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为了满足公共财政支出需求而发行的债券,也包括地方政府委托的融资平台公司所发行的债券。

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债务风险逐渐显现,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

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地方政府更好地管理债务,降低债务风险,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状分析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始于1994年地方政府税源和支出权问题改革之后。

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严重不足,而公共支出需求不断增加,地方政府开始以发行债券的方式满足资金需求。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远远超出了地方政府实际财力所能支撑的范围。

据统计,截至2019年末,全国地方政府总债务余额已经达到25.2万亿元。

地方政府债务与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合计约为25.45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了40%。

高额的地方政府债务不仅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也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

二、问题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债务规模过大。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超过了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和还债能力。

2. 债务结构不合理。

地方政府债务中,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比例严重失衡,存在着偿还压力大、融资成本高等问题。

3. 债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尚未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容易产生财政风险。

4. 债务使用不规范。

部分地方政府将债务资金用于了违规的土地购置和投资项目,导致资金浪费和债务风险。

三、解决方案为了有效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降低债务风险,确保财政稳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债务审批管理。

建立健全的地方政府债务审批机制,确保债务使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严格限制地方政府债务发行规模。

2. 完善债务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明确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债务用途等规定,强化债务偿还管理。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中国政府的刺激计划下,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推进经济建设,大量发行债券进行融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债务开始积累并逐渐成为一个潜在的风险。

一、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达到了21.37万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

相较于2018年,增长了10.3%。

其中,地方政府债务中的一半为隐性债务,即政府默认担保的债务。

此外,从2020年起,财政部开始统一核算地方政府债务。

根据数据,2020年一季度末,全国各级政府债务总额31.15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务22.54万亿元,其中债券借款10.38万亿元。

这一数据显示出地方政府债务持续上升的趋势。

在经济增长放缓,环保和城市化政策持续加码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如何应对债务问题,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原因1.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紧张在财政收支规划之外,地方政府融资的渠道也受到了约束。

许多地方政府在运营自己的资产时,受限于贷款额度、信贷政策等因素。

同时,由于中央财政的相关规划,有许多政府项目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融资。

这些限制条件导致地方政府需要寻找新的财政渠道,如发行债券或设立隐性债务等方式。

2.官员的个人政绩导向地方官员具有个人政绩的考量,在官场中,地方官员晋升通常需要通过在官场上争取部分或者所有的资金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这也导致了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和财政管理上的不同需求。

有时,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会大力投资,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急剧上升。

三、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解决方案1.加大债务监管力度对于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中央政府已经开始加大监管力度。

在2014年,中央政府开始对地方债务进行规范,推出债务审计和全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协调工作。

随着财政部门的相关规划出台,以及新型联合融资等新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得到了控制。

我国地方政府发债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地方政府发债问题研究综述

方政府职责 、 地方建设资金 、 地方政府债务三个角
度进 行 分析 。 1地 方政 府 职 责 :基 于 地 方政 府 的财 政 职 能 , . 学 者们 展开 探讨 。如姚 新 民提 出地方 可 以通过 发行 公 债 更 好 的履 行 调 控 职 责 , 王鹏《 预算法》
的 限制 , 第 二 十 八 条 明确 规 定 : 方 政 府 不 得 发 其 地
债务率 ; 柴永红则提出 , 发行地方债券并建立地方
公债制度是 防范地方政府 债务危机的客观要求 和
必然 选 择 。
债 。此外 , 多数学者是从分析地方政府发债条件的 角度展开 。如王伟华基于分税制提 出地方政府没有 独立的财产权 , 何谈独立 的举债权 , 进而认为 , 当前 地方政府发债时机还不成熟 ; 李九领则基于对公众 应债能力 和政府偿还能力的分析 , 提出我 国地方政 府还不具备 独立发债主体 的能力和素质 。还有 学
2 地方财政研究/ 1.第 3 8 2 2 / 期 0 3
地方政府债务
给与需求之 间的矛盾 , 在此基础上 , 黄媛提出 , 地方 发债还可 以规 范融 资行为 、 降低 融资风险 ; 而张琳 等则是具体 到西部地区 , 认为地方发债为解决西部 大开发中的资金供求问题提供 了一个有效机制 。而
基 于对 建设 资金 来 源 的分 析 , 君 瑜 指 出地 方 发 债 潘
多学者是从公众 的应债能力 、政府 的偿债能力 、 地 方政府债券信用及 日益完善 的证券 市场 的角度进 行分析 , 如潘君瑜 、 任瞳等。王朝才虽然也认为公众 的应债能力和地方 的偿债 能力作 为地方 公债顺利 发行 的两个关键 因素 , 已基本具备 , 但他 明确提 出: “ 在理顺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 的基础上 ,对预算

