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19例临床总结

合集下载

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24例临床分析

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24例临床分析

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24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6-09-23T15:34:09.7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作者:古军[导读] 对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采用同期手术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人民医院 454950 摘要:目的:探讨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48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2个月后再进行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同期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采用同期手术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同期手术;颅骨缺损;脑积水颅骨缺损是常见的一种颅脑损伤,目前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常用的手术是大骨瓣减压术,它能有效的缓解患者颅内压,进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由于重型颅脑损伤会导致患者形成脑积水,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

为了探讨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随机我我院的48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进行同期手术和分期手术治疗,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00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诊断标准,颅骨缺损直径大于3厘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24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23岁-70岁,平均年龄为(43.6±2.5)岁;对照组24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24岁-75岁,平均年龄为(45.5±1.3)岁。

I期同侧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治疗体会

I期同侧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治疗体会

I期同侧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治疗体会标签:颅骨缺损;脑积水;治疗体会[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a)-140-01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是颅脑损伤病人及术后常见的后遗症,主要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是常用方法。

单纯使用一种手术方法及分期手术虽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术后反应、并发症以及费用较多。

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1年初~2007年初共治疗了30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病人。

均于I期手术修补颅骨缺损的同时行同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

该组病人男性24例,女性6例。

年龄最大62岁,最小16岁,平均39.3岁。

颅骨缺损的原因有:颅脑外伤20例,高血压病脑出血10例。

颅骨缺损直径在3~12cm。

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脑积水,并产生一定的临床症状。

手术时间在3-6个月。

多数在3—4个月内进行。

2治疗方法所有病人术前化验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并且无感染情况存在。

术前常规行腰椎穿刺术,了解颅内压力,化验脑脊液情况。

根据结果选择合适的分流管。

穿刺点选在颅骨缺损侧。

如作脑室前角穿刺,穿刺点在前额发际内中线旁2.5cm处;作脑室后角穿刺,穿刺点在枕外粗隆上5-6cm,中线旁3cm处:作脑室三角部穿刺,穿刺点在外耳道上方及后方各4cm处。

修补材料均采用医用金属钛板。

手术方法: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自颅骨缺损处原切口进入,依次分离头皮、颞肌及硬脑膜各层,注意不要分破假性硬脑膜,如果分破,要严密缝合。

后还纳已塑型好的钛网材料并且固定。

接着行同侧脑室穿刺术,并沿皮下放置相应压力的引流管引流到腹腔。

此处要注意的是:①原切口接近脑室穿刺点时可牵开皮肤切口,在缺损骨缘外钻孔穿刺;如果原切口离穿刺点远的情况下要在同侧脑室穿刺点处另做一切口穿刺引流。

②术中根据脑压的情况决定手术顺序。

如果脑压不高,先行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再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

如果压力过高,脑组织较膨出,骨瓣还纳相对较困难,要先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放出适当的脑脊液。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治疗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治疗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治疗目的:研究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同期手术治疗的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颅内高压,并存在缺损面积不一的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

所有患者均行同期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分流情况;结果:同期手术治疗有效率为100%,且术后患者颅骨外观均无异常,无出血、感染、死亡及分流管堵塞患者,治疗前患者存在的脑室扩大、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情况均显著好转。

随访6个月后,未见颅内压显著增高患者,无分流感染、分流过渡、分流不足患者,行CT复查患者脑室均呈程度不同的缩小,且精神状态显著改善;结论: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较为优秀的方法,值得应用于临床。

标签: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业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因交通或者高空坠落引发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越来越多。

目前,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上主要行大骨瓣减压术。

尽管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颅内高压,但是大骨瓣减压术常会导致术后脑积水,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

作为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传统上多先行VPS治疗,然后再于3个多月后进行颅骨修补,这种方法尽管效果较好,但患者需行2次手术,难以满足患者治疗上的需求[2]。

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将同期手术应用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治疗,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同期手术治疗的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78例,男54例,女24例,年龄为16岁——70岁,平均年龄为(35.50±2.50)岁。

