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思维导图(王金发)
2024年度王金发细胞生物学第7章PPT最小化大纲
细胞骨架在细胞运动中的作用
微管
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维持细胞形态,参与细胞分裂等过程。
微丝
构成细胞的收缩系统,参与肌肉收缩、细胞分裂、胞质分裂等过 程。
中间纤维
具有稳定细胞核、维持细胞形态、参与信号转导等作用。
2024/2/3
24
实例分析:白细胞迁移、肌肉收缩等
白细胞迁移
白细胞通过变形、粘附、 跨膜迁移等步骤实现定向 迁移,细胞骨架在其中发 挥关键作用。
2024/2/3
细胞分裂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骨架发挥重要作用。微管组成纺锤 丝,牵引染色体分离;微丝参与细胞质分裂,形成子细胞。 同时,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也发挥关键调控作用 。
29
07
细胞骨架与疾病关系
Chapterຫໍສະໝຸດ 2024/2/330遗传性疾病与细胞骨架异常
遗传性肌营养不良
由于细胞骨架蛋白基因突变导致肌纤维结构异常 ,引起肌肉无力和萎缩。
中间纤维具有独特的超微结构,由中央的α-螺旋 杆状区和两端的头部、尾部构成。
中间纤维的组装和解聚受到严格的调控,与细胞 周期和细胞分化密切相关。
2024/2/3
18
中间纤维蛋白种类及特点
根据组织来源和免疫原性不同, 中间纤维蛋白可分为多种类型, 如波形蛋白、结蛋白、角蛋白等
。
不同类型的中间纤维蛋白具有不 同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特点,决 定了其在细胞内的分布和功能。
王金发细胞生物学第7章PPT最小 化大纲
2024/2/3
1
目录
2024/2/3
• 细胞骨架概述 • 微管结构与功能 • 微丝结构与功能 • 中间纤维结构与功能 • 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 • 细胞骨架与信号转导 • 细胞骨架与疾病关系
第十二章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版)章节总结
第十二章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12.1细胞周期12.1.1细胞周期过程变化12.1.2细胞周期调控12.1.2.1细胞周期调控模型12.1.2.2细胞周期调控12.1.2.3细胞周期关卡12.2细胞分裂12.2.1有丝分裂12.2.1.1有丝分裂时相及变化事件12.2.1.2有丝分裂机制12.2.2减数分裂12.2.2.1减数分裂时相及变化事件12.2.2.2减数分裂机制12.2.2.3减数分裂生物学意义12.1细胞周期12.1.1细胞周期过程(1)细胞周期时相及其活动①G1期:细胞生长期,变化大。
rRNA合成,蛋白质、糖类、脂质大量合成,末期DNA合成酶活性上升。
②S期:组蛋白的合成,及DNA的复制。
DNA复制有顺序,常染色质、转录DNA、富含GC的DNA先转录。
③G2期:大量合成ATP、RNA、微管蛋白等,为有丝分裂做好准备。
④M期:进行有丝分裂,包括核分裂及胞质分裂。
(2)细胞周期内细胞形态的变化①细胞形态的变化:S期细胞扁平,紧贴培养瓶壁,表面微绒毛和小泡很少;G2后期细胞逐渐变为球状,表面微绒毛开始增多,容易与培养瓶壁分离;M期细胞呈球形。
②染色体的变化(后面)③细胞器分裂和片段化:线粒体与叶绿体能够与细胞分裂同步,其它膜结合细胞器断成片段。
(3)细胞周期的研究方法①细胞同步化:诱导同步化;选择同步法。
②条件突变体的利用:温度敏感型突变体。
12.1.2细胞周期调控基本组件:细胞周期的START基因,周期关键调节蛋白CDK(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周期蛋白cyclin。
关键事件:DNA复制,染色质凝聚,姐妹染色体分向两极,胞质分裂。
12.1.2.1真核细胞周期调控模型控制细胞周期的三类CDK蛋白复合物:G1期、S期、有丝分裂期CDK 复合物。
①G1期CDK复合物:G1期表达,受促分裂原的磷酸化诱导合成与激活。
作用为激活DNA复制所需的酶类,及编码S期CDK复合物的合成,同时诱导S期CDK复合物抑制物的降解。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版)章节总结)第十一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
第十一章细胞核与染色体11.1细胞核概述11.1.1细胞核的结构组成、特性11.1.2细胞核物质的运输11.1.3分子伴侣11.2染色质与染色体11.2.1染色质结构与组装11.2.2染色体结构与组装11.3细胞核其它结构11.3.1核仁11.3.2基质11.1细胞核概述11.1.1细胞核的结构组成、特性(1)细胞核功能储存遗传物质,进行遗传物质的传递;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控制细胞的新陈代谢。
(2)细胞核组成①核被膜由外核膜、核周腔、内核膜、核孔复合体、核纤层组成。
外核膜与ER 连续,表面有核糖体;核周腔充满不定型物质;内核膜下为核纤层,支撑核膜,形成一定的形态;核孔复合体由很多核孔蛋白组成,控制物质运输。
核膜一方面作为保护性屏障,将DNA隔离与单独的空间内,有利于DNA 的复制、转录、mRNA的加工等过程不受细胞内的活动的影响,保证了核的正常功能;另一方面,作为染色体的定位和酶分子的支架,保证了细胞核内各项活动的有序性。
②DNA纤维(见下)③核仁(见下)④核基质(见下)⑤核质11.1.2细胞核物质的运输(1)核孔复合体由多拷贝的核孔蛋白组成的蛋白复合体。
中央运输蛋白、环形辐条、胞质环、胞质纤维、核质环、核蓝、内辐条环、外辐条环、近侧纤维。
(2)运输特性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核孔的大小可调节,运输具有双向性。
主动运输需信号肽。
(3)运输机制①向内运输机制运输物质:核蛋白。
运输机制:核定位信号,位于多肽序列的任何部分,不被切割掉;输入蛋白;核孔复合体作用。
