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LC实现正反转控制教案

合集下载

plc电机正反转 教案电子教案

plc电机正反转 教案电子教案

p l c电机正反转教案一体化教案首页注:有课时变动、教学内容调整等在此说明。

教案内页配)程师生共同探讨(将人脑比喻成plc,脚比喻成电机,plc去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一、回顾概念1.置位与复位指令(SET/RST)(1)SET(置位指令)它的作用是使被操作的目标元件置位并保持。

(2)RST(复位指令)使被操作的目标元件复位并保持清零状态。

2.堆栈指令(MPS/MRD/MPP)(1)MPS(进栈指令)将运算结果送入栈存储器的第一段,同时将先前送入的数据依次移到栈的下一段。

(2)MRD(读栈指令)将栈存储器的第一段数据(最后进栈的数据)读出且该数据继续保存在栈存储器的第一段,栈内的数据不发生移动。

(3)MPP(出栈指令)将栈存储器的第一段数据(最后进栈的数据)读出且该数据从栈中消失,同时将栈中其它数据依次上移。

3. 逻辑反、空操作与结束指令(INV/NOP/END)(1)INV(反指令)执行该指令后将原来的运算结果取反。

(2)NOP(空操作指令)不执行操作,但占一个程序步。

(3)END(结束指令)表示程序结束。

4.计数器:1)计数器作用:对触点动作次数(或状态执行次数)进行计数:2)计数器组成:线圈与触点(每一个计数器都有无数对常开与常闭触点)3)计数范围(FX2N)16位计数器:0~32,76732位计数器:-2,147,483,648~+2,147,483,647二.计划与实施(任务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电脑、PLC实训操作台及电源是否正常,从模块箱取出电机实训模块,领取带插头的连接线10条。

领取工作任务书,并认真阅读工作内容及要求。

2.工作步骤:1)根据控制要求确定I/O分配表根据任务内容及控制要求在工作任务书的I/O分配表中填好输入和输出的地址号及对应的外接元件,如下表所示。

1)画I/O接线图结合I/O分配表中输入和输出的地址号,按照PLC接线图的画图规则及要求,在工作任务配)书的《画I/O接线图》栏的空白处画出I/O接线图,如图1-48。

教案一电机正反转线路的PLC控制ppt课件

教案一电机正反转线路的PLC控制ppt课件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模块二 基本控制指令应用 任务一 电机正反转线路的PLC控制
(一)任务的引入和分析 本任务是在实验台上模拟安装与调试PLC控制的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模块二 基本控制指令应用 任务一 电机正反转线路的PLC控制
(三)任务实施 参考程序:2.如下图2.6使用置位和复位指令设计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五)拓展与提高
实施步骤: (1)先分析如图2.8位置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2)根据控制要求写出PLC控制的输入/输出点分配表 (3)画出PLC外部接线图 (4)创建一个新的工程项目,并命名为“位置控制”的PLC编 程。 (5)编辑符号表 (6)设计梯形图程序,建议采用“启-保-停”和置位复位指令 两种方法编写程序。
模块二 基本控制指令应用 任务一 电机正反转线路的PLC控制

(四)考核评分 号
主要内容
考核要求
评分标准
配得 分分
满分100分 操作时间40分钟
1、接线不正确,没按PLC外
1
安装与接线
将PLC控制的硬 件外部接线图在 实验台上正确安 装,接线正确、 牢固、美观
部接线图接线,每处扣3分 2、接线不牢固、不美观,每 根扣2分 3、接点松动、遗漏,每处扣 1分 4、损伤导线绝缘或者线芯,

