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尺的秘密(简案)

合集下载

研究杠杆的秘密教案

研究杠杆的秘密教案

杠杆的科学教学目标:1、认识杠杆,掌握杠杆的3个重要位置。

2、认识杠杆的巧妙作用及它的工作原理。

3、能利用杠杆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

教学重点:认识杠杆的作用教学难点:了解杠杆的简单原理教学用具:杠杆尺、钩码、游标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给小小志愿者出了个好主意,用撬棍撬开大石块救出大石块下面的小朋友,同样我们的工人叔叔也是用撬棍将大石头撬动了,那为什么没有借助撬棍的时候挪不动大石块而借助撬棍之后就能够挪动大石块了呢?看来杠杆真的隐藏了很多的秘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2、介绍杠杆尺(1)、出示杠杆尺,认识杠杆尺的结构。

(2)、学生观察杠杆尺并自己说出杠杆尺的特点。

(3)、教师总结杠杆尺的特点:由底座、支教、固定轴、杠杆尺组成,杠杆尺中间有一个孔,刻度从中间往两边依次增大。

3、杠杆尺的使用及如何平衡(1)、杠杆尺是研究杠杆的好材料。

(我们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看作重物,钩码所在的刻度为阻力点,当杠杆尺平衡时,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的重量就是提起重物所用的力。

演示一次:左边第一格挂一个钩码想让杠杆平衡我在右边第一格也挂一个钩码。

)(2)、猜想如何使杠杆尺平衡。

(当在杠杆尺左边第2格上挂上两个钩码时,杠杆尺要重新达到平衡应该怎么办?让学生在不改变阻力点及阻力点上的钩码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的猜想。

)①、学生讨论,猜想杠杆平衡的情况有哪几种,将猜想结果画在猜想一栏。

②、上台讲述自己的观点。

(3)、实验:每组派代表领取实验器材,验证自己的想法,并且在实验中发现更多的平衡情况,将得到的实验结果画在实验一栏。

(4)、展示:每组派代表将本组的实验结果上台演示,并且能够发现自己实验结果中的原理,给自己展示的杠杆进行命名,教师总结后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4、回归生活给学生展示火钳和老虎钳,让学生判断火钳和老虎钳分别属于哪种杠杆,并分析理由。

提出为什么火钳要做成费力杠杆,能不能将老虎钳做成费力杠杆?从而导出各种杠杆存在的意义。

研究杠杠秘密

研究杠杠秘密
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所改变。
实验分ຫໍສະໝຸດ 析①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一
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②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
近时,杠杆省力。
③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
远时,杠杆费力






实验前应将杠杠尺调到平衡状态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年月日星期第节
实验名称
研究杠杠的秘密
学科册次章节
实验目的
通过做杠杆尺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所需器材
杠杆尺、钩码、支架。
实验原理
及装置图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1研究杠杆的秘密

1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结论
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是(有关)
等级___日期_____
1
不省力也不费力
1
2
1
2
(不省力也不费力)
2
1
2
1
不省力也不费力
2
2
2
2
(不省力也不费力)
2
1
1
2
省力
4
1
1
4
(省力)
4
2
2
4
省力
3
1
1
3
(省力)
3
2
2
3
省力
1
3
3
1
费力
2
3
3
2
(费力)
24Biblioteka 42费力1
4
2
2
(费力)
2
2
4
1
费力
实验现象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实验报告( 1 )
班级
组别
日期
课题
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目的
研究杠杆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是否有关
实验器材
杠杆尺、(钩码)




左边(阻力点)情况
右边(用力点)情况
用力情况
钩码数
(个)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钩码数
(个)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1、省力;2、费力;
3、不省力也不费力
1
1
1

杠杆尺的平衡条件

杠杆尺的平衡条件

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一、杠杆尺的定义与原理1.1 杠杆尺的定义杠杆尺是一种可以利用杠杆原理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它由一个刻度的杠杆和一块可移动的负重块组成。

