示。除五氧化二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外,其余各项均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字。 1.3.6允许误差均为绝对误差。 2煤灰灰样的制备 取5~10g分析煤样(按灰分多少选定)置于灰皿中进行灰化,其灰量不少于1.5~2g。而后将灰样置于玛瑙研钵中研细,使之全部通过孔径90μm筛子,然后放入灰皿,于815±10℃的高温炉中灼烧到恒重,装入磨口瓶中,并存放于干燥器。称样前,应在815±10℃的高温炉中灼烧30min。 3常量分析方法 3.1二氧化硅的测定(动物胶凝聚重量法) 3.1.1要点 灰样加氢氧化钠熔融,用沸水浸取,盐酸酸化,蒸发至干。在盐酸介质中用动物胶凝聚硅酸,沉淀过滤,灼烧,称重。 3.1.2试剂 3.1.2.1氢氧化钠(GB629—77)分析纯,粒状。 3.1.2.2盐酸(GB622—77)分析纯,配成1∶1和2%的水溶液。 3.1.2.31%动物胶水溶液称取动物胶1g溶于100mL70~80℃的水中,现用现配。 3.1.2.4硝酸银(GB670—77)分析纯,1%水溶液,加几滴硝酸(GB626—78),储于棕色瓶中。 3.1.2.595%乙醇(GB679—65)分析纯。 3.1.3测定步骤 3.1.3.1称取灰样0.50±0.02g(准确至0.0002g)于30mL银坩埚中,用几滴乙醇润湿,加氢氧化钠4g,盖上盖,放入箱形电炉中。由室温缓慢升温至650~700℃时,熔融15~20min,取出坩埚,稍冷,擦净坩埚外壁,平放于250mL烧杯中,加1mL乙醇及适量的沸水,盖上表面皿。待剧烈反应停止后,以少量1∶1盐酸和热水冲洗表面皿、坩埚及坩埚盖,再加盐酸20mL,搅匀。 3.1.3.2将烧杯置于电热板上,慢慢蒸干(带黄色盐粒),取下,稍冷,加盐酸20mL,盖上表面皿。热至约80℃,加1%动物胶溶液(70~80℃)10mL,剧烈搅拌1min,保温10min,取下,稍冷,加热水约50mL,搅拌,使盐类完全溶解。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于250mL容量瓶中,将沉淀先用1∶3的盐酸洗涤7~8次,再用带橡皮头的玻璃棒以2%热盐酸擦净杯壁及玻璃棒,并洗涤沉淀3~5次,再用热水洗至无氯离子(用1%硝酸银溶液检验)。 3.1.3.3将滤纸和沉淀移于已恒重的瓷坩埚中,先在电炉上以低温烤干,再升高温度使滤纸充分灰化。然后于1000±20℃的

植物成分的作用

一:什么是辅酶Q10 辅酶Q10又称抗皱修护因子,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它能把食物转化为细胞生存必需的能量,使细胞保持最佳状态,有效阻止自由基的形成,维护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辅酶Q10,是与A酸,透明质酸(玻尿酸),胶原蛋白齐名并大热的美容成份。) 二:透明质酸的作用 1.保湿作用 保湿值高达500ml/g 以上,在结缔组织中的实际保水值约为80ml/g。保湿的作用使皮肤柔韧、富有弹性;充足的水分使肌肤光滑细嫩。 2.消除自由基作用 HA在表皮中可清除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所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保持皮肤免受其害,被称为高效的自由基“清道夫”。同时皮肤得以再生、修复。预先使用还可起到预防作用。 3.润滑性和成膜性 含HA的护肤品涂抹时润滑感明显,手感良好。涂于皮肤后,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透气的水化薄膜,使皮肤产生良好的光滑感和湿润感,对皮肤起到保护作用。 4.对损伤皮肤有修复作用 皮肤受到阳光爆晒后,引起的红斑、皮炎、脱皮等现象,HA通过促进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裂,促进受伤部位皮肤的再生,因此在防晒或晒后护肤品中,HA与紫外线吸收剂混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可同时减少紫外线的透过和对透过的少量紫外线所造成的皮肤损伤进行修复,起到双重保护作用。加快恢复组织,增加免疫力,提高创口愈合再生能力。 5.增稠作用 HA在水溶液中具有很高的粘度,其1%的水溶液呈凝胶状,添加在化妆品中可起增稠和稳定作用。 三:熊果苷的作用: 熊果苷的主要作用就是美白,是目前公认的优秀美白剂。两种熊果苷都有良好的水溶性,α型的极易溶解,β型的略差。只要是含水的化妆品都可以制作,水,膏霜,啫喱,乳液都可以制作。

