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玻璃的电学及磁学性质-中国地质大学
第三章磁场及电磁感应-PPT
![第三章磁场及电磁感应-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f2c61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2.png)
第四节 铁磁性物质
生活中使用螺丝刀拧螺钉时,螺丝刀上得螺钉很容 易掉下来。这时只需把螺丝刀放在磁铁(如音箱扬声器) 上摩擦几下就可以把螺丝吸起来。但就是当拿磁铁去 吸铜钥匙时,无论如何铜钥匙根本就吸不起来,您知道产 生这些现象得原因吗?
一、铁磁物质得磁化 1、物质分类 根据磁导率得大小不同,可将物质分成三类:略大于1 得物质称为顺磁物质,如空气、铝、锡等;略小于l得物 质称为反磁物质,如氢、铜、石墨等;顺磁物质与反磁物 质统称为非铁磁物质。远大于1得物质称为铁磁性物质, 如铁、钴、镍、硅钢、铁氧体等。
第一节 磁场
在磁场中可以利用磁感
线(也称为磁力线)来形象地表 示各点得磁场方向。所谓磁 感线,就就是在磁场中画出得 一些曲线,曲线得疏密程度表 示磁场得强弱;曲线上每一点 得切线方向,都跟该点得磁场 方向相同,如右图所示。
磁感线及磁场方向
若磁体周围磁场得强弱相等、方 向相同,我们把它定义匀强磁场,如右 图所示。
罗盘
第一节 磁场
一、磁场 1、磁体 某些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 等物质得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得 物体叫磁体。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与 人造磁体。常见得条形磁铁、马蹄 形磁铁与针形磁铁等都就是人造磁 体,如右图所示。
2、磁极 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磁性最强得地方叫 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一对磁极,一个叫南极 ,用S表示;另一个叫北极,用N表示,如右图 所示。N极与S极总就是成对出现并且强度 相等,不存在独立得N极与S极。
常见人造磁铁 磁针得指向
第一节 磁场 当用一个条形磁铁靠近一个悬挂得小磁针(或条形磁铁)时,如
图所示。我们发现:当条形磁铁得N极靠近小磁针得N极时,小磁针N 极一端马上被排斥;当条形磁铁得N极靠近小磁针得S极时,小磁针S 极一端立刻被条形磁铁吸引。
第三章磁功能玻璃31磁光玻璃PPT课件
![第三章磁功能玻璃31磁光玻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2bdf0a69dc5022abea008e.png)
顺磁玻璃是含稀土离子的玻璃。
这类玻璃中的稀土离子都具 有不成对的4f电子,因而离子本 身具有永久的电子轨道磁矩,在 磁场作用下将顺磁场取向,V值 大。真正适合作磁光器件的还是 这一类玻璃。
与晶体相比,玻璃的V值虽然 小,但是玻璃材料具有一系列优 点,如透光性能好,光学均匀性 好,价廉,特别是容易制得大尺 寸制品。通过增加通光方向的尺 寸(L),使偏转角满足实用要 求,因此,可以与晶体相竞争。
(含Tb3+的玻璃冷至20K时,V值约增加12倍)。
作为磁光玻璃,除了高的V值外,还 要有良好的光谱特性(光透过)。
含铈和铽的顺磁玻璃是非常引人注目 的。(含三价铈的磷酸盐玻璃,在波长 为640nm时,费尔德常数V值可达到0.16 分/Oe·cm;而含氧化铽的BaO-B2O3-SiO2 系统玻璃,费尔德常数V在630nm处达 0.44分/Oe·cm,因此,含氧化铽的玻璃 是最有前途的磁光玻璃。)
Y2O3-B2O3- TeO2系统玻璃具有很 高的透明性和很高的V值(5461Ả处 的V值可达0.50-0.10分/Oe·cm)
硫、硒、砷等非氧化物玻璃也是 较有前途的逆磁性旋光玻璃,但只 能用于红外光谱区域(如As2O3、AsSe)。
3.1.4 法拉第旋转玻璃的应用
1.调制激光 光调制器、光隔离器、光开关
振方向
磁光效应原理示意图
逆磁玻璃即玻璃中的原子没有永久的 电子轨道磁矩。因此,在磁场作用下, 只能产生与磁场方向相反的极小的诱导 磁矩,普通的光学玻璃属于这一类。法 拉第1846年发现旋光效应时,就是用重 铅硼硅酸盐玻璃做实验。之后为寻找高 V值的玻璃,对含有各种金属离子的玻 璃进行仔细研究,但这类玻璃V值都比 较小。
磁学教程课件
![磁学教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91cc1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e.png)
06
磁学实验方法与技巧
常见磁学实验仪器介绍
01
02
03
磁强计
用于测量磁场强度的仪器 ,常见的有霍尔效应磁强 计、振动样品磁强计等。
磁化设备
用于对样品进行磁化的设 备,如电磁铁、永磁体等 。
磁学测量系统
集成了磁场产生、测量和 数据采集等功能的系统, 用于磁学参数的精确测量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安全操作
02
磁场与磁感应
磁场概念及性质
磁场定义
磁场是传递实物间磁力作用的场,由 运动着的微小粒子构成,具有粒子的 辐射特性。
磁源
产生磁场的物体或电流被称为磁源。 永磁体、电流等都可以产生磁场。
磁场性质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这 种力被称为磁力。磁场具有方向性,其方 向可以通过小磁针北极的指向来确定。
制等领域。
应用举例
汽车速度计、无刷电机、位置传 感器等。
磁滞现象及影响因素
磁滞现象
