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案件审核谈行政处罚案件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行政处罚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

行政处罚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

行政处罚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行政处罚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引言行政处罚是国家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一种行政行为。

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行政处罚在社会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行政处罚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执法不规范、权力滥用等。

本文将分析行政处罚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问题分析问题一:执法不规范执法不规范是行政处罚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一方面,执法人员对于行政处罚法律法规掌握不够,对于相关的规定和程序不熟悉,导致执法过程中出现错误和不当操作。

另一方面,执法者在行使执法权力时存在主观意识的干扰,容易出现将个人立场和好恶带入执法活动中的情况。

问题二:权力滥用在行政处罚中,权力滥用也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一些执法部门或执法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对特定利益进行保护或打压。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执法的公信力,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问题三:信息不对称行政处罚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方面,执法机关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而被处罚的当事人往往无法获得相应信息,导致其在行政处罚过程中的权益受损。

另一方面,执法机关在行政处罚决策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当事人的意见和申辩,导致决策结果不公正。

解决对策对策一: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和规范为了解决执法不规范的问题,应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规范。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法律法规的学习、执法程序的了解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等。

同时,要建立严格的执法规范和标准,明确执法的程序和权责,确保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能够正确、合法地履行职责。

对策二:建立有效监督机制为了解决权力滥用的问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一方面,可以设立独立的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对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和责任追究,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保障被处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对策三:促进信息公开和公正决策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加强信息公开和公正决策机制。

一方面,执法机关应主动公开相关信息,便于当事人了解执法规定和程序。

行政处罚的执行难题及解决对策

行政处罚的执行难题及解决对策

行政处罚的执行难题及解决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行政处罚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公平的同时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行政处罚的执行难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给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从行政处罚执行难的现状、主要原因和解决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行政处罚执行难的现状行政处罚执行难是指在行政处罚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处罚难以得到有效执行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监管不到位: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处罚执行中监管不到位,无法充分把握被处罚对象的行踪,导致处罚效果不佳。

2. 多头管理:涉及行政处罚的案件往往牵涉到多个部门和单位,各个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协作不充分,给执行工作带来困难。

3. 资金回收难:在某些情况下,被处罚单位不配合执行工作,尤其是涉及到资金回收的处罚案件,更是存在回收难的问题。

二、行政处罚执行难的原因分析导致行政处罚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制度不健全:当前的行政处罚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比如对执行工作的配套措施和支撑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执行难。

2. 执法水平不高:部分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行能力较差,不够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影响了行政处罚的有效执行。

3. 缺乏威慑力:在一些情况下,行政处罚对被处罚对象的威慑力不足,让其对处罚采取抗拒态度,不予配合执行工作。

三、行政处罚执行难的解决对策为解决行政处罚执行难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措施。

以下是几个值得尝试的解决方案:1. 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各部门和单位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和互通,提高协作效率,减少信息沟通不畅造成的问题。

2. 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进修,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执行能力,增强执法威慑力,有效执行行政处罚。

3. 完善行政处罚执行制度:对现行行政处罚制度进行修订完善,明确执行程序和责任分工,加大对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的监督和惩处力度。

4. 强化监管措施:建立健全行政处罚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处罚执行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处罚的有效执行。

行政执法案件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行政执法案件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行政执法案件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021年行政执法案件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市局行政执法案件检查小组2021年12月下旬对各分局、大队的行政执法案件进行检查,我大队的检查结果受到法制科好评。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通过对案件的自查及这次检查小组指出的一些问题,发现自身存在许多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此大队成立了以**副大队长为组长的整改小组,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汇总并提出整改措施,督促各中队进行整改。

一、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各中队对查处的案件不及时立案,有的隔了几个月或者一年多才立案。

有的中队是房子拆完了,案件还没有整理完。

下发通知后没有及时放到案件中。

整改措施:从2021年起对各中队查处的案件,立案时间不超过1个月,将所有立案的案件找领导签字后,交给法制员向下走程序,案件由法制员保管。

2、立案审批表有涂改,部分案卷来源没有打勾。

法律依据只写城乡规划法。

整改措施:各中队中队长及法制员在审核案卷的时候,看一下立案审批表的内容及使用法律依据是否恰当,案件来源在相应的方框内打勾。

3、制作《现场检查记录》、《调查笔录》不注意查验和记载在场人员的身份、职务与违建当事人的关系;收集证据种类相对单一,偏重采用调查笔录作为定案的主要证据,对证人证言等证据收集不够全面,缺乏证明力较强的原始证据、直接证据的收集。

现场检查记录当事人拒签时,没有在当事人意见栏里表明拒签原因,拒签时没有见证人签名,当事人意见栏执法人员不签名。

整改措施:加强对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心,配备摄影、录音设备及时搜集证据,注意和镇政府、村委会的沟通,及时了解项目征地的推进情况,重点项目内的违法建筑拆除要有镇政府的签字确认。

当事人拒收的最好有两名见证人签名。

4、现场检查记录执法人员执法证号填写不完整。

整改措施:各中队把2021年案卷中的执法证号补充完整,在今后的工作中把案卷的执法证号填写完整。

5、通知书对违建的表述不够清楚详细,违法的法律依据书写不完整整改措施:表述一栋建筑,最基本的要写明该建筑的占地面积,层数(层数一定要在四个方向看清楚,到底是整层还是半层),建筑面积,结构;为了方便区分,可以详细到外墙颜色、是否装修、入住情况等具体的细节。