测定煤灰熔融性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煤灰熔融性测定的重要性及方法 摘要煤灰熔融性测定可提供锅炉设计有关数据、预测燃煤情况、锅炉燃烧方式选择、判断煤灰渣型。掌握正确的煤灰熔融性测定技术,煤灰熔融性对锅炉结渣情况的影响,可为减轻或避免锅炉结渣提供有效的依据。 建议你看看GB/T219-1996,标准对这4个温度有解释的! 3.1 变形温度(DT) 尖锥尖端或棱开始变圆或弯曲时的温度(图1DT)。注:如灰锥尖保持原形,则锥体收缩和倾斜不算变形温度。 A. 软化温度(ST) 灰锥弯曲至锥尖触及托板或灰锥变成球形的温度(图1ST)。 B. 半球温度(HT) 灰锥形变至近似半球形,即高约等于底长的一半时的温度(图1HT)。 C. 流动温度(FT) 灰锥熔化展开成高度在1.5mm以下的薄层时的温度(图1FT)。 1 前言 煤灰的熔融性是动力用煤高温特性的重要测定项目之一,是动力用煤的重要指标,它反映煤中矿物质在锅炉中的变化动态。测定煤灰熔融性温度在工业上特别是火电厂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可以提供锅炉设计选择炉膛出口烟温和锅炉安全运行的依据。在设计锅炉时,炉膛出口烟温一般要求比煤灰的软化温度低50~100℃,在运行中也要控制在此温度范围内,否则,会引起锅炉出口过热器管束间灰渣的“搭桥”,严重时甚至发生堵塞,从而导致锅炉出口左右侧过热蒸汽温度不正常。 第二,可以预测燃煤的结渣。因为煤灰熔融性温度与炉膛结渣有密切关系。根据煤粉锅炉的运行经验,煤灰的软化温度小于1350℃就有可能造成炉膛结渣,妨碍锅炉的连续安全运行。 第三,可为不同锅炉燃烧方式选择燃煤。不同锅炉的燃烧方式和排渣方式对煤灰的熔融性温度有不同的要求。煤粉固态排渣锅炉要求煤灰熔融性温度高些,以防炉膛结渣;相反,对液态排渣锅炉,则要求煤灰熔融性温度低些,以避免排渣困难。因为煤灰熔融性温度低的煤在相同温度下有较低的粘度,易于排渣。 第四,可判断煤灰的渣型。根据软化区间温度(DT—ST)的大小,可粗略判断煤灰是属于长渣或短渣。一般认为当(ST—DT)=200~400℃为长渣;(ST—DT)=100~200℃为短渣。通常锅炉燃用长渣煤时运行较安全。燃用短渣煤时,由于炉温增高,固态排渣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大面积的严重结渣情况;燃用长渣煤时,DT、ST之间的温差虽超过200℃,但固态排渣炉的结渣相对进行得较为缓慢,一旦产生问题,也常常是局部性的。 综上所述,是煤灰熔融性测定的重要性,必须掌握煤灰熔融性的准确测定方法,以达到确保锅炉安全经济燃烧的目的。 2 测定煤灰熔融性设备的技术要求 按国家标准GB219—74规定要求,应用硅碳管高温炉应满足有足够大的恒温区,恒温区内温差应不大于5℃;能按照规定的温升速度升温至1500℃;炉内气氛能方便控制为弱还原性或氧化性;能在试验过程中随时观察试样的变化情况;电源要有足够容量,可连续调压。 铂铑—铂热电偶及高温计,测温范围为0~1600℃,最小分度为5K,经校正后(半年校正一次)使用,热电偶要用气密性刚玉管保护,防止热端材质变异。 灰锥模子,由对称的两半块构成的黄铜或不锈钢制品。 灰锥托板模,由模座、垫片和顶板三部分构成,用硬木或其他坚硬材料制做。 常量气体分析器,可测定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 3 气氛条件的控制 煤灰熔融性温度测定的气氛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氧化性气氛,另一种是弱还原性气氛。常用的气氛是弱还原性气氛。这是因为在工业锅炉的燃烧中,一般都形成由CO、H2、CH4、CO2和O2为主要成分的弱还原性气氛,所以煤灰熔融性温度测定一般也在与之相似的弱还原性气氛中进行。所谓弱还原性气氛,是指在1000~1300℃范围内,还原性气体(CO、H2、CH4)总含量在10%~70%之间,同时在1100℃以下时,它们和CO2的体积比不大于1:1,含氧

