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学》——李坚木材学笔记(完整)

合集下载

木材学复习资料(全)讲解

木材学复习资料(全)讲解

第一章木材的生成1.1.木材的优点:木材的视觉,触觉,听觉,吸湿性能等。

1.2.木材的缺点:1.干缩和湿胀;2.木材易发生腐朽和受到虫蛀;3.木材作为沿海水工建筑材料或木船时,容易被海生钻孔动物所侵害;4.木材易于燃烧;5.木材的变异性差别很大;6.木材有很多天然的缺陷。

1.3.树干的组成(由外向内)(一)树皮:1 表皮:幼茎最外边的保护层;2 皮层:表皮内侧的薄壁组织,有贮存养分及通气的作用;3 韧皮部:俗称内树皮,由形成层产生,是植物中输导养分的组织。

4 周皮:成熟树干最外边的保护层,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俗称外树皮;(二)形成层: 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是包裹着整个树干、树枝和树根的一个连续的鞘状组织层。

(三)木质部: 位于形成层和髓之间,是形成木材的主要部分,根据细胞的来源分为:初生木质部: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由原形成层分生形成。

与髓紧密相连,占树木的体积很少;次生木质部:是次生分生组织—形成层活动的结果,占树木体积的绝大部分,是木材利用中最主要的部分。

(四)髓:位于树干的中心,是被木质部包围的薄壁组织,其功能是贮存养分供树木生长,在木材利用上价值很小,但其颜色、大小、形状、质地因树种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在木材识别上有特征意义。

1.4.形成层带:形成层原始细胞的重复分裂产生木质部母细胞和韧皮部母细胞,这些母细胞和形成层原始细胞形态相似,也可以进行几次分裂,然后才进入到成熟阶段,所以把这层未分化的细胞带叫形成层带,一般有6~8层细胞。

1.5.高生长(顶端生长、初生长):即长高,是顶端分生组织分生的结果;1.6.直径生长(次生长):即长粗,是形成层原始细胞平周分裂的结果。

1.7.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区别:(一)在结构方面:1 幼龄材的纤维长度短,直径小;2 幼龄材晚材百分率低;3 幼龄材出现螺旋纹理的倾向较大;4 幼龄材细胞次生壁中层的微纤丝角较大。

(二)在物理力学性质方面1 幼龄材的密度低;2 由于S-2微纤丝角度大,造成它的纵向收缩大,横向收缩小,干燥时容易翘曲,降低锯材质量;3力学强度降低约15%~30%,由于由于S-2微纤丝角度增大,顺纹抗拉强度明显降低。

木材学

木材学

木材的缺点:1、亲湿性,易于干缩,湿胀2、木材容易腐朽,虫蛀和燃烧3、变异性大4、为海生钻孔动物所侵害5、有许多天然缺陷散孔材:指在一个生长轮内早晚材管孔的大小没有明显区别,分布也比较均匀,如:杨木、椴木、冬青、荷木、蚬木、木兰、槭木、鹅掌楸、柳木等6、轴向薄壁组织的排列分为离管型轴向薄壁组织是指轴向薄壁组织不依附于导管周围。

傍管型轴向薄壁组织是指排列在导管周围,将导管的一部分或全部围住,并且沿发达的一侧展开的轴向薄壁组织。

★、具有正常树脂道的针叶树材主要有松属、云杉属、落叶松属、黄杉属、银杉属及油杉属。

木材纹理指构成木材主要细胞的排列方向。

9、木材的结构指构成木材细胞的大小及差异的程度。

10、树干由树皮、木质部和髓三部分组成。

11、树木由树根、树干、树冠组成。

树干的构造:表皮、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

12、早晚材界限有急变和缓变★、纹孔是指木材细胞壁加厚产生次生壁时,初生壁上未被增厚的部分、即次生壁上的凹陷。

16、纹孔对:纹孔多数成对,即细胞壁上的一个纹孔与相邻细胞的另一个纹孔位置相对,构成纹孔对。

★、纹孔分为单纹孔(薄壁细胞)和具缘纹孔(管胞)对木材鉴别有重大意义。

18、纹孔对对为单纹孔对、具缘纹孔对和半具缘纹孔对。

19、纹孔、纹孔对及其意义:a.立木中是相邻细胞间进行水分和养料交换的通道;b.对木材的渗透性影响很大——如:木材干燥、胶接、木材染色、防虫处理、防腐处理、阻燃处理以及木材改性;c.可能影响木材的强度。

20、螺纹加厚是在次生壁内表面上,由微纤丝局部聚集而形成的屋脊状突起,呈螺旋状环绕着细胞内壁的加厚组织。

(注:可提高木材的强度)细胞分为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薄壁组织、、分泌组织、★、针叶的管胞宽(直径):30—45um,长:3—5mm/3000—5000 um。

约占针叶树材组织的90%以上。

★、交叉场纹孔是在径切面由射线薄壁细胞和早材轴向管胞相交叉区域的纹孔式。

它是针叶树材识别最重要的特征。

《木材学》考研核心考点归纳

《木材学》考研核心考点归纳

【计算题】1、干缩率、干缩系数、差异干缩有一块标准的马尾松湿材,已知弦向尺寸为20cm,径向尺寸为15cm,现欲将其干燥到含水率为6%,弦向和径向尺寸分别变为10cm 和12cm,试分别计算弦向、径向干缩系数和差异干缩。

弦向干缩率:[(20-10)/20] ×100%=50%径向干缩率:[(15-12)/15] ×100%=20%弦向干缩系数:50%/(30%-6%)=2.08径向干缩系数:20%/(30%-6%)=0.83差异干缩:50%/20%=2.52、各种密度、孔隙度P=(1-ρ /1.5)、含水率3某种木材的绝干密度为0.51g/cm 3, 其孔隙度为(d)a.30%b.40%c.50%d.60%e.70% 纤维饱和点时的含水率, 在200C时为30%,在1200C时为(b)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树种识别】【画图题】【问答题】◇什么是木材的pH 值和缓冲容量?有些树种木材的心材呈碱性,在采用脲醛胶进行胶合板生产时胶合质量不佳,其原因何在?答:木材的PH 值一般泛指木材中水溶性物质的酸性和碱性程度,是定量反应木材水溶液中氢离子溶度大小的指标,通常以木粉的抽提物的pH 值表征。

它不仅是木材的重要物化性质之一,也是木材加工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化学上,在一些由弱酸及其弱酸盐,或弱碱及其弱碱盐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或碱液时,溶液的pH 值变化很小,即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外来的酸和碱具有缓冲能力,这种溶液叫座缓冲溶液。

木材的水抽提液是具有缓冲能力缓冲溶液,即木材具有缓冲容量。

因为脲醛胶的固化原理是,在加入氯化铵或硫酸铵作为固化剂的弱酸条件下,尿素与甲醛反应。

若树种的心材呈弱碱性,则会影响脲醛胶的固化,从而使得生产的胶合质量不佳。

◇木材具有各向异性的原因是什么?试从木材的干缩、渗透及力学强度三个方面说明木材的各向异性。

答:木材是天然生长的生物材料,由于组织构造的因素决定了木材的各向异性(anisotropy)木材干缩方面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纵向和横向,弦向和径向之间的差异。

