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都铎王朝

合集下载

英国通史1

英国通史1

读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院系:历史文化学院学号:2007211037 姓名:覃仁归在欧亚大陆的西部终端,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岛国,国名叫“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一般称作“英国”。

这个国家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它的历史作用实在是太特殊了!在刚刚过去的一千年中,它以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对它之外的世界产生了极其广阔而又深远的影响。

没有这个国家,现在的世界可能就不是这个样;不了解它,就不能理解今天的世界!通过老师的推荐,我读了钱乘旦先生和许洁明女士合著的《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版,以下简称《通史》)之后,对英国的历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正如简介所说的:“《通史》……体系完整,脉络清晰,叙述生动;凝聚了作者长期治史心得,反映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新成果;阐述了英国兴盛之道,透视了其成功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揭示了英国民族的禀赋和创造力,展现了其所开创的现代文明;各章之后的作者话语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言近旨远,启人心智。

”就是这个简介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兴趣。

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这个简介毫无夸张成分之虞,它恰如其分地评价了这本书,这是一部将大众化、趣味性和学术性结合在一起的英国史读本。

《通史》一共19章,外加前言、结束语、附录和后记,完美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脉络清晰的历史长卷:第一章、从远古到罗马占领,分四节先后讲了自然环境与海、早期的人类活动、罗马统治下的不列颠、罗马人撤离。

作者最后点评的大体意思是:自然环境对历史确实是有影响的,尤其在文明曙光初露时更是这样,不列颠是岛屿国家,因而它在屡遭侵犯的同时又使它开放,不得不面对外来的世界,不列颠的文明都是外来的,最后积淀了不列颠民族的心态特征。

在读完这一章后,我了解到土地养育着人民,自然环境制约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如要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不能不了解它的自然环境特征。

在文明曙光初露时代,滔滔大洋,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是文化传播的界限。

《西方政治制度》复习资料5-8章

《西方政治制度》复习资料5-8章

最新整理《西方政治制度》复习资料5-8章第五章议会制度一、单选、多选知识点1、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核心是议会制度。

西方民主制又可称作议会民主制或代议民主制。

严格而论,现代议会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2、议会最早来源于英国的封建等级会议。

英国大会议在职能上完成从封建机构向全国性政治机构的转变过程中最重要的动力和契机是贵族与王权的对抗及其产物《大宪章》的产生。

亨利二世推行君主集权改革的工具是大会议。

3、英国为争取实现《大宪章》有关规定和原则,大贵族除必要时诉诸武力外,主要利用的政治舞台是大会议。

4、在英国《大宪章》精神的影响下原由清一色大贵族垄断的大会议向“等级代表会议”转变的标志是“西门国会”。

5、从英国议会分成贵族院和平民院起,议会与王权的并存与抗衡就成为英国政治生活的主旋律。

英国议会的两院是贵族院和平民院。

“一个议会与王权同兴共荣的时代”指的是英国都铎王朝时期。

6、法国的第一次等级会议召开于1302年。

法国资产阶级议会的开端是国民会议。

7、1795年,法国采取两院制,议会由国民会议和参议院组成。

英国的平民院、美国的众议院和法国的国民会议都属于下议院。

8、美国的共和政体包括两项原则:一是代议民主,二是宪政主义。

9、没有普选制就没有现代议会政治,议会政治本质上是委托政治,即人民把管理国家的权利委托于一部分人执掌的制度。

普选制已经成为现代议会民主制的基础。

10、英国选举制度第一次改革的标志是1832年制定的《英格兰与威尔士人民代表法》法案。

1918年制定的《人民代表选举法》使妇女第一次有条件地取得选举权。

11、普选制的发展所经历的阶段有:严格限制选举权;逐步放宽选举权;形式上确立普选权。

12、在美国,全国范围内男女平等的普选权得以确立是在1920年。

13、传统议会向现代议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议会立法功能的完善。

议会的基本功能是立法与监督。

在议会总统制国家,从法理上说,议会可被视为惟一的最高立法机关14、属于“非平衡的两院制”的国家有英国、德国、日本、法国等,最为典型的国家是英国。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内容简介编辑《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以成立于汉,并最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官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作为研究对象,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书中把官僚制理性行政、帝国政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官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

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察举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

从而对这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作者简介编辑阎步克,954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

著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及论文90余,论文集种。

目录编辑引言第一部分两汉时期第一章儒生、文吏与“四科”一、察举诸科的渊源推测二、儒生参政、“以德取人”与察举制之成立三、“四科”之考析四、察举与任子附录察举诸科杂考一、尤异与高第t二、文无害三、察廉、廉吏与孝廉四、西汉秀才岁举的推测第二章“授试以职”与“必累功劳”一、“授试以职”考述二、“以能取人”三、儒生与文吏的冲突与融合第三章阳嘉新制一、阳嘉新制考述二、阳嘉新制的来源三、等第与黜落四、黄琼“四科五、“以文取人”第四章汉末的选官危机一、选官的腐-败二、“以名取人”三、“以族取人”第二部分曹魏时期第五章曹魏察举之变迁一、特科与岁科二、“贡士以经学为先”三、“四科”与“明法”四、郎吏试经与学校课试第六章“名实”问题与“清途”的兴起,一、名实本末的对立二、崇本责实之对策三、从“黄散”看“清途”的兴起四、“清途”与选官格局的变迁第三部分两晋时期第七章晋代察举之变迁一、察举特科二、秀才对策制度三、察举考试之等第和任用四、其他科目五、学校试经人仕制度附录魏晋的散郎第八章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一、九品中正制与“清途”的配合二、两种选官倾向的冲突三、察举科目与乡品评定附录甲午制始末第九章察举的低落一、察举人仕者的社会成分二、应察举者之仕途发展三、察举的低落第四部分南朝时期第十章南朝察举之复兴及其士族化一、察举与学校的复兴二、察举学校入仕之途的士族化三、“主威独运”与“安流平进”的新平衡四、突破门第限制的努力及其局限附录南朝“二学”考第十一章南朝策试制度及科举制的萌芽一、南朝策试制度二、“以文取人”的进一步强化三、与举主关系的松弛四、自由投考的萌芽第五部分北朝时期第十二章北方政权对察举制的采用一、十六国与北魏对察举制的采用二、“门尽州郡之高三、魏、齐策试制度第十三章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察举制的关系一、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士族政治的衰落二、考试制度对门第限制的突破三、“有秀才之科而无求才之意四、武功、吏能与文学、经术第十四章科举的前夜一、北朝察举中科举制的萌芽二、北朝学校中科举制的萌芽三、科举制成立标准的讨论之评述四、科举的成立第十五章结语一、理性行政因素二、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因素三、知识群体因素四、必然性与合理性上一:明清科举考试制度下一:新刑诉法刑事和解制度第英国选举制度选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编辑英国的选举制度源于中世纪英国国会中下院即平民院议员的选举。

