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手工区活动观察实录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区域活动案例观察与分析:
插花坊趣事
活动案例:区域活动开始了,菲菲收好了自己的小椅子,来到结构区伸了伸脑袋看了一眼放在地上的积木正准备脱鞋,这时一旁的娜娜指着手工区《插花坊》墙上的“制作花的流程图”对她说:“这些花做得真好看,我们一起去做花吧”。菲菲便起身嘟着嘴和娜娜来到了《插花坊》,今天的活动区里投放了一些手工纸及做花的流程图让幼儿自己看图做花,娜娜和菲菲分别拿起了一张手工纸……
“我做不起来……”菲菲现得不耐烦了,一边嚷,一边把手里的手工纸往桌上一扔。我走过去对她说:“是不是哪儿做错了呢,你再仔细看看墙上的图,是先做什么呢?”
菲菲又开始再次尝试,她先是走到墙边,把流程图仔细看了看,再回到座位,开始了第一步“对折”第二步“再对折”第三步“向中心卷花”,到了第四步只见纸张在她手里不停地翻转,无从下手,终于,她动手将卷好的花边向外翻开,这也就意味着她做的花已有所成型。表面看来已经接近成功,她也露出了惊喜的笑容。我对她说:“真棒!只差花柄了,你再试试看,把花柄插上,就成功了。”“好的”她非常肯定地回答。
这一次她的动作特别的迅速,很快就插好了。可是,再看看,怎么花柄插上后花儿就向下倒了呢?只见她手里拿着花儿转来转去,眉头一皱,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我对她说,“你把花儿重新拆开来看看吧”,他按我的提示,重新拆开来,一会看看图,一会做做,终于把花柄正确插入花中心了。
一、案例分析:
1、特点(1):选择活动区受同伴的影响。幼儿大多都具有“从众心理”,喜欢追随同伴或老师,缺乏自己的主见,所以,很多情况下选择的活动类型单一或是程式化的活动方式,一旦有了外界因素的干扰,就很容易改变自己的初衷,受他人行为的影响,而转移自己的活动目标。
分析:针对以上的特点,我们判断久而久之他们的个性将得不到显现,学习的过程也是被动的,自主性学习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以上案例我们看到了,本想到结构区活动的菲菲在好朋友娜娜的影响下来到了手工区的,该幼儿的活动选择容易受他人影响,缺乏一定的自主性。
2、特点(2):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操作内容。这样的幼儿缺乏一定的自信心,
做停停,操作中带有许多的不确定性,需要教师在一旁不断地给予肯定或鼓励,才能完成操作内容,一旦完成了操作就兴奋不已。
分析:从案例中,“我做不起来……”菲菲表现得不耐烦了,一边嚷,一边把手里的手工纸往桌上一扔。我们可以看出菲菲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还未经过操作就认为自己不会。她显得烦躁不安,甚至于发起了脾气。她被困惑、挫折的情感体验所困扰,很有可能会放弃活动。在我的一步步地提示与鼓励下才逐步完成操作,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指导策略:
1、了解需要,直接建议。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及时地了解其真正需要,帮助幼儿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以直接建议的方式,让幼儿主观地选择自己所喜爱、兴趣的活动内容。以上案例,我认为教师可以以询问地方式“你今天最想去哪里玩?你最喜欢和谁一起玩?”等等,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需要,并直接建议“你不一定和别人选择一样的,你已经选择了结构区可以大胆地进去玩。”帮助幼儿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
2、适当的鼓励,使之独立完成操作。教师可利用幼儿喜欢表扬的这一特点,及时、适当的给予一个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满意的点头,逐步消除她们的依赖心理,从而提高她们自主操作的信心。以上案例,幼儿在我的一句“你真棒,只差花柄了”中,感觉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了于是信心倍增,在我接下来的不断鼓励下,终于独立完成了操作活动。所以,教师的鼓励和赏识有时候是幼儿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
大班区域活动案例观察与分析:
我不填入区表
观察内容:新学期本班制定来幼儿园就填写入区表后,为一些早到的幼儿提供了更宽广的区域选择空间,并把结构区当成必选区,让每组的幼儿按天轮流建构。其中,汤姆是每天最早到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开始,他每次都很积极的填下自己的号数,特别是在星期三,轮到他那组玩结构,汤姆更是扮演了负责人的角色,提醒着每位组员填在结构区的位置上。
