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审稿人选择中应注意的几个因素

合集下载

谈科技期刊的专家审稿

谈科技期刊的专家审稿
来 选择专业 对 口的专家 , 由这些 专家 对稿 件的 学术水 平作 出科 学、 确的评 判 . 准 专家审 稿工作 是 科技期
刊编 辑 出版 工作 的重要 环节 . 2 审稿专 家的选 定
审稿人 应该是 各专 业领域 内具有 较高 学术 水平 的专 家 , 应该 是 具有 丰 富的 实 际工 作 经验 的 学术 带
是审稿人的最佳人选 . 了解并从中选择合适的专家作为审稿者, 既可以保证科技期刊的质量又可向他
们约 一些优质 稿件 , 这将是 一举 两得的 事情 . 3 专家 审稿 的利弊
3 1 专 家稿 审 的优 势 .
科技 期刊特 别强 调论文 的科学性 、 择性 、 选 实践性 . 专家往 往对 本领域 或专业 的技 术发 展情况 比较 了解 , 能较准 确地 判别 论文所 述观 点有 无 创 新 , 方法 是 否 正确 , 据 是 否可 靠 , 无 实用 性 和推 广 价 值 数 有 等, 从而可确 保 刊出的论 文有 无较高 的学术 价值 . 专家 审稿还 可以及 时发现 稿件 中 的原 则性 、 技术性错 误, 可提 醒编辑人 员 加工稿 件时应注 意存 在哪 些不足 , 还 易混淆 的概念 等, 样既 可保证 文稿 的质 量 , 这 同 时也 可提高 编辑 的办刊 水平 . 编辑要 将专家 的 审稿意 见汇 总, 以 向作者 充 分 具体 地 表 达退修 稿 件 的 可 理 由和要求 .
献, 其研 究 内容 可能与 此文 有某 一方面 的相 同 .
3从国家各类科研基金获得者 中选择所需专家 . ) 每年都会有各类基金项 目, 如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 收稿 日期]2 1 0 0—0 —2 7 6
[ 作者简介]朱兴 ̄ (9 6 )女 ( [ 16 - , 藏族 )甘 肃天祝人 , , 编辑, 主要从事编辑学研究 .

科技期刊如何利用ScholarOne系统高效选择审稿人——以《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PST)》为例

科技期刊如何利用ScholarOne系统高效选择审稿人——以《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PST)》为例

《科技传播》2020·3(上)41科学普及实践作者简介:李芬,中级职称,编辑,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英文版)》编辑部,研究方向为编辑出版。

项磊,李仁红,严慧,许平,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英文版)》编辑部。

科技期刊如何利用ScholarOne系统高效选择审稿人——以《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PST)》为例李 芬,项 磊,李仁红,严 慧,许 平摘 要 同行评审对于期刊论文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准确高效地选择审稿人是编辑部一项重要的工作。

文章以《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PST)》期刊为例,讨论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精准高效地选择审稿人,为期刊论文质量保驾护航。

关键词 同行评审;ScholarOne ;审稿人;论文质量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0)254-0041-03同行评审(Peer Review) 是学术领域的一项工作。

作者给一个期刊或者专业会议论文集投稿之后,会邀请同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文章进行审核把关。

一般的科技期刊是请2到3位评审人,也有更多的。

审稿人主要从工作质量、原创性、重要性等角度对文章进行评价[1]。

同行评审稿帮助出版者决定作者的工作是否发表,修改或者退稿。

严格的同行评议是期刊维护学术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之一[2]。

作者和期刊都从同行评审过程中受益良多。

同行评审可以帮助作者从科学性和可读性等角度提高文章的学术质量,也有助于提高期刊的可信度和科学影响力。

选择合适的审稿人对于每个期刊编辑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期刊审稿周期也是影响作者对期刊的满意度之一[3]。

精准高效的选择合适专家进行同行评审是提高期刊时滞的重要因素。

ScholarOne 系统是汤森路透旗下的产品服务于科技期刊在线采编系统。

目前很多国内外的重要期刊都使用ScholarOne 系统对对整个稿件流程进行处理。

如IOP 出版社的Nuclear Fusion, Plasma Physics and Controlled Fusion 都是使用ScholarOne 系统处理稿件。

对科技期刊审稿专家的选择与搭配

对科技期刊审稿专家的选择与搭配
利 用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委 员 会 的 资 助 项 目数 据

对 审 稿 专 家 的 选 择
( ) 择 标 准 一 选源自库 。国家 自然科 学基 金委员 会 主要资 助具有 重要科 学 意 义或重要 应 用前 景 的研 究项 目, 而最 终 获 得基 金 资助 的项 目负 责人一 般都 具有 深厚 的专业 理论 知
第 3 3卷 第 4期
21 0 0年 O 8月
长汀大学学报( 会科学版 ) 社
J u n l fYa g z i e st ( o i 1 ce c s o r a o n t e Un v r iy S ca S in e ) .
VoI33 N o 4 . .
Au g. 2 0 01
时 问 和 精 力 去 审 稿 ; 是 应 该 根 据 本 刊 的 办 刊 宗 旨 而 和 登载的稿 件范 围 , 择 与本 刊相对应 的审稿专 家 , 选 尤 其 是 刚 刚 成 名 的 年 轻 专 家 , 是 刚 从 国 外 学 成 归 或
也 是专 业学术 期 刊审稿 人 的最佳人 选 。
名 、 称 、 历 、 究 方 向 、 究 成 果 、 话 、 — i 职 学 研 研 电 E mal 、
通 讯地 址等 , 可从 中选 出 与本 刊 专业 相 关 的专 家作
为审稿 人 。 利 用 《 国博 士 生 招 生 目录 》 目 录 中 的 专 家 均 全 。
审稿 质量 , 审稿人 的评 价 对稿 件 的取 舍 具 有举 足轻 重 的作 用 。 已有不 少 文献从 各个 方面 论述 过对 审稿 人 的选择 及审稿 专 家 库 的建 立 , 者 根 据 这 几年 的 笔
二 、 审 稿 专 家 的搭 配 对

