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木材学笔记

合集下载

木材学复习资料(全)讲解

木材学复习资料(全)讲解

第一章木材的生成1.1.木材的优点:木材的视觉,触觉,听觉,吸湿性能等。

1.2.木材的缺点:1.干缩和湿胀;2.木材易发生腐朽和受到虫蛀;3.木材作为沿海水工建筑材料或木船时,容易被海生钻孔动物所侵害;4.木材易于燃烧;5.木材的变异性差别很大;6.木材有很多天然的缺陷。

1.3.树干的组成(由外向内)(一)树皮:1 表皮:幼茎最外边的保护层;2 皮层:表皮内侧的薄壁组织,有贮存养分及通气的作用;3 韧皮部:俗称内树皮,由形成层产生,是植物中输导养分的组织。

4 周皮:成熟树干最外边的保护层,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俗称外树皮;(二)形成层: 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是包裹着整个树干、树枝和树根的一个连续的鞘状组织层。

(三)木质部: 位于形成层和髓之间,是形成木材的主要部分,根据细胞的来源分为:初生木质部: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由原形成层分生形成。

与髓紧密相连,占树木的体积很少;次生木质部:是次生分生组织—形成层活动的结果,占树木体积的绝大部分,是木材利用中最主要的部分。

(四)髓:位于树干的中心,是被木质部包围的薄壁组织,其功能是贮存养分供树木生长,在木材利用上价值很小,但其颜色、大小、形状、质地因树种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在木材识别上有特征意义。

1.4.形成层带:形成层原始细胞的重复分裂产生木质部母细胞和韧皮部母细胞,这些母细胞和形成层原始细胞形态相似,也可以进行几次分裂,然后才进入到成熟阶段,所以把这层未分化的细胞带叫形成层带,一般有6~8层细胞。

1.5.高生长(顶端生长、初生长):即长高,是顶端分生组织分生的结果;1.6.直径生长(次生长):即长粗,是形成层原始细胞平周分裂的结果。

1.7.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区别:(一)在结构方面:1 幼龄材的纤维长度短,直径小;2 幼龄材晚材百分率低;3 幼龄材出现螺旋纹理的倾向较大;4 幼龄材细胞次生壁中层的微纤丝角较大。

(二)在物理力学性质方面1 幼龄材的密度低;2 由于S-2微纤丝角度大,造成它的纵向收缩大,横向收缩小,干燥时容易翘曲,降低锯材质量;3力学强度降低约15%~30%,由于由于S-2微纤丝角度增大,顺纹抗拉强度明显降低。

《木材学》考研核心考点归纳

《木材学》考研核心考点归纳

【计算题】1、干缩率、干缩系数、差异干缩有一块标准的马尾松湿材,已知弦向尺寸为20cm,径向尺寸为15cm,现欲将其干燥到含水率为6%,弦向和径向尺寸分别变为10cm 和12cm,试分别计算弦向、径向干缩系数和差异干缩。

弦向干缩率:[(20-10)/20] ×100%=50%径向干缩率:[(15-12)/15] ×100%=20%弦向干缩系数:50%/(30%-6%)=2.08径向干缩系数:20%/(30%-6%)=0.83差异干缩:50%/20%=2.52、各种密度、孔隙度P=(1-ρ /1.5)、含水率3某种木材的绝干密度为0.51g/cm 3, 其孔隙度为(d)a.30%b.40%c.50%d.60%e.70% 纤维饱和点时的含水率, 在200C时为30%,在1200C时为(b)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树种识别】【画图题】【问答题】◇什么是木材的pH 值和缓冲容量?有些树种木材的心材呈碱性,在采用脲醛胶进行胶合板生产时胶合质量不佳,其原因何在?答:木材的PH 值一般泛指木材中水溶性物质的酸性和碱性程度,是定量反应木材水溶液中氢离子溶度大小的指标,通常以木粉的抽提物的pH 值表征。

