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评估标准

合集下载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入选期刊目录是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评估的结果,是对期刊学
术质量和影响力的认可和确认。

入选期刊目录的期刊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的
政策支持和资助,包括经费支持、培训交流、学术会议组织等。

入选期刊目录的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杂志特色和学术质量:评估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创新特色,包括发表
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文章的质量和影响力等。

2.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评估期刊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
名度,包括的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引用的情况、被国内外机构收录的情况等。

4.出版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评估期刊的出版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期刊的发行量和订阅情况、出版周期和质量、经济状况和财务管
理等。

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已经公布并不断更新,包括了多个学科领域的优秀期刊。

这些期刊在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方面经过
严格的评估和筛选,代表了中国科技期刊的高水平和发展方向。

中科院期刊分区

中科院期刊分区

中科院期刊分区中科院期刊分区是中国科学院对国内外科技期刊进行分类评价的一种体系。

该体系主要旨在为科研人员提供科学可靠的期刊选择依据,方便科技成果的传播与交流。

本文将介绍中科院期刊分区的背景、分区标准及意义,并对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背景中科院期刊分区体系于2006年开始实施,旨在为科技期刊提供科技资源评价服务,并为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提供科学创新支撑。

该体系是中科院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科技期刊质量评价方法,经过多次调整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体系。

二、分区标准中科院期刊分区主要采用的标准是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影响因子(IF)。

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指标,代表了该期刊文章被引用的平均频次。

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大小,将期刊分为4个大类别,分别是A、B、C和D区。

其中A区为最高级别,D区为最低级别。

具体分级标准如下:1. A区:影响因子大于等于2的期刊。

2. B区:影响因子大于等于1的期刊,但小于2。

3. C区:影响因子大于等于0.5的期刊,但小于1。

4. D区:影响因子小于0.5的期刊。

需要说明的是,影响因子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中科院还考虑了期刊的论文质量、引用频次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以保证分区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三、意义中科院期刊分区体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为科研人员提供期刊选择依据。

科研人员在发表论文时可以参考中科院期刊分区结果,选择一个符合自身研究水平的期刊投稿,提高被接收的概率。

2. 促进科技成果传播与交流。

期刊的分区结果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快速找到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方便科研成果的传播与交流。

3. 提升国内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

中科院期刊分区体系对国内期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鼓励期刊提升学术质量,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应用探讨中科院期刊分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方式多种多样。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区结果快速了解某个学科领域的主要期刊,并判断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否值得投稿到这些期刊中。

中科院分区标准

中科院分区标准

中科院分区标准
中科院分区标准是指中国科学院对全球科技期刊进行分类的一种标准。

该标准主要是为了方便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在科技期刊中查找相关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是对科技期刊的一种评价标准。

中科院分区标准主要分为三个等级:一区、二区和三区。

其中,一区是指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较高,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水平科技期刊。

二区是指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较为一般,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是一些较为重要的科技期刊。

三区是指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较低,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影响力较小,是一些较为普通的科技期刊。

中科院分区标准的制定是基于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论文质量等多个因素进行评估的。

影响因子是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大小,是衡量科技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被引频次是指科技期刊中的论文被其他学者引用的次数,也是衡量科技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论文质量是指科技期刊中的论文质量高低,包括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实验设计等多个方面。

中科院分区标准的实施对于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查阅一区和二区的科技期刊,了
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另一方面,科技期刊的分区也是对期刊编辑和出版社的一种评价标准,可以促进科技期刊的质量提高和学术水平的提升。

中科院分区标准是科技期刊分类和评价的重要标准,对于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科技期刊进行阅读和发表论文,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医药卫生类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分析