1.2 杠杆尺的原理杠杆尺的工作原理基于平衡条件,即杠杆两端力矩的平衡。

根据杠杆原理,左右两端力矩相等的情况下,杠杆尺可以测量质量。

二、杠杆尺的平衡条件2.1 杠杆尺的平衡条件概述杠杆尺的平衡条件是指,在杠杆上的负重块和力臂之间存在一个平衡点,使得杠杆保持平衡。

通过调整负重块的位置,可以实现杠杆的平衡。

2.2 质量与力臂之间的关系根据杠杆原理,质量与力臂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当负重块距离杠杆支点较近时,需要较大的质量才能平衡杠杆;而当负重块远离杠杆支点时,只需要较小的质量即可实现平衡。

2.3 负重块的位置对平衡的影响负重块的位置对杠杆尺的平衡条件有重要影响。

当负重块位于杠杆支点的一侧时,需要通过调整负重块的位置来实现平衡。

如果负重块位于杠杆支点的同一侧,则杠杆无法实现平衡。

2.4 力矩的平衡条件为了使杠杆保持平衡,左右两端的力矩必须相等。

根据力矩的定义,力矩等于力乘以力臂的长度。

因此,调整负重块的位置可以改变力臂的长度,从而实现力矩的平衡。

三、杠杆尺的使用方法3.1 调整负重块的位置使用杠杆尺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负重块的位置,以实现平衡。

一般来说,先将负重块位于杠杆支点的一侧,然后通过逐渐调整位置,找到平衡点。

3.2 读取刻度值在平衡点找到后,可以读取杠杆尺上的刻度值,以确定负重块的质量。

通常,杠杆尺上的刻度与负重块的质量成正比。

3.3 计算质量根据杠杆尺上的刻度值和负重块的质量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负重块的质量。

通过多次测量,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质量数值。

四、杠杆尺的应用领域4.1 实验室杠杆尺广泛应用于实验室中的物体质量测量。

由于其简单易用的特点,可以在实验过程中方便地测量各种物体的质量。

4.2 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中,杠杆尺可用于物体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大班科学活动:杠杆的秘密

大班科学活动:杠杆的秘密

大班科学活动:杠杆的秘密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实验中感知平衡,初步理解省力杠杆的原理,
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运用。

2、让幼儿体验实验、发现乐趣,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3、发展幼儿观察、记录、讲述以及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二、活动准备:
水瓶、KT板条、印有幼儿姓名的小积木及组合积木人手一份:
简易跷跷板、杠杆小百科、PPT演示文稿。

三、活动过程:
1、玩跷跷板,激发活动兴趣
老师带来了跷跷板,想玩吗?看,谁把谁翘起来了?有办法能保持平衡吗?
2、游戏操作,感受杠杆原理
(1)制作跷跷板,认识支点
你能用这个做个跷跷板吗?瓶盖这个地方是支点。

看看你的支点在哪里?
——总结:两边都没有东西时,平衡的支点在中间。

(2)两次实践操作,发现现象
绿色的积木小人要来玩了,它能和怎样的积木小人保持平
衡?试一试!
——总结:两边的重量相等时,平衡的支点也在中间。

还想挑战吗?
挑战1对2,总结:移动支点能让不同重量的物体保持平衡。

挑战1对4、8、14等,并记录,总结:支点离绿色小人越远,他能和越重的东西保持平衡。

3、了解种类,完成杠杆档案
这两种杠杆有什么不同?哪个更省力?这是什么?用了哪种杠杆原理?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份杠杆档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教科版 (2)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教科版 (2)

《杠杆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生活中应用杠杆的事例,体会到杠杆的重要性。

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杠杆作用研究【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让学生领悟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费力,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

【教学准备】给每组学生准备:杠杆尺、钩码1盒、记录单。

教师准备: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

出示大石头挡在路边影响同学过路的图片。

师:我用手指无论怎样使劲也无法把石头移动,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把石头移开不影响同学们过路呢?(课件展示)老师撬石头图片。

师:同学们这个铁棍我们用来撬东西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课件展示撬棍的图片)(课件展示):象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板书:杠杆师:别看杠杆这么简单,杠杆里面却有很多秘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杠杆的科学。

板书:杠杆的科学。

二、认识杠杆1、在讲台上(或把课桌升高30厘米)放一个大一点的木箱当作大石头,用教鞭当作撬棍,小木块当作小石头,让一个同学来模仿老师撬石头的动作。

教师演示小木块支撑棍子,棍子在小木块上面反复转动的动作师:小木块起支撑作用,小木块与撬棍接触的点叫支点;(板书:支点)手握撬棍的点是用力点;(板书:用力点)重物与撬棍接触的点是阻力点。