如何在投稿时推荐合适的审稿人

如何在投稿时推荐合适的审稿人

如何查找审稿人现在Elsevier的很多期刊要求推荐2~3名审稿人,有些期刊规定你推荐的审稿人必须是你所在国家之外的。

你的论文是否最终能送到你所推荐的审稿人那里去评审,这取决于主编的取舍,所以你所推荐的审稿人,只能说是Potential Reviewer。

即使推荐了referees,你的稿子也未必就被送他们手中去审。

虽然这次推荐在你身上不一定派上用场,但编辑把它们输入专家资料库,以后外国人投稿,他就找你选的中国人名字审稿。

1即常用的选择是(1)从文献中选择为佳,但应该以那些与你的观点接近,或者是你能给予人家支持的作者为主;(2)在参考文献中,千万不要找那些牛人,比如写过综述的。

因为他们的知识面一般是很宽的。

相反,你可以找那些由某个试验的通讯作者,那些人一般都是老板,且对该问题的了解可能并不深入。

2.更好的办法是找到你老板认识的国外朋友,让老板或老板的朋友帮助推荐一些熟人,即使专业不太对口也没关系。

3.建议:再投稿前找医学背景,哪怕是非本专业的老师或国外朋友帮助认真从文章的逻辑、内容和文法上好好修改一下,老师们的许多建议是很棒的。

同时也建议你让身边的同学帮助参谋一下,既能避免你不恰当的英文用法,又能增进彼此的感情。

祝一切顺利!早日大功告成1.是否有必要认真推荐审稿人呢?对作者作用不是特别大,因为不一定采纳,有时犯一些小错误还会害了你。

特别是推荐国内的同行熟人,在编辑看来是印象不好的。

甚至私下邮件联系审稿人,会被认为作弊而被reject。

如果你做的东西比较新,一般审稿人不太能承担,那么推荐审稿人能节省一定的时间。

推荐审稿人的作用主要是对于编辑来说,可以降低他的节省工作量。

2.推荐什么样的人?牛与不牛?非得专家么?如是本领域内的真正的大牛学术水平和道德都不错的,即使被reject,也会得到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对你以后的工作也是有益的。

在本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至少在同水平的期刊上发表过文章)。

在你文章涉及领域内发表过相关文章的人,最好就是在所投杂志上刊登文章的。

选择期刊应考虑的因素

选择期刊应考虑的因素

来稿的退稿率一般均在85%-90%,其中不乏许多杰出科学
家的高质量论文等。因此,选择期刊一定要根据自己论文 的实际水平正确定位,不可一味追求最有声望的期刊。一 般科研论文应在稿件可接受率至少为30%以上的期刊中选 择学术质量高的期刊投稿。
3、期刊论文的出版时滞(publication lag)
论文从接受到发表的平均时间,即出版时滞是作者选 择期刊时需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的出版时滞与期刊 的出版周期及稿件积压(backlogs)情况密切相关。一般 来说,在稿件积压相似的情况下,月刊的出版时滞总是短 于双月刊及季刊,即月刊的信息时效性优于双月刊和季刊。 作者需要了解拟投期刊论文的出版时滞,以确定自己的论
5、期刊的发行量(circulation)
期刊的发行量大,表明其信息传播的范围广,影响面 大,被社会认可的程度高。然而对发行量一定要辨证地分
析,不可绝对化。如果作者所从事的工作仅限于一个很窄
的研究领域,其所适于投稿的期刊的发行量虽然很小,但 确是作者所希望达到的读者群,那么这个期刊就是作者投 稿的最佳选择。
文是否可以等1年,甚至2年才能发表。对于新创刊的杂志
可考虑。
4、期刊的读者群(audience)
在选择期刊时必须考虑拟投刊物的读者是否为论文期望 达到的读者群,即是你的目标读者。所有的写作者,包括科
学家在内,他们写作时都必须时刻想着他们的读者—读者将
是谁?为什么他们想读我的文章?想读者有助于正确选择投 稿期刊;而目标期刊的确定,又能使作者更了解谁将是自己 的读者,并能用于指导写作。
选择期刊应考虑的因素
1、期刊的专业范围(scope)及论文格式(format) 2、期刊的声望(prestige) 3、期刊论文的出版时滞(publication lag) 4、期刊的读者群(audience) 5、期刊的发行量(circulation)

浅论科技期刊审稿人的审稿要求

浅论科技期刊审稿人的审稿要求

的 基 本保 障
的 哲 ) 和 在 英 国 伦敦 @IT U 《 学 汇 s o p h ic a l T r a n s a c t io n s ) 仓干 0 0 初期都 没 有 设 审稿 人 这 是 因 为早期 的 科 技 期 刊 主要 是 综 合 性 的 期 刊 报 道 内 容 比 较 浅 显 主 要 传播 消息 类 信 息 编 辑 有 能
S u f f ic ie n t
y
f
-
1 - ‘.

-
^

刖 罱
l

多 年来 对 我 国 科 技 期 刊 审 稿 人 的 研 “ 究 较 活 跃 在 审稿 人 的 选 择 方 法 ” 审


稿 及 审 稿 项 目 对 审 稿 质 量 的 影 响 _4 审 ’ 。 稿规 范 化 I I 网 络 上 公 开 审稿 I I等 诸 多领 域 都 取 得 了 可 喜 的进 展 但 有 些 研 究 领 域 的 研 究 活 动 尚有 待 深 化 如 对 科技期 刊 审 稿 人 的 审 稿 要 求应 突 出 重 点等
力编、、来自,。,

Th e
m a in
,
r e a Bo n
of
j o u r na l
of
s c ie n c e
a nd
t e c h n o lo g y

ta ste~
re
e mer
g in g
w or
js
d is c u s s e d in
e
t h is
to
pa p e r
A u d it i n g