木材学

木材学

1.木材学:研究木材的构造性质、用途的专门学科2.木材:树木的躯干及其较粗大枝条的次生木质部。

·3.树木的组成部分:树根、树冠、树干4.树皮外皮的形态(7类13种):平滑、粗糙、纵裂(浅纵裂、深纵裂、平行纵裂、交叉纵裂、网状纵裂)、横裂、纵横裂、鳞片裂、刺凸(尖刺、鼓钉刺、瘤状突起)5.树皮的用途:可提取硬橡胶(杜仲),可提取鞣质(落叶松、华山松),可提取燃料(漆木、桦木),可制软木和软木制品(栓皮栎),可制取纤维(山杨、旱柳),可做药用(杜仲)6.木材的形成就是起源于形成层,它是通过形成层的细胞分裂、新生木质部细胞的成熟、成熟木质部细胞的蓄积等三个过程形成的。

7.形成层带:形成层原始细胞、木质部母细胞、韧皮部母细胞8.新生木质部细胞的成熟过程:1)细胞的扩大生长2)细胞壁增厚和木质化9.横切面:是与树干主轴或木材纹理成垂直的切面,即树干的端面或横断面。

10.径切面:是顺着树干长轴方向,通过随心与木射线平行或与年轮相垂直的纵切面。

11.弦切面:没有通过髓心的纵切面,顺着木材纹理12.径切板:将板厚中心线与生长轮切线之间的夹角在60º~90º的板材。

13.弦切面:将板厚中心线与生长轮切线之间的夹角在0º~30º的板材14.普通用材:介于30º~60º之间的板材15.生长轮:树木在每个生长周期内,形成层向内分生的一层次生木质部,围绕着随心构成的同心圆。

16.幼龄材:未成熟形成层产生的木材,占5~20个年轮17.成熟材:成熟的形成层产生的木材。

18.年轮:如果在温带和寒带树木的生长周期在一年中只有一度,形成层在一年中向内只生长一层木材,那么此时的生长轮称年轮19.轮界线:年轮之间的界限20.早材:温带和寒带的树种,通常生长季节早期所形成的木材,由于细胞分裂快,所形成的细胞腔大壁薄,材质较松软,材色浅,称为…21.晚材:温带和寒带的树种,生长季节晚期所形成的木材,由于细胞分裂慢,所形成的细胞腔小壁厚,材质较致密,材色深,称为…22.年轮内早材向晚材变化有急变、缓变两种23.晚材率:晚材在一个年轮中所占的比率。

木材学复习要点

木材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1.木材及木材学的概念;木材是来源于森林的主产品-----树木的一种各向异性的多孔性的毛细管胶体。

2.学习木材学的重要意义。

(1)木材作为一种资源所具备的优点:可更新性、可选育性、无污染性不足:投资周期长,占地面积大;产品质量与数量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认为很难控制。

(2)木材作为一种材料或原料所具备的优势:强重比高、热导性能低、回弹性好、声学效果好、绝缘性能良、触觉效果佳。

不足:亲湿性、耐侯性、抗虫性、木材缺陷及各向异性等(3)资源状况要求对木材有正确的认识:国产资源锐减、进口渠道渐窄、天保工程的启动、人工林木材材性下降(4)环境保护对装饰材料要求提高:要求开发绿色环保型、低甲醛或无甲醛释放的材料、加工剩余物的回收及高效利用(5)木制品的性能与木材优化加工:木材与胶粘剂及油漆的相互作用机理、木制品性能与木材之间的关系、木材抗性的提高的机理与方法第二章(1)1.树木及木材的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1)树木的组成部分:树根、树冠、树干,功能...(2)树干的组成:树皮、形成层、髓、木质部2.树木的生长:高生长与径生长3.木材的三个切面横切面:与树干长轴或木纹相垂直的断面,亦即树干的端面径切面:沿树干长轴方向,与树干半径方向一致或通过髓心的纵切面弦切面:沿树干长轴方向,与树干半径方向相垂直或与以髓为圆心的同心圆相切的纵切面4.生长轮的概念及其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树木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形成一层木材,围绕髓心呈同心圆状,称为生长轮;在温带或寒带地区,树木每年只有一个生长期,只形成一个生长轮,则称之为年轮。

生长轮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同心圆状或波浪形/平行的条状/倒“V”形5.早、晚材概念6.心、边材概念及其在加工利用上的差异:边材:成熟树干的任一高度上,新生成的颜色较浅,水分较多的木质部。

心材:位于树干中心部位,颜色较深,组织死亡,水分较少,比较耐腐的木质部,硬度有时比边材高。

心材在利用上的优点:特征颜色、渗透性低、耐侯性强、耐腐性及抗菌抗虫性佳7.木射线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辐射状线条/平行带状/纺锤形或细线状木射线对加工利用的影响优点:防护溶剂易渗入;装饰效果较好缺点:易导致木材开裂8.管孔式、管孔的组合、侵填体:概念:阔叶材的纵行细胞——导管分子在横切面上呈圆孔状,称为管孔;在纵切面上呈沟槽状,称为导管槽。

木材学(7.7.5)--木材的物理性质

木材学(7.7.5)--木材的物理性质

木材学(7.7.5)--木材的物理性质第1章木材的物理性质本章主要介绍了木材密度、木材的含水状态、木材中水分的吸湿与解吸、木材的干缩湿胀、木材的电学性质、热学性质、声学性质和光学性质。

1.1木材密度木材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木材的质量,单位为g/㎝3或㎏/m3。

1.1.1木材密度的种类木材是由木材实质、水分及空气组成多孔性材料,其中空气对木材的质量没有影响,但是木材中水分的含量与木材的密度有密切关系。

因此对应着木材的不同水分状态,木材密度可以分为生材密度、气干密度、绝干密度和基本密度。

1.1.2木材相对质量密度(简称相对密度)的测定测定相对质量密度(简称相对密度)必须知道一定含水率时木材的体积以及木材的绝干质量。

在大多数情况下,绝干质量的测定与用绝干称重法测定含水率中所用的方法一致。

由于在干燥过程中抽提物可能和水蒸气一起蒸发,所以有时采用蒸馏法来得到绝干质量。

木材的体积的测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a.对于形状规则的试材,直接测量试材的三边尺寸,计算出体积;b.对于形状不规则的试材,可以用排水法测量体积;c.快速测定法1.1.3细胞壁密度、实质密度和空隙度木材的绝干细胞壁的密度可以通过比重比(密度计)或体积置换法来测量。

根据置换介质种类的不同,测得的细胞壁密度的值也有差异木材的空隙度可以用下列计算求得:P(%)=(1-ρ0/ρ0w )×100%式中:P为木材空隙度(%);ρ0 为木材得绝干密度g/㎝3 ;ρ0w 为木材得实质密度 g/㎝31.1.4木材密度的影响因素除了含水率以外,影响木材密度的因素还包括树种、抽提物含量、立地条件和树龄等。

