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木材学笔记

合集下载

木材学复习资料(全)讲解

木材学复习资料(全)讲解

第一章木材的生成1.1.木材的优点:木材的视觉,触觉,听觉,吸湿性能等。

1.2.木材的缺点:1.干缩和湿胀;2.木材易发生腐朽和受到虫蛀;3.木材作为沿海水工建筑材料或木船时,容易被海生钻孔动物所侵害;4.木材易于燃烧;5.木材的变异性差别很大;6.木材有很多天然的缺陷。

1.3.树干的组成(由外向内)(一)树皮:1 表皮:幼茎最外边的保护层;2 皮层:表皮内侧的薄壁组织,有贮存养分及通气的作用;3 韧皮部:俗称内树皮,由形成层产生,是植物中输导养分的组织。

4 周皮:成熟树干最外边的保护层,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俗称外树皮;(二)形成层: 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是包裹着整个树干、树枝和树根的一个连续的鞘状组织层。

(三)木质部: 位于形成层和髓之间,是形成木材的主要部分,根据细胞的来源分为:初生木质部: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由原形成层分生形成。

与髓紧密相连,占树木的体积很少;次生木质部:是次生分生组织—形成层活动的结果,占树木体积的绝大部分,是木材利用中最主要的部分。

(四)髓:位于树干的中心,是被木质部包围的薄壁组织,其功能是贮存养分供树木生长,在木材利用上价值很小,但其颜色、大小、形状、质地因树种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在木材识别上有特征意义。

1.4.形成层带:形成层原始细胞的重复分裂产生木质部母细胞和韧皮部母细胞,这些母细胞和形成层原始细胞形态相似,也可以进行几次分裂,然后才进入到成熟阶段,所以把这层未分化的细胞带叫形成层带,一般有6~8层细胞。

1.5.高生长(顶端生长、初生长):即长高,是顶端分生组织分生的结果;1.6.直径生长(次生长):即长粗,是形成层原始细胞平周分裂的结果。

1.7.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区别:(一)在结构方面:1 幼龄材的纤维长度短,直径小;2 幼龄材晚材百分率低;3 幼龄材出现螺旋纹理的倾向较大;4 幼龄材细胞次生壁中层的微纤丝角较大。

(二)在物理力学性质方面1 幼龄材的密度低;2 由于S-2微纤丝角度大,造成它的纵向收缩大,横向收缩小,干燥时容易翘曲,降低锯材质量;3力学强度降低约15%~30%,由于由于S-2微纤丝角度增大,顺纹抗拉强度明显降低。

木材学复习

木材学复习

纤维素的物理性质:吸湿性、吸湿滞后; 3、半纤维素:
命名方法、针阔叶树材的不同、与纤维素 的区别; 4、抽提物:作用;
5、木材的PH值范围4-6,弱酸性;
6、三大素在细胞壁中的分布;
第六章 1、木材密度:分类(按水分含量、细胞壁密 度、实质密度、空隙度) 密度的测定方法、密度的影响因素 2、木材和水分:三种水、位置、对木材的影 响 含水率的分类-木材工业中常用的含水率、定 义、计算; 木材的不同含水率状态—不同含水状态木材 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定义、测定、意义 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定义、特点、等温吸着 曲线-影响因素
木材纹理、花纹;
材表的特征;
髓斑;
树皮的构造;
木材宏观识别方法;
木材检索方法
第三章 叠生形成层、非叠生形成层、形成层的分 裂
木材细胞壁的超微构造:三大物质、基本 纤丝、微纤丝、两个相态
细胞壁的壁层结构、微纤丝排列、厚度百 分比 纹孔—类型、组成部分;阔叶树具缘纹孔、 针叶树具缘纹孔、纹孔对的类型; 胞壁上的其它特征-
绪论:木材的优缺点,森林的三大效益 第一章:现代植物分类学的基本阶层;树木 的分类;树木以及木材的名称(学名); 树木的组成; 树木的生长(高生长和直径生长-组织 ,过 程) 木材形成的过程 树干的组成:木质部(初生木质部、次生木 质部)、形成层、髓 幼龄材:认识的两个误区,定义,木材中的 位置,界定。
轴向薄壁 少数树种有,数量较少,排列较 丰富,排列类型多种多样. 组织 简单. 分离管类与傍管类。 矿物质 仅少数树种细胞含有草酸钙 在不少树种细胞中含有草 结晶,不含二氧化硅。 酸钙结晶,结晶形状多样。 有些热带树种细胞中含有 二氧化硅。 少数树种具有.
乳汁管、 不具有 乳汁迹