它不仅是木材的重要物化性质之一,也是木材加工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化学上,在一些由弱酸及其弱酸盐,或弱碱及其弱碱盐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或碱液时,溶液的pH 值变化很小,即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外来的酸和碱具有缓冲能力,这种溶液叫座缓冲溶液。

木材的水抽提液是具有缓冲能力缓冲溶液,即木材具有缓冲容量。

因为脲醛胶的固化原理是,在加入氯化铵或硫酸铵作为固化剂的弱酸条件下,尿素与甲醛反应。

若树种的心材呈弱碱性,则会影响脲醛胶的固化,从而使得生产的胶合质量不佳。

◇木材具有各向异性的原因是什么?试从木材的干缩、渗透及力学强度三个方面说明木材的各向异性。

答:木材是天然生长的生物材料,由于组织构造的因素决定了木材的各向异性(anisotropy)木材干缩方面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纵向和横向,弦向和径向之间的差异。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构造心材、边材、早材、晚材、管孔、纹孔、穿孔、井字区、螺纹加厚、结晶区、无定形区、氢键、树脂道、导管、管胞、木射线、纤维、木纤维、同胞射线、异胞射线、同型射线、异型射线木材的特点树木来自种子植物,可分为两大类:裸子植物,针叶树材,无孔材,软材;被子植物,阔叶树材,有孔材,硬材;树木生长是高生长和直径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别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和侧向分生组织分生活动。

表皮原——表皮※顶端分生组织皮层原——皮层初生韧皮部〔高生长〕中柱原——中柱初生维管束维管束形成层髓初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维管束形成层〔直径生长〕次生木质部形成层原始细胞的种类及功能针叶树材韧皮部的细胞:筛胞、韧皮纤维、韧皮轴向薄壁细胞、韧皮射线、石细胞,其特有细胞是筛胞阔叶树材韧皮部的细胞有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轴向薄壁细胞、韧皮射线、石细胞,其特有细胞是筛管、伴胞阔叶材管孔的排列分布;阔叶树材轴向薄壁组织的分类〔宏观、显微〕;检索表类型和特点:对分检索表,穿孔卡检索表,计算机木材识别系统。

对分检索表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韧皮部形成:〔1〕由顶端〔原〕分生组织向外分生初生韧皮部〔与表皮、皮层很难分开〕。

〔2〕由形成层射线原始细胞向外分生次生韧皮部。

〔3〕由皮层的最外侧形成木栓形成层向外、内分生木栓层、栓内层,形成周皮。

木材形成:形成层母细胞的分裂形成〔子〕细胞;生细胞和组织充分分化和成熟;成熟细胞的蓄积。

树木的从小到大构造单元:纤维素大分子〔链〕—根本纤丝—微纤丝—纤丝—大纤丝—薄层—各层—细胞壁—细胞—组织—器官—树干—树木层次厚度比例/% 薄层数/层化学组成/% 纤丝倾角/°壁层构造:P S 1 <1%10~22%/ 4~6木素60~90%木素40%;半:阔>针纤:针>阔松散不规章50~70°S 2 70~90% 早30~40晚150纤为主阔:半>木;针:木>半10~30°S32~8% 1~6层纤维素>半>木素60~90°分别描述针、阔叶树材组成细胞分子:针:轴向:厚壁:轴向管胞树脂管胞索状管胞薄壁:轴向薄壁细胞轴向树脂道泌脂细胞伴生薄壁细胞横向:厚壁:射线管胞薄壁:射线薄壁细胞横生树脂道泌脂细胞伴生薄壁细胞阔:轴向:厚壁:导管管胞木纤维薄壁:轴向薄壁细胞轴向树胶道的泌胶细胞横向:厚壁:无薄壁:射线薄壁细胞横生树胶道的泌胶细胞木材化学性质木材的化学组成:木材化学成分,有细胞壁物质和非细胞壁物质之分,或称为主要化学成分和少量化学成分。

