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 - 两位数加减法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整数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3.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两位数加减法求解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两位数整数的概念理解。
2. 两位数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的掌握。
3. 运用两位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两位数整数的概念。
2. 学生掌握两位数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教具和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好课本、笔、纸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道简单的两位数加减法题目,并让学生思考答案。
2. 概念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讲解两位数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并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练习。
3. 加法运算讲解和练习(20分钟)教师通过示意图或具体的例子,讲解两位数整数的加法运算方法,并与学生一起完成几个简单的练习题。
随后,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并检查答案。
4. 减法运算讲解和练习(20分钟)教师同样通过示意图或具体的例子,讲解两位数整数的减法运算方法,并与学生一起完成几个简单的练习题。
然后,同学们自主完成一些减法练习题,并检查答案。
5. 实际问题应用(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使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进行讨论、分组完成,并向全班汇报解题过程和答案。
6. 总结和拓展(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键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并布置相关拓展练习,鼓励学生继续巩固和扩展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完成课后练习题、找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并要求学生按时提交。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1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加法公式:加数 + 加数 = 和和 - 另一个加数 = 加数5、减法公式:被减数 - 减数 = 差差 + 减数 = 被减数或被减数 = 差 + 减数被减数 - 差 = 减数6、口算时:例:(1)35+48,先算35+40=75,再算75+8=83。
(2)72-28,先算72-20=52,再算52-8=44或先算72-30=42,再算42+2=447、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 “应准备”等词语时,都是用估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2(一)口算除法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将三位数视为百、十甚至百,然后用口算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1.牢牢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书写方法、步骤和格式,尤其是商的中间和末尾为0的书写公式的书写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我知道,我又将开始一场知识的旅程。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一、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了认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性,以及四边形的分类。
我希望通过复习,让孩子们能够巩固这些知识,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我的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复习,掌握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性,以及四边形的分类,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单元的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性,以及四边形的分类。
教学重点则是通过实例,让孩子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复习,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包括课件和实物模型,以及学具,包括练习题和卡片。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例,引入四边形的概念,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四边形的特点。
接着,我会带领孩子们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性,以及四边形的分类。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用实物模型和课件,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这些知识。
然后,我会给孩子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我会对孩子们的练习进行点评,帮助他们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性,以及四边形的分类,以便孩子们随时查阅。
七、作业设计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孩子们回家后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些练习题将涵盖本单元的所有知识点,让孩子们能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自己的教学,看看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有没有孩子们没有掌握的知识点。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与四边形有关的问题,将所学知识拓展到生活中。
这就是我对于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复习的教案。
我希望通过这个教案,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四边形的知识,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一、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加法。
-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
- 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百位加百位。
例如:321 + 131,个位上1+1 = 2,十位上2 + 3=5,百位上3+1 = 4,结果是452。
- 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
- 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例如:345+287,个位上5 + 7 = 12,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2;十位上4+8+1(进位的1)=13,满十向百位进1,十位写3;百位上3+2 + 1(进位的1)=6,结果是632。
- 加法的验算。
- 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看和是否相同。
例如计算234+123 = 357,验算时计算123+234,如果结果也是357,则计算正确。
- 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如上面的例子,357 - 234=123或者357 - 123 = 234,也能说明计算正确。
2. 减法。
-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
- 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百位减百位。
例如:567-234,个位上7 - 4 = 3,十位上6-3 = 3,百位上5 - 2=3,结果是333。
-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
- 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与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