在同一棵树上,不同部位的木材密度也有较大差别。

1.1.4.1树种不同树种的木材其密度有很大差异。

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树种的木材的空隙度不同而引起的。

空隙度越大,木材的密度越小。

1.1.4.2抽提物含量木材中通常含有多种抽提物,其中包括松烯、树脂、多酚类(如单宁、糖类、油脂类)以及无机化合物(如硅酸盐、碳酸盐、磷酸盐)。

木材学(9.3.1)--木材力学(3)

木材学(9.3.1)--木材力学(3)

1. 木材的强度、韧性与破坏
3) 顺纹拉伸
• 木材顺纹拉伸破坏主要是纵向撕裂和微纤丝之间的剪切。 微纤丝纵向结合非常牢固,所以顺纹拉伸时的变形不大, 通常应变值小于 1% ~ 3% ,强度值却很高。木材顺纹剪切 强度特别低。
试验时采用附有自动对直和拉紧夹具的试验机进行,试验以均匀速度加荷,在 1.5~2.0 分钟内使试样破坏。顺纹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
分两种变形: 一 段 式 : 是 散 孔 材 横 压 时 的 特 征 ,为不具平台的连续曲线。 三 段 式 : 是 针 叶 树 材 和 阔 叶 树 材 环孔材径向受压时的特征曲线: ① 细胞发生微小的弹性变形 ② 越过屈服点后,细胞逐渐被压 溃,细胞壁发生向腔内塌陷的弯曲和压 屈变形 ③ 细胞壁实质物质开始被压缩
1.3 木材的破坏
破坏指其组织结构在外力或外部环境作用下 使整体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原有物理力学性能的现 象。 木材的强度超过极限应力就会出现破坏。除了结构
破坏,木材还存在内部微破坏,如干燥时的干裂、皱裂; 防腐加压浸注时的纹孔破裂,最终影响木材强度和浸注性
等• 。木材破坏的原因
微纤丝和纤维素骨架填充物的撕裂,或纤维素骨架 填充物的剪切,或纤维被压溃所引起。
• 根据试样破坏面的状态,顺
纹抗压试样的破坏可分为以下 六种形状:压缩、楔形劈裂、 剪切、劈裂、压缩与顺纹剪切 和压披。
压缩 楔形劈裂 剪切 劈裂 压缩与顺纹 压披 剪切
1. 木材的强度、韧性与破坏
2) 横纹压缩
木材横纹压缩是指作用力方向与木 材纹理方向相垂直的压缩。木材进行压 缩时,应力 - 应变关系是一条非线性的 曲线:
1. 木材的强度、韧性与破坏
1.4 单轴应力下木材的变形与破坏特点

木材学(6.4.5)--木材化学

木材学(6.4.5)--木材化学

第1章木材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了木材三大成分——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并简要介绍了多种存在于木材中的抽提物。

另外简述了木材的酸碱性质。

1.1木材的化学组成无机物(灰分)少量组分有机物(芳香族、萜烯类、脂肪族化合物)木材 纤维素(水解单糖——D-葡萄糖)碳水化合物 半纤维素(水解单糖 —— D-葡萄糖 、D-半乳糖、主要组分 D-甘露糖、D-木糖、L-阿拉伯糖)木质素1.1.1木材的主要化学成分木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构成木材细胞壁和胞间层的物质,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种高分子化合物组成,一般总量占木材的90%以上,热带木材中高聚物含量略低,在高聚物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的多糖含量居多,占木材的65%~75%。

纤维素在细胞壁中为骨架物质;半纤维素是无定形物质,分布在微纤维之中,称为填充物质;木质素是结壳物质。

1.1.2木材的少量化学成分木材的少量化学成分是一组不构成细胞壁、胞间层的游离的低分子化合物,可被极性和非极性有机溶剂、水蒸气、和水提取,所以称为抽提物或浸出物。

木材抽提物包括的化学成分组成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化合物。

a.脂肪族化合物: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脂肪、蜡、低聚糖、果胶质、淀粉、蛋白质。

b.萜烯及萜烯类化合物:包括单萜(松节油等)、倍半萜、树脂酸等c.芳香族化合物: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单宁等。

1.1.3树木的化学组成1.1.3.1木质部的化学组成树种与产地:由于树种不同,木材的化学组成有很大区别,如针叶树材与阔叶树材。

同一种树木,产地和生长环境不同,化学组成也有差异。

边材与心材:在针叶树材中,心材比边材含有较多的有机溶剂抽提物、较少的木质素和纤维素。

早材与晚材:由于晚材管胞的细胞壁厚度大于早材的细胞壁,并且晚材胞间层占的比例较少,细胞壁成分的大多数为纤维素,胞间层物质大多数为木质素,所以,晚材比早材常含有较高的纤维素与较低的木质素。

1.1.3.2树干与树枝化学组成的区别树干与树枝化学组成差别较大,不论是针叶树材还是阔叶树材,树枝的纤维素含量较少,木质素含量较多,聚戊糖、聚甘露糖较少,热水抽提物含量较多。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㈠材结构:(每个概念的后的数字为在书本的页数,本答案仅供参考)1、概念(名词解释):(1)心材:在木质部中,靠近树皮(通常颜色较浅)的外环部分,含水率高,立木时具生理功能的木材称边材,担负着由下往上输送水分和养分。

29(2)边材:在靠近髓心周围与边材之间(通常颜色较深)的木质部,在立木时已不具有生理功能的。

28(3)早材:在一个生长轮内,靠近髓心一侧,是树木生长季节早期形成的部分,材色较浅,组织松软,又称为春材。

26(4)晚材:在一个生长轮内,靠近树皮一侧,是树木生长季节后期形成的部分,材色较深,组织紧密,材质坚硬,又称为秋材。

27(5)管孔:导管在横断面上的孔穴状称管孔。

30(6)纹孔:通常指木材细胞壁增厚产生次生壁过程中,初生壁上局部没有增厚而留下的孔隙.45(7)穿孔:两个导管分子直径底壁相通的孔隙.62(8)#字区:(9)螺纹加厚:在细胞次生壁内表面上,由微纤丝局部聚集而形成的屋脊状凸起,呈螺旋状环绕着细胞内壁。

48(10)螺纹裂隙:是应压木中一种不正常的构造特征,其管胞内壁上具有一种贯穿次生壁并且呈螺旋状的裂隙.49(11)结晶区:沿基本纤丝的长度方向,纤维素大分子链的排列状态并不都相同。

在大分子链排列最致密的地方,分子链规则平行排列,定向良好,反映出一些晶体的特征,所以被称为纤维素的结晶区。

43(12)非结晶区——当纤维素分子链排列的致密程度减小、分子链间形成较大的间隙时,分子链与分子链彼此之间的结合力下降,纤维素分子链间排列的平行度下降,此类纤维素大分子链排列特征被称为纤维素非结晶区(有时也称作无定形区)。