行政审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行政审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行政审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一、前言行政审判是当代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是政府治理的重要手段。

但是,与其它司法领域相比,行政审判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如何优化行政审判机制,提高行政审判效率和法律效力,已成为当前法律界、政治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行政审判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两方面进行分析。

二、行政审判面临的问题1.行政司法实践存在的案由较单一行政司法案件的主要涉及范畴是行政行为无效或者违法行政行为纠正。

这种情况下,若是一件事情的复杂性质变得越来越明显,那么当案子复杂起来,解决方案会变得更为复杂。

造成了行政审判繁琐、复杂,审判效率度受到极大影响。

出现了很多案件,因为无法分辨真假,却不能关闭,这样的现象导致了身体消耗和巨额成本。

2.行政主体权力过猛当今社会,政治权力和社会舆论权力在一定程度上都处于保持不变的状态。

因此,在行政司法案件中,政治权力常常占据着较高的地位,这会造成一些行政司法案件判决的不公。

同时,行政主体遇到别的团体或公民提出过多的行政诉讼诉求,容易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确实的不必要的损失。

3.审判公正性和透明度问题在现实世界中的一些行政司法案件中,审判权力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问题依然突出。

当一个审判机构在没做出判决前,面对行政主体采取的某些特殊手段,便难以坚持自己的审判立场,从而导致了一些判决迅速作出,在没有看到具体的证据,听取专业意见,或者是只是部分地听取法官审理案子的关键情况。

而这样的判决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公正、不透明的问题。

这样会导致行政司法案件的合法合理性得不到得到保障,给司法公正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在司法的真正发挥及社会的稳定问题上产生了很大问题。

三、行政审判对策1.加强诉求适格审查诉讼对象适格问题是指法院必须对当事人是否具有起诉权、诉讼权及是否适格进行审查。

如果当事人未满足适格条件,则不能立案审理。

2.实行行政法官制度行政法官制度是指在行政机关、人大和政协机关内部任职的法官,一方面执行审判工作,另一方面参与立法和行政监督工作。

行政案件审查立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案件审查立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案件审查立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前言行政案件审查立案是国家行政机关对于行政行为及其合法性的审查工作,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行政的公正高效和权威性。

然而在实践中,这一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行政案件审查立案的科学和规范化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1、审查时间长、成本高行政案件审查立案的流程比较繁琐,可能需要进行调查、取证、听证等一系列程序,导致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造成审查成本的增加。

由于审查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当事人的权益得不到及时保障,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上的障碍。

2、规范性不足、标准不一行政案件审查立案的标准没有统一,它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判定,但是操作上有时过程规范性不足,出现裁量空间过大的情况,导致审查标准不一,缺乏明确的依据。

这给审查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有时导致过于严苛或者宽松,出现错案或者漏案的情况。

3、法律意识不足、工作质量不高行政案件审查立案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操作水平,依据不同单位而不同。

有些单位对行政法律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这种情况下,审查人员容易出现法律适用错误或者裁量不当的情况,影响整个审查立案流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难以解决当事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行政案件审查立案的过程,往往涉及到不同当事人或者不同的利益方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博弈,而在处理过程中,有时处理不当,容易导致当事人的利益受到侵害,会对公民的信任和行政机关的权威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同时,这也说明在行政立案过程中,有必要考虑不同利益方的意见,因此当事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成为现实问题。

三、对策1、优化立案流程,降低审查成本为避免审查过程中的大量工作浪费,应加强审查立案流程的优化,尽量简化流程,降低审查成本。

可以采用电子审查等新技术和新工具,节省重复、冗长、无效的审查工作。

2、加强规范性、统一标准应加强审查档案的管理,确保审查立案的标准,加强科学管理,保证行政透明度。

行政处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行政处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关于行政处罚的现状和建议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报送行政执法情况的通知》(豫政法〔2011〕40号)要求,现将我市行政处罚的现状和建议报告如下:一、行政处罚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通过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应当说市县两级政府所属行政执法部门都能树立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思想,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办理行政处罚案件都能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处理恰当,但是我们在对行政处罚案卷评查过程中发现,行政处罚程序及实体处理上仍存在不少瑕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处罚的威信和依法行政进程的推进。

(一)行政处罚的证据存在瑕疵。

有的询问笔录、调查笔录等在改动处未经被调查人捺手印,在尾部没有被调查人签字(即无“看过,同我说的一样”或者“以上情况属实”的字样),有的未注明调查时间、地点;有的行政机关在实施没收、扣押后没有制作没收、扣押清单,即使有没收、扣押清单的也未记载扣押物品的品名、数量、状态或者没有当事人签字确认;有的行政处罚案卷,只有询问笔录,没有其他证据;有的将照片作为证据,但未用文字加以说明,使人不明白你要证明什么;有的帐册复印件,未经提供者签注“与原件核对无误”字样并加盖印章确认。

(二)行政处罚的步骤存在瑕疵。

有些行政处罚案件未经立案审批就进行调查,或者调查取证之后不制作、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还有的执法文书由他人代收,但不说明代收人与当事人的关系。