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研究_一个综述_龚强

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研究_一个综述_龚强

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研究:一个综述*龚强王俊贾珅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在财政分权的框架下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影响、管控的相关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的梳理,总结了较为成熟的财政联邦经济体在地方债务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对正处于分权化改革当中的转型国家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最终落脚到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上来。

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因与分税制度不完善、地方官员激励扭曲、地方融资平台不规范、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需要等问题联系在一起而更加错综复杂,需要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实制度特征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预算软约束*龚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邮政编码:610074,电子信箱:qgongpku@gmail.com ;王俊,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邮政编码:100081,电子信箱:wjking1888@gmail.com ;贾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邮政编码:100871,电子信箱:shenjia.pku@gmail.com 。

本文为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70903079)与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7104000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同时,本文还获得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批准号:NCET-08-0857)、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资助。

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提出的宝贵意见,当然文责自负。

一、引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地方融资平台的空前繁荣,成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但也产生了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2009年,在经济刺激计划的带动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继续快速增长,由于管理不规范、运作不透明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也不断累积,进而威胁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和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除此以外,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央还在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每年代发2000亿元地方债,尽管这只占地方融资需求很小的一部分,但已经打破了中央对地方政府举债保持了16年的禁令。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67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马芮芮作者简介:马芮芮(1995—),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云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风险管理。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092)摘要:随着新预算法实施,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发行政府债券进行举债,举债途径受到限制,隐性债务开始逐渐显现。

本文系统的梳理了当前学术界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内涵、外延、测算方法、成因分析和对策建议等成果,并指出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热点,为新经济形势下建立地方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政府隐性债务;融资平台;政府投资基金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坚决遏制隐性债务。

本文对地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进行文献梳理,为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演化成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参考,以期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内涵最早对隐性债务展开研究的是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Hana Po-lackova Brixi 。

他最早构建了财政风险矩阵[1],结合其风险矩阵认为隐性债务是基于道义或预期的政府责任,不是建立在法律或合同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公共预期和政治压力的基础上[2]。

在新预算法提出后,2017年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把解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列为重中之重;王志红(2019)认为不论债务主体是什么,涉及的项目如何包装、交易链有多长,只要在预算法规定的债务限额之外最终需由财政资金偿还,或以协议形式约定未来由财政支出的责任事项,都属于隐性债务[4]。

李丽珍等(2019)认为隐性债务指非由法律或合同规定,而由中长期公共支出政策中预先确定的责任所形成的债务,以及依赖特定事件发生才形成的、政府迫于对公众预期、道义责任或政治压力而承担的债务[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养老金缺口问题日渐显露,那么经济体制转型前没有个人养老金账户群体的养老金成本也属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7]。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研究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张,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的主要内容。

本文从地方政府债务概念进行阐述,着重分析包头市政府财政收支和政府债务规模情况,债务问题及风险成因,针对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提出有效对策。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概念阐述(一)地方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债务是政府为了筹集资金依托政府信用向个人、机构、社会形成的债务。

地方政府主要是通过在国内发行债券或者向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借款而形成的债务。

地方债务可以分为显性债务、隐性债务两种类型。

显性债务包括外国政府与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国债转贷资金、解决地方金融风险专项借款等;隐形债务包括地方政府担保债务、担保的外债、社会保障资金缺口等等,如果出现金融机构破产或者清算情况,会导致地方政府资产减少。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指在不确定因素下,地方政府债务会对地方经济和其他方面造成消极的作用,意思是如果地方政府没有能力偿还自己所承担的债务,会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风险。

地方债务风险主要包括:规模风险、结构风险、外在风险、效率风险。

二、文献综述孙成龙(2014)认为导致地方政府债务产生问题是体制和政策造成的,想要从根本上化解债务风险,必须从体制和政策角度着手。

刘勘(2010)根据地方与中央的债务规模、地方融资平台现状、债务率大小、国际债务规模标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有情况,大规模的政府债务是政府债务风险恶化的直接原因。

王学凯(2016)计算得到政府负债率在理论上来看上限为130.5%,只要政府负债率低于这一临界点,说明政府债务具有可持续性,风险较低;从历史数据计算得到的政府债务的负债率远远低于这一水平,他认为我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空间较大。

巴曙松(2011)提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主要原因有:首先是财政体制上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均衡,地方政府财权小,事权大,地方政府缺少自主在体制内弥补收支缺口的途径,进而寻求在体制之外进行举债融资;其次是不正确的政绩观导致地方官员热衷于通过举债拉动经济发展,为个人晋升谋取资本;另外是财政体制不健全,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难以监管,也给了地方政府肆意举债提供了空间,导致地方政府举债权力的无约束扩张,从而不断演化为债务风险。

