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RON以太网标签数据链接测试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签数据链接
标签数据链接可以通过事先设置好的网络标签及网络连接,使两个PLC之间或一个PLC 和其他设备之间通过以太网实现数据交互。
这里重点描述如何通过“Network Configurator”设置“Tag”、“Tag Set”及“Connections”,进而实现以太网数据链接功能。
一、硬件网络构成
这里测试在两台PLC间实现标签数据链接,所以需要两台PLC且通过网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的网线是交叉互联网线,可以直接将一根网线的两端分别插在两台PLC的以太网端口上;如果使用的是直连线互联网线,需通过交换机中转。
所以硬件网络构成如图1-1、图1-2所示。
电源单元CJ1W-PA205R CPU单元CJ2M-CPU35
L020N020
电源单元CJ1W-PA205R CPU单元CJ2M-CPU32
L020N020
交叉互联
网线图1-1
电源单元CJ1W-PA205R CPU单元CJ2M-CPU35
L020N020
电源单元CJ1W-PA205R CPU单元CJ2M-CPU32
L020N020
直连线互联
网线
直连线互联
网线
交换机
图1-2
二、启动“Network Configurator”
启动“Network Configurator”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在“Cx-Programmer”中启动,如图2-1所示,点击“继承设定启动”会弹出图2-2所示窗口,选中“Network Configurator”并点击确定即可启动“Network Configurator”。
第二种方法是从开始菜单中直接点击“Network Configurator”图标启动,如图2-3所示。
启动后的界面如图2-4所示。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三、编辑网络,注册设备
“Network Configurator”启动后会自动存在一个网络,即“EtherNet/IP-1”。
还可以手动增加网络,如图3-1所示,在“Network”菜单下点击“Add”即可增加一个网络,新增的网络默认为“EtherNet/IP-2”,如图3-2所示。
同样,在“Network”菜单下点击“Delete”即可删除当前网络,点击“Property”可以更改网络名称,如图3-3所示。
图3-1
图3-2
图3-3
这里不需要增加网络,使用默认的“EtherNet/IP-1”即可。
接下来将网络中需要用到的设备注册到网络中,这里需要用到CJ2M-CPU35及CJ2M-CPU32的内置以太网端口,即两个CJ2M-EIP21。
在左侧窗口中的“Communications Adapter”下拉列表中双击两次“CJ2M-EIP21”即可添加两个“CJ2M-EIP21”设备,如图3-4所示。
图3-4
从图3-4可以看出,注册的两个设备的IP地址分别是192.168.250.1及192.168.250.2,这是系统为注册设备默认分配的IP,可能会与实际设备的IP不符,所以需要进行更改。
这里两台PLC的IP地址分别为192.168.1.3和192.168.1.13,所以需要将网络中注册的两台设备的IP分别改为192.168.1.3和192.168.1.13。
在其中一台设备图标上右击,并在右击菜单中点击“Change Node Address”,如图3-5所示,会弹出更改IP地址的窗口,如图3-6所示进行更改即可,更改完后点击OK确认。
两台设备更改完IP地址后如图3-7所示。
图3-5
图3-6
图3-7
四、编辑“Tag Set”
在将设备注册到网络中之后,接下来需要为每台设备分别编辑“Tag Set”。
如图4-1所示,在一台设备上右击,然后点击“Parameter”下的“Edit”,会弹出“Edit Device Parameters”窗口,如图4-2所示,在这里编辑“Tag Set”。
图4-1
图4-2
如图4-2所示,在“Tag Sets”界面下,点击左下角的“Edit Tags”,弹出“Edit Tags”窗口,如图4-3所示,在这里编辑“Tag Set”。
“Tag Set”分为输入“Tag Set”和输出“Tag Set”,输入“Tag Set”中的Tag用于接收数据,输出“Tag Set”中的Tag用于输出数据。
需分别编辑输入“Tag Set”和输出“Tag Set”。
首先点击“In-Consume”,然后点击“New”,会弹出输入Tag编辑窗口,如图4-4所示。
图4-3
图4-4
在图4-4中,在“Name”栏中输入PLC CPU单元的I/O存储区地址作为一个Tag的开始地址,在“Size”中输入要设置的Tag所包含的字节数,需注意的是对于CJ2M内置以太网单元来说,一个Tag最多包含1280个字节,所以“Size”中不能输入大于1280的数值,如果输入大于1280的数值,就会弹出如图4-5所示窗口。
图4-5
在“Edit Tags”窗口中设置好“Name”及“Size”参数,然后点击“Regist”即可注册一个Tag,这里注册两个输入Tag,分别从D0和D10开始,长度都为20个字节,注册完所需标签后点击“Close”关闭“Edit Tags”窗口,注册好的输入Tag如图4-6所示。
图4-6