44(13)氢键::当氢原子以主价健与电负性很强的氧原子结合后再以付价键与另一电负性很强的原子相结合所形成的键。

(14)树脂道:在针叶材中,由泌脂细胞围成的特殊孔道。

57具有正常树脂道的针叶树材主要有松属、落叶松属、云杉属、黄杉属、银杉属及油杉属。

(15)导管:阔叶材各类纵向细胞中有一种直径较大,专门承担输导作用的组织.60(16)木射线等各种细胞:在针叶材中木射线由射线薄壁细胞组成。

木材学笔记

木材学笔记

木材学笔记:(有整理的一定要会,其他的还要自己结合书和笔记)第一章:木材的宏观构造与识别1、树木生长是高生长(顶端生长、初生长)和直径生长(次生长、侧向生长)的共同作用结果。

树木的生长包括高生长和直径生长。

树木中木质部的绝大部分是由直径生长形成,它是形成层原始细胞分生的结果。

所以木材的形成主要经过三个重要过程:形成层母细胞的分裂形成新(子)细胞;新生细胞和组织充分分化和成熟;成熟细胞的蓄积。

2、形成层原始细胞分为:1)射线原始细胞-分生出木射线和韧皮射线; 2)纺锤形原始细胞-分生出导管、管胞、木纤维等。

3心边材对材性和加工工艺的影响心边材在解剖构造上变化有限,在含水率相同时,心材由于浸渗物质较多,有时比边材材色深、重量略高(5%以上)、心材略硬、重、质脆,由于边材含有适于菌虫生长的养料故而招致腐朽、虫蛀。

心材浸渗物对菌虫有毒,故键全心材较边材耐久。

心材物质沉积在胞腔对气体和液体的渗透有不良影响,防腐改性等影响药液的渗透,心边材颜色的差异是细木工镶嵌工艺的很好材料。

但对胶合板制造因材色不一,会影响板面外观,对造纸纤维工业来说,需增加漂白工艺,否则会影响产品表观质量。

4、早晚材比较(1)构造上①早材在年轮内侧,生长初期形成,颜色浅,晚材则相反。

②早材细胞腔大壁薄,长度略短于晚材,宽度大于晚材。

如:水曲柳、柞木的早材导管的细胞腔肉眼下都能看见。

(2)材性上①早材较松软,密度小,晚材较致密,硬重,密度大。

②早材强度小耐磨性差,晚材强度大耐磨性好。

③早材横向干缩小,晚材横向干缩大。

5、阔叶材管孔的排列及分布:(1)环孔材(2)散孔材(3)半环孔材或半散孔材(4)辐射孔材(5)切线孔材(6)交叉孔材(或称花样孔材)6、阔叶材管孔的组合(1) 单管孔(2) 复管孔(3) 管孔链(4) 管孔团7、环孔材晚材管孔排列:①星散排列:管孔大多单独,分布均匀或比较均匀,呈星散排列如:水曲柳,橡树。

②径、斜列:管孔沿径向或斜向排列,可进一步区分为:a、单径列:管孔单引向排列、光叶黄、野梧桐。

《木材学》——李坚木材学笔记(完整)

《木材学》——李坚木材学笔记(完整)

1、画出针叶树材交叉场纹孔类型图。

木材学笔记:(有整理的一定要会,其他的还要自己结合书和笔记)第一章:木材的宏观构造与识别1、树木生长是高生长(顶端生长、初生长)和直径生长(次生长、侧向生长)的共同作用结果。

树木的生长包括高生长和直径生长。

树木中木质部的绝大部分是由直径生长形成,它是形成层原始细胞分生的结果。

所以木材的形成主要经过三个重要过程:形成层母细胞的分裂形成新(子)细胞;新生细胞和组织充分分化和成熟;成熟细胞的蓄积。

2、形成层原始细胞分为:1)射线原始细胞-分生出木射线和韧皮射线; 2)纺锤形原始细胞-分生出导管、管胞、木纤维等。

3心边材对材性和加工工艺的影响心边材在解剖构造上变化有限,在含水率相同时,心材由于浸渗物质较多,有时比边材材色深、重量略高(5%以上)、心材略硬、重、质脆,由于边材含有适于菌虫生长的养料故而招致腐朽、虫蛀。

心材浸渗物对菌虫有毒,故键全心材较边材耐久。

心材物质沉积在胞腔对气体和液体的渗透有不良影响,防腐改性等影响药液的渗透,心边材颜色的差异是细木工镶嵌工艺的很好材料。

但对胶合板制造因材色不一,会影响板面外观,对造纸纤维工业来说,需增加漂白工艺,否则会影响产品表观质量。

4、早晚材比较(1)构造上①早材在年轮内侧,生长初期形成,颜色浅,晚材则相反。

②早材细胞腔大壁薄,长度略短于晚材,宽度大于晚材。

如:水曲柳、柞木的早材导管的细胞腔肉眼下都能看见。

(2)材性上①早材较松软,密度小,晚材较致密,硬重,密度大。

②早材强度小耐磨性差,晚材强度大耐磨性好。

③早材横向干缩小,晚材横向干缩大。

5、阔叶材管孔的排列及分布:(1)环孔材(2)散孔材(3)半环孔材或半散孔材(4)辐射孔材(5)切线孔材(6)交叉孔材(或称花样孔材)6、阔叶材管孔的组合(1) 单管孔(2) 复管孔(3) 管孔链(4) 管孔团7、环孔材晚材管孔排列:①星散排列:管孔大多单独,分布均匀或比较均匀,呈星散排列如:水曲柳,橡树。

木材学

木材学

我国的木质资源特点及应用现状:1、在资源数量上,木材资源匮乏,非木材资源巨大2、在研究上,对木材、竹材开展的科学研究较多,其他较少3、在利用上,非木材资源远未充分开发4、在加工手段上,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木材优点:(1) 易于加工。

用简单的手工具就可以加工。

结合形式多种多样:榫结合、钉结合、胶结、各种金属连接件;还可以蒸煮后进行弯曲、压缩等加工。

(2) 木材的强重比比一般金属高,即木材轻而强度高。

(3) 气干材是良好的热、电绝缘材料。

做器具的把柄,如螺丝刀、大勺柄等。

(4) 木材具有天然的美丽花纹、光泽和颜色,能起到特殊的装饰效果。

(5) 对紫外线的吸收和对红外线的反射作用。

良好的声学性质。

是纤维素的主要来源之一。

可提供一些保健药品成分(6) 木材有吸收能量的作用。

如:枕木。

(7) 木材是弹—塑性体。

在损坏时有一定的预兆,给人以安全感。

(8) 调节室内气候。

(9) 调节生物的生理量和心理量,使之正常。

白鼠试验表明,木材对人体健康有益。

木材缺点:(1) 干缩湿胀性。

木材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变动时,其尺寸也随之变化。

由于各向异性,在木材各个方向上干缩湿胀率存在着差异,可能导致木材发生开裂、翘曲等缺陷。

(2) 木材容易腐朽和虫蛀。

(3) 木材用作沿海水生建筑材料或木船等,则常为海生钻孔动物所侵害。

(4) 木材易于燃烧。

(5) 变异性大。

不同树种、不同产地、不同气候、不同部位(心边材、早晚材、幼龄材和成熟材等)均不一样。

(6) 有许多天然缺陷,如:节疤、斜纹、油眼等。

木材作为资源的优点:可更新、可选育、投资少、无污染木材作为资源的缺点:占地面积大、投资周期长、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受自然影响大,人工不易控制木材的形成:高生长——初生长直径生长——次生长树干的生长是高生长与直径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1)高生长(初生生长):高生长指顶端生长和初生长。