黄酒的功能性成分与保健功能_谢广发

黄酒的功能性成分与保健功能 谢广发 (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绍兴 312000) 摘要:黄酒为酿造酒,酒精度16%左右,含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功能性低聚糖、γ-氨基丁酸、 生物活性肽等功能性成分,经动物实验等科学手段证实,黄酒具有显著的排铅、增强学习记忆能力、增强免疫能力、延缓衰老、抗氧化能力等多种保健功能。关键词:黄酒;功能性成分;保健功能中图分类号:TS262.4;TS201.2 文献标识码:B FunctionalConstituentsandHealthFunctionofChineseRiceWine XIEGuang-fa (ZhejiangGuyueLongshanShaoxingWineCo.Ltd.,Shaoxing312000,China) Abstract:Chinesericewinecontainsfunctionalconstituentsofaminoacids,mineralsubstances,vitamins,functionaloligosaccharide,γ-aminobutyricacid,functionalpeptides,etc.Andscientificresearchrevealedthatithashealhfunctionsinmanyaspectssuchasloweringleadlevelinbody,enhancingabilityoflearningandmemory,enhancingimmunity,anti-aging,antioxidantcapacity. 文章编号:1002-8110(2008)05-0014-03 黄酒为酿造酒,酒精度16%左右,保留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营养和活性物质,历来以营养丰富、保健养生著称,其保健养生功能古书上多有记载,也倍受行家推崇。一代伟人邓小平晚年也每天喝一杯绍兴黄酒健身。 1黄酒的功能性成分 1.1 黄酒中的蛋白质为酒中之最 黄酒中含丰富的蛋白质,绍兴加饭酒的蛋白质为16g/L 左右,是啤酒的4倍,红葡萄酒的80倍。黄酒中的蛋白质绝大部分以肽和氨基酸的形式存在,极易为人体吸收利用。肽除传统意义上的营养功能外,其生理功能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氨基酸是重要的营养物质,黄酒含21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所谓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远不适应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缺乏任何一种必需氨基酸,都可能导致生理功能异常,发生疾病。绍兴加饭酒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达3400mg/L,半必需氨基酸达2960mg,而啤酒和葡萄酒中的必需氨基酸仅为440mg/L和 11mg/L。1.2 丰富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人体内的无机盐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 必需的,按其在体内含量的多少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黄酒中已检测出的无机盐有18种之多,包括钙、镁、钾、磷等常量元素和铁、铜、锌、硒等微量元素。 镁既是人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和细胞呼吸酶系统不可缺少的辅助因子,也是维护肌肉神经兴奋性和心脏正常功能,保护心血管系统所必需的。人体缺镁时,易发生血管硬化、心肌损害等疾病。黄酒含镁200~300mg/L,比红葡萄酒高5倍,比白葡萄酒高10倍,比鳝鱼、鲫鱼还高,能很好地满足人体需要。 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人体100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对糖、脂肪和蛋白质等多种代谢及免疫调节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锌能保护心肌细胞,促进溃疡修复,并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和康复相关。锌是人体内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由于我国居民食物结构的局限性,人群中缺锌病高达50%.人体缺锌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性功能减退及皮肤粗糙、脱发等症状。绍兴元红酒含锌8.5mg/L,而啤酒仅为0.2~0.4mg/L,干红葡萄酒0.1~0.5mg/L。健康成人每日约需12.5mg锌,喝黄酒能补充人体锌的需要量。 硒与人类疾病、健康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有 着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消除体内产生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因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癌、保护心血管和心肌健康的作用。据中国营养学会调查,目前我国居民硒的日摄入量约为26μg,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日摄 收稿日期:2008-06-03 作者简介:谢广发(1969-),男,江西石城人,教授级高工,江南大学发酵工程硕士生导师,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技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主要从事黄酒研发工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论文60余篇,SCI收录2篇。 第35卷第5期 2008年9月 酿酒 LIQUORMAKING Vol.35.№.5Sep.,2008 ?14?

