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管理论文《让艺术教育回归儿童本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学管理论文《让艺术教育回归儿童本真》

随着《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激发潜能、培养创新创造能力的精神指引下,幼儿园艺术教育更关注落实艺术课程和综合艺术活动的开展,指向培养幼儿的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

橘红幼儿园一直致力于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在六十余年办园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青荷教育”,传递的是“亲历师幼视界,荷幼儿之发展,实现教育共可能”思想。以“课程变革创新”聚合教育实践,充分挖掘教师与幼儿共同发展的可能,积极践行让艺术教育回归儿童本真。

一、探寻:回归儿童本真的艺术教育本质与价值

当代的艺术表现充满多元丰富的内容与价值,艺术不仅是一门科学,一个活动方式,而且是孩子学习、体现他们所看到的世界的另一种媒介与形式。但是,在幼儿园艺术教育改革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瓶颈:

1.艺术教育实施途径狭隘化,没有从综合性视角捕捉艺术的存在。

2.忽视艺术教育的过程、过分追求艺术技能的习得。

3.在艺术教育课程改革中,幼儿园实践层面对课程价值和目标理解仍有偏差,平衡艺术技能与幼儿综合发展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困难。

面对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各种困惑,荷幼提出“让艺术教育回归儿童本真”。我们坚信,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本真”哲学启示我们:艺术教育要充分认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体现在艺术教育上的阶段性特征,尊重儿童的意愿,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童趣,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抓住艺术的审美本质,以提高幼儿艺术情趣、充分发挥想像力为目标,让每一个孩子在多元的艺术体验中回归童真。

“回归本真”与“视界融合”互为因果,相互促进。通过激发教师在课程创生中的自觉与自省,追求教师和幼儿在课程中的共生,把艺术教育与幼儿终身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幼儿发展与教师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系统的艺术课程创新研究与实践,继承与发展艺术教育特色,回应“回归儿童本真”的实践,使课程发展成为具有生命力的实体。

二、创新:回应实践难题的艺术教育发展脉络

我们提倡艺术教育体用兼顾,针对儿童艺术教育中的主要瓶颈逐步进行探索、改革。

(一)从“整合自主”走向“渗透共融”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荷幼就形成了“整合自主”的艺术教育理念,以艺术为媒介,整合目标、内容、方法和资源,打破班级界限开设艺术兴趣小组,构建起“音乐、文学、美工”三朵金花的艺术课程,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随着对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深入探索,荷幼进一步提出“渗透共融、探究创新”的艺术教育理念,将艺术活动置于主题活动的大框架下,充分挖掘“基础课程”中的艺术内涵,通过问题探讨、资料收集、亲自操作、情感体验、社会实践等活动,展现艺术探究活动在主题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二)创生发展,走向“视界融合”

在继承艺术教育特色的同时,基于生成课程的理念,对生成课程的自发性和计划性两方面展开了充分的演绎和实践探索,确立了在课程实施、师幼互动和家园关系上的“视界融合”之路。特别是我园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了“小社团”这样一种新的艺术教育活动形式,将艺术与儿童生命的紧密联系起来:以儿童真实完整的生命为源头和目标,通过幼儿自选、自组、自建、合作来开展混龄混班式的艺术活动,注重培养影响儿童终身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素养,并以艺术素养为基础提倡儿童高层次的艺术创造力发展及学习品质的发展。最终,以建立体现指向儿童生命的艺术活动课程为目标,通过艺术帮助儿童体验、发现、滋养、提升自我的生命。

小社团是以幼儿兴趣为基础、艺术体验为手段、综合能力培养为取向的混龄艺术活动模式。12个不同形态的艺术社团(见下图),满足了幼儿主动参与和合作互助的需求,幼儿结合各自社团的特色一同拟定适合社团活动的特色章程,按“章程”开展活动。

相比于前期的整合艺术、主题艺术和兴趣艺术更为综合,更强调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的合作探索,在提升社会性发展的同时,更能通过不同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的碰撞,激活幼儿艺术创作的思路,实现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相互学习,让童年与艺术相得益彰。

三、生长:延续发展走向的艺术课程研究

以小社团艺术活动特色课程的系统研究为生长点,从特色课程走向课程特色,荷幼艺术教育的发展走向体现为四个方面:

(一)低结构的活动本质

低结构是小社团艺术活动的本质,在有限的计划性、充分的生成性和临场的轻松自由的真实状态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低结构而不是无结构的教育活动,解决了艺术技能获得和幼儿自主性之间的矛盾,真正让艺术回归到儿童创造力的本真天性,符合儿童纯真、感性的艺术创作规律。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在活动目标上,我园艺术教育活动更强调幼儿

的艺术审美体验及学习品质的获得等,如小社团艺术活动以每个阶段性目标、同类型社团目标来指引幼儿在艺术素养、学习品质上的发展。(2)强调更为松散的活动结构,摒弃对材料的新颖性、技能技法的独特性等外在形式的过分重视,而应重视对艺术本身的审美体验。(3)在幼儿学习方式上,提倡非正规学习,突出主动性和灵活性,塑造终身学习的能力,幼儿能特别是在小社团艺术活动中,将幼儿的学习纳入到非正规学习的范畴,更注重幼儿以自身为核心参与者进行艺术创造,身心交融地进入自主游戏的状态,以自己的经验水平、兴趣、速度去体验、感知、创造艺术。

(二)“共可能”理念下的师幼关系

“视界,我与孩子共可能”的理念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丰富了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的内涵价值。在课程“交往”中,师幼双方是“我”与“你”的平等对话关系,教师能摒弃以往仅从自己的视角去思索幼儿需要知道的前经验储备,而是以对话者的形式身份进入到幼儿当下的状态,更真切地观察和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开发满足幼儿多种需求的课程。

由于小社团艺术活动的自主性、多样性、互动性和情景性,活动过程更凸显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学习和相互作用,教师面对的对象也是来自幼儿园中、大班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更需要倾听、观察,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引导、支持,推动幼儿按他们的逻辑与方式进行有意义的探索;需要教师与社团幼儿进行合作、共同研究、学习、欣赏。

(三)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发展

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发展首先体现在目标上,融艺术教育的本体价值和辅助价值。将幼儿的艺术发展、社会性发展和学习品质进行综合。

第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将音乐、美术、表演、游戏、语言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有机联系和相互补充,对艺术的整体感受进行重新建构。

第三,我们还将视觉、听觉、感觉、触觉等多种认识、了解世界的感官通道进行连通,以综合提高幼儿的艺术探索、艺术创造、艺术欣赏表达等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第四,从课程结构和内容思考,通过探索艺术教育与其它领域的教育内容进行有机渗透和相互融通,给幼儿提供广阔的人文知识背景,并实现幼儿艺术学习与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