其中因交通损伤导致40例,高空坠落损伤27例,意外伤导致8例,殴打伤导致3例。

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同期手术的临床分析

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同期手术的临床分析

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同期手术的临床分析
张启新;闻华;张可帅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
【年(卷),期】2013(021)005
【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同期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0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试验组(同期手术治疗组)43例,对照组(传统手术组)45例,观察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有效率为71.1%,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0%,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诉比较数据经x2检验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可以行同期手术治疗,有利于保护脑细胞,同时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总页数】1页(P135)
【作者】张启新;闻华;张可帅
【作者单位】台安县中医院神经外科,辽宁鞍山114100;解放军第463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42;解放军第463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7
【相关文献】
1.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分析 [J], 李宏伟
2.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齐瑞;李鹏;
3.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齐瑞;李鹏
4.观察探究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 [J], 杨建华
5.观察探究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 [J], 杨建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治疗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治疗
响病人术后恢复。文献报道,术前 GCS 评分越低、双 侧去骨瓣减压术、术中未修补硬脑膜更容易诱发脑 积水[1]。这提示术中需要注意这些细节,尽量减少术 后脑积水的发生。
图 1 单侧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行脑室-腹腔分 流和颅骨成形术治疗前后头颅 CT
A. 术前头部 CT,示脑组织膨出骨窗,脑室明显扩大;B. 术 后 2 周头部 CT,示颅骨塑形满意,脑室较前有所缩小
A. 术前头部 CT,示双侧脑组织膨出,脑室明显扩大;B. 术 后 2 周头部 CT,示颅骨塑形满意,脑室额角组织水肿减轻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 年 12 月第 24 卷第 12 期 Chin J Clin Neurosurg, December 2019, Vol. 24, No. 12
-766-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 年 12 月第 24 卷第 12 期 Chin J Clin Neurosurg, December 2019, Vol. 24, No. 12
● 经验介绍 ●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治疗
吴 鸣 林 忠 罗良生 史 岩 吴有志 刘 振
【摘要】 目的 探讨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成形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1 月至 2018 年 10 月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成形术治疗的 21 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 21 例术后复查头颅 CT 显示脑室不同程度缩小,颅骨塑形满意,无头皮及颅内感染,无分流管堵塞,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头皮下积液 2 例,皮 下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后好转。术后随访 2~12 个月,21 例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成形术 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是一种安全而高效的选择。

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观察

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观察

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观察目的:分析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行分期手术与同期手术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8例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可分两组,行同期手术的44例患者为研究组,行分期手术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存质量及并发症。

结果:术后3、6个月,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2.72%)低于对照组的88.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0 2、3.986 0、5.842 9、7.513 0、3.492 4、6.167 7,字2=38.727 4,P<0.05)。

结论:脑积水伴颅骨缺损患者同期行颅骨修补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医治,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nerv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 combined with cranial defect by staging operation and homochronous operation.Method:A total of 88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 and skull defect data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March 2016.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operation time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4 patients who performed the homochronous operation were studied in the study group,and 44 patients with the staging operation were the control pared two groups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quality of survival and complications.Result:At 3,6 months after operation,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 poi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22.72%,lower than 88.63%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2.060 2,3.986 0,5.842 9,7.513 0,3.492 4,6.167 7,字2=38.727 4,P<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cranioplasty and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in same term for hydrocephalus and skull defect patients,can improve neurological function,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Hydrocephalus;Staging surgery;Homochronous operation;Skull defect脑积水伴颅骨缺损病症可由颅骨切除或手术减压后继发导致,也可由脑外伤直接引起,患病率占神经外科的30%,可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极大影响,因而有效处理该病对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1]。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护理体会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护理体会

2015.09护理经验157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护理体会杨琼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3【摘 要】目的:探讨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护理疗效。

方法:通过分析研究本院临床病例资料关于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缺损修补术治疗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效果,通过术后GOS 评分及脑CT 复查结果对疗效进行评价,探讨其在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护理体会。

结果: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的术后GOS 评分及脑CT 复查结果显示了两组临床治疗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同时进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治疗方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治疗办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颅骨缺损;脑积水;同期手术;脑室腹腔分流术颅脑损伤所致的脑脊液回流、吸收障碍是造成脑积水的根本原因,多为交通性脑积水[1]。

由于去骨瓣减压后颅骨缺损,脑组织膨出明显,长时间失去颅骨的保护,脑室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内部压力发生改变,与脑积水二者互相影响,故均需要手术治疗。

传统治疗方法常常先考虑脑室腹腔分流,解决脑积水后再行颅骨缺损修补,但是在颅骨缺损修补手术之前因颅骨缺损仍在,而分流管又是在颅腔闭合的情况下设计的,所以会出现脑脊液过度分流、分流不充分、裂隙性脑室、皮瓣塌陷综合征[2]等情况,影响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效果,仍需尽早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故临床上提出了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护理疗法,并得到显著疗效。