用同样的方法在“Out-Produce”下注册输出Tag,这里注册两个分别从D20和D30开始,长度都为20个字节的输出Tag,注册好的输出Tag如图4-7所示。
图4-7
输入、输出Tag都注册好后,点击OK,会弹出图4-8所示对话框。
由于按照这种流程注册Tag时,会默认以每个Tag的“Name”为名字注册与Tag同等数量的“Tag Set”,即此时每个“Tag Set”包含一个同名的Tag。
图4-8
在出现图4-8所示对话框时,点击是,在“In-Consume”及“Out-Produce”区就会出现注册好的Tag及“Tag Set”,如图4-9、图4-10、图4-11和图4-12所示。
图4-9
图4-10 图4-11
图4-12
从上述图片中可以看出,目前是一个“Tag Set”中只包含一个同名的Tag,其实对于CJ2M内置以太网单元来说,理论上每个“Tag Set”中最多可以包含8个Tag。
这里通过假设对每个“Tag Set”中最多可以包含8个Tag的理论进行说明。
假设已经注册了12个“Tag Set”,且每个“Tag Set”只包含一个Tag。
可以选中某个“Tag Set”,然后点击“Delete”,会弹出如图4-13所示对话框,这里点击是的话会将选中的“Tag Set”及其包含的Tag一块删除掉,如果点击否则会只删除掉选中的“Tag Set”,而不会删除该“Tag Set”包含的Tag。
为图4-13中所示D00040和它之后的所有的“Tag Set”执行只删除“Tag Set”而不删除Tag 的操作,所有操作执行完后如图4-14所示。
图4-13 图4-14
然后选中“Tag Set”D00000,点击下方的“Edit”,弹出图4-15所示“Edit Tag Set”界面,编辑该“Tag Set”。
由图中可以看出,可以在“Name”处为该“Tag Set”重新命名,且刚才删除了“Tag Set”的Tag出现在右侧,这时可以通过点击中间向左的箭头使右侧没有归属到某个“Tag Set”中的Tag归属到“Tag Set”D00000中。
当左侧已经存在8个Tag后,如果继续点击中间向左的箭头,会弹出如图4-16所示的提示对话框,说明“Tag Set”D00000中的Tag数量已满,即说明了每个“Tag Set”设置中最多包含8个Tag。
图4-15
图4-16
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CJ2M内置以太网单元来说,最多注册32个Tag且最多注册32个“Tag Set”,所有Tag总共最多包含1280个字节。
上述只是说明编辑Tag及“Tag Set”的方法及一些注意事项。
这里最终确认下为两台注册设备编辑的Tag及“Tag Set”,以便对标签数据链接后续流程的说明。
参照上述方法,为两台设备编辑如图4-17、图4-18、图4-19和图4-20所示的“Tag Set”。
图4-17 图4-18
图4-19 图4-20
五、创建“Connections”
分别为两台设备编辑好“Tag Set”后,接下来就需建立两台设备之间的连接即“Connections”,为实现标签数据链接做进一步的设置。
这里需先明确两个概念,“Originator Device”和“Target Device”,简单来讲,“Originator Device”即为接收数据的设备,“Target Device”即为输出数据的设备。
要实现标签数据链接,只需在“Originator Device”上创建“Connections”即可。
这里将IP为192.168.1.13的PLC作为“Originator Device”即接收数据方,将IP为192.168.1.3的PLC作为“Target Device”即数据输出方。
创建“Connections”一共有三种方法,接下来会一一进行说明。
1,通过基础的“Edit”创建“Connections”
首先通过图5-1所示方式进入图5-2所示界面。
图5-1
图5-2
选中图5-2中所示上半区域中的要与之建立“Connections”的设备,然后点击中间向下的箭头,将设备移到“Register Device List”中,如图5-3所示。
图5-3
点击左下角的“New”新建连接,会弹出图5-4所示界面。
在“Originator Device”侧的“Input Tag Set”下拉列表中选择一个已经注册在该设备中的“Tag Set”作为数据接收区,同样,在“Target Device”侧的“Output Tag Set”下拉列表中选择一个已经注册在该设备中的“Tag Set”作为数据输出区域,在“Connection Name”中为该“Connection”命名,最终
设置好的参数如图5-5所示。
图5-4
图5-5
点击右下角的“Regist”将该“Connection”注册到设备中,如图5-6所示。
图5-6
点击“Close”关闭“Edit Connection”界面,回到“Edit Device Parameters”界面,如图5-7所示,可以看到下方窗口中已经存在刚才创建的名为“Link1”的“Connection”。
图5-7
可以通过点击下方“Edit”和“Delete”重新编辑和删除选中的“Connection”。
2,使用“Wizard”创建“Connections”
通过图5-8所示方式进入“Wizard”。
图5-8
会弹出图5-9所示对话框,点击是即可。
图5-9
接下来会进入“Connection Configuration Wizard”界面,如图5-10所示,右侧会显示“Target Device”中注册的输出“Tag Set”,选中需要用到的“Tag Set”,然后点击下一步。
图5-10