(三)行政处罚的告知存在瑕疵。

执法时不出示执法证件;处罚书上告知当事人复议和起诉的期限也不是法律规定的时限;有的罚款几万、几十万元不告知听证权利,甚至还有先决定后调查的或者根本不调查就直接罚款的;一些执法单位未按照省政府要求在询问笔录、听证笔录、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等行政处罚文书中体现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标准内容。

(四)行政处罚的执行存在瑕疵。

个别基层执法单位要求行政相对人将罚款直接交到**站、**局,这说明这些单位没有执行罚缴分离制度;有的执法单位罚款收据不是正规票据,而是一张白条。

我国行政审判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思考

我国行政审判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思考

我国行政审判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思考近年来,我国行政审判逐渐得到了重视和规范化,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落实行政法治、行政审判独立、司法公正等方面。

下面重点介绍我国行政审判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思考。

一、行政审判执行难问题在许多行政案件中,行政机关能够以各种方式阻碍行政判决的真正执行,这表明行政审判当前的执行制度存在问题。

因此,我国应当加强行政审判的监督和执行力度,并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改进,以保障行政审判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针对行政审判执行难问题,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加强治理:1、加强司法援助制度建设,帮助行政被执行人解决经济困难问题;2、强化行政机关被执行监察意识,创造良好的执行环境;3、加强执行机关个人的法律责任意识,狠抓执行不力、羁押等非法行为;4、加强审判机关的监督和管理,使其能够更好地执行行政判决;5、加强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领域行政案件的执行,保障市场的竞争秩序和环境的质量。

二、司法人员的审判水平不高在我国的行政审判工作中,有一定数量的事件是由于司法人员的审判水平不高,导致行政案件的判决存在缺陷以及司法公正的问题。

对于司法人员的司法伦理和职业能力要求,应该以终身学习为基础。

此外,应该加强对司法人员的考核和激励,激励司法人员更好地执行法律职责。

三、行政机关对被起诉行为的抵触情绪过强行政机关对行政被起诉行为的抵触情绪过强,往往会表现出对行政审判工作的反对和削弱司法判决的合法性,从而影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

在此基础上,应该对相关人员进行法律教育和催促,提高其有关法律法规、审判程序和司法逻辑的识别水平,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支持行政审判工作。

四、行政审批审查制度缺陷行政审批审查制度是我国现行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石之一。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存在着行政审批审查制度缺陷,尚未完全考虑到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因此,应该加强对行政审批审查制度的完善和压缩,落实行政审批审查程序规范,保护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强社会对行政审批审查制度的信任和满意度。

行政处罚案件常见问题汇总

行政处罚案件常见问题汇总

行政处罚案件常见问题汇总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行政处罚案件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行政处罚案件往往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也可能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带来损害。

以下是对行政处罚案件中常见问题的汇总与分析。

一、证据收集不充分证据是行政处罚案件的基石,然而在实践中,证据收集不充分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部分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时,未能全面、客观、准确地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导致证据链条不完整,无法有力地支持处罚决定。

例如,在一些涉及环境污染的案件中,执法人员可能只注重对现场污染情况的拍照和简单记录,而忽略了对污染源的追溯、污染物的检测分析以及相关责任人的询问等重要证据的收集。

又如,在商业欺诈案件中,仅依靠当事人的口供或者单一的书证,而没有对相关交易记录、财务凭证等进行深入调查,使得证据的可信度和证明力大打折扣。

二、执法程序不规范严格的执法程序是保障行政处罚合法性和公正性的关键。

但一些执法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执法程序不规范的现象。

比如,在立案环节,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立案,导致案件处理的延误。

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未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或者未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在作出处罚决定前,没有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剥夺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送达程序不规范也是常见问题之一,如送达方式不符合法律规定、送达回证填写不完整等。

三、法律适用不准确正确适用法律是行政处罚的核心。

然而,在一些案件中,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适用存在偏差。

有的执法人员对法律条文的解读不够准确,导致适用了错误的法律条款进行处罚。

还有的在法律存在竞合的情况下,未能选择最恰当的法律规定进行适用。

例如,对于同一违法行为,同时涉及多部法律法规的调整,执法人员如果没有综合考虑各法律法规的立法目的、调整范围和处罚力度,就可能出现法律适用不当的情况。

四、处罚幅度不合理行政处罚的幅度应当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

行政处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处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处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处罚(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规、政策或规定的行为单位或个人进行的惩罚措施。

作为对公民和法人社会行为的法律制约,行政处罚在社会治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当前我国行政处罚的实践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行政处罚的主观性较强当前行政处罚的主要实施方式是行政机关行政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这使得行政处罚的主观性和不稳定性较强。

具体来说,行政执法人员对于某些具体行为的判断可能会受到自身认知水平、执法经验、导向目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执法人员或同一执法人员在不同时间、不同案件情况下的裁量存在很大差异。

二、行政处罚的程序不规范行政处罚的程序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政府执法合法性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践中,部分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程序中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例如未经听证便作出处罚决定、未及时告知相关权利义务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也削弱了行政处罚的合法性。

三、行政处罚的量刑不公在行政处罚的实践中,有时候相似的行为被处以不同的处罚,甚至同一行为在不同行政机关的处理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