(板书:阻力点)板书排序:阻力点支点用力点2、(课件展示)老师撬石头的图片,老师用红外线笔指示杠杆的3个点。

(课件展示抽学生读)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课件展示图片:压水井、钓鱼竿、撬木箱。

教科版杠杆的科学优秀教案2

教科版杠杆的科学优秀教案2

2.杠杆的科学【教材简析】在本单元第一课,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

从本课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

本课将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

聚焦板块:认识杠杆。

这个板块分为二部分内容。

首先,通过撬棍撬石头情景来帮助学生认识杠杆以及杠杆的三要素。

其次,教材呈现不同的杠杆类工具,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杠杆类工具三个点的位置也是不同的,并且可以通过这三个点来判断身边的工具是否属于杠杆,具备初步识别杠杆类工具的能力。

探索板块:借助杠杆尺来研究杠杆的秘密,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来感知杠杆的省力情况,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研讨板块: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学生发现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拓展板块:由于本课教学内容较多,教材另外没有安排拓展内容。

如有时间,笔者认为可以让学生找找身边的杠杆类工具,并且判断是哪种杠杆。

【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螺丝刀拧螺钉、用镊子夹东西等等。

学生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学生们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深层次思考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

有些孩子认为工具都是省力的,但事实却正好相反,比如使用筷子吃饭时,筷子是费力杠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科学探究目标1.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2.借助示意图,识别杠杆类工具。

科学态度目标1.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2.发展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生活中善于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习惯。

杠杆尺的实验报告

杠杆尺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杠杆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杠杆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验验证杠杆尺的测量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杠杆尺是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测量工具,其基本原理是杠杆平衡原理。

当杠杆两端所受的力矩相等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力矩可以表示为力乘以力臂,即F1×L1 = F2×L2。

其中,F1和F2分别为杠杆两端所受的力,L1和L2分别为力臂的长度。

三、实验器材1. 杠杆尺(含支架)2. 刻度尺3. 钩码4. 细线5. 托盘6.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将杠杆尺的中点固定在支架上,使杠杆尺保持水平。

2. 在杠杆尺的一端悬挂一个钩码,记录钩码的质量m1。

3. 在杠杆尺的另一端悬挂一个钩码,记录钩码的质量m2。

4. 将杠杆尺的另一端与刻度尺对齐,记录刻度尺的起始位置。

5. 移动钩码m2的位置,使杠杆尺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6. 记录钩码m2的位置,计算力臂L2。

7.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计算力F2 = F1 × (L1 / L2)。

8. 重复步骤2-7,进行多次实验,记录数据。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实验次数 | 钩码质量m1 (g) | 钩码质量m2 (g) | 力臂L2 (cm) | 力F2 (N)-------- | -------------- | -------------- | ----------- | --------1 | 50 | 100 | 10 | 52 | 50 | 150 | 15 | 6.673 | 50 | 200 | 20 | 8.334 | 50 | 250 | 25 | 105 | 50 | 300 | 30 | 12.5六、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钩码质量m2的增加,力F2也随之增加。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力F2与力臂L2成正比。

实验结果表明,杠杆尺的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说明杠杆尺具有较好的测量准确性。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尺的秘密实验报告单【人教部编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尺的秘密实验报告单【人教部编版】
姓名
班级
六年级
学科
科学
实验时间

小组其
他成员实验指导Leabharlann 师实验名称杠杆的秘密
实验目的
)
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器材
杠杆尺、支架、钩码
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
1、组装杠杆尺,并说出三个作用点:中间支点、左边阻力点、右边作用点,并将杠杆尺调平衡
2、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勾码的位置和数量(共做六次:小于、等于、大于各两次),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
实验结论及反思
①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②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时, 杠杆省力。
③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时,杠杆费力
评定等级

2、杠杆的科学

2、杠杆的科学

第二课杠杆的研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教学准备】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或的装置叫做机械。

2、、、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一、导入新课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

…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二、认识杠杆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阻力点用力点支点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三、研究杠杆的秘密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横杠能围绕支点转动。