1 资料、方法1.1 资料收集近五年本院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 )对预后进行判断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52例,根据是否同时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缺损修补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男20例,女6例,共26例,平均(38.38±4.27)岁;对照组,男21例,女5例,共26例,平均年龄33.4±9.3岁。

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论文

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论文

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8月间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因外伤导致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7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同期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脑室改善情况、意识障碍以及大小便等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行同期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均得到满意结果,无患者感染;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小便失禁等,术后相关症状改善或消失,而且颅骨修补区外观正常。

结论: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同期手术,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患者恢复较好,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颅骨缺损;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98-01颅脑损伤( head injury)在急诊临床较为常见,约占全身损伤的 15% —20% 左右,且常与身体其他部位复合存在,引发因素较多,最多见的为工伤,打架斗殴以及车祸等,其致死率及致残率居全身各类损伤的首位[1]。

重型颅脑损伤硬膜下、脑内血肿常需行去骨瓣减压手术,在临床取得较好疗效,但该方法也有其缺点,行该手术患者术后常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导致脑积水常见并发症有脑积水及脑穿通畸形,其发病率为0.7%—29%。

传统治疗方法是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再择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我院为探讨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效果而开展了此次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2年8月间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因外伤导致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73例,所以患者均经过影像学确诊;其中男性48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17—65岁,平均(37.4±2.9)岁;其中工伤13例,车祸34例,打架斗殴15例,高坠伤7例,其他4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颅内压增高表现,不同面积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

同期手术治疗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同期手术治疗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同期手术治疗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发布时间:2021-05-28T08:28:10.238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3期作者:徐正良[导读] 目的探讨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行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盲抽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分期组(n=38)与同期组(n=38)。

分期组先行脑室-腹腔分离术,1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

徐正良黑龙江省鹤岗鹤矿医院黑龙江省鹤岗市 154100【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行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盲抽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分期组(n=38)与同期组(n=38)。

分期组先行脑室-腹腔分离术,1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

同期组同期进行脑室-腹腔分离术+颅骨修补术。

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1月、3月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

结果与同期组相比,分期组临床疗效的数值为81.58%,明显更低(P<0.05)。

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同期组为7.90%,明显更低(P<0.05)。

与分期组患者相比,同期组患者术后1月、3月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的NHSS评分数值均明显更低(P<0.05)。

结论在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通过脑室-腹腔分离术与颅骨修补术的同期进行,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颅内压、脑积水情况。

【关键词】脑积水;颅骨缺损;同期手术就目前的临床实践经验来看,外伤后颅骨缺损属于常见疾病的一种,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致残率[1]。

若患者此时合并有脑积水时,会进一步加重脑损害情况,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

在临床治疗中,脑室-腹腔分离术、颅骨修补术的分期使用是临床常用方法[2]。

但患者术后极易出现感染,不利于治疗效率的提升。

临床上也需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颅骨缺损合并交通性脑积水同期治疗的疗效与分析

颅骨缺损合并交通性脑积水同期治疗的疗效与分析

颅骨缺损合并交通性脑积水同期治疗的疗效与分析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去大骨瓣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交通性脑积水同期治疗的疗效与分析。

方法28例患者,均为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将28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形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14例患者为观察组,另一组不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14例患者为对照组。

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14例患者意识障碍以及语言障碍程度均减轻,头部CT复查均未见脑室扩大,28例患者中2例出现分流管感染,无死亡病例。

结论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疗效明显,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标签:颅骨缺损;脑积水;治疗我科自2010年3月~2014年5月对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采用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和颅骨骨缺损修补术的方法共治疗脑积水和颅骨缺损患者28例,其中采用同期治疗的14例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科自2010年3月~2014年5月28例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行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14例患者为观察组,另一组不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14例患者为对照组,28例患者中男22例,女6例,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40岁,所有患者术前由有意识障碍5例,痴呆、步态不稳及反应迟钝患者23例。

中、重度颅脑损伤术后28例,其中闭合性颅脑损伤2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2例,均于伤后24~48h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

颅骨缺损直径为10×15cm,临床上以慢性颅内压增高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骨窗张力渐进性增大、膨出呈脑覃样改变,突出的脑组织不断膨出而嵌顿、坏死从而导致部分患者意识障碍程度进行性加重,肢体肌力、肌张力减弱导致行走不稳定,此外可表现语言及智力障碍。