磁性物质在磁化过程中,磁化强度随磁场强度的变化存在滞后现象,称为磁滞。具体表现为,当磁场 强度H增大时,磁化强度M亦随之而增大,但M不是H的单值函数,而是依赖于其所达到的磁化强度 的历史情况,即磁化强度比磁场强度落后于一个相位差。
。
误差分析
02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如仪器误差、操作误差
等,并评估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不确定度评定
03
根据误差分析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给出合理
的测量范围。
07
磁学前沿研究动态
新型磁材料研究进展
纳米磁材料
研究纳米尺度下的磁性物质,探索其独特的磁学性质和潜在应用 。
复合磁材料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三章第12节磁现象和磁场磁感应强度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三章第12节磁现象和磁场磁感应强度](https://img.taocdn.com/s3/m/f109248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8.png)
磁感应强度与电场强度的对比分析
磁感应强度电场强度 Nhomakorabea产生 磁极或通电导体周围激发磁场
电荷周围激发电场
定义 方式
引入电流元 IL,跟电流元无关
引入试探电荷 q,跟试 探电荷无关
B=IFL,磁感应强度在数值上等于垂 E=Fq ,电场强度在数 大小 直于磁场方向上长为 1 m、电流为 1 A 值上等于单位电荷所
答案:CD
1.奥斯特实验说明了( ) A.电流周围空间存在磁场 B.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 C.磁体间有相互作用 D.电与磁没有联系 解析:奥斯特将通电导线放于小磁针上方时,发现小 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 流可以产生磁场。故 B、C、D 错误,A 正确。 答案:A
2.铁棒 A 能吸引小磁针,铁棒 B 能排斥小磁针,若将 铁棒 A 靠近铁棒 B,则( )
①[判一判] 1.所有的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 2.条形磁铁从中间断开后,仍然有两个磁极, 但是若不从中间断开,就不一定有两个磁极( × ) 3.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是丹麦物理学家奥 斯特,他发现电流的周围能产生磁场( √ )
二、磁场┄┄┄┄┄┄┄┄② 1.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 通电导体 产 生力的作用。 2.磁场的产生 (1) 永磁体 周围存在磁场。 (2) 电流 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效应。 3.地磁场 (1)地球本身是一个磁体,其周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 地磁场的 N 极位于地理 南极 附近,S 极位于地理 北极 附 近。地磁场很弱,但自由转动的小磁针能显示出地磁场的 作用,这是 指南针 的原理。
5.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磁场中垂直于磁 场方向的通电导线受到的力 F 跟电流 I 和导线 长度 L 的乘积 IL 的 比值 ,用 B 表示。 (2)公式:B=IFL。 (3)单位:特斯拉,简称特,符号 T。1 T= 1 AN·m。
中国地质大学电法复习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电法复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b58cc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f.png)
中国地质⼤学电法复习答案⼀、名词解释:1、视电阻率:在地下岩⽯电性分布不均匀或地表起伏不平的情况下,若仍按测定均匀⽔平⼤地电阻率的⽅法计算的结果称之为视电阻率,以符号S ρ表⽰,MN S U k Iρ?=。
2、各向异性系数:由不同电阻率薄层岩⽯交替形成的层状岩⽯,其电阻率具有⾮各向同性,并且总是沿层理⽅向的电阻率ρt ⼩于垂直于层理⽅向的电阻率ρn ,则定义ρn/ρt 的平⽅根为其各向异性系数。
3、偶极剖⾯的正交特性:对板状体情况⽽⾔,电阻率不同和产状呈正交,⽽异常形态、特点和分布规律相同的现象被称为偶极剖⾯法异常的“正交特性”。
4、电阻率的饱和效应:即使导电性差异再增⼤,电阻率异常也不会再有明显的增加,⼈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视电阻率异常的饱和效应。
5、S 等值性:三层电测深H 、A 型曲线中,当1ρ、1h 和3ρ相同时,在⼀定范围内按⽐例改变2h 和2ρ,保持2S 值不变,导致不同的地电断⾯对应形状⼏乎相同的S ρ电测深曲线。
6、T 等值性:三层电测深的K 、Q 型曲线中,当1ρ、1h 和3ρ相同时,只要保持2T 值不变,虽然层参数 2h 和2ρ不同,但对应的三层曲线⼏乎⼀样。
7、波阻抗:介质对电磁波传播的⼀种物理特性,据此特性可确定介质的电阻率和磁导率。
8、平⾯电磁波:在每个固定的时刻波的相位波前是个⽔平⾯的电磁波,就是电场E 和磁场H 在波的传播中位于同-个平⾯上,并且E 和H 都与传播⽅向相垂直。
9、穿透深度:在均匀介质中,平⾯波沿 Z 轴⽅向前进振幅衰减为地表(z =0)值的1/e 倍时的距离,称为趋肤深度,⼜称为穿透深度。
10、波数:亥姆霍兹齐次⽅程中的系数,即ωσµεµωi k+=22,在导电介质中忽略位移电流。