例如:432 - 158,个位上2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12 - 8 = 4;十位上3被借走1剩2,2减5不够减,再从百位退1当10,12 - 5 = 7;百位上4被借走1剩3,3-1 = 2,结果是274。
- 减法的验算。
- 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例如567-234 = 333,验算567 - 333 = 234。
- 用差加上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加练习
数学三年级第四单元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①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①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①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特别注意:中间是0的退位减法,例如:309-189;1000-428等8、①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另一个加数+加数=和①和-另一个加数=加数①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减法的验算:①差+减数=被减数①减数+差=被减数①被减数-差=减数特别注意:验算时“验算”别忘了写!!!练一练1.下列算式中,得数最接近700的是()A.689+217B.618+89C.420﹣308D.824﹣2142.验算498﹣36=462时,下面()的方法是错误的。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提高自己,快快拿起你漂亮的笔记本和笔开始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吧!下面为大伙儿分享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期望对大伙儿有所关心。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例1(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忆除法的含义,并回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体会除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体会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能正确把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例2(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明白得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明白得余数的含义。
(2)探究并把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存有余数除法的试商体会。
(3)能口算或用竖式运算有余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3、例3(1)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明白得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含义,并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经历对许多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观看、分析过程,探究并把握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3)能利用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直截了当判定有余数除法运算的正确性。
4、例4“教书先生”可能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如何说也确实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显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事实上《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差不多一致。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通常指的是除法单元,这一单元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以下是一些本单元学习的关键知识点:
1. 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学生需要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即“平均分”。
例如,如果要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人,那么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答案是2个苹果。
这种平均分的概念就是除法的基础。
2. 除法的进一步认识:学生将学习如何用除法来表示和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例如,如果有一堆苹果,每组有3个人,那么需要多少组才能平均分配所有的苹果?
3. 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除法计算,包括基本的除法算式和如何得出商和余数。
例如,10除以3等于多少?答案是商为3,余数为1。
4. 运用除法解决问题:学生将学习如何用除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如果有一块蛋糕,需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几块,或者计算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某个任务等。
在学习这一单元时,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除法计算能力。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除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乘与除》知识点总结
一、小树有多少棵
1、每捆树苗20棵,3捆一共多少棵?
2×3=6(棵)可以用加法计算:20+20+20=60
园林工人运走了3车树苗,一共运走多少棵?
500×3=1500(棵)可以用加法计算:500+500+500=1500
2、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先用整十、整百、整千数中的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的零。
二、需要多少钱
1、小皮艇的价钱是皮球的4倍,一个小皮艇多少元?
18×4=72(元)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先将两位数看作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将两个积相加。
三、丰收了
1、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萝卜?
60÷2=30(根)
2、整十、整百、整千、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先不看被除数末尾的数,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将被除数末尾的数添在商的末尾。
四、植树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三种:(1)想乘法,算除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学随着学期的推进,三年级的数学学习进入到了第四个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会学习一些基础的数学概念和技巧,为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主要包括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加减法口诀的掌握以及相关的应用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逐渐熟悉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加法。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会学习到如何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掌握数字之间的相加关系。
可以通过实物、图形等多种形式进行加法运算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的概念。
其次,我们将继续学习减法。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同样也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减法运算也可以通过实物、图形等形式进行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除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外,学生还需要掌握加减法口诀。