包括根的不断向下延伸,茎杆的加高和侧枝的延伸。

高生长依赖于根尖、顶梢、枝梢部分的十分丰富有强烈分生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的分生组织。

复习知识点总结木材学

复习知识点总结木材学

1.木材缺陷:降低木材及其制品的商业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性状的总称。

是影响木材质量和等级的重要因素,也是木材检验的重要对象之一。

节子裂纹树干形状缺陷木材构造缺陷斜纹损伤2.生物危害缺陷:细菌真菌昆虫海洋钻孔动物等外界生物侵害木材造成的木材缺陷3.加工缺陷:锯割缺陷和干燥缺陷4.应力木:树木为了保持树干笔直,树枝回到正常位置,树木内部产生生长应力,产生应力的部位就是应力木,分为应压木和应拉木5.应压木:针叶树材的倾斜或弯曲的树干或者枝条下方,受压部分的木质部断面上,一部分年轮或者晚材偏宽的现象6.应拉木:阔叶树材的倾斜或者弯曲的树干和枝条上方,受压部分的木质部断面上,一部分年轮偏宽的现象7.产生木材缺陷的原因:8.缺陷的种类:节子裂纹树干形状缺陷木材构造缺陷斜纹损伤9.节子对木材材质的影响:1破坏木材外观的一致性2破坏木材完整性3改变木材的力学性质4切削加工木材时对刀具造成损伤10.应压木{7}与正常材的区别:应压木早材管胞细胞壁较厚,晚材管胞细胞壁与正常材差别不大/同一年轮中应压木管胞较短,尖端变细或产生分歧/应压木细胞壁微纤丝角大45-50度/应压木密度与正常材密度之比约为4:3/应压木(2)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较高(2),木质素含量较低/应压木的顺纹收缩率和膨胀率较大/应压木力学性能降低,易弯曲和开裂11.应拉木{7}与正常材的区别:应拉木早材中有胶质纤维/由于胶质纤维的存在,应拉木加工时易起毛,难于干燥,易翘曲变形/应拉木中管孔数量减少,尺寸减小/应拉木密度较大/应拉木(1)木质素含量较高(1),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较低/应拉木的顺纹干缩率大,横纹干缩率小/应拉木的力学强度降低12.腐朽对材质的影响:1、化学性质:木腐菌分泌的酶对木材主成分和抽提物的分解过程,白腐使木材中木质素(白木)含量大幅下降,褐腐使全纤维素(褐全)含量大幅下降2材色:白腐初期颜色变化明显,中期颜色变浅,褐腐初期颜色变化不明显,中期颜色变暗3物理性质:密度变小,为正常材的2/3-2/5,渗透性提高,干缩率提高,吸水性增强,干燥时易变形翘曲4燃烧性质:密度变小,单位体积的燃烧放出的热量变少,白腐(白热量小)使木质素含量降低,单位质量燃烧放出的热量降低,褐腐(褐热量大)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降低,木质素相对含量增加,碳含量增加,单位质量燃烧放出的热量变大5力学性质:密度变小,力学强度降低1、木材表面光泽度具有各向异性:横切面无光泽,弦切面稍显光泽,弦切面有较好光泽;平行》垂直2、木材花纹给人亲近感:从色度学上讲,大多数树种的纹理颜色都在YR橙色系内,呈暖色,给人视觉温暖感/从图形学上讲,木材纹理平行但不等距,给人自由轻松舒适感觉,木材纹理文雅清秀,令人感到亲切/从生理学来讲,木材纹理径向的变化节律暗合人体生物钟的涨落节律3、冷暖感(导热系数)粗滑感(粗糙度)轻重感(密度)干湿感(含水率)软硬感(硬度)4、调湿速度(反应水蒸气量变化时材料迅速反映的能力调试速度越小,材料迅速反应能力越强,调湿能力越强)调湿量(调湿量越大调适能力越强)当室内空间的相对湿度发生变化时,具有吸放湿特性的室内装饰材料和家具会相应的从外界吸收水分或向外界放出水分,从而达到缓和湿度变化的效果5、木材调湿性能的影响因素:气积比(气积比越大,调湿能力越强),树种,木材厚度,木材密度,木材表面处理6、木材空间声学特性:木材作为建筑内装材料或者特殊用途材料时,对空间声学效果,房屋隔音效果的影响和调整作用。

《木材学》考研核心考点归纳

《木材学》考研核心考点归纳

【计算题】1、干缩率、干缩系数、差异干缩有一块标准的马尾松湿材,已知弦向尺寸为20cm,径向尺寸为15cm,现欲将其干燥到含水率为6%,弦向和径向尺寸分别变为10cm和12cm,试分别计算弦向、径向干缩系数和差异干缩。

弦向干缩率:[(20-10)/20]×100%=50%径向干缩率:[(15-12)/15]×100%=20%弦向干缩系数:50%/(30%-6%)=2.08径向干缩系数:20%/(30%-6%)=0.83差异干缩:50%/20%=2.52、各种密度、孔隙度P=(1-ρ/1.5)、含水率某种木材的绝干密度为0.51g/cm3,其孔隙度为(d)a.30%b.40%c.50%d.60%e.70%纤维饱和点时的含水率,在200C时为30%,在1200C时为(b)a.增加b.减小c.不变【树种识别】【画图题】【问答题】◇什么是木材的pH值和缓冲容量?有些树种木材的心材呈碱性,在采用脲醛胶进行胶合板生产时胶合质量不佳,其原因何在?答:木材的PH值一般泛指木材中水溶性物质的酸性和碱性程度,是定量反应木材水溶液中氢离子溶度大小的指标,通常以木粉的抽提物的pH值表征。

它不仅是木材的重要物化性质之一,也是木材加工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化学上,在一些由弱酸及其弱酸盐,或弱碱及其弱碱盐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或碱液时,溶液的pH值变化很小,即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外来的酸和碱具有缓冲能力,这种溶液叫座缓冲溶液。

木材的水抽提液是具有缓冲能力缓冲溶液,即木材具有缓冲容量。

因为脲醛胶的固化原理是,在加入氯化铵或硫酸铵作为固化剂的弱酸条件下,尿素与甲醛反应。

若树种的心材呈弱碱性,则会影响脲醛胶的固化,从而使得生产的胶合质量不佳。

◇木材具有各向异性的原因是什么?试从木材的干缩、渗透及力学强度三个方面说明木材的各向异性。

答:木材是天然生长的生物材料,由于组织构造的因素决定了木材的各向异性(anisotropy)木材干缩方面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纵向和横向,弦向和径向之间的差异。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结构心材、边材、早材、晚材、管孔、纹孔、穿孔、井字区、螺纹加厚、结晶区、无定形区、氢键、树脂道、导管、管胞、木射线、纤维、木纤维、同胞射线、异胞射线、同型射线、异型射线木材的特点树木来自种子植物,可分为两大类:裸子植物,针叶树材,无孔材,软材;被子植物,阔叶树材,有孔材,硬材;树木生长是高生长和直径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别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和侧向分生组织分生活动。

