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应用与护理 ppt
合集下载
血液灌流技术及护理ppt模板
![血液灌流技术及护理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8008d5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d.png)
01 血 液 灌 流 技 术 概 述 02 血 液 灌 流 技 术 护 理 要 点 03 血 液 灌 流 技 术 的 临 床 应 用 04 血 液 灌 流 技 术 的 优 势 与 局 限 05 血 液 灌 流 技 术 的 临 床 研 究 与 案 例 分 析 06 血 液 灌 流 技 术 的 护 理 教 育 与 培 训
解病情
免疫性血小板 减少症:血液 灌流可提高血 小板计数,改
善出血症状
重症肌无力: 血液灌流可降 低抗乙酰胆碱 受体抗体水平,
改善病情
肾脏疾病:血液灌流技术 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肝脏疾病:血液灌流技术 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心血管疾病:血液灌流技 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 应用
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灌流 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 中的应用
估。
制定护理操作规范:根据血液灌流技术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护理操 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培训计划制定:根据护理人员的水平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包括理论知识培训和实 际操作培训。
培训方法选择: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如讲座、研讨会、实际操作演示等,提高培训效果。
考核与评估: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确保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血液灌流技术的护理 操作规范和流程。
护理优化:提高 护理水平,降低 灌流技术相关并 发症
血液灌流技术在急性中毒、肝衰竭、肾衰竭等疾病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血液灌流技术在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等)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比较研究 血液灌流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前 瞻性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
血液灌流技术 起源于20世纪
60年代
首次应用于尿 毒症患者的治
解病情
免疫性血小板 减少症:血液 灌流可提高血 小板计数,改
善出血症状
重症肌无力: 血液灌流可降 低抗乙酰胆碱 受体抗体水平,
改善病情
肾脏疾病:血液灌流技术 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肝脏疾病:血液灌流技术 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心血管疾病:血液灌流技 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 应用
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灌流 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 中的应用
估。
制定护理操作规范:根据血液灌流技术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护理操 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培训计划制定:根据护理人员的水平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包括理论知识培训和实 际操作培训。
培训方法选择: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如讲座、研讨会、实际操作演示等,提高培训效果。
考核与评估: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确保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血液灌流技术的护理 操作规范和流程。
护理优化:提高 护理水平,降低 灌流技术相关并 发症
血液灌流技术在急性中毒、肝衰竭、肾衰竭等疾病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血液灌流技术在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等)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比较研究 血液灌流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前 瞻性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