《木材学》——李坚木材学笔记(完整)

《木材学》——李坚木材学笔记(完整)

1、画出针叶树材交叉场纹孔类型图。

木材学笔记:(有整理的一定要会,其他的还要自己结合书和笔记)第一章:木材的宏观构造与识别1、树木生长是高生长(顶端生长、初生长)和直径生长(次生长、侧向生长)的共同作用结果。

树木的生长包括高生长和直径生长。

树木中木质部的绝大部分是由直径生长形成,它是形成层原始细胞分生的结果。

所以木材的形成主要经过三个重要过程:形成层母细胞的分裂形成新(子)细胞;新生细胞和组织充分分化和成熟;成熟细胞的蓄积。

2、形成层原始细胞分为:1)射线原始细胞-分生出木射线和韧皮射线; 2)纺锤形原始细胞-分生出导管、管胞、木纤维等。

3心边材对材性和加工工艺的影响心边材在解剖构造上变化有限,在含水率相同时,心材由于浸渗物质较多,有时比边材材色深、重量略高(5%以上)、心材略硬、重、质脆,由于边材含有适于菌虫生长的养料故而招致腐朽、虫蛀。

心材浸渗物对菌虫有毒,故键全心材较边材耐久。

心材物质沉积在胞腔对气体和液体的渗透有不良影响,防腐改性等影响药液的渗透,心边材颜色的差异是细木工镶嵌工艺的很好材料。

但对胶合板制造因材色不一,会影响板面外观,对造纸纤维工业来说,需增加漂白工艺,否则会影响产品表观质量。

4、早晚材比较(1)构造上①早材在年轮内侧,生长初期形成,颜色浅,晚材则相反。

②早材细胞腔大壁薄,长度略短于晚材,宽度大于晚材。

如:水曲柳、柞木的早材导管的细胞腔肉眼下都能看见。

(2)材性上①早材较松软,密度小,晚材较致密,硬重,密度大。

②早材强度小耐磨性差,晚材强度大耐磨性好。

③早材横向干缩小,晚材横向干缩大。

5、阔叶材管孔的排列及分布:(1)环孔材(2)散孔材(3)半环孔材或半散孔材(4)辐射孔材(5)切线孔材(6)交叉孔材(或称花样孔材)6、阔叶材管孔的组合(1) 单管孔(2) 复管孔(3) 管孔链(4) 管孔团7、环孔材晚材管孔排列:①星散排列:管孔大多单独,分布均匀或比较均匀,呈星散排列如:水曲柳,橡树。

木材学复习要点

木材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1.木材及木材学的概念;木材是来源于森林的主产品-----树木的一种各向异性的多孔性的毛细管胶体。

2.学习木材学的重要意义。

(1)木材作为一种资源所具备的优点:可更新性、可选育性、无污染性不足:投资周期长,占地面积大;产品质量与数量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认为很难控制。

(2)木材作为一种材料或原料所具备的优势:强重比高、热导性能低、回弹性好、声学效果好、绝缘性能良、触觉效果佳。

不足:亲湿性、耐侯性、抗虫性、木材缺陷及各向异性等(3)资源状况要求对木材有正确的认识:国产资源锐减、进口渠道渐窄、天保工程的启动、人工林木材材性下降(4)环境保护对装饰材料要求提高:要求开发绿色环保型、低甲醛或无甲醛释放的材料、加工剩余物的回收及高效利用(5)木制品的性能与木材优化加工:木材与胶粘剂及油漆的相互作用机理、木制品性能与木材之间的关系、木材抗性的提高的机理与方法第二章(1)1.树木及木材的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1)树木的组成部分:树根、树冠、树干,功能...(2)树干的组成:树皮、形成层、髓、木质部2.树木的生长:高生长与径生长3.木材的三个切面横切面:与树干长轴或木纹相垂直的断面,亦即树干的端面径切面:沿树干长轴方向,与树干半径方向一致或通过髓心的纵切面弦切面:沿树干长轴方向,与树干半径方向相垂直或与以髓为圆心的同心圆相切的纵切面4.生长轮的概念及其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树木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形成一层木材,围绕髓心呈同心圆状,称为生长轮;在温带或寒带地区,树木每年只有一个生长期,只形成一个生长轮,则称之为年轮。