表皮原——表皮※顶端分生组织皮层原——皮层初生韧皮部(高生长)中柱原——中柱初生维管束维管束形成层髓初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维管束形成层(直径生长)次生木质部形成层原始细胞的种类及功能针叶树材韧皮部的细胞:筛胞、韧皮纤维、韧皮轴向薄壁细胞、韧皮射线、石细胞,其特有细胞是筛胞阔叶树材韧皮部的细胞有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轴向薄壁细胞、韧皮射线、石细胞,其特有细胞是筛管、伴胞阔叶材管孔的排列分布;阔叶树材轴向薄壁组织的分类(宏观、显微);检索表类型和特点:对分检索表,穿孔卡检索表,计算机木材识别系统。

对分检索表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韧皮部形成:(1)由顶端(原)分生组织向外分生初生韧皮部(与表皮、皮层很难分开)。

(2)由形成层射线原始细胞向外分生次生韧皮部。

(3)由皮层的最外侧形成木栓形成层向外、内分生木栓层、栓内层,形成周皮。

木材形成:形成层母细胞的分裂形成新(子)细胞;新生细胞和组织充分分化和成熟;成熟细胞的蓄积。

树木的从小到大结构单元:纤维素大分子(链)—基本纤丝—微纤丝—纤丝—大纤丝—薄层—各层—细胞壁—细胞—组织—器官—树干—树木壁层结构:分别描述针、阔叶树材组成细胞分子:针:轴向:厚壁:轴向管胞 树脂管胞 索状管胞薄壁:轴向薄壁细胞 轴向树脂道泌脂细胞 伴生薄壁细胞 横向:厚壁:射线管胞薄壁:射线薄壁细胞 横生树脂道泌脂细胞 伴生薄壁细胞 阔:轴向:厚壁:导管管胞 木纤维薄壁:轴向薄壁细胞 轴向树胶道的泌胶细胞 横向:厚壁:无薄壁:射线薄壁细胞 横生树胶道的泌胶细胞木材化学性质木材的化学组成:木材化学成分,有细胞壁物质和非细胞壁物质之分,或称为主要化学成分和少量化学成分。

木材学(7.3.1)--木材的物理性质(3)

木材学(7.3.1)--木材的物理性质(3)

课后思考题:
1. 什么是吸着滞后?引起吸着滞后的原因是什么 ? 2. 什么是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其在实际生产中有 何指导意义?
3. 木材中水分移动的动力和途径有哪些?
1.1.1 吸着及吸着稳定含水率
含水率低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细胞壁中微毛细管系统从湿空气 中 吸收水随分着,吸叫着吸的着进。行,含水率越来越高,吸着过程逐渐变慢,最后与环境 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此时木材的含水率叫吸着稳定含水率。
1.1.2 解吸及解吸稳定含水率:
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细胞壁中微毛细管系统将向湿空气中 排出水分,叫解吸。
影响因素:
尺 寸 : 随木材尺寸(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温 度 : 随着先前干燥温度的增大而变大。
※ 其变异范围在 1% 到 5% 之间,平均值取 2.5 %。
1. 2 木材平衡含水率
概 念 : 薄小木料在一定空气状态下最后达到的吸着稳定含水率或 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平衡含水率。
M 解 M 吸 M 平衡
第 23 讲
木材学
第 29 讲 木材的物理性质 ( 3)
内容提要
1. 木材的水分吸着和解吸
木材平衡含水率 木材水分的吸着等温线 木材的水分吸着滞后
2. 木材中水分的移动
水分移动的路径 FSP 以上水分的移动 FSP 以下水分的移动
1 木材水分的吸着和解吸
1.1 吸着与解吸
随着解吸过程的进行,含水率越来越低,解吸过程逐渐变慢,最后 与环境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此时木材的含水率叫解吸稳定含水率。
1.1.3 吸着滞后:
概念:在干木材吸着的
过程中,木材的吸着稳定含 水率或多或少地低于在同样 空气状态下的解吸稳定含水 率,这种现象叫吸着滞后。

木材学

木材学

一、名词解释1边材:成熟树干上的任一高度上,新生成的颜色较浅,水分较多的木质部。

2心材:位于树干中心部位,颜色较深,组织死亡,水分较少,比较耐腐的木质部,硬度有时比边材高。

3熟材:树干中心部分与外围部分的材色无区别,但含水量不同,中心水分较少的部分,称为熟材。

4年轮:在温带或寒带地区,树木每年只有一个生长期,只形成一个生长轮,则称之为年轮。

5生长轮:形成层在每一个生长季节里向内分生的一层次生木质部,称为生长轮。

6径切板:借助板材横切面中心线与生长轮切线之间的夹角在45°-90°的板材。

7弦切板:借助板材横切面中心线与生长轮切线之间的夹角在0°-45°的板材。

8早材:生长周期早期所形成的木材,腔大壁薄,色浅松软,为早材。

9晚材:生长周期晚期所形成的木材,腔小壁厚,色深致密,为晚材。

10晚材率:晚材在一个年轮中所占的比率。

11生长轮明显度:切面上相邻两个生长轮界限上的颜色,质地的明显差异程度。

12早晚材转变度:急变和缓变(主要针对针叶树材)。

13管孔:导管分子在横切面上呈圆孔状,称为管孔。

14侵填体:某些阔叶材的心材导管中,从切面上观察,常出现的一种泡沫状填充物。

15拟侵填体:心材树脂道中近似阔叶树材侵填体结构,是由薄壁细胞增大所造成的。

树脂道已散失功能。

16形成层: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是包裹着整个树干,树枝和树根的一个连续的鞘状层。

17形成层带:母细胞与子细胞形态、大小相似。

18幼龄材:是受顶端分生组织活动影响的形成层区域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又称未成熟材。

19胞间道:胞间道是分泌细胞围绕而成的长形细胞间隙。

的叫树脂道,阔叶材中贮藏树胶的叫树胶道。

20树脂道:针叶材中贮藏树脂的胞间道。

21树胶道:阔叶材中贮藏树胶的胞间道。

22纤维素:纤维素是由脱水吡喃葡萄糖单元相互联结而成的直链大分子化合物,是不溶于水的均一聚糖。

23半纤维素:凡水解时能分离出木糖、半乳糖等的植物细胞壁的组成部分便称之为半纤维素。

的木材学笔记

的木材学笔记

的木材学笔记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第一章木材宏观构造第一节树干的组成1.<研>.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亚门和被子植物亚门)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针叶树)和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又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多子叶植物。

而两者中的木本称为阔叶树。

林奈双命名法(又称两段命名法)。

属名+种加词+变种名<考>.裸子植物就是针叶树,被子植物就是阔叶树。

(╳)(但这话反过来是可以的:针叶树是裸子植物,阔叶树是被子植物。

)2.树木可分为树根,树干和树冠三部分。

各自作用:树根:支持立木于土地上,保持树木垂直,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物质,储藏备用养料。

