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教学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让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以《周南·关雎》为例探究诗歌教学中的想象艺术
【 中图分类号】 G 4 2
【 文献标识码l A
Hale Waihona Puke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3 ) 1 1 — 0 0 4 8 — 0 1
《 语 文课程 标准》 指 出“ 语 文教 学要 注重语言 的积 累、 感悟 滋有味 的 朗读 , 并结合 朗读进行合理 想象。 和运用 , 注重基 本技能训 练……更要注重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 、 1 . 理 解 内容 . 想 象 朗读 求知欲 , 发展 学生的思维 , 培养想 象力 , 开发创造 潜能。” 语 文 理解 内容是 朗读 与想 象的基 础 。从 内容上 看 , 《 周 南・ 关 课 堂需要 想象来蕴藉语文味 ,古诗词教 学更是需要插 上想 象 雎》 里的爱情 。 传达的是年轻 小伙子偷偷 爱上 了一位姑娘 哪种 的翅膀。 单相思的动人情景 。诗里的“ 君 子” 不必是贵府 少爷 . “ 淑女” 亦 《 诗经》 作 为我 国的第一部诗歌 总集 , 像 明珠般 闪耀 在 文 不必是 豪门小姐 。如 果说 , “ 淑 女” 是 文静 和善 而又 美丽的姑 学的殿 堂。无论是其思想还是其 艺术特 色, 都像 一树梨花 , 璀 娘 , “ 君子 ” 是一 个奴 隶小伙 子的话 , 那 么这个 小伙 子可能是 看 璨繁华 , 她 凝聚 了诗人 民众们 的生活情感精 华 , 流 露其 中的想 到 了这么美丽而 叉和善 的姑娘 而不能 自拔 ,然而 由于 自己身 象艺术更是这株 梨花上 的露珠 , 晶莹剔透。其开篇精 华《 周南 ・ 份低 微 , 觉得 给不 了这个姑娘 幸福 , 亦或 觉得 这么 美好 的姑娘 关雎》 更是历 来为世人 传诵 , 经典 卓越。想 象这一 艺术特 色亦 根 本就没有 注意到 自己,因此他只能在远 处默默地看 着这位 在本篇 中得 到 了很好 的体现。 姑娘 , 从 心底 里去 思念 挂记 她 , 以至 于 白天 想 , 晚上想, 梦中 了解背景 。 想象的依 托 想, 这种 不眠的想 象将读 者带入 到 了小伙子 的情 感世 界 。 我们 1 . 教 学伊始介 绍古人对 该诗 歌 的理 解 。 以激 发兴趣 . 促 进 感 受到 了他如 火的激 情 , 看到 了他 躺在床 上 , 辗 转反 侧 , 失 眠 探 究。《 周南・ 关雎》 是《 风》 之始也 , 亦是《 诗 经》 开卷的 第一首 不觉 , 看到 了他脑海 中想象到的情节 , 在 以他 的地位和 身世所 诗, 古往今 来即被人们 重视 , 但 也历 来众说 纷纭。《 毛诗 国风 》 梦寐 以求而又求之不得的琴 瑟钟 鼓声 中妻之 。理 解 了诗歌 内 说: “ 《 关雎》 , 后妃 之德 也 , 《 风》 之 始也 , 所 以风 天 下而正 夫妇 容 , 进行课 文的朗读 , 学生很 容 易身临其境 , 想象画面。 也。 ” 《 三 家诗》 以为刺康 王宴起 , 所谓“ 周 室衰而《 关雎》 作。 ” 三 2 . 自我见解 . 想象朗读 家诗均是 以其 时代 浸染 了士人及 百姓 的儒 家正统 思想来解经 教是 为 了不教 .教 学的最终 目的是 教会 学生学 习的方 法 释经, 以其情其景 来品评 , 这 种说 法也 有其 思想根 源 , 具有时 和 能力。经过学 习的铺垫 . 学 生对这 首诗歌 . 会有 自己的见 解 这时鼓励 学生进 行 自由发 挥 , 想象理解 。 代特征。 教 学时要 引导学生 了解古人 对本诗 的见解 , 激发 学生 和 想法, 的探 究兴趣 . 从而为进一步的学 习打下基础 。 在课 堂上 , 便有这样 一位 同学进行 了 自己的想象 . 他认 为 2 . 教 学中要 引导 学生知人论世 , 知背景论其诗。周武 王建 这首诗 亦可看作是作者带 男子想 象, 整首诗 以想象套 想象。 小 周, 封 周公旦及 召公 爽( s 以采 邑 , 以今河 南陕县为界 , 陕县 以 伙子 将此苦 闷的 心情诉诸 一位朋友 。 这位朋友对他 十分 同情 , 西为召公管辖 , 以 东为周公 管辖 , 《 周 南》 与《 召 南》 的 少量诗篇 为此触 动 了心弦 , 想象 着这 位 小伙 子的 眼睛所看 , 心 里所想 , 来 自原来周公旦和 召公 爽分治的偏 南的地 区.绝大部分诗是 梦里所梦 . 甚至是 为小伙子 编织 了一个 美丽的 圆满大结局 . 在 来 自江汉之 间的一些小诸侯 国, 如 随、 邓、 申、 蔡、 庸等。大致说 想 象之 中把想 象化为 了现 实。而此时 . 想象就像是思维幻化成 来, 北至汝水 , 南到 江汉流域。大致在 北纬 3 0 q C, 气候温和 , 湿 了天马行 于空 中, 让我们 更加 体味 到 男子的相 思之 苦 , 以及他 润 多雨 。水 多 . 植物 多, 人 们在这种 柔和 的环境 中也 自然会 变 在想 象中的甜 蜜之 乐. 这个感情的履历之余 , 又让我们 多了一 得敏 而 多思 , 富 于浪漫 气息。因此二 南的 爱情诗较 多, 并且 多 层对 小伙子的 焦虑 , 甚至在 心底 涌起 一丝丝怜爱。从这个 意义 富想 象与浪漫 气质 。了解了这样 的地域 背景 . 为 学生创设一个 讲 , 想象, 让《 关雎》 更加真 实 , 它以无形 无 穷的维度挖 掘 了读 柔和的环境 , 塑造 一 个 浪 漫 的遐 想 空 间 。 者 的无 限情 思, 与诗歌 里的人 物 , 融 为一体 , 做 想 象的想象者。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授课教师:尚论鸳授课班级:新六龙班【教学目标】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⑵让学生掌握想象作文的要点;【重、难点】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的想象作文。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讨论法【教学对象】新六龙班【教学用具】教案、ppt、白板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从前有个画家,画了一幅画,上面是一家当时人们想都不敢想的飞机,但是后人真的造出了和画上一模一样的飞机。
为什么这位画家在当时能画出这样一幅画呢?对了,就说明这位画家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其实,不光画画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作文也是如此。
一位作家曾说过:“一个会回忆,会联想,会想象的人,才是会构思的人。
”由此可见,想象对我们学习、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写好想象作文,会提高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会成为我们一生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的。
下面,老师先考察一下你们的观察力:从下列词语中,各挑出一个字,连成一句古诗。
不远万里舍近求远高瞻远瞩低声下气各抒己见不约而同异口同声诗句:远近高低各不同二、知识呈现想象作文就是对大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再用凝炼的笔触表现出来。
它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因为它不是写已经发生的或看到的现实生活,而是想象出来的。
那么,怎样写好想象作文呢?(一)、确定好文章中心任何想象作文都不是为了想象而想象,总是要寄托我们的美好愿望。
想象作文与纪实作文一样,也有明确的主旨,可以对诚实、勇敢、无私等品质加以褒扬,也可以对虚假、胆怯、自私、贪婪等不良行为予以鞭挞、抨击;可以表达美好的愿望和理想;也可以表达自己对科学和生活的热爱等等。
(二)、要大胆想象写想象作文,一定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要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想象得越新颖,越出人意料,写出来就会越有新意。
比如《神笔马良》一文,作者就大胆想象出马良要为穷人画画,感动了神仙。
因而他得到了神笔,画什么就有什么。