这表明行政处罚的量刑不仅缺乏可预测性,而且容易受到行政机关自身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执法不公。

针对当前行政处罚存在的问题,下面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一、改进行政执法制度,提升执法人员整体素质针对行政处罚的主观性强等问题,可以引入多种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执法方式,例如建立执法标准与数据库、引入科技手段改善执法效率、建立行政执法人员评价机制等等。

通过规范执法流程、优化执法环境,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减少执法裁量的主观性,从而保证行政处罚的公正性与稳定性。

二、强化行政处罚的程序规范为解决行政处罚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可以建议加强相关法律规定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加强行政机关的自我约束机制。

建立公平、透明、规范的行政执法流程,并根据需要建立相关听证机构,加强对行政处罚的法律监管,最终确保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从法制核审谈行政处罚案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从法制核审谈行政处罚案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从法制核审谈行政处罚案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无论是违法事实、采用证据、适用法规,还是处罚程序、使用文书,都较以前更加清楚、准确、合法、规范。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行政处罚案件材料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一些细节问题。

这些问题不及时予以纠正和解决,势必影响案件的质量,也有可能导致行政复议撤销或者行政诉讼败诉。

笔者以一个基层法制工作者的身份,从行政处罚案件核审的角度,对行政处罚案件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从近几年行政处罚案件核实情况看,行政处罚案件材料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立案、定案、销案,审批、告知、送达在程序上存在违法现象。

有先调查后立案的,有先罚款后定案的,有销案手续不健全的,有先扣后批或者不批的,有先定案后告知的,有送达文书填写不规范的问题。

有的案件立案调查后,制作了当场处罚决定书;有的当场处罚案件未当场交付处罚决定书,事后填写了送达回证;有的案件从违法事实上看应按一般程序立案进一步查处的,用当场处罚程序结案了事,把大案办成了小案。

2、当事人主体资格不清楚。

在案卷材料中没有清楚反映当事人的身份情况。

自然人无身份证复印件或身份证明,企业或经济组织无证明文件或基本情况。

有些把雇员作为处罚对象,有些把承运货物的车主作为处罚对象。

3、违法事实调查的不清。

无照经营案件在查处定案中仅凭当事人在谈话笔录中陈述的事实和现场检查情况结案,对非法经营的时间、经营情况没有调查清楚,缺乏相关的证据来支撑违法事实,更经不起当事人的翻供。

4、个别案件的证据提取不全。

提取的证据与案件的关链性差,证据证明的违法主体与处罚主体不一致;属没收非法所得的,没有查清非法所得的具体数额,相关证据不全。

在调查当事人的身份时,不提取当事人、被调查人(相关人)的身份证明。

行政处罚的执行困难与解决途径

行政处罚的执行困难与解决途径

行政处罚的执行困难与解决途径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一种惩罚性措施,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然而,由于行政处罚的特殊性质和执行过程中的多种因素,有时会面临一定的执行困难。

本文将探讨行政处罚执行困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困难的途径。

一、行政处罚的执行困难1. 资金问题行政处罚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包括相关人员的工资、行政罚款的执行和追缴等。

然而,有些违法行为人财产不足以支付罚款,导致处罚难以执行。

2. 物质难题在执行行政处罚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查封、扣押或销毁相关违法物品。

然而,这些物品可能具有特殊性质或价值,无法直接销毁或处置,致使执行困难。

3. 行政机关执行力度不足一些行政机关在执行行政处罚时存在问题,包括工作疏漏、执行不力、责任不明确等。

这些问题导致处罚难以顺利进行。

4. 执行中的申诉与诉讼行政处罚的相关人员有权提出申诉或进行诉讼,这虽然是合法的权利,但也会为行政处罚的执行带来困难和延误。

二、解决行政处罚执行困难的途径1. 完善资金保障措施为了解决行政处罚执行中的资金问题,可以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支付行政罚款等执行费用。

同时,要加强对相关违法行为人财产的监管和追缴工作,确保罚款的有效执行。

2. 建立专门的物品处理机构针对那些具有特殊性质或价值的违法物品,可以设立专门的物品处理机构,负责处置、销毁或变卖。

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物质难题,推动行政处罚的顺利执行。

3. 加强行政机关执行力度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执行流程,落实责任制,确保执行力度。

同时,要加强培训和监督,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行能力。

4. 健全申诉与诉讼机制为了保障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可以建立健全的申诉与诉讼机制。

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疑义和争议,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对行政机关执行行为的监督,提高执行效率。

5.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行政处罚的执行工作。

例如,设立民间的行政处罚执行监督组织,协助行政机关进行执行,监督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我国行政处罚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我国行政处罚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我国行政处罚的困境与解决对策关键词:行政处罚,困境,对策,我国,解决我国行政处罚的困境与解决对策介绍:一、我国行政处罚的困境当前,关于我国行政处罚概念的界定,通过行政法学界众多专家学者的不同说法可得出不同的表述,但都不够准确。

破坏行政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不但要受到国家行政处罚的严厉制裁,而且这种行为必须是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中包含的强制性义务条款,同时行为尚未构成犯罪。

因此,它的定义应当有更为完整的表述我国行政处罚的困境与解决对策详情:[免费论文:一、我国行政处罚的困境当前,关于我国行政处罚概念的界定,通过行政法学界众多专家学者的不同说法可得出不同的表述,但都不够准确。