政府债务监管研究调研报告

政府债务监管研究调研报告

政府债务监管研究调研报告政府债务监管研究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政府债务规模不断增长,债务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关注。

为了有效监管和控制政府债务风险,政府债务监管研究成为当务之急。

本报告旨在对政府债务监管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政府债务现状1. 政府债务规模我国政府债务规模自2010年以来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政府债务总额达到XX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远超警戒线。

2. 政府债务结构当前,我国政府债务主要分为国债、地方债和政府支持债等几个类别。

其中,地方债成为政府债务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政府债务监管的问题1. 监管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政府债务监管责任分散,缺乏统一的监管体系。

各级政府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导致监管层级重叠、监管效率低下。

2. 债务违规问题突出政府债务违规行为较为普遍,包括超过财政法规定债务限额、隐瞒债务情况等。

违规行为严重影响债务监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政府债务监管的建议1. 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通过建立统一的政府债务监管机构,明确各级政府债务监管部门的职责,并加强信息共享,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监督和协调。

2. 完善债务管理规定加强债务管理,明确债务使用范围和限额,防止超过财政法规定的债务限额。

同时,加强债务信息公开,提高债务违规的发现和打击力度。

3. 提高债务风险评估能力加强对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估和监测,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为政府债务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4. 规范债务融资行为加强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的监管,严格控制债务成本,优化债务结构,防止债务风险集聚。

五、结论政府债务监管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政府债务风险,建议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完善债务管理规定,提高债务风险评估能力,并规范债务融资行为。

只有通过全面强化监管,才能有效应对债务风险带来的挑战。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探析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探析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探析在过去的几年里,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此背景下,我的文章将探讨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和原因,并尝试讨论其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

一、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地方政府对债务的实际状况。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政府债务总额(其中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债务)达到了42.43万亿元人民币(约合6.1万亿美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务占据了63%。

按照中国官方的分类划分,地方政府债务分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

前者包括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公共领域的融资,后者则是政府为特定用途发行的债务。

近年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的规模呈增长趋势,是推动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增加的主要力量。

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原因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呢?我们可以归结如下几点:1、多样化的政府融资方式政府融资是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的一个必要手段。

政府融资主要有两种方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指政府发行债券或筹款,而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等中介渠道向债权人融资。

由于政府间接融资的成本比较高,近年来多数地方政府采用了直接融资,即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

2、资金需求的增加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地方政府对资金的需求随之增加。

当地政府计划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或者经济发展项目时,政府融资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地方政府开始大量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

3、地方政府奖励机制过去几年里,中国地方政府之间一直在竞争,争相引入外来投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地方政府推出了大量奖励制度,鼓励当地民众或外国企业投资地方经济。

地方政府通过给予税收优惠和低成本的借款,以此来吸引投资。

这导致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承租人的风险管控能力,极易导致债务问题的产生。

三、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会对中国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综述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综述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拓展各种招商引资渠道,推进举债建设,加快了本地经济发展,并为我国经济常年保持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负债融资使得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地方政府财政风险不断增大。

我国很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学界出现了研究潮流,但是学者的研究有很多重复。

因此,如何正确的把握当前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制度安排尽管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了分税制,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的划分一直不明确。

如今,我国地方财政赤字迅速增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地方政府仅靠财政预算和少额的转移支付,无法承担其所有支出的责任。

从而,为了追求地方经济的领先,尽管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负债融资有各种限制,各级地方政府仍通过非正规渠道大量举债,使得财政收支不平衡。

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又使得财政债务风险累增。

因此,本文拟对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研究进行简要的梳理,并展开评论,试图对问题的深入探讨提供一些建议。

一、政府债务融资的理论基础在财政分权的框架下,地方政府面临的预算约束可表示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 转移支付流入+新增地方债务。

学者们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讨论也是围绕上述核算等式中各项之间的相互作用展开的。

然而,Musgrave(1959)提出了经典的财政联邦理论,认为通过多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支出比单一的中央政府决策更为有效。

所以,地方政府利用投资项目融资比使用当期的财政收入更为可取。

基于经典的联邦财政理论,根据“政府或有负债”理论(Hana Polackova,1998;Allen Schick,2002;Ashoka Mody,2003),通过结合各国实际,学者普遍认为只要能够理清政府债务产生的特殊原因,就能够有效的减少政府性债务的规模和防范相关风险。

沿着这一思路,本文将对地方政府债务研究成果进行国外和国内的分类研究。

关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文献综述

关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文献综述

关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文献综述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收征管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呈现总体上升趋势。

尽管如此,地方政府为挤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负债经营,政府性债务增加,债务风险逐渐显现。