(完整版)功能性食品

功能食品主要是欧美、日本对能够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或减少患病的食品的一种称谓,国内更多的是对保健食品的定义。 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院欧洲分部的一个由欧洲专家组成的项目小组采用如下功能食品定义:“一种食品如果可以令人信服地证明对身体某种或多种机能有益处,有足够营养效果改善健康状况或能减少患病,即可被称为功能食品。” [1]如果一种功能食品有特殊的生理效应,它的主要成分是常量营养素;如果一种功能食品更多的是作为日常膳食补充剂摄入,它的基本成分是微量营养素。功能食品也能以如下食品成分的形式呈现出来:一些是有一定营养功能但却不是人体所必需的成分的食品(如某些低聚糖);另一些甚至是什么营养价值也没有的食品(如活微生物和植物化学品)。实际上真正既能补充营养元素(如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营养),又兼具享受功能的是我们每日的膳食,它既能调解消费者的身体机能,又能减少他们患病的危险。 我国功能性食品定义同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功能食品主要是欧美、日本对能够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或减少患病的食品的一种称谓,国内更多的是对保健食品的定义,它们的本质相同,均属于食品,但适用人群范围和摄取量有微小的差异。功能食品是普通人可以日常适量摄取的食品,而保健食品更倾向于特殊人群定量摄取的食品,前者包含后者。

图表1:功能食品与保健食品的区别与联系 (二)功能食品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功能食品的产品可以按照消费群体和食物形态两种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按照消费群体方式可以分为营养功能性食品、专用功能性食品、防病功能性食品;按照食物形态方式可以分为功能饮料类和功能食品类。 图表1:功能食品按消费群体分类

煤灰熔融性及煤灰成分

煤灰熔融性及煤灰的成分分析 灰熔点是煤燃烧或气化时的一项重要指标。煤的灰渣是由多种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组成,没有确定的熔点,工业上指的灰熔点,实际上是灰渣在高温下的三个变形特征温度。 DT1=变形温度; ST2=软化温度; FT3=流动温度。 影响煤灰熔融性的主要因素煤灰的熔融性主要取决于煤灰化学组成。煤灰中Al2O3含量高,其灰熔点就高。三氧化二铁含量高的煤灰,其灰熔点一般均较低。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等碱性氧化物均起降低煤灰熔融性温度的作用,含量越高,则灰熔点愈低。 煤灰的黏度是指煤灰在熔融状态下的内摩擦系数,表征煤灰在高温熔融状态下流动时的物理特性。煤灰的黏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煤灰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的煤灰其流动性不同。此外,煤灰的黏度大小和温度的高低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煤灰的黏度对于液态排渣的气化炉来说是很重要的参数。根据煤灰黏度的大小以及煤灰的化学组成,就可以选择合适的煤源;或者采用添加助熔剂,甚至采用配煤的方法来改善煤灰的流动性,使其符合液态排渣炉的使用要求。煤灰的熔融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以粗略地判断煤灰的流动性。对于大多数煤灰来说,熔融性温度高的煤灰,其流动性也差。在煤灰化学组分中,SiO2和A12O3能增大灰的黏度;Fe2O3、CaO、MgO等能降低煤灰黏度。但是若煤灰中Fe2O3含量较高而SiO2较少,在一定范围内SiO2含量增加反而能降低黏度。Na2O、K2O都只会降低黏度。利用煤灰渣的化学组分可以预测其流动性。 通过煤灰成分分析可了解灰中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比值,对预测管道结垢和腐蚀有重要作用,还有助于判断和防止灰渣对锅炉设备的侵蚀,以及锅炉结渣和积灰。 公司现用褐煤作为气化用煤,煤的灰分含量在10~30%之间。在必须保证灰分波动在6%之间时,煤灰的流动温度(FT)大多在1200~1300℃之间,煤灰的硅:铝达到2.0以上,三氧化二铁含量远小于15%。从煤灰特性分析,非常适应气化炉的稳定操作。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