血液灌流技术 起源于20世纪
60年代
首次应用于尿 毒症患者的治
血液灌流操作流程ppt课件
![血液灌流操作流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2258b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f.png)
6
(二)灌流器静态肝素化
• 1、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肝素50mg(1ml) • 2、轻拍灌流器后,打开灌流器上端保护螺帽(按 照灌流器上血流方向顺序)
7
3、将打开的螺帽放置于无菌治疗巾内 4、用5ml空针先抽出2ml的空气 5、将抽取的肝素注射液去除头,直接注入灌流器内 保存液中
8
6、取出治疗巾中的保护螺帽,覆盖拧紧
11
(五)撤除灌流器
1、治疗2h 2、检查盐水是否充足200ml左右、 检查管路是否连接紧密 3、调节血流量150ml/min以下
12
4、开补液口夹,关动脉端夹 灌流器颜色变浅
开动脉端夹,关补液口夹 血液到达动脉壶
关泵,关超滤,关灌流器连接管夹子,关动、静脉端夹 撤灌
开动、静脉夹,开泵,开超滤,排气 检查管路连接是否紧密,调节泵速,核对各类参数
3
一、适应症
1
2
急性药物或食物 中毒
尿毒症
3
肝衰竭
4
严重感染(脓毒 症等)
5
自身免疫性疾病、 银屑病
6
其他(甲状腺危 象、肿瘤化疗、 精神分裂症)
4
二、相关操作流程
•(一)物品准备 •(二)灌流器静态肝素化 •(三)预冲程序 •(四)血液灌流上机操作流程 •(五)撤除灌流器
5
(一)物品准备
•灌流器(小型号80-130,用于透析串 联灌流对于尿毒症中分子的吸附) •透析器 •循环管路 •生理盐水 •抗凝剂(肝素)
(4)启动血泵待灌流器充满盐水后血泵调至250ml/min, 排尽灌流器内气体,预冲生理盐水量1000ml
2、透析器预冲
(1)灌流器预冲结束后与透析器连接
(2)启动血泵100ml/min,预冲生理盐水1000ml
(二)灌流器静态肝素化
• 1、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肝素50mg(1ml) • 2、轻拍灌流器后,打开灌流器上端保护螺帽(按 照灌流器上血流方向顺序)
7
3、将打开的螺帽放置于无菌治疗巾内 4、用5ml空针先抽出2ml的空气 5、将抽取的肝素注射液去除头,直接注入灌流器内 保存液中
8
6、取出治疗巾中的保护螺帽,覆盖拧紧
11
(五)撤除灌流器
1、治疗2h 2、检查盐水是否充足200ml左右、 检查管路是否连接紧密 3、调节血流量150ml/min以下
12
4、开补液口夹,关动脉端夹 灌流器颜色变浅
开动脉端夹,关补液口夹 血液到达动脉壶
关泵,关超滤,关灌流器连接管夹子,关动、静脉端夹 撤灌
开动、静脉夹,开泵,开超滤,排气 检查管路连接是否紧密,调节泵速,核对各类参数
3
一、适应症
1
2
急性药物或食物 中毒
尿毒症
3
肝衰竭
4
严重感染(脓毒 症等)
5
自身免疫性疾病、 银屑病
6
其他(甲状腺危 象、肿瘤化疗、 精神分裂症)
4
二、相关操作流程
•(一)物品准备 •(二)灌流器静态肝素化 •(三)预冲程序 •(四)血液灌流上机操作流程 •(五)撤除灌流器
5
(一)物品准备
•灌流器(小型号80-130,用于透析串 联灌流对于尿毒症中分子的吸附) •透析器 •循环管路 •生理盐水 •抗凝剂(肝素)
(4)启动血泵待灌流器充满盐水后血泵调至250ml/min, 排尽灌流器内气体,预冲生理盐水量1000ml
2、透析器预冲
(1)灌流器预冲结束后与透析器连接
(2)启动血泵100ml/min,预冲生理盐水1000ml
血液净化在中毒中应用PPT课件
![血液净化在中毒中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69e97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4.png)
不同类型中毒时血液净化方案制定
有机磷农药中毒
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首选血液灌流治疗,通过吸附 剂吸附血液中的有机磷农药,达到快速清除毒物的目的。
重金属中毒
对于重金属中毒患者,如铅、汞等,可采用血液透析或血 液灌流治疗,通过透析膜或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清除血液中 的重金属离子。
药物中毒
对于药物中毒患者,如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等,可根据 药物的性质和代谢特点选择合适的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如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或血浆置换等。
CHAPTER
中毒定义及原因
中毒定义
中毒是指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后,达到 中毒量而产生全身性损害的疾病。
中毒原因
包括工业毒物、农药、药物、有毒动 植物等,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 道等途径进入人体。
常见中毒类型及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
短时间内接触大量毒物,表现为 突发症状,如昏迷、抽搐、呼吸
困难等。
慢性中毒
失败案例剖析
案例一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失败
患者情况
一名老年女性因误服有机磷农药导 致急性中毒,出现呼吸衰竭和昏迷 。
治疗过程
虽经积极洗胃、导泻和药物治疗, 但因患者病情过重,最终抢救无效 死亡。
案例二
毒鼠强中毒患者救治失败
患者情况
一名儿童因误食毒鼠强导致急性中 毒,出现抽搐和昏迷。
治疗过程