面对危机的出现,地方政府应采取措施积极化解风险,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目前,国内众多有关地方债务的文献涉及到:地方政府债务分类、债务成因以及化解途径,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尝试为后继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地方债务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分税制改革以来,为了提高地方政府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央逐渐放开对地方政府财政权力的管制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出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城市基础设施和执行国家财政政策的需要,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过度加大投资从而引起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出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财权向上集中”“事权向下集中”的局面。

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债务风险对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阻碍。

一、涉及问题的研究现状(一)地方政府债务分类最早的财政风险研究始现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银行专家汉娜(Hana)的HANDBOOK ON PUBLIC SECTOR PERFORMANCE REVIEWS,书中提到“在市场环境中政府不可能避免所有的风险,只能控制并降低风险,并且是在充分认识政府公债中的财政风险前提下完成的。

”所以Hana认为研究并减少财政风险的第一步是能够给财政风险分类[1]。

基于她的观点,财政风险分为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课题组的成员[2]根据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将债务可以划分为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

显性债务主要包括财政部代发的地方政府债券、外国政府与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国债转贷资金、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等。

隐性债务主要指现存的地方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担保责任的债务,还包括地方金融机构的呆坏账、社会保障资金缺口以及政策性增支缺口等。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研究——以海南省XX县为例摘要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力和事权进行了重新划分和界定,地方政府的财力呈上走的趋势,且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也越来越多,财政支出和收入不匹配导致地方政府在行使地方职能和运转时出现一定的困难。

在这种形势下,地方政府只能通过举债,来维持不断增长的支出运转。

因此,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日益扩张,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所带来的风险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方向。

土地财政是大多数地方政府财政增收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主要还款来源。

而在当前国家对土地收储、出让要有一定比例等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严格要求形势下,地方政府如果再过度依懒举债来满足融资和政府职能的运转是不明智的一种行为,当出现举债已成为弥补财政收支缺口的情形,这将会导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愈发严重。

地方政府不仅面临偿债困难,同时债务风险的产生可能会致使政府出现财政危机,影响到地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稳定发展。

因此,在我国地方政府在债务规模逐渐扩大的趋势下下,如何既能有效带动经济的发展,又能很好地严控债务的风险水平,成为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基础理论着手,介绍政府债务的分类、定义以及相关债务的基础理论,随后分别从举债主体、债务来源、债务资金投向以及未来偿还债务的期限四个方面对海南省XX县政府债务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然后从XX县政府近五年的债务余额、国内生产总值测算债务负担率及其变化情况,反映出XX县政府承担的债务总量相对于同年地方经济总产出规模的比例关系,进而分析其债务负担的情况,最后结合XX县政府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存在经济体制、财政体制、管理体制及政府投融资不健全四个大方面的原因,并从XX县的经济发展、综合财力情况测算债务风险指标的债务率、逾期债务率、偿债率及债务依存度,综合分析判断其是否存在债务风险,并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财力与事权、厘清政府与市场职责促进经济发展、理顺债务管理机制规范举债行为、创新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加强审计监督促进规范管理五个层面提出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一、导言地方政府是我国财政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地方政府债务也是一个备受瞩目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愈发凸显。

此文将重点探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原因、表现及解决之道。

二、地方政府债务的来源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了提高民生水平,地方政府加大了公共设施的投资力度,如高速公路、桥梁、医院等。

这些投资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从而导致地方政府负债。

2.地方政府自身行政经费地方政府需要用于自身行政经费的资金较多,如各级政府机构工资、社保等,这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负债。

3.担保信贷地方政府作为担保方,承担了部分企业的贷款风险,这使得地方政府对外担保的债务额度增加。

4.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券融资近年来,地方政府通过成立各种投融资平台,发行债券或利用其他金融工具融资,帮助项目融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负债。

三、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表现面对日益增长的地方政府债务,其问题在表现上可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到期债务偿还压力增大随着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到期,偿还压力日益增大。

一些地方政府预算负担繁重,无法在到期日全额偿还,不得不继续借款或延期偿还。

2.风险传导效应加剧地方政府偿债困难,往往会在银行、企业等多方面产生连锁反应,引发风险传导效应。

逐渐形成错综复杂的金融网络,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转和发展。

3.投资风险加大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获得经济发展,或用于展示形象,不惜铤而走险,将资金借给无效、无回报的项目,甚至存在“空壳项目”。

这不仅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而且为投资方带来了账号违约等风险。

四、地方政府债务解决之道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解决需要一系列的措施来实现。

1.强化监管和问责机制应该结合市场机制,建立科学、透明而有效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评估与监管体系,明确权责,以及强化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严肃惩处。