渗透 互 互 用现 象 日趋 严 重 ; 有 些 学 科 的 分 支 学 科 之 间 各 个 研 究领 域 之 间 与其 他 学 科 之 间 形 成错综 复 杂 的 学 科 体 系 ; 科 学 研 究 的 手 段 与 方 法 越来 越 先 进 不 同 的试 验 设备 与 系 统 不 同的 计 算 手 段 与 观 测 方 f 式 不 同的 测 量 方法 与数据 处 理 技 术 往 往 直 接 反 映 研 究 成 果 的 质 量 与水 平 ; 科学 研 究 人 员 与 研 究 成 果数 量 的 急 剧 增 加 研 究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高 又 使 高 质量 的 稿 件 量 大 f 幅 度增 加 等 等 在 学 科 发 展 的 这 种 态 势 下 许 多 科技 期 刊 只 靠 编辑 和 编 委 会成 员审 稿 的 难度 越 来 越 大 不 得 不 另 聘审稿 人 审 稿 应 当 说 设 审 稿 人 是 科技 期 刊 审 稿 制 度 的 项 重 要 改 革 而 且 设 审稿 人 已经 是 现 代科 技 期 刊 的 种 重 要 审稿特 征 不 设 审稿 人 的学 术 性科技 期 刊 已 经 寥 寥 无 几 审稿 人 J 在科技 期 刊 的 这 种 普 遍 存 在 说 明 了 其 诞 生 与发 展 的 合理 性 与 必 然 性 目 前 广泛 采 用 的 责 任 编 辑 初 审 审稿 三 审制 是 J 人 复审 编委 会终 审的 比 较完 善 的 审稿 体 系 既 突 出 了审 稿 人 的 I 审 稿机 能 又 保 持 了 编者 的 编 审 优势 因 为设 审稿 人 并 不 意味 着编 者 审稿 机 能 的 削 弱 更 不 是 编 者审 稿 机 能 的 消 失 依然保 f 持 着 初 审与终 审 权 只 是 由于 增加 了 审 稿 人 的 复 审 机 能 强 化 了对 审 稿 的 学 科 内 容 研 究手 段 与继 承 性 创 新 的 判 断 力 对 于 提 高 期 刊 报 道 内容 的 整 体 质 量 减 少 乃 I

如何申请担任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如何申请担任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如何申请担任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学术期刊是学术界的重要平台,对于学术研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学术期刊的质量与内容的严谨性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稿人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

因此,担任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又非常有意义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如何申请担任学术期刊的审稿人,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申请担任学术期刊的审稿人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通常来说,学术期刊会对申请人的学术资历有一定的要求,比如需要具备博士学位或者相关领域的硕士学位,并且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和发表论文的经验。

因此,如果你希望成为学术期刊的审稿人,首先要确保自己具备足够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其次,申请担任学术期刊的审稿人需要了解学术期刊的审稿流程和要求。

不同的学术期刊可能有不同的审稿流程和要求,比如审稿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审稿任务、对稿件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等。

因此,申请人在申请之前应该仔细阅读学术期刊的官方网站或者联系编辑部,了解学术期刊的具体要求和流程,以便更好地准备申请。

另外,申请担任学术期刊的审稿人需要提供相关的个人信息和学术资料。

通常来说,申请人需要填写一份申请表格,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术背景、研究方向等。

此外,申请人还需要提供自己的学术简历、发表的论文列表以及推荐信等。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学术期刊了解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从而决定是否录用申请人作为审稿人。

申请担任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并不仅仅是一份荣誉,同时也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

作为审稿人,你需要对所审稿件的内容进行仔细评估,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你的评价和意见将直接影响到稿件的质量和最终的发表结果。

因此,作为一名审稿人,你需要保持专业、客观和负责任的态度,确保你的评价和建议能够对作者的研究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申请担任学术期刊的审稿人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在审稿过程中,你可能需要与编辑部、作者以及其他审稿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以便更好地完成审稿任务。

如何成功地申请成为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如何成功地申请成为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如何成功地申请成为学术期刊的审稿人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学术期刊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成为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是许多研究人员追求的目标之一。

然而,要成功地申请成为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从准备材料、提升学术影响力和与期刊编辑的互动等方面,探讨如何成功地申请成为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首先,准备材料是成功申请成为学术期刊审稿人的第一步。

在申请之前,应该准备好个人简历、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等相关材料。

个人简历应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教育背景、研究经历和学术荣誉等内容。

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则是展示个人学术能力和研究水平的重要依据。

此外,还可以提供推荐信或者邀请信等支持材料,以增加申请的成功率。

其次,提升学术影响力是成功申请成为学术期刊审稿人的关键。

学术期刊通常会选择那些在某一领域有较高影响力的学者作为审稿人。

因此,提升学术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担任学术组织的职务等方式来提升学术影响力。

此外,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交流,与同行学者建立良好的学术关系也是非常有益的。

最后,与期刊编辑的互动是成功申请成为学术期刊审稿人的关键之一。

与期刊编辑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可以增加被邀请成为审稿人的机会。

可以通过给期刊编辑写信、参加期刊组织的活动、主动提供帮助等方式来与期刊编辑建立联系。

此外,可以定期关注期刊的最新动态和发表的文章,并积极参与评论和讨论,以展示自己的学术见解和专业知识。

总的来说,成功申请成为学术期刊的审稿人需要准备材料、提升学术影响力和与期刊编辑的互动等多方面的努力。

只有具备一定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并与期刊编辑保持良好的互动,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被邀请成为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希望本文的探讨对于想要申请成为学术期刊审稿人的人们有所帮助。

投稿时如何选择推荐审稿人?

投稿时如何选择推荐审稿人?

投稿时如何选择推荐审稿人?展开全文1. 期刊为什么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随着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杂志很难找到进行合适的同行评审专家。

因此,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是互惠互利的做法:杂志能够找到合适的审稿人且节省寻找合适审稿人所需时间,作者则可以通过自己的联系网络提供支持,推荐最能理解投稿论文的学者。

2. 合适的审稿人需要哪些条件?第一,推荐审稿人的专业领域一定要和稿件涉及的内容密切相关;第二,推荐审稿人仍在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第三,对投稿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

3. 如何选择推荐审稿人?了解了编辑需要什么样的审稿人之后,推荐审稿人的选择就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开始。

优先选择的是:你投稿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作者。

选择和你的研究内容最直接相关的文章作者,或者多次出现的作者名作为候选。

推荐审稿人可以是研究的同一疾病领域,也可以是不同疾病的同一研究方向,还可以是应用了相同的方法学,从而满足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投稿论文的需求。