通过记忆和运用加减法口诀,学生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进行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学习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我们还需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比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等,都需要学生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通过这些应用问题的解决,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能力。
总的来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加减法口诀的掌握以及相关的应用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会逐渐掌握基本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提高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这个单元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对待,积极参与,取得好成绩。
祝愿大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人教版数学上册三年级第4单元教案:数的分解教案
近年来,我国数学教育一直在不断探索创新,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建立一套科学的数学教学体系,不断涌现出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的优秀数学教师。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位人教版数学上册三年级教师的精彩课堂——《数的分解》。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第四单元,以学习数的分解为主要内容,是整个数学学科的一个基础环节。
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不仅可以理解各种数的分解方法和相关应用,更能够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学习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数的分解概念和方法;2、简单的加减法运算;3、计算有效性的判断;4、适当的实际应用。
在学习完成后,学生应能够:1、理解各种基本数的分解方法;2、掌握简单加减法的运算方法;3、学会评价计算结果是否有效;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的分解这一基础知识,并掌握与此相关的简单加减法运算等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数学学科。
3、情感目标本课的教学也注重培养学生各种好习惯,如认真听讲、正确借用工具等,注意团队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及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数的分解概念和方法,着重讲解各种数的分解方法,以及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同时,还将重点讲解计算有效性的判断方法,使学生更加科学地评价运算结果的正确性。
2、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数的分解方法的灵活运用——由于数的分解方法具有多样性,学生需要能够看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本质。
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加减法的运算能力,提高计算效率,增强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本课的教学方式以“情境导入—图片教材呈现—教师示范演示—学生观看操作—学生互动讨论—教师总结反思”这一方式进行,确保学生充分参与并深刻领悟。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四单元教案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四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加法运算
–认识数的前后顺序
–完成简单的竖式计算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加法运算
•数的前后顺序
•简单的竖式计算
2.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中进位的处理
三、教学准备
1.课件:PPT或多媒体教学资源
2.教辅材料:练习册,习题
3.教学工具:计算器,白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加法算式,要求学生口算并给出答案,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与示范(15分钟)
加法运算
•讲解加法运算的定义和性质
•示范简单的竖式加法计算
数的前后顺序
•引导学生认识数的前后顺序,做简单的比较练习
3. 练习与训练(20分钟)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重点训练竖式加法计算,加强数的前后顺序的训练。
4. 巩固与拓展(10分钟)
教师布置巩固练习和拓展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巩固学习成果,拓展思维。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加法运算和数的前后顺序,通过课堂练习和训练,学生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
•数的前后顺序
•竖式计算
七、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完成课后练习和拓展题目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请同学们认真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单
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 掌握数0的数学意义及其表示方法。
- 能够正确读、用、写数0,了解数0的位置。
- 能够利用数0进行相减运算。
- 了解数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0个物体或用数字0进行介绍,引起学生对数0的注意。
2. 研究:教师介绍数0的概念和数学意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感受数0的存在。
3.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数0的读写练,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读、用、写数0。
4. 实例演练:给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0进行相减运算。
5. 拓展应用:通过与日常生活结合,让学生意识到数0的实际应用,并鼓励他们举一些例子加深理解。
6. 小结:对本节课研究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检查学生对数0的掌握情况。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练题目,要求学生巩固数0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资源
- 数字卡片(0)
- 实物(例如,书本等)
教学评估
-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数0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 学生完成的练题目。
参考资料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第四单元单元pdf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第四单元单元以下是与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相关的笔记内容,涵盖了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和公式:
重点知识点:
1.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知道1米=100厘米。
2. 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认识,了解常见物品的质量。
3. 角的认识: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和大小关系。
4. 直线的认识:了解直线的性质,知道直线的延伸。
5. 测量线段的长度:掌握使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方法。
公式:
1. 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2. 质量单位换算公式: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3. 角的度量公式:一个角的大小是固定的,用度数表示,公式为∠AOB=n°。
4. 直线性质公式: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5. 测量线段长度公式:AB=a。
练习题:
1. 一根木头的长度是5米,用去了3米,还剩多少米?
2. 一袋糖果重500克,多少袋这样的糖果重1千克?
3. 下列哪个角是钝角?∠AOB=120°。
4. 从一个点出发可以画几条直线?