11、远区、近区:频率测深法中当观测点到发射源的距离r 远远⼤于电磁波在岩⽯中波长λ 1 的1/2π倍时,|k 1r|>>1,那⾥的地层波⼏乎全部衰减殆尽,只有⽔平极化平⾯波垂直⼊射,这个区域称为波区,⼜称远区;当|k 1r|<<1时,地层波占主导,电磁波近似为球⾯波传播,该区域称为S 区,⼜称近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硅酸盐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硅酸盐物理化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52edd6c84868762cbaed539.png)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硅酸盐物理化学》考试大纲科目名称:硅酸盐物理化学代码:819一、考试性质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无机材料的结构、性能和物理化学变化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要求学生掌握无机材料及原料的微观组成、结构特征与生产工艺相关联的热力学、动力学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答卷时间:180分钟3.题型比例:满分150分,名词解释和选择题(占总分20%~30%),论述和简述题(50%),读图分析题(20~30%)。
三、考查要点1.晶体结构缺陷(1)点缺陷:点缺陷的概念、种类,Schottky缺陷,Frenkel缺陷,点缺陷的表示方法,缺陷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2)固溶体:固溶体的概念、特点、分类,置换型固溶体中“组分缺陷”反应表示式,固溶体的性质及应用。
(3)非化学计量化合物: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结构缺陷的概念、类型及形成条件。
2.溶体和玻璃体(1)熔体的结构和性质。
(2)熔体的冷却过程(成核和晶体长大)。
(3)玻璃的通性,玻璃的结构,玻璃的形成条件(从热力学观点、动力学、结晶化学解释)。
3.固体的表面和界面(1)固体表面的特点。
(2)固体界面上的润湿。
(3)吸附和表面改性。
4.黏土-水系统的胶体化学(1)粘土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因(如高岭石)。
(2)粘土-水系统的电动性质(电动电位及影响因素)。
(3)泥浆的流动性、悬浮性、稳定性、触变性、可塑性与动电电位的关系,如何改善这些性能。
5.相平衡与相图(1)吉布斯相律;相、组分、自由度的含义。
(2)熟悉一元、二元、三元相图的基本原理和相平衡的特点,能分析溶体的冷却过程,并结合实际了解相图在无机材料研究与生产中的应用。
6.扩散(1)固体中质点扩散的特点。
(2)扩散动力学方程。
(3)扩散的微观机制。
(4)扩散系数的求法及影响扩散的各种因素。
电磁学(梁灿彬)第三章
![电磁学(梁灿彬)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eddda70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e.png)
V
S
二. ’ 与 P 的关系
全部在 V 内/外的偶极子对 V 内的 q’ 无贡献 仅与 V 的边界面 S 相截的偶极子才有贡献
V
S
计算 q’ 与 ’
在 S 上取 dS = dS nˆ 附近 p = ql || P
l/2 P nˆ
作斜柱体:l 为母线,dSdS 相截)
荷就穿出界面dS外边,则穿出dS外面的正电荷为:
nql dS np dS P dS
由于介质是电中性的,由V内通过界面S 穿出的正电荷量等于V内净余的负电荷量
V 'dV
P dS S
注:
(1)线性均匀介质中,极化迁出的电荷与迁入的电 荷相等,不出现极化电荷分布。
(2)不均匀介质或由多种不同结构物质混合而成的 介质,可出现极化电荷。
例题 2
平行导体板间充满均匀电介质 r = +1= 3.0 ,板间
距 d = 5.0 mm,介质内 E = 10 6 V/m。求 0 和
’ 。
解:由高斯定理
E 0 ' 0
' P nˆ 0E nˆ 0E
nˆ
0
’
-’
( E与 nˆ 反 向)
-0
0E 0 ' 0 0E
解得 0 0 (1 )E 0 r E
7
3、各向异性介质
• p, E 的关系与 E的方向有关。同一大
小的场强如果方向不同引起的 p 的
大小,方向也会不同。
• 一般是张量,不是常量, 个3n分
量。
8
1、极化强度
pi p
P np
定义:宏观电偶极矩用电极化
强度矢量P描述,它等于物理
小体积ΔV内的总电偶极矩与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中国地质大学PPT课件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中国地质大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c9f8897e21af45b207a875.png)
相反,如果采用暗焰退火, 将引起碱在玻璃 表面的富集,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反而随退 火时间的增长和退火温度的提高而降低。 为此,工厂有时为了改进玻璃制品的化学 稳定性而用含硫量高的燃料进行明焰退火 或特地往退火炉中加进SO2气体及硫酸铵、 硫酸铝等盐类。
第27页/共49页