通过这种方式,找到3名推荐审稿人应该不难。

其次,通过数据库或者google scholar寻找到新发表的相关论文作者。

这些论文可能在刚刚开始研究时检索遗漏的文章、或者是在你研究及论文写作期间刚刚发表的最新论文。

第三,投稿期刊中发表的相关文章作者。

进入准备投稿的期刊网页,输入投稿论文关键词,寻找在该期刊内发表过的相关文章。

第四,在学术会议中交流过的学者。

如果你投稿的论文在之前参加过学术会议并做了交流,则会议期间交流过的本领域方面的专家是非常重要的推荐审稿人。

无论是对方来讨论你的报告,还是你在观摩别人的研究成果后,和对方讨论了双方的相关研究,都给别人留下一个直观的印象;在这个场合下结识的学者不仅仅会成为你文章的审稿人员,还有可能成为你未来的合作伙伴。

4. 如何提供精准的推荐审稿人信息?通过上述方式列好候选名单之后,下一步就是提供推荐审稿人的精准信息。

对于相关文章选择的推荐审稿人,通讯作者或者第一作者是合适的候选人。

学术期刊审稿五项原则

学术期刊审稿五项原则

学术期刊审稿五项原则
学术期刊审稿的五项原则包括:
1. 公正公平:审稿人应保持公正和客观的态度,不受个人偏见、利益关系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对待每篇论文应该一视同仁。

2. 保密性:审稿人应保守论文的机密性,不得将论文的内容、作者身份或其他相关信息透露给任何未经授权的人。

3. 尽职调查:审稿人应仔细阅读论文,独立进行调查和评估,确保论文的可靠性、科学性和学术价值,并提供明确的建议和意见。

4. 及时性:审稿人应尽快完成审稿工作,并按时提交审稿报告,以确保学术期刊的出版进程不受滞后。

5. 建设性反馈:审稿人应提供有建设性的反馈意见,以帮助作者改进论文的质量和可理解性,并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跨专业考研如何进行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招募与评选

跨专业考研如何进行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招募与评选

跨专业考研如何进行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招募与评选在学术界,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招募与评选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而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来说,参与学术期刊的审稿工作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还可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

本文将探讨跨专业考研如何进行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招募与评选。

一、审稿人招募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招募是为了寻找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研究经验的学者、专家与研究生,能够对投稿的学术论文进行评审。

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来说,要参与学术期刊的审稿工作,首先需要寻找适合自己专业背景的学术期刊。

1.1 研究专业期刊首先,学生可以从自己研究的专业领域出发,选择一些相关的学术期刊。

这些期刊通常会刊登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论文,因此具备对这些论文进行评审的能力和资格。

1.2 跨学科期刊其次,学生还可以选择一些跨学科的学术期刊。

跨学科期刊通常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而言,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学术视野和潜力。

同时,跨学科期刊往往更加关注创新性与整体性,能够提供更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

1.3 求助导师和教授此外,学生还可以向自己的导师、教授等学术指导人员寻求建议。

这些老师通常对学术期刊比较了解,并且对相关领域的期刊也非常熟悉。

他们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专业背景的学术期刊,并提供一些宝贵的评审经验和建议。

二、审稿人评选2.1 学术背景与经验学术期刊在选择审稿人时,通常会优先考虑具备相关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的学者与研究生。

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如果希望参与学术期刊的审稿工作,需要展示自己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造诣。

2.2 学术成果与贡献学术期刊还会关注审稿人的学术成果和贡献。

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可以通过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展示自己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学术价值。

2.3 科研能力与专业素养除了学术背景和学术成果,学术期刊还会考察审稿人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

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学术会议、研究讨论和学术团队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从而更有资格成为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科技期刊审稿中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科技期刊审稿中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收 稿 日期 :0 6— 6—1 20 0 2
是 十 分不 负 责 任 的 。或 者 基 于 同样 的 态度 , 有 将 科 学 发表 价值 的稿 件 因 误判 给 退 掉 了 , 会 对 期 就 刊造 成损 失 。因此 , 辑应 明 确认识 , 编 对初 审工 作
维普资讯
第 8卷第 5期 20 0 6年 1 0月
武 汉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 f h nU i f c. T c . S c l c n eE io ) .o Wu a n.o S i& eh ( oi i c dt n aS e i
科 技期 刊编 辑最 为关 心 的 问题 , 是 科 技 期 刊 编 也
发表 。还 有 一些 审稿 意见 含糊 其词 , 棱 两 可 , 模 没
有对稿件 的学术水平 、 稿件质量作 出评价 , 这样 的 审稿意见不能使主编 和编辑 了解 稿件 的学术水 平、 发表价值等审稿信息 , 因而无法对稿件的取舍 作出判断, 这样的审稿等同于没有审稿 , 是无效审 稿 。另 外 , 同一 稿 件 的审稿 结论 , 稿 件质 量要 对 对 求标准不太高的审稿人与对稿件质量要求标准较
A s atI i f h rbe si p p  ̄rv w n o c— c oras hsa il po oe as te b t c : v w o epo lm n a e e i igf siehjun l,ti rce rp sst ri h r n e t e r t t o e
HE n We
( dtr l eat et f u o r et nadTet et e ac ,H b i acr sil Wu a 30 9 hn ) E i i pr n o m r e ni n r m n s r oa D m T P v o a R e h u e C r pt , hn4 0 7 ,C i e Ho a a

fuel 优秀审稿人入选标准

fuel 优秀审稿人入选标准

fuel 优秀审稿人入选标准审稿人是学术界、科研界以及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负责对提交给学术期刊、会议和其他学术平台的论文进行评估和审核。

优秀的审稿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的评估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他们的审稿意见对于提高论文质量、推动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优秀审稿人入选标准,选拔程序与评估方法,培养与激励策略以及案例分享与启示。

一、优秀审稿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优秀的审稿人必须具备以下品质、能力和道德观念:1. 专业知识:具备相关学科领域的深厚背景和广泛知识,能够准确评估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2. 敏锐洞察力:能够发现论文中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3. 严谨评估态度:遵循学术规范,坚持客观、公正、独立的评估原则,对论文进行严谨评价。

4. 高尚道德品质: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保守学术机密,遵守学术诚信,反对学术不端行为。

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有一位优秀的审稿人长期从事肿瘤研究,对相关研究领域具有深入了解。