5. 用刻度尺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该线段长多少厘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加减法运算1. 笔算加减法:数位对齐:在进行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进位与退位: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加法和减法公式:加法:加数+ 加数= 和;和- 另一个加数= 加数。
减法:被减数- 减数= 差;差+ 减数= 被减数或被减数= 差+ 减数。
2. 估算:当问题中出现 “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等词语时,使用估算方法。
估算时,可以把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计算。
二、除法运算1. 口算与笔算: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通过表内除法或乘法进行口算。
笔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上商。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首位能被整除,直接除;如果首位不能整除,将前两位或前三位组成一个新数进行除,并将余数与下一位继续除。
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 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 余数= 被除数。
2. 商的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这取决于被除数的首位或前两位与除数的大小关系。
3. 特殊除法: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在除法笔算过程中,如果遇到被除数中间或末尾的某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一位没有余数时,该位上的商就是0,需要商0占位。
三、数学概念与应用1. 倍数与除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倍数。
除数不能为0。
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2. 单位换算:掌握长度单位 (如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如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实际问题解决:学会将加、减、除运算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如购物、计算路程时间等。
四、特殊注意事项在计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进位、退位和商的占位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3. 乘除法的意义及应用4.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乘除法的意义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计算器、投影仪等。
2. 学具:直尺、圆规、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 操练: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3. 乘除法的意义及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题: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研究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拓展题:研究其他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探讨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存在普遍性问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范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范文教案范文:主题:加法口诀年级:小学三年级教材: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背诵1-10的加法口诀。
2.能够运用加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对加法的兴趣和乐趣。
教学重点:1.能够背诵1-10的加法口诀。
2.培养学生对加法的兴趣和乐趣。
教学准备:1.“加法口诀”教学媒体或手工制作的教具。
2.小黑板、粉笔。
3.练习册。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加法口诀,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快地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大家准备好了吗?”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加法口诀(1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1=2,并要求学生背诵“1加1等于2”,然后逐步教授2+1、3+1、4+1……一直到10+1,并让学生跟读。
注意手指的使用,可以用手指表示数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接着,教师重头开始,写出2+2=4,让学生跟读。
同样地,逐步教授2+3、2+4、2+5……一直到2+10,并要求学生跟读。
教师可以用手指指导学生点数。
依次类推,教师继续讲解其他的加法口诀,直到10+10。
3.运用加法口诀进行计算(2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册,布置加法口诀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法口诀计算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说:“请用加法口诀计算4+3等于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再给予肯定或纠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练习题设计成游戏形式,让学生互相竞争。
例如,教师可以说:“现在,我给大家出一个挑战题,谁先答对,谁就是本堂课的小小加法达人!请用加法口诀计算6+7等于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鼓励和奖励。
4.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学生需要善于运用加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加法口诀,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5.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练习册上相关的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用加法口诀进行计算,并做好记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加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加法∣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单元将围绕整数加法这一数学概念展开。
学生将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理解加法是两个或多个数量合并成一个总数的运算。
教学内容将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以及相关的实际应用问题。
学生将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逐步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加法运算符号。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不进位和进位加法。
3. 培养学生通过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1. 进位加法的理解和计算。
2. 将加法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对加法概念的深入理解和运算规则的熟练掌握。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卡片。
2. 计算器。
3. 加法练习册。
4. 小组活动用的工作表。
5. 数学教具(如计数棒、算珠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加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2. 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使用教具进行加法运算的实践活动,探索加法的运算规则。
3. 讲解与示范:教师对加法的运算规则进行讲解,并通过板书示例,展示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加法的运算规则。