PLC实现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和调整控制

PLC实现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和调整控制

实训课题三PLC实现步进电机正反转和调速控制一、实验目的1、掌握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2、掌握带驱动电源的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3、掌握DECO指令实现步进电机正反转和调速控制的程序二、实训仪器和设备1、FX-48MR PLC一台2N2、两相四拍带驱动电源的步进电机一套3、正反切换开关、起停开关、增减速开关各一个三、步进电机工作原理步进电机是纯粹的数字控制电动机,它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角位移,即给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就转动一个角度,图3-1是一个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结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分成转子和定子两部分;定子是由硅钢片叠成,定子上有六个磁极大极,每两个相对的磁极N、S极组成一对;共有3对;每对磁极都绕有同一绕组,也即形成1相,这样三对磁极有3个绕组,形成三相;可以得出,三相步进电机有3对磁极、3相绕组;四相步进电机有4对磁极、四相绕组,依此类推;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动力来自于电磁力;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转子被强行推动到最大磁导率或者最小磁阻的位置,如图3-1a所示,定子小齿与转子小齿对齐的位置,并处于平衡状态;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来说,当某一相的磁极处于最大导磁位置时,另外两相相必处于非最大导磁位置,如图3-1b所示,即定子小齿与转子小齿不对齐的位置;把定子小齿与转子小齿对齐的状态称为对齿,把定子小齿与转子小齿不对齐的状态称为错齿;错齿的存在是步进电机能够旋转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步进电机的结构中必须保证有错齿的存在,也就是说,当某一相处于对齿状态时,其它绕组必须处于错齿状态;本实验的电机采用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其内部上下是两个磁铁,中间是线圈,通了直流电以后,就成了电磁铁,被上下的磁铁吸引后就产生了偏转;因为中间连接的电磁铁的两根线不是直接连接的,是采用在转轴的位置用一根滑动的接触片;这样如果电磁铁转过了头,原先连接电磁铁的两根线刚好就相反了,所以电磁铁的N极S极就和以前相反了;但是电机上下的磁铁是不变的,所以又可以继续吸引中间的电磁铁;当电磁铁继续转,由于惯性又转过了头,所以电极又相反了;重复上述过程就步进电机转了;根据这个原理,如图3-2所示,两相步进电机的转动步骤,以正转为例:由图可见,现相异步电机正转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即A相正方向电流、B相正方向电流、A向反方向电流和B相反方向电流;反转工作的顺序与之相反;A、B两相线圈不是固定的电流方向,这与其它步进电机的控制逻辑有所不同;因此,控制步进电机转动时,必须考虑用换相的思路设计实验线路;可以根据模拟驱动电路的功能和plc必须的逻辑关系进行程序设计;四、采用步进电机驱动器的控制方式利用步进电机驱动器可以通过PLC的高速输出信号控制步进电机的运动方向、运行速度、运行步数等状态;其中:步进电机的方向控制,只需要通过控制U/D端的On和Off就能决定电机的正转或反转;将光耦隔离的脉冲信号输入到CP端就能决定步进电机的速度和步数;控制FREE信号就能使电机处于自由状态;因此PLC的控制程序相当简单,只需通过PLC的输出就能控制步进电机的方向、转速和步数;不必通过PLC控制电机换相的逻辑关系,也不必另外添加驱动电路;实训面板见图3-4,梯形图见图3-5;本程序是利用D0的变化,改变T0的定时间隔,从而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通过两个触点比较指令使得D0只能在10~50之间变化,从而控制步进间隔是1S~5S之间,I/O分配表见表3-1;表3-1 I/O分配表图3-5 梯形图五、采用PLC直接控制步进电机方式对于两相步进电机控制,根据其工作原理,必须考虑其换向的控制方式,因此将其步骤用代号分解,则为:①实现电流方向A+→A-、②实现电流方向B+→B-、③实现电流方向A-→A+、④实现电流方向B-→B+;如果反转则按照④、③、②、①的顺序控制;PLC的I/O分配表按照表3-2,分配图按照图3-6,梯形图见图3-7;表3-2 PLC的I/O分配表步进电机正反转和调速控制的梯形图如图3-7所示,程序中采用积算定时器T246为脉冲发生器,因系统配置的PLC为继电器输出类型,其通断频率过高有可能损坏PLC,故设定范围为K200 ms~1000ms,则步进电机可获得1~10步/秒的变速范围,X0为ON时,正转,X1为ON时;反转;X0为ON时,输出正脉冲列,步进电机正转;当X0为ON时,T246以D0值为预置值开始计时,时间到,T246导通,执行DECO指令,根据D1数值首次为0,指定M10输出,Y0、Y4为ON,步进电机A相通电,且实现电流方向A+→A-;D1加1,然后,T246马上自行复位,重新计时,时间到,T246又导通,再执行DECO指令,根据D1数值此次为1,指定M11输出,Y1、Y5为ON,步进电机B相通电,且实现电流方向B+→B-;D1加1,T246马上又自行复位,重新计数,时间到,T246又导通,再执行DECO指令,根据D1数值此次为2,指定M12输出,Y2、Y6为ON,步进电机A相通电,且实现电流方向A-→A+;D1加1,T246马上又自行复位,重新计时,时间到,T246又导通,再执行DECO命令,根据D1数值此次为3,指定M13输出,Y3、Y7为ON,步进电机B相通电,且实现电流方向B-→B+;当M13为ON,D1复位,重新开始新一轮正脉冲系列的产生;X1为ON时,输出反脉冲列,步进电机正转;当X1为ON时,T246以D0值为预置值开始计时,时间到,T246导通,执行DECO指令,根据D1数值首次为0,指定M10输出,Y3、Y7为ON,步进电机B相通电,且实现电流方向B-→B+;依此类推,完成实现A相反方向电流、B相正方向电流、A相正方向电流三个脉冲列输出;当M13为ON,D1复位,重新开始新一轮正脉冲系列的产生;当X2为ON时,程序由自动转为手动模式,当X0X1为ON时,每点动一次X3,对D1数值首次为0加1,分别指定M10、M11、M12及M13输出,从而完成一轮正反脉冲系列的产生;第73步中,当X4为ON,M8012为ON,M4为ON,且D0当前值<K1000,则D0即加1;第88步中,当X5为ON,M8012为ON,M4为ON,且D0>K200,由D0即减1;六、程序调试及执行调速时按X4或X5按钮,观察D0的变化,当变化值为所需速度时释放;如动作情况与控制要求一致表明程序正确,保存程序;如果发现程序运行与控制要求不符,应仔细分析,找出原因,重新修改,直到程序与控制要求相符为止;七、实训思考练习题如果调速需经常进行,可将D0的内容显示出来,试设想方案,修改程序,并实验;图3-7 步进电机正反转和调速控制程序说明1、步骤0,指定脉冲序列输出顺序移位值;2、当X0为ON,输出正脉冲序列,电机正转;当X1为ON,输出负脉冲序列,电机反转;3、当X2为ON,程序由自动转为手动模式,由X3状态单步触发电机运转;4、当X4为ON,如D0小于1000,每100ms对D0加1,从而延长每脉冲输出的时间间隔,降低电机的转速;5、当X5为ON,如D0大于200,每100ms对D0减1,从而缩短每脉冲输出的时间间隔,加快电机的转速;6、T0为频率调整限制;。