运输流程:输入蛋白α亚基及输入蛋白β亚基与核蛋白结合为一个复合物,其中α亚基与核蛋白的核定位信号相结合,而输入蛋白β亚基与核孔复合体相互作用,介导复合物入核,这一过程需要ATP;复合物进入核质后,结合一种称为Ran的GTPase,Ran-GTP与β亚基相互作用,导致复合体的解体,α亚基和β亚基-Ran-GTP重新回到细胞质,然后在细胞质的Ran-GTP激活蛋白的作用下,GTP水解,将β亚基释放,重新结合α亚基即可再次运输核蛋白,而Ran-GDP则通过NPC进入核质,在核内Ran核苷酸交换因子的作用下,重新形成Ran-GTP。
细胞生物学复习要点(王金发版)
名词解释:细胞学说: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
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主要内容有: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②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③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细胞全能性:分化细胞保留着全部的核基因组, 它具有生物个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 即能够表达本身基因库中的任何一种基因, 也就是说分化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 称为全能性。
分辨率:指能分辨出的相邻两个物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这种距离称为分辨距离。
分辨距离越小,分辨率越高。
一般规定∶显微镜或人眼在25cm明视距离处,能清楚地分辨被检物体细微结构最小间隔的能力,称为分辨率。
冰冻蚀刻技术:是在冰冻断裂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复杂的复型技术。
如果将冰冻断裂的样品的温度稍微升高,让样品中的冰在真空中升华,而在表面上浮雕出细胞膜的超微结构。
当大量的冰升华之后,对浮雕表面进行铂-碳复型,并在腐蚀性溶液中除去生物材料,复型经重蒸水多次清洗后,置于载网上作电镜观察。
放射自显影:放射自显影的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所发射出来的带电离子(α或β粒子)作用于感光材料的卤化银晶体,从而产生潜影,这种潜影可用显影液显示,成为可见的"像",因此,它是利用卤化银乳胶显像检查和测量放射性的一种方法。
分子杂交:不同来源或不同种类生物分子间相互特异识别而发生结合的过程。
如核酸(DNA、RNA)之间、蛋白质分子之间、核酸与蛋白质分子之间以及自组装单分子膜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PCR技术:在体外利用人工合成的引物,再加上DNA聚合酶和一些合适的底物和因子,通过对温度的控制,使DNA不断处于变形、复性和合成的循环中,达到扩增目的基因的目的。
细胞群体培养克隆培养原代培养:指直接从机体取下细胞、组织和器官后立即进行培养。
细胞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思维导图-高清脑图分享
绪论细胞的同一性和多样性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细胞的基本共性1、相似的化学组成C、H、O、N、P、S等2、脂-蛋白质体系的细胞质膜细胞质膜(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1、使细胞与周围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2、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3、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3、相同的遗传装置以双链D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以RNA作为转录物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4、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二)、细胞的大小(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2、细胞是代谢及功能的基本单位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4、细胞是繁殖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桥梁5、细胞是生命起源的标志,是生物演化的起点。
2、细胞的基本类型(一)、细胞的类型与生物界的类群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古核生物:由古核细胞(原核细胞中与原核细胞遗传信息表达系统差异相当大,而与真核细胞更接近)构成的生物生物界类群3个域6个界原核生物界古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真核生物(二)、两类代表性的原核细胞:细菌与蓝藻细菌1、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肽聚糖):含量多对青霉素敏感,反之不敏感细胞质膜:除了选择性交换物质等功能外,膜上丰富的酶系执行许多重要的代谢功能(可以完成真核细胞中诸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承担的部分功能)核糖体、核区(也称类核)等鞭毛:与真核细胞的鞭毛完全不一样,仅由一种鞭毛蛋白构成,运动机理迥然不同膜体、荚膜等特化结构2、细菌基因组与遗传信息表达体系环状DNADNA复制、RNA转录与蛋白质合成的结构装置在空间上没有分隔,可同时进行。
(边复制,边转录,边翻译)质粒(可进行自主复制的更小的环状DNA分子):可以赋予细菌某些新的性状,失去也不影响正常代谢。