医药卫生类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分析
2. 收 取 审稿 费 5
27 增 加 与 作 者 间的 互 动 _ 编 辑 应 从 自我做 起 , 改 进 编 辑 部 工作 入 手 , 高 工 作 效 从 提
率 , 善 稿 件 处 理 的 各 个 环 节 , 强 与作 者 的联 系 , 分 利 用 完 加 充
网 络 资 源 建 立 快 速 的 响 应 机 制 。 目前 , 国正 处在 信 息 传 递 便 我
定 遏 制 作 用 的 同 时 也 部 分 弥 补 了 由 此 给 编 辑 部 带 来 的经 济
端 行 为 屡 见 不 鲜 。 以论 文造 假 、 分 、 拆 一稿 多 投 和 重 复 发 表 等 问题 尤 为突 出。 虽然 编辑 们 都 做 了 卓 有成 效 的工 作 , 但若 作 者 恶 意伪 造 数 据 ,加 上 文 献 数 据 库 收 录 论 文 与 期 刊 发 表 之 间 的
期 刊 的概 况 , 价 其 质 量 和 学 术 影 响 力 , 就 如 何 提 高 各 项 指 评 并 标 提 出 了相 应 的策 略 。
1 统 计 资料 来源
以科 学 技 术 文献 出版 社 出版 , 国科 学技 术信 息 研 究 所 编 中
辑的20 0 6年 版 和 2 0 0 8年 版 《 国科 技 期 刊 引 证 报 告 》 扩 刊 中 (
捷的网络时代 , 用 E 采 —mal i或短 信 平 台 等 可 随 时 随 地 与 作 者
编辑 部 收 到 稿 件 后 一 般 经 过 三 审 方 能定 稿 ,这 些 工作 均 耗 费 编辑 部 的 人 力 、 力 。若 稿 件 审定 录 用 后 作 者 声 明 撤 稿 , 财 则 打 乱 了 编辑 部 的 工 作 计 划 。 解 决 这 一 问题 的 有 效 办 法是 接 收稿 件 时 收取 一 定 的 审 稿 费 用 。 为 了使 作 者 相 信 稿 件 确 实 经 评 审 不 能 刊用 , 凡 收 取 审 稿 费 用 的 稿 件 应 即 时 向 作 者 反 馈 审 稿 意 见 。 这样 做 一 是 可 以为 作 者 修 改 论 文 提 供 参 考 意 见 , 是 二 可 使 作 者 感 到 交 费 的合 理 性 。 收 取 审 稿 费 在 对 一 稿 多 投 起 到

中国医学科技期刊的分类与分级说明

中国医学科技期刊的分类与分级说明

附录一中国医学科技期刊的分类与分级说明为使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客观、准确地选择和利用期刊,了解自身论文的学术影响力,也为决策管理部门公正、合理、科学、客观的评价科技人员科学活动的宏观水平、微观绩效,参照《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1991.6.5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第12号令),《中国标准刊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字标准GB 9999-88),《关于颁布五大科技期刊质量要求与评估标准的通知》(国科发信字1994第148号),《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XX版)、《中国图书分类法》(第四版)、医药卫生核心期刊名录和贯用分级、分类方法,将生物医学科技期刊分为14大类,每类分为四级。

一、医药卫生科技期刊级别界定的依据1.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指20XX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统计数据所选定的来源期刊1765种。

统计源期刊可作为界定一、二级期刊的主要指标。

2.医药类核心期刊指在同类期刊中学术价值高,情报密度大,利用率高,针对性强,能代表学科发展水平,占据学科信息资源主导地位的权威性、代表性期刊。

目前,有关机构和网络上公布的医药卫生各学科核心期刊有一定差别,本分级仅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准。

核心期刊可作为界定一、二级期刊的重要指标。

3.中国标准刊号(CSSN)中国标准刊号一个以ISSN为标识的国际标准刊号和一个以中国国别代码“CN”为标识的国内统一刊号两部分组成。

医药卫生类期刊C S S N的格式为:I S S N××××-××××,I S S N后为8位数,且CN××-××××/R8位数字中间为一连字符“-”,当第8位为10时,用大写字母“×”表示。

CN后为6位数,前2位数字为地区号,后4位数字为序号,中间为连字符“-”,最后以斜线“/”隔开,斜线为分类号,医药卫生类分类号为“R”。

科技类研究报告的级别

科技类研究报告的级别

科技类研究报告的级别
科技类研究报告的级别可以根据不同机构或领域的评价标准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 国际顶级期刊级别:这些期刊被广泛认可为该领域最有影响力和高水平的学术刊物,发表在这些期刊上的研究成果被视为最顶级的。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像《Nature》、《Science》、《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等期刊就是被认为具有很高级别的期刊。

2. 专业领域顶级期刊/会议级别:除了国际顶级期刊外,每个专业领域还有一些被广泛认可的顶级期刊或会议,发表在这些期刊或会议上的研究成果也具有很高的水平。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像《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CVPR》、《SIGGRAPH》等期刊/会议就是被认为有很高级别的。