但最近发现汤姆都没在区域表内填写了,起初我以为他忘了,经常提醒他去填,可后来觉得他是故意不填的,区域活动开始后,汤姆就在每一区附近晃荡着,特别是在最喜欢的的结构区,他经常忍不住参与进去指手画脚的当起了拼插小老师。我又一次提醒他:“今天不是第三组玩结构的,你去填写其他区的吧!” 汤姆低着头,走到区域表面前磨蹭了一会,又走开了,当我发现他出现在美工、数学、动手区后,问道:“汤姆,你选择的是哪个区?玩了些什么?”他跑开了,我找了找区域表,还是没看到他填写下自己的号数。
分析与反思:
新表格及新制度的制定,幼儿积极的填写入区表,能提前计划自己想玩的区域活动,并与该区的幼儿交流经验与玩法。该幼儿起初能担当一定的责任,遵守所制定的规则。由于教师对必选区的限制,使该幼儿对结构区的兴趣与热衷得不到满足,所以不填入区表,在活动中他还间接的参与到其他喜欢的区域活动中。因此,教师应做到:
1、帮助幼儿肃立坚定的信念,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能力与兴趣,引导幼儿选择其中一种活动。
2、鼓励表扬幼儿的活动,除了看到幼儿本身的优势外,在其他区域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进步。
3、提供更多吸引幼儿活动的区域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
4、对必选区的指定应合理安排,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活动。
大班区域活动案例观察与分析:
造高楼
案例:在生活区里,我为孩子们投放了很多的废旧物品,这时几名孩子正拿起自己平常收集来的各种牙膏盒、牛奶盒、月饼盒东拼西凑想制作些什么。制作一个世界第一高楼,因为孩子们认为高楼大厦也是硬纸板做纸箱、装饰花瓶一样简单。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浓厚兴趣,由枫枫带头,且有着明确的分工,一些孩子去废品收藏箱寻找合适的材料,一部分孩子着手剪裁装饰用的彩带,枫枫和凯凯看中一张和棋盘一般大的硬纸板作为底座,并在上面边画着草图边讨论着,活脱脱是两个总工程师摸样,孩子们都积极地投入到这伟大的工程中去。
当活动进行到一半时,问题出现了,因为硬纸板太硬,而用于制作“高楼大厦”的小的纸盒子又太长、太小,无论怎样粘贴都无法使“高楼大厦”立在硬纸板上。怎么办?这时有幼儿提议,我们用双面胶吧!又有幼儿说我们在底盘挖个洞吧?
分析:
创设新奇、动态的物质环境。因为只有新奇、生动的环境,才会使幼儿产生感知的兴趣。“兴趣是个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并指引注意流下来。”孩子们会动用各种感官参与其中,通过眼看、耳听、口尝、手摸,了解各种事物的特性。幼儿几乎对任何动态的环境都感兴趣,其实他们自己正是构成动态环境的最活跃的因素。运动是幼儿的一种本能,它能满足幼儿身体发育的需要,也是幼儿探索环境的主要手段。所以,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场地及自然界所提供的被废弃的材料来为幼儿创设各种有利的条件,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尽量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引起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独立自主去观察、操作、探索、发现,从而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反思:
区域活动中的活动是幼儿自由选择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儿童能更多的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来进行活动,因而能给儿童提供更多的体验成功愉快的机会。
陈鹤琴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玩具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这说明材料与幼儿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充裕的玩具和操作物,支持幼儿自主活动的延伸。当原有材料不能满足当前活动需要时,可以适时增添材料;当幼儿对某些新材料感到困惑时,教师可以提示或示范材料的玩法;当原有材料的玩法在幼儿认知范围内已玩尽,教师可以提醒或展示材料的多种玩法;当幼儿缺少材料时,教师可提供替代物的选择和建议,这样可以使幼儿增加许多玩法以及玩的持久性和创造性,幼儿自主活动的意识也会大大加强。教师在充分观察、分析幼儿的游戏后,应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参与游戏、介入指导,应该对哪些幼儿给以帮助,给以什么样的帮助,如何做最为恰当,一句话,帮助要适时、适度。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对随时捕捉到的问题进行适时的指导。一般是在幼儿探索问题难以深化时,发生纠纷、缺少材料学具、有破坏性行为等情况下,教师要给以适时的指导。在区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