虽经及时洗胃、导泻和血液净化治 疗,但因毒素已广泛分布于患者体 内,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实践经验总结与启示
早期识别与干预是关键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对于中毒患者,早期识别毒物种类和中毒 程度,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是提高救治成 功率的关键。
针对不同毒物和不同患者情况,制定个体 化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 疗效果。
血液灌流在药物中毒方面的应用ppt
![血液灌流在药物中毒方面的应用ppt](https://img.taocdn.com/s3/m/fce1645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3.png)
▪ 脂溶性高、蛋白结合率高、分子量较大、分布容积小清除率高
▪
血液透析对小分子、水溶性、蛋白结合率低的毒物清除率高
血液净化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 蛋白结合率:代表毒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程度。
▪ 分布容积:代表毒物在机体内的分布情况, 毒物的分布容积越小,血液净化对毒物的 清除率就越高。
▪ 体内再分配:指毒物由组织液到血液的再 分配。
知情同意注意事项:
▪ 1.血液灌流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空气栓塞、微粒 栓塞、出血、灌流器凝血、低血压、溶血等。
▪ 2.血液灌流仅能降低毒物的浓度,不能纠正毒物 引发的病理生理损害,不能纠正电解质紊乱,不 能替代解毒药。
▪ 3.治疗方案,时间、次数、费用,费用昂贵,提 醒家属一定配合。
▪ 4.根据患者的年龄、服毒量及时间告知家属可能 的预后
▪ 内源性清除率:代表机体对毒物的清除程 度,即指毒物的分解代谢和排泄。
血液灌流的指征
▪ 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 尿毒症,特别是合并顽固性瘙痒、难治性高血压、
高β2微球蛋白血症。 ▪ 重症肝炎,特别是暴发性肝衰竭导致的肝性脑病、
高胆红素血症。 ▪ 脓毒症或系统性炎症综合症。 ▪ 银屑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 其它疾病,如海洛因成瘾、高脂血症、甲状腺危
度,有条件的情况下血液灌流前后检
血液灌流操作流程图
物品准备 预冲液准备
管路连接
预冲与排气 (含灌流器的 预冲、透析器 的预冲,建议 分开进行)
建立血管通
路,静推首 剂肝素
继续透析治疗 至透析结束。
2-2.5h后推荐采 用生理盐水回血
法进行回血
治疗开始
建立体外循环 (灌流器串 联在透析器 前面)
器械物品的准备
常见急性中毒 ppt课件
![常见急性中毒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2ea304f5335a8102d22066.png)
ppt课件
39Βιβλιοθήκη (三)一般护理– 1.休息及饮食 – 2.口腔护理 – 3.对症护理 – 4.心理护理
ppt课件
40
(四)健康教育
– 1.加强防毒宣传 – 2.不吃有毒或变质的食品 – 3.加强毒物管理
ppt课件
41
第二节 常见急性中毒的救护
ppt课件
42
一、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organophosphate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血液净化11血液透析清除血液中分子量较小非脂溶性的毒物中毒12小时内苯巴比妥水杨酸类甲醇茶碱血液净化措施一般用于中毒严重22血液灌流吸附脂溶性或与蛋白质结合的化学物33血浆置换是目前最常用的中毒抢救措施游离或与蛋白结合的毒物血液透析原理血血液灌流原理
急性中毒
Acute poisoning
济失调、烦躁不安、意识模糊、谵妄、抽搐、
昏迷等。
ppt课件
50
4)中毒后“反跳”现象、迟发性神经病和中间 型综合征
中毒后“反跳”现象: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后,经急救 临床症状好转,于数日至一周内,突然再次昏迷,甚 至发生肺水肿或突然死亡。
迟发性神经病:病情恢复后2~3周出现四肢肌肉萎缩、 下肢瘫痪等运动和感觉神经障碍。与神经靶酯酶被抑 制并老化有关。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亚硝酸盐和苯胺、硝基苯
黄疸
四氯化碳、鱼胆中毒
ppt课件
9
2.眼球表现
瞳孔扩大:见于阿托品、毒蕈、曼陀罗等 中毒
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吗啡等中毒 视力障碍:见于甲醇、苯丙胺中毒
ppt课件
10
3.呼吸系统表现
呼吸气味 酒味——乙醇
苦杏仁味——氰化物
蒜味——有机磷杀虫药、黄磷、铊等
血液灌流相关知识.ppt
![血液灌流相关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fc231b1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17.png)
五、HP之副反应
(一)低血压:中毒过深、血容量不足、生物
相容性不良、过敏等,大多出现于半小时内;
(二)发冷、发抖及发热:生物相容性不良/致
热原反应;
(三)对血小板、白血球及凝血因子影响
1.血小板及白血球有不同程度下降。 2.出血或凝血:凝血因子被吸附、破坏而消耗。
(四)碳粒脱落 冲洗/包裹不良 (五)空气栓塞 技术事故 (六)其它 低血钙、低血糖、吸附氨基酸、
4.HP治疗药物中毒之评价
(1)对脂溶性、有机磷、某些安眠药HP效果明显 优于HD;