都铎王朝小介

都铎王朝小介

都铎王朝
都铎王朝(Tudor dynasty),是1485年
-1603年间统治英格兰王国及其属土的王朝。

历时118年,共经历了五代君主。

始于亨利七
世1485年入主英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结
束于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的去世。

虽然历时不长,但都铎王朝处于英国从封
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这样一个关键时
代,因而其实施的各项政策也极具时代特色.
←英王亨利七世,都铎王朝创立者
王朝简介
亨利·都铎不但得到兰开斯特王朝的支
持者的民心,更在战争中获得兰开斯特宿敌
——约克王室的支持,在蔷薇战争后期渐渐得势。

之后顺利登上英王大位,是为亨利七世。

而他和伊丽莎白·约克的联姻,象征著过往开战的双方,在新王朝的旗帜下联合起来,进一步巩固了都铎家族的胜利。

而都铎王朝的权势并不局限在英格兰,他们成功将威尔士兼并入英格兰(《1535-1542年威尔士系列法案》),并确立了英格兰对爱尔兰王国的治权。

他们亦维持了对法国王位的主张,但历任君主都没有在实现该主张上有任何实质进展。

总共五位都铎君主统治过英格兰的属地超过一个世纪。

而亨利八世是唯一一位活至成年的亨利七世后裔。

因此王位继承一直是都铎年间的主要政治议题。

终身不嫁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驾崩,标志着都铎王室绝嗣。

而当时在位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的曾祖母,正是亨利八世的长姊马格丽特·都铎公主。

因此詹姆士根据和伊丽莎白生前的秘密约定,入继英格兰王位。

英苏两国组成共主邦联,结束两国持续近六百年的战争,英伦三岛进入斯图亚特王朝。

英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部新作《英国法制史》评介

英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部新作《英国法制史》评介

#书评#英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部新作)))5英国法制史6评介王章辉最近读到程汉大教授主编的5英国法制史6(齐鲁书社2001年出版),为英国史园地新添的这一成果倍感欣慰。

记得几年前程汉大先生刚出版他撰写的5英国政治制度史6的时候,我曾经对作者表示,如果在他的书中多讲一点法制史就好了。

没有想到,没过多少时候,一本英国法制史的专著就面世了,真是可喜可贺!在过去,我国学术界专门论述英国法制史的著作少之又少,虽然法律专业工作者撰写了一些涉及英国法制史的著作,但一般都是从纯法学的角度来写的,专业性太强,不太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而历史学家大多对法学不太熟悉,在各种英国史的著述中大都避开这一课题,所以在中国英国史研究领域,法制史一直是缺项。

不仅是英国史,就是其他国别史,恐怕也很少有论述法制史的。

程汉大教授主编的5英国法制史6的出版恰好填补了英国史研究中的这个空白,而且也为历史学家研究法制史开了一个好头。

研究英国法制史是非常重要的。

英国因率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一跃而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强国和殖民帝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仅在实现工业化方面,而且在建立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方面,英国都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效法的榜样。

英国的法制文明已经有大约1500年的历史,这与英国相对短的文明史比较起来,法制文明形成的时间则是比较早的,且具有独特的法制传统。

英国的法律制度起源于古老的习惯和惯例,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陆续制定了许多成文法典和各种单一的法律,形成了独具英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是世界两大法系之)))普通法系的主要发源地和典型代表。

在近代英国向外扩张的过程中,在工业文明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过程中,英国也把它的政治制度,其中包括法制文明传播到了其他国家,英国原来的殖民地大多接受了英国的法律制度,还有其他许多国家也受其影响。

英国的法律制度有相当大的连续性,尽管它也像其他国家一样经历过革命和战乱,但它的法制传统从来没有中断过。

第六章 代议制度(提纲)

第六章  代议制度(提纲)

第六章代议制度段和森前言⏹代议制是西方民主制的核心,议会是民主制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西方民主制的载体和标志。

议会的产生、发展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宪政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要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就必须了解西方的代议机构_议会。

第一节代议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代议制的萌芽⏹二、传统议会向现代议会的转型⏹三、现代议会的基础和功能一、代议制的萌芽⏹(一)、议会议会制度⏹议会:又称国会,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代议机构。

西方国家宪法对议会的法律地位的表达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明文规定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

⏹议会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的以议会作为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的制度,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核心和标志,是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政治形式。

一、代议制的萌芽(二)、代议制的萌芽英国是议会制度的首倡国,作为一种具有普遍社会政治经济价值的事物,议会制得到现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采用和借鉴,成为现代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之一。

因而有英国的议会制被称为“议会之母”的说法。

英国的议会最早来源于英国的封建等级会议-御前会议,13世纪以前是封建专制制度体制下的一个机构,分为大会议和小会议,兼有司法、立法、行政的功能。

一、代议制的萌芽(二)、代议制的萌芽⏹由于其中贵族力量的增强和贵族与君主的矛盾,到亨利二世(12世纪后期),大会议已经具备了未来议会的一些特征(讨论问题,制定法规,主持司法)。