头颅CT及MRI均提示脑室系统扩大、其中三脑室扩大以及双侧侧脑室额角扩大尤为明显病灶侧侧脑室扩大程度大于对侧。

术前腰穿测颅内压80~140mmH2O。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治疗颅骨缺损并脑积水临床分析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治疗颅骨缺损并脑积水临床分析
流 治 疗 颅 脑 损 伤 术 后 颅 骨 缺 损 并 脑 积 水 停 顿 , 者 一 度 好 转 后 再 次 加 重 , 其 他 (43 , 物 状 态 l例 (.%), 亡 0 或 无 1_ %) 植 71 死 l 4例 , 果 满意 。现 分 析报 告如 下 。 效
系统并发症可以解释 ;② 减压 骨窗处膨 例 。 复查 C T或 MR 扩 大的 脑 室 系统 有 I
碍 及 颅 内高 压 征 状 等 。 肌 强 直 、 张 力 15 疗 效 评 定 : 后 l周 对 临 床 症 状 及 疲 劳 、 肌 . 术 易激 惹 、 忆 力 下 降 、 眠 、 郁 、 记 失 抑 增 高 8例 , 局部 脑 膨 出 5例 , 发 硬 膜 下 影 像 学 复 查 结 果 进 行 疗 效 评 估 , 术 后 6 对 震 动 及 声 响 耐 受 力 下 降 等 。 一 般 认 并
术 治 疗 , 单侧 减 压 1 0例 ,双 侧 减 压 4 引流 出脑 脊 液 , 颅 内压 下 降 , 膨 出部 时 局 部 脑 组 织缺 少保 护 , 易再 次 受 伤 。与 骨 窗 缘 相 平 , 行 颅 骨 缺 损 破 坏 了颅 腔 内 的 压 力 平 衡 , 再 引
浙江创伤外科 2 1 年 1 01 2月第 1 6卷 第 6期
Z J J Ta mac D cm e 0 1 V 1 6.o6 H ru t , ee br2 1 . o. N . i 1

8 3・ 1

诊 治分 析 ・
早期 同期颅 骨修补及脑 室分 流治疗 颅骨缺损 并脑积水 临床 分析
张 法 云 刘 补 兴 陈 晓 童 军 卫
【 要】 目的 探 讨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 、同期颅骨修 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作 用。 方法 摘

早期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临床观察

早期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临床观察

早期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110例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治疗,对照组采取早期分流,后延期颅骨修补组。

观察和比较2组手术治疗后的疗效以及并发症。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d的 GCS 评分、GOS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后两组 GCS 评分、GOS 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较分次手术的疗效显著,并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早期同期;脑室-腹腔分流;颅骨修补术;颅脑损伤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创伤之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了缓解颅高压而施行去骨瓣减压术。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对颅骨损伤的新的认识,提出了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比如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采取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的治疗临床上运用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本研究探讨了采取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的治疗方法的疗效以及预后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治疗的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

所有患者均行脑脊液检查,提示无明显颅内感染迹象或颅内感染已经控制。

全部患者均病情稳定,无发热及肺部感染等表现或肺部感染已有效控制,无糖尿病、血液性疾病等基础疾病,无器官衰竭表现。

观察组:男42例,女13例,年龄18-76岁,平均(44.52±7.28)岁;颅骨缺损面积(93.14±16.57)cm2。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27例分析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27例分析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27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一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对27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联合手术治疗。

结果: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症状临床症状显著改善21例(78%),良好5例(19%),改善不明显1例(3%)。

结论:联合手术治疗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减少手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颅骨缺损伴脑积水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外科治疗常需要行颅骨成形及脑室一腹腔分流术。

单纯使用一种手术方法及分期手术虽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术后反应及并发症较多。

自2003年3月~2009年5月我科对27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行一次性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7例患者中男19例,女8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7.1岁。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1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行清创+去骨瓣减压术后9例,颅骨缺损时间3~6月10例,大于6~12月14例,1年以上3例。

临床症状以慢性颅内压增高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伴有意识、智力障碍、运动功能障及尿失禁等。