生长轮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同心圆状或波浪形/平行的条状/倒“V”形5.早、晚材概念6.心、边材概念及其在加工利用上的差异:边材:成熟树干的任一高度上,新生成的颜色较浅,水分较多的木质部。

心材:位于树干中心部位,颜色较深,组织死亡,水分较少,比较耐腐的木质部,硬度有时比边材高。

心材在利用上的优点:特征颜色、渗透性低、耐侯性强、耐腐性及抗菌抗虫性佳7.木射线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辐射状线条/平行带状/纺锤形或细线状木射线对加工利用的影响优点:防护溶剂易渗入;装饰效果较好缺点:易导致木材开裂8.管孔式、管孔的组合、侵填体:概念:阔叶材的纵行细胞——导管分子在横切面上呈圆孔状,称为管孔;在纵切面上呈沟槽状,称为导管槽。

学习资料木材知识

学习资料木材知识

学习资料木材知识----------------一、国产木材1、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属于杉科,是我国特有的速生商品材树种,分布较广,福建沿海山地很多,特点是生长快,材质好,木材纹理通直,结构均匀,材质轻韧,强度适中,杉木具香味,材中含有“杉脑”,能抗虫耐腐,加工容易。

杉木属于软木,它的缺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由于杉木为速生材,成材期为4—6年,生产迅速,自然木质纤维疏松,而且水分含量大,表面硬度较软,外力作用易引起划痕,第二个缺点是结疤多,每隔一小段距离就有一块黑色的结疤。

因此杉木一般较少用来做家具,而是用来制作纸浆、细木工板、密度板、刨花板,或是做成指接板用来做家具的内挡板,杉木之所以应用最为广泛是因为它的产量和价格,基本上它是能接触到的最便宜的木材了,杉木原木(就是锯下来的树木)一立方在800-1300左右,根据树的直径大小价格有所变化,大直径的价格高,如果是已经加工过的杉木方料,价格就在1500-1800左右。

2、松木(马尾松、樟子松)儿童家具许多都是采用松木的。

松木家具的用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马尾松,一种是樟子松,以樟子松为主,当然一些进口品牌也有采用国外的松木,马尾松在我国南方分布极广,福州附近山上就有马尾松,它是我国南部主要材用树种,是人造纤维板的重要原材料,马尾松纹理直或斜不匀,结构中至粗。

缺点是干燥时翘裂较严重。

不耐腐。

油漆、胶接性能不良。

握钉力强,相对来说作为木工板材在家具中应用较少。

樟子松主要产于东北和俄罗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被广泛的运用为中档实木家具的用材。

特点是材质较强,纹理比较清晰,木质较好,如果作为家具一般刷清漆,体现木材的细密纹理。

3、香樟木它的最大特点是富含浓郁的香气,这种香气可以驱虫、防蛀、防霉、杀菌,樟脑丸就是提炼樟木中的香料制成的,樟木属于樟科,是一种软木,在我国江南各省都有,而台湾福建盛产。

树径较大,材幅宽,花纹美。

木材学笔记

木材学笔记

木材学笔记:(有整理的一定要会,其他的还要自己结合书和笔记)第一章:木材的宏观构造与识别1、树木生长是高生长(顶端生长、初生长)和直径生长(次生长、侧向生长)的共同作用结果。

树木的生长包括高生长和直径生长。

树木中木质部的绝大部分是由直径生长形成,它是形成层原始细胞分生的结果。

所以木材的形成主要经过三个重要过程:形成层母细胞的分裂形成新(子)细胞;新生细胞和组织充分分化和成熟;成熟细胞的蓄积。

2、形成层原始细胞分为:1)射线原始细胞-分生出木射线和韧皮射线; 2)纺锤形原始细胞-分生出导管、管胞、木纤维等。

3心边材对材性和加工工艺的影响心边材在解剖构造上变化有限,在含水率相同时,心材由于浸渗物质较多,有时比边材材色深、重量略高(5%以上)、心材略硬、重、质脆,由于边材含有适于菌虫生长的养料故而招致腐朽、虫蛀。