硼硅酸盐玻璃在退火过程中会发生分相,分 成富硅氧相和富钠硼相。分相后如形成孤岛 滴球状结构,钠硼相为富硅氧相所包围,使 易溶的钠硼相免受介质的侵蚀,则玻璃的化 学稳定性将会提高。如果分相后钠硼相与硅 氧相形成连通结构,则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将 会大大降低,由于易溶的钠硼相能不断地被 侵蚀介质浸析出来所致(高硅氧玻璃就是利 用钠硼硅酸盐玻璃的分相原理来制造的)。
(2)当玻璃中同时存在两种碱金属氧化物 时,由于“混合碱效应”使玻璃的化学稳定 性出现极值,这一效应在铅玻璃中表现更为 明显。
(3)在硅酸盐玻璃中以碱土金属或其他二价 金属氧化物置换硅氧时,也会降低玻璃的化 学稳定性。但是,降低稳定性的效应比碱金 属氧化物为弱。在二价氧化物中,BaO和 PbO降低化学稳定性的作用最强烈,MgO和 CaO次之.
第7页/共49页
其次在酸中由于溶液的pH值降低,从而使 Si(OH)4的溶解度减小,也即减慢了式(3) 的反应速度,从而减少了玻璃的失重。当玻 璃中R2O含量较高时,前一种效果是主要的; 反之,当玻璃含SiO2较高时,则后一种效果 是主要的。即高碱玻璃的耐酸性小于耐水性, 而高硅玻璃的耐酸性则大于耐水性。
第25页/共49页
退火有明焰和暗焰两种方式。明焰是指玻璃制 品在炉气中进行退火,此时玻璃表面的碱金属氧化 物能与炉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是SO2)所中和, 而形成“白霜”(主要成分为硫酸钠),通称为 “硫霜化”,当“白霜”被去掉后,玻璃表面的碱 金属氧化物含量有所降低,从而提高了玻璃制品的 化学稳定性。且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和退火温度的 提高,有利于碱金属氧化物向表面的扩散,将使更 多的碱金属氧化物参加与炉气的反应,使玻璃的化 学稳定性得到更大的提高。
高中物理选修课件第三章磁现象和磁场
![高中物理选修课件第三章磁现象和磁场](https://img.taocdn.com/s3/m/f419b47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4.png)
磁流体动力学是研究磁场与导电流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涉及电磁场 理论、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等多个领域,在等离子体物理、天体物理和核 聚变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THANKS
感谢观看
应用举例
超导磁体、超导电缆、超导电机等。
04
电磁感应原理及应用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容
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产生原因不同,但本质相同,都是由于磁通量的变化而产生的,而 且它们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都符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ΔΦ/Δt。
安培力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方向用 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大小与导线 长度、电流强度和磁场强度有关。
洛伦兹力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方向用 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大小与电 荷量、电荷运动速度和磁场强度有关 。
霍尔效应
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半导体时, 载流子发生偏转,垂直于电流和磁场 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电场,从而在半 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势差。
03 磁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任何磁体都有 两个磁极,分别叫做南极(S极)和北极(N极) 。
磁极与磁场方向
01 磁场方向
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02 磁感线
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每一点的 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 叫做磁感线。
光纤通信应用
广泛应用于电话、电视、计算机网络等领域。随着技术的发 展,光纤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手段之一,对于 推动信息化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06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三章磁场第1节磁现象和磁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三章磁场第1节磁现象和磁场](https://img.taocdn.com/s3/m/51d5f65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31.png)
*5.变无磁性物体为有磁性物体叫磁化, 变有磁性物体为无磁性物体叫退磁
思考:是否只有磁铁周围才存在磁场?
