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课件

合集下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143页128M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143页128M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一、就业总量的决定
• (一)、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 •(二)、就业总量决定
•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总需求水平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143页 128M
二、失业及其类型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 摩擦性失业:供求中偶然失调造成暂时性失业 。正常失 业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143页 128M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特点:
•指导性、纲领性 •部门特殊性 •高度稳定性 •高度权威性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平等的就业权与自 由择业权是核心
•内容:
•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劳动关系民主化的原则 •物质帮助权原则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第二章 劳动法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143页 128M
第一节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劳动法的体系
•一、劳动法的概念
•狭义:劳动法-劳动法律部门的核心法律,即《劳动 法》
•广义:劳动法-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的其他一 些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143页 128M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一、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
•劳动法律关系: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 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是劳动关系的 •现实形式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课件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课件

10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 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P5
01 劳动力
一定年龄内,具有劳动 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 能够从事某职业劳动的全 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 者,即社会劳动力。
02 劳动参与率
劳动力占一定范围内的 人口的比率。 总人口劳参率 =
劳动力/总人口*100% 某性别劳参率=
12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 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P7
附加性劳动力假说
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 率存在正向关系:失业率 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 提高。
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 率存在反向关系:失业率 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 下降。
13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二. 劳动力需求 P8
的体系 P36
07 (了解) 04
06 05
劳动标准制度 职业培训制度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32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一. 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 P39
01 概 念
劳动者(雇员)与用 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 利和义务关系。劳动关系 是基于劳动合同而建立, 劳动合同制度本身就是一 种法律制度。
客体
二.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P42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34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三. 劳动法律事实 P44
1、劳动法律行为:以当 事人意志为转移,能引起 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 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 果的活动。包括合法行为 、违约行为、行政行为、 仲裁行为和司法行为。
2、劳动法律事件:不以 当事人意志为转移,能引 起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例如企业破产,劳动者伤 残、死亡,战争或其他现 象。
1、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三级基础知识)PPT课件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三级基础知识)PPT课件

平均工资为P1时, 劳动力供需平衡
平均工资为P2时, 劳动力需求小于供 给,会存在数量为 Q2 Q4的失业人口。
平均工资为P3时, 劳动力需求大于供 给,会存在数量为 Q5 Q3的短缺劳动力。
24
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 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1. 人口规模 2. 人口年龄结构 3. 人口城乡结构
结构
(共1次考题:2007.5)
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
(共13次考题:
2007.5/2007.11/2008.5/2008.11)
9
9
劳动经济学基本内容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问题的经济学,是经济学的 一个分支,以劳动力市场为研究对象。 劳动经济学的框架体系可以概括为:四个主线两个层次 四个主线:供给、需求、价格和政府 两个层次:微观和宏观
男性成年人(一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 在敏感的反应
16
劳动力需求
• 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于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 劳动力需求弹性公式: Ed D / D W /W
1)需求无弹性,即Ed=0。 (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趋向于无 穷大。 (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 (4)需求富有弹性,即Ed>1。 (5)需求缺乏弹性,即Ed<1。
17
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
• 短期的生产实际上就是产量取决于一个可变要素 的投入。可变要素投入发生变化,产量相应地发 生变化。当把可变的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 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 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 开始递减。这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 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 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 边际产量递减阶段 – 总产量绝对减少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第二章劳动法图文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第二章劳动法图文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及实践应用
受理仲裁申请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 申请后,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 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
仲裁准备
仲裁委员会指定仲裁员,组成仲 裁庭,对争议事项进行调查核实, 做好仲裁准备工作。
仲裁审理
仲裁庭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 ,对当事人进行询问和质证,听取当事 人的陈述和申辩,进行裁决前的调解。
特殊工时制度简介
不定时工作制
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 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一种 工时制度。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针对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 制的企业的部分职工,采用的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 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
其他特殊工时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第二章劳动法 图文
contents
目录
• 劳动法概述 • 劳动合同制度 •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制度 • 工资福利与社会保险制度 •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 •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01 劳动法概述
劳动法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 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 律规范总称。
劳动法历史与发展
劳动法起源
劳动法起源于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通过立法手段调整劳动关 系。
中国劳动法发展
中国劳动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体系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动 法体系。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推进,中国劳动法不断完善,为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促进劳动 关系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仲裁申请
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 出仲裁申请,填写《劳动争议仲 裁申请书》。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课件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课件
全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劳动法的保护。 全面保护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法定权
益和约定权益,都应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围之内。 基本保护 指对劳动者的最低限度的保护,即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
保护。
a
33
3、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较重要) 具体内容的七个方面
4、物质帮助权原则 失去劳动能力或就业机会有获取物质帮助的权利
a
22
四、失业的度量、失业的影响
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
平均失业持续期=(∑失业者×周数)/失业人数 年失业率=?
a
23
失业影响:
家庭生活 劳动力资源浪费 劳动者个人
a
24
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
(一)政府支出 分类:政府购买、转移支付(收入再分配的 手段)
(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掌握) 1、最低劳动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 2、最低社保 3、工会
a
27
第二章 劳动法
本章框架: 一、劳动法的体系 二、劳动法律关系
a
28
一、劳动法的概念 、内容和作用
(一)劳动法的概念 1、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 社会关系的法律。
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 关系。
2、调整对象:调整劳动者因参加社会劳动而与所属 的企业、事业、国家机关及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之 间发生的那一部分劳动关系
3、劳动法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
a
29
05.05单选 27、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A)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 (B)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借款关系 (C)两企业之间签订劳务输出的合同关系 (D)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产生的关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值为负值。
三、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 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当把可变的劳 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 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其 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 减。
五、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1.人口规模
劳动力供给与人口规模成正向关系
•2.人口年龄结构
❖规范研究方法: 说明经济现象及运行”应该 是什么”的问题。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 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 1、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 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 ×100%