他严谨的评估态度和对肿瘤研究的独特见解,使得他在众多审稿人中脱颖而出,得到了主编和作者的认可和尊重。

二、具体入选标准选择优秀审稿人时需要考虑以下关键因素:1. 学术水平:具备相关学科领域的深厚背景和学术造诣,能够在相关领域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2. 责任心:能够按时完成审稿任务,并保证审稿意见的质量和准确性。

3. 团队协作能力:能够积极与其他审稿人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共同为提高论文质量而努力。

具体衡量指标包括: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研究资助申请情况、学术荣誉和奖项获得情况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审稿人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等因素。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某著名期刊在选择审稿人时,不仅看重其学术水平和研究背景,还注重其责任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有一位候选人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高级别的论文发表记录,但因工作繁忙无法按时完成审稿任务。

尽管他的学术水平很高,但最终没有被选为该期刊的审稿人。

优秀审稿人评选

优秀审稿人评选

优秀审稿人评选
优秀审稿人评选是为了表彰在学术期刊的审稿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专家学者。

评选的标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审稿质量:审稿人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能够对稿件的学术价值、方法论、数据分析等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估,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

2. 审稿速度:审稿人应当积极主动地完成审稿任务,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审稿意见。

快速的审稿速度可以有效缩短稿件的处理周期,提高学术期刊的编辑效率。

3. 审稿态度:审稿人应当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不受个人偏见或其他非学术因素的影响,以确保稿件的评审结果客观可靠。

4. 学术贡献:优秀的审稿人应当对学术期刊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例如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撰写学术论文等方式。

评选优秀审稿人可以通过以下流程进行:
1. 学术期刊编辑部根据审稿人的表现和贡献进行初步筛选。

2. 编辑部可以邀请已经发表在该期刊上的作者、编委会成员等相关人士对审稿人进行评价。

3. 根据初步筛选和相关人士的评价,编辑部可以组织评审委员会或专家评审团对候选人进行综合评估。

4. 最终评选结果可以通过学术期刊的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公示,并向获奖者颁发证书或奖品,以表彰其杰出的审稿工作。

优秀审稿人评选是对在学术期刊审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专家学者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旨在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SCI 论文投稿如何挑选审稿人

SCI 论文投稿如何挑选审稿人

SCI 论文投稿如何挑选审稿人发表SCI论文过程中,最痛苦不是收集数据或英文写作。

根据1000名意诺客户反馈的意见,最让他们痛苦的是所投的稿件被杂志社分配给一个态度恶劣的审稿人。

这些审稿人往往因为一些小小的问题就无情的把自己辛苦一两年做的研究就否定了。

大部分科研工作者在投稿时没有意识到,其实您是可以自己挑选对自己有利的审稿人的。

有些SCI杂志在您投稿的时候,直接让您在投稿信里推荐几名审稿人。

遗憾的是,很多人为省事顺便写下本领域内自己不认识的人,从而浪费了一个挑选对自己有利的审稿人的机会。

有些SCI 杂志,没有让您推荐审稿人。

也不要放过这个机会。

您最好在投稿信里,指明几个和自己领域相关的,并对自己友好的同行,推荐他们作为自己的审稿人。

如果您认识的人里没有您要投稿的杂志编辑和审稿人,您也不要担心,意诺可以免费帮您。

意诺的几十名编辑目前在为200多家SCI杂志审稿。

您可以挑选他们作为您的审稿人,他们将为您提供很友好的审稿意见。

部分意诺编辑审稿的SCI杂志列举如下,后面相应的是意诺编辑本人名字的英文简写和他们供职的单位。

如果这些杂志里有您要投稿的杂志,请和意诺的客服联系,获取相应编辑的详细信息。

杂志名;姓名的缩写;就职单位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SY; University of FloridaInorganic Chemistry; ZB;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Academic Journal Review Panel Membership; YS; Duke University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NL; Yale University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NL; Yale University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CZ; Harvard UniversityAnalyst; SY;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alyst; YS; Duke UniversityAnalytical Methods; YS; Duke UniversityApplied Optics; SY; University of MichiganApplied Optics; CM;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pplied Optics; JH; University of DelawareApplied Soil Ecology; ZC; Columbia University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GZ; University of ChicagoBehavioural Pharmacology; NL; Yale UniversityBiochemistry; ST; New York University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 SY; University of Michigan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 CM;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ometrics; CZ; Harvard University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GZ; University of Chicago Biophysical Journal; JD; Stanford UniversityBlood; HL; Cleveland ClinicBMC Research Notes; CZ; Harvard UniversityBritish Journal of Urology International; TA; Brown University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 ; XL;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cancer research; XL;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Chemistry; GZ; University of ChicagoChem. Phys; BD; Cornell University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GZ; University of ChicagoChemistry of Heterocyclic Compounds; GZ; University of ChicagoChinese Optics Letters; SY; University of Michigan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XL;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YS; Duke UniversityCompost Science and Utilization; ZC; Columbia UniversityCurrent Bioactive Compounds; GZ; University of ChicagoCurrent Biology; JL; Harvard UniversityCurrent Drug Metabolism; YS; Duke UniversityDepression and Anxiety; CZ; Harvard UniversityDrug Metabolism Letters; YS; Duke UniversityEcological Engineering; ZC; Columbia University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GZ; University of Chicago 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GZ; University of Chicago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NL; Yale UniversityFEBS Letter; NW;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FEBS letter; HL; Cleveland ClinicGenes & Dev; ST; New York UniversityGenome Biology; NW;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 SY; University of MichiganIEEE Photonics Journal; JH; University of Delaware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JH; University of Delaware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S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ZB;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Infectious Disorders-Drug T argets; YS; Duke Univers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YL; Vanderbilt Univers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Science; CZ; Harvard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NL; Yal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Biology; JD; Stanford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TA; Brown UniversityJBC; ST; New York University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BD; Cornell University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CM;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ournal of Bioterrorism & Biodefence (Environmental Sciences Group); ZC; Columbia Universit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ZC; Columbia UniversityJournal of Forestry; ZC; Columbia University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ZB;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s; TA; Brown University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NW;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JD; Stanford University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JD; Stanford University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ZB;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Journal of Optics A: Pure and Applied Optics; S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JD; Stanford University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ZC; Columbia University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 CM;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 JH; University of Delaware Journal of Thermdynamic & Catalysis; GZ; University of Chicago Journal of Urology; TA; Brown UniversityJournal of Chemical Biology; GZ; University of Chicago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 NL; Yale UniversityJournal ofNanophotonics; CM;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ngmuir; ZZ; Georg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asers in Surgery and Medicine; S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edicinal Chemistry; GZ; University of Chicago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JD; Stanford UniversityMol cell; ST; New York UniversityMolecular Biology of Cell; NW;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Molecular Cell; NW;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Molecular Cellular Biology; NW;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Molecular Diversity; GZ; University of ChicagoNano Letters; ZB;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Nanoscale; JD; Stanford UniversityNanotoxicology; ZB;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Nature; ST; New York UniversityNature Cell biology; ST; New York UniversityNature chemical biology; ST; New York UniversityNature Communications; JD; Stanford UniversityNature Protocols; CZ; Harvard University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JD; Stanford University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NL; Yale UniversityNeuropharmacology; NL; Yale UniversityNeuropharmacology; CZ; Harvard UniversityNeuroscienceLetters; NL; Yale UniversityNew Journal of Physics; SY; University of MichiganNorthern Journal of Applied Forestry; ZC; Columbia UniversityNucleic Acids Research; CZ; Harvard Universityoncogene; YL; Vanderbilt UniversityOpen Access Journal of Urology; TA; Brown UniversityOptical Materials; JH; University of Delaware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 JH; University of DelawareOptics Communications; CM;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Optics Communications; JH; University of DelawareOptics Express; CM;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Optics Express; JH; University of DelawareOptics Express, Optics Letters; SY; University of MichiganOptics Letters; CM;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Optics Letters; JH; University of Delaware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ZB;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Pest Management Science; ZC; Columbia UniversityPhys. Chem; BD; Cornell UniversityPhysical Review Letters; SY; University of Michigan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Y; University of MichiganPlant Cell; NW;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Plant Journal; NW;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PLoS Biology; JL; Harvard UniversityPLoS ONE; JL; Harvard UniversityPNAS; NW;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JD; Stanford University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Biological Psychiatry; NL; Yale UniversityProtein & Peptide Letters ; JD; Stanford University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NL; Yale UniversityScience; NW;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Science; ST; New York UniversityStructure; NW;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投稿应考虑的因素以及如何选择投稿期刊

