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缺损合并交通性脑积水同期治疗的疗效与分析

合集下载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4年7月来院行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观察组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并行颅骨修补术,对照组采取分期手术治疗,即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半年再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采取室-腹腔分流术并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颅骨缺损;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是颅脑外伤术后常见症状,主要由脑外伤手术中去骨瓣减压形成而引起的疾病,临床症状以颅内压升高为主。

该病病情较重,患者容易长期处于昏迷状态,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

为降低该病的发生率,我院从2011年1月~2014年7月开始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并行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对其进行报告: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1年1月~2014年7月来院行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80例。

随机分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30~47岁,平均年龄(37.4±4.5)岁;单侧减压术18例,双侧减压术22例;手术开窗面积(8.3±2.4)×(16.5±1.8)cm。

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1~48岁,平均年龄(38.4±4.7)岁;单侧减压术19例,双侧减压术21例;手术开窗面积(8.4±2.3)×(16.6±1.7)cm。

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24例临床分析

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24例临床分析

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24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6-09-23T15:34:09.7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作者:古军[导读] 对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采用同期手术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人民医院 454950 摘要:目的:探讨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48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2个月后再进行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同期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采用同期手术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同期手术;颅骨缺损;脑积水颅骨缺损是常见的一种颅脑损伤,目前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常用的手术是大骨瓣减压术,它能有效的缓解患者颅内压,进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由于重型颅脑损伤会导致患者形成脑积水,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

为了探讨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随机我我院的48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进行同期手术和分期手术治疗,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00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诊断标准,颅骨缺损直径大于3厘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24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23岁-70岁,平均年龄为(43.6±2.5)岁;对照组24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24岁-75岁,平均年龄为(45.5±1.3)岁。

I期同侧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治疗体会

I期同侧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治疗体会

I期同侧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治疗体会标签:颅骨缺损;脑积水;治疗体会[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a)-140-01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是颅脑损伤病人及术后常见的后遗症,主要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是常用方法。

单纯使用一种手术方法及分期手术虽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术后反应、并发症以及费用较多。

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1年初~2007年初共治疗了30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病人。

均于I期手术修补颅骨缺损的同时行同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

该组病人男性24例,女性6例。

年龄最大62岁,最小16岁,平均39.3岁。

颅骨缺损的原因有:颅脑外伤20例,高血压病脑出血10例。

颅骨缺损直径在3~12cm。

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脑积水,并产生一定的临床症状。

手术时间在3-6个月。

多数在3—4个月内进行。

2治疗方法所有病人术前化验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并且无感染情况存在。

术前常规行腰椎穿刺术,了解颅内压力,化验脑脊液情况。

根据结果选择合适的分流管。

穿刺点选在颅骨缺损侧。

如作脑室前角穿刺,穿刺点在前额发际内中线旁2.5cm处;作脑室后角穿刺,穿刺点在枕外粗隆上5-6cm,中线旁3cm处:作脑室三角部穿刺,穿刺点在外耳道上方及后方各4cm处。

修补材料均采用医用金属钛板。

手术方法: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自颅骨缺损处原切口进入,依次分离头皮、颞肌及硬脑膜各层,注意不要分破假性硬脑膜,如果分破,要严密缝合。

后还纳已塑型好的钛网材料并且固定。

接着行同侧脑室穿刺术,并沿皮下放置相应压力的引流管引流到腹腔。

此处要注意的是:①原切口接近脑室穿刺点时可牵开皮肤切口,在缺损骨缘外钻孔穿刺;如果原切口离穿刺点远的情况下要在同侧脑室穿刺点处另做一切口穿刺引流。

②术中根据脑压的情况决定手术顺序。

如果脑压不高,先行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再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

如果压力过高,脑组织较膨出,骨瓣还纳相对较困难,要先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放出适当的脑脊液。

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目的:探究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2例确诊为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患者,按照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行同期手术)和对照组(行分期手术),各51例患者。

两组均实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治疗,术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临床的治疗总有效率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3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1.57%,组间比较,P<0.05。