他用这支神笔为穷人谋幸福,并惩罚了贪官。
让诗词插上飞翔翅膀
让诗词插上飞翔的翅膀古诗词作为一种凝练、含蓄、抽象的文学样式,鉴赏须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较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感知能力才行。
如何让心灵在古诗词的丛林中自由飞翔,鉴赏古诗词的隐形翅膀究竟在哪里?一、想象的意境有句名言说:疯子、情人和诗入都是满脑子结结实实的想象。
疯子看见的魔鬼,比广大地狱里能容纳的还多;情人和疯子一样疯狂,他从一个埃及人的脸上看到海伦的美;诗人转动着眼睛,眼睛里带着精妙的疯狂,从天上看到地下,地下看到天上,他的想象为从来没人知道的东西构成形体,他笔下又描绘出它们的状貌,使虚无飘渺的东西有了确切的寄寓和名目。
来读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这是一首颇具浪漫主义特色的词,在歌咏明月这一题材上有新的发展和特色。
一是构思有新意,作者从月亮落下之后起笔,由此展开想象的翅膀,时而飞向太空,时而沉入海底。
最令人惊叹的是,生活在八百年前的作者,竟然在词中想象出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科学现象。
我们这里月亮西沉后,那边才见月亮东升。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叹曰:“直悟月轮绕地之理,……可谓神悟。
”其次是本词巧妙安排神话传说,把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集中起来加以选择提炼,创造出浪漫色彩浓厚的神话形象。
想象是诗的翅膀,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没有诗人。
想象本质上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准确把握和精彩表现,是作者用新的形象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想象力是在你的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是人的创造力最宝贵的品质。
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就越大,对生活的理解就越深刻,情感体验就越强烈,审美体验就越丰富。
二、想象的类别一是比拟法,或运用拟人手法,把物拟作人,赋予它人的思想感情,人的性格情趣,使无生命的物具有人的灵性和活力。
《乞巧》教学设计(精选5篇)
《乞巧》教学设计(精选5篇)《乞巧》教学设计(精选5篇)《乞巧》是唐朝诗人林杰的诗,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表达了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乞巧》教学设计,希望的大家喜欢。
《乞巧》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这首诗想象丰富、浅显易懂,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整体设计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凝练而含蓄的语言让人不觉产生了言未尽意无穷的感觉,产生了无限的想象的空间。
如何进行古诗词的学习体会凝练的语言的发展想象的空间?朗读是最好的策略。
本节课将通过设疑读、情景读、想象读、带读等丰富的朗读方式让孩子徜徉在古诗的美好意境之中。
说到想象,力图抓住牛郎织女相会和家家户户怎样乞巧这两处通过补充资料、借助图画等情景教学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孩子们在诵读中想象、在想象中诵读,体会着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学习目标1、认识“乞、霄、”2个生字。
会写“乞、巧、霄、渡”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课前准备1、教学课件。
2、收集牛郎织女的故事;搜集描写七夕的古诗;了解七夕各地的习俗。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引出课题1、师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2、师过渡引出课题。
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织女是“天帝之女”,心灵手巧,为人间少女所崇拜。
也正因如此,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初七这一天,就有了很多风俗活动,因为少女们希望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唐朝大诗人林杰就曾写下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的诗句,(课件逐行出示诗两个霄宵注音)表达人们的这种美好的愿望。
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古诗词
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古诗词嘿,咱就说说这孩子和梦想的事儿啊!每个孩子不都像是一颗等待发芽的小种子嘛,梦想就是那能让他们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呀!咱得想法子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让他们能自由自在地飞翔。
你想想看,古诗词不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嘛,可以打开孩子们通往梦想世界的大门。
比如说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不就是在告诉孩子们要不断追求进步,向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嘛!就像小明,他特别喜欢古诗词,每次读到那些豪迈的诗句,他眼睛里都放光呢!他会兴奋地和小伙伴们说:“哇,这诗太酷啦,我以后也要像诗人一样写出这么棒的诗!”这不就是古诗词在他心里种下了梦想的种子嘛。
再看看小红,她呀,本来很害羞内向,但是自从接触了古诗词,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啦!她喜欢李清照的词,那些细腻的情感仿佛让她找到了共鸣。
她会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写下自己对诗词的感悟,还会分享给身边的人。
你说这古诗词是不是就像给她插上了一双自信的翅膀呀!
还有那调皮的小刚,一开始对古诗词可不感兴趣,觉得那都是些老掉牙的东西。
可是有一次,学校举办诗词大赛,他被硬拉着参加了。
结果在比赛中,他听到了那么多优美的诗句,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从那以后,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天天捧着诗词书看。
这不就是古诗词的魅力嘛,能让一个原本不感兴趣的孩子也能爱上它。
咱作为大人,可不能小瞧了古诗词对孩子的影响啊!它能让孩子们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培养他们的审美和情操。
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去接触古诗词,让他们在诗词的海洋里遨游。
总之,古诗词就是那能为孩子插上梦想翅膀的神奇力量,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它呀!让孩子们在梦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吧!。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黄山奇石》教学反思《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抓住黄山"四绝"之一-怪石,娓娓道来。