投稿应考虑的因素以及如何选择投稿期刊

投稿应考虑的因素以及如何选择投稿期刊一、筛选预投稿期刊应考虑的因素▪论文水平自我评估、论文及期刊的分类投稿前对自己前期的资料准备、论文的价值贡献、等级水平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估。

可采用仔细阅读、与同行讨论、论文信息量评估等办法。

理论价值评估:是否开辟了新领域、有突破或创见。

实用价值评估: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分类:理论论文、理论与技术论文、技术论文、综述、评论和简报快报等。

不同类型的论文的投向取决于目标期刊的类型,即理论型(学术型)期刊、技术型期刊等。

▪期刊报道的范围、读者对象办刊宗旨、收录报道范围、期刊的类型及级别决定了期刊的读者对象、写作风格与详简程度。

▪期刊的学术地位、影响和期刊等级科技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表现在期刊所收录论文的水平、主编、编辑单位、专业人员心中的地位等方面。

从图书情报界的角度看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则表现在期刊的影响因子的大小、是否被国内外检索工具收录、是否为学科核心期刊等方面。

▪年出版周期出版周期是指某刊的出版频率,一般分为年刊、半年刊、季刊、双月刊、月刊、半月刊、周刊和不定期刊。

不定期刊、年刊和半年刊不投稿或少投稿为好。

▪出版论文容量期刊的论文容量是指某刊一年或一期能发表多少篇论文。

一般来说,应尽量选择出版周期短、容量大的期刊投稿。

▪对作者是否有资格要求有的科技期刊对作者有资格要求。

如:要求作者具有某国国籍、属某地区、某研究机构、某协会会员等资格。

不具有某刊作者资格要求的作者不要向其投稿,除非论文合作者有资格。

▪语言文种从科技文献交流体系看,汉语的使用范围、中文刊的发行范围以及中文论文被世界性检索工具的收录比例等方面制约了中文论文影响的发挥。

而且中国科技人员人均占有刊比例小,不易发稿。

鼓励英文创作并在国际影响大的英文刊物上发表自己的论文,这能提高论文作者及其单位的学术地位。

▪当前组稿倾向与论文时效性科技期刊有年度出版计划、主题选择、专题出版和在一段时间倾向某种内容的情况。

浅谈科技期刊的审稿

浅谈科技期刊的审稿
时间。
通常把有无同行专家评审作为评价期刊学 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前, 很多杂志非
常注重专家审稿队伍的建设, 从而对提高期 刊学术质量起到很大作用。任何学术期刊,
竟然与稿件实际相差甚远等。 因此, 科技编辑在处理来稿时不能不经 过认真初审就急急忙忙地安排送审。 面对来
稿首先应该从主题内容审查是否符合办刊
. 宗旨, 有无政治方面问题。 例如是否出现了 错误地将某些地区与国家名称并列; 绘制地 图是否按规定绘制, 国界线是否标的准确无 误等; 论文的立题是否新颖科学, 主题内容 是否有创新性,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如何, 设计是否合理, 图表搭配是否得当, 数据是 否详实可靠, 信息量如何; 稿件结论有无独 立见解或可行性建议; 参考文献的新旧程度 与深度如何。总之,从以上诸方面, 全面地 对稿件进行审查和评价, 从而对稿件质量做 出综合性判断, 并拟出可行性方案, 即送审、 退稿或退回修改补充再送审。 此外, 编辑在对稿件初审时, 必须保持 良 好的职业道德, 公正客观地评价每篇稿件 的质量, 要做到质量面前人人平等, 对来稿 要一视同仁。 要通过初审及时帮助作者深入 发掘, 全面整理新思路、 新建议。 不因稿件 来自高层次作者而盲目 推崇, 放弃对稿件做 深入细致的初审。 只有这样, 才能排除其他 各种因素的干扰, 择优劣汰, 确保刊发稿件
浅谈科技期刊的审稿
王文站 ’ ,杨 超 2 ( 1.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5; 2. 西北勘测设计研
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5 )
摘 要: 从编辑初审、 专家评审及评审后稿件退修等编辑加工过程的不同角度浅议 科技编辑对稿件的评审是保证论文出版质量的重要一环, 详细地介绍了 编辑在审稿 过程中 应注意的问题以 及对编辑的要求. 关键词: 科技期刊; 编辑; 审稿; 编辑加工