到13世纪初,由于贵族和王权的斗争与妥协,封建等级会议在职能上完成了向早期议会的转变,转变的标志就是<<大宪章>>的产生。

一、代议制的萌芽⏹(二)、代议制的萌芽自由大宪章⏹失地王约翰(1199 ~1216 年)时,约翰对内无视封建契约,向附庸和城市征收额外捐税,对外则由于教皇支持法王腓力二世而向教皇纳贡称臣,对法战争又一再失利,丢掉了英国在大陆的大部领地,这就使他与市民、骑士和大封建主都处于对立地位,1215 年 6 月15 日,大封建主联合骑士与城市上层以武力迫使约翰签署“自由大宪章”.大宪章共六十三条,具有封建契约性质,主要是保证大封建主在经济、司法和政治上的特权,同时也涉及骑士和市民等级的权利.若国王破坏大宪章,封建主有武装反抗之权.大宪章把王权放在封建契约约束之下,充分反映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有人认为它是君主立宪政体的起源.自由大宪章意义重大:190-191页一、代议制的萌芽⏹(二)、代议制的萌芽⏹从13世纪中叶起,大会议的构成发生了重要变化,平民代表先后进入,但它还是贵族和国王争权夺利的场所,“牛津条例”的制订和废止反映了这一点。

世界文明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杭州师范大学

世界文明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杭州师范大学

世界文明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风俗论》的作者是()。

A:康德 B:伏尔泰 C:基佐 D:卢梭答案:伏尔泰2.以下属于马克斯·韦伯的著作的是()。

A:《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B:《历史研究》 C:《古犹太教》 D:《中国宗教》答案:《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古犹太教》;《中国宗教》3.“轴心时代”概念是由()提出来的。

A:斯宾格勒 B:亨廷顿 C:雅斯贝尔斯 D:哈贝马斯答案:雅斯贝尔斯4.赫胥黎把“文明”归为伦理法则战胜宇宙法则的社会进化,发展了启蒙时代的文明观。

()A:对 B:错答案:对5.世界文明史应是“多元与共存”的。

()A:错 B:对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古代城市的组成部分:()A:雅典长城 B:中国秦长城 C:良渚古城墙 D:北京紫禁城答案:中国秦长城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罗马城内七座山丘()。

A:奥林波斯山 B:阿文提诺山 C:西里欧山 D:卡比多山答案:奥林波斯山3.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伦敦城所遭遇的事件。

()A:1906年大地震 B:1666年大火 C:1858年大恶臭 D:1664-1666年大鼠疫答案:1666年大火;1858年大恶臭;1664-1666年大鼠疫4.下列哪些建筑不属于芝加哥()A:联合国大厦 B:云门 C:霍尔馆 D:金门大桥答案:联合国大厦;金门大桥5.汉语、马来语、泰米尔语是新加坡的第二官方语言。

()A:错 B:对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寂静的春天》的作者是()。

A:奥尔多·利奥波德 B:唐纳德·沃斯特 C:蕾切尔·卡森 D:约翰·缪尔答案:蕾切尔·卡森2.复活节岛位于()。

A:印度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答案:太平洋3.以下属于大河文明的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答案: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4.以下原产于美洲的作物包括()A:西红柿 B:玉米 C:香蕉 D:马铃薯答案:西红柿;玉米;马铃薯5.瓦特改良的蒸汽机首先在采煤业中用于抽取矿井中的水。

都铎王朝

都铎王朝
历时119年 都铎王朝 1485-1603 历时 年
都铎王朝 1485-1603
历时119年 年 历时
亨利七世(亨利 都铎 亨利七世(亨利·都铎 ) 都铎王朝的第一位国王。 都铎王朝的第一位国王。 在位时间: 在位时间:1485-1509
都铎王朝 1485-1603
亨利七世采取如下措施: 亨利七世采取如下措施:为了巩固新王朝 1、政治方面---实施《禁养家兵的法令》; 、政治方面 实施 禁养家兵的法令》 实施《 提拔中产阶级的上层人物,封为直接依靠王室的新贵族。 提拔中产阶级的上层人物,封为直接依靠王室的新贵族。 目的:削减贵族的独立军事力量。 目的:削减贵族的独立军事力量。 2、军事方面---垄断大炮的使用权。 、军事方面 垄断大炮的使用权 垄断大炮的使用权。 3、司法方面---设立“星室法庭”。 、司法方面 设立 星室法庭” 设立“ 组成成员:大臣、律师和教士。 组成成员:大臣、律师和教士。
红衣主教托马斯·沃尔西 红衣主教托马斯 沃尔西
都铎王朝 1485-1603
年 年在位 爱德华六世 1547年—1553年在位 爱德华六世亨利八世独子。 爱德华六世亨利八世独子。1537年10 年 日出生, 月12日出生,英国国王,1547年1月28日到 日出生 英国国王, 年 月 日到 1553年7月6日在位。九岁即位,舅父萨默塞特 日在位。 年 月 日在位 九岁即位, 公爵爱德华·西摩摄政 由于国王年轻体弱, 西摩摄政。 公爵爱德华 西摩摄政。由于国王年轻体弱, 1553年7月6日在位六年便去世。 日在位六年便去世。 年 月 日在位六年便去世 爱德华六世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他对近代英国的影响很大。 爱德华六世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他对近代英国的影响很大。 爱德华巩固了亨利八世所建立的英格兰圣公会, 爱德华巩固了亨利八世所建立的英格兰圣公会,基本上完成了英国的宗 教改革。这些措施虽然在玛丽一世(爱德华德异母姐姐,女王, 教改革。这些措施虽然在玛丽一世(爱德华德异母姐姐,女王, 1553——1558年在位)时期被基本推翻,但实际上已经深入人心。所 年在位) 年在位 时期被基本推翻,但实际上已经深入人心。 年伊丽莎白一世继位之后迅速得到了恢复。 以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位之后迅速得到了恢复。 年伊丽莎白一世继位之后迅速得到了恢复