二、电流的磁效应 奥斯特实验
注意事项:导线应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 实验结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可以 产生磁场
磁体
磁场
磁体
电流
磁场
磁体
磁场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
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上装有电磁体,铁路底部则安装线圈。通电 后,地面线圈产生的磁场极性与列车上的电磁体极性总保持 相同,两者“同性相斥”,排挤力使列车悬浮起来。铁轨两 侧也装有线圈,交流电使线圈变为电磁体。它与列车上的电 磁体相互作用,使列车前进。列车头的电磁体(N极)被轨道 上靠前一点的电磁体(S极)所吸引,同时被轨道上稍后一点 的电磁体(N极)所排挤。
电磁炉
电磁炉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为涡流)的加热原理, 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 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 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 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使器具本身自行高 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
第一节 磁现象和磁场
东汉王充在《论衡》 中写道:“司南之杓, 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最初发现的磁体是被 称为“天然磁石”的 矿物,其中含有主要成 分为Fe3: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
2.磁性:能够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小磁针静止时 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又叫S极; 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又叫N极
第三章 磁 场 第1节磁现象和磁场
托卡马克磁束缚装置
一类控制热核聚变的装置。用特殊形态的磁场把氘、 氚等轻原子核和自由电子组成的、处于热核反应状态的 超高温等离子体束缚在有限的体积内,使它受控制地产 生大量的原子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原子核所蕴藏的能量 。磁束缚热核聚变是当前开发聚变能源中最有希望的途 径,是等离子体物理学的一项重大应用。
大学物理(力学、电磁学)_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大学物理(力学、电磁学)_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b04332f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8.png)
大学物理(力学、电磁学)_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对于抗磁质和顺磁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顺磁质的磁化是因为分子的固有磁矩,抗磁质的磁化则是因为分子的感生磁矩2.分子固有磁矩的主要来源有哪些?下面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以上都不对3.电容器的电容大小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参考答案:电容器极板上的带电量4.(题目中各物理量单位均为国际单位)一滑轮的转动惯量为【图片】,滑轮以角速度【图片】绕中心轴转动,若滑轮受阻力矩作用,经过一段时间,滑轮角速度减少为初始角速度的一半,在此过程中,阻力矩做功大小为【图片】。
(保留小数点后1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7.55.(题目中各物理量单位均为国际单位)t=0时刻半径为1m的圆盘从静止开始以绕中心轴做角加速度大小为【图片】的定轴匀加速转动,则2秒末圆盘边缘上一点的加速度大小为【图片】(保留小数点后1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4.16.有两个大小不相同的金属球,大球直径是小球的2倍,大球带电,小球不带电,两者相距很远.今用细长导线将两者相连,在忽略导线的影响下,大球与小球的带电之比为:参考答案:27.当重物加速下降时,合外力对它做的功为正值。