《木材学》——李坚木材学笔记(完整)

《木材学》——李坚木材学笔记(完整)

1、画出针叶树材交叉场纹孔类型图。

木材学笔记:(有整理的一定要会,其他的还要自己结合书和笔记)第一章:木材的宏观构造与识别1、树木生长是高生长(顶端生长、初生长)和直径生长(次生长、侧向生长)的共同作用结果。

树木的生长包括高生长和直径生长。

树木中木质部的绝大部分是由直径生长形成,它是形成层原始细胞分生的结果。

所以木材的形成主要经过三个重要过程:形成层母细胞的分裂形成新(子)细胞;新生细胞和组织充分分化和成熟;成熟细胞的蓄积。

2、形成层原始细胞分为:1)射线原始细胞-分生出木射线和韧皮射线; 2)纺锤形原始细胞-分生出导管、管胞、木纤维等。

3心边材对材性和加工工艺的影响心边材在解剖构造上变化有限,在含水率相同时,心材由于浸渗物质较多,有时比边材材色深、重量略高(5%以上)、心材略硬、重、质脆,由于边材含有适于菌虫生长的养料故而招致腐朽、虫蛀。

心材浸渗物对菌虫有毒,故键全心材较边材耐久。

心材物质沉积在胞腔对气体和液体的渗透有不良影响,防腐改性等影响药液的渗透,心边材颜色的差异是细木工镶嵌工艺的很好材料。

但对胶合板制造因材色不一,会影响板面外观,对造纸纤维工业来说,需增加漂白工艺,否则会影响产品表观质量。

4、早晚材比较(1)构造上①早材在年轮内侧,生长初期形成,颜色浅,晚材则相反。

②早材细胞腔大壁薄,长度略短于晚材,宽度大于晚材。

如:水曲柳、柞木的早材导管的细胞腔肉眼下都能看见。

(2)材性上①早材较松软,密度小,晚材较致密,硬重,密度大。

②早材强度小耐磨性差,晚材强度大耐磨性好。

③早材横向干缩小,晚材横向干缩大。

5、阔叶材管孔的排列及分布:(1)环孔材(2)散孔材(3)半环孔材或半散孔材(4)辐射孔材(5)切线孔材(6)交叉孔材(或称花样孔材)6、阔叶材管孔的组合(1) 单管孔(2) 复管孔(3) 管孔链(4) 管孔团7、环孔材晚材管孔排列:①星散排列:管孔大多单独,分布均匀或比较均匀,呈星散排列如:水曲柳,橡树。

木材学复习要点

木材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1.木材及木材学的概念;木材是来源于森林的主产品-----树木的一种各向异性的多孔性的毛细管胶体。

2.学习木材学的重要意义。

(1)木材作为一种资源所具备的优点:可更新性、可选育性、无污染性不足:投资周期长,占地面积大;产品质量与数量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认为很难控制。

(2)木材作为一种材料或原料所具备的优势:强重比高、热导性能低、回弹性好、声学效果好、绝缘性能良、触觉效果佳。

不足:亲湿性、耐侯性、抗虫性、木材缺陷及各向异性等(3)资源状况要求对木材有正确的认识:国产资源锐减、进口渠道渐窄、天保工程的启动、人工林木材材性下降(4)环境保护对装饰材料要求提高:要求开发绿色环保型、低甲醛或无甲醛释放的材料、加工剩余物的回收及高效利用(5)木制品的性能与木材优化加工:木材与胶粘剂及油漆的相互作用机理、木制品性能与木材之间的关系、木材抗性的提高的机理与方法第二章(1)1.树木及木材的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1)树木的组成部分:树根、树冠、树干,功能...(2)树干的组成:树皮、形成层、髓、木质部2.树木的生长:高生长与径生长3.木材的三个切面横切面:与树干长轴或木纹相垂直的断面,亦即树干的端面径切面:沿树干长轴方向,与树干半径方向一致或通过髓心的纵切面弦切面:沿树干长轴方向,与树干半径方向相垂直或与以髓为圆心的同心圆相切的纵切面4.生长轮的概念及其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树木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形成一层木材,围绕髓心呈同心圆状,称为生长轮;在温带或寒带地区,树木每年只有一个生长期,只形成一个生长轮,则称之为年轮。