本文图文并茂,文章抓住一个"奇"字,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原本无生命,但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令人无限神往,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我执教了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黄山奇石》一课后,感触颇深。
针对本课的阅读教学和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我认为小学生运用想象理解课文更容易感悟课文内容。
(一)教学理念想象能力的提升,就需要孩子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
引导学生诠释想象教学,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句子以及段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诠释和想象的方法帮助孩子在理解课文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有疑问的环节。
(二)教学思路《黄山奇石》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黄山石的奇妙;在想象中激发起对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黄山"名字奇、样子奇、想象奇"的详细诠释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黄山之美、祖国之美。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
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整合语文教学的多维目标,以精心设计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感悟黄山石的"奇"为突破口,通过图片、多媒体课件直接感知石之"奇",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堂行为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从词句的比较入手,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就是学生对"奇"的理解。
在导入环节,我根据"奇"用这个字的字理结构通过谜语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对这个字的初步认识便是从字形上理解并记忆。
这一环节的设计由浅入深,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进入状态并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为下面更深入地诠释"奇"做了很好的铺垫。
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长相思》的教学反思
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长相思》的教学反思1、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长相思》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借鉴了余映潮老师的一些教学思路,吸收了古诗词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通过充分读,学生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通过合理想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想象故园的情景对比体会此时的思乡情。
通过课外资料的拓宽,使学生不仅读懂了古诗,而且更深层地领悟到文本所蕴含的本质意义——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使学生的人格素养,语文素养都有了一次提升。
不足之处:1.教师文化功底太浅,对学生的评价语欠缺高度。
如学生在汇报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思乡诗句的时候,教师要能顺口说出出处。
可好多我真的是第一次听。
2.对学生能力的拔高不够。
如:想象故园的'情景及用一个字、一个词来形容的心情时,学生说的浅薄,教师没有足够的驾驭能力去拔高学生的回答。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我会继续努力,逐步地去完善自己的课堂,真正能提升学生的能力。
2、新课标小学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教学反思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
不仅如此,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
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开头部分周瑜与诸葛亮军中议事,周瑜步步紧逼,其毒计可谓蓄谋已久,大有天衣无缝、诸葛亮必死无疑之感。
诸葛亮沉着应对,还出乎常理地将造箭时间降至三天,使得周瑜都认为在开玩笑。
借箭时,曹营万箭齐发,诸葛亮饮酒取乐,完后还大呼谢谢,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
一、教学时,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围绕题目质疑。
如,“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草船借箭?”“怎样用草船借箭?”“结果怎么样?”根据质疑,学生自主读书,读熟课文,理解文章的脉络,大体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古诗词作用 古诗词作用的重要性
古诗词作用古诗词作用的重要性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古诗词作用,以及古诗词作用的重要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引用古诗词的作用引用古诗词的作用作用: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
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
引用诗句作文题,可以起到鲜明、醒目的作用。
在文中引用诗句,可以起到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的作用。
在文末引用诗句,既可以总结全文,又可以深化主题,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在文章的结尾,则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令读者掩卷深思,回味无穷。
升华文章作者的情感。
照应开头。
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
诗句的引用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直接嵌入古典诗文名句。
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
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使论据确凿充分,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启发性、使语言精炼等作用。
说明文引用古诗词可以吸引读者,引导出中心论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增强文章的说服性。
说明文引用古诗词可以吸引读者,引导出中心论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增强文章的说服性。