常被用作基因重组与基因转移的载体3、细菌的增值二分裂蓝藻(又称蓝细菌,自养型)1、蓝藻的细胞结构细胞质膜细胞壁(肽聚糖):内层含有纤维素(细胞质膜外)一层胶质的鞘(细胞壁外)类囊体(细胞质部分):膜上含有大量藻胆蛋白所构成的藻胆体,将光能传递给叶绿素a中心质或中央体:DNA内含物:脂滴、羧酶体(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酶)、气泡(外被蛋白质鞘,调节细胞在水中的位置)等。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
2016年考研细胞生物学王金发主编系列一:章节总结汇编系列二:章节课后问答题解析科学教育出版社系列一:章节总结汇编第一章细胞概述1.细胞生物学的概念以及研究内容1.1概念研究细胞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科学。
1.2研究内容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以动态的观点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细胞生活史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2.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2.1细胞的发现及细胞学说的创立2.1.1 1665年,胡克利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观察到蜂窝状小室(死细胞),并将其称为“cella”。
1674年,列文虎克利用自制的高倍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了完整的活细胞。
2.2.2施莱登、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即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生活细胞在结构上都是类似的。
后由威尔肖补充,所有的细胞都是来自于已有的细胞的分裂。
细胞学说创立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生命的共同起源。
2.2细胞学的经典时期1875-1900年,细胞学说的推动,固定和染色技术、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使细胞生物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集中在细胞结构组成以及分裂方面。
2.3实验细胞学时期此时期的特点是利用实验的手段从形态结构的观察深入到生理功能、生物化学、遗传发育机制的研究,并且同相邻学科互相渗透,互相发展。
2.4细胞生物学概念的提出1965年,derobetis将其编著的《普通细胞学》改为《细胞生物学》,标志细胞生物学的诞生。
3.细胞概述3.1细胞的共性3.1.1 细胞结构的共性:都具有选择性的膜结构、遗传物质、核糖体。
选择性膜结构能够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性,使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等稳定进行;细胞都具有遗传物质,最早的遗传物质是RNA,后逐渐进化形成DNA;细胞具有核糖体,保证遗传信息能够正常表达。
3.1.2 细胞功能的共性:遗传信息流;繁殖;网络系统式的生化反应和谐体。
细胞遗传信息的复制、表达;细胞都能进行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即是由酶促反应构成及酶调控的网络系统。
第十一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版)章节总结
第十一章细胞核与染色体11.1细胞核概述11.1.1细胞核的结构组成、特性11.1.2细胞核物质的运输11.1.3分子伴侣11.2染色质与染色体11.2.1染色质结构与组装11.2.2染色体结构与组装11.3细胞核其它结构11.3.1核仁11.3.2基质11.1细胞核概述11.1.1细胞核的结构组成、特性(1)细胞核功能储存遗传物质,进行遗传物质的传递;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控制细胞的新陈代谢。
(2)细胞核组成①核被膜由外核膜、核周腔、内核膜、核孔复合体、核纤层组成。
外核膜与ER 连续,表面有核糖体;核周腔充满不定型物质;内核膜下为核纤层,支撑核膜,形成一定的形态;核孔复合体由很多核孔蛋白组成,控制物质运输。
核膜一方面作为保护性屏障,将DNA隔离与单独的空间内,有利于DNA 的复制、转录、mRNA的加工等过程不受细胞内的活动的影响,保证了核的正常功能;另一方面,作为染色体的定位和酶分子的支架,保证了细胞核内各项活动的有序性。
②DNA纤维(见下)③核仁(见下)④核基质(见下)⑤核质11.1.2细胞核物质的运输(1)核孔复合体由多拷贝的核孔蛋白组成的蛋白复合体。
中央运输蛋白、环形辐条、胞质环、胞质纤维、核质环、核蓝、内辐条环、外辐条环、近侧纤维。
(2)运输特性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核孔的大小可调节,运输具有双向性。
主动运输需信号肽。
(3)运输机制①向内运输机制运输物质:核蛋白。
运输机制:核定位信号,位于多肽序列的任何部分,不被切割掉;输入蛋白;核孔复合体作用。
运输流程:输入蛋白α亚基及输入蛋白β亚基与核蛋白结合为一个复合物,其中α亚基与核蛋白的核定位信号相结合,而输入蛋白β亚基与核孔复合体相互作用,介导复合物入核,这一过程需要ATP;复合物进入核质后,结合一种称为Ran的GTPase,Ran-GTP与β亚基相互作用,导致复合体的解体,α亚基和β亚基-Ran-GTP重新回到细胞质,然后在细胞质的Ran-GTP激活蛋白的作用下,GTP水解,将β亚基释放,重新结合α亚基即可再次运输核蛋白,而Ran-GDP则通过NPC进入核质,在核内Ran核苷酸交换因子的作用下,重新形成Ran-GTP。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版)章节总结.