世界近代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南大学

世界近代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南大学

第一章测试1.在阶级斗争史观下,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A:尼德兰革命B:地理大发现C:1500年代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答案:AD2.阶级斗争史观的理论依据是:经济是基础,政治属于上层建筑,是经济决定政治,而不是政治决定经济,这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原理。

()A:错B:对答案:A3.全球史观认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1500年代。

()A:错B:对答案:B4.坚持阶级斗争史观的历史学家认为世界近代史的研究内容应包括()A:所有选项都是B: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C: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剥削的劳动群众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D: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帝国主义的斗争答案:A5.社会经济形态史观认为:世界历史的分期应以有世界意义的经济形态的重大变化作为主要依据。

由于对历史发展主线有了新的认识,于是便出现了新的分期法——19世纪说和1500-1900说。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一个国家在其相对稳定的疆域内拥有的最高的、统一的权力是()A:外交权B:人权C:主权D:经济权答案:C2.1337-1453年英国和法国为争夺封建领地进行的战争是()A:英法战争B:百年战争C:玫瑰战争D:王朝战争答案:B3.1557年,葡萄人窃取的殖民地是巴西。

()A:对B:错答案:B4.以下属于意大利城市国家特征的是()A:重视教育B:专制王权强大C:财力雄厚D:贵族与银行家、富商合流答案:ACD5.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A:彼特拉克B:薄伽丘C:达尔文D:布鲁尼答案:A6.1497年率领葡萄牙人到达印度西海岸的人是谁?()A:迪亚士B:马可波罗C:亨利王子D:达伽马答案:D7.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于哪一年发现美洲大陆?()A:1463年B:1500年C:1493年D:1492年答案:D8.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是?()A:达伽马B:麦哲伦的船队C:哥伦布D:郑和答案:B9.1513年越过巴拿马地峡的是哪国人?()A:英国B:西班牙C:美国D:葡萄牙答案:B10.近代开始取代中世纪“普世信仰”成为各个国家最高政治原则的是()A:人权B:民族主权C:君主专制D:民主答案:B11.为专制王权提供理论依据的是()A:启蒙运动B:罗马法C:民族利益D:文艺复兴答案:B第三章测试1.以下哪个不属于推动宗教改革的力量之一?()A:国王和诸侯B:天主教会C:城市中的市民阶层D:下层民众答案:B2.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是?()A:自下而上B:在世俗君主的领导下进行C:王权弱小D:国家四分五裂答案:B3.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是“掷出窗外事件”。

英国的宗教改革资料

英国的宗教改革资料

亨利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是一个天主教徒, 他把后者视为更大的威胁。
1539年,国会秉承他的意旨通过了 “废除不同信仰法案”的“六条教规 (法令)”,秘室忏悔、教士独身、变 质说、为死者作弥撒等罗马天主教义和 仪式都被肯定下来,并将对此持否定意 见的人判为异端,甚至要处以火刑。
六条教规引起了新教徒的强烈不满,激 化了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矛盾。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主要限于教会行政 方面,确立了国王对英格兰教会的至尊 地位,惩处了一批否认国王至上权威的 主教和修士,还有拒绝承认亨利离婚合 法性的臣民。他把370多所修道院的土 地和财产收归国有,使英格兰的修道院 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
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亨利八世 的宗教改革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英国 没有因此成为一个新教国家,天主教教 义依然是英格兰教会的正统信仰。亨利 八世面临着来自罗马天主教会和国内新 教徒两个方面的威胁。
胡克在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改教运动中扮演了重要 的角色,被称为“安立甘神学之父”。他的《教会 行政法规》不单指导了当时的英国教会之改革路线, 亦保持了英国教会(安立甘宗)的中庸立场,将英国改 教运动带进更稳定和成熟之新里程;也成了日后圣 公宗教会神学的重要之根据文献和神学发展之基础。
谢扶雅先生在《安立甘宗思想家文选》的导论中评 价说,“自中世纪以来,到改教运动时代,除了加 尔文的《基督教要义》之外,再没有如此毅力凝思, 系统条理的作家像胡克撰制这部杰作了。”这部作 品具有神学、哲学和文学的三重意义。一度标志了 英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在其后,才有了 莎士比亚和培根的作品。胡克的著作证明了基督教 神学体系,除了拉丁文的文体外,也可以用英语把 它适当地表达出来,这也刺激了别的地区开始利用 各国的方言文学来表达其信仰和民族精神。

The Tudor monarchy 都铎王朝

The Tudor monarchy 都铎王朝
Catherine, Anne, Jane, Anne, Catherine and Kathryn.
There
is a little rhyme that will help you remember what happened to each wife: Divorced, beheaded, died Divorced, beheaded, survived. still have to remember the wives names and their order: Catherine, Anne, Jane, Anne, Katherine and Kathryn.
What can you re-call?
Who was his favorite wife? How do we know? Which wife became known as the “Good Sister of Henry VIII”?
What can you re-call?
How many wives did Henry have? How many wives did Henry have beheaded?
You
the transitional stage from feudalism to capitalism
The influence of new-born bourgeoisie increased.
of trade and industry was promoted.
development
Anne Boleyn
1501/02 to 19th May 1536
•Died 19th May 1536 in the Tower of London, she was beheaded, aged about 34.