古诗词在教学中的作用古诗词在教学中的作用借助古诗词教学古诗词作用,陶冶审美情操。
古诗词看似难以理解,但它具有高品位古诗词作用的精神文化,对于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品味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尽可能地多阅读以及积累古诗词中的佳句,对学生在模仿、借鉴美丽的祖国语言文字,提高古诗词作用他们表达语言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学习古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
在学习中,要充分古诗词作用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古诗词是培养学生想象力,拓展学生思维的良好素材。
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教学设想与反思
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教学设想与反思1、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教学设想与反思今天是开学第一堂语文课,和孩子一起学习了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颇有感触。
课上尝试了王自文老师的教学思路,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人李白的了解,而且体会到了他当时的心情。
一、读诗知大意让学生把整首诗读正确读通顺之后,就让学生感受李白当时的心情,孩子们都能一语道破——李白孤单寂寞。
二、提问知处境理解一二句诗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鸟儿飞走了,云儿飘走了,这些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为什么会让李白倍感孤单呢?一个孩子说:“可能跟他当时的处境有关。
”感叹孩子的`聪明,会思考会联想。
顺着孩子的思路,我出示了李白当时正值被贬官离开长安十年之际,了解李白的遭遇及处境,助推了学生对全诗的理解。
三、想象知内心最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让学生想象:李白深情地望着敬亭山,他会轻轻地对敬亭山说些什么?(生:敬亭山呀敬亭山,只有你还陪伴在我身边)敬亭山深情地望着李白,它又会轻轻地对李白说什么?(生:李白,你放心吧!我会永远陪着你,其实还有许多朋友在你身边。
)通过想象说话,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李白的孤单与寂寞以及他对敬亭山的喜爱。
四、回忆促感悟最后,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李白的诗来劝导李白,让他把心打开,让阳光洒满内心。
还记得《静夜思》(生背),李白,请你不要孤单,当你在思念亲人的时候,你的亲人也在思念着你。
还记得《赠汪伦》(生背),李白,请你不要孤单,不仅汪伦在想着你,还有更多的朋友在想着你。
还记得《望庐山瀑布》(生背),李白,请不要孤单,你一生游历这么多的高山大川,它们都会记着你。
通过三次排比背诵,语言引导,也保护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2、《独坐敬亭山》教学反思《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歌,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怎么样帮助学生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又为下面的教学服务,这无疑是值得探究的课堂教学智慧。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想象的概念,认识到想象力在创作、解决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和思考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激发和运用想象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想象的概念与作用:介绍想象的定义,举例说明想象力在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2. 想象力的培养:探讨如何通过锻炼、积累知识和打破思维定式来提高想象力。
3. 想象与创新:分析想象力在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推动作用。
4. 想象力的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训练,如联想、幻想、创意写作等。
5. 想象与现实:讲解如何在保持现实意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新和创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想象的概念、作用及培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想象力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想象力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想象力在创新、创作等方面的应用,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想象力的PPT,包含图片、案例和练习题等。
2. 教材或相关资料:提供想象力相关的文章、书籍或视频等,供学生课后阅读和观看。
3. 练习题:设计想象力训练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发言和练习环节的积极性。
2. 想象力训练作业:评估学生在课后练习中的表现,检查想象力运用和创意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创新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实践,观察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想象力游戏或故事,引发学生对想象力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想象力概念:介绍想象力的定义,解释想象力在个人发展和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性。
3. 分享想象力案例:分析一些成功的创新者和艺术家如何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和创新的案例。
19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夜宿山寺》教学设计教材解析《夜宿山寺》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二首》中第一首古诗,诗人李白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夜晚登上江心寺楼阁时的独特感受,这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
古诗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文",承担着串联整个单元的重要线索。
而这一单元的选文和语文园地也都是围绕着想象这个主题来选材和展开训练的。
所以经过分析,确定把握单元主题“想象”,设置“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文学的殿堂"为单元大任务情景,充分借助教材中的文本和课后习题,在班级里开展想象力大比拼的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读、说、画、演等多种方式去展现孩子们的想象力。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除了要一以贯之地落实识字写字目标外,还要让学生达成“展开想象,获得初步情感体验”的能力,并注重有针对性的朗读训练指导。