树干:一方面把水分和矿物质通过边材从到树木,一方面把养料沿韧皮部送至树木,并与树根共同支撑树木。

树冠:把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养分以及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成碳水化合物,同时呼吸,蒸腾。

树冠的范围是由树干上部第一个大活枝算起,至树冠顶梢为止。

<考>.边材:水分矿物质运输韧皮部:养料运输3.树木的生长是高生长和直径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理解>.高生长是顶端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将新长出的细胞留置在下方,生长点向上抬高。

直径生长是形成层分生活动的结果,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

<研>.10米高的树,钉子钉在2米处,当树长到20米高时,钉子在哪儿?(主要就是考高生长是顶端分生,和已分生细胞无关。

)<名词解释>.初生长(高生长)VS次生长(直径生长)<考>.树木开始直接生长的标志是形成层向外生成次生韧皮部,向内生成次生木质部。

直径生长主要是侧向加粗分生组织,所形成的组织为次生组织。

次生组织主要加强树干对外界的应力。

(注意,次生组织的作用。

)<考大题>.树木生长的详细过程4.树干的四个部分: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画出针叶树材交叉场纹孔类型图。

木材学笔记:(有整理的一定要会,其他的还要自己结合书和笔记)第一章:木材的宏观构造与识别1、树木生长是高生长(顶端生长、初生长)和直径生长(次生长、侧向生长)的共同作用结果。

树木的生长包括高生长和直径生长。

树木中木质部的绝大部分是由直径生长形成,它是形成层原始细胞分生的结果。

所以木材的形成主要经过三个重要过程:形成层母细胞的分裂形成新(子)细胞;新生细胞和组织充分分化和成熟;成熟细胞的蓄积。

2、形成层原始细胞分为:1)射线原始细胞-分生出木射线和韧皮射线; 2)纺锤形原始细胞-分生出导管、管胞、木纤维等。

3心边材对材性和加工工艺的影响心边材在解剖构造上变化有限,在含水率相同时,心材由于浸渗物质较多,有时比边材材色深、重量略高(5%以上)、心材略硬、重、质脆,由于边材含有适于菌虫生长的养料故而招致腐朽、虫蛀。

心材浸渗物对菌虫有毒,故键全心材较边材耐久。

心材物质沉积在胞腔对气体和液体的渗透有不良影响,防腐改性等影响药液的渗透,心边材颜色的差异是细木工镶嵌工艺的很好材料。

但对胶合板制造因材色不一,会影响板面外观,对造纸纤维工业来说,需增加漂白工艺,否则会影响产品表观质量。

4、早晚材比较(1)构造上①早材在年轮内侧,生长初期形成,颜色浅,晚材则相反。

②早材细胞腔大壁薄,长度略短于晚材,宽度大于晚材。

如:水曲柳、柞木的早材导管的细胞腔肉眼下都能看见。

(2)材性上①早材较松软,密度小,晚材较致密,硬重,密度大。

②早材强度小耐磨性差,晚材强度大耐磨性好。

③早材横向干缩小,晚材横向干缩大。

5、阔叶材管孔的排列及分布:(1)环孔材(2)散孔材(3)半环孔材或半散孔材(4)辐射孔材(5)切线孔材(6)交叉孔材(或称花样孔材)6、阔叶材管孔的组合(1) 单管孔(2) 复管孔(3) 管孔链(4) 管孔团7、环孔材晚材管孔排列:①星散排列:管孔大多单独,分布均匀或比较均匀,呈星散排列如:水曲柳,橡树。

②径、斜列:管孔沿径向或斜向排列,可进一步区分为:a、单径列:管孔单引向排列、光叶黄、野梧桐。

b、火焰状:径向之变态,舌部分叉成火焰状,苦楮,槲栎,麻烁。

d、斜列:管孔排列与射线成倾斜角如:栗木、钧栗。

③弦向排列(切线状、榆木状)包括波形,晚材管孔呈弦向排列与年轮略呈平引或呈波形,如:榆、榉、朴。

④团型(丛聚型)若干个相聚成团,如桑树、拓树,剌槐⑤图案型:呈《形黄连木,按一定图案,有规则排列。

8、宏观:轴向薄壁组织的类型(包括傍管型和离管型)(1)傍管型薄壁组织:(2)离管型薄壁组织:(环绕于导管周围(与导管没有联系)与导管相连生)①环管束状:如水曲柳。

①切线状:如苦槠。

②翼状:如泡桐。

②网状:柿树。

③聚翼状:如洋槐。

③离管带状:黄檀。

④宽带状:如铁刀木。

④轮界状:柚木、杨木。

微观:针:星散状切线状轮界状阔:傍管:①环管束状②翼状③聚翼状④宽带状5稀疏傍管状6单侧傍管状离管:①切线状②网状③离管带状④轮界状5梯状6星散状9、胞间道胞间道——指由分泌细胞围绕而成的长形细胞间隙(特殊孔道)。

树脂道——贮藏树脂的胞间道。

存在于部分针叶树材中。

(红松)树胶道——贮藏树胶的胞间道。

存在于部分阔叶树材中。

具有正常树脂道的针叶树材主要有松属、落叶松属、云杉属、黄杉属、银杉属及油杉属。

前五属具有轴向与径向两种树脂道,而油杉属仅有轴向树脂道。

10、树皮的形成树皮形成三阶段:(1)由顶端(原)分生组织向外分生初生韧皮部(与表皮、皮层很难分开)。

(2)由形成层射线原始细胞向外分生次生韧皮部。

(3)由皮层的最外侧形成木栓形成层向外、内分生木栓层、栓内层,形成周皮。

11、针叶材不具有假宽射线,只有单列或者纺锤形,而阔叶材有单列,多列,假宽木射线(聚合木射线),栎木射线。

12、检索表的类型木材检索方法有三类:对分检索表,穿孔卡检索表,计算机木材识别系统。

对分检索表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概念:边材和心材的定义边材:在木质部中,靠近树皮(通常颜色较浅)的外环部分,含水率高,立木时具生理功能的木材称边材,担负着由下往上输送水分和养分。

心材:在靠近髓心周围与边材之间(通常颜色较深)的木质部,在立木时已不具有生理功能的。

生长轮、年轮:通过形成层的活动,在一个生长周期中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在横切面上呈现一个围绕髓心的完整轮状结构,称为生长轮或生长层。