头颅CT示不同程度颅骨缺损及双侧脑室扩大。

其中高压性脑积水21例,等压性脑积水6例。

无明显发热及颅内感染表现或感染症状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1.2 手术方法:①术前准备:术前常规行腰穿测量颅内压,颅内压在0.7~2.0kpa有6例,2.0kpa以上有21例;脑脊液蛋白含量均<500mg;颅骨修补材料均采用医用金属钛合金网修补。

对于高压性脑积水选用中压型(90~120mmH2O)脑室腹腔分流管;常压性脑积水并脑膜脑膨出者,选用中低压型分流管。

脑室-腹腔分流管均采用美国美敦力V-P分流管。

②手术在全麻下进行,由原手术切口进入,分离头皮(或颞肌)与假性硬脑膜。

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19例临床分析

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19例临床分析

成脑积水 的原 因主要有 : 血肿 压迫 脑脊液 循环通 路 ; ① ② 颅内血肿或脑水 肿压 迫颅 内静 脉窦 , 使其 回流受 到障碍 ; ③颅 内血肿破人脑室系统引起阻塞性 脑积水 ; 蛛 网膜绒 ④
毛 被 红 细 胞 覆 盖妨 碍脑 脊 液 吸收 。
力 在 10m H, 以 下 者 选 用 低 压 分 流 管 , 腰 穿 压 力 4 m O 对 >20m H。 的患 者 选 用 高 压 分 流 管 , 流 管 脑 室 端 以侧 5 m O 分 脑 室 额 角 为穿 刺 点 , 刺 成 功 后 , 过 颈 、 腹 皮 下 隧 道 至 穿 通 胸 右 下 腹 , 腔 内 置 管 长 度 为 1. 腹 5 0—2 . m。 院 G S<8 0 0c 入 C 分的 1 2例患者 中, 幕下硬膜外血 肿 2例 , 幕上硬 膜外 血肿 3例 , 膜 下 血 肿 并 脑 挫 裂 伤 5例 , 内 肿 2例 , 具 备 硬 脑 均 手术 指征 , 院 2~ 4h 诊 行 开 颅 血 肿 清 除 、 骨 瓣 减 压 人 2 急 去 术 , 后 3周 一 术 3个 月 进 行脑 室一 腹 腔 分 流 术 。 G S 分 8 C 评 l 的 7例 患 者 中 , 内 血 肿 并 脑 挫 裂 伤 3例 , 泛 蛛 2分 颅 广 网膜 下 腔 出血 4例 , 中 2例 入 院 后 C 短 期 监测 提 示 出 其 T

( 收稿 日期 :0 0— 6—2 ) 21 0 2
1 0 80
V 1 1 N .0 o 2 o1 .
Ae o p c e i i e r s a e M d cn
0 t 00 c 2 1
颅 脑 外伤 并发脑 积水 1 临 床 分 析 9例
马 兴 才

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朱东;张春阳;杨文典【摘要】目的:分析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从本院自2008年10月-2014年10月所收治的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当中选取108例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

对照组患者分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治疗组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脑室改善情况、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优于对照组的8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4%)显著高于治疗组(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满意度(88.9%)显著高于对照组(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同期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治疗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3页(P1022-1024)【关键词】外伤;颅骨缺损;脑积水;治疗效果【作者】朱东;张春阳;杨文典【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包头市 014040;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包头市 014040;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1术后颅脑缺损常合并颅脑内损伤,常会造成脑积水[1]。

颅脑缺损合并脑积水会加剧脑损害,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几率和生存质量。

传统的用来治疗颅脑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主要方法有分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分期手术虽然能够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积水表现,但多次手术容易造成感染,加重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对此,本文中,我院对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6-12-06T15:38:10.4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作者:钱小忠[导读] 外伤后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伤情,早期的治疗方法是骨瓣减压术。

(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苏州市吴江区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苏州 215221)【摘要】目的:探讨26例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26例,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同时选择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期手术,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及分流感染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好,具有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等优点,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颅骨缺损;脑积水;同期手术【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086-02外伤后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伤情,早期的治疗方法是骨瓣减压术,可有效缓解颅内高压,降低死亡率,但是术后患者易出现并发症,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炎症反应、脑积水等。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会加剧脑损害,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几率和生存质量[1],且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意识状态和预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传统手术治疗的方法是先行脑室-腹腔分流(VPS),待1~6个月后再进行颅骨修补术,分期手术虽然能够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积水表现,但常影响患者的康复,加重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选择同期手术效果更好。