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以“走进古诗的想象世界"为主题,把整体情境任务拆解为“创情境、解诗题”“读古诗、知诗意"“想画面、吟咏古诗”三个相关联的子任务。
《夜宿山寺》中的想象能让人入情人境,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有层次性地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1.借助字理、工具书、结合生活、语境重现等多种方式,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习重点)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之高。
(难点)教学过程板块一:展想象之翼——创情境、解诗题1.游戏导入,全班交流,知道李白的哪些诗。
课堂伊始,通过“古诗对对碰"趣味游戏回顾了《古朗月行》《静夜思》和《赠汪伦》《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进而了解作者李白。
在“知诗人”这个环节之后,从孩子们已有的认知出发,带领学生走进古诗的想象世界,引出李白游峰顶山时写下的古诗《夜宿山寺》。
2.课文引入,板书诗题。
为诗歌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流、 风、 黎明……” 等 意 象 描 述 脑 海 中浮 现 的 一 幕 幕 场 景 . 从 中 感 受 诗 人 爱 国情 感 的 深 沉 无 私 。 这样 , 学 生 对 诗 巾的 艺 术 形 象 乃 至思 想 感 情 的理 解 就 融 会 贯通 了 。 二、 体 验 式 在 诗 歌 教 学 中巧 妙 创 设 情 境 ,能 营造 轻 松 愉 快 的学 习 氛 围. 让 学 生感 受 到 教 材 巾 蕴 含 的 美 的 因 素 。 激 发 学生 身上 的求 知欲 , 发 挥 学 生 的 主体 作 用 , 促 进 学 生 自主学 习 、 主动发展 、 自 由思 考 , 激 活其情感体能 , 培养其 审美能力 , 发 挥 以 美 激 智 的 教学功能 . 这 是提 高 学 生 的 想 象 能 力 . 进 而 提 高 学 生 语 文 素质 的有 效 手 段 。 那 么 在 诗 歌 教 学 巾 如何 营造 浓 郁 的情 境 氛 同 呢 ? 第一 , 借 助 音 乐 情 感 激 发 学 生 的 想 象 思 维 .使 学 生 的情 感 与 作 品 的情 感产 生强 烈的共 鸣。如 教学《 长城谣 》 时, 可播 放歌 曲《 长 城 谣》 、 《 我 的 中 国心 》 等, 激起 学 生 思 乡 爱 国 的 情 感 。 第 二 , 借 助 角 色 定 位 激 发 学 生 进 行 想 象 体 验 ,从 而 深 刻 领 会 诗 歌 所 蕴 含 的思 想 感 情 。 如教学纪弦的《 一 片槐 树 叶 》 时, 在 学 生 把握 诗 人 的思 乡之 情 后 , 笔 者 设 计 了一 个 问 题 : 诗人想要 “ 去 享 受 一 个 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化香的季节 ” .假若 你 是 诗 人 . 请 展 开 想 象 的 翅膀 , 描 述 你 此 时 的 内 心感 受 。 因 为学 生基 本 没 有离 乡的切身体会 , 所以我要求学 生结合学 过的古诗 , 如《 天 净沙 ・ 秋思》 、 《 送 杜 少府 之 任 蜀 州 》 等进 行 理 解 。 学生 经 过 一 番 酝酿 。 生 动描 述 久 别 还 乡时 的幸 福 欢 乐 的 场景 . 把 对 诗 歌 的情 感 体 验 上 升 为 自己 的切 身 感 受 。 第 , 借 助 情感 语 言激 发 学 生 的想象兴趣。在教学巾 , 只有 产 生 兴 趣 , 才 能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热情 . 而 通 过 情 感 语 言 创设 情境 是学 生 产 生 兴 趣 的 前提 。 如 教 学盂浩然的《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一诗 时 , 因为 学 生 对 “ 气 蒸 云 梦泽 . 波 撼 岳 阳城 ” 不甚理解 . 于 是 笔 者 运 用 情 感 语 言 启 发 他 们: “ 让我 们想象一下 , 诗人登上岳 阳楼 , 观赏洞庭 湖 , 放 眼 望 去. 水天一色 . 蒸 腾 的水 气 弥 漫 了云 梦 泽 , 汹 涌 的 波 涛 冲 击 着 岳阳城 , 诗 人 简 直 感 到 脚 底 下 的城 楼 都 在 晃 动 , 这 是 一 种 什 么 境界啊? ” 学生 兴 味盎 然 , 异 口同 声地 回答 : “ 雄浑壮阔 ! ” 可见, 随 着 教 师 的动 情 描 绘 , 学 生 的兴 趣 得 到 充 分 激 发 , 眼 前 浮 现 洞 庭 湖宏 伟 的 景象 , 感 悟 到 一 种 波 澜 壮 阔 的意 境 。 总之 , 情 境 教 学 以思 维 为核 心 , 以情 感 为 纽 带 , 通 过 各 种 符 合 学 生 学 习 心 作 用 。在 教师 的点 拨 下 , 强 调 学 生 的探 索 和 研 究 过 程 , 体 现 了 语 文 实践 的 自主性 :教 师存 课 堂 上 能 努 力 搭 建 一 个 有 利 于 发 展 学 生人 际沟 通 和 合 作 的 良好 平 台 . 使 学 生 既 发 挥 自主性 , 又 注重 合作 , 从 而 学 会 了合 作 , 学会了分享。 四、 注 意 学 生 心 境 的培 养 从 现 代 心 理 学 研 究 来 看 .人 类信 息 的 接 收 与 传 递 与 心 境 关 系 重大 。轻 松 、 愉快 、 乐 观 的 良好 心 境 能 使 人 的 大 脑 皮 层 活 跃 . 产 生兴奋点 . 从 而 形 成 人 的 良好 心 境 , 使 人 的 大 脑 皮 层 活 跃。 在这种情况下 , 人 们 乐 于 参 与 创造 , 形 成 创 造性 思 维 , 充 分 发掘 心理 潜 力 ; 反之 , 心境不好 , 人的大脑皮层形成郁结 , 从 而 抑制 人 的创 造 性 思 维 , 甚 至 低 于 平 常 的思 维 水 准 。 因此 , 教 学 时要 注意 调 整 学 生 的 心 境 。 鼓 励 表 现 了对 学 生 的 尊 重 和 信 任 . 鼓 励 可 以 使 学 生 得 到 良好 的 情 绪 体 验 . 进 而 愉 快 地 投 入 到 学 习 之 中 。 鼓 励 的 形 式 多 种多样 , 一句赞 赏的话 , 一个 微笑 , 一个 亲切 的手 势 , 一 道 关 注 的 目光 等 , 都 会 使 学 生 感 觉 比 喝 了蜂 蜜 还 甜 , 特 别 是 学 困生 , 他们 的内心会 为之震 动 , 这就 成了他 ( 她) 走 向成功 的 转 折 点
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者:刘志云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14期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当之无愧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
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凝练的语言,高远的意境,深刻的内涵,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学习素材,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以及精神文化的提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开阔眼界,以诗育人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描绘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的叙述好友之间的离别愁绪,有的抒发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有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同的诗歌往往反映了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浓缩。
小学生多诵读古诗词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同时也能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与塑造。