13. PLC改造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教学设计)

13. PLC改造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教学设计)
任务13:PLC改造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课程名称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
任务名称
PLC改造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年级
中职二年级
创作者
课型
理实一体化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PLC改造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
【技能目标】
1.掌握PLC改造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安装方法和安装工艺;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团队协作,小组组长发言,实现任务需要如何操作?
5min
任务实施
1.硬件安装
2.程序编写
3.功能调试
1.硬件安装
首先安装主电路,从电源端接线排引电源线到熔断器的进线端,注意熔断器接线规则是“低进高出”,再从熔断器的出线端接入到正转交流接触器主触点的进线端,交流接触器主触点的进线端标注为1L1/3L2/5L3,接下来从正转交流接触器主触点的进线端连接到反转交流接触器的进线端,1L1/3L2/5L3分别对接;再把正转交流接触器主触点的出线端和反转交流接触器的出线端连接到一起,注意换相,即正转交流接触器的2T1连接反转交流接触器的6T3,正转交流接触器的4T2连接反转交流接触器的4T2,正转交流接触器的6T3连接反转交流接触器的2T1;然后从正转交流接触器的出线端接入到热继电器热元件的进线端,交流接触器主触点的出线端标注为2T1/4T2/6T3,热继电器热元件的的进线端标注为1L1/3L2/5L3,最后从热继电器热元件的出线端引线到负载端接线排,热继电器热元件的出线端标注为2T1/4T2/6T3,这样主电路就安装完成了。
1.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示范,做好记录;
2.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师示范完成硬件电路的安装、PLC程序的编写和电路功能的调试。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教案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教案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教案【篇一: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教学设计】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一、学情分析学生上学期以开始学习电力拖动,因此对于简单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回路的分析基本无大碍。

但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学习能力一般,虽然学生对plc技术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不够稳定,需要教师创设适度的情境,适时地激发。

二、学习任务分析本节内容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瞿彩萍主编的《plc应用技术(三菱)》第三单元中任务二的内容,在教材的p58~p59中。

其主要内容包括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转换到plc控制系统的方法、操作swopc-fxgp/win-c编程软件和对plc的读写、电路块串、并联指令、堆栈指令和程序的优化。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是简单的继电器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反应plc梯形图转换的方法、规则和注意事项。

本节内容属于新授课,分为三课时完成,以下为第一课时内容。

要求学生会按照plc控制电路的设计顺序对继电器接触接器控制电路进行设计,并利用thplc可编程控制器完成调试。

同时,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将逐步养成严谨求实,合作创新的科学态度,为继续学习和发展奠定方法基础。

三、教材目标依据维修电工类专业《plc应用技术(三菱)》的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和08机电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从以下三方面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1)会列出i/0分配表、plc接线图、梯形图和指令表(2)能熟练操作swopc-fxgp/win-c编程软件和对plc的读写方法和过程(1) 会根据学习目标,阅读教材 (2) 会对简单继电接触控制电路进行plc控制电路转换 (3) 学会类比、比较和归纳总结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plc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2)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形成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3)通过规范解题步骤,帮助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用PLC实现电动机正反转