本文中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26例,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材料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17~53岁,平均年龄34.5岁。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护理体会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护理体会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护理体会前言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是一种常见的颅脑外伤后遗症,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护理是手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本文将结合我自己的护理经验和对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的观察,分享一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护理体会。

预手术准备在进行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手术前,我们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病史、药物过敏等信息。

同时,我们还需要做好手术准备,包括准备手术台、手术器械、药品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做好术前护理,包括清洁手术部位、消毒手术器械等。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保持耐心和安静。

同时,我们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解释手术的过程、风险和术后注意事项等,让患者能够充分了解手术的情况,从而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如血压、心率和呼吸等,及时处理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同时,我们还需要配合手术医生,按照其要求递送手术器械和药品,并帮助维持手术场的清洁和卫生。

在手术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手术器械和药品的使用符合卫生要求,并按照手术医生的要求完成手术护理工作。

此外,我们还要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术中病理切片和冰冻切片等检查,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整个治疗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在术后护理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如感染、脑水肿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做好伤口护理和疼痛控制等工作。

在伤口护理上,我们需要根据医嘱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如更换敷料、清洁伤口等。

在疼痛控制上,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品和剂量,确保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患者的饮食和营养补充,以及康复运动和训练等方面的工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总结作为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手术的护理人员,我们需要在预手术准备、手术过程中和术后护理等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康复。

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治疗评价

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治疗评价

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治疗评价目的:评价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49例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同期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脑缺损修补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硬膜下积液、血肿、脑内血肿、过度分流及术后感染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在切口脑脊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疗效好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外伤性颅骨缺损;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颅脑缺损修补术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0-0039-02脑积水是颅骨缺损后较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8%~28.0%,对患者神经功能有明显损伤[1]。

以往此病多采用分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脑缺损修补术治疗,但该术延长了治疗时间,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带来不利影响。

本研究采用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49例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腰穿测量颅内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17~69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2例,坠落和跌伤5例,重物击伤4例,其他原因致伤4例;颅骨缺损:单侧13例,双侧12例;经颅CT检查示轻度脑积水10例,中度脑积水9例,重度脑积水6例;平均颅内压(142.69±20.67)mm H2O,脑积水病史20~50 d,颅骨缺损病史111~186 d。

对照组24例,男女各12例,年龄18~68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1例,坠落和跌伤5例,重物击伤5例,其他原因致伤3例;颅骨缺损:单侧11例,双侧13例;经颅CT检查示轻度脑积水11例,中度脑积水8例,重度脑积水5例;平均颅内压(141.58±22.49)mm H2O,脑积水病史21~51 d,颅骨缺损病史112~187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19例临床总结
目的:观察同期手术用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症状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19例颅骨缺损且伴随脑积水的患者,为其实施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的同期手术治疗,回顾其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本组19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4.74%(18/19),1例无效。

术后,1例发生分流管堵塞,并发症发生率为5.26%。

结论:为颅骨缺损伴随脑积水的患者同期开展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疗效较高,且无明显并发症,具有推广价值。

标签:颅骨缺损;脑积水;同期手术;效果
颅骨缺损、脑积水均是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的后遗症,出现此后遗症后,患者本已好转的病情会再度加重,需实施修补手术以及分流手术治疗,康复进程明显受限。

以往时期,分期手术是治疗此后遗症的首选方案,脑室腹腔分流术为先行者,用于解决脑积水问题,颅骨修补手术需要在分流后的3~6个月实施。

此术式不仅会使患者面临两次手术创伤,增加患者的生理、心理、经历负担,还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使患者失去最佳的康复时机[1]。

当前时期,部分研究者针对分期手术的缺陷,展开了同期手术效果调研工作,为同期手术积累了诸多经验。

我院此次为19例颅骨缺损伴随脑积水的患者行同期手术,对其疗效以及并发症加以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19例对象为我院在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均为颅骨缺损伴随脑积水的患者,男14例,女5例,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为71岁,平均年龄为(40.0±1.5)岁。