5.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加法运算应用到生活情境中。
6. 总结:课堂总结,强调加法运算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地展示加法运算的步骤和规则,包括进位和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通过图示和例题,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加法的运算过程。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加法题目。
2. 挑战练习:解决一些涉及进位加法的实际问题。
3. 扩展活动: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应用加法的生活实例,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侧重于学生对加法概念的理解程度、运算规则的掌握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
(新插图)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 知识点梳理课件
269+305=574(元) 574 < 600 600-574=26(元) 答:他今天没有挣够600 元,还差26 元。
点评:李叔叔今天在某打车平台上接单挣了269 元, 自己揽活儿挣了305 元,则今天一共挣了269+ 305=574(元),574<600,因此他今天没有挣够600 元,还差600-574=26(元)。
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整理和复习
整 理 复 习 1 万以内加减法笔算过关
1. 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56+108= 164
882-263= 619
533+769= 1302
☆605-408= 197
点评:计算时注意有进位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1, 有退位时不要忘记减去退位的1。
整 理 复 习 2 口算或笔算的计算策略过关
4. 学校开展“小树我认领,争做护绿小使者”活动。 三(1)班同学们认领了554 棵小树苗浇水任务。
பைடு நூலகம்
(1)下午浇了多少棵小树苗? 268-89=179(棵) 答:下午浇了179 棵小树苗。
点评:上午所浇棵数- 下午比上午少浇的棵数 = 下午所浇棵数。
(2)还剩多少棵小树苗没有浇水? 554-268-179=107(棵) 答:还剩107 棵小树苗没有浇水。
点评:没有浇水的小树苗棵数= 总棵数- 上午 所浇棵数- 下午所浇棵数。
5. 买电器。
(1)妈妈拿了500 元, 买这三种电器够吗?600 元呢? 估一估。
把253 看成260,把178 看成180。 260+110+180=550(元) 500<550<600 答:妈妈拿500 元买这三种电器不够,600 元够。
点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预估带的钱够不够, 一般会把商品的价格往高了估,以防带的钱不够。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第四单元:加法与减法运算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
2.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简单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3. 学生能够运用加法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
2. 进行简单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运用加法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教具:数学教学挂图,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1. 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加法与减法的概念的理解。
2. 给学生出示数学教学挂图,向学生介绍加法与减法的符号及运算方法。
二、加法的概念与运算(15分钟)1. 向学生展示几个简单的加法式子,让学生出声读出表达式后回答结果。
2. 引导学生用物品进行加法实践操作,加强对加法的理解。
三、扩展加法题(20分钟)1. 出示一些扩展的加法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并回答结果。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减法的概念与运算(15分钟)1. 向学生展示几个简单的减法式子,让学生出声读出表达式后回答结果。
2. 引导学生用物品进行减法实践操作,加强对减法的理解。
五、扩展减法题(20分钟)1. 出示一些扩展的减法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并回答结果。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小结与评价(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醒学生加法与减法的用途。
2. 对学生进行笔试与口头测试,检验学生对加法与减法的掌握程度。
3.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鼓励。
七、布置作业(5分钟)1. 布置一些加法与减法的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做好复习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与运算,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通过教学挂图的使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过程。
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设计了扩展加法与减法题,增加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与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单元教材分析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初步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好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除法计算中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材内容包括两部分。
1、口算除法。
口算除法包括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数的口算。
2、笔算除法。
笔算除法包括一位数除二、三、四位数,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设有四个信息窗,信息窗1学习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信息窗2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各位数都能整除的和第一次商后有余数的);信息窗3学习除法验算;信息窗4是综合运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以及商是整千、整百、整十的一位数除法。
2、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熟练地、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并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学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法则;教学难点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以及验算。
课时安排:6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想:通过主题图创设风筝加工车间的情境,吸引学生兴趣,从而引出对两、三位数除一位数口算的学习。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
使学生受到抽象、概括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重、难点: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策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一、复习引入出示幻灯:2只小兔吃了6个萝卜平均每只小兔吃几个萝卜?2只小兔吃10个萝卜,平均每只小兔吃几个萝卜?让学生自己说出计算过程和计算算式,根据这种类型的题,我们来研究如何做?二、新授:1、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你获得哪些信息?这是风筝厂的一个加工车间,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把你的发现和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师板书,将不用的问题放入问题口袋)2、问题一: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鹰风筝?学生列式并讨论计算方法60÷2=□(只)交流计算方法:方法一:把六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就是30。