用PLC实现电动机正反转

09
输出
10
X0---启动按钮
11
Y0----南北绿灯
12
用PLC实现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一、实验目的
用PLC控制电动机正反转和Y/ 启动。
二、实验设备
1.
TVT-90系列学习机主机箱(主机型号为FP0-C32T)。
2.
UNIT-1电机控制实验板。
连接导线一套。
3.
三、实验内容
1.
控制要求:
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1,电动机正转运行,且KM1,KMY接通。2s后KMY断开,KM 接通,即完成正转启动。
用PLC构成交通灯控制系统。
1.
二、实验设备
TVT-90系列学习机主机箱(主机型号为FP0-C32T)。
2.
UNIT-3 交通灯控制实验板。
连接导线一套。
3.
三、实验内容
1.
控制要求:
开关合上后,东西绿灯亮4s后闪2s灭;黄灯亮2s灭;
红灯亮8s;绿灯亮循环,对应东西绿黄灯亮时南北
灯又亮循环。
KMR
KMF
M 3~
互锁
实验时发现下列现象,试分析和处理故障。
01
接触器不动作。
02
பைடு நூலகம்
接触器动作但电动机不转动。
03
接触器动作,但是吸合不上。
04
接触器有明显颤动,噪音较大。
05
接触器线圈冒烟,甚至烧坏。
06
电动机不转动或者转动极慢,并有“嗡嗡”声。
07
三.思考题
用PLC实现交通信号灯控制
一、实验目的
I/O分配:
2.
输入
输出
X0---启动按钮

PLC正反转课程设计

PLC正反转课程设计
3.2、接触器
接触器是电力拖动和自动控制系统中使用量大且面广的一种低压控制电器。用来频繁地接通和分断交直流主回路和大容量控制电路。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能实现远距离控制。具有欠压、零压保护作用。
接触器根据电磁原理工作:
当电磁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产生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并带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
4.1系统软件流程图……………………………………………………………………7
4.2程序梯形图………………………………………………………………………10
5、总结…………………………………………………………………………16
6、参考文献……………………………………………………………………………17
1、设计目的与要求
触点系统:接触器的执行元件,用来接通或断开被控制电路。
灭弧装置:熄灭触点分断电流瞬间触点之间气隙中产生的电弧。
其它:包括释放弹簧机构、支架与底座等。
3.3、热继电器
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流过热元件时产生的热量,使双金属片发生弯曲而推动执行机构动作的一种保护电器。
应用场合:
1、主要用于交流电动机的过载保护、断相及电流不平衡运动的保护及其他电器设备发热状态的控制。
关键词: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接触器
1、设计任务与要求………………………………………………………………………1
2、总体设计方案与说明……………………………………………………………1
3、系统硬件部分设计………………………………………………………………………2
3.1空气开关……………………………………………………………………2
它相当于刀开关、熔断器、热继电器、过电流继电器和欠电压继电器的组合,是一种既有手动开关作用又能自动进行欠电压、失电压、过载和短路保护、动作值可调、分断能力高的电器。

项目3PLC实现电动机正反转控制PPT课件

项目3PLC实现电动机正反转控制PPT课件
调试与测试
系统调试
硬件连接检查
确保PLC、电动机、传 感器等硬件设备正确连 接,无短路或断路现象。
软件编程调试
检查PLC控制程序是否 符合设计要求,对程序 进行调试,修正错误和
优化逻辑。
安全保护措施
在调试过程中,确保安 全保护措施有效,如急
停按钮、安全门等。
模拟运行测试
在调试过程中,通过模 拟运行测试来验证电动 机正反转控制功能的正
电动机控制的需求。
在项目中,我们采用了可编 程逻辑控制器(PLC)技术, 通过编程实现对电动机的正 反转控制,提高了控制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 员密切协作,共同完成了项 目的各项任务,提高了团队
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项目成果与经验教训
成果展示
经验总结
教训反思
经过测试和实际应用,基于3PLC的电 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控制 效果良好,提高了生产效率。
PLC工作原理
总结词
核心流程与机制
详细描述
PLC采用扫描工作模式,通过循环执行输入处理、程序执行和输出处理三个阶段 ,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在程序执行阶段,PLC按照一定的扫描速度逐条执行 存储器中的用户程序,根据输入状态和内部逻辑运算结果输出相应的状态。
PLC编程语言
总结词
编程方式与工具
详细描述
推动PLC技术的应用
项目的实施将推动PLC技术在电动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促 进相关技术的进步。
02
PLC基础知识
PLC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核心功能与优势
详细描述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为工业环境设计的数字电子系统。它具 有高可靠性、高灵活性、易扩展性等特点,能够实现复杂的逻辑控制、顺序控 制和过程控制等功能。

优秀教案: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精)

优秀教案: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精)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教案首页授课日期 2012.09.13(5-7)教案审批课题名称 课题一 用PLC 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一、教学目的1、进一步了解PLC 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学会PLC 编程的基本方法3、熟练操作SWOPC-FXGP/WIN-C 编程软件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二、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1、重点:利用基本指令编写应用程序,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2、难点: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PLC 控制外部线路的连接及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3、处理方法: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型教学、分组讨论教学及多媒体教学三、教具多媒体四、课时分配3课时:1.、创设情境,任务驱动(5分钟)2、任务分析,动画模拟(15分钟)3、任务实施,逐层突破(80分钟)4、技能扩展,故障分析(20分钟)5、反思总结,知识内化(10分钟)6、拓展延伸,自主探究(5分钟)五、作业1、用PLC 实现工作台自动往复循环控制,请写出实现该控制功能的I/O 分配表,PLC 接线图、梯形图和语句指令表。