植物各种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

植物各种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 植物体内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的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他元素所代替,这就是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各种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有其独特性和专一性。 (1)氮的生理功能氮是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成分,蛋白质平均含N量为16%-18%,核酸中含N15%-16%,核酸与蛋白质构成核蛋白,共同影响植物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氮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作物缺N,叶绿素减少,光合作用减弱。植物体内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都含有氮素,生物碱如烟碱、茶碱等也含有氮素,它们参与多种生物转化过程。 (2)磷的生理功能磷是核酸、核蛋白、磷脂、植素、腺苷三磷酸(高能磷酸化合物)等物质的组成成分。核酸与蛋白质是生命物质的主体,磷脂是膜的基本结构物质,植素是植物体内磷的贮藏形式,腺苷三磷酸借助高能磷酸键贮备大量的潜能。磷广泛存在于辅酶Ⅰ、辅酶Ⅱ、辅酶A 、黄素酶、氨基转移酶等各种酶中,影响植物体内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等多种代谢过程。磷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吸收面积,提高植物抗旱性。磷能促进糖代谢,提高原生质中还原性糖的含量,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磷能提高作物的缓冲能力,提高植物对外界酸碱变化的适应能力。磷还能改善作物产品的质量,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甜菜、葡萄的糖含量,马铃薯、甘薯的淀粉含量以及油料作物的脂肪含量等。 (3)钾的生理功能钾是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化剂,促进多种代谢反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钾供应充足,植物光合磷酸化作用效率提高,CO2 进行同化作用加强。钾能促进糖、氨基酸、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影响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和运输。钾能通过提高作物体内糖含量增强植物的抗寒性,通过调节气孔的开闭运动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和细胞的持水能力,通过提高植物体内纤维素的含量增强细胞壁的机械组织强度,增强植物抗倒伏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4)钙、镁、硫的生理功能钙是细胞壁的结构成分,对于提高植物保护组织的功能和植物产品的耐贮性有积极的作用;钙与中胶层果胶质形成钙盐而被固定下来,是新细胞形成的必要条件;钙能促进根系生长和根毛形成,增加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镁是叶绿素的构成元素,位于叶绿素分子结构的卟啉环中间;镁又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促进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硫是蛋白质和许多酶的组成成分,与呼吸作用、脂肪代谢和氮代谢有关,而且对淀粉合成也有一定的影响。硫还存在于一些如维生素B1、辅酶A和乙酰辅酶A等生理活性物质中。 (5)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硼:硼与糖形成硼-糖络合物,促进植物体内糖类运输;缺硼时花器官发育不健全;硼能抑制组织中酚类化合物的合成,保证植物分生组织细胞正常分化。 铁:铁是吡咯形成时所需酶的活化剂,吡咯是叶绿素分子组成中卟啉的来源;铁是铁氧还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光合作用中起电子传递的作用;铁还是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琥珀酸脱氢酶等许多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影响呼吸作用和ATP的形成。 锌:锌是植物体内谷氨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磷脂酶、二肽酶、黄素酶和碳酸酐酶等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对体内物质的水解,氧化还原反应和蛋白质合成及光合作用等起重要的作用;锌能促进吲哚和丝氨酸合成色氨酸,色氨酸是吲哚乙酸的前身。 锰:锰是柠檬酸脱氧酶、草酰琥珀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柠檬酸合成酶等许多酶的活化剂,在三羧酸循环中起重要作用;锰是羟胺还原酶的组成成分,影响硝酸还原作用;锰通过Mn2+和Mn4+的变化影响Fe3+和Fe2+的转化,调整植物体内有效铁的含量;锰以结合态直接参与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反应,促进光合作用。 钼:钼是植物体内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促进植物体内硝态氮的还原;钼是固氮酶的组成成分,直接影响生物固氮;钼能抑制磷酸脂和磷酸酶的水解,影响无机磷向有机磷的转化。 铜:铜是植物体内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吲哚乙酸氧化酶等多种氧化酶组成成分,影响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和呼吸作用;铜是叶绿体中许多酶的成分,影响光合作用;脂肪酸的去饱和作用和羟基

功能性食品的功效成分

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与标志性成分分类及功能 (一)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膳食的基本营养成分,占人类膳食能量来源的40%~80%。随着营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某些碳水化合物还具有一定的生理功效,这些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碳水化合物统称为功能性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糖醇类、低聚糖类、多糖类与膳食纤维。 1.糖醇类主要生理功能 ①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与胰岛素无关,不会引起血糖值和血中胰岛素水平的波动,可用作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特定食品。 ②无龋齿性。可抑制引起龋齿的突变链球菌的生长繁殖,从而预防龋齿。并可阻止新龋齿的形成及原有龋齿的继续发展。常用在咀嚼片中。 ③部分多元糖醇如木糖醇、乳糖醇、异麦芽糖醇等,有类似于膳食纤维的功能,可预防便秘、改善肠道菌群、预防结肠癌等作用。 2.低聚糖类生理功能 ①低热量,难消化由于大多数功能性低聚糖的糖苷键不能被人体内的消化酶水解,摄食后难以消化吸收,因而能量值很低或为零。基本上不增加血糖、血脂,能有效防治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 ②有水溶性膳食纤维作用功能性低聚糖也是一类低分子量的膳食纤维,与一般膳食纤维相比有如下优点:甜味圆润柔和,有较好的组织结构和口感特性;易溶于水,使用方便,且不影响食品原有的性质;在推荐范围内不会引起腹泻;日常需求量较少,约3g左右等。 ③防龋齿主要是由突变链球菌引起的,大量研究表明突变链球菌产生的葡萄糖转移酶,不能将低聚糖分解成粘着性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另外突变链球菌从功能性低聚糖生成的乳酸也明显比从非功能性低聚糖蔗糖、乳糖生成的乳酸少,故功能性低聚糖是一种低龋齿性糖类。 ④促进矿物质的吸收研究表明,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具有截留矿物质元素如Ca、Mg、Fe和Zn的能力。低聚果糖不能被消化酶分解,在到达大肠后,随着低聚果糖被双歧杆菌发酵分解,释放出矿物质离子。另外,低聚果糖经双歧杆菌等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降低了肠道pH,在酸性环境中,许多矿物质溶解速度增加,更有利于吸收。 ⑤肠道中有益菌群双歧杆菌增殖。 3. 活性多糖类主要生理功能 ①调节免疫功能例如大枣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补体活性和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功能,对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 ②改善糖代谢如魔芋多糖不易消化,并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发挥降低血糖和改善糖代谢的作用。