(2)HP仅能清除药物和毒物,不能清除药物已产 生之效应; 有机磷—阿托品、胆碱脂酶复活剂
(3)对毒物引起的呼吸、心血管抑制、酸碱平衡等 作相应治疗;
HP治疗药物中毒之非适应症
1.毒物作用迅速/代谢清除率>HP清除率 2.HP效果<HD效果 3.药物产生酸中毒且能被HD清除 4.药物分布容积极大,或不可逆 5.药物无严重毒灌流器调正方位使A端在上, V端向下;
2.用NS250ml/空气回血; 3.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用量为肝素总量之
2/3~1/2;
(五)总灌流时间
1.HP一般2~3小时结束,>3小时后需更换HP器; 2.HP结束后如有药物反跳可在数小时/1天后再
次HP; 3.总疗程以中毒/疾病情况而不同;
将特异性免疫活性物质加入吸附剂中, 以吸附血液中特异致病因子 吸附柱:由常用吸附剂做成 配体:是固定在吸附柱上的免疫吸附物 由HE演化而来
(三)免疫吸附原理
免疫吸附原理:免疫吸附
• 抗原-抗体结合 • 补体/Fc-免疫复合物结合 • 静电结合 • 疏水结合
免疫吸附剂类型:
抗原固定型 抗体固定型 补体固定型 蛋白A固定型 静电结合型 疏水结合型
血液灌流 ppt课件
![血液灌流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fc5c67ad02de80d4d840e8.png)
25
6、结束治疗与回血
• 急性药物中毒抢救结束后可采用空气回血。
26
回血时动脉端向上,静脉端向下 可减少灌内残存血量和空气进入内
• 动脉端
27
• 7、监测
28
(1) 系统监测
• 1) 采用专用设备进行灌流治疗时,要密切观察 动脉压、静脉压的变化。
• 动脉压端出现低压报警时,常见于留置导管出 现血栓或贴壁现象;
• 如果患者处于休克或低血容量状态时,可于灌 流治疗开始前进行体外预冲,
• 预冲液可采用生理盐水、代血浆、新鲜血浆或5 %白蛋白,
• 从而降低体外循环对患者血压的影响。
19
2、体外循环体系的建立
• 冲洗结束后,将动脉端血路与已经建立的 灌流用血管通路正确牢固连接(如深静脉 插管或动静脉内瘘),
• 然后开动血泵(以50~100ml/min 为宜), 逐渐增加血泵速度。
24
5、治疗的时间与次数
• 灌流器中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与饱和速度决定了 • 每次灌流治疗的时间。常用活性炭吸附剂对大多
数溶质的吸附在2~3 小时内达到饱和。因此,如 果临床需要,可每间隔2 小时更换一个灌流器, 但一次灌流治疗的时间一般不超过6 小时。
• 对于部分脂溶性较高的药物或毒物而言,在一次 治疗结束后很可能会有脂肪组织中相关物质的释 放入血的情况,可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间隔一定 时间后再次进行灌流治疗。
• 然后正确连接于灌流器的动脉端口上,同 时静脉端血路连接于灌流器的静脉端口上。
灌流器
17
• (3) 启动血泵,速度以200~300ml/min, 预冲盐水总量2000~5000ml 为宜。
• 如果在预冲过程中可以看到游离的炭粒冲 出,提示已经破膜,必须进行更换。
6、结束治疗与回血
• 急性药物中毒抢救结束后可采用空气回血。
26
回血时动脉端向上,静脉端向下 可减少灌内残存血量和空气进入内
• 动脉端
27
• 7、监测
28
(1) 系统监测
• 1) 采用专用设备进行灌流治疗时,要密切观察 动脉压、静脉压的变化。
• 动脉压端出现低压报警时,常见于留置导管出 现血栓或贴壁现象;
• 如果患者处于休克或低血容量状态时,可于灌 流治疗开始前进行体外预冲,
• 预冲液可采用生理盐水、代血浆、新鲜血浆或5 %白蛋白,
• 从而降低体外循环对患者血压的影响。
19
2、体外循环体系的建立
• 冲洗结束后,将动脉端血路与已经建立的 灌流用血管通路正确牢固连接(如深静脉 插管或动静脉内瘘),
• 然后开动血泵(以50~100ml/min 为宜), 逐渐增加血泵速度。
24
5、治疗的时间与次数
• 灌流器中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与饱和速度决定了 • 每次灌流治疗的时间。常用活性炭吸附剂对大多
数溶质的吸附在2~3 小时内达到饱和。因此,如 果临床需要,可每间隔2 小时更换一个灌流器, 但一次灌流治疗的时间一般不超过6 小时。
• 对于部分脂溶性较高的药物或毒物而言,在一次 治疗结束后很可能会有脂肪组织中相关物质的释 放入血的情况,可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间隔一定 时间后再次进行灌流治疗。
• 然后正确连接于灌流器的动脉端口上,同 时静脉端血路连接于灌流器的静脉端口上。
灌流器
17
• (3) 启动血泵,速度以200~300ml/min, 预冲盐水总量2000~5000ml 为宜。
• 如果在预冲过程中可以看到游离的炭粒冲 出,提示已经破膜,必须进行更换。
血液灌流ppt课件
![血液灌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e5f82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c.png)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血液灌流治疗
总结词
血液灌流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具有 一定的辅助作用,能够清除自身抗体和 免疫复合物,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
VS