七、课后小结此教案在2012年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教学设计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评比中获得 奖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检查学生劳保用品穿戴情况(二)安全教学1、安全用电教育2、仪器仪表使用安全教育3、设备使用和维护安全教育4、工具使用及操作安全教学(三)课题实施过程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板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任务驱动(5分钟)1.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工业生产视频(如正反转在机床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应用,从而引发思考。

<设计意图>这种导入方法来自生产实际,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给予要去探求新知的欲望。

2. 任务呈现利用演示实验的动画展示,教师向学生分配教学任务,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使他们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任务产生期望,提高学习效率。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课程设计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课程设计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原理和接线方法。

3. 学生能解释PLC程序中涉及的逻辑运算和梯形图的表示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操作PLC编程软件,编写电机正反转的程序,并进行调试。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接线工作,并确保安全可靠。

3.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如分析并修正控制程序中的错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培养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到其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安全意识,遵循工程实践中的规范操作。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成果。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课程,旨在通过PLC控制电机正反转的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大学二年级,已具备基础的电气工程知识和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PLC控制系统的综合应用尚需加强。

教学要求:1.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

2. 教学过程中强调安全规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采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PLC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 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设计原理。

- 梯形图编程方法及其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2. 实践操作:-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与操作。

- 电机正反转控制程序的编写与调试。

- 控制电路的接线方法与安全操作规范。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介绍PLC的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其功能和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 第二周:讲解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设计原理,分析电路图。

- 第三周:学习梯形图编程方法,编写简单的电机控制程序。

- 第四周:实践操作,分组进行PLC编程和电机控制电路接线。

《PLC控制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教学设计

《PLC控制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教学设计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版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
PLC控制电动机正、反转运行
课程标准
《PLC》机电一体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及实践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工作原理,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编程方法及其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PLC项目实训一FX2N系列》,该教材结合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内容紧跟现代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突出培养和训练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设计能力、岗位工作能力,帮助学生适应并走上工作岗位。
PLC控制板、投影机等
常规资源
课本、白板等
活动概述
教师:L观察、记录学生工作过程(共性问题和闪光点),提供指导,协助学生解决疑难。2.当学生出现较为严重的错误时(如电源短路),及时进行指正。
学生:1.在工作任务书上填写I/O分配表;2.在工作任务书上绘制PLC系统接线图,安装PLC系统线路;3.在电脑上编写PLC程序;4.将程序送入PLC运行检验;5.检验程序正确后,将梯形图绘制到工作任务书上。
学生:1.阅读工作任务书,列出所需材料和设备清单。2.画出PLC系统设计图。3.制定施工计划,明确人员分工。
教与学的策略
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反馈评价
学生能根据各自能力进行分工。
教学活动3:小组合作,实施任务
活动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巩固学习成果。
解决问题
运用PLC解决工业控制要求
技术资源
学生:观察、聆听、回忆,提问
教与学的策略
引导探索
反馈评价
学生能学会PLC控制方法
评价量规
学生的评价与教学目标相对应,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工具的使用、设备的选择、线路的安装和程序正确性等,以便对学生的情况有真实、全面的了解。通过评价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互动,使学生能从评价中得到激励和启发,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PLC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说课说课稿精选全文完整版

PLC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说课说课稿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PLC改造电动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PLC改造电动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一、教学分析(一)课程分析:本内容所属课程为《PLC技术基础与编程实训》,是电子电工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维修电工》考证、职业学校工业控制类技能竞赛项目所必须掌握的重要课程。

(二)学情分析: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为职业学校电类专业二年级学生。

前期学过《计算机基础》、《电工基础》、《电机拖动》等相关课程,同时已经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电路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为后续的《中级工考证》、《变频器》等相关专业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部分中职学生因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畏难情绪严重的特点。

但他们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对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因此我会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资源整合:为了教学的有效开展,我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同时,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PLC实训室(机房三)开展教学;为提高教学效果,利用仿真软件、仿真实训、教学视频、演示动画等信息化资源辅助教学,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四)教材分析:结合我校资源及学生特点,选用科学出版社,许孟烈主编的《PLC技术基础与编程实训》作为本课程的教材。

本教材通过对电路和程序的学习,让学生掌握PLC的具体使用方法,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在职业生涯中能够胜任企业工控设备维护和维修、工控设备销售、工控设备开发等工作,贴近实际工作需要。

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理念。

(五)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确定出本次课的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电动机双重联锁正反转PLC程序的编写与模拟调试;能力目标:了解PLC与电动机之间外围设备的连接与调试;情感目标:培养团队协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及良好的职业素养。