2.推动政府与资本市场的合作发展政府与资本市场的合作正逐渐成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选择之一。

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也开始大规模举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

而土地出让收入的下降、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增长等原因,也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快速上升,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那么,地方政府债务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呢?一、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现状据中国政府债务网站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66.6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8万亿元。

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186.16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为80.49万亿元。

债务余额总额创下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3.1%。

尽管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但其在国家债务总额中的比重并不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政府债务总量为49.4万亿元,其中中央政府债务为22.8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为26.6万亿元。

地方政府债务占政府债务总额的比例为53.8%,较2019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并不在于其规模,而在于其管理方式和风险控制能力。

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原因1. 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但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及疫情等因素,导致土地市场疲软,收入下降,进而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2. 融资平台债务增长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其债务规模已经逐年增长。

这些融资平台有的是负责配套基础设施的开发公司,有的则是承担城市扩容、工业转移等任务的投资公司。

一些融资平台的运营效率低下,导致了大量债务的积累。

3.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度我国地方政府喜欢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带动经济发展,投资规模往往巨大,而一些融资平台未能有效监管和控制,从而导致债务规模扩大。

此外,过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地方财政负担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三、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建议1. 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应该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明确债务政策和法规,规范债务融资行为,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有效防范地方政府举债风险。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研究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研究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研究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备受关注,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引发了诸多争议与担忧。

本文将从地方政府债务的背景、问题成因以及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地方政府债务背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起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为应对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增长而进行的大规模基建投资。

地方政府债务包括一般债务和隐性债务两部分。

一般债务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务,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隐性债务则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各种关联性融资平台、特殊目的主体等渠道进行融资,以规避法律法规对融资的限制。

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因1. 属地困境:根据我国财政体制,地方政府负责许多社会事务的运行,但财政收入却相对较少。

面对经济发展需求和社会压力,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债务融资来满足经费需求。

2. 政绩压力: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与考核多与地区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为实现高增长目标,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大规模基建项目来推动经济增长,而这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迫使地方政府不断扩大债务规模。

3. 财政体制问题:我国财政体制存在分税制、划税权、转移支付等问题,使得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债务成为了地方政府的“剩余财政手段”。

4. 经济增长模式:中国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普遍采取投资驱动模式,形成了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开发的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在经济下行时存在较大的风险,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债务来填补经济增长的缺口。

三、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影响1. 财政风险:高额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使得许多地方政府财政状况承受巨大压力,难以偿还债务。

这对地方政府财政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风险。

2. 宏观经济稳定风险: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过大,势必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增加宏观经济波动和风险。

3. 社会不稳定因素: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将牵动广大民众利益。

如果债务危机爆发,可能导致社会动荡与不稳定。

四、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途径1. 改革地方政府财政体制:完善分税制、划税权等相关制度,确保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适度增加,并提高财政独立性。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与对策:一个文献综述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与对策:一个文献综述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与对策:一个文献综述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一直是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庞大、增长速度较快,一些地方政府面临着债务违约风险,对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总结分析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和对策,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1. 增长速度快、规模庞大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7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

而且,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隐性债务融资,以填补财政收支缺口。

这种债务增长速度快、规模庞大的特点,给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带来了难度。

2. 隐性债务问题突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的隐性债务问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难点。

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政府融资平台、地方国有企业等渠道进行隐性债务融资,使得地方政府债务黑箱作业、信息透明度不高。

这就增加了债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也给监管和化解债务风险增加了难度。

3. 地方政府财力薄弱一些地方政府财力薄弱,对债务偿还的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和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财政压力较大。

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变得更加困难。

4. 地方政府风险意识偏低一些地方政府对债务风险的认识不足,风险意识偏低。

在债务融资中,以短期发展和政绩考核为导向,过度追求高速增长,忽视了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这就为债务风险的暴露埋下了隐患。

1.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2. 提升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水平加大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改革和支持力度,提升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水平。

通过深化税制改革、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方式,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其偿债能力,有利于化解债务风险。

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宣传和教育,提升地方政府的风险管理意识。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现状进程与热点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现状进程与热点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现状进程与热点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也影响着民生和社会稳定。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各方面对该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分析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进程及研究热点,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现状1. 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方面,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重点。

经济学、财政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都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者们通过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产生原因、发展趋势、影响因素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2. 政策研究在政策研究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也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国家颁布了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旨在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行为,防范风险。

各级政府还加大了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以保障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 社会研究在社会研究方面,各界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媒体、智库、NGO等机构纷纷开展了相关调查研究活动,旨在揭示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实际情况,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解决。