心材浸渗物对菌虫有毒,故键全心材较边材耐久。

心材物质沉积在胞腔对气体和液体的渗透有不良影响,防腐改性等影响药液的渗透,心边材颜色的差异是细木工镶嵌工艺的很好材料。

但对胶合板制造因材色不一,会影响板面外观,对造纸纤维工业来说,需增加漂白工艺,否则会影响产品表观质量。

4、早晚材比较(1)构造上①早材在年轮内侧,生长初期形成,颜色浅,晚材则相反。

②早材细胞腔大壁薄,长度略短于晚材,宽度大于晚材。

如:水曲柳、柞木的早材导管的细胞腔肉眼下都能看见。

(2)材性上①早材较松软,密度小,晚材较致密,硬重,密度大。

②早材强度小耐磨性差,晚材强度大耐磨性好。

③早材横向干缩小,晚材横向干缩大。

5、阔叶材管孔的排列及分布:(1)环孔材(2)散孔材(3)半环孔材或半散孔材(4)辐射孔材(5)切线孔材(6)交叉孔材(或称花样孔材)6、阔叶材管孔的组合(1) 单管孔(2) 复管孔(3) 管孔链(4) 管孔团7、环孔材晚材管孔排列:①星散排列:管孔大多单独,分布均匀或比较均匀,呈星散排列如:水曲柳,橡树。

②径、斜列:管孔沿径向或斜向排列,可进一步区分为:a、单径列:管孔单引向排列、光叶黄、野梧桐。

史上最全的木材学笔记

史上最全的木材学笔记

第一章木材宏观构造第一节树干的组成1.<研>.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亚门和被子植物亚门)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针叶树)和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又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多子叶植物。

而两者中的木本称为阔叶树。

林奈双命名法(又称两段命名法)。

属名+种加词+变种名<考>.裸子植物就是针叶树,被子植物就是阔叶树。

(╳)(但这话反过来是可以的:针叶树是裸子植物,阔叶树是被子植物。

)2.树木可分为树根,树干和树冠三部分。

各自作用:树根:支持立木于土地上,保持树木垂直,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物质,储藏备用养料。

树干:一方面把水分和矿物质通过边材从到树木,一方面把养料沿韧皮部送至树木,并与树根共同支撑树木。

树冠:把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养分以及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成碳水化合物,同时呼吸,蒸腾。

树冠的范围是由树干上部第一个大活枝算起,至树冠顶梢为止。

<考>.边材:水分矿物质运输韧皮部:养料运输3.树木的生长是高生长和直径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理解>.高生长是顶端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将新长出的细胞留置在下方,生长点向上抬高。

直径生长是形成层分生活动的结果,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

<研>.10米高的树,钉子钉在2米处,当树长到20米高时,钉子在哪儿?(主要就是考高生长是顶端分生,和已分生细胞无关。

)<名词解释>.初生长(高生长)VS次生长(直径生长)<考>.树木开始直接生长的标志是形成层向外生成次生韧皮部,向内生成次生木质部。

直径生长主要是侧向加粗分生组织,所形成的组织为次生组织。

次生组织主要加强树干对外界的应力。

(注意,次生组织的作用。

)<考大题>.树木生长的详细过程4.树干的四个部分: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了解>.树皮:贮藏养分,防止树木生活组织受外界湿度剧烈变化或机械损伤的影响。

分为内皮(活皮),外皮(死皮),占树干总体的6%-25%。

木材基本知识..

木材基本知识..

木材基本知识*木材基础知识木材基础知识木材基础知识木材基础知识1111、、、、基本术语基本术语基本术语基本术语针叶材(树)、阔叶材(树):木材学意义上的分类和植物学不同,它是根据木材纤维构成来分的,即具有导管和木射线的是阔叶材,具有管胞和树脂道的是针叶材。

硬材、软材:通常意义上,木材学中将针叶树材称作软木(SOFT WOOD),将阔叶树材称作硬木(HARD WOOD)。

但是贸易中,这种称法往往被误解,硬木会泛指硬度、密度(容积重)比较大的木材,软木则用来泛指硬度、密度(容积重)较小的木材。

目前多层实木地板和实木地板的面层的选材以阔叶材为主。

早材:木材在一年的生长周期中,春天和夏天的温度比较高,雨量比较充沛,生长较快,该部分木材称为早材。

晚材:木材在一年的生长周期中,秋天和冬天的温度比较低,雨量稀少,生长较慢,该部分木材称为晚材。

年轮:在一个生长季内,由早材过渡到晚材是渐进的,一般说来早材不如晚材紧密,在木材的横切面上出现一个完整的轮状结构称为年轮。

边材:木材的边部颜色较浅的部分,俗称边材。

芯材:木材芯部颜色较深的部分,俗称芯材。

不同的树种边材和芯材的差异性不同,木材生长速度越慢,生长年代也长,边材和芯材的颜色和材性差异性越大,一般速生材边材和芯材的颜色和材性差异不明显,珍贵树种边材和芯材差异性明显,例如花梨和酸枝等红木其边材颜色很浅,极易腐朽,但芯材颜色深,极耐腐朽。