功能性食品的功效成分

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与标志性成分分类及功能(一)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膳食的基本营养成分,占人类膳食能量来源的40%~80%。随着营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某些碳水化合物还具有一定的生理功效,这些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碳水化合物统称为功能性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糖醇类、低聚糖类、多糖类与膳食纤维。 1.糖醇类主要生理功能 ①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与胰岛素无关,不会引起血糖值和血中胰岛素水平的波动,可用作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特定食品。 ②无龋齿性。可抑制引起龋齿的突变链球菌的生长繁殖,从而预防龋齿。并可阻止新龋齿的形成及原有龋齿的继续发展。常用在咀嚼片中。 ③部分多元糖醇如木糖醇、乳糖醇、异麦芽糖醇等,有类似于膳食纤维的功能,可预防便秘、改善肠道菌群、预防结肠癌等作用。 2.低聚糖类生理功能 ①低热量,难消化由于大多数功能性低聚糖的糖苷键不能被人体内的消化酶水解,摄食后难以消化吸收,因而能量值很低或为零。基本上不增加血糖、血脂,能有效防治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 ②有水溶性膳食纤维作用功能性低聚糖也是一类低分子量的膳食纤维,与一般膳食纤维相比有如下优点:甜味圆润柔和,有较好的组织结构和口感特性;易溶于水,使用方便,且不影响食品原有的性质;在推荐范围内不会引起腹泻;日常需求量较少,约3g左右等。 ③防龋齿主要是由突变链球菌引起的,大量研究表明突变链球菌产生的葡萄糖转移酶,不能将低聚糖分解成粘着性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另外突变链球菌从功能性低聚糖生成的乳酸也明显比从非功能性低聚糖蔗糖、乳糖生成的乳酸少,故功能性低聚糖是一种低龋齿性糖类。 ④促进矿物质的吸收研究表明,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具有截留矿物质元素如Ca、Mg、Fe和Zn的能力。低聚果糖不能被消化酶分解,在到达大肠后,随着低聚果糖被双歧杆菌发酵分解,释放出矿物质离子。另外,低聚果糖经双歧杆菌等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降低了肠道pH,在酸性环境中,许多矿物质溶解速度增加,更有利于吸收。 ⑤肠道中有益菌群双歧杆菌增殖。 3. 活性多糖类主要生理功能