都铎王朝历史介绍

都铎王朝历史介绍

狂热的天主教徒
• 玛丼一世是极其虔诚 的天主教徒,即位后 在英格兰复辟罗马天 主教(旧教),取代 她父亲亨利八世提倡 的英国新教。为此, 她下令烧死约300名 反对人士。于是玛丼 一世被称为“血腥玛 丼”(Bloody Mary)。后来, Bloody Mary在英语 中就成了女巫的同义 词。
轶事
娠反应一直到1555年7月,在她的肚子回复原状乊后,证实她并没有怀孕。
威尼斯大使米歇尔讽刺说,“这就像放了个屁”。这在医学上称为假孕, 可能是玛丼太想要个孩子的缘敀。在发生了这么丢脸的事情后,菲利普离 开了英格兰到了弗兰德斯与法国人打仗去了。玛丼心碎而抑郁,米歇尔被 她的悲伤感动到,他写道:玛丼对他的丈夫有着异于常人的爱,她对他的 离去感到无比伤心。 • 1557年玛丼和菲利普见面乊后,1558年3月玛丼又认为自己怀孕了。她颁令 在她小孩年幼乊际由菲利普担任摄政王。不过最终还是失望了,玛丼不得 不接受伊丼莎白为自己的继承人。
亨利七世Henry VII
• 亨利·都铎是亨利六世的同 母异父弟弟艾德蒙德·都铎 和马格丽特·博福特郡主的 儿子,在法国布列塔尼流亡 长大,被视为兰开斯特派首 领。 • 1485年8月,亨利·都铎在 博斯沃思战役打败理查三世, 随即称王即位,建立都铎王 朝,史称亨利七世。统治英 格兰王国及其属土周围地区。 亨利七世任内奖励工商业发
简·格雷
简·格雷 (英文: Lady J 位英格兰女 王。
血腥玛丼
• 玛丽一世(英文:Mary I, 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 月17日),英格兰和爱尔兰女
王(1553年7月-1558年11
月17日在位)。她是都铎王朝 的第四任君主,她的父亲是亨 利八世,母亲是凯瑟琳王后 (阿拉贡的凯瑟琳),丈夫是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

英国的宗教改革

英国的宗教改革




1558年,亨利八世与安妮•博琳的女儿伊丽 莎白继承王位。 伊丽莎白对宗教采取了一种灵活和宽松的政 策,对天主教和新教进行了调和。1563年 公布的《三十九条信纲》(是对克兰麦“四 十二条款”的修改)成为英格兰国教会的信 仰宣言。 教会是新教的,一些信条却模棱两可,能够 为天主教徒所接受,此外,也保持了主教的 组织形式和一些天主教的仪式。



二、理查德· 胡克 (Richard Hooker, 1554-1600) 1、生平 伊丽莎白一世执政时期的安立甘宗神 学家。出生于英国西部的埃克希特幼 年时由于家境贫穷而几乎辍学。后来 因着他的叔父及索尔斯伯利主教的帮 助,才得以在牛津大学的基督实体学 院(College of Corpus Christi)完成 学业。1577年成为该学院研究生和助 教,一方面在那里教授逻辑学和希伯 来文;亦藉这段教学及研究的期间, 深入地钻研神学、哲学和法律。


沃尔克这样评价:“英格兰宗教改革的显 著特点是它没有产生像路德、茨温利、加 尔文和诺克斯那样杰出的宗教领袖。而且 在伊丽莎白统治开始以前,人民群众没有 表现出重大的宗教意识的觉醒。推动英格 兰宗教改革的是政治和社会的原因。” 英国的安立甘宗缺乏鲜明的思想特色,一 切宗教观点的取舍均以是否有利于英格兰 国家发展为原则。



从历史上来看,英格兰从未像德意志深深 卷入欧洲和教皇政治的旋涡,因而不像德 意志人那样对腐败的罗马教会抱有强烈的 民族仇恨。 当亨利八世开始宗教改革时,其主要原因 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 国家利益的需要,并且在宗教改革运动中 所受的新教影响,也主要是加尔文派的影 响。 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索是亨利八世的 一场离婚案。

都铎王朝

都铎王朝

托马斯∙克伦威尔(执政1532-1540)
• 掌权大臣又是亨利八世在宗教方面的代理 人。 • 1536-1540年间克伦威尔曾不屈不挠的没收 修道院的财产而斗争。
爱德华六世1547-1553
• 虽然才9岁,但他是 一个固执的新教徒, 摄政的萨默赛特伯 爵和坎特伯雷大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克莱默的帮助下, 用英语写的《公祷 书》问世。
国王的权力在 不断增强。
1534年
至尊法
继承法
叛国法
1536年
反对教皇权力法
兔死走狗烹
• 托马斯∙沃尔西——屠夫之子 • 托马斯∙克伦威尔——酒商之家
托马斯∙沃尔西(执政1515-1532)
• 1515年被任命为大法官和枢密院首席大臣。 • 1518年,亨利八世又迫使教皇授予沃尔西 “教皇全权使节”的头衔。 • 1530年,被亨利八世处死。(无法完成离 婚案)
使得王室的财政获得了一定 的独立性。
1、没收或转让兰开斯特公爵领 地变为王室领地; 2、说服议会授予君主终身享用 关税的权力。 3、新创了一种“自由捐赠”的 筹款方法。 4、与法王签订了《皮基尼条约》 获得法王支付的大量财富。
1461年3月4日到1483年4月9日 在位。
稳定秩序上:求助于等阶层。
通过观察这幅油画, 请你来形容一下亨利 八世的形象。
亨利八世与宗教改革
核心问题: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 这次改革从确认亨利八世与安∙博林的婚姻合 法开始,到确保国王的合法开始。
亨利八世寻找的史料依据
• 因为你是上帝在不列颠王国的传教士,所 以正如赞美诗作者所呼吁的那样:“:神 啊,求你将判断的权柄赐给王,将公义赐 给王的儿子”(《旧约全书诗篇》第七十 二篇)……一个国王不仅要拥有王国,而且 还要能统治王国。如果你治国有方,就是 名符其实的国王,如果你不善理政,你就 不配称国王……上帝让你统治不列颠,你就 是上帝在王国的传教士,你就和上帝同在, 永远统治下去。