《PLC电动机正反转》教案

《PLC电动机正反转》教案
2
38 分 结合多媒体课
1、电机正、反转控制动作过程 SB2 停止 正转 SB3 SB1 反转
正、 反转控制的 动作过程。
2、根据原理图写出 PLC 的 I/O 点分配表: 输入: 停止命令 SB1 与 FR:X400 正转命令 SB2:X401 反转命令 SB3:X402 输出: 控制电机正转 KM1:Y431 控制电机反转 KM2:Y432 3、根据原理图画出准梯形图:
让同学们知道 PLC 替换了复杂 的低压电气控 制, 为工人节省 了力气, 为国家 节约材料。 进一步培养学 生的观察能力、 创新思维和综 合运用能力, 以 及集体协作学 习能力和团队 精神。
5
五、作业:
1分
利用原理图,画一下运料小车控制的梯形图,并写出编程语句。 (方法 不限,每一个小组交一份,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1
器电路图经过适当的“翻译”,从而设计出具有相同功能的梯形图程 序 。

学 内

教法与学法 以及德育教育
一、组织教学:清点人数,组织纪律 二、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QS L1 L2 L3 FU1 FU1 KM2 KM1 SB2
KM1
1分 3分 通过提问, 让学 生复习电动机 接触器互锁正、
FR
FU2
TC
让学生观察梯 形图与梯形图 设计规则有那 些不符, 进而画 出正确的梯形 图, 这样可以锻 炼学生的观察
3
X401 Y431
X400 Y432
Y431
能力以及认真 塌实的科学态 度。
X402 X400 Y431
Y432
Y432
4、根据梯形图写出语句表 0000 LD 0001 OR 0002 ANI 0003 ANI 0004 OUT 0005 LD 0006 OR 0007 ANI 0008 ANI 0009 OUT 0010 END 5、实际外部接线方法。

plc课课程设计正反转启动

plc课课程设计正反转启动

plc课课程设计正反转启动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PLC正反转启动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PLC的工作原理、正反转控制电路的构成及功能;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正反转控制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PLC基本概念:介绍PLC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

2.PLC工作原理:讲解PLC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及信号传递过程。

3.正反转控制电路:分析正反转控制电路的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

4.PLC编程软件使用:介绍编程软件的界面、功能及编程方法。

5.正反转控制程序编写:讲解正反转控制程序的编写步骤、注意事项及调试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PLC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正反转控制电路。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编写和调试正反转控制程序。

4.讨论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PLC技术与应用》2.参考书:《PLC原理与应用》3.多媒体资料:正反转控制电路动画演示、编程软件操作演示视频4.实验设备:PLC实验装置、编程软件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2.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编程练习和实验报告,检查学生对正反转控制程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考试:设计一份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编程题的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PLC正反转启动知识的掌握情况。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的PLC控制程序教案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的PLC控制程序教案

电机正反转控制的PLC编程教案与教学过程李晓蒂本堂课是在学习电拖的布线逻辑控制、PLC的工作原理、软元件、基本指令的基础上,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的新课教学。

目的是巩固所学和掌握编程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思维及合作精神;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故采用探讨式的案例教学方法并配以加以多媒体辅助,通过实践,效果不错,故把本堂课的教案、教学过程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教学内容:基本指令运用与编程——电机正反转控制程序教学目的:1、巩固所学,掌握编程方法和步骤编程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思维及合作精神;3、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等。

教学重点:程序的编写教学难点:编程(指令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具:多媒体设备课前教学准备:准备好学习资料与案例,学习资料于上课前一天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回顾与自学,学习资料的内容为与本课堂教学任务有关的知识,具体内容见付二。

教学过程:一、导入(打电机应用的多媒体图片,引起对电机的应用注意并引发学生控制电机的欲望来导入)二、案例展示并激发兴趣(播放三相异步电机驱动的运货车在操作员的控制下的各种动作,并进行说明)播放:三相异步电机驱动的运货车在操作员的控制下的前进启动前进、停止、后退启动后退等动作动画;解说:按一下前进启动开关SB1,小车启动前行;按一下停止开关SB2,运动的小车停下来;按一下后退启动开关SB1,小车启动后退;提出问题:一个怎样的程序可是实现运货车的前进、停止、后退控制呢?三、案例问题的分析与展开(引导、启发学生进入并进行)问题的实质:就是编一程序实现电机的进退(正反)转控制,就是要程序能完成如下四任务任务1:实现前进(正传)的启动与持续运转控制;任务2:实现停止控制;任务3:实现后退(反转)的启动与持续运转及停止控制;任务4:互锁控制。