例如,通过学习《锄禾》这首诗,让学生深刻体会农民伯伯种田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达到让学生从小珍惜粮食的教育目的。
又如,孟郊的《游子吟》中,描述了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一针针密密地缝制衣衫的感人情景,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真实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从而唤起学生尊敬、感激、孝敬父母的心灵共鸣。
再如,《长歌行》中的不朽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刻警戒学生要珍惜时间,不能虚度光阴。
2.积累好词佳句,发展语言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诗歌的语言简洁、含蓄,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绝好素材。
不同的朝代,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语言风格:或平淡质朴,或华美绚丽,或委婉含蓄,或悲壮慷慨,或雄奇豪放,或沉郁顿挫。
无论哪种风格,都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
如《清平乐·村居》中,诗人着力于对顽皮、可爱的小儿子的描绘——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其中“亡赖”一词,运用巧妙,贬义词褒用,写出了小儿的顽皮、淘气,“最喜”表达了诗人对小儿的喜爱之情,这喜爱之情缘于小儿的憨稚之态——溪头卧剥莲蓬,一个“卧”字是那样的灵动、传神,形象地刻画出小儿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理解想象的含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想象的概念和作用。
2. 如何培养和运用想象力。
3. 生活中的想象实践案例。
三、教学重点:1. 想象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和运用想象力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丰富想象力。
2.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培养和运用想象力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想象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象实践经验,互相启发和借鉴。
4. 实践操作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和实践。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插上想象的翅膀》相关内容。
2. 课件:展示想象的概念、作用和培养方法。
3. 案例材料:收集生活中的想象实践案例。
4. 作业模板:为学生提供创作的模板和素材。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想象力测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想象力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生活中的想象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想象力。
4. 方法讲解:介绍培养和运用想象力的方法,如观察、思考、创新等。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实践经验,互相启发。
6. 实践环节: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和实践。
八、课后作业:1. 结合自己的生活,运用想象力创作一个故事或画作。
2. 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记录下来。
九、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想象力创作的质量和创新性。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了解学生对想象力的认识和运用程度。
3.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2)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2)运用思维导图、故事创作等方法,培养学生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想象的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想象的概念与作用(1)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想象?”(2)讲解想象的定义和作用。
2. 想象力的培养(1)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关于想象的经历和感受;(2)思维导图:绘制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想象力导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想象力培养的方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想象?”2. 新课讲解:讲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关于想象的经历和感受;4. 实践活动:运用思维导图,绘制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想象力导图;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想象的看法,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发挥想象力。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想象力的短文;2. 设计一个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情境,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想象的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3. 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4. 学生对想象与现实关系的认识,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2.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3. 采用实践活动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插上想象的翅膀》;2. 课件:想象的概念和作用、想象力培养的方法等;3. 思维导图工具:纸张、彩笔等;4. 故事创作素材:图片、音乐等。
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于古典诗词的天空
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于古典诗词的天空摘要:古典诗词的教学应是感悟美的过程。