3. 国内核心期刊/会议级别:国内核心期刊/会议是国内学术界认可的高水平期刊或会议,发表在这些期刊或会议上的研究成果在国内有很高的认可度。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像《中国科学》、《计算机学报》、《CCF全国计算机学术会议》等期刊/会议就是被认为有很高级别的。

4. 其他级别:除了上述三个级别外,还有一些低级别的期刊或会议,发表在这些期刊或会议上的研究成果水平相对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研究领域对于级别的评价标准可能会有
所差异,以上仅为一般的分类参考。

在评估研究报告的级别时,可以参考其发表的期刊/会议的声誉和影响力,以及作者的学
术背景和成果等来综合评估。

科技学术期刊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

科技学术期刊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

( n gmet o eeO abnIs tt nO eh og ) Ma ae n l g f ri tui f c nl y Cl H ni o T o
Ab t a t S i n i c a d tc n q e p ro ia st eprdu to fo g nia in o e ain a tn e smo e n cie i sr c : ce t n e h i u e d c li h o cin o r a z t p r t nd i e d d r rt r— i f i o o o o c n r la d i r v u l y n t o t n mp e q a i .Th sp pe td e h o to tnd r n t o ft r e s b y t mso n o o t i a rsu i st ec n rlsa a d a d me d o t e u s se fi — h heh p t r nso m nd o t u o ce t c a d t c n q e p ro i a r du to u ,ta f r a u p tfr s i ni n e h i u e d c lp i f i o cin.I lo sa e o t o to d i tas t ts h w o c n rl a m— n
从 系统科 学的 角度 出发 , 究科技 学术期刊 生产 的系统输入 、 研 转化和 系统输 出三个子 系统 的控制 标准及提 高各 子 系统控制 质
量的方 法。以基 于过程的思路 来研 究如何有效控制和提 高科技 学术期刊 的质 量是 可行 并且有效的。 [ 关键词】 科技 学术期 刊 ; 质量控制 ; 标准
在相同类型的机构主办的期刊之间也存在着这种差

评价科技期刊的常用指标

评价科技期刊的常用指标

评价科技期刊的常用指标影响因子: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 E. 加菲尔德于 1972 年提出的。

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

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即年指标:这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

他引率: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

引用刊数:引用被评价期刊的期刊数,反映被评价期刊被使用的范围。

扩散因子:这是一个用于评估期刊影响力的学术指标,显示总被引频次扩散的范围。

具体意义为该期刊当年每被引 100 次所涉及的期刊数。

学科扩散指标:指在统计源期刊范围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量与其所在学科全部期刊数量之比。

学科影响指标:指期刊所在学科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占全部期刊数量的比例。

被引半衰期: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工作企鹅2:766085044全部次数中,较新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

被引半衰期是测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种指标,通常不是针对个别文献或某一组文献,而是对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的总和而言。

来源文献量: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发表的全部论文数,它们是统计期刊引用数据的来源。

文献选出率:按统计源的选取原则选出的文献数与期刊的发表文献数之比。

参考文献量:指来源期刊论文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数,是衡量该期刊科学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信息能力的一个指标。

平均引文数:指来源期刊每一篇论文平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

平均作者数:指来源期刊每一篇论文平均拥有的作者数,是衡量该期刊科学生产能力的一个指标。

地区分布数:指来源期刊登载论文所涉及的地区数,按全国 31 个省、市和自治区计(不含港、澳、台地区)。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联合发布的一项重要报告,旨在全面评估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引文数据库中的表现,为科技期刊的发展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该报告涵盖了期刊的引证分析、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科分布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对于了解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对于科技期刊的引证分析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

通过对期刊在国际引文数据库中的引用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客观地评价期刊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这些数据不仅可以为期刊的评价提供客观依据,还可以为科研人员选择投稿期刊提供参考。

其次,报告中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等指标是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依据。

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被引频次的指标,反映了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被引频次则是衡量期刊文章被引用的次数,是评价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的数据分析可以直观地展现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表现,为期刊的发展和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此外,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还对期刊的学科分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通过对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进行比较和评价,可以为科研人员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提供参考。

同时,学科分布的分析还可以揭示中国科技期刊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特色和优势,为期刊的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是一份对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引文数据库中表现的全面评估报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期刊的引证分析、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和学科分布等多个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客观地评价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质量,为期刊的发展和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相信随着中国科技期刊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也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sci分区标准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sci分区标准