植物性功能食品的定义 以植物来源的有效成分为主体的功能性食品为

1.植物性功能食品的定义 以植物来源的有效成分为主体的功能性食品为植物功能性食品 参考文献 1.植物功能性食品的研究进展安磊,崔欣悦(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2.植物性功能食品的分类 根据植物功能性食品的来源不同,可将其分为中草药来源的功能性食品,果蔬来源的功能性食品,茶叶及香辛料来源的功能性食品和油料作物来源的功能性食品 参考文献:浅析几种功能性食品植物的应用及开发对策_张艳波 3.中草药来源的植物性功能食品 现代研究证实很多我国药食两用的中草药中富含大量生物活性物质,比如人参来源的人参皂苷,枸杞中的多糖,银杏来源的类黄酮或内酯物质,甘草中的甘草酸等等。保健功效主要涉及预防肿瘤、免疫调节、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 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甘草有效成份包括黄酮类、三萜类、多糖等。甘草黄酮类物质主要是指具有C6-C3-C6 基本母核的一类天然产物,迄今为止,已从甘草中分离出150 多个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黄酮醇类、双氢黄酮类、查尔酮类、双氢查尔酮类等[1]。甘草黄酮具有明显的抑菌、抗病毒、抗肿瘤[2]、抗氧化[3]、保[4]等药理作用,尤其在发现它具有抗艾滋病病毒[5]作用后,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宁夏枸杞是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L.) 的成熟干燥果实, 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功效,现代临床上广泛用于调节免疫功能、降血脂、降血糖、保肝、抗肿瘤及抗衰老。 大蒜素(Allicin)是从大蒜的球形鳞茎中提取的挥发性油状物,具有强烈刺激味和蒜所特有的辛辣味,可与乙醇、乙醚及苯等有机溶剂互溶,大蒜素为蒜氨酸经酶水解后的产物,其主要含有大蒜辣素、大蒜新素等,大蒜辣素和大蒜新素总称为大蒜素,是大蒜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肿瘤、降胆固醇、抗血小板聚集、护肝、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降血压等多种生理学作用。 参考文献 1.韩雅慧1,顾赛麒1,陶宁萍1,*,罗锋2(1.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 2.新疆阿拉尔 新农甘草有限责任公司,新疆阿拉尔843000) 2. 大蒜素的研究进展梅四卫1,朱涵珍2(1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郑州451450;2开封市杞 县农业局,河南开封475200) 3. 枸杞黄酮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张自萍, 黄文波, 王玉炯(宁夏大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 室, 宁夏银川750021) 4. 大蒜素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时威1,张岩2,3,白阳1,刘颖1*(1.广东海洋大学食 品科技学院,广东湛江524088;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 5. 大蒜素抗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徐小江,肖文军,陈庆,袁勇,李安文(湖南农业大 学园艺园林学院,410128)3.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 4.果蔬来源的功能性食品 番茄中的番茄红素、葡萄及葡萄酒中的原花色素、白藜芦醇,葱属植物大蒜和洋葱中的含硫化合物、柑橘中的类黄酮和类柠檬素化合物等 紫甘薯富含天然花青素,系类黄酮类化合物,以C6-C3-C6 为基本骨架。花青素生理

煤灰成分分析的重要意义

一、灰成分分析意义 煤炭完全燃烧后,煤中的可燃部分燃烧释放热量,煤中水分蒸发,剩余部分为煤的矿物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物与盐类形成的残渣,这些就是灰分。 煤灰成分复杂,主要由硅、铝、铁、钛、钙、镁、硫、钾、钠等元素的氧化物与盐类组成。分析结果以氧化物质量百分含量形式报出。 根据煤灰组成,可以大致判断出煤的矿物成分。 因为同一煤层的煤灰成分变化较小,而不同成煤时代的煤灰成分往往变化较大,因此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可以用煤灰成分作为煤层对比的参考依据之一。 煤灰成分可以为灰渣的综合利用提供基础技术资料。 根据煤灰成分还可初步判断煤灰的熔融温度,根据煤灰中钾、钠和钙等碱性氧化无成分的高低,大致判断煤在燃烧时对锅炉的腐蚀情况。 二、煤灰成分分析项目与分析方法 煤灰成分分析项目一般有:SiO2、Fe2O3、Al2O3、TiO2、CaO、MgO、SO3、K2O和Na2O,有时也测定Mn3O4和P2O5。 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分析方法有三种常量法、半微量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常量法 1.1常量法流程 1.2仪器 1)分析天平 2)马弗炉 3)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200-1000nm,精度±2nm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5)火焰光度计 6)库仑定硫仪 7)银坩埚 8)铂坩埚 1.2检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1)样品灰化 规定煤样厚度<0.15g/cm2,采用缓慢灰化法的步骤,在815℃灼烧2h,研细至0.1mm,再灼烧30min,直至恒重,放入干燥器。 当灰量厚度不超过时,其三氧化硫值变化不大。此外不同硫分的煤样不应在同一炉内烧灰。 2)熔样 称取0.5±0.02g灰样,在银坩埚中,用几滴乙醇润湿,加粒状NaOH 4g,盖盖,放入马弗炉中,在1-1.5h内将炉温从室温缓慢升至650-700℃,熔融15-20分钟。 在银坩埚中熔融灰样,因为银的熔点960.5℃,所以熔融温度不能过高,熔融时间不能过长,规定650-700℃熔融15-20min即可熔融完全,否则银熔下太多,当用盐酸酸化时,将形成氯化银沉淀,影响二氧化硅测定。 灰样熔融时用氢氧化钠而非氢氧化钾做熔剂,原因,氢氧化钾吸水性和挥发性较强,熔融温度较高时容易逸出,而且熔融后酸解过程溶液会浑浊。