四、案例问题(编写实现四任务的程序)的探究1、设问启发学生进入编程第一步——地址分配(考虑第一次编程,无从下手,故采用设问启发)(1)地址分配是什么?(2)地址分配的目的是什么?(3)如何有效进行地址分配?2、学生独立学习与探究,老师巡查并启发;3、分组讨论编程(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主持并记录,轮流讲述自己的思路并展示所编程序,围绕程序发表看法,每人都要讲,最后得出小组结论,并完成小组互评)4、班级讨论与程序仿真验证每小组提交小组程序,老师综合,然后就几种不同的程序拿出来供全班同学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代表进行仿真验证。

plc电机正反转 教案

plc电机正反转 教案
学生
活动
根据工作任务书的具体内容步骤,合理使用信息资源、获得相关知识、技能,生生间、师生间进行探讨,分析制定出工作任务执行计划。
教学
方法
1.问题导向2.问题探究3.问题讨论
设计
意图
学生明确任务要求,并按照任务书要求,自我获取信息、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必要的工作资料,任务的时间顺序,团队工作中的具体分工。与老师进行一次关于计划的专业谈话,确定最终计划。
2.学生认真观察学习电路图。学生思考、讨论和查找相关资料,完成plc控制电机正反转的认识及关键检测任务。小组合作互相帮助,遇到难题及时请教老师。
3.小组成员根据学习任务书进行工作准备,分析详细的操作程序与方法,利用小组间同学的分工与互助,动手操作。
教学
方法
1.讲授2.启发3.实操
设计
意图
1.通过老师的任务精讲,能使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操作技能、感悟工作思想,最终能使学生朝着“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得更好”教学目标前行。
4.计数器:
1)计数器作用:对触点动作次数(或状态执行次数)进行计数:
2)计数器组成:线圈与触点(每一个计数器都有无数对常开与常闭触点)
3)计数范围(FX2N)
16位计数器:0~32,76732位计数器:-2,147,483,648~+2,147,483,647
二.计划与实施(任务步骤)
1.准备工作:检查电脑、PLC实训操作台及电源是否正常,从模块箱取出电机实训模块,领取带插头的连接线10条。领取工作任务书,并认真阅读工作内容及要求。
2. .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与调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践中寓理论,理论在实践中理解。
F、小结激励
(1分钟)

电机正反转plc梯形图用PLC实现正反转控制教案

电机正反转plc梯形图用PLC实现正反转控制教案

电机正反转plc梯形图用PLC实现正反转控制教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用PLC实现正反转控制教案”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 的支持!(3).在PLC的输出回路中,KM1的线圈和KM2的线圈之间必须加电气互锁。

主要是避免当交流接触器主触点熔焊在一起而不能断开时,造成主回路短路情况的出现。

(4).电动机的过载保护一定要加在PLC控制电路的输入回路中10、作业? (1)、当停止按钮为常闭时,梯形图程序要做什么样的修改。

? (2)、写出梯形图程序及对应的指令程序。

? (3)、电动机循环正反转的控制设计一个用PLC控制电动机循环正反转的控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练习编程软件的各种功能。

其控制要求如下:a 按下起动按钮,电动机正转3s,停2s,反转3s,停2s,如此循环5个周期,然后自动停止。

b 运行中,当按下停止按钮,电动机停止运行。

用PLC实现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教学目标】掌握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逐步学会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2、3、4、5、掌握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PLC外部接线图画法编程,梯形图内触点要和外部接线相符合仿真学生现场接线实现功能【教学工具】1、PLC仿真编程软件、PLC实训柜2、多媒体【教学过程】1、2、3、4、5、回顾PLC控制点动和自锁控制回顾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编程正反转程序仿真学生接线调试新课教学过程: 演示接电机正反转现象复习plc控制点动和自锁控制分析接触器联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前面已经学过)1.I/O分配表2、主电路图和PLC外部接线图思考:●过载保护为什么放在PLC的输入端,而不放在输出控制端;●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为什么要加电气互锁。

●停止信号使用常开按钮和常闭按钮在软件编程上有何不同;3、梯形图6、指令表6、仿真模拟7、学生接线调试8、老师和学生进行评价9、小结(1).电动机正反转的主电路中,交流接触器KM1和KM2的主触点不能同时闭合,并且必须保证,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断开以后,另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才能闭合。

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教学设计方案

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教学设计方案

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教学设计方案嘿,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作为一名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会尽量让这个方案简单易懂,跟着我一起来探索吧!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PLC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PLC实现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PLC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

3.PLC与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连接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PLC的编程方法和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设计。

2.教学难点:PLC与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连接及编程技巧。

四、教学步骤1.理论讲解(1)介绍PLC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采用可编程存储器存储用户程序,实现各种逻辑、定时、计数、运算等功能的控制器。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具有可靠性高、编程简单、易于扩展等优点。

(2)讲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是指通过改变电动机的电源相序,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运行。

通常采用接触器来实现电源相序的改变,从而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2.实践操作(1)准备实验设备①PLC控制器②三相异步电动机③接触器④继电器⑤电源(2)连接PLC与电动机控制电路①将PLC的输入端与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