我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我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是负责制定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分区标准的权威机构之一。

SCI分区标准是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参考指标,对期刊的评价和排名具有重要影响。

下文将对我国科技信息研究所SCI分区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一、SCI分区标准的背景及意义1. SCI分区标准的背景SCI分区标准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制定并管理的,旨在对SCI期刊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其在特定领域中的影响力和质量对期刊进行分类和排名。

2. SCI分区标准的意义SCI分区标准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权威的期刊评价依据,有利于他们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论文,提高论文被引用和关注的机会。

SCI分区标准也为科研机构和科研管理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研绩效的评价。

二、我国科技信息研究所SCI分区标准的制定过程1. 标准制定的依据我国科技信息研究所SCI分区标准的制定,坚持以科学数据和分析为基础,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充分考虑我国科研领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力求科学、客观、公正。

2. 标准制定的程序我国科技信息研究所SCI分区标准的制定程序包括问题调研、专家论证、公开征求意见、修订完善等多个环节。

通过广泛征求国内外同行意见,确保SCI分区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我国科技信息研究所SCI分区标准的内容和特点1. 分区维度我国科技信息研究所SCI分区标准采用了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包括期刊的学科覆盖面、论文引用频次、国际合作情况等。

通过综合评价,将期刊分为四个等级:A、B、C、D。

2. 分区标准的调整和完善我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定期对SCI分区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科研领域的发展变化和国际SCI体系的更新。

在制定标准的还充分考虑到不同领域和学科的特点,力求做到公平、公正。

科技期刊部分评价指标的评估作用分析

科技期刊部分评价指标的评估作用分析
r h —n l o riaes se i ta gec odn t y tm, t n e e t n hp ewen t e g e h itrrl i s is b t e h a o i o tn id c tr u h s h ttl u b r o t e p p r mp ra t n eao s s c a t e oa n m e f h a es p bihd a d t u e fp p r v rct y oh ra t  ̄ , u l e n h n mb ro a ese e i b t e uh s e d e e
Ke Ib site e o i l;e au t n idc tr;i at yw0。 c-e hp r dc n a
Frt u - sa
’ ades E i r lB ad o ora o aj g s d rs dt i or fJun lf N nn oa i
出力 , 建立直角坐标 系, x 轴与 y轴的交点与圆心 以 作一连线 , 可见影响因子为一簇具有一定斜率的直线 , 见图 1 。图中从左至右直线上 的数值依次为华西医科
a aye h i wo k n ls sn t er r .Th uh rp it u .b a so ln i ea to on so t ymen fpa e
t tterl o a c f tr f t a i s m ti gr t ea d a h h o f mp t a o j a l s o ehn e i n e i c o a o n a l v
t ts l tes g o h inf a c f i pc a tr h s i a h i y srsi n t es icn e o m a tfco a t mp n g i s l tt n I i ai s t mi o teeoe s h rfr  ̄ t h tg it ̄fr h ud b d e ta r ot s o l e s

简论学术类科技期刊的质量评定

简论学术类科技期刊的质量评定

3 学术类科技期刊质 量评定的建议
学 的 引 文指 标 就 失 去 了其 本 身 的 意 义 。 科 技 期 刊 质量 的评 定 是 一 项 较 复 杂 的 S It I C  ̄ E 评价 期 刊 的 主要 指标 为 刊物 的 l 工 作 。 于 它 对 促 进 科 技 期 刊 发 展 提 高 的 “ 响 因 子 ” “ 时 因 子 、半 衰 期 。 鉴 影 和 即 “ 等 影 重 要 性 , 以 各 地 区 ( 、 ) 全 国 都 组 织 响 因 子 目 前 是 国 际 上 通 行 的 期 刊 评 价 指 所 省 市 和 但 了 一 系 列 科 技 期 刊 评 比 活 动 。 评 比 活 动 标 。 由于 影 响 因 子 受 期 刊 所 属 的 学 科 特 在 学 期 实 践 中 , 渐 形 成 了 一 套 质量 评 价 指 标 。 殊 性 、 科 规 模 和 发 展 速 度 、 刊和 文 章 的 逐 国 家 科 委 颁 布 的 “ 大 类 科 技 期 刊 质 量 要 求 类 型 、 刊 所 登 载 的 文章 数 量 以及 源 数 据 五 期 目前 采 用 的 学 科 分 类 仍 及 评估 标 准 ” 是 这 一 成 果 的 最好 体 现 。 就 我 库 因 素 等 的 影 响 。
科 技 教 育
SIC &T H00Y CN 技 期 刊 的质 量 评 定
黄 绍 红 ( 重庆 交通 大学 《 应用数 学和力 学》编 辑部 重庆
40 7 ) 0 0 4
摘 要: 分析 了科技 期刊 的特点 、 学术 类科技 期 刊质量评价 指标 体 系与方 法 , 对学术 类科技 期 刊质量评 价 中的不足提 出 了改进 建议 。 关键词 : 学术类科技期 刊 质量评定 核心期刊 影响因子 改进建 议 中 图分 类 号 : 3 5 G2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6 2 7 1 2 1 ) la 一0 6 ~0 1 7 —3 9 ( 0 0 0 ( ) l 9 1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中国科技期刊引文报告》分为核心版和扩展版。