结论:同期手术治疗外伤后颅骨缺损伴随脑积水可以使得患者颅骨和脑组织功能逐渐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在减少患者生理与心理痛苦的同时,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标签: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脑积水;临床分析颅脑缺损患者手术后易并发脑内损伤,这对患者来讲非常不利。

同时,会造成脑积水情况,使得患者颅脑缺损并发脑积水对脑部损害加重,进而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构成严重的威胁[1]。

以往多采取分期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二次手术易引发感染现象,使得患者的疼痛加剧。

为此,本研究选取近年来收治的102例外伤性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探究其通过同期手术治疗的效果,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2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患者,参与研究的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按照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行同期手术)和对照组(行分期手术)各51例。

观察组患者男35例,女16例;最低年龄16岁,最高年龄64岁,平均(43.2±4.5)岁。

其中打架斗殴伤11例、车祸伤19例、高空坠落伤12例、意外伤6例、其他致伤3例。

对照组患者男33例,女18例;最低年龄15岁,最高年龄66岁,平均(45.2±3.7)岁。

其中打架斗殴伤有12例、车祸伤有21例、高空坠落伤有11例、意外伤有5例、其他致伤2例。

脑积水论文:同期手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疗效观察

脑积水论文:同期手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疗效观察

脑积水论文:同期手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同期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 8月至2010年9月同期v p和颅骨修补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术后颅骨塑型满意,无死亡病例,无感染及出血,2例出现皮瓣下积液,经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后消失;患者表情淡漠、尿失禁或夜尿多现象均有改善或消失。

术后1w复查头颅ct 脑室未见进一步扩大,随访4~12个月患者扩张脑室不同程度缩小,反应迟钝者精神状态、反应能力均有改善。

结论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协同效应增加,患者手术、麻醉风险及感染机会减少,并发症减少,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减轻,临床效果满意,方法可行、有效。

【关键词】脑积水;颅骨缺损;同期手术;疗效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术式选择存在争议,传统方式为脑室(ventriculopeiftoneal,v p)后择期行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2005年 8月至2010年9月我们采用同期v p和颅骨修补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19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例中男15例,女4例,年龄19~61岁,平均385岁,去骨瓣减压术后2~3个月13例,3~5个月6例,均为单侧额颞顶部或颞顶部颅骨缺损,缺损范围:8 cm×8 cm~12 cm×12 cm。

临床表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尿失禁或夜尿多。

11例颅骨缺损处脑膜脑膨出明显,8例仅有局部张力增高。

ct示侧脑室及三、四脑室扩大,脑室间径/头顶间径>026,患侧侧脑室扩大超过对侧。

术前测颅内压80~140 mm h2o者16例,140~180 mm h2 o者3例,脑脊液常规检验正常,患者无发热、颅内或肺部感染及器官功能不全表现。

排除曾行vps或其他分流术、既往确诊中风或不合作者。

1 2 治疗方法术前腰穿测颅内压,预置合适开放压,颅骨修补材料采用医用钛合金网,v p分流采用metronic 自动调压中压分流管。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治疗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治疗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治疗目的:研究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同期手术治疗的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颅内高压,并存在缺损面积不一的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

所有患者均行同期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分流情况;结果:同期手术治疗有效率为100%,且术后患者颅骨外观均无异常,无出血、感染、死亡及分流管堵塞患者,治疗前患者存在的脑室扩大、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情况均显著好转。

随访6个月后,未见颅内压显著增高患者,无分流感染、分流过渡、分流不足患者,行CT复查患者脑室均呈程度不同的缩小,且精神状态显著改善;结论: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较为优秀的方法,值得应用于临床。

标签: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业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因交通或者高空坠落引发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越来越多。

目前,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上主要行大骨瓣减压术。

尽管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颅内高压,但是大骨瓣减压术常会导致术后脑积水,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

作为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传统上多先行VPS治疗,然后再于3个多月后进行颅骨修补,这种方法尽管效果较好,但患者需行2次手术,难以满足患者治疗上的需求[2]。