接下来进入到图5-11所示界面,这里主要编辑“Input Tag Set”,在“Input Tag Set”下拉列表中选中要与上一步中设置的输出“Tag Set”相对应的区域,这里参数设置如图5-12所示。
图5-11
图5-12
点击“完成”,则“Connection”创建完成。
3,通过拖动设备图标创建“Connections”
还可以在网络设备界面拖动设备图标创建“Connection”,如图5-13所示,将作为“Target Device”的设备的图标用鼠标拖动到作为“Originator Device”的设备的图标上,即会弹出“Edit Connection”窗口,如图5-13所示,编辑好参数,同样可创建“Connection”。
图5-13
图5-14
六、通过“Ethernet/IP Datelink Tool”简易创建“Tag Set”和“Connections”
“Network Configuration”有一个专门的数据链接工具“Ethernet/IP Datelink Tool”,通过该工具可以很简便地同时创建“Tag Set”和“Connections”。
在网络中注册好所需要的设备后,通过图6-1所示方式进入“Ethernet/IP Datelink Tool”。
图6-1
接下来会出现图6-2所示界面,点击是即可。
图6-2
接下来会进入“Datalink Wizard”窗口,如图6-3所示,会发现这里有两个区“Area1”和“Area2”,为“Area1”和“Area2”设置好各自的开始地址及内存大小,点击OK。
图6-3
会弹出图6-4所示对话框,点击是即可。
然后会出现图6-5所示对话框,同样点击是即可。
图6-4
图6-5
接下来会出现图6-6所示界面,由图中可以看出,根据前面设置的“Area1”和“Area2”的参数,系统会自动为两台设备各自注册一个“Tag Set”,每个“Tag Set”包含两块区域,且按照IP从小到大的顺序为“Tag Set”中的两块区域自动分配与“Area1”和“Area2”的参数相关的连续的内存。
需要强调的是,每台设备的“Area1”区和“Area2”区都既可以作为输入区也可以作为输出区,且不同设备的“Area1”区相互之间可以实现双向的数据交互,
当然,对于“Area2”区也一样。
图6-6
通过图6-7所示的方退出“Datalink Tool”,即完成了通过“Ethernet/IP Datelink Tool”创建“Tag Set”和“Connections”。
图6-7
七、连接到网络并将参数下载到网络中
通过以上列举的方式编辑好“Tag Set”且创建好“Connection”后,需将参数下载到网络中,才能最终实现标签数据链接。
首先通过图7-1所示方式连接到网络。
图7-1
点击“Connect”,会弹出“Setup Interface”窗口,如图7-2所示,在这里设置连接到网络的硬件端口类型及波特率,由于这里使用的是USB连接,所以参数设置依照图7-2所示。
图7-2
点击“OK”,出现图7-3所示界面,选择网络端口。
图7-3
双击“BackPlane”,出现图7-4所示界面。
图7-4 双击“CJ2M-EIP”,出现图7-5所示界面。
图7-5
这里选择“TCP:2”,然后点击OK,会出现图7-6所示界面,选择需要连接的网络,这里选择“EtherNet/IP-1”即可,点击OK,即连接网络成功,连接网络成功后如图7-7所示,“EtherNet/IP-1”旁边的圆点会变成蓝色。
图7-6
图7-7
连接到网络后,就可以将前面设置的参数下载到网络中的节点中,通过点击菜单栏中的下载图标,如图7-8所示,将参数下载到网络中。
图7-8
点击下载图标后,会弹出如图7-9所示对话框,点击是即可。
图7-9
然后参数就会被下载到网络中注册的设备中,且在参数下载完毕后重启设备。
八、验证标签数据链接
在依照上述说明编辑好参数并将参数下载到网络中后,接下来就可以验证标签数据链接。
上述参数编辑总体分为两种情况,即第四、五章分开编辑“Tag Set”和“Connection”作为一种情况,通过“Ethernet/IP Datelink Tool”工具同时创建“Tag Set”和“Connections”作为一种情况。
所以接下来针对报告中两种情况各自设置的参数,分别说明如何验证标签数据链接。
1,对于第四、五章分开编辑“Tag Set”和“Connection”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报告中设置的参数,通过以下方式验证:同时通过Cx-Programmer 监视IP为192.168.1.13的PLC从D0开始的10个字长度的内存以及IP为192.168.1.3的PLC 从D20开始的10个字长度的内存,观察IP为192.168.1.13的PLC的D0至D9中的值是否会随着IP为192.168.1.3的PLC的D20至D29中的值改变,如果会,说明标签数据链接功能实现。
2,对于通过“Ethernet/IP Datelink Tool”工具编辑参数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报告中设置的参数,通过以下方式验证:通过Cx-Programmer监视IP地址为192.168.1.13的PLC的CIO区0~9,以及D区D0~D9。
同时监视IP地址为192.168.1.3的PLC的CIO区10~19,以及D区D10~D19。
观察前者PLC的CIO区0~9、D区D0~D9内的值会不会与后者PLC的CIO区10~19、D区D10~D19内的值同步,即两个PLC对应内存区的值会不会随着彼此的改变而改变,如果会,说明标签数据链接功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