二、研究进程1. 问题阐述在研究进程中,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阐述。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指地方政府出借资金形成的债务行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且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债务规模过大、债务结构不合理、债券资金使用不透明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2. 形成原因其次需要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土地财政依赖、财政体制不完善、金融运行不畅等。

这些原因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长期存在,并且难以有效解决。

政府债务理论研究综述

政府债务理论研究综述
的 复 苏 ,八 九 十 年 代 的兴 起 ” 这 样 一 个 历
在 一个 国家建立 后 , 政府便 有 中央政 府 和地方 政府之 分。 由于各 国政 府层 级各
近 年 来 ,伴 随 经 济 的飞 速 发 展 ,政 府
异 ,对地 方政 府的概念 界定也 有所 不 同。
《美 国 百 科 全 书 》对 地 方政 府 (1 Ca1 0
收制度作 了重大 改革后 ,我 国政府及许 多 学者更多的开始关注 国债规模 及其带来的

系 列 问 题 。如 贾 康和 赵全 厚 ( 0 0) 2 0 有
政 债 理 研 综 府 务 论 究 述
■ 王雁 玲 ’ 阮哈建 ( 、北京大 学经 济学院 1
◆ 中图分类号 :F 1 . 文献标识码 :A 8 07
章 针 对现有 中国政 府债务 理论研 究 中
存 在 的 不 足 ,提 出今 后 研 究 中 亟 需 解 决 的 问题 , 为 我 国债 务 理 论 体 系发 展
提 出建 议 。
地 方 政 府 债 务 的 定 义 及 地 方
政 府 债 务 理 论
( )地 方 政 府 债 务 的 定 义 一
含 了地方各级政府的债务 。
内 容 摘 要 : 目前 国 内 学 术 界 有 关 政 府
债 务 理 论 的 研 究 较 多 ,但 缺 乏 系统 性 的 总 结 ,本 文 将 就 现 有 文 献 研 究 结 论
效的论 证了 国家债务 适度规 模这一概 念 。 他们认 为国债的适度规模是指在 一种数量 的状 态 下使 国债 的积极 影响达 到最 大化 , 也就 是使 国债的净正面效应达到最 大化的
g v rme t o e n n )的概 念 的 解 释 是 “ 国 性 全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效率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效率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一、引言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在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的背景下,发行地方政府债务是弥补地方财政缺口的有效途径。

作为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重要来源渠道之一,合理使用债务资金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但是若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或者疏于对债务进行管理的话,则可能会对财政体制造成一定的负担,最终导致地方政府无力偿还其债务。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的文件强调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重要性,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提出应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的绩效管理。

由此可见,近年来政府部门和相关领域的学者都开始重视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的问题,其中,地方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其核心问题。

只有政府债务资金起到助推经济和稳定民生等积极作用时,政府举债的目的才能实现最大化。

二、关于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效率的研究成果述评(一)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效率的测评方法回顾相关文献,有不少学者都在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效率的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测量政府资金使用效率的方法主要有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方法。

考燕鸣(2009)运用因子分析法,系统地选取指标设置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绩效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在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引入实证分析,最后分析得出要想低风险且高产出,必须重视债务资金的投向,提高债务管理水平。

洪源、秦玉奇等(2014)利用三阶段DEA 模型,剔除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测量出湖南省各地级市更为准确的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效率,并基于空间分析进一步对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效率的优化问题开展实证研究。

赵如波和田益祥(2018)将三阶段DEA 模型与Bootstrap 方法相结合,以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为样本研究地方债务使用效率及其变化趋势。

金荣学、毛琼枝(2017)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组合,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半数以上省份的政府性债务使用效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或不变的阶段。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研究综述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研究综述

平 衡 的背后 ,却隐 藏着 诸 多的 问
题 。由于转 轨时期地方政府 财权 、 事权不
协 调 以及 地方政 府强 烈 的投资 冲动 与投 资约束不 足等 原 因 ,各级 地方 政府 大搞
“ 准财政 ” 活动 , 进行诸 多不规范 的举 。在该 矩阵 中, 汉娜将 政府债 务分 为直 接显性 、 直接
券。所以, ” 从财政预算 的信 息披 露
中似乎看不 出有 什么严 重问题 。 但 是, 在地方政府 表面财政 收支基本
l k v) a oa在其 发 表 的名 为 《 府 或 c 政 有 负债 :影 响财政稳 定 的潜 在风 外 , 质上却 是需 要财 政来 负担 的 , 于 实 属
政府债务 的性质 。另外 , 财政 是社会经济 风险 的主要承担者 ,特别在转 型过 程中 , 社会 “ 推定 ” 给地 方 政府 的支 出责 任和 义 险》 19 ) 文 中 , 据财政 风 险 的来 源 (9 8 一 根
加强公共 财政 体制建设。 一是 以基本
共服务 的能力 。
公共服务 均等化为原则 导 向, 断优化财 不
政支 出结构 , 实现 财政资金进一 步 向基本
公共 服务领 域倾 斜 , 持义 务教育 、 共 支 公
规 范公共服务 绩效评估 。 建立政府
基本公 共服务绩效评估 体系 , 是推进基 本
最低生 活保 障 、 社会救 助 、 公共 就业 服务
等基本公共服务方 面的 内容 ; 就评估主体
而言 , 持透 明性 、 坚 公开性 的原则 , 以公 民
不 断提高一般性转移 支付 比例 , 降低专项 转移 支付的 比重 , 重点 帮助中西部地 区解
决 财力 不足 问题 ,促进 地 区之 间协调发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与对策:一个文献综述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与对策:一个文献综述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与对策:一个文献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逐渐显现。