总人口
❖ 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 程度。
❖ 2、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 替
二、工作动机的理论与应用
❖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2、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3、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 ❖ 分配公平 ❖ 程度公平 ❖ 互动公平
第二节 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
一、工作团队的动力 1、团队的含义。 2、团队有效性的四个要素: 绩效、成员满
意度、团队学习、外人的满意度 3、团队过程的主要范畴是: 沟通、影响、
❖ 三、劳动法律关系事实 ❖ 劳动法律行为。合法行为才能产生劳动法律关
系;违法行为可使劳动关系变更或消灭。 ❖ 劳动法律事件
练习-单选
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A、报酬权 B、休息休假权 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D.物质帮助权
)。
练习-单选
劳动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 ( )。
A、劳动法律 B、宪法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3、领导的情境理论。

人力资源三级基础知识PPT共252页

人力资源三级基础知识PPT共252页
律及内在逻辑。 ➢ 其二,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
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
核心要素(X)
20
(一)、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客观现象的过程,也就是形成经 济理论的过程。
➢ (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搜集、分析、研究有关事实资料、构成要素、关 系、因素等。
12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内容:
➢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 二、效用最大化 ➢ 三、劳动力市场 ➢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3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劳动经济学的概念:
➢ 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 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核心要素(X)
14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9
劳动经济学介绍
劳动经济学 labour economics 的主要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劳动和劳动生产率理论;劳
动力管理理论;劳动组织理论;劳动报酬和劳保 福利理论;劳动计划理论及劳动经济史等。 。
10
劳动经济学介绍
劳动经济学—— 形成的社会背景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劳资雇佣关系扩展到社会生 活的各个领域。与此相联系,劳工问题(包括工资失业、劳动时间、 劳动条件、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妇女与童工劳动、劳资谈判、罢工等) 日益突出,劳工运动不断发展。这是劳动经济学赖以产生的社会背 景。
➢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 究方法。
核心要素(X)
19
(一)、实证研究方法
➢ 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 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共36张PPT)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共36张PPT)