②将PLC的输出端与接触器的线圈相连。

③将接触器的触点与电动机的电源相连。

(3)编写PLC程序①分析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

②根据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编写PLC程序。

//正转IF(按钮1按下)THEN输出1=1;//接触器1得电,电动机正转输出2=0;//接触器2失电,电动机不反转ENDIF//反转IF(按钮2按下)THEN输出1=0;//接触器1失电,电动机不反转输出2=1;//接触器2得电,电动机反转ENDIF(4)调试与优化(2)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PLC应用于其他工业控制场景。

PLC实训教案

PLC实训教案

实验一PLC实现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实验一、实验内容与操作:用PLC实现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程序。

1.控制要求:电动机能正/反转连续运行、停车;正/反转可任意切换;具有双重连锁环节;要求有过载保护。

2.电机正/反转继电控制原理图如下。

二、PLC程序设计分析1.输入/输出信号定义3.编写程序并上机实验2.画出PLC外部接线图实验二PLC实现电动机点动及连续正反转控制实验一、实验内容与操作控制要求: 1.按下SB1,电动机点动正转运行,按下SB2,电动机连续正转运行;按下SB3,电动机点动反转运行,按下SB4,电动机连续反转运行;按下SB5,电动机停车。

2.有必要的连锁保护。

二、PLC程序设计分析1.输入/输出信号定义3.编写程序并上机实验2.画出PLC外部接线图KMKMY KTKM 1KTKT KMYKMKM SB 1SB 2FRKMY KMFRKM 1FR 2FR 1QSL 1L 2L 3~3M 实验三 PLC 控制电动机Y/△起动实验一、实验内容:用PLC 控制电动机Y-Δ起动1.控制要求:按下启动按钮SB1,接触器KM1-KMY 的触头闭合,电机起动,2.5S 后KMY 断开,KM Δ接通,电机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完成Y-Δ起动过程。

按下SB2停止按钮,电机停止运行。

2.电机Y/△起动继电控制原理如下图。

(二)PLC 程序设计分析1.输入/输出信号定义3.编写程序并上机实验2.画出PLC 外部接线图实验四 PLC控制电动机正反转及Y/△起动实验一、实验内容与操作控制要求: 1.按下SB1,电动机点动正转Y/△起动,按下SB2,电动机连续正转Y/△起动;按下SB3,电动机点动反转Y/△起动,按下SB4,电动机连续反转Y/△起动;按下SB5,电动机停车。

2.有必要的连锁保护。

(二)PLC程序设计分析1.输入/输出信号定义3.编写程序并上机实验、2.画出PLC外部接线图一、实验内容与操作控制要求:隔灯闪烁,L3、L5、L7、L9,亮1秒后灭,接着L2、L4、L6、L8,亮1秒后灭,在接着L3、L5、L7、L9,亮1秒后灭,如此循环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PLC实现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教学目标】
掌握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逐步学会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2、PLC外部接线图画法
3、编程,梯形图内触点要和外部接线相符合
4、仿真
5、学生现场接线实现功能
【教学工具】
1、PLC仿真编程软件、PLC实训柜
2、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回顾PLC控制点动和自锁控制
2、回顾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
3、编程正反转程序
4、仿真
5、学生接线调试
新课教学过程:
演示接电机正反转现象
复习plc控制点动和自锁控制
分析接触器联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前面已经学过)
1.I/O分配表
2、主电路图和PLC外部接线图
思考:
●过载保护为什么放在PLC的输入端,而不放在输出控制端;
●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为什么要加电气互锁。

●停止信号使用常开按钮和常闭按钮在软件编程上有何不同;
3、梯形图
6、指令表
6、仿真模拟
7、学生接线调试
8、老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9、小结
(1).电动机正反转的主电路中,交流接触器KM1和KM2的主触点不能同时闭合,并且必须保证,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断开以后,另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才能闭合。

(实现联锁控制)
(2).为了做到上面一点,梯形图中输出继电器Y1、Y2的线圈就不能同时带电,这样在梯形图中就要加程序互锁。

(3).在PLC的输出回路中,KM1的线圈和KM2的线圈之间必须加电气互锁。

主要是避免当交流接触器主触点熔焊在一起而不能断开时,造成主回路短路情况的出现。

(4).电动机的过载保护一定要加在PLC控制电路的输入回路中
10、作业
•(1)、当停止按钮为常闭时,梯形图程序要做什么样的修改。

•(2)、写出梯形图程序及对应的指令程序。

•(3)、电动机循环正反转的控制
设计一个用PLC控制电动机循环正反转的控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练习编程软件的各种功能。

其控制要求如下:
a 按下起动按钮,电动机正转3s,停2s,反转3s,停2s,如此循环5个周期,然后自动停止。

b 运行中,当按下停止按钮,电动机停止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