破坏行政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不但要受到国家行政处罚的严厉制裁,而且这种行为必须是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中包含的强制性义务条款,同时行为尚未构成犯罪。

因此,它的定义应当有更为完整的表述:行政处罚是指为了保护公民、法人或是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秩序、维护公共秩序,由具有行政处罚权力的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且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行为,依法实施的法律制裁。

由此可见,我国的行政处罚有强制性、权限性、对象性以及目的性四个方面的特征。

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我国的行政处罚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它渗透于各行各业,直接影响着公民的权益。

我国的行政处罚行为,在法律、法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中,法治化逐渐得到实现。

有别于其他行政行为,行政处罚几乎渗透到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它在实践中的成就不仅仅局限于对违法相对人的惩戒,同时也体现了对执法者的行为用法律加以规制。

它体现了中国正逐渐由人治社会向法治国家的转变。

无论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推进,还是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都充分表明行政处罚仅仅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

更好的促进行政法治建设,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是行政处罚在实践中取得的卓越成就。

我国行政处罚在实践中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困境: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不完善;其他法律与行政处罚法不一致;处罚效果与立法要求存在差距;在实施中规避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主体不规范;法定的处罚程序没有得到有效执行;自由裁量权缺乏规范;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的不足。

从行政审判看行政执法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从行政审判看行政执法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从行政审判看行政执法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行政审判是一种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制度,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使得行政审判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本文将从行政审判看行政执法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

一、行政执法中的问题1. 执法不规范行政执法中有时会出现执法人员不规范执法的情况。

例如,执法人员可能会在执法过程中采取过于激烈的手段,使用过激的语言或行为,或对当事人进行任意搜查和拘留等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会导致当事人情绪波动,影响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障,而且也会引起社会的质疑和不满。

2. 执法过程中存在不透明性行政执法的过程中,执法单位或执法人员的行为经常会缺乏透明性,甚至可能出现一些不当行为,使得当事人无法了解执法人员的意图和行为。

这些不透明的执法行为,有可能会给社会和当事人造成一定的损失。

3. 执法主体权力过大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主体的权力过于强大,容易出现执法中滥用职权、变相收费等行为。

这样做不仅破坏了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也剥夺了公民和企业的基本权利和利益。

4. 行政执法效率低下行政执法过程中,效率低下也是不少人所反映的问题。

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利益诉求比较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行政执法效率低下,影响了人民群众利益和公共安全。

5. 行政执法机构权责不清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执法机构的权责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有些行政执法机构没有明确的职能范围、工作规范,导致执法行为出现偏差,促进不良执法行为的发生。

二、解决行政执法中的问题1. 建立执法规范应建立健全执法规范,制定出相关执法规定和标准,规范执法行为,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事,不得采用过激手段,确保执法工作的公正性、透明性和权威性。

2. 建立信息化执法系统应该建立信息化执法系统,通过网络等技术手段,实现执法信息的快速流通,加强对执法过程的监督,以防止不当执法行为的发生,保障执法行为的透明性。

行政处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处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处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处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7-1-29 9:54 来源:法律教育网【大中小】【我要纠错】笔者通过对某县级市2002年以来诉讼到法院的213件行政诉讼案件中的78件行政处罚案件(含诉行政处罚不作为案件)的调查分析发现,行政处罚在程序及实体处理上仍存在不少瑕疵,有瑕疵案件29件(凡1件案件有两处以上瑕疵的按1件计算)占行政处罚案件的37.2%,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处罚的威信和依法行政进程的推进,有待进一步规范完善。

一、问题1、相同情节处罚不一。

同一行政机关对性质相同、情节相似的违法行为处罚存在较大差异。

此类案件有3件,占3.8%.如某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张某逾期进行税务登记的行为处以按日加收50元的罚款,而几乎在同时,对纳税人王某同样的行为则仅给予责令改正的申诫罚。

2、存在“罚态度款”现象。

《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人在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罚时有陈述和申辩权。

但有些行政执法人员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以当事人在执法过程中的态度决定处罚的轻重。

常出现把当事人陈述申辩行为作为态度不好,故意找麻烦,进而加重对当事人处罚。

此类案件有6件,占7.7%.3、“议价处罚”占有一定比例。

有少数行政执法人员为使当事人不提起复议或行政诉讼,实行“议价”处罚。

只要当事人承诺不复议和不起诉,就降格处罚或降低处罚标准。

这类案件有9件,占11.5%.4、处罚不到位。

少数行政机关因担心当事人投诉,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对一些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做口头批评教育,不实施具体处罚,削弱了行政执法的权威性,不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这类案件有7件,占9%.5、罚款收缴未分离。

不少行政处罚依法不能当场收缴罚款,而有些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对不符合当场收缴罚款程序的,因担心被处罚人逾期缴纳或不缴纳罚款,增加工作中的麻烦,往往在开出处罚决定书后由直接处理的人员当场收取罚款。

行政处罚罚款与收缴未实现彻底分离。

当前行政处罚案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

当前行政处罚案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

当前行政处罚案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一、执法主体混乱处罚的主体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行政机关委托的其他组织。

1、行政机关乱设执法分支机构,不管是否合法,只要有几张办公桌,找上几个人,每人发一张执法证,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执法。