生长轮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同心圆状或波浪形/平行的条状/倒“V”形5.早、晚材概念6.心、边材概念及其在加工利用上的差异:边材:成熟树干的任一高度上,新生成的颜色较浅,水分较多的木质部。

心材:位于树干中心部位,颜色较深,组织死亡,水分较少,比较耐腐的木质部,硬度有时比边材高。

心材在利用上的优点:特征颜色、渗透性低、耐侯性强、耐腐性及抗菌抗虫性佳7.木射线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辐射状线条/平行带状/纺锤形或细线状木射线对加工利用的影响优点:防护溶剂易渗入;装饰效果较好缺点:易导致木材开裂8.管孔式、管孔的组合、侵填体:概念:阔叶材的纵行细胞——导管分子在横切面上呈圆孔状,称为管孔;在纵切面上呈沟槽状,称为导管槽。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木材的基本特性
木材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制造和其他行业。

为了更好地了解木材的特性和性能,我们需要对木材的基本特性进行复习。

1. 木材的物理性质
a. 密度:木材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木材所含的质量。

不同的木材种类具有不同的密度,如软木的密度较低,而某些硬木的密度较高。

b. 吸湿性:木材具有吸湿性,可以扩大或缩小。

这是由于木材细胞内的纤维结构,在湿度改变时会发生变化。

c. 导热性:木材是一种较差的导热材料,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d. 弹性:木材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弯曲而不断裂。

e. 颜色和纹理:不同种类的木材具有不同的颜色和纹理,这些特点与树种的基因有关。

2. 木材的力学性质
a. 强度:木材的强度是指其能够承受的外力。

不同的木材具有不同的强度水平,因此在工程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木材种类。

b. 刚度:木材的刚度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的能力。

某些硬木具有较高的刚度,适用于需要较高承载能力的结构。

c. 延展性:木材在承受外力时能够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够吸收冲击和振动,降低结构的破坏风险。

3. 木材的耐久性
木材的耐久性是指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原始性能的能力。

a. 天然耐久木材:某些木材具有天然的耐久性,能够在室外环境中长时间使用而不腐烂或受虫害侵蚀。

b. 防腐处理:为提高木材的耐久性,可以通过防腐处理来延长其使用寿命。

潘彪-木材学课程总结与复习

潘彪-木材学课程总结与复习
木材学课程总结与复习
2014-04-10
主要内容
一、木材构造: ➢ 宏观构造 ➢ 微观构造 ➢ 细胞及细胞壁构造 二、木材性质 ➢ 化学组成与各成分的性质 ➢ 物理性质 ➢ 力学性质 三、木材缺陷
绪论 1. 把握植物分类的各单位,常用单位(科、属、种)、科学命名法则:双 名法。 2. 木材来源于针、阔叶材 3. 针叶树(无孔材)、阔叶树(有孔材)的概念
思考 1. 木材作为工程材料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2.什么是木材的树种学名、木材商用名、材种名称? 3、什么是针叶材(软材、无孔材)、阔叶材(硬材、有孔材)概念 木材学的主要容分哪两部分(构造与材性)?相互间的关系如何?
第一章 木材宏观构造
1. 部分及树干的各部分(髓心位于髓的中心?)掌握树木的生长及 木质部的形成(树木的生长是高生长和直径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2. 了解木质部材积为什么多于韧皮部(形成层分生) 3. 着重掌握木材的三个切面、宏观识别最主要的切面及径、弦切板 (直、花纹板) 4. 着重掌握木材的各项宏观构造特征:心边材、生长轮/年轮、早 晚材、管孔、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树脂道(对应特征要知道1 -2个树种)(早晚材急变的树种,年轮一定明显)(正常轴向树 脂道存在于松科的六个属的木材中)(无孔材因为无孔,所以较密 实,称之为硬材)宽木射线略为比较针、阔叶材宏观构造特征(宏 观下针、阔叶材最主要的特征) 5.了解辅助特征:颜色、光泽、气味、滋味、纹理、结构、花纹、 重量、硬度等
思考: 21.叙述组成木材细胞壁的各级结构单位 22.简述并画出木材细胞壁的一般构造 23.木材细胞壁分层依据是什么?并作说明。 24.试用木材纤维次生壁中层微纤丝排列说明一、二个材性现象。 25.什么叫纹孔?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纹孔起什么作用? 26.纹孔类型有哪些?分别存在于什么细胞中? 27.纹孔对类型有哪些?分别存在于什么细胞之间? 28.何谓闭塞纹孔?对水分传导有何影响? 29.何谓螺纹加厚?与螺纹裂隙有何区别?