如何申请担任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如何申请担任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如何申请担任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是保证学术研究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他们负责评估和审查学术论文的质量和可行性。

成为一名学术期刊的审稿人不仅可以为学术界做出贡献,还能够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并与其他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

本文将介绍如何申请担任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首先,了解目标期刊的要求和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学术期刊对审稿人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申请之前,应该仔细阅读目标期刊的官方网站或期刊刊物,了解他们对审稿人的要求和标准。

一些期刊可能要求审稿人具有博士学位,而其他期刊可能更注重审稿人的研究经验和学术声誉。

了解这些要求将帮助你更好地准备申请。

其次,建立自己的学术声誉和专业知识是成为一名审稿人的关键。

学术期刊通常希望审稿人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和专业知识,以便能够对论文的质量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因此,在申请之前,你应该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并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一定的成果。

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参加学术会议、担任学术组织的职务等都是建立自己学术声誉的有效途径。

此外,你还可以通过参与学术讨论和与其他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第三,与编辑部建立联系也是申请成为审稿人的重要步骤。

你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途径与目标期刊的编辑部联系,表达自己的意愿并提供个人简介和学术成果。

在与编辑部联系时,你应该表达自己对该期刊的兴趣,并说明自己具备成为审稿人的能力和资格。

此外,你还可以提供自己的学术专长和研究领域,以便编辑部能够将你与适合的论文匹配。

最后,一旦你成为一名审稿人,你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作为审稿人,你需要对所分配的论文进行仔细阅读和评估,并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你应该尽量遵守期刊的审稿期限,并在评估过程中保持客观和公正。

此外,你还应该与编辑部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回复他们的邮件并解答他们的问题。

总之,成为一名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是一项重要的责任和机会。

通过了解目标期刊的要求和标准,建立自己的学术声誉和专业知识,与编辑部建立联系,并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你将有机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审稿人,并为学术界做出贡献。

学术期刊稿件专家评审应注意的问题

学术期刊稿件专家评审应注意的问题

学术期刊稿件专家评审应注意的问题孙协胜;闫晓枫;洪梅【摘要】学术期刊稿件专家评审是保证期刊出版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期刊出版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专家评审的意义和作用,明确了审稿专家的主要工作,提出了期刊社(编辑部)聘请审稿专家应注意的问题.【期刊名称】《天津科技》【年(卷),期】2016(043)012【总页数】3页(P79-80,84)【关键词】学术期刊;稿件;专家评审【作者】孙协胜;闫晓枫;洪梅【作者单位】军事交通学院杂志社天津300161;军事交通学院杂志社天津300161;军事交通学院杂志社天津3001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Z62学术期刊的专家评审是指作者投稿以后,期刊编辑部邀请具备稿件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专家进行评审把关,并根据评审结果确定是否录用的过程。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学科领域的划分更加专业化、复杂化,编辑不可能对所有领域的专业知识都有深刻的把握,因此往往无法对一篇稿件的学术价值做出全面、正确的判断,这就需要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稿件进行把关,由他们提出一些有建设性、针对性的修改意见,以提高期刊的学术理论水平。

当前,几乎所有的学术期刊都有自己的审稿专家库,期刊社(编辑部)通常会将大多数通过初审的稿件提交给相关专家审阅。

[1]审稿是对稿件质量的全面审查和评价,是期刊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

1.1 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专家审稿能够保证稿件所涉及内容的创新性、重要性和实用性,同时,专家对稿件做出的评价可为编辑人员处理稿件提供依据,保证刊出的稿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促成高质量稿件的发表,从而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