甚至有的行政机关的职能部门也设立分支机构,并委托其行使行政权。

如不少地方公安派出所设立联防队,其初衷是协助维护治安,而很多的联防队不但执行着公安机关的侦查、拘留、预审的职能,甚至打人、伤人,其本身成为社会治安隐患,这不能不说是行政机关乱设分支机构之害。

2、行政机关委托其他组织行政执法不审慎,权限不明确。

有的组织成为执法主体无文件,无法律依据,仅凭政府部门个别头头说了算。

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报道了某地一渔政机构的执法权问题。

该渔政部门管辖下的某农户饲养的鱼群,突然之间全部死去,该农户损失惨重,其原因为水质污染所致,该农户要求渔政部门管理此事,而渔政部门拒绝作为,无奈该农户将渔政部门告上法庭,法庭上渔政部门却说自己乃非法机构,并非正式成立,也没有相关书面文件让其成立,乃是上级行政机关口头所致,经查实,该渔政部门事实上也在行使着行政执法权。

如系非法机构,原告起诉自然有问题,弄得该农户上了战场找不见敌人,无计可施。

这个案例就暴露出行政执法主体成立的混乱、权限不确定,自然带给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

二、其他方面(一)在事实认定方面存在的问题1、有的案件未查清违法行为发生时间、违法所得、不合格产品和侵权商品的数量、品种和货值金额或非法经营额等关键事实,就草率结案。

2、有的案件认定事实完全错误,如将侵犯植物新品种权案件认定为商标侵权案件(侵犯植物新品种权不属工商部门管辖)。

3、有的案件认定关键事实不够准确,如不合格产品的货值金额等出现计算错误,或者认定事实时使用了“金额13500余元”等不确切的词语。

4、有的案件错误确定违法行为当事人。

如,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未经登记的非法组织不能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对以未经登记成立的非法组织(如无照的企业)的名义从事违法经营时,本应以该非法组织的出资人或开办者作为处罚的当事人,却错误地将该非法组织列为当事人。

当前行政处罚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当前行政处罚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当前行政处罚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当前,行政机关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中,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程序违法。

没有按规定立案,调查取证,告知陈述、申辩权利及听证,有的行政机关为图省事,直接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而不是按法律规定发现有违法事实的,应当登记立案,填写立案审批表,报负责人审查批准。

调查取证有的只简单做一个笔录,或什么证据也没有,而不是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有的在作出行政处罚前,没有告知陈述、申辩的权利,对处罚数额较大的,没有告知有听证的程序,按《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这样处罚,应是无效处罚。

二、主体列的不适当。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或行政处罚决定时,因当事人有抵触情绪,不愿告知真实的姓名或单位名称,造成行政机关所列的主体不适当,如应是某公司某井,而只是列为某某人煤矿,造成主体错误,再有主体列的不对,容易造成双方互相推诿责任,无法执行。

列主体以工商执照或采矿许可证上为准。

三、不按规范的送达方式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7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给当事人;邮寄送达的,不附送达回证,或者不到邮政部门查询结果;当事人拒收的,一些行政机关不按留置送达的规定操作,又不注明拒收原因。

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使人民法院无法清楚判断当事人是否已收到处罚决定书,从而直接影响到处罚决定书的效力。

四、不告知行政处罚相对人起诉期限。

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在实践中,行政机关对行政处罚相对人的行政复议权利告知,“也可向某某人民法院起诉”,而不明确交待起诉期限,这就带来一个严重的法律后果,即行政处罚相对人如对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诉讼,其起诉期限从何时开始计算?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行政处罚相对人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从行政审判看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行政审判看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行政审判看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审判是指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一种制度安排。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由于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强制措施的特权地位,以及行政行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行政审判的角度出发,探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立法缺失问题行政执法是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的,而现实中存在一些法律立法缺失的问题。

一方面,法律对某些行政行为的内容和范围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执法过程中存在裁量权过大的情况。

另一方面,一些行政执法需要依据细则进行操作,但细则制定不及时或不准确,给执法人员留下了较大的操作空间。

针对该问题,我们应当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立法工作。

一方面,通过制定更为明确的法律,规范行政执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执法人员的裁量权。

另一方面,加强对细则的制定,确保其及时、准确,并及时修订不合适的细则,以提高行政执法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

二、执法机构过度集中问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往往由于执法机构过度集中,导致执法效率低下和行政资源的浪费。

一些执法机构在执法活动中缺乏协作和信息共享,造成重复劳动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针对该问题,我们应当加强执法机构的协作与合作。

一方面,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执法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另一方面,加强对执法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执法机构的职能和任务不重叠,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三、执法人员素质不高问题行政执法活动需要执法人员具备一定的法律、业务和专业知识,但现实中存在一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执法人员对于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深入,导致执法活动中存在差错和错误判断的问题。

另一方面,部分执法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意识,从而滥用职权或者以权谋私,损害了公正执法的原则。

针对该问题,应当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一方面,通过开展培训和学习,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

另一方面,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激励执法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增强公正执法的意识。

关于提升行政处罚案件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于提升行政处罚案件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于提升行政处罚案件质量的对策建议今年以来,XX局以案件督查评查为抓手,积极组织开展区局案件督查、行政处罚案件评查等工作,通过主动发现问题、查漏补缺,进一步提高行政处罚案件质量,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促进各单位依法行政,发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如下。