该期刊的核心版本是中国科技论文的统计来源。

为了全面,准确,公正和客观地评估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选择了多种指标,例如: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年度指标,其他引文率,对被引期刊数,扩散因子,主题扩散指数,主题影响指数,被引半衰期等进行了综合评价。

影响因素是国际公认的评估指标。

计算方法是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与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可以更好地反映该期刊在学术领域的地位。

通常,期刊的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和作用就越大。

每年11月发布《中国科学技术期刊引文报告(核心版)》。

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文报告(核心版)》共收录199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论文构成了中国科技论文和引文数据库(CSTPCD),该数据库是中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对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的数据库。

年它广泛用于外科手术。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院在与国际评估机制相结合的同时,充分利用了近二十年来在科学论文和科学期刊评估中积累的经验和丰富的数据,并选择了重要的科学计量指标,如:作为统计和分析的总引用频率和影响因子。

同时,结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注重对创新基金论文的评价。

期刊评价指标有很多,如比率,区域分布数,组织分布数,其他引文率,平均偏差率等。

自《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发表以来的十余年来,中国科技期刊取得了长足发展。

科技期刊的发展也导致了科技期刊相关指标和评价体系的研究不断发展。

我们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以及时补充和修订索引。

2011年版《中国科学技术期刊引文报告(核心版)》已扩展至23种科学计量指标和120多个插图。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分为核心版及扩刊版。

其核心版选用的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为了全面、准确、公正、客观的评价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结合中国期刊实际情况选用了诸如: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引用刊数、扩散因子、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被引半衰期等多种指标,根据不同的权重系数对期刊进行综合评价。

其中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为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的比值,能够较好反应期刊在其学术领域中的地位。

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每年11月出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选用的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

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共1868种。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论文构成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每年进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的数据库,该数据库的统计结果编入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科学技术部编制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统计结果被科技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广泛应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现名《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基本囊括了我国出版的学术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和理论研究性社会科学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扩展和补充。

它全方位、完整地提供了我国期刊的评估数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科学评价基础工程建设。

2009年版收录中国期刊6108种。

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又有创新指标推出,在本版中增加了权威因子指标和综合评价总分,从而对一种期刊的影响和状况进行了更全面的展示。

权威因子的计算不但考虑了期刊被引用的总次数,还区别了不同引用间的重要性;综合评价总分则是在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完成的对期刊分学科的综合评定。

SCI、SSCI、ASPT、CJFD等简介

SCI、SSCI、ASPT、CJFD等简介

SCI、SSCI、ASPT、CJFD等简介- -目前,在国际科学界,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而被SCI、SSCI收录的科技论文的多寡则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

那么,究竟什么是S CI和SSCI呢?我们根据网上提供的资料,简介如下:一、SCI简介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

SCI创刊于1961年。

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Science Citation Inde x Expande d(1997-2001年)收录全球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内5,800余种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刊物。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

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 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 (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

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

二、SSCI简介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 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

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

科技期刊审读细则

科技期刊审读细则

科技期刊审读细则为做好科技期刊审读工作,特根据《科学技术期刊审读办法》、《五大类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和评估标准》及有关国家标准等制定了本细则。

本细则的大部分条款中只列举了科技期刊中常见的一些易出错的地方,不可能涵盖各类问题,审读时应举一反三,以便于评价操作。

对于本细则中未给出定量或定性评价标准的条款,可根据审读后的总体印象按“规范(优)”、“较规范(良)”、“欠规范(中)”、“不规范(差)”四个档次予以评价。

1 政治标准要求1.1 办刊路线、方针1)是否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方针,坚持“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