2014年,中国政府分别发布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报告》和《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分析报告》,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出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为了当前研究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仅会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也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深入研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和对策,对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提高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认识,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促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管控和风险防范。

本文将围绕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和对策展开综述性的研究,旨在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防范和化解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分析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中存在的难点,探讨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为有效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通过深入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不同学者对于该问题的看法和研究成果,以期能够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对于未来研究方向和政策建议也将在研究中进行展望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启示和支持。

1.3 研究意义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其风险不容忽视。

本文旨在对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难点与对策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

研究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甚至对整个经济造成重大冲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拓展各种招商引资渠道,推进举债建设,加快了本地经济发展,并为我国经济常年保持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负债融资使得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地方政府财政风险不断增大。

我国很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学界出现了研究潮流,但是学者的研究有很多重复。

因此,如何正确的把握当前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制度安排尽管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了分税制,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的划分一直不明确。

如今,我国地方财政赤字迅速增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地方政府仅靠财政预算和少额的转移支付,无法承担其所有支出的责任。

从而,为了追求地方经济的领先,尽管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负债融资有各种限制,各级地方政府仍通过非正规渠道大量举债,使得财政收支不平衡。

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又使得财政债务风险累增。

因此,本文拟对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研究进行简要的梳理,并展开评论,试图对问题的深入探讨提供一些建议。

一、政府债务融资的理论基础在财政分权的框架下,地方政府面临的预算约束可表示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 转移支付流入+新增地方债务。

学者们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讨论也是围绕上述核算等式中各项之间的相互作用展开的。

然而,Musgrave(1959)提出了经典的财政联邦理论,认为通过多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支出比单一的中央政府决策更为有效。

所以,地方政府利用投资项目融资比使用当期的财政收入更为可取。

基于经典的联邦财政理论,根据“政府或有负债”理论(Hana Polackova,1998;Allen Schick,2002;Ashoka Mody,2003),通过结合各国实际,学者普遍认为只要能够理清政府债务产生的特殊原因,就能够有效的减少政府性债务的规模和防范相关风险。

沿着这一思路,本文将对地方政府债务研究成果进行国外和国内的分类研究。

二、国外政府债务理论及其研究国外对于政府债务的研究较早,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弥补财政赤字和短期资金不足而导致的短期债务规模巨大John L. Mikesell (2002)认为:弥补财政赤字,为资本性建设项目融资和弥补短期资金不足是形成政府债务的三大主要原因。

Thomas P. D. Napoli (2008)通过实证得出美国地方政府的短期债务增幅很大的结论。

Qian(1997)、Wildasin (1997)都是运用预算软约束理论和不完全财政联邦主义,解释了地方政府债务攀升。

Benny Geys(2006)也认为政府平衡预算规则的实施与债务的增长呈负相关的关系。

(二)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需要引起长期借款数量的增加Bird,Richard M. and Almos T. Tassonyi(2001)指出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借款为资本支出融资,地方政府的借款是不同于高级政府借款的。

Vander,Casey (2004)认为,通过借款来满足至少部分地方政府资本支出需求是合理的。

(三)影响政府债务期限结构的因素综述Ismael Ahamdanech Zarco(2008)分析了欧洲的政府债务结构,是从政府债务总额、举债形式、借债主体、债权人、债务发行期限结构等方面来探讨的;并根据欧洲账户体系(ESA95)把举债主体划分为中央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保基金理事会,认为举债主体的构成是影响政府举债规模和期限的重要因素之一。

Benny Geys(2006)阐述了地方债务的影响因素,认为利率的上升会影响债务的增长速度;在选举年,地方债务增长率明显提高。

(四)建立债务危机的预测模型研究自欧洲货币危机,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的债务危机发生之后,金融危机预警的研究日渐凸显,学者们提出了各种预警模型和指标体系,其中经典的模型有FR模型、KLR模型、STV模型等等。