人们普遍认为,没有经过专家评审的文章的准确性和质量是不可靠的。

[2]1.2 拓展科学研究深度和广度,完善结构方法专家在审稿的过程中,可以找出稿件中研究方法的错误或不足,对稿件提出指导性的修改意见,有助于作者和编辑对稿件进行修改和加工,提高文章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 黄晓鹏 郑志军 刘瑞兴 科技期刊审稿人的由来和发展[J] 编 辑学报 1997 9 2 100
[2] 游苏宁 国外生物医学期刊审稿研究的发展[J] 中国科技期刊研 究 1995 6 4 4
[3] 游苏宁 钱寿初 田翠华 等 生物医学审稿和全球交流国际会 议介绍[J] 编辑学报 1998 10 1 55
击中论文所存在问题的要害 相反 如果所选专家学术造诣 深 对该领域比较熟悉 他就能对稿件的科学性 创新性给 予客观的评价 对论文内容的每个细节给予认真分析 能够 一针见血地指出论文所存在的问题 还能对论文的不足提出 合理的建议 这样审稿人的意见就比较准确 具体 有深度 能指导作者充实论文内容 提高学术水平 达到审稿目的
[4] 施才能 选准审稿专家是确保审稿质量的关键[J] 编辑学报 1995 7 4 198
[5] 游苏宁 吸收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参加期刊编审队伍[J] 编辑学报 1995 7 4 221
[6] 翁志辉 王景辉 参考文献在选择审稿人中的应用[J] 编辑学报 1998 10 3 140
[7] Evans A T, McNutt R A, Fletcher S W, et 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er reviewers who produce good quality reviews[J]. J Gen Intern Med,1993 8 :422
焦作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1 卷 第 3 期 2000 年 9 月 Journal of 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Vol . 1 No. 3 Sep. 2000
科技期刊审稿人选择中应注意的几个因素
施利国 赵佳华
滨州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山东 滨州 256603
[8] Gilbert J R, Wiliams E S, Lundberg G D. Is there gender bias in JAMA’s peer review process[J]? JAMA,1994 272:139
男 山东省滨州市人 医学学士 副主任 现从事编辑学研究和科技期刊管理工作
52
焦作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 年第 1 卷
人因为观点不一致而对之给予漠视与扼杀 如果审稿人将评 审视野扩展到已知领域或现实领域之外 以超前思维 开放 性思维来判断所审论文 创新论文就能得以及时发表 科研 成果得以及时报道 也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知名度 学术观 点是动态的 不断发展的 科技期刊审稿人只有具有开放性 的思维方式 才能积极地对待全新的学术观点 更加客观地 评价论文
ASIS 召开第 51 次年会时 该会医学分会讨论的重点是 审稿人问题 1989 年和 1993 年在美国分别召开了第一届和 第三届生物医学审稿人问题的国际会议 1997 年 9 月在捷克 首都布拉格召开了第三届生物医学审稿人国际会议 国内不 少编辑学者也在积极探讨审稿人的问题[4 6] 可见对科技期 刊审稿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理想的审稿人应该能是及 时 客观 公正地评价论文 对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准确 地给予指出 并提出具体合理的修改意见 不称职的审稿人 有可能拖延论文的审稿时间 影响对论文的客观评价 甚至 扼杀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或让一篇无价值的论文得以发表 笔 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审稿人
摘要 在选择科技期刊审稿人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学术造诣 研究方向 对审稿工作的态度 年 龄及身体状况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学术质量 审稿人
中图分类号 G 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893 2000 03-0051-02
0引言
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 学术质量是科技期刊质量的 核心 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主要是由所载论文质量决定的 正确地选择审稿人 对保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是十分重要 的 因此 有关科技期刊审稿人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正逐 渐地开展[1 3] 1977 年在以色列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科学编辑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审稿人问题 1988 年美国情报科学学会
1 学术造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各专业学科的划分越来 越细 学科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深 每个学科又不断有新的 研究领域在开拓 研究层次越来越高 同时各专业学科又相 互交叉 渗透 交叉学科 边缘学科不断涌现 科学技术的 高度分化和综合 对选择科技期刊审稿人要求更加准确 一 篇专业程度较深的论文 即使是专业对口的专家审稿 如果 其学术造诣不深 评审的某些意见可能不确切 具体 不能
6 年龄及身体状况
年龄较大 身体状况欠佳的专家不易做审稿人 老专 家随年岁增高 身体状况和精力均不如往昔 往往力不从心
英国的 Rooyen 等对期刊审稿人的研究表明 [3]审稿人的年 龄越大 其审稿质量越差 编辑部应定期跟踪了解审稿人的 身体状况 对因伤病不能承担审稿任务者进行及时调整 近 几年 自海外学成归国的年轻学者日趋增多 国内培养的具 有博士学位的高级人才也纷纷上岗 这部人知识渊博 思维 敏捷 精力充沛 工作效率高 且能把握最新学术动态 他 们是最佳的人选 把这部人填充到审稿队伍中来 有利于办 活刊物 提高科技期刊质量
5 职称与性别
大部分科技期刊都是希望能找到学术职称较高的审稿 人 他们认为这部分人的审稿能力强 审稿质量高 但 Fvans 等的研究表明 [7]审稿人的学术职称与其审稿质量间无明显 的相关性 37%的教授 39%的副教授以及 51%的讲师都具 备高质量审稿人的特征 Gilbert[8]等研究了审稿人的性别对 审稿是否有影响 结果表明 尽管审稿人的性别对审稿有一 定的影响 但不影响审稿的最终结果或论文的发表 可见职 称与性别对选择审稿人影响不大
4 科学的态度
不仅要重视审稿人的学术水平 研究方向 也要注意 审稿人的对科学的态度 学术水平高 有科学态度的专家 他们会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审阅稿件 对那剽窃 抄袭 虚假 之作 他们会毫不客气地给予揭露 对有问题的稿件 他们 会明确指出其不足和需要修改 完善之处 对论文中把握不 准确的问题 他们会去图书馆查阅相应资料 待核实后方签 属明确意见 对论文中学术见解与自己并不完全一致的 但 材料真实 设计合理 方法正确 结果可靠的文章 并不轻 易否定 而是客观地签署所审意见 并建议期刊在 争鸣 栏内刊出 不搞学术垄断 提倡 百家争鸣 学术民主 而有些专家 对所审稿件学术观点与自己不一致的论文统统 否认 完全不顾论文水平高低 如果编辑部以这样的专家审 稿意见作为论文能否刊发的依据 势必会影响期刊声誉 降 低期刊的质量 因此 选择审稿人时 科学的态度不可忽视
3 研究方向
审稿人的研究方向对判断论文的取舍是有影响的 同 一篇论文不同的审者 其评审意见有可能不同 甚至相反 除了审稿人学术水平的差异 价值取向不同外 还表现在审 稿人的不同研究方向 论文作者搞了些超前性研究课题 论 文中新的观点不能为经验事实和现有的理论所解释时 审稿

收稿日期 2000-03-27 作者简介 施利国 1965-
2 对审稿工作的态度
科技期刊审稿人大都是在某一领域学术造诣较深的专 家 这部分人社会活动比较多 经常出国进行学术交流 参 加各种学术研究会 科研课题的立项及科研成果的鉴定等 同时还担任繁重的科研 教学任务 时间比较紧张 如果审 稿人对科技期刊的审稿工作比较热心 他会挤出时间认真审 阅稿件 对稿件给予客观 公正的评价 指出稿件尚存在的 缺陷 利于编辑部给作者写修稿意见 如果所找专家并不热 心期刊的审稿工作 他就不会认真地审稿 经常拖延审稿约 定时间 等编辑部催稿时 匆匆浏览一遍稿件 在审稿单上 笼统地鉴属一二句意见 文章尚可 建议全文刊出 水 平一般 建议转投他刊 等 对为什么能发表或不能发表均 未给予说明 有些审稿人甚至中途转易他人代审 这部分人 不易做科技期刊审稿人
7结语
科技期刊审稿人不但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全面了解 学科的发展动向 治学严谨 作风民主 客观公正 而且还 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 热心期刊工作 愿为提高期刊质 量尽职尽责 编辑部应经常派人参加学术会议 及时发现培 养新的审稿人 建立一支老中青结合 有活力的科技期刊审 稿队伍 不断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学术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