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应重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引导学生以读启动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填补诗境的空白、用乐曲拓宽想象的源泉,发挥充分的想象,走近古典诗词的创作情境,感悟古诗词的美。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想象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的凝炼性往往给读者带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感受。
这意味着读者要透过简短的文字寻象观意,并联系人生的体验展开想象,走近诗词的创作情境,感悟其中的情韵。
诗人艾青说:“想象是诗歌的翅膀,没有想象,诗人就无法在理想的天空飞翔。
”同样,没有想象,读者就无法翱翔于古典诗词的天空。
因此,古诗词的教学,要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冲出高考的牢笼,将诗词的意境转化成具体可感的直观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获得审美享受。
一、以读启动想象的翅膀古有许慎《说文解字》释“诗”:诗,志也。
从言,寺声。
今有朱自清先生言:“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
”诗如此,词亦然。
鉴赏古诗词,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还原诗词的创作情境,让学生走近诗词。
比如,要体会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情感,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
学生可以边用激昂的音调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边想象自己如临绝壁,如闻涛声,如见千堆雪似的浪花,再结合风流潇洒如周郎、心思缜密如曹操、足智多谋如诸葛亮等三国英雄人物进行想象,体会词人豁达豪放的情感。
再如,柳永《雨霖铃》弥漫着离别的凄苦惆怅之情。
朗读时保持稍舒缓的语速,低沉的音调,边读边想象依依飘扬的垂柳、清秋凄凉的晓风、清冷的残月、哀婉凄切的蝉鸣的长亭边,一对相爱的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来感受情人伤离别的无限惆怅之情。
可见,缺少了读,就品味不到诗词的味道,缺乏了想象,就远离诗词的情境。
因此,古典诗词的教学,要以读启动想象的翅膀,进入诗词的创作情境,领悟古诗词的文字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二、用想象填补诗境的空白古诗词并非详尽地描绘事物的全貌,而是抓住事物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在简短精悍的篇幅里蕴含丰富的思想情感,这就有意无意地形成某种情境的“空白”。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想象的概念,认识到想象在创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进行创意写作和绘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想象的概念及其作用2. 想象训练的方法3. 创意写作与绘画实践4. 文学作品鉴赏与分析5.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想象的概念、作用及训练方法,能够运用想象进行创意写作和绘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想象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想象的概念、作用及训练方法。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和绘画实践。
3. 欣赏法:鉴赏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想象相关理论知识资料、创意写作与绘画指导书籍。
2. 教具:黑板、投影仪、画纸、画笔、文学作品样本。
3.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便于学生进行创作和展示。
教案第一课时:想象的概念及其作用一、导入(5分钟)1. 提问:请大家谈谈对想象的理解。
2. 总结:想象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对已知事物的重新组合和创造。
想象在我们的生活和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想象的作用:丰富思维、激发创造力、提高创新能力。
2. 讲解想象的分类: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幻想。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案例: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想象在解决问题、创新等方面的应用。
2. 讨论: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运用想象解决问题的经历。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想象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2. 强调想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兴趣。
第二课时:想象训练的方法一、导入(5分钟)1. 提问:请大家谈谈对想象训练的理解。
2. 总结:想象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思维活动,通过特定方法培养和提高想象力。
古诗词教学反思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反思古诗词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一代的华夏儿女。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结合自己多年对古诗词的教学,谈几点反思。
(一)让古诗词回归“诵读“之本。
千百年来,美读呤诵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吟”。
说明诵读作用重大。
古典诗词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
它讲究韵律、节奏。
要体会这种美、必须诵读。
诵读有理解古诗词的写作手法,诵读有助于触类旁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全身心投入作品,展开文本对话。
让学生自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不管秋取哪种形式,都要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以便读准字音,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
正确的诵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词的角色,有利于理解古语词的含义,感觉它的韵律美、节奏美,调动生活体验,激起相似的情感。
(二)让古诗词回归人文之本。
我国古代的诗人、词人中有很多是思想家,他们的诗词体现了许多我们称之为“传统”的东西,它可以内化为“素养”的营养。
让学生学习、背诵古诗词,不但可以积累典型语文材料,在心田播下民族文化种子,还有助于他们深化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健康的人格。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报国激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伤世感怀。
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自身道德的完善,培育高尚的人文精神。
(三)让古诗词教学回归积累。