方法二:因为30×2=60,所以60÷2=30方法三:用学具动手摆一摆。
三、自主练习对学生的三种算法都要予以肯定。
3、教师强调:你认为怎样算简便、不容易出错,就怎样计算。
4、反馈练习80÷4=90÷3=5、试一试240÷6=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6、反馈练习180÷3=360÷9=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都是一多少为单位去想的?(一十为单位想的)1、分一分出示48页第一题小组互相说一说后全班交流(教师着重引导说清算理)2、出示算一算:9÷3=25÷5=14÷7=42÷6= 802= 150÷3=90÷=250÷5=140÷7=420÷6=160÷2=300÷3=算完后,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初步了解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3、小游戏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投篮练习。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课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四、课堂总结板书设计: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口算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老鹰风筝?60÷2=30(只)因为30×2=60所以60÷2=30教学反思:学生在原有学习基础上,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比较好,基本能够熟练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口算。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过主题图创设风筝加工车间的情境,吸引学生兴趣,从而引出对两、三位数除一位数估算的学习。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能结合现实情境,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解释估算过程,体会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重、难点:掌握口估算的方法。
教学策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一、复习引入二、新知探究:1、直接写得数80÷4=120÷3=100÷2= 2709=490÷7=250÷5=360÷4=120÷6=7200÷8=200÷4=1000÷5=360÷4=5400÷9=210÷7=4000÷8=180÷9=上一节课里我们的问题口袋里装了几个问题这一节课我们来解决好吗?2、出示平均每天大约要做多少只鹤风筝?指名列式92÷3=学生思考同位间互相交流全班交流教师板书92÷3≈30(只)92≈9090÷3=3092÷3≈30每天大约要做30只。
思考:每天做30只,能完成任务吗?为什么?三、自主练习四、课堂总结1、出示138÷7≈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思考:每天做20只,7天能完成任务吗?为什么?2、反馈练习65÷3≈39÷5≈278÷4≈632÷7≈3、估一估,谁的速度快?(首先是学生明确必须求出一小时跑的路程)4、选择合适的答案172÷8≈(30 20 40)437÷6≈(60 80 70)261÷9≈(20 30 40)380÷4≈ (70 80 90)5、估一估谁做得多。
小丽3天做了118道题。
小强5天做了304道题。
谈一谈你的收获?教师结合学生所谈板书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估算板书设计: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估算平均每天大约要做多少只鹤风筝?92÷3≈30(只)92≈9090÷3=3092÷3≈30每天大约要做30只。
教学反思:估算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他们不容易掌握估算的方法。
因此对这部分知识要多加以练习,帮助他们及时巩固。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后,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口算、估算的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策略: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运算能力。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一、导入: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这节课让我们来做练习二、课堂练习1、小飞絮回落到哪里?请你连一连。
投影出示:见一点通第59页第2题2、估一估,小狗能吃到哪块骨头?投影出示:见一点通第60页第4题3、魔术箱投影出示:见课本第50页第7题4、独立完成课本第49页5、6题集体纠正5、出示课本50页第8题小组讨论明确答案6、独立完成9、10题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的表扬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反思:通过适当的练习,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从而达到比较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本小节使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一位数口算和估算的基础上学习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笔算的,刚开始学习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教师要结合口算的算理引导学生理解笔算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重、难点: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策略:从工人师傅领材料的情境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一、复习引入二、新知探究:(一)、直接写得数64÷2=96÷3=88÷4=84÷4=24÷2=36÷3=1、出示信息窗学生认真观察后提问:你从信息窗中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将不需要的问题放入问题口袋。
2、解决问题一: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鹰风筝?学生列式并思考计算方法全班交流计算方法:64÷2=32(只)3 26 ……3个十乘2是6个十44 ……2个一乘2是4个一答:64米红布能做32只鹰风筝。
3、反馈练习:6 66 4 48学生做完后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清算理4、解决问题二:72个线轮是多少盒?学生独立计算后全班交流三、自主练习1 26 7 261 2 ……十位上余的1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继续除1 2答:72个线轮是12盒。
反馈练习:3 78 3 45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在做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十位上余的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1、独立计算4 84 2 58 8 96 6 79 做完后全班交流重点检查算理是否正确2、小船靠岸(见课本第53页第2题学生先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检查)3、火眼金睛辨对错1 2 1 24 6 8 7 8 54 78 1 58 1 50 04、学生独立完成第54页第7题。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板书设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鹰风筝?64÷2=32(只)3 22 6 46 ……3个十乘2是6个十44 ……2个一乘2是4个一答:64米红布能做32只鹰风筝。
1 26 7 261 21 2教学反思:除法竖式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在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讲清算理,帮助学生真正了解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第五课时教学设计:本小节使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一位数口算和估算的基础上学习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笔算的,刚开始学习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教师要结合口算的算理引导学生理解笔算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重、难点:学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策略:从工人师傅领材料的情境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