木材学笔记

木材学笔记

木材学笔记:(有整理的一定要会,其他的还要自己结合书和笔记)第一章:木材的宏观构造与识别1、树木生长是高生长(顶端生长、初生长)和直径生长(次生长、侧向生长)的共同作用结果。

树木的生长包括高生长和直径生长。

树木中木质部的绝大部分是由直径生长形成,它是形成层原始细胞分生的结果。

所以木材的形成主要经过三个重要过程:形成层母细胞的分裂形成新(子)细胞;新生细胞和组织充分分化和成熟;成熟细胞的蓄积。

2、形成层原始细胞分为:1)射线原始细胞-分生出木射线和韧皮射线; 2)纺锤形原始细胞-分生出导管、管胞、木纤维等。

3心边材对材性和加工工艺的影响心边材在解剖构造上变化有限,在含水率相同时,心材由于浸渗物质较多,有时比边材材色深、重量略高(5%以上)、心材略硬、重、质脆,由于边材含有适于菌虫生长的养料故而招致腐朽、虫蛀。

心材浸渗物对菌虫有毒,故键全心材较边材耐久。

心材物质沉积在胞腔对气体和液体的渗透有不良影响,防腐改性等影响药液的渗透,心边材颜色的差异是细木工镶嵌工艺的很好材料。

但对胶合板制造因材色不一,会影响板面外观,对造纸纤维工业来说,需增加漂白工艺,否则会影响产品表观质量。

4、早晚材比较(1)构造上①早材在年轮内侧,生长初期形成,颜色浅,晚材则相反。

②早材细胞腔大壁薄,长度略短于晚材,宽度大于晚材。

如:水曲柳、柞木的早材导管的细胞腔肉眼下都能看见。

(2)材性上①早材较松软,密度小,晚材较致密,硬重,密度大。

②早材强度小耐磨性差,晚材强度大耐磨性好。

③早材横向干缩小,晚材横向干缩大。

5、阔叶材管孔的排列及分布:(1)环孔材(2)散孔材(3)半环孔材或半散孔材(4)辐射孔材(5)切线孔材(6)交叉孔材(或称花样孔材)6、阔叶材管孔的组合(1) 单管孔(2) 复管孔(3) 管孔链(4) 管孔团7、环孔材晚材管孔排列:①星散排列:管孔大多单独,分布均匀或比较均匀,呈星散排列如:水曲柳,橡树。

②径、斜列:管孔沿径向或斜向排列,可进一步区分为:a、单径列:管孔单引向排列、光叶黄、野梧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上最全的木材学笔记第一章木材宏观构造第一节树干的组成1.<研>.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亚门和被子植物亚门)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针叶树)和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又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多子叶植物。