这种说法参考答案:正确8.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电介质叫做无极分子电介质,这类分子发生的是取向极化。
参考答案:错误9.对于一个物体系来说,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这种说法参考答案:正确10.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图片】的大小、【图片】的大小、二者夹角θ的大小以及它们对时间的变化率有关。
参考答案:正确11.经典电磁理论认为原子中的电子做轨道运动,设轨道运动半径为r,运动速度为v,对应等效圆电流大小为ev/2πr,则电子轨道磁矩ml与电子轨道运动的角动量L的关系。
(电子质量m,电量e)参考答案:,磁矩方向与角动量的方向相反12.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板相距d,对它充电后断开,然后用绝缘手柄把两板间距增大到2d,如果电容器内电场边缘效应忽略不计,则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场强度增大。
第三章 玻璃的电学及磁学性质-中国地质大学
![第三章 玻璃的电学及磁学性质-中国地质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76526e4b7375a417866f8fce.png)
当碱金属离子浓度相同时,玻璃的电导率与 碱金属离子的键强和半径有关。例如K+ 离子, 虽然 K-O 键强较弱,但离子半径较大,具有 较大的阻力,妨碍了离子的运动。Li+离子则 正好相反,因此二者的电导率相差很小,一 般按Li+→Na+→K+的顺序电阻率值略微增 大。但是当网络外体离子的含量大到足以将 玻璃结构显著扩张时,K+离子会更易于移动, 顺序的排列就倒过来了。
利用玻璃在常温下的低电导率,可制造照明灯泡、 电真空器件、高压绝缘子、电阻等,玻璃已成为电子 工业重要材料。导电玻璃可用于光显示。利用玻璃在 高温下较好的导电性,可进行玻璃电熔和电焊。
3.1.1 玻璃的导电机理
玻璃具有离子导电和电子导电的特性。 某些过渡元素氧化物玻璃及硫属化物半导 体玻璃具有电子导电的特性,一般的硅酸 盐玻璃为离子导电。
在常温下,玻璃中作为硅氧骨架或硼氧骨架的阴 离子团,在外电场作用下几乎没有移动的能力。当温 度提高到玻璃的软化点以上时,玻璃中的阴离子开始 参加电流的传递,随着温度的升高,参与传递电流的 碱离子和阴离子数也逐渐增多。
3.1.1 玻璃的电导率
固体材料的电导率是表示通过电流的 能力。其大小主要由带电粒子的浓度和它 们的迁移率所决定。玻璃的电导率分为体 积电导率和表面电导率两种,一般系指体 积电导率而言。电导率与材料的截面积成 正比,与其长度成反比。电导率的单位为 S/m。玻璃的电导率与玻璃的化学组成、 温度及热历史有关。
B3+离子配位数的改变同样对玻璃的电导
率有影响。当B3+由[BO3]转变为[BO4]时, B2O3不仅起到补网作用,而且由于生成[BO4] 四面体的体积小于[SiO4]四面体,使结构趋于 致密,电阻率随之增加,反之亦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3+离子配位数的改变同样对玻璃的电导 率有影响。 转变为[BO4]时, 率有影响。当B3+由[BO3]转变为 转变为 时 B2O3不仅起到补网作用,而且由于生成 不仅起到补网作用,而且由于生成[BO4] 四面体的体积小于[SiO4]四面体,使结构趋于 四面体, 四面体的体积小于 四面体 致密,电阻率随之增加,反之亦然。 致密,电阻率随之增加,反之亦然。 另外,高场强、高配位的离子如Y 另外,高场强、高配位的离子如 3+、 La3+、Zr4+等,将填充于网络空隙,阻碍碱金 将填充于网络空隙, 属离子的移动,使玻璃的电导率下降。 属离子的移动,使玻璃的电导率下降。
Al2O3含量对 R2O—Si 2 SiO Si 系统玻璃电阻率的影响
Na2O—SiO2玻璃的 玻璃的lgk1/T关系曲线 关系曲线
3.1.2.2 玻璃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玻璃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温度 玻璃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Tg以下,由于玻璃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因此 以下,由于玻璃结构是相对稳定的, 电导率与温度呈直线关系,用下式表示: 电导率与温度呈直线关系,用下式表示:
载电体离子通常是玻璃中的阳离子, 载电体离子通常是玻璃中的阳离子,尤其以玻璃 中所含能动度最大的碱金属离子为主( 中所含能动度最大的碱金属离子为主(如Na+、K+等), 二价阳离子能动度要小得多, 二价阳离子能动度要小得多,在能动度相差很大的情 况下,全部电流几乎由一种阳离子负载。 况下,全部电流几乎由一种阳离子负载。例如在 CaO—SiO 玻璃中,可以认为全部电流都由Na Na2O—CaO SiO2玻璃中,可以认为全部电流都由Na+ CaO 离子传递, 离子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离子传递,而Ca2+离子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在常温下, 在常温下,玻璃中作为硅氧骨架或硼氧骨架的阴 离子团,在外电场作用下几乎没有移动的能力。 离子团,在外电场作用下几乎没有移动的能力。当温 度提高到玻璃的软化点以上时, 度提高到玻璃的软化点以上时,玻璃中的阴离子开始 参加电流的传递,随着温度的升高, 参加电流的传递,随着温度的升高,参与传递电流的 碱离子和阴离子数也逐渐增多。 碱离子和阴离子数也逐渐增多。
在含碱玻璃中引入Al 在含碱玻璃中引入 2O3时对其电阻率有特殊的 影响,当引入少量Al 玻璃的电阻率随之增加, 影响,当引入少量 2O3时,玻璃的电阻率随之增加, 时达最大值; 到Al2O3/Na2O≈0.2时达最大值;进一步提高 2O3的 时达最大值 进一步提高Al 含量,因有较多的[AlO4]四面体形成(因[AlO4]四 含量,因有较多的 四面体形成( 四 四面体形成 面体的体积大于[SiO4]四面体),从而使结构松弛, 四面体),从而使结构松弛, 面体的体积大于 四面体),从而使结构松弛 网络空隙增大,碱金属离子活动性增加, 网络空隙增大,碱金属离子活动性增加,导致电阻 率下降; 电阻率达到最小值。 率下降;在Al2O3/Na2O=1 时,电阻率达到最小值。 继续增加Al2O3的含量,此时Al3+以[AlO6]八面体形 继续增加 的含量,此时 八面体形 式填充于网络空隙中,阻碍了Na 离子的迁移, 式填充于网络空隙中,阻碍了 +离子的迁移,使 电阻率迅速上升。因此,为了保持绝缘性能好, 电阻率迅速上升。因此,为了保持绝缘性能好,在 含碱玻璃中加入大量的Al 是不适宜的。 含碱玻璃中加入大量的 2O3是不适宜的。一般在低 碱或无碱玻璃中加入Al 对玻璃电阻率的影响较小。 碱或无碱玻璃中加入 2O3对玻璃电阻率的影响较小。
3.1.2.1 玻璃电导率与组成的关系 玻璃导电是离子迁移所致, 玻璃导电是离子迁移所致,因此玻璃组成是 影响玻璃电导率的重要因素。 影响玻璃电导率的重要因素。 对电导率影响特别显著的是碱金属氧化物。 对电导率影响特别显著的是碱金属氧化物。 石英玻璃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 石英玻璃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如果在石英玻璃 中加入Na2O,就会使电阻率迅速下降。 中加入 ,就会使电阻率迅速下降。
第三章 玻璃的电学及磁学性质
玻璃的电学性质和磁学性质是玻 璃物理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璃物理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玻 璃由于不同的化学组成和工艺条件使 其具有绝缘性、半导性、 其具有绝缘性、半导性、甚至良好的 导电性, 导电性,因而成为电器和电子工业的 重要材料之一。 重要材料之一。
3.1 玻璃的导电性
3.1.1 玻璃的电导率
固体材料的电导率是表示通过电流的 能力。 能力。其大小主要由带电粒子的浓度和它 们的迁移率所决定。 们的迁移率所决定。玻璃的电导率分为体 积电导率和表面电导率两种, 积电导率和表面电导率两种,一般系指体 积电导率而言。 积电导率而言。电导率与材料的截面积成 正比,与其长度成反比。 正比,与其长度成反比。电导率的单位为 S/m。玻璃的电导率与玻璃的化学组成、 。玻璃的电导率与玻璃的化学组成、 温度及热历史有关。 温度及热历史有关。
B lg k = A − T
(1)
式中 k— 电导率 A, B—与玻璃成分有关的常数,决定于 与玻璃成分有关的常数, 与玻璃成分有关的常数 可迁移离子数目和电导活化能的大小