一、案件督查评查发现的问题(一)事实认定、证据收集不够标准。

违法所得计算错误;未收集检验检测机构及人员资质;部分证据不足导致违法事实不清;部分证据之间存在矛盾;送达检验报告并扣押涉案产品时未制作现场检查笔录;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等文书中当事人未签署经核对属实的意见;提取的证据材料无“经核对与原件、原物一致”的意思表示;个别案件调查终结报告中未体现货值金额和违法所得的计算过程。

(二)办案程序、强制措施不够规范。

送达回证送达方式填写不规范;案件审核表无核审机构负责人签字;部分案件无抽样现场检查笔录;无案源登记表及投诉举报书;处罚决定书中未体现已告知的情况;案件办理超期,无第二次延期手续;协助辨认/鉴别通知书未使用有关事项审批表、未送达;案源登记时间超2个工作日;未说明没收财物去向,或无涉案物品处置记录。

(三)法律适用及处罚裁量不够准确。

产品质量抽检未没收备样;引用法律法规错误;引用法律法规不完整,未具体到条、款、项;对涉案的产品、设备不予没收未说明理由;案由表述不准确。

(四)文书制作案卷归档不够统一。

证据背书不规范,未签署证据提取时间,证据提取人签字不全,无“经核对与原件、原物一致”的意思表示等;案由填写不规范;处罚决定书中的违法事实表述不清楚;立案审批表、案件审核表、告知审批表等文书中未使用“涉嫌”二字;未使用统一的执法文书;告知审批表未载明违法事实、理由、依据等;未使用新版执法文书;个别案件无卷内备考表。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部分人执法理念不准。

部分单位和执法人员执法理念存在偏差,对行政处罚程序、文书格式以及评查标准掌握的尺度和标准,在理解和执行上不完全一致,还需进一步规范和统一。

行政处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行政处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行政处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行政处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一、引言行政处罚是国家机关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而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作出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然而,在实施行政处罚中,常常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合法性和效力。

本文将就行政处罚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题分析1. 不合理的处罚条款很多行政处罚决定中的处罚条款存在模糊、笼统、不明确等问题,使得行政处罚的适用存在主观性和歧义性,给执法者和当事人带来困扰。

2. 执法执勤不规范一些执法人员在行政处罚过程中,存在执法过度、执法不当、执法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违反了执法程序的要求,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处罚决定不公正在行政处罚决定中,有时存在执法人员的个人主观意见、不公正的行为,导致了不公正的处罚结果,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 处罚结果难以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处罚金额难以收回、处罚结果无法执行等,导致了行政处罚的效果受到了严重制约。

三、问题对策1. 完善处罚条款针对不合理的处罚条款,应加强立法工作,明确行政处罚的适用范围、标准和程序,增加明确的处罚依据,避免条款的模糊和笼统,确保行政处罚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2. 加强执法培训针对执法执勤不规范的问题,应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执法程序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 确保处罚决定公正针对处罚决定不公正的问题,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决定的公正性和合法性,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4. 加强处罚决定执行针对处罚结果难以执行的问题,应加强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完善执行程序,加大对处罚结果的执行力度,确保行政处罚的效力得以充分发挥。

四、本文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相关法律法规索引附件2:行政处罚类型及处罚数额参考表附件3:行政执法程序规范化要求五、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行政处罚:国家机关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作出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案件审核谈大队行政处罚案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金坛城管行政执法大队查办案件的数量逐步上升,案件质量逐步提高,所查办的案件无论是从违法事实、证据提取、适用法律法规,还是处罚程序、使用文书,都较以前更加清楚、准确、合法、规范。

但由于各种因素,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下面从行政处罚案件核审的角度,对行政处罚案件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从近几年我大队行政处罚案件的审核情况看,行政处罚案件办理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各中队案件集中于少数队员办理。

尽管近两年大队提出了全员会办案、能办案、善办案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规定从中队长到普通队员每人每月完成的案件数量,但是促动效果不大。

2013年全年各中队案件完成年初目标的12%,2014年,自3月初大队目标考核办法下发以来一个月时间里,共办理案件37起,各中队办理案件数量、队员之间办理案件数量均不平衡,案件集中于少数队员,主要是近几年新进公务员办理的情况未有明显改观。

(二)未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案。

自《行政强制法》实施以来,部分队员认为办案程序过于繁琐,为提高办案效率,而忽视程序公正的现象较为普遍。

调查文书中没有出示执法证件的记录,到期不发放解除扣押决定书、解除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决定书,不办理相应报批手续比较常见。

(三)管理处罚标准不统一。

主要表现为集中整治期间与日常管理的管罚标准不一致,各中队对同一性质的违法行为的管罚不一致,对同一当事人前后几次相同性质和情节的违法行为管罚不一致。

(四)执法通利用率太低。

现未有队员能现场利用随身笔记本、pos机、手机执法通办理案件交上来,目前只有少数队员能尽量使用执法通的网上平台办理案件,但也多为后期补充办理,不能体现执法通高效、快捷、便利的办案特点。