在金融危机预警机制的研究中,学者们是为寻找一个能够准确预测所有类型金融危机(包括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的模型,而专门研究债务危机方面的模型相对较少。

值得借鉴的是,Detragiaclleal and SPilinlberg(2001)通过Probit分析研究外部负债,试图检验“期限错配导致的流动性危机”这一假说,他们针对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因流动性、债务期限错配和债务币种结构引发的外债危机问题,用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变量、债务变量和流动性变量来构建一个可以预测危机发生的模型,得出了流动性变量的显著性高的结论,并证实了“流动性危机的自我形成”理论。

研究的结果说明:一国的外债偿还历史是非常显著的影响变量。

国外学者对地方债务的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1)从地方债形成的原因转向系统的研究地方政府动机行为。

(2)打破局限研究地方债券的范畴,而把其他筹资模式如税收、使用费、贷款、参与许可等放在一起通过比较来分析地方债的优劣。

(3)注重不同国家模式对于政府债务的影响,同时利用翔实的数据和模型来论证。

三、国内政府债务理论及其研究国内学者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研究,始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

学者大多是分析经济体制、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债务管理体制等,并提出了一些防范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财政风险定义的研究国内学者对财政风险的研究大多是以风险结果的角度为切入点。

刘尚希(2003)认为,财政风险是政府未来拥有的公共资源不足以承担其未来支出责任和义务,存在损害当地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可能性,同时还造成了债务、财政赤字和财政三者的不可持续性。

肖文东(2003)和张志超(2003)从财政流量指标的角度出发,指出财政风险是在财政发展过程中,某些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给财政正常运行造成波动和混乱的可能性,表现为巨额财政赤字和债务危机。

(二)地方风险债务因素的研究一是对财政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综合研究方面,主要有刘谊(2006),杜威、姚健(2007),赵全厚、息鹏(2009)等。

二是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解决措施的研究方面,如于凌云(2008)、芮桂杰(2008)、韩增华(2010)、江俊龙、邹香(2011)等等的研究具有开拓意义,但主要是经济学视角和以事实论述的基础,对风险产生的基础和我国特殊原因的研究较为缺乏。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方法和管理制度的研究丛树海、李生祥(2004)建立了财政风险评价信号系统,选择了20个评价指标,并确定了各指标的评价区间。

他们用1990-2001年的相关样本数据代入指标中,系统结果为:从单一年份来看,样本期间内数据除两轮小的波动周期外,均位于轻警区间的警戒线以下,表明我国的财政风险基本处于安全区间。

(四)建立地方债务危机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国内学者主要从理论上分析建立预警指标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在实证方面的研究仍甚少。

如洪源、李礼(2006)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一个综合分析框架。

裴育、欧阳华生(2006)分析了地方债务风险预警程序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罗春婵(2012)认为可以建立以地方政府自身偿债能力指标和外部偿债能力指标共同构成地方债务危机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包含了规模性、结构性、能动性指标)。

卿固、赵淑惠、曹枥元(2011)以D地方政府为例,建立了基于逐级多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预警模型。

国内学者对我国地方债务的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1)从我国地方政府的特殊性来探讨地方债形成的直接原因,尤其是强调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即中央集权制。

(2)从分税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论述地方债务的发展以及相关风险。

(3)与国外的研究不同,国内学者定性分析较多,实证观点较少,尤其是地方债务发行对于地方政府的风险以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结论通过以上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学者们对运用经典联邦财政模式来分析地方债务形成的原因有一定共识。

然而,国外学者对于地方债务理论的研究方式是值得借鉴的。

同时,国内学者还可以就地方债务的以下两方面深入研究:一是实证研究方法的推广,尤其是地方债务规模与偿还方式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程度的测量;二是结合多个角度去分析全面综合的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利用预算以及公共经济学来评价地方政府债务的宏观影响,需要学者利用债务市场的建立和推广来完善地方政府债券转让的微观机制。

参考文献:[1] David E. Wildasin: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Finance in the Current Crisis:Time for Emergency Federal Relief[R]. IFIR Working Paper No.7,January,2009.[2] Steven Maguire: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Debt:An Analysis[R].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Mar 31,2011.[3] 国务院宏观经济研究组.地方政府融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06).[4] 马金华、王俊.地方债务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1).[5] 龚强、王俊.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研究:一个综述[J].经济研究,2011,(07).[6] 黄燕芬、邬拉.地方债务风险现状、成因及对社会的影响[J].经济研究参考,2011,(23).[7] 周雪峰.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分析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J].金融改革,2012,(02).[8] 中国财政学会城镇财政研究专业委员会.新形势下沿海较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