而两者中的木本称为阔叶树。

林奈双命名法(又称两段命名法)。

属名+种加词+变种名<考>.裸子植物就是针叶树,被子植物就是阔叶树。

(╳)(但这话反过来是可以的:针叶树是裸子植物,阔叶树是被子植物。

)2.树木可分为树根,树干和树冠三部分。

各自作用:树根:支持立木于土地上,保持树木垂直,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物质,储藏备用养料。

树干:一方面把水分和矿物质通过边材从到树木,一方面把养料沿韧皮部送至树木,并与树根共同支撑树木。

树冠:把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养分以及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成碳水化合物,同时呼吸,蒸腾。

树冠的范围是由树干上部第一个大活枝算起,至树冠顶梢为止。

<考>.边材:水分矿物质运输韧皮部:养料运输3.树木的生长是高生长和直径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理解>.高生长是顶端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将新长出的细胞留置在下方,生长点向上抬高。

直径生长是形成层分生活动的结果,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

<研>.10米高的树,钉子钉在2米处,当树长到20米高时,钉子在哪儿?(主要就是考高生长是顶端分生,和已分生细胞无关。

)<名词解释>.初生长(高生长)VS次生长(直径生长)<考>.树木开始直接生长的标志是形成层向外生成次生韧皮部,向内生成次生木质部。

直径生长主要是侧向加粗分生组织,所形成的组织为次生组织。

次生组织主要加强树干对外界的应力。

(注意,次生组织的作用。

)<考大题>.树木生长的详细过程4.树干的四个部分: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了解>.树皮:贮藏养分,防止树木生活组织受外界湿度剧烈变化或机械损伤的影响。

分为内皮(活皮),外皮(死皮),占树干总体的6%-25%。

作为原木识别的主要依据形成层: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肉眼不见,由具有细胞分裂机能的细胞构成,向内分裂次生木质部,向外分裂次生韧皮部。

木质部:初生木质部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次生木质部起源于形成层的逐年分裂,占绝大部分,是木材的主体。

<考>木质部明显多于韧皮部的原因。

壮龄树的树干由90%的木质部和10%的韧皮部组成。

髓:由薄壁细胞组成;功能:在树木生长初期,贮存养分供给树木生长。

髓与初生木质部共同组成髓心。

髓心组织松软,强度低,易开裂,在附近多节,质量要求较高的木材,不允许带有髓心。

<名词解释>偏心材:树木受生长环境影响,髓偏离中心而移向一侧。

髓vs髓心<考>一切组织均起源于形成层。

(√)形成层是产生木材的源泉。

(√)髓的形状和大小可作为鉴别木材的特征之一。

(╳)(是髓心,而不是髓)最外层的生长层是最新的木质部。

(√)5.木材的三切面(注意图1-2 三切面及主要宏观构造如断续的射线)三切面的定义:横切面:与树干纵轴或木纹方向相垂直的切面(该面用作砧板,铺路木砖);径切面:与树干纵轴或木纹方向相平行,沿树干半径所作的切面(该面用作地板、木尺、乐器用处的共鸣板);弦切面:与树干纵轴或木纹方向相平行,与树干半径相垂直,与年轮相切的切面。

(该面用作家具,桶板,甲板)<理解>板厚的中心线与年轮的切线,两直线所成夹角大于60度,称为径切板,小于3 0度,称为弦切板。

<名词解释>斜切板:夹角介于30度和60度之间的,也称半径切板或半弦切板。

<考>.通常用弦切板用作乐器的共鸣板。

(╳)(径切板的用处)<研>.以水曲柳为例,画出径切面和弦切面示意图(主要是导管槽,水曲柳晚材导管呈星散状排列,书上有特别提到,旋切单板美观)或比较水曲柳和水青冈的弦切面花纹(一个是导管的作用,一个是粗木射线的作用)。