3、领导的权变理论
该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领导的行为若想有效,就
必须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以下哪些权变因素会影响领导的有效性:多选题
A、职位权力的大小; B 、任务结构是否明确; C 、上下级关系(下属乐于追随,双方信任程度)。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课程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课程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主讲人:王旭
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第一节 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 三、员工的学习和行为的管理
2、员工的学习 有效的行为管理的黄金法则:为了改变行为(学习),我们应付出 不懈的努力去强化而不是惩罚。 3、员工学习与组织行为矫正
组织行为矫正的具体步骤:①识别和确认对绩效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行为②对 这些关建行为进行基线测量③做功能性分析④干预行为。
第三节 领导行为及其理论 二、领导的特质、风格及权变因素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1、领导的特质:也就是哪些人能成为领导
1)内驱力,即对成就的渴望,并且精力充沛
2 )自信心
3) 创造性
4) 领导动机 5) 随机应变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课程
主讲人:王旭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2、领导的行为和风格:40年代末期,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弗莱西曼及 其同事的研究将领导方式概括为两个维度,即领导方式的关怀维度(员
型、自我保护型、自我暴露型、自我实现型。
沟通风格与个性有关。决定沟通风格的另一重要方面是沟通环境。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课程
主讲人:王旭
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第三节 领导行为及其理论
一、领导的活动和角色
1、领导:让别人高效的完成自己的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05多选
93、下列失业类型中,主要是由于个人方面原因造成的是( ) (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技术性失业 (D) 技能性失业(E) 选择性失业
(ACDE)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12
第三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
需求 供给
均衡价格
劳动力
工资
……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13
二、工资形式
结合人力资源规划了解工资的构成: (一)基本工资
掌握什么是工资率 掌握实际工资与货币工资的换算关系 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 了解计件工资的特征(对个人、对企业)P16
(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平衡 平衡的两重含义 理解两种平衡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11
一、人口、资本存量、均衡工资率
(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人口规模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城乡结构
(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理解
(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9
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广义——本质是 经济关系 狭义——本质是 一种机制和形式 作Fra bibliotek:实现劳动资源配置
劳动力市场的构成
个体
劳动力
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10
劳动力市场的性质
了解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劳动力市场本质属性的表现 无需完整记忆,注意填空题
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2
理解几个概念(只要求理解)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1)相对 (2)绝对 (3)本质表现
2、效用最大化 个人追求最大化满足 企业追求最大化利润
3、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原因:
一是求业人员不具备从事社会有需求的职业岗位的能力 (比如生物工程、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软件产业); 二是求业人员对某项职业评价不高,不愿意从事该类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20
(4)季节性失业
概念: 由于气候状况有规律的变化对生产、消费产生影响所导致 的失业 原因: a.气候影响生产 b.气候影响消费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本章框架: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1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 ——研究对象: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6
二、劳动力需求
理解劳动力需求的概念 ——企业意愿与能力的统一 理解劳动力需求弹性 结合图示理解劳动力需求弹性不同取值的涵义(P9 Ed= =(⊿D/D) /(⊿W/W)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7
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何谓均衡国民收入?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17
(二)就业总量决定
需理解为何一国的就业总量与一国的均衡国民收 入是同时被决定的?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18
二、失业及其类型 1、对应就业理解失业——失衡 2、类型 (1)摩擦性失业 n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再结合过程中偶然失调所造成
3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研究对象具体化):
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
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工资和就业 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4
二、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 规范研究法
注意实证研究法的步骤, 理解什么是规范研究法。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的暂 时失业。(比如就业和转换职业时) n 实质是职业选择的代价,可看作是“正常”的失 业。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19
(2)技能性失业
•从个人角度即个人缺乏就业技能而处于失业状态
•解决办法:提高失业者的就业技能 (3)结构性失业
在劳动力供求总量平衡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 结构不对应,不统一所造成的失业。
注意,生产要素分为哪几类?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14
(二)福利
福利的本质是什么?
劳动力价格的构成部分和工资的转化形式
福利的特征:
具有一定灵活性的、法定的间接工资
了解实物工资、延期支付的作用、特征P17-18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15
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
(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如何理解边际?(第4个包子)
对照P10图1-4,理解三个产量随劳动投入的增加发 生的变化规律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8
n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n 理解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 MRP=VMP=MP·P=MC=W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5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参与量 1、理解劳动力的概念 ※ 注意,失业人口是否是劳动力? 2、理解劳动力供给 本质是劳动时间 3、了解劳动参与率计算方法 4、理解劳动力供给弹性计算公式(P6) Es=(⊿S/S) /(⊿W/W) 5、了解劳动参与假说 注意,劳动参与变动较大的是一级还是二级市场?
一、就业总量的决定 就业的概念: 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求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的过 程。
就业的含义(即如何判定是否就业?) 1、能就业、愿就业 2、有益 3、有报酬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16
(一)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 1、总供给 从生产结果来看,一定时期内, 总供给=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消费+储蓄 从生产过程来看,一定时期内, 总供给=生产要素供给总和=生产要素收入总和 2、总需求 总需求=消费品需求+投资品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