2)在学术上是否认真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2 执行政策、法规是否认真贯彻和体现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令、条列。

1.3 保密、版权、专利、国界等是否正确执行有关保密、版权、专利、国界等项规定。

1.4 科技道德、编辑道德是否积极倡导社会主义科技道德、编辑道德,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1~1.4各项,能全面贯彻上述要求者为“优”,较好地贯彻上述要求者为“良”,有一般性问题者为“中”,偏离上述要求者为“差”。

1.5 社会、经济效益能否在注重社会效益(包括潜在效益)的前提下,不断努力提高经济效益(需证明材料,无证明材料时不做评价)。

2 学术(技术)标准要求2.1 基金论文、获奖论文情况(学术类)国家和省、部级各项基金论文超过40 % 为“优”,5 %~40 %为“良”,5 %以下为“中”,没有为“差”。

获奖论文按《科技期刊学术类评估标准》2.2节要求统计(无证明材料时不统计)。

2.2 创新性,系统性,实用性,导向性(技术类)1)创新性:文章内容是否具有新论点、新认识、新发现、新发明、新方法,或提出具有研究意义的新问题。

2)系统性:在报道内容上能否保持一定数量的基础技术、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文章。

3)实用性:所刊载内容能否紧密结合本行业生产、科研、教学、决策的需要。

中科院分区表的分区基础指标是

中科院分区表的分区基础指标是

中科院分区表的分区基础指标是中科院分区表是中国科学院对国内科技期刊进行分类的一种指标体系,用于评估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分区基础指标是该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影响因子、引用频次和科技成果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中科院分区表的分区基础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一、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期刊上一年的平均被引频次。

中科院分区表将期刊根据影响因子的大小分为几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1区、2区、3区和4区。

影响因子越高,表示期刊的影响力越大,学术质量也越高。

二、引用频次(Cited Frequency)引用频次是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被其他学术论文引用的次数。

中科院分区表根据期刊的引用频次将其分为几个等级,同样也是从高到低分别为1区、2区、3区和4区。

引用频次高的期刊说明其发表的论文对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力。

三、科技成果(Scientific Achievements)科技成果是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对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大的贡献和影响力。

中科院分区表根据期刊上发表的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数量将其分为几个等级,同样也是从高到低分别为1区、2区、3区和4区。

科技成果丰富且质量高的期刊通常具有更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中科院分区表的分区基础指标是对期刊进行综合评估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影响因子、引用频次和科技成果等指标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这些指标能够帮助学者在选择发表论文时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同时也有助于读者在阅读期刊文章时判断其学术价值和可信度。