详细描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 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的疾病。血 液灌流通过吸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 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减轻自身免疫反应 ,缓解症状。研究表明,血液灌流联合药 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能够降低复发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肝衰竭的血液灌流治疗
总结词
血液灌流在肝衰竭治疗中具有辅助作用,能够清除体内多余的氨和内毒素,改善 肝功能,提高生存率。
详细描述
肝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肝脏功能发生障碍。血液灌流通 过吸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多余的氨和内毒素,减轻肝脏负担,改善肝功能。研 究表明,血液灌流联合药物治疗肝衰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血液灌流的操作流程
连接灌流器
将灌流器与血管通路连接,确 保密封良好,防止空气进入。
开始灌流
启动血泵,将血液引入灌流器 ,进行吸附、过滤等处理。
建立血管通路
通过穿刺或手术建立血管通路 ,确保血液能够顺利进入灌流 器。
预冲灌流器
使用预冲液冲洗灌流器,排出 气体,确保灌流器内部充满液 体。
结束灌流
灌流结束后,将血液回输至患 者体内。
04
血液灌流的疗效与安 全性
血液灌流的疗效评估
血液灌流能够清除体内的毒素、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从而减轻肾脏负担,改善 肾功能。
血液灌流能够吸附和清除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等活性物质,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 控制病情。
血液灌流能够清除血液中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改善疼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血液灌流PPT课件
![血液灌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cafa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4.png)
血液灌流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血液灌流简介 • 血液灌流原理 • 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 血液灌流的并发症及处理 • 血液灌流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血液灌流简介
CHAPTER
定义与作用
定义
血液灌流是一种将患者的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通过吸附作用 清除血液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素、药物、重金属等物质的血液净化技术。
急性中毒是血液灌流的重要应用领域之 一。通过灌流器中的吸附剂,可以快速 清除体内毒素,减轻中毒症状,为后续
治疗争取时间。
针对不同毒物,选择合适的灌流器,如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救治中具有疗效显 活性炭灌流器适用于脂溶性毒物、大分 著、起效快等优点,尤其对于某些难以 子毒物等的吸附,而树脂灌流器则适用 通过常规手段清除的毒素,如药物、生
需要注意的是,血液灌流在治疗脓毒症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案, 避免延误治疗。
其他临床应用
除了上述应用领域外,血液灌流还可用于治疗其他一些临床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 病、中毒性肾病、严重烧伤等。
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血液灌流通过清除体内异常物质、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 反应等作用机制,有助于缓解病情、改善预后。
提高患者生存率。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肝功能、血氨水平等指标,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脓毒症的治疗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血液灌流可以通过吸 附炎症介质、清除内毒素等作用,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在脓毒症的治疗中,血液灌流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与抗生素、免疫调节药物等联合应用, 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对于某些难以控制的感染,如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血液灌流也有 一定疗效。
目录
CONTENTS
• 血液灌流简介 • 血液灌流原理 • 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 血液灌流的并发症及处理 • 血液灌流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血液灌流简介