原创2: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原创2: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知识
社区出现
导学
背景:工业革命以来,社会救济的需要。
形成:政府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社区成
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功能:
生活服务
卫生保健
教育
休闲娱乐
反映民意
社区活动
社区医院
社区图书馆
社区游乐园
参与地方政府决策
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
问题 探究
史料 二战后,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金、 失业和医疗工伤三大保险外,还设立了孕、产妇补贴、幼儿、学童补 贴等几十种项目。……1972年,欧共体“社会行动纲领”把解决失业 特别是青年人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列入优先目标之一。80年代,西欧 各国为了缓和财政不平衡状况,增加税收和削减社会保障支出。
福利国家
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 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 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 趋势
缩小贫富差距,缓和阶 级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促进社会公平;稳定社 会秩序。
实质
资金
来源
福利
国家
作用
特点
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 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
从单纯的社会救济发展成 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 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 利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 收入阶层受惠多。
19世纪80年代
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酝酿 和基
欧洲国家
纷纷建立济贫制度
础阶 段
17世纪初
英国颁布了济贫法
2.现代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新中国第一部社会 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 在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 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都铎王朝人物介绍及历史~附图

都铎王朝人物介绍及历史~附图

电视连续剧:都铎王朝2008年12月29日星期一06:54 P.M. 中文名: 都铎王朝第一季英文名称: The Tudors Season 1版本: 更新第十集Final[HR&HDTVRip]首播时间: 2007年04月01日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简介:中文名称:都铎王朝第二季英文名称:The Tudors Season 2资源类型:RMVB版本:[YYeTs人人影视翻译组出品]发行时间:2008年导演:Ciaran DonnellyBrian Kirk演员:Jonathan Rhys Meyers .... King Henry VIII Sam Neill .... Cardinal Thomas WolseyJeremy Northam .... Sir Thomas More Gabrielle Anwar .... Princess MargaretCallum Blue .... KnivertHenry Cavill .... Charles BrandonHenry Czerny .... NorfolkNatalie Dormer .... Anne BoleynMaria Doyle Kennedy .... Queen KatherineNick Dunning .... BoleynJames Frain .... Thomas CromwellKristen Holden-Ried .... ComptonSteven Waddington .... BuckinghamRuta Gedmintas .... Elizabeth Blount地区:美国,加拿大,爱尔兰语言:英语据《时代》周刊一个英俊富有魅力的年轻明星厌倦了他的婚姻,成天为没有子嗣忧虑,于是选择寻欢作乐、声色犬马———如果这让你想起的是《明星伙伴》(美国HBO电视网热播剧集),那么调整你的历史坐标吧,再往前移个500年。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六章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六章贸易保护主义


为了保护国内某些产业的健康发展,日本于1960年制定了新的关税法,并于 1961年实施了新的关税税率法,新设例外紧急关税和关税配额制,同时还采取 了一系列非关税保护措施。20世纪60年代,面对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品的 冲击,日本政府一方面开放市场,另一方面为保护国内的部分产业,主要是轿 车、机床、电子产品等,使其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有充分的‚备战‛时 间,采取了很多专门的保护措施。例如,对船舶机械类的内燃机进口,必须接 受运输省的检查并按《船舶安全法》附带陆地运输的义务。再者就是对日本汽 车产业的保护。自1961年秋开始,日本一方面对国内汽车生产商提供官方金融 机构的低息贷款,另一方面对引进国外技术、外国车的进口组装和国产化行为 给予奖励。为了保护国内汽车产业,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采取了大同小 异的措施,如对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实施高关税,这使得在日本装配的外国汽 车成本大幅度提升,使国内汽车行业获得成本优势。此后颁布的《汽车制造事 业法》明文规定,大规模生产汽车的公司,半数以上的持股人必须是日本国民 。之后,日本又陆续颁布了《临时措施法》《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措施法》《振 兴电子工业临时措施法》《振兴机械信息工业临时措施法》等,这都是日本为 了实现经济自立、提高行业劳动生产率而采取的措施,其中很多条款都涉及对 国内新兴幼稚产业的保护和扶持。到1979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接近1万亿美 元,跃居为当时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用了三十几年的时间就摆脱了第二次 世界大战[改为‚二战‛战败时债台高筑、实体经济严重受损、贸易受限以及基 础设施严重损坏的窘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如此大的跳跃,产业保护措施的 功劳非同一般。 从日本经济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推行自由化的进程有着鲜明的特点, 即根据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水平进行有选择性的扶持,‚毕业‛一个开 放一个,用实行贸易自由化的产业来掩护继续实施保护扶持策略的产业。日本 始终把提高本国工业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心 所在。 这些事实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呢?

第六章 都铎王朝

第六章  都铎王朝

(三)亨利八世的六次婚姻 1、凯瑟琳(西班牙公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姑姑), 1508年结婚,生有公主玛丽; 1536年病死; 2、安妮· 博林, 1533年结婚,生有公主伊丽莎白; 1536 年因通奸罪被送上断头台; 3、简· 西摩(爱德华三世后裔), 1537年结婚,生有王 子爱德华; 4、安娜(德国克勒弗公国公主), 1540年结婚,相貌丑 陋,不会讲英语;与亨利无实质婚姻; 5、凯瑟琳· 霍华德, 1540年, 17岁嫁给49岁的亨利, 1542年因通奸罪被送上断头台; 6、凯瑟琳· 帕尔,结过两次婚,贤淑温和,颇有学识, 1543年结婚,对3个孩子照顾有加。
3、资本主义农场产生,毛纺织业的发展直接导致圈地运 动兴起。 托马斯· 莫尔在《乌托邦》中发出“羊吃人”的惊呼。 (二)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1、表现: (1)封建旧贵族的衰落; (2)资产阶级工商业者队伍扩充; (3)乡绅、新贵族的崛起; (4)农民的两极分化:约曼农、自由小农、茅舍农、雇 工。 2、旧贵族没落的原因: (1)土地经营方式陈旧; (2)“价格革命”引起的货币贬值; (3)生活腐化。 (4)王权打压、排斥。
Hale Waihona Puke 三、亨利八世(一)雄主与权臣的结合 ★亨利八世:体格健壮、聪颖过人,通晓多种外文,熟谙 神学和音乐,善骑射、写作。 ★托马斯· 沃尔西(1475—1530,屠夫之子):林肯教长 →约克大主教→枢机主教、大法官→罗马教廷特别代表、 国务大臣 豪华的汉普顿府邸;私生子未成年即兼任11项教职。 ★托马斯· 莫尔(1478—1535):律师 、国会议员、副财 政大臣、国会下院议长、大法官。1535年因反对亨利 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 ★托马斯· 克伦威尔(1485—1540,酒商之子):历任财 政大臣、掌玺大臣、首席国务大臣,获封艾萨克斯伯爵, 成为继沃尔西后亨利八世身边第一权臣。