当温度高于T 当温度高于 g时,玻璃结构中质点发生了重 离子的电导活化能不再保持常数, 排,离子的电导活化能不再保持常数,lgk 关系式由直线转化为曲线, 与1/T关系式由直线转化为曲线,公式(1) 关系式由直线转化为曲线 公式( ) 不再适用,k随温度上升剧烈升高。玻璃这 不再适用, 随温度上升剧烈升高。 随温度上升剧烈升高 种结构变化在T 种结构变化在 g~Tf的温度范围内一直延续 自软化点以上, 着。自软化点以上, lgk与1/T关系曲线趋于 与 关系曲线趋于 平坦, 平坦,此时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 示: −a
在常温下一般玻璃是绝缘材料, 在常温下一般玻璃是绝缘材料,但是随着温度的 上升,玻璃的导电性迅速提高,特别是在转变温度点 上升,玻璃的导电性迅速提高, 以上,导电性能飞跃增加,到熔融状态, Tg以上,导电性能飞跃增加,到熔融状态,玻璃变成 良导体。例如,一般玻璃的电阻率在常温下为10 良导体。例如,一般玻璃的电阻率在常温下为 11~ 1012Q.m,而在熔融状态下为 –2~3×10–3Q.m。 ,而在熔融状态下为10 × 利用玻璃在常温下的低电导率,可制造照明灯泡、 利用玻璃在常温下的低电导率,可制造照明灯泡、 电真空器件、高压绝缘子、电阻等, 电真空器件、高压绝缘子、电阻等,玻璃已成为电子 工业重要材料。导电玻璃可用于光显示。 工业重要材料。导电玻璃可用于光显示。利用玻璃在 高温下较好的导电性,可进行玻璃电熔和电焊。 高温下较好的导电性,可
玻璃具有离子导电和电子导电的特性。 玻璃具有离子导电和电子导电的特性。 某些过渡元素氧化物玻璃及硫属化物半导 体玻璃具有电子导电的特性, 体玻璃具有电子导电的特性,一般的硅酸 盐玻璃为离子导电。 盐玻璃为离子导电。 离子导电是以离子为载电体, 离子导电是以离子为载电体,在外电 场作用下, 场作用下,载电体由原先无定向的离子热 运动纳入电场方向的几率增加, 运动纳入电场方向的几率增加,转为作定 向移动而显示出导电性。 向移动而显示出导电性。
离子半径/Å
Fe2O3含量对含碱硅酸盐玻璃中“混合碱效 含量对含碱硅酸盐玻璃中“ 应”的影响 1—Fe2O30%;2—Fe2O34%; ; % 3—Fe2O38%;4—Fe2O316% % %
8.5Na2O·8.5RO·83Si 2含玻璃中 83SiO 83Si 二价金属离子的半径与lgρ 二价金属离子的半径与 ρ的关 系
B1 lg k = A1 − ⋅e T
1
T
(2)
A1, B1, α1—与玻璃组成有关的常数 与玻璃组成有关的常数
7.1.2.3 玻璃的电导率与热处理的关系 热处理对玻璃的电导率有很大的影响。 热处理对玻璃的电导率有很大的影响。离 子导电的玻璃经淬火后, 子导电的玻璃经淬火后,其电导率比退火玻璃 的高;相反,电子导电的玻璃则降低。 的高;相反,电子导电的玻璃则降低。 当玻璃中存在应力时,电导率就增加, 当玻璃中存在应力时,电导率就增加,因 此未退火的玻璃电导率约为退火玻璃的三倍, 此未退火的玻璃电导率约为退火玻璃的三倍, 玻璃退火越好,它的电导率就越小。 玻璃退火越好,它的电导率就越小。玻璃经淬 火后其电导率比退火玻璃更高, 火后其电导率比退火玻璃更高,约高 3~7 倍, 这是因为淬火玻璃保持了高温的疏松结构, 这是因为淬火玻璃保持了高温的疏松结构,离 子迁移阻力较小。 子迁移阻力较小。
对于含碱性氧化物的玻璃使之完全 析晶,其电导率能降低几个数量级。 析晶,其电导率能降低几个数量级。玻 璃局部析晶时, 璃局部析晶时,其电导率则视碱性氧化 物在晶相与玻璃相内的分配情况而定。 物在晶相与玻璃相内的分配情况而定。 玻璃微晶化后能大大提高电绝缘性 能,提高程度与析出晶相的种类及玻璃 相的组成有关。 相的组成有关。
当玻璃中同时存在两种碱金属时, 当玻璃中同时存在两种碱金属时, 在组成与电导率的关系曲线上将出现 明显的极值, 混合碱效应” 明显的极值,即 “混合碱效应”。而 且两种碱金属离子半径相差愈大,此 且两种碱金属离子半径相差愈大, 效应越显著;总的碱含量越低, 效应越显著;总的碱含量越低,此效 应愈不明显。同时“混合碱效应” 应愈不明显。同时“混合碱效应”随 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弱。 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弱。
7.1.3 玻璃的表面电导率 玻璃的表面电导率,是指边长为 玻璃的表面电导率,是指边长为1cm 的正方形面积, 的正方形面积,在其相对两边上测得的电 导率。当温度低于 导率。当温度低于100℃时,在潮湿空气 ℃ 中,玻璃的表面电导率比体积电导率大得 多。玻璃表面层的吸附水分和易溶解的碱 性氧化物都使玻璃表面电导率增加。 性氧化物都使玻璃表面电导率增加。 表面电导率主要决定于玻璃的组成、 表面电导率主要决定于玻璃的组成、 空气的湿度和温度。 空气的湿度和温度。
Li2O—ZnO—SiO2系微晶玻璃的电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