CHAPTER
定义与作用
定义
血液灌流是一种将患者的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通过吸附作用 清除血液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素、药物、重金属等物质的血液净化技术。
急性中毒是血液灌流的重要应用领域之 一。通过灌流器中的吸附剂,可以快速 清除体内毒素,减轻中毒症状,为后续
治疗争取时间。
针对不同毒物,选择合适的灌流器,如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救治中具有疗效显 活性炭灌流器适用于脂溶性毒物、大分 著、起效快等优点,尤其对于某些难以 子毒物等的吸附,而树脂灌流器则适用 通过常规手段清除的毒素,如药物、生
需要注意的是,血液灌流在治疗脓毒症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案, 避免延误治疗。
其他临床应用
除了上述应用领域外,血液灌流还可用于治疗其他一些临床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 病、中毒性肾病、严重烧伤等。
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血液灌流通过清除体内异常物质、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 反应等作用机制,有助于缓解病情、改善预后。
提高患者生存率。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肝功能、血氨水平等指标,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脓毒症的治疗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血液灌流可以通过吸 附炎症介质、清除内毒素等作用,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在脓毒症的治疗中,血液灌流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与抗生素、免疫调节药物等联合应用, 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对于某些难以控制的感染,如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血液灌流也有 一定疗效。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及护理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0aa2c4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6.png)
缩短病程
早期实施血液灌流治疗,有助于缩短急性中毒的 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护理效果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
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黏膜颜色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 病情恶化的情况。
预防并发症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等。
血液灌流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血液灌流技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40 年代,当时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有机磷 中毒。
目前,血液灌流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 急性中毒、药物过量、肾功能衰竭等 疾病的抢救治疗中,成为临床医学中 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 血液灌流器的材料和性能得到了不断 改进,使其在临床应用中更加安全、 有效。
02
03
04
建立体外循环
通过血管通路将患者的血液引 入灌流器,建立体外循环。
灌流吸附
后的血液通过回 输管路返回患者体内。
护理观察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 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04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护 理
术前护理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中毒的种类、剂 量、时间等信息,评估患 者的病情状况和自身认知 情况。
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 估,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和疏导,缓解其紧张、焦 虑的情绪。
准备物品
准备血液灌流所需的仪器、 设备、药品等,确保设备 处于良好状态。
术中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血液灌流过程中,密切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 心率、血压、呼吸等,以 及意识状态和病情变化。