入院时,12例患者有持续性加重的头痛症,5例患者步态不稳,3例患者尿失禁,4例患者减压区域头皮张力增高或减压窗隆起,1例意识障碍加重,1例癫痫,12例脑疝。

GCS评分均在8分以下,颅骨缺损面积为(6×9)~(12×14)cm,14例为额颞部位缺损,各2例为额顶部、颞部缺损,1例为双侧额部缺损。

受伤后到实施颅骨修补的时间最短为3.5个月,最长为15个月,其中,13例为3.5~6.0个月,3例为6.0~11.5个月,1例为15.0个月。

1.2 方法
1.2.1 临床诊断19例患者均行脑CT检查,全部属于交通性脑积水,脑室系统呈中重度扩大,侧脑室前角的扩大程度最为明显。

6例患者另行MRI辅助检查,侧脑室周围部位的T2WI信号增高,前角部位增高尤为显著。

19例患者行腰穿检查,测量颅内压,13例在0.8~2.0Kpa之间,6例在2.0Kpa以上。

1.2.2 手术方案根据患者的颅内压及脑膜脑膨出现象,选择合适的分流管
(均为P-S管)。

若有明显颅内高压及膨出现象,则选用90~120mmH2O的中压型分流管;颅内压正常者但伴随明显膨出者,则采用中压或低压的分流管。

术前1d,常规使用抗生素,术中补充使用抗生素。

在全麻下,同期完成脑室腹腔分流以及颅骨修补手术。

颅内高压者:首先实施分流处理,穿刺点选定为侧脑室三角区,将其部分脑脊液引流出,降低颅内压;待颅内压降低,且膨出部分回缩到和骨缘持平之后,再实施钛网颅骨修补手术;若患者受伤后发生脑积水时间不长,存在炎性粘连问题,则需要对头皮和假性硬脑膜实施仔细分离。

骨窗部位受到强拉且硬模下出现积液者:首先作小口,将积液引出,然后进行缝合。

双侧颅骨修补者:在额角部位进行穿刺引流,若患者脑室呈不对称性扩大,则易扩大一侧的额角作穿刺点。

需要注意,在为患者放置钛网时,应当小心保护分流管,避免分流管受损;对假性硬脑膜加以悬吊;加压包扎时,应及时拔除引流管,然后包扎。

术后继续用抗生素;于术后1~2d,将头皮下引流管拔除;术后7d,实施脑CT 或者MRI复查,根据伤口具体恢复情况,选择是否拆线。

1.3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Salmon分流手术临床效果评定标准对本次19例患者的疗效加以评价,术后评分比治疗前提高2级者均为有效,比治疗前降低2级者均为无效。

2 结果
本组19例患者经颅骨修补及分流手术同期治疗后,有效者19例,总有效率达到94.74%(18/19),1例无效,无效率为5.26%(1/19)。

术后,0例患者有切口感染、颅内感染、过度分流、切口积液并发症,1例发生分流管堵塞,并发症发生率为5.26%(1/19)。

3 讨论
颅脑外伤后,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治疗,虽然能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使患者脑脊液的组织降低,但是,脑脊液循环系统失去颅骨的保护后,便会出现脑组织膨出、脑室形态改变、结构与内部压力转变、蛛网膜下腔出血、周围组织、粘连、大静脉窦闭塞等问题,反过来又会使脑脊液的回流机制受到影响[2]。

研究发现,长时间的脑脊液回流障碍会使患者在颅骨缺损后发生高压性地脑积水症,主要表现为交通性积水,破坏a患者的脑组织功能[3]。

解决颅骨缺损后脑积水问题的主要方案为颅骨修补及分流手术,但是,两类手术的分期疗法及同期疗法存在较大的差异。

当前的各项研究表明,同期疗法所展现出的优势明显地高于分期疗法,应当成为治疗此后遗症的首选方案[4]。

我院以1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其实施脑室腹腔分流以及颅骨修补的同期手术,结果显示,18例患者有效,有效率达到94.74%,仅有1例效果不甚明显。

说明这一术式的确可以使患者在免遭二次手术创伤的基础上,实现病情的有效控制。

就其并发症而言,分期手术术后普遍有切口感染、颅内感染、过度分流、切口积液等问题,而我院此次研究的19例患者经同期治疗后,未有1例发生此类症状,仅有1例发生轻度的分流管堵塞问题。

综上所述,颅骨修补手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同期实施,才能够使颅骨缺损、脑积水得到快速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建民,张荣伟,袁绍纪,等.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颅骨缺损同期治疗研究[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4):193-195.
[2]王志明,殷尚炯,曹藏柱,等.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24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4):2111-2112.
[3]陈润宏,王绘龙,郭红英.慢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同期手术治疗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4):509-510.
[4]曾强军,甘邻元,周明森,等.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诊治探讨[J].四川医学,2013,34(8):1221-12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