木材的早材和晚材、边材和芯材的综合影响形成了木材天然的纹理变化和色差。

纤维及纤维形态:纤维形态主要指纤维细胞的长度、宽度、长宽比、壁厚和各种细胞本身的形态特征等。

而在植物学中,纤维一词仅指韧皮纤维及被子植物中呈纺锤状的细长细胞。

纤维是纤维板的最主要和最有用的部份。

植物纤维细胞的3个主要化学成分和抽提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

纤维素:是组成纤维细胞的骨架和主体,无纤维素不能称之为纤维,因此,纤维素是决定纤维板强度的根本因素。

原料纤维素含量高,意味着原料纤维获得率高,产品的机械强度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木材宏观构造第一节树干的组成1.<研>.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亚门和被子植物亚门)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针叶树)和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又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多子叶植物。

而两者中的木本称为阔叶树。

林奈双命名法(又称两段命名法)。

属名+种加词+变种名<考>.裸子植物就是针叶树,被子植物就是阔叶树。

(╳)(但这话反过来是可以的:针叶树是裸子植物,阔叶树是被子植物。

)2.树木可分为树根,树干和树冠三部分。

各自作用:树根:支持立木于土地上,保持树木垂直,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物质,储藏备用养料。

树干:一方面把水分和矿物质通过边材从到树木,一方面把养料沿韧皮部送至树木,并与树根共同支撑树木。

树冠:把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养分以及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成碳水化合物,同时呼吸,蒸腾。

树冠的范围是由树干上部第一个大活枝算起,至树冠顶梢为止。

<考>.边材:水分矿物质运输韧皮部:养料运输3.树木的生长是高生长和直径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理解>.高生长是顶端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将新长出的细胞留置在下方,生长点向上抬高。

直径生长是形成层分生活动的结果,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

<研>.10米高的树,钉子钉在2米处,当树长到20米高时,钉子在哪儿?(主要就是考高生长是顶端分生,和已分生细胞无关。

)<名词解释>.初生长(高生长)VS次生长(直径生长)<考>.树木开始直接生长的标志是形成层向外生成次生韧皮部,向内生成次生木质部。

直径生长主要是侧向加粗分生组织,所形成的组织为次生组织。

次生组织主要加强树干对外界的应力。

(注意,次生组织的作用。

)<考大题>.树木生长的详细过程4.树干的四个部分: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了解>.树皮:贮藏养分,防止树木生活组织受外界湿度剧烈变化或机械损伤的影响。

分为内皮(活皮),外皮(死皮),占树干总体的6%-25%。

作为原木识别的主要依据形成层: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肉眼不见,由具有细胞分裂机能的细胞构成,向内分裂次生木质部,向外分裂次生韧皮部。

木质部:初生木质部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次生木质部起源于形成层的逐年分裂,占绝大部分,是木材的主体。

<考>木质部明显多于韧皮部的原因。

壮龄树的树干由90%的木质部和10%的韧皮部组成。

髓:由薄壁细胞组成;功能:在树木生长初期,贮存养分供给树木生长。

髓与初生木质部共同组成髓心。

髓心组织松软,强度低,易开裂,在附近多节,质量要求较高的木材,不允许带有髓心。

<名词解释>偏心材:树木受生长环境影响,髓偏离中心而移向一侧。

髓vs髓心<考>一切组织均起源于形成层。

(√)形成层是产生木材的源泉。

(√)髓的形状和大小可作为鉴别木材的特征之一。

(╳)(是髓心,而不是髓)最外层的生长层是最新的木质部。

(√)5.木材的三切面(注意图1-2 三切面及主要宏观构造如断续的射线)三切面的定义:横切面:与树干纵轴或木纹方向相垂直的切面(该面用作砧板,铺路木砖);径切面:与树干纵轴或木纹方向相平行,沿树干半径所作的切面(该面用作地板、木尺、乐器用处的共鸣板);弦切面:与树干纵轴或木纹方向相平行,与树干半径相垂直,与年轮相切的切面。