早期实施血液灌流治疗,有助于缩短急性中毒的 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护理效果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
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黏膜颜色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 病情恶化的情况。
预防并发症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等。
血液灌流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血液灌流技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40 年代,当时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有机磷 中毒。
目前,血液灌流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 急性中毒、药物过量、肾功能衰竭等 疾病的抢救治疗中,成为临床医学中 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 血液灌流器的材料和性能得到了不断 改进,使其在临床应用中更加安全、 有效。
02
03
04
建立体外循环
通过血管通路将患者的血液引 入灌流器,建立体外循环。
灌流吸附
后的血液通过回 输管路返回患者体内。
护理观察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 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04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护 理
术前护理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中毒的种类、剂 量、时间等信息,评估患 者的病情状况和自身认知 情况。
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 估,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和疏导,缓解其紧张、焦 虑的情绪。
准备物品
准备血液灌流所需的仪器、 设备、药品等,确保设备 处于良好状态。
术中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血液灌流过程中,密切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 心率、血压、呼吸等,以 及意识状态和病情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定义
适应毒物特 点 副作用
原理
血灌与血透的区别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是将患者血液引入装 简称血透,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
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以 种,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
清除某些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
并将净化了的血液输回体内的 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
一种治疗方法
-
8
病例2:
付玉琼 女 39岁,诊断是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 因自服百草枯液(量不详据病人诉约15ml)四小 时入科,来时神志清楚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咽喉 部可见溃疡脓点,医嘱立即给予15%白陶土 1000ml分次灌胃,20%甘露醇250ml导泻并同时 予以血液灌流治疗。血液灌流分别4次治疗后,患 者中毒症状减轻,复查各项指标正常后康复出院 ,3—6个月随访。
(3)肝病:在肝病临床中主要用于肝性脑病,重
型肝炎炎性反应综合征及胆红素等物质清除的辅
助治疗。
-
10
(4)急性感染和炎性反应:能清除内毒性肿瘤
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 细胞因子,可以用来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 。
(5)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主要是有利于减少化
疗药物的肾毒性。
(6)其它:如精神分裂症、铝过多症、银屑病、
溴化物、氯化物、碘化物、氯化物 -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
-
7
病例1:
江从军 男 42岁 ,诊断是急性砷化氢中毒,患 者因在工地进食茶水后出现腹痛腹胀,同伴与其 一同在工地进食茶水后也出现同样中毒症状。来 时神志清楚,全身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医嘱给予 0.9%NS100ml加地米10mg等药物静滴并同时予 以血液灌流治疗。血液灌流治疗6次后,患者中毒 症状明显好转,复查后各项指标均正常后康复出 院,3—6个月随访
目前,血液净化技术已成为同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物理治疗相并列的独立治疗技术,被临 床广泛应用,在疾病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独特的作 用。