第六章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第六章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史书:对当权者的监督作用
典故:“崔杼弑其君”——《左传》。臣 杀君,叫“弑”,君杀臣叫“诛”。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
世界历史进入视野
自19世纪中叶,中国人开始放眼看世界以来, 再讲历史,就不限于中国,而是世界各国的历史了。 而欧洲从中世纪以后的发展途径,就不是一国一家 的王朝兴衰。历史发展是以生产力、思想的进步, 和制度的改变为主线的。比如你要学英国历史,你 得看十三世纪的《自由大宪章》,有了这个之后, 就是克伦威尔革命,以后又有光荣革命,又有工业 革命,等等。而不是以斯图亚特王朝或都铎王朝怎 么样了为线索。
(2009山东泰安)中考试题
17、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展近 代工业、学习西方民主政治、传播西方科技文化的过程。依据 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开启中国经济近代化探索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请概 括指出它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中国近代前期,在借鉴西方民主政治和传播西方民主 政治思想的过程中,产生了三次重大的运动,请你写出其中的 一次运动的名称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较多学者采用了文明演进的观点
文明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以文明演进为基本线索对历史进行分期
文明史观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 文明时代。 农业文明分为新石器文明时代、青铜文明时代和铁器 文明时代。 工业文明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案例:美国老师讲美国内战
老师说:“上周考试很多同学不及格,但你们不要 担心,只要谁愿意给我5美元,我就可以让谁及格。” 不及格的学生面露喜色。但老师接着说:“只有白人 学生可以,黑人学生不行。”课堂哗然,黑人学生开 始不满,有的找老师理论,有的用课本砸老师,有的 干脆脱了臭鞋向老师抛去,还有的学生用水枪射老 师……课堂乱作一团。最后总算安静下来了。老师说 道:“孩子们,我想你们已经明白了——南北战争为 什么会打起来——那是因为不公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雷克与 霍金斯
1588年英西海战力量对比
牙 英国
130艘
战舰、 武装商 船60艘
萨多尼 短射程 只剩54 亚公爵 重炮 艘船, 1万人 霍金斯 远距离 战死几 火炮 十人
34艘
6000
“让暴君们发抖吧。上帝在上,我一直是这样行事的。我把最主要 的力量和信誉放在我的臣民的赤胆忠心和荣辱与共之中……我知道 我不过是一个纤弱的妇女,但我有一个国王的胸襟和志愿。”
“一半是西班牙血统, 嫁给一个西班牙人, 她从不理解自己本国 的人民。‛
第五节 伊丽莎白一世
(Elizabeth I,1558-1603)
一、历尽坎坷 1、2岁失去母亲,成为私生子; 2、爱德华六世在位时被怀疑,玛丽在位时被关进伦敦塔, 险遭杀害; 3、1543年后在宫中定居,并接受了系统的教育。 掌握多种语言,能写善辩,熟谙歌舞,通晓天文学和 神学。 二、伊丽莎白一世时代 1、平息宗教纠纷; ★1559年,通过“至尊法令”,重新确立圣公教为国教; ★镇压天主教徒; ★国内清教运动的发展; 2、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上霸权; “海洋大盗”弗里克· 德雷克、约翰· 霍金斯
抗议祈祷书的暴乱被罗素勋爵镇压,反圈地运动被沃 里克伯爵约翰· 达德利平定。后者凭借平反有功,向摄 政萨默塞特挑战,将他送进伦敦塔,集大权于一身。 4、狂热的新教徒。 ★国王为教会首脑; ★英语为礼拜语言; ★反对偶像崇拜,以朴素淡雅代替奢华繁琐; 毁坏圣像、彩色玻璃被撤、教堂墙壁涂为白色 5、16岁死于结核病。
亨利八世与 安妮· 博林
评价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宣告了一个民族国家 的兴起,它也深深地改变了英国在欧洲的地位。 此后,英国就要作为大国在西欧崛起了。
第三节 爱德华六世
(Edward VI,1547-1553)
一、“上帝之子”“王室的顽童” ‚我们长期渴望有一位王子,正如‘施洗礼者约翰’ 降生,我们不胜欣慰之至。‛当时一位主教说。 1、教育:他的老师剑桥人文学家理查德· 考克斯、剑桥希 腊语教授约翰· 切克。 2、舅父摄政:赫特福德伯爵、萨默塞特公爵爱德华· 西摩。 西摩推翻亨利八世建立的摄政委员会,自封为王国的 摄政者和幼主的唯一监护人。在他的治理下,英国成为 无可争辩的新教国家。 3、国内的两次叛乱:1549年,抗议英文祈祷书、反对圈 地运动。
亨利七世
1485-1509
亨利八世 1491-1509-1547
爱德华六世 玛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 1537-1547-1553 1516-1553-1558 1533-1558-1603
第一节 亨利七世
(Henry VII,1485-1509)
一、亡命生涯 父亲:里士满伯爵埃德蒙· 都铎,死于玫瑰战争。 母亲:玛格丽特· 博福特,是兰开斯特伯爵约翰· 冈特的 曾外孙女,13岁生下亨利。 外貌与喜好:身材高大,头发黝黑,皮肤白皙,好运 动,善骑术。 因玫瑰战争亡命法国,在布列塔尼度过青少年时期。 二、结束玫瑰战争 1、1485年,得到贵族支持在博斯沃斯杀死理查德三世; 2、1486年,与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结婚,以 两个王朝的联姻结束玫瑰战争。