第二节木材的宏观构造(归纳总结哪些是横向细胞,哪些是轴向?哪些一定存在,哪些是可能存在,联系微观构造,厚壁&薄壁及作用。

)宏观构造指在肉眼或扩大镜下能观察到的构造和外貌特征,分为构造特征和辅助特征两大类。

(注,原木的材表特征也属于宏观构造范畴,作为识别参考依据。

)1.心边材<理解>.木材中心边材颜色有显着差别的,称显心材树种(心材树种)。

心边材颜色无明显差别,但含水率有差别的,称隐心材树种(熟材树种)。

心边材颜色无明显差别,且含水率无差别的,称边材树种。

树木在幼龄时期全部由边材构成。

边材的宽度与树木在林分里的优势程度有关,活力大的树木有较宽的边材。

在树木内部,树冠的边材最宽,向下到树干基部宽度减小。

*<掌握>树木从边材到心材的转变过程:1生活细胞失去作用2细胞壁中水分大大减少3营养物质自细胞中移去4导管中侵填体形成5细胞壁中浸提物质沉积6纹孔处于闭锁状态<名词解释>假心材(伪心材):某些心边材颜色无明显差别的树种,菌类寄生,使木材变色,中心部分成为假心材,山杨最易形成。

vs隐心材内含边材:在心边材有明显差别的树种中,心材部分偶现材色较浅的环带,称为内含边材。

是由于菌类或气候影响形成的,在栎木中常见。

髓心vs髓斑(树木生长过程中,形成层受到昆虫损害后形成的愈合组织)<考>.看不到髓心的树种,称为隐心材。

(╳)(心边材颜色无明显区别,但在立木中心材含水率较低:如云杉属、冷杉属、山杨、水青冈等。

)所有树种的边材含水率都是高于心材的。

(╳)(我国东北次生林中的水曲柳,柞木,白桦正好相反。

)以新采伐的木材颜色作为识别依据,识别较为准确。

(√)(树木初伐后,心材无色或浅色,暴露相当时间后,心材中有机物质氧化,变为深色。

)边材的宽窄,为鉴定木材的特征之一。

(√)2.生长轮,早晚材<理解>在同一树木中,其垂直分布大致是越近树基年轮越窄,越近树梢年轮越宽,水平分布大致是越近髓心年轮越宽,越近树皮年轮越宽。

(从生长速度分析)*在木材利用上,以横切面上垂直年轮方向1cm内年轮的树木来估计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一般来说,针叶树材以每厘米内年轮树木均匀者强度为大,而阔叶树材的环孔材则是年轮越宽,强度越大。

在一个年轮内,早材至晚材的转变程度是识别针叶树材的重要特征之一。

生长轮的形成是缘于外界环境变化造成木质部的不均匀生长现象。

*软松(早晚材缓变)华山松红松锯齿状加厚瘤层<单维管束松亚属>硬松(早晚材急变)马尾松油松。

<双维管束松亚属>如何区别软松和硬松软松是松属中的单维管束松亚属,一般早晚材缓变,射线管胞内壁平滑,无锯齿状加厚出现,瘤层存在于管胞表面角隅处。

而硬松是双维管束松亚属,早晚材急变,在射线管胞的径切面内壁上,有锯齿状加厚,瘤层普遍出现于管胞内表面和纹孔缘,纹孔室表面,纹孔膜等处。

软松商品名为红松,硬松商品名为松木。

<理解>晚材率晚材率的多少是衡量木材强度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主要是衡量针叶树材和阔叶树环孔材*因为对于散孔材和半散孔,早晚材转变不明显。