血液净化基础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吸附或血液灌 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其中血液透析及血 液灌流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用于治疗急性中毒的血 液净化技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危象等 都有一定的效果。
-
11
不适宜血液灌流的治疗:
(1)作用迅速的药物如氯化物
(2)药物代谢率超过血液灌流清除率
(3)能被血液透析清除且同时产生酸中毒的药 物, 如水杨酸、非那西丁、咖啡因
( 4)没有严重毒性的药物
-
12
三 血液灌流的方法
1 建立动静脉通道并肝素化
的改变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灌流器继续做血液灌
流。
5. 脂溶性高的药物或毒物进入体内后,主要分布 在脂肪组织,所以血液灌流治疗患者清醒好转后 ,有可能由于脂肪中药物的释放进入血液循环, 使症状再次加重并陷入昏迷,所以像巴比妥类脂 溶性高的药物中毒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定时监 测血浓度,必要时连续灌流治疗2—3次。
但有时中毒事件并不一定对血液灌流的效果起决 定作用。如毒鼠强中毒一周后频繁抽搐就诊的患者 ,经3次血液灌流治疗后可康复。
-
16
五 血灌救治中毒病人的注 意事项
1. 有特异的解毒药一定要使用,血液灌流在清除毒 物的同时,也能清除抢救用药,所以需要注意抢救 用药剂量的补充;剂量应适当加大或改变给药途径 。
2 血液灌流装置(由灌流器、管路、血液管 路 组成)
3 将患者的动静脉分别与血液灌流装置的动静 脉管道相连接,利用血泵保持血流速度以
200ml/min左右循环后输回体内,每日1~2次, 每次2小时
-
13
-
14
-
15
四 血液灌流治疗的时机选 择
最佳时机:一般药物或毒物中毒在6~8小时内,原 则是只要有血液灌流的指征就应尽早进行,治疗越 早效果越好。
目的,并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
碱平衡的目的
对于脂溶性,分布容积大或蛋 对于水溶性高,小分子量的药物 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或毒物,如 或毒物,如急性酒精中毒,水杨 导眠能,安定,安眠酮,血液 酸盐,甲醇,镁,钾等 透析疗效不佳
血小板减少、易感染、出血倾 ①难度高费用高
向
②不能完全使毒素降到正常水平
③全身脏器损害明显
2. 需要间隔一定时间12-24h、反复几次进行血液 净化疗法
3. 单一血液净化方式抢救患者,有时效果可能不令 人满意。应根据毒物的种类及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 ,灵活地组合起来,联合应用抢救重度中毒患者。
-
17
4. 血液灌流2h后灌流器以趋于饱和,不能因为时 间的增加而使疗效提高。可根据病人的血药浓度
-
9
适合血液灌流的疾病:
(1)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对分子结构上总体
或大部分表现为亲脂性或有较多芳香环,较长的 烷基碳链分子的药物或毒物,其脂溶性高,易与 蛋白结合,也特别适合采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
(2)尿毒症:能清除肌酐,尿酸等中分子物质以
及氨基酸,激素等,但不能清除尿素氮,水及电
解质,因此需要与血液透析联合使用。
④并发症多且严重
⑤有效时间短
利用吸附原理
- 利用弥散的原理
4
可被血液灌流清除的药物或毒物
种类 巴比妥类 镇静催眠 类 醇类 止痛药 抗生素
其他类药 物 体内毒素 农药 金属 植物毒素 生物毒素 抗抑郁药 心血管药 物 卤化物
药物或毒物
(苯)巴比妥、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庚巴比妥、司可巴比妥 导眠能、眠尔通、安眠酮、水合氯醛、鸦片类、苯海拉明、甲普龙 苯妥英钠、奋乃静、安坦、利眠灵、氯丙嗪、泰尔登、非那根 甲醇、乙醇、异丙嗪、乙二醇 阿司匹林、水杨酸盐、甲基水杨酸、非那西丁 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新霉素、万 古霉素、磺胺类药物、氯霉素、多粘霉素、异烟肼 阿托品、酚类、甲状腺类、类吗啡肽、硫氢酸盐、枸橼酸钾、四氯化碳、麦 角胺、环磷酰胺、三氯乙烯、5—氟尿嘧啶、甲胺喋呤、樟脑 氨、尿酸、胆红素、乳酸、胱氨酸、内毒素 乐果、对硫磷、含氯杀虫剂等有机磷类杀虫药 砷、铜、铅、汞等 白瓢、蕈素、瓢蕈素、木通、毒蘑菇中毒、乌头 鱼胆、河豚、蛇毒、蜂毒、蝎毒 丙咪嗪、氯丙咪嗪等 洋地黄毒甙、地高辛、奎尼丁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 的应用及护理
肾病内分泌科 张秀荣
-
1
• 提纲
• 定义与概述 •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的区别 •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 • 血液灌流过程中的观察及护理
-
2
血液净化的概述
血液净化是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 种血液净化装置,除去其中的毒素,达到净化血 液,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个过程即称为血液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