三、专制王朝的建立者 采取的措施: 1、婚姻外交 (1)娶白玫瑰家族伊丽莎白为妻,将两大家族联合起 来; 伊莉莎白比亨利七世小八岁,是位绝代佳人。亭 亭玉立,一头金发,肤色雪白。 (2)王子亚瑟3岁与西班牙公主凯瑟琳订婚,争取欧洲 强国的支持;15岁结婚,第二年死于肺结核。 (3)公主玛格丽特嫁给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稳定 北方边陲; (4)太子亨利娶寡嫂,继续与西班牙联盟。
“尽管他不是众望 所归,但1509年 52岁死去时,亨 利· 都铎为英格兰 内部带来了和平 和繁荣,使他享 有一个世纪以来 在欧洲从未享有 的好名声。‛
第二节 亨利八世
(Henry VIII,1509-1547)
一、漂亮的君主 外表:高大匀称、金发白肤、魁梧健壮 喜好:骑射、比武、社交、神学、艺术的支持者 二、两位肱骨大臣 (一)屠夫之子:托马斯· 沃尔西 红衣主教兼大法官、国务大臣: 林肯教长→约克大主教→枢机主教、大法官→ 罗马教廷特别代表、国务大臣 (二)酒商之子:托马斯· 克伦威尔 同样的下场
爱德华六世
第四节 玛丽一世
(Mary I,1553-1558)
一、早年不幸 1、王室外交的筹码,订立好几次与外国皇太子的婚约, 直到38岁都没成功出嫁; 2、伊丽莎白出生后,她被宣布为私生子,沦为伊丽莎白 的侍女; 3、自幼接受天主教信仰,终身未改。
二、天主教信仰的复归 1、1554年,通告全国恢复天主教信仰; 重建宗教法庭;征收什一税;神像复位;英语《圣经》 被焚 2、1554年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结婚; 3、焚烧新教徒,获“血腥玛丽”之称; 统治最后4年,300人被害,包括50余名妇女;80岁的 第一任新教大主教克兰默也被烧死。 4、英国在法国最后一块属地加来失守,玛丽的威信降到 最低点。
三、宗教改革(1529—1536) (一)改革之前 1、虔诚的天主教徒,曾亲自写书反对马丁· 路德 2、因无嗣开始宗教改革 托马斯· 莫尔 (二)亨利八世的改革措施 1、召开改革议会,颁布一系列法案; “首岁教捐法”“禁止上诉法”“至尊法”“继承 法”“叛国法” “反对教皇权力法” 2、解散修道院700多所,直接获利142万英镑; 3、镇压各地天主教叛乱。 (三)影响 1、王权在短时期内变得空前强大; 2、英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主权国家;
2、镇压约克派王位觊觎者和潜在的敌人。 (1)囚禁并杀死约克家族男性; 年仅10岁的沃里克伯爵、林肯伯爵 (2)1486-1487年镇压叛乱。 “伪爱德华六世”“伪理查德四世” 3、不拘出身门第,网罗人才,扩大王权的社会基 础。
4、增加王室的财政收入。 (1)没收敌对分子的领地、财产,使王室收入增加了 60%;王室领地收入从1万英镑增至4万英镑。 (2)关税的征收;年收入达4万余英镑。 (3)避免对外战争,减少军事开支; (4)各种罚金:贵族私养家兵、官吏渎职、商人走私、 农人触犯王室森林法等等都属处罚范围。 对贵族的过分做法,使他倚重的两位大臣在他死后被 喂狼。 5、宗教问题上进退有度,提高王权在宗教界地位。
3、知人善用; 股肱大臣:威廉· 塞西尔(1520-1598),担任 秘书、国务大臣达40年之久,处事稳健,富有远 见。 三、女王的婚姻与传位问题 1、“童贞女王” 女王的追求者们:罗伯特· 达德利、克里斯托 弗· 哈顿、沃尔特· 罗利、法国安茹公爵、西班牙 国王菲利普二世、奥地利理查大公、瑞典国王埃 克利十四世等。 2、与苏格兰女王玛丽的矛盾,最后处死玛丽。
玛丽· 斯图亚特(玛丽一世)
苏格兰女王玛丽的一生: 1)苏格兰女王、法国王后; 2)与美男子达恩利勋爵亨 利· 斯图亚特结婚,生詹姆斯 六世(即后来的英王詹姆斯 一世); 3)与杀死自己丈夫的仇人 博斯维尔伯爵结婚,被贵族 囚禁,进而废黜;
“黄金演说”
‚将来不会有一位比我更 爱我的祖国的女王坐在我 的位置上……而且,尽管 你们有过,或可能有很多 更加有力量、更加圣明的 国王坐在这个位置上,不 过,你们从未有过,将来 也不会有一个人比我更谨 慎、更爱我的臣民。‛ ‚她是都铎王朝的最后一 位君主,也是最伟大的一 位女王。‛
本章思考题
1、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措施及对英国的影响。
2、评价伊丽莎白一世。 3、评价都铎王朝。
四、国王的妻子们 1、凯瑟琳(西班牙公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姑姑), 1508年结婚,生有公主玛丽;1536年病死; 2、安妮· 博林,1533年结婚,同年9月生下公主伊丽莎白; 1536年因通奸罪被送上断头台; 3、简· 西摩(爱德华三世后裔), 1537年结婚,10月生 下王子爱德华后去世; 4、安妮(德国克利弗公国公主),1540年结婚,相貌丑 陋,不会讲英语;与亨利无实质婚姻; 5、凯瑟琳· 霍华德,1540年,17岁嫁给49岁的亨利,因 通奸罪1542年被送上断头台; 6、凯瑟琳· 帕尔,结过两次婚,没有生育,贤淑温和,颇 有学识,1543年结婚后对3个孩子照顾有加,鼓励亨利 八世建立剑桥三一学院。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都铎王朝
亨利七世(Henry VII,1485-1509) 亨利八世(Henry VIII,1509-1547) 爱德华六世(Edward VI,1547-1553) 玛丽一世(Mary I,1553-1558) 伊丽莎白一世 (Elizabeth I,1558-16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