第一章:细胞概述1. 基本概念:主要分清细胞、原生质、细胞质、细胞学、细胞生物学等基本概念;2. 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创立:了解英国学者胡克发现细胞的起因, 以及发现细胞的基本条件。
对于细胞学说, 侧重于学说的基本内容和该学说对细胞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3. 细胞的基本功能和特性:重点掌握细胞生命的三个最基本的功能: 自我增殖和遗传、新陈代谢和运动性; 并对细胞结构上的同一性有基本的理解。
4. 细胞的分子基础:充分认识细胞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 生命是物质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物质运动,它是物质、能量和信息诸变量在特定时空的“表演”,其运转有赖于生命系统有组织的守时和对空间环境的合拍。
5.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体系:主要了解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结构组成和体系,比较二者的异同。
同时注意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
本章的核心内容是细胞学说的创立和细胞的类型与结构体系。
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2、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二、填空题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和三个不同层次上,以研究细胞的、、、和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2、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几个时期三、选择题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a、Robert Hookeb、Leeuwen Hoekc、Grewd、Virchow2、细胞学说是由()提出来的。
a、Robert Hooke和Leeuwen Hoekb、Crick和Watsonc、Schleiden和Schwannd、Sichold和Virchow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是指()。
a、1665年以后的25年b、1838—1858细胞学说的建立c、19世纪的最后25年d、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发明4、()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学科早期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a、组织培养b、高速离心c、光学显微镜d、电子显微镜四、判断题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结构的科学。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版)章节总结)第九章 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
第九章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9.1内膜系统9.1.1内膜系统概述9.1.2内质网9.1.3高尔基体9.1.4溶酶体9.2细胞的分泌和内吞作用9.2.1细胞分泌过程9.2.2细胞内吞过程9.2.3膜泡运输机制9.3膜的生物发生9.3.1膜脂9.3.2膜整合蛋白和外周蛋白9.3.3脂锚定蛋白形成9.1内膜系统9.1.1内膜系统概述(1)内膜系统的组成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核、液泡。
功能上紧密联系,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
(2)内膜系统的结构特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通过三种途径:生化合成途径;分泌途径;内吞途径。
(3)内膜系统的重要功能—蛋白质分选蛋白质分选三种途径:核孔运输;跨膜运输;膜泡运输。
信号肽指导内膜系统蛋白质的运输,其对蛋白质没有特异性,对不同的膜结合细胞器具有特异性。
(4)内膜系统的进化与生物学意义原因:遗传信息量增大;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与体积比下降;物质代谢速度受限。
途径:内共生途径;质膜内陷。
生物学意义:形成了特定的功能区域与微环境,有不同的物质浓度及代谢系统,合理利用了资源,工作效率上升;通过各种活动,形成统一整体。
(5)内膜系统的研究方法放射性自显影;差速离心分离与功能分析;突变技术;绿色荧光蛋白定位法。
9.1.2内质网(1)结构与组成平行扁平囊泡(粗面内质网)或管状囊泡(光面内质网)组成。
粗面内质网可与核膜、质膜结构连续,外表面称为胞质溶胶面,内表面为潴泡面。
标志酶为葡萄糖-6-磷酸酶。
(2)功能①光面内质网糖原分解释放葡萄糖;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脂的合成与转运;解毒作用(P450);钙库。
②粗面内质网膜结合核糖体的蛋白质运输:信号假说。
信号序列,SRP识别信号肽、停止翻译、识别停靠蛋白,停靠蛋白,蛋白质运输通道,袢环状过膜。
起始转移信号(信号序列及内部信号序列)与蛋白质运输通道受体位点结合,停止转运信号和内部信号序列决定穿膜次数。
信号序列被信号肽酶切除,内部信号序列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