(该面用作家具,桶板,甲板)<理解>板厚的中心线与年轮的切线,两直线所成夹角大于60度,称为径切板,小于30度,称为弦切板。

<名词解释>斜切板:夹角介于30度和60度之间的,也称半径切板或半弦切板。

<考>.通常用弦切板用作乐器的共鸣板。

(╳)(径切板的用处)<研>.以水曲柳为例,画出径切面和弦切面示意图(主要是导管槽,水曲柳晚材导管呈星散状排列,书上有特别提到,旋切单板美观)或比较水曲柳和水青冈的弦切面花纹(一个是导管的作用,一个是粗木射线的作用)。

第二节木材的宏观构造(归纳总结哪些是横向细胞,哪些是轴向?哪些一定存在,哪些是可能存在,联系微观构造,厚壁&薄壁及作用。

)宏观构造指在肉眼或扩大镜下能观察到的构造和外貌特征,分为构造特征和辅助特征两大类。

(注,原木的材表特征也属于宏观构造范畴,作为识别参考依据。

)1.心边材<理解>.木材中心边材颜色有显着差别的,称显心材树种(心材树种)。

心边材颜色无明显差别,但含水率有差别的,称隐心材树种(熟材树种)。

心边材颜色无明显差别,且含水率无差别的,称边材树种。

树木在幼龄时期全部由边材构成。

边材的宽度与树木在林分里的优势程度有关,活力大的树木有较宽的边材。

在树木内部,树冠的边材最宽,向下到树干基部宽度减小。

*<掌握>树木从边材到心材的转变过程:1生活细胞失去作用2细胞壁中水分大大减少3营养物质自细胞中移去4导管中侵填体形成5细胞壁中浸提物质沉积6纹孔处于闭锁状态<名词解释>假心材(伪心材):某些心边材颜色无明显差别的树种,菌类寄生,使木材变色,中心部分成为假心材,山杨最易形成。

vs隐心材内含边材:在心边材有明显差别的树种中,心材部分偶现材色较浅的环带,称为内含边材。

是由于菌类或气候影响形成的,在栎木中常见。

髓心vs髓斑(树木生长过程中,形成层受到昆虫损害后形成的愈合组织)<考>.看不到髓心的树种,称为隐心材。

(╳)(心边材颜色无明显区别,但在立木中心材含水率较低:如云杉属、冷杉属、山杨、水青冈等。

)所有树种的边材含水率都是高于心材的。

(╳)(我国东北次生林中的水曲柳,柞木,白桦正好相反。

)以新采伐的木材颜色作为识别依据,识别较为准确。

(√)(树木初伐后,心材无色或浅色,暴露相当时间后,心材中有机物质氧化,变为深色。

)边材的宽窄,为鉴定木材的特征之一。

(√)2.生长轮,早晚材<理解>在同一树木中,其垂直分布大致是越近树基年轮越窄,越近树梢年轮越宽,水平分布大致是越近髓心年轮越宽,越近树皮年轮越宽。

(从生长速度分析)*在木材利用上,以横切面上垂直年轮方向1cm内年轮的树木来估计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一般来说,针叶树材以每厘米内年轮树木均匀者强度为大,而阔叶树材的环孔材则是年轮越宽,强度越大。

在一个年轮内,早材至晚材的转变程度是识别针叶树材的重要特征之一。

生长轮的形成是缘于外界环境变化造成木质部的不均匀生长现象。

*软松(早晚材缓变)华山松红松锯齿状加厚瘤层<单维管束松亚属>硬松(早晚材急变)马尾松油松。

<双维管束松亚属>如何区别软松和硬松软松是松属中的单维管束松亚属,一般早晚材缓变,射线管胞内壁平滑,无锯齿状加厚出现,瘤层存在于管胞表面角隅处。

而硬松是双维管束松亚属,早晚材急变,在射线管胞的径切面内壁上,有锯齿状加厚,瘤层普遍出现于管胞内表面和纹孔缘,纹孔室表面,纹孔膜等处。

软松商品名为红松,硬松商品名为松木。

<理解>晚材率晚材率的多少是衡量木材强度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主要是衡量针叶树材和阔叶树环孔材*因为对于散孔材和半散孔,早晚材转变不明显。