同时,使用执法通做出的案卷与手制案卷的部分文书存在差别,造成卷面不整齐。

(五)案卷存在诸多问题。

(1)被处罚主体资格认定不准确。

有把个体户商号、法人非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或虽依法设立,但未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作为处罚相对人的现象,
也有在委托、雇佣、承包、租赁、挂靠关系中混淆主体的情况,还有处罚文书以及提取的证据材料中被处罚主体前后不一致的现象。

(2)违法事实调查的不清。

违法主体、违法行为的起止时间不清;非法获利收入、违法所得不清;违法地点、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和后果及行为人违法行为的违法方式、工具、手段表述不明,行为人是初犯还是屡犯,有无阻碍行政执法的情形,主观上是否明知和应知,是否取得相关证件和手续无反映。

比如,无照经营案,大多队员对违法事实的调查,仅限于案件发现时间、地段、面积、态度方面,而忽视无照经营发生和持续时间、违法经营收入等情况,二者本应是我们行使自由裁量的重要依据。

(3)案件的证据材料不符合法定要求。

提取的证据与案件的关联性差或已失去了法律效力;现场检查笔录不能如实反映检查现场实际状况;现场检查笔录无当事人签名又没有注明原因;拍摄的照片不能说明问题等现象。

(4)行政处罚文书制作不规范、不准确。

存在行政处罚文书填写内容不全、不规范;行政处罚文书有漏字、多字、错字、别字现象;引用法律、法规、规章未引用到具体条、款、项;行政处罚文书有涂改等现象。

二、成因
行政处罚案件中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主观的原因。

(一)法制观念淡薄。

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调查不出示执法证件,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记录简单,违法事实调查不清,到期不解除扣押等等,这些都是法制观念淡薄的表现。

(二)业务学习不够。

一些执法人员平时不注重理论学习,对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或者一知半解,遇到违法行为不知适用什么法规查处,也就导致了一些常用法律法规的滥用;一些执法人员不学习办案技巧,在办案中不知道调查什么,如何调查;个别执法人员只知道罚款,不知道文书制作的基本要求,不会撰写调查终结报告,不会草拟处罚决定书,甚至连案卷材料都不会整理。

(三)责任心不强。

检查不深不细,询问没有逻辑,记录潦草马虎,书证不经提供人确认,文书应用法规不全,笔录签字一人代笔,调查报告不经其他调查
人签字,部门审核形同虚设,对案件材料不看不审,一些明显的问题不指出、不纠正。

(四)队员之间传帮带作用不明显。

城管工作既要有知识,也要有经验,既要会制文书,也要有较强的现场处置能力。

办案技能娴熟了,心理沉稳了,管罚行为才更具威信。

目前城管队伍年轻同志较多,协管员队伍也是辅助执法的重要力量,如果上级对下级缺乏担当和支持、老队员对新队员缺乏帮助和指导、执法队员与协管员之间没有切磋与交流,青年同志难以迅速成长,协管员也没有归属感。

如果领导不带头办案,会办案的人不愿办案,无论是办案数量和质量都大打折扣。

(五)对基层的指导规范不到位。

近几年,大队一直致力于加强对基层的培训考核,并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培训体系,但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务操作性上努力不够,对亟需解决的执法通运用问题,对管罚标准统一问题还需提上日程。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工作:首先要加强执法人员的思想教育。

要进一步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逐步营造“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

其次要加强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

要从基础性业务知识抓起,逐步训练执法人员的文书制作能力、观察能力、询问(调查)能力,逐步提高执法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法律法规应用能力,强化法定程序的培训,保证每一个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都能够做到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准确、处罚适当。

再者要加强对基层中队的指导和规范。

法制部门要组织动员队员轮批培训执法通,逐步提高执法通使用频率和范围。

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细化处罚标准,规范自由裁量,防止处罚畸轻畸重,有失公正。

最后要加强对案件的审核,杜绝办案过程中的漏洞。

一是要审查案件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是否清楚。

审查有无自然人的有效身份证件、企业的营业执照、其他组织的证明文件;审查是本人行使的违法行为,还是受委托行使的违法行为。

个体工商户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为当事人。

有字号的,应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的字号。

因为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是确定案件处罚主体资格的关键。

二是要审查
证据是否确凿。

既要审查各种证据的合法性,又要理顺它们之间的证据链,审查其是否具有关联性,是否相互佐证。

三是要审查定性是否准确。

这是案件处罚的关键。

审核人员必须弄清楚案件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属哪个法律法规调整的法律范畴,准确地运用法律法规,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准确定性。

四是要审查适用法律条款是否准确具体。

核实案件,除了找准“法律法规”之外,还要看法律法规“条”、“款”、“项”的引用是否准确无误。

五是要审查案件的处罚是否恰当。

审查处罚是否超出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幅度,是否违背立法原则,存在畸轻畸重的问题。

六是要审查程序是否合法。

行政处罚案件,如果存在程序不合法,就会导致案件处罚无效。

行政处罚案件的法制审核是行政处罚案件办理过程中的必经程序,也是防止错案的关键环节。

通过审核能够及时发现案件存在的不足,促进案件承办人积极调查,尽可能地全面收集并固定证据,确保案件经得起严格审核,从而确保处罚决定具有公正性。

因此,审核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案件审核工作,切不能走过场,讲情面。

受理中心
周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