横杠处于平衡状态。

横杠左右两边有小格,距离相等。

……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看作是重物,钩码挂的格数就是重点的位置。

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的重量就是提起重物所用的力。

钩码挂的格数就是力点的位置。

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还有其他方法吗?4、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5、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

小学科学课程----杠杆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课程----杠杆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课程----杠杆教学设计第一篇:小学科学课程----杠杆教学设计《杠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作出猜想,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原理,认识杠杆省力费力规律,并能运用杠杆原理认识一些变形杠杆工具。

2、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3、培养学生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运用实验记录帮助分析实验现象的实验能力。

二、教学准备1、演示器材:重物、竹杠、方凳、老虎钳、裁纸刀、镊子、杆秤、天平、玩具跷跷板等2、学生实验器材:杠杆尺、铅笔、铅笔盒、螺帽若干、剪刀、白纸三、教学活动设计(一)问题情景引入我们每个人的力气有大,有小。

即使是大力士,遇到很重的物体也有很难搬动的时候。

比如,学校买来一箱实验材料。

哇,好重呀。

你们谁能帮助老师搬动它?请班上的大力士来。

师:为什么搬不动?太重了。

师:谁有办法?生:老师,如果能利用工具,我可以把它搬起来。

老师:遇到难解决的问题就想到用工具,很聪明。

你来试试。

(女生利用一根竹杠和一只凳子,把重物撬离了地面。

)师:成功了。

是这位女生的力气比刚才的几位男生都大吗?生:不是。

师:谁帮了她的忙?(二)研究杠杆的特点1、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杠杆师:杠杆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简单机械,像刚才这位同学撬重物的竹杠就是杠杆。

别看它简单,里面蕴含着的科学道理还不少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杠杆,看谁能发现更多的科学道理。

2、提出研究问题。

师:研究之前,应该带着问题来研究才有收获。

你想研究杠杆的一些什么问题?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3、分组实验研究。

师:我们先来研究杠杆是怎样把物体撬起来的。

方法:是实验、观察、思考。

请同学们拿出一只铅笔盒、一根尺和一支铅笔,按刚才这位女同学撬重物的方法,用尺撬一撬铅笔盒。

(生用尺撬铅笔盒活动)4、交流、整理。

师:通过上面的实验研究,你认为杠杆是怎样把物体撬起来的?生:(边演示边说)把尺垫在铅笔盒下,再把铅笔垫在尺下,在尺的另一端往下按,就能把铅笔盒撬起来。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9杠杆的秘密粤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9杠杆的秘密粤教版

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杠杆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了解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3)利用杠杆解决身边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学难点:(1)杠杆在生活中的变形应用;(2)能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具准备】1、前置作业小研究2、课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活动1、趣味比赛:男、女生各一名开饼罐,男生徒手,女生借助小工具。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 杠杆。

活动2.如果遇到大石头挡在路中央,你有什么办法把它移开吗?设计意图:由生活入手,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二、认识杠杆1.小组合作:神力搬大石活动要求:学生以笔杆代替杠杆、以书本或字典代替重石做小实验。

★引出概念:(从学生的描述中引出)像这样的棍子人们叫它撬棍,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让学生认识撬棍和杠杆。

2.认识杠杆的三要素:(1)课件出示撬棍。

(2)观察,寻找,归纳:杠杆三要素---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3)找一找在图中的位置。

(4)汇报。

3.活动二:认识变形杠杆:课件出示羊角锤、老虎钳、剪刀、天平、锥子和擀面棍等。

它们是杠杆吗?为什么?三、研究杠杆的秘密1.认识杠杆尺:课件出示杠杆尺,问:它是杠杆吗?找一找支点,观察一下,它还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描述。

2.调试杠杆尺:在两端相同的位置挂相同的钩码。

讨论:什么样的情况能说明用杠杆做事能省力,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省力?在试验中应该收集哪些数据来说明问题?学生尝试。

小组讨论交流。

3.分析数据,得出杠杆的规律。

6.思考: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设计意图: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现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杠杆》