),晚材率越高,密度越大,木材强度越大。

晚材率计算公式:(晚材宽度/年轮宽度)×100%。

晚材率自髓心向外逐渐增加,但达到最大限度后便开始降低,所以,年轮越靠近树皮,晚材率越小(对老龄木而言)。

<名词解释>假年轮:由于菌害,气候原因,致使同一生长周期内,形成两个或更多年轮,其中不完整的年轮称为假年轮或伪年轮。

<考>.靠近树干根部的横切面上的年轮树木,可以代表树木年龄。

(╳)(必须加上幼苗年龄)针叶树材的早晚材差别显着,故其轮界线较阔叶树材明显。

(√)在散孔材中,生长在温带和寒带的树种,其轮界线仍然比较明显。

(√)3.管孔导管分子的横切面称为管孔。

椭圆形管孔的径向直径大于弦向,但管孔大小以弦向直径为准。

管孔的分布类型是识别阔叶树材的重要特征之一。

导管分子在纵切面上呈细沟状,称为导管槽。

导管槽是形成木材花纹的主要因子之一。

导管内通常含有侵填体和树胶等内含物。

侵填体:横切面呈泡沫状,纵切面管槽内呈有光泽的薄膜,是识别阔叶树材的特征之一。

树胶:肉眼观察呈不定形的褐色或红褐色的胶块,无光泽。

<考>.阔叶材称为硬材,针叶材为软材,这里的硬材和软材是作为木材商品上的名称。

(√)软材的硬度都要小于硬材。

(╳)(红豆杉,紫杉较硬,白杨,泡桐,巴塞木较软。

)4.轴向薄壁组织(也称木薄壁组织)轴向薄壁组织对宏观识别木材具有重要的特征意义,是阔叶树材的重要特征之一。

注,是组织,不是细胞。

结合第三章导言子之一,但其本身会导致木材的开裂和强度的降低。

5.木射线木射线是木材中唯一呈辐射状的横线排列组织。

木射线在横切面呈细线辐射状,反应宽度和长度。

在径切面呈或断或续的丝带状或片状,反应其长度和高度。

在弦切面呈短竖线状或纺锤状,反应其高度和宽度。

木射线在树木生长时起横向输导和贮藏养料的作用。

某些宽木射线的木材,其径切面常呈现银光纹理(也称银光花纹<名词解释>),构成美丽花纹,适作家具和细木工材料。

*木射线的优缺点:优:1有利于横向渗透2限制木材径向变形和提高木材径向抗压强度缺:1木射线是薄壁细胞组织,强度低2木材干燥时,常沿木射线开裂<名词解释>髓射线:从髓心放射出来的射线vs木射线:位于木质部vs韧皮射线:位于韧皮部初生木射线(始于髓心,直至树皮)vs次生木射线(不连接髓心,始于木质部,直至树皮)波痕:木射线或轴向细胞叠生排列所形成的,又称布格纹或叠生构造。

(只有阔叶材具有。

)<考>针叶材木射线均为单列木射线,宏观下宽度极细。

(╳)(后半句是对的,前半句错了。

要区别细不代表是单列,概念混淆。

但针叶树材木射线均为极细。

)6.胞间道(也称细胞间隙道):由分泌细胞围绕而成的长形细胞间隙树脂道:是泌脂细胞所围成的充满树脂的孔道,为某些针叶树材所特有,晚材中最为明显。

具有树脂道的树种,其木材易于燃烧且热力较高,但不利于油漆,且易遇热渗油,受伤树脂道:由2个或以上的树脂道组成,位于早材部分,常出现在年轮开始生长处,呈短切线状排列。

在春季采割松脂时,易形成受伤树脂道,所以轴向受伤树脂道常分布于早材内。

<名词解释>.正常树脂道vs受伤树脂道:树木受机械损伤,菌害气候等影响,凡破坏树木正常生理活动的,均足以引起受伤树脂道。

<注意>.具有树脂道,说明具有树脂细胞。

但不具有树脂道的树种,同样也有树脂细胞。

(如柏木杉木)<考>.松科六属木材的树脂道在横切面上呈浅色小点,观察须凭借显微镜。

(╳)(松属木材树脂道大而多,无需显微镜。

)正常树脂道为针叶材正常生理现象,轴向树脂道都只是星散分布在年轮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