通过中科院分区表的分区基础指标,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趋势。

例如,处于1区的期刊通常是学术界的顶级期刊,其影响因子和引用频次都较高,发表的科技成果质量也较好。

而处于4区的期刊则相对较低,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有所欠缺。

因此,作者在选择投稿期刊时应根据自身研究领域和水平来合理选择,以提高论文的发表成功率和学术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术质量(70分)
2.2 影响因子(10分) 该指标是一个相对统计平均值,可克服期刊由于历史长短、 刊期不同及载文量多少所带来的偏差。一般来说,影 响因子越大,期刊整体的学术影响力也越大。
≥0.7,得10分,每减少0.05分,减1分,最低2分。
影响因子 ≥0.7 0.65~ 0.60~ 0.55~ 0.50~ 0.45~ 0.40~ 0.35~
科学技术期刊评估标准
2008-11-11
科学技术期刊评估标准在20世纪70年代 末由国家科委着手研究制定。为了准确反映 每种科技期刊的共性和特色,首先对科技期 刊进行了分类研究,确定科技期刊划分为五 大类:
• 学术类期刊 • 技术类期刊 • 科学普及类期刊 • 指导类期刊 • 检索类期刊
分别对五大类制定了各类的质量要求,在 此基础上制定了五大类的评估标准(百分 制原则)。
≥0.9,得7分,每减少0.1分,减1分,最低1分。
他引率 ≥0.9 0.8~ 0.7~ 0.6~ 0.5~ 0.4~ <0.9 <0.8 <0.7 <0.6 <0.5
得分 7 6 5 4 3 2 1
<0.4
2.学术质量(70分)
2.4 基金论文比(10分)
指来源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重。这 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
2.学术质量(70分)
2.1 总被引频次(10分)
>800次,得10分,每减少100次,减1分,最低3分。 总被引频次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200
800 699 599 499 399 299 得 分 10 9 8 7 6 5 4 3
2.学术质量(70分)
3. 编辑质量(27分)
3.4 其他项目(10分) 普查指定一期刊物的封面著录(2分),版权标志 (1分),目次页(1分),摘要(2分),参考文献(3 分),数字用法(1分)等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0.7,得10分,每减少0.1分,减1分,最低3分。 基金论文比 ≥0.7 0.6~ 0.5~ 0.4~ 0.3~ 0.2~ 0.1~ <0.1
<0.7 <0.6 <0.5 <0.4 <0.3 <0.2 得 分 10 9 8 7 6 5 4 3
2.学术质量(70分)
2.5 获奖成果论文数(10分) 获奖奖项只限于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 奖和发明奖。其论文发表在规定时效内并且是在成果 获奖前发表的。须附获奖证书复印件,并注明论文题 名、作者和刊发的年、期、页码。
<0.35
<0.70 <0.65
<0.60 <0.55 <0.50 <0.45 <0.40
得 分 10 9 8 7 6 5 4 3 2
2.学术质量(70分)
2.3 他引率(7分)
又称他引总引比,指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中,被其他期刊 引用所占的比例。
被其他期刊引用次数 他引率= ——————————
期刊总被引频次
54
3
20
2.8 发行量(4分)
年期均发行册数
>1 500 1 201~1 499 900~1 199 <900
4
3
2
1
2.9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5分)
主要审读编辑部年工作总结。提高刊物全面质 量和改革的措施,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篇幅 3000字。
A.5分,4.5分;B.4分,3.5分;C.3分。
2.10 报送样刊情况(1分)
3. 编辑质量(27分)
检查刊物样本,重点考查执行国家标准情况和编辑 加工及校对质量。
3.1 量和单位(5分) 重点检查量和单位(含词头)的名称、符号、书写 规则是否符合标准规定,是否使用了非法定单位。 A.5分,4.5分;B.3.5分,3分 ;C.2.5分,2分; D.2分以下。
80年代末加以修订,1992年进一步完善,国 家科委于1994年正式颁发《关于颁布五大类科 技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的通知》。要求科 技期刊的管理、审读、期刊质量的自检自查、 评选优秀期刊等工作按此通知执行。
2005年第三届中国期刊奖评比后,参与评审 的专家结合科技期刊的现状对评估标准进行了 修订。修订后的评估标准较1994年颁布的标 准有非常大的不同,特别是增加了评比项目的 分值。
省部级 1
1
0.5
2.学术质量(70分)
2.6收录本刊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数(8分) 国外(5分):每个1分,最多5分(进入SCI得 3分) 国内(3分):每个0.5分,最多3分
2.学术质量(70分)
2.7 报道时差(5分)
年平均报道时差
<90天 90~120 120~180 180~210 >210
学术类期刊评估标准
1. 政治质量 2.学术质量(70分) 3. 编辑质量(27分) 4. 出版质量(3分)
2.学术质量(70分)
2.1 总被引频次(10分) 指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的
统计刊源中被引用的总次数。该指标反映了该期刊 在学术交流中总体被接受和受重视的程度,是文献 计量中的一个基础性指标(根据指定的数据库提供 的数据评分)。
2.2影响因子(10分) 指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 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是一 个国际上通行的传统期刊评价指标,也可称作2年影响 因子(IF2)。
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影响因子= ——————————————————————
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
≥50篇,得10分,每减少5篇,减1分,最低2分。 获奖成果论文数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5
<50 <45 <40 <35 <30 <25 <20 得 分 10 9 8 7 6 5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国家级 3
2
1
3. 编辑质量(27分)
3.2 插图和表格(4分) 重点检查图表是否科学、规范。 A.4分,3.5分;B.3分,2.5分;C.≤2分。
3.3 语言文字及校对(8分) 重点检查指定页码存在的明显的语法错误、标点符
号错误和错别字,以及漏校错误。其他方面存在的差错, 如不属于漏校的,此处不重复扣分。
每处差错扣1分,标点符号每处扣0.5分。扣分不 超过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