),晚材率越高,密度越大,木材强度越大。

晚材率计算公式:(晚材宽度/年轮宽度)×100%。

晚材率自髓心向外逐渐增加,但达到最大限度后便开始降低,所以,年轮越靠近树皮,晚材率越小(对老龄木而言)。

<名词解释>假年轮:由于菌害,气候原因,致使同一生长周期内,形成两个或更多年轮,其中不完整的年轮称为假年轮或伪年轮。

<考>.靠近树干根部的横切面上的年轮树木,可以代表树木年龄。

(╳)(必须加上幼苗年龄)针叶树材的早晚材差别显着,故其轮界线较阔叶树材明显。

(√)在散孔材中,生长在温带和寒带的树种,其轮界线仍然比较明显。

(√)3.管孔导管分子的横切面称为管孔。

椭圆形管孔的径向直径大于弦向,但管孔大小以弦向直径为准。

管孔的分布类型是识别阔叶树材的重要特征之一。

导管分子在纵切面上呈细沟状,称为导管槽。

导管槽是形成木材花纹的主要因子之一。

导管内通常含有侵填体和树胶等内含物。

侵填体:横切面呈泡沫状,纵切面管槽内呈有光泽的薄膜,是识别阔叶树材的特征之一。

树胶:肉眼观察呈不定形的褐色或红褐色的胶块,无光泽。

<考>.阔叶材称为硬材,针叶材为软材,这里的硬材和软材是作为木材商品上的名称。

(√)软材的硬度都要小于硬材。

(╳)(红豆杉,紫杉较硬,白杨,泡桐,巴塞木较软。

)4.轴向薄壁组织(也称木薄壁组织)轴向薄壁组织对宏观识别木材具有重要的特征意义,是阔叶树材的重要特征之一。

注,是组织,不是细胞。

结合第三章导言*轴向薄壁组织是树木生长时的贮藏养分的组织(在边材中贮存养分),也是构成花纹的主要因子之一,但其本身会导致木材的开裂和强度的降低。

5.木射线木射线是木材中唯一呈辐射状的横线排列组织。

木射线在横切面呈细线辐射状,反应宽度和长度。

在径切面呈或断或续的丝带状或片状,反应其长度和高度。

在弦切面呈短竖线状或纺锤状,反应其高度和宽度。

木射线在树木生长时起横向输导和贮藏养料的作用。

某些宽木射线的木材,其径切面常呈现银光纹理(也称银光花纹<名词解释>),构成美丽花纹,适作家具和细木工材料。

*木射线的优缺点:优:1有利于横向渗透2限制木材径向变形和提高木材径向抗压强度缺:1木射线是薄壁细胞组织,强度低2木材干燥时,常沿木射线开裂<名词解释>髓射线:从髓心放射出来的射线vs木射线:位于木质部vs韧皮射线:位于韧皮部初生木射线(始于髓心,直至树皮)vs次生木射线(不连接髓心,始于木质部,直至树皮)波痕:木射线或轴向细胞叠生排列所形成的,又称布格纹或叠生构造。

(只有阔叶材具有。

)<考>针叶材木射线均为单列木射线,宏观下宽度极细。

(╳)(后半句是对的,前半句错了。

要区别细不代表是单列,概念混淆。

但针叶树材木射线均为极细。

)6.胞间道(也称细胞间隙道):由分泌细胞围绕而成的长形细胞间隙树脂道:是泌脂细胞所围成的充满树脂的孔道,为某些针叶树材所特有,晚材中最为明显。

具有树脂道的树种,其木材易于燃烧且热力较高,但不利于油漆,且易遇热渗油,受伤树脂道:由2个或以上的树脂道组成,位于早材部分,常出现在年轮开始生长处,呈短切线状排列。

在春季采割松脂时,易形成受伤树脂道,所以轴向受伤树脂道常分布于早材内。

<名词解释>.正常树脂道vs受伤树脂道:树木受机械损伤,菌害气候等影响,凡破坏树木正常生理活动的,均足以引起受伤树脂道。

<注意>.具有树脂道,说明具有树脂细胞。

但不具有树脂道的树种,同样也有树脂细胞。

(如柏木杉木)<考>.松科六属木材的树脂道在横切面上呈浅色小点,观察须凭借显微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