古诗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许多精华名句流传不衰,已经成为融入人们的生活,我们就当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古诗词名句,会为文章增色。
为了强化这种意识,可以采取“每周一诗”和“名句对对”的办法。
一周出示学生一首古诗词,要求诵读,或把名句中的上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对。
(四)让学生插上想象、联想的翅膀。
具体可以这样操作:1、引导学生运用画画的形式,将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色和包含的意境细致、形象地描绘在画纸上,让学生产生创作的冲动,满足创作的欲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古诗词教学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摘要]古诗词学习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反之,古诗词教学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一个人良好的思维品质,有想象力才有思维能力,才有创造力。
语文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借助古诗词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和手段,因为古诗词中蕴藏着许多培养和开启学生想象力的积极因素。
[关键词]古诗词想象力意象表象材料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02
古诗词教学历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无论是站在传承民族文化的高度审视,还是从应对中考的功利目的出发,古诗词教学的地位都不容动摇。
然而,由于出于学情和应试的考虑,薄弱学校的大多数教师把古诗词教学的目标定位为会背诵、会默写,能了解大意,能品析名句,于是乎出现了重背默、轻意蕴,重知识传授、轻思维训练的局面,学生大多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缺少诗味诗意,更遑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了。
其实,“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爱因斯坦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
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而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前提。
古诗词中蕴藏着许多培养和开启学生想象力的积极因素,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古诗词教学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一、借助古诗词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1.古诗词优美的节奏韵律,能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
古诗词句式整齐,对仗工整,讲究押韵,声律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非常适宜吟诵。
学生于声情并茂地吟诵之时,往往激起内心的想象,把诗词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不知不觉进入诗中的意境,在头脑中浮现出文章所描述的人物形象或场景,形成连续、整体的表象。
如吟诵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学生即使从未到过杭州西湖,也会被西湖旖旎骀荡的早春风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沐浴下生机勃发的美景所吸引,自己仿佛已置身
作用。
因此,提高教师的阅读素养已是当务之急。
有了教师阅读素养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才有可靠的保证。
语文教师要想做精这个“外”,以下三点不容忽略。
1.注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设计
阅读教学中,教师总喜欢预设很多问题去引领学生解读文本,但问题过多势必会让学生的思维一直禁锢在教师事先
设计好的条条框框之中。
同时,问题过滥也会使文本的解读支离破碎,更达不到对文本深层次的揣摩与感悟。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少而精,“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牵引力、形成教学板块的支撑力以及学生合作探究的凝聚力。
仅以《散步》教学为例,初读课文,设计两个填空:《散步》一文写了一件事;本文的叙事线索是。
精读课文,设计四个问题:(1)为什么要散步?(三个原因答案分别在2、3、4节中,这里能找到三个原因就不容易了,若按照顺序就更不简单了)(2)散步之初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你能找出来吗?(照应5节,体现了一种亲情)(3)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其实这个分歧,作者在开头就埋下了伏笔,你能找到吗?怎样解决的,这样解决你悟到了什么?(伏笔是第1节的“田野”一词,照应了6、7、8节;“悟”到的是责任和义务)(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进而理解作者写此文的目的?(9节)这样的问题设计具备了“牵引力”“支撑力”“凝聚力”,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对文本全方位多角度的开掘水到渠成。
若能这样日积月累地熏陶,学生的阅读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柳暗花明”之境。
2.注重阅读教学专题复习时的题型归纳
我们似乎都习惯于专题复习是初三语文教师的事,其实语文教学没有明显的链条式的一环扣一环,初一、初二也可
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在做专题复习时,更多的教师喜欢做文体常识式点拨,其实我们更需要潜下心来,花费一番心血去归纳、整理出散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文言文一般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通常会在中考中以什么形式命题,我们又该如何去解题呢?例如散文有哪些考点,多以什么题型出现,又该如何去回答这些问题呢?如果我们能注意归纳、整理,每学期不断去充实、完善,假以时日,毫不夸张地说你就会成为阅读教学的一面旗帜,当然最受益的还是你的弟子,自然你也就收获了教育的幸福感。
3.注重培养学生文本解读自我设计题型
知己知彼,让学生站到一定的高度,尤其是理论高度,学生就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了。
我们不妨对每个文体都安排学生自己找文章,自己设计问题,自己说出命题的理由,自己制定答案并且说出依据,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还能让教师从繁重枯燥的讲解中解脱出来,何乐而不为呢?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海纳百川,学生方能积土为山。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内外兼修,厚积薄发,自身就会成为一部内涵深厚、学生爱读耐读的百科全??,这本书能打开学生的文学之门,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课内引向课外,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