小学科学《杠杆》




如果用力点在这里,
撬石块还能省力吗?
二、杠杆尺的秘密
杠杆为什么能够省力呢? 杠杆省力跟那些因素有关? 下面我们以杠杆尺来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请你说出下面杠杆尺的组成。它有什么特点?
1、杠杆尺能围绕支点转动。 2、杠杆尺处于平衡状态。 3、杠杆尺左右两边有小格,距 离相等。 ……
提示
重物
阻力点
用力点
支点
费力杠杆
课堂评价:
学完这节课,你掌握了什 么科学知识?你有什么感想? 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吗?
课外小调查:
生活中还有哪些省力和费力的杠杆类 工具?请记在表格中。
省力
费力 不省力 不费力
• 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
课外小调查:
生活中还有哪些省力和费力的杠杆类 工具?请记在表格中。
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 支点 ;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
;杠用杆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___省_力_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 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___费__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__不_省__力__也_不__费_力。 4、如果给你2个钩码,你能使下面两个杠杆尺平衡吗?画出钩码的位置。
生活中的杠杆
比较,它们是省力杠杆还费力杠杆?你是怎 么判断的?
阻 力
用力点理发剪

支点
费力
阻 力 点 支点
用力点 铁皮剪 省力
通过对阻力点、用力点、支点的分析,我们知 道理发剪是不省力杠杆,铁皮剪是省力杠杆。
阻力点
支点
阻力 点
支点
用力点
理发剪

杠杆尺应该怎么教

杠杆尺应该怎么教

杠杆尺应该怎么教背景描述杠杆尺出现在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单元《杠杆的科学》中。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离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离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用力点离支点距离等于阻力点离支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第一次教学此课时,我没有和其他老师交流,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了教学。

但在我区“修订版教材教学研究体会交流”的主题教研活动中,六年级交流组的老师对杠杆尺的教学发表了一些看法,引发了大家的争论,也触发了我的思考。

为了便于描述,我把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命名为平衡教学法和分离教学法(我采用的):1.平衡教学法始终要求杠杆尺保持平衡。

在杠杆尺两边钩码数量和钩码离支点的距离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分析杠杆尺平衡的原因,来理解钩码数量和钩码离支点距离的不同作用,在平衡的基础上寻找规律。

教学实例:出示杠杆尺(平衡状态,但两边钩码数量和离支点的距离均不同)师:我们已经知道,杠杆尺的两边钩码数量相同,且钩码离支点距离相等,杠杆尺平衡。

这个杠杆尺(图7)也平衡,你发现了什么?生:右边2个钩码就能拉起左边4个钩码。

生:那是因为钩码挂的地方不一样。

生:右边的钩码离支点远,左边的钩码离支点近。

师:如果右边的2个钩码不变,你还有什么办法让杠杆尺平衡。

生:可以……以下是杠杆尺的三种平衡状态,但代表的意义并不相同。

图(1)图(2)图(3)图(1):用力点(右边)用2个钩码拉起阻力点(左边)4个钩码,说明可以省一半力,为省力杠杆。

图(2):用力点用2个钩码拉起阻力点1个钩码,说明多花一倍力,为费力杠杆。

图(3):用力点和阻力点都为2个钩码,说明所花的力一样,为不省力不费力杠杆。

当然随着钩码数量和钩码离支点距离的改变,情况相对更为复杂。

让学生从更多实验数据中得出结论,则结论更具说服力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尺的秘密
梅列实小杨瑞花
一、聚焦:
1.什么是杠杆?(课件1)
2.说说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

(课件2)
3.是不是使用杠杆都能省力呢?这节课我们借助杠杆尺进行研究(板书:杠杆尺的秘密)
二.探究:
1.观察杠杆尺有什么特点(实物呈现)
2.学生汇报后,课件呈现杠杆尺的三个主要特征。

(课件3)(早点到校,给杠杆尺贴上序号)
3.杠杆尺和杠杆一样也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所在的位置(课件4)
5.微课:组装一个杠杆尺(教师借助实物强调细节:底座的螺母如何恰当地旋转)
6.讨论并汇报:如何设计一个方案,让我们有效地进行实验。

(课件5)7.实验记录单的使用(课件6)
8.学生分小组实验并收集数据。

三、分析:
1.学生汇报数据收集的情况,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请一组同学将数据输入课件中。

2.根据小组收集到的数据,讨论以下三个问题:(课件7)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3.小组汇报,形成共识
4.教师小结(课件7)
四、拓展:
课件8:分别用2个钩码使下面的杠杆尺达到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