温带和寒带树木在一年里,形成层分生的次生木质部,形成后向内只生长一层,将其生长轮称为年轮。

早材:在一个生长轮内,靠近髓心一侧,是树木生长季节早期形成的部分,材色较浅,组织松软,又称为春材。

晚材:在一个生长轮内,靠近树皮一侧,是树木生长季节后期形成的部分,材色较深,组织紧密,材质坚硬,又称为秋材。

导管与管孔:组成木材的细胞大多数是纵向排列的,其内部中空。

阔叶材各类纵向细胞中有一种直径较大,专门承担输导作用的组织叫导管;导管在横断面上的孔穴状称管孔。

木射线:在木材横切面上有颜色较浅的,从髓心向树皮呈辐射状排列的组织。

第二章:木材细胞1、形成层有两种原始细胞:纺锤形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

2、纹孔的组成部分纹孔主要由纹孔膜、纹孔环、纹孔缘、纹孔腔(纹孔室、纹孔道)以及纹孔口(内、外口)组成。

在立木时期,纹孔对两侧细胞的压力不一样,将纹孔塞推向一侧,堵住纹孔口,称为闭塞纹孔。

3、管胞细胞壁壁层结构:从四个方面了解各壁层:厚度比例、薄层数、化学组成、纤丝倾角。

P <1% / 木素60~90% 松散不规则S1 10~22% 4~6 木素40%半:阔>针纤:针>阔50~70°S2 70~90% 早30~40晚150 纤为主阔:半>木针:木>半10~30°S3 2~8% 1~6层纤维素>半>木素(最少)60~90°纤维素分子(链)—基本纤丝—微纤丝—纤丝—大纤丝—薄层—各层—细胞壁—细胞—组织—器官—树干—树木概念:结晶区与非结晶区结晶区——沿基本纤丝的长度方向,纤维素大分子链的排列状态并不都相同。

在大分子链排列最致密的地方,分子链规则平行排列,定向良好,反映出一些晶体的特征,所以被称为纤维素的结晶区。

非结晶区——当纤维素分子链排列的致密程度减小、分子链间形成较大的间隙时,分子链与分子链彼此之间的结合力下降,纤维素分子链间排列的平行度下降,此类纤维素大分子链排列特征被称为纤维素非结晶区(有时也称作无定形区)。

在一个基本纤丝的长度方向上可能包括几个结晶区和非结晶区。

基本纤丝:木材细胞壁的组织结构,是以纤维素作为“骨架”的。

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一些长短不等的链状纤维素分子,这些纤维素分子链平行排列,有规则地聚集在一起称为基本纤丝(又称微团)。

第三章:木材显微构造1、针叶材早晚材管胞区别:早材管胞,两端呈钝阔形,细胞腔大壁薄,横断面呈四边形或多边形;晚材管胞,两端呈尖削形,细胞腔壁厚,横断面呈扁平状2、树脂道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的组成:树脂道——由薄壁的分泌细胞环绕而成的孔道,是具有分泌树脂功能的一种组织,为针叶树材构造特征之一。

根据树脂道发生和发展可分为正常树脂道和创伤树脂道。

树脂道由泌脂细胞、死细胞、伴生薄壁细胞和管胞所组成。

3、射线管胞与射线薄壁细胞的区别:射线管胞——木射线中的横向管胞,为松科木材特征射线薄壁细胞——横向生长的薄壁组织,是组成木射线的主体。

4、阔叶材导管分子的形状 :常见有鼓形、纺锤形、圆柱形和矩形等,一般早材部分多为鼓形,而晚材部分多为圆柱形和矩形。

5、交叉场纹孔:在径切面,射线薄壁细胞和早才轴向管胞的相交区域内观察的纹孔式。

常见类型:窗格状 云杉型 柏木型 杉木型 松木型6、名词解释:穿孔:穿孔-两个导管分子纵向相连时,其端壁相通的孔隙称为穿孔。

同胞射线:在针叶材中木射线都为射线薄壁细胞组成,没有射线管胞。

异胞射线:在针叶材中木射线都为射线薄壁细胞和射线管胞组成。

同型:在阔叶材中,木射线都是由横卧射线细胞组成。

异型:在阔叶材中,木射线由方形的或直立的射线细胞与横卧射线细胞组成。

木纤维:约占木材体积的50%。

木纤维是两端尖削,呈长纺锤形,腔小壁厚的细胞。

7、针阔叶材的组成分子:针:轴向:厚壁:轴向管胞 树脂管胞 索状管胞薄壁:轴向薄壁细胞 轴向树脂道泌脂细胞 伴生薄壁细胞横向:厚壁:射线管胞薄壁:射线薄壁细胞 横生树脂道泌脂细胞 伴生薄壁细胞阔:轴向:厚壁:导管管胞 木纤维薄壁:轴向薄壁细胞 轴向树胶道的泌胶细胞横向:厚壁:无薄壁:射线薄壁细胞 横生树胶道的泌胶细胞第四章:木材的化学性质1、木材的化学组成:木材化学成分,有细胞壁物质和非细胞壁物质之分,或称为主要化学成分和少量化学成分。

2、木材三要素的结构单元,结构特点,分布纤维素: 图4-1 木材的化学组成 木材 木质素碳水化合物 半纤维素(水解单糖—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D-木糖、L-阿拉伯糖)纤维素(水解单糖—D-葡萄糖)细胞壁 主要组分 少量组分 无机物(灰分)有机物(芳香族、萜烯类、脂肪族等化合物)纤维素是由D-葡萄糖基构成的直链状高分子化合物。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是1,4-β-D-吡喃式失水聚葡萄糖组成。

结构特点:①葡萄糖基的连接为1、4-β-甙键联结。

②单元是D—葡萄糖基,相邻的葡萄糖基旋转180度。

③葡萄糖基包含三个醇羟基,分别位于2、3、6三个碳原子上。

④C1位置具隐性醛基,显还原性。

⑤葡萄糖基为环式结构。

半纤维素: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糖基所组成分子量较小的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型为支链型,常带有各种短侧链。

仅含有150-200个半纤维素糖基。

针叶树材(softwood)与阔叶树材(hardwood)两者的半纤维素虽然有些差异:阔叶树材的半纤维素,高聚糖主要有两种:木糖和葡甘聚糖,约占20-35%。

针叶树材的半纤维素,高聚糖主要为:①半乳糖基葡萄糖基甘露聚糖。

②阿拉伯糖基-4-氧-甲基-葡萄糖醛酸基木聚糖,前者约占15-35%,后者约占5-10%。

半纤维素在细胞壁中的分布和作用:1.分布模式:①围绕纤维轴成同心薄层状态集聚的,常与非结晶态的纤维素交织在一起。

②分散分布。

2.分布浓度:经研究指出S1层最高,内向逐渐降低,在S2的中部浓度较低,且恒定。

半纤维素一般为非结晶状态,存在于纤维素微纤丝之间。

化学性质有些与纤维素相同。

木质素:是由苯基丙烷结构单元通过醚键和碳-碳键联接而成、具有三维结构的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

苯基丙烷单元分成三类:愈疮木基丙烷(G)、紫丁香基丙烷(S)和对羟基丙烷(H)。

C CCOCH 3OH C C C OCH 3OH CCC OHH 3CO 木质素的分布 :木质素在木材中的分布不均匀,一般采集部位愈高,木质素含量愈低。

木质素在植物结构中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胞间层的木质素浓度最高,细胞内部浓度则减小,次生壁内层又增高官能团 :甲氧基 羟基 羰基羧基 ( 一般认为木质素中是不存在羧基的,但在磨木木质素中存在0.01-0.02/OCH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