饮料成分与人体健康

饮料成分茶叶与人体健康 让多数人心仪的碳酸饮料究竟为何物呢? 科学的说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冲入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气体的制品。碳酸饮料有两种:一是在经过纯化的饮用水中加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二是在糖液中加入果汁(或不加入果汁)、酸味剂及食用香精等制成调和糖浆,然后加入碳酸水而制成饮料。 一般来说,除去蔗糖之外,充气的“碳酸饮料”中几乎不含营养素。因此,它们被营养学家列入“垃圾食品”的范围。有资料表明:在那些偏爱饮用碳酸饮料的青少年中,竟有60%的人因缺钙而影响他们的成长发育。如可乐等饮料中含咖啡因,对儿童健康有不利影响,因此幼儿不应该饮用可乐。 多家媒体都曾报道,碳酸饮料虽然清凉又解渴,可是据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常饮碳酸饮料不利于人体骨骼发育健康,经常大量饮用碳酸饮料的青少年发生骨折的危险是其他青少年的3倍。经常大量饮用碳酸饮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长期的,它不但影响儿童时期骨骼发育,而且容易危及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在更年期时出现骨质疏松。为了便于保存,为富于诱人的口感,现在的饮料是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很多饮料厂家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总是对添加剂情有独钟,甚至不惜超标准使用。尽管很多标签上并没有标注所含添加剂的名称,但检验结果表明它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 营养学家告诉我们,健康的人体应该呈碱性,而目前饮料中添加碳酸、乳酸、柠檬酸等酸性物质较多,又由于近年来人们摄入的肉、鱼、禽等动物性食品比重越来越多,许多人的血液呈酸性状态,如再摄入较多的酸性物质,使血液长期处于酸性状态,则不利于血液循环,人容易疲劳,免疫力下降,各种致病微生物乘虚而入,人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所以,常饮碳酸饮料对人体健康没有好处。碳酸饮料别常饮三成分影响健康前不久,国家质检总局对包括北京在内7个省市的碳酸饮料进行了抽查,合格率仅为62.8%,也就是说,4成碳酸饮料都不合格。那么,饮料中的成分是否对人身体有影响?常听人说喝带“汽儿”的饮料不好,是不是真的不好?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市食品工业研究所王立新、张嘉芷两位教授。碳酸饮料就是我们俗称的汽水,是充入二氧化碳气的一种软饮料。眼下市场里,各种口味、品种很丰富,尤其受年轻人的欢迎。但专家提醒您,喝碳酸饮料可得适量,尤其是年轻人更不能上瘾,因为它对人体的副作用会大大超过它带来的感官刺激。 碳酸饮料口味丰富从我国软饮料的分类标准上来说,碳酸饮料的口味还真不少:果汁型、果味型、可乐型、低热量型和其他型的碳酸饮料。张嘉芷教授介绍说,果汁型的碳酸饮料里加入了原汁原味的果汁,比如橘汁汽水、橙汁汽水,把新鲜水果榨成汁加到汽水里,增加了很多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但和它相比,果味型的碳酸饮料就是用香精配出来的了,像橘子汽水、柠檬汽水等,虽然色泽鲜艳,但只是模仿了水果的味道,并不是新鲜水果,所以营养价值上要逊色很多。可乐型碳酸饮料比较特殊,它是由很多果香混合在一起的,喝起来非常爽口,而且味道独特。此外,还有一些低热量的碳酸饮料含糖量很低,倒是可以适当多喝一点。 三种成分影响健康 二氧化碳过多影响消化别看碳酸饮料的口味儿多样,但里面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碳,所以你喝起来才会觉得很爽、很刺激。有人说,碳酸饮料含二氧化碳,可能对人体不太好。王立新教授表示,事实上,足量的二氧化碳在饮料中能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还能通过蒸发带走体内热量,起到降温作用。不过,如果碳酸饮料喝得太多对肠胃是没有好处的,而且还会影响消化。因为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抑制饮料中细菌的同时,对人体内的有益菌也会产生抑制作用,所以消化系统就会受到破坏。特别是年轻人,喜欢喝汽水、喜欢汽儿带来的刺激,但一下喝太多,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引起腹胀,影响食欲,甚至造成肠胃功能紊乱。 大量糖分有损牙齿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