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将同期手术应用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治疗,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同期手术治疗的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78例,男54例,女24例,年龄为16岁——70岁,平均年龄为(35.50±2.50)岁。

其中因交通损伤导致40例,高空坠落损伤27例,意外伤导致8例,殴打伤导致3例。

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观察

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观察

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观察目的:分析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行分期手术与同期手术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8例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可分两组,行同期手术的44例患者为研究组,行分期手术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存质量及并发症。

结果:术后3、6个月,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2.72%)低于对照组的88.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0 2、3.986 0、5.842 9、7.513 0、3.492 4、6.167 7,字2=38.727 4,P<0.05)。

结论:脑积水伴颅骨缺损患者同期行颅骨修补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医治,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nerv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 combined with cranial defect by staging operation and homochronous operation.Method:A total of 88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 and skull defect data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March 2016.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operation time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4 patients who performed the homochronous operation were studied in the study group,and 44 patients with the staging operation were the control pared two groups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quality of survival and complications.Result:At 3,6 months after operation,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 poi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22.72%,lower than 88.63%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2.060 2,3.986 0,5.842 9,7.513 0,3.492 4,6.167 7,字2=38.727 4,P<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cranioplasty and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in same term for hydrocephalus and skull defect patients,can improve neurological function,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Hydrocephalus;Staging surgery;Homochronous operation;Skull defect脑积水伴颅骨缺损病症可由颅骨切除或手术减压后继发导致,也可由脑外伤直接引起,患病率占神经外科的30%,可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极大影响,因而有效处理该病对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1]。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19例临床总结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19例临床总结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19例临床总结目的:观察同期手术用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症状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19例颅骨缺损且伴随脑积水的患者,为其实施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的同期手术治疗,回顾其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本组19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4.74%(18/19),1例无效。

术后,1例发生分流管堵塞,并发症发生率为5.26%。

结论:为颅骨缺损伴随脑积水的患者同期开展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疗效较高,且无明显并发症,具有推广价值。

标签:颅骨缺损;脑积水;同期手术;效果颅骨缺损、脑积水均是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的后遗症,出现此后遗症后,患者本已好转的病情会再度加重,需实施修补手术以及分流手术治疗,康复进程明显受限。

以往时期,分期手术是治疗此后遗症的首选方案,脑室腹腔分流术为先行者,用于解决脑积水问题,颅骨修补手术需要在分流后的3~6个月实施。

此术式不仅会使患者面临两次手术创伤,增加患者的生理、心理、经历负担,还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使患者失去最佳的康复时机[1]。

当前时期,部分研究者针对分期手术的缺陷,展开了同期手术效果调研工作,为同期手术积累了诸多经验。

我院此次为19例颅骨缺损伴随脑积水的患者行同期手术,对其疗效以及并发症加以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所选19例对象为我院在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均为颅骨缺损伴随脑积水的患者,男14例,女5例,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为71岁,平均年龄为(40.0±1.5)岁。

入院时,12例患者有持续性加重的头痛症,5例患者步态不稳,3例患者尿失禁,4例患者减压区域头皮张力增高或减压窗隆起,1例意识障碍加重,1例癫痫,12例脑疝。

GCS评分均在8分以下,颅骨缺损面积为(6×9)~(12×14)cm,14例为额颞部位缺损,各2例为额顶部、颞部缺损,1例为双侧额部缺损。

受伤后到实施颅骨修补的时间最短为3.5个月,最长为15个月,其中,13例为3.5~6.0个月,3例为6.0~11.5个月,1例为15.0个月。

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论文

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论文

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8月间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因外伤导致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7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同期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脑室改善情况、意识障碍以及大小便等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行同期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均得到满意结果,无患者感染;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小便失禁等,术后相关症状改善或消失,而且颅骨修补区外观正常。

结论: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同期手术,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患者恢复较好,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颅骨缺损;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98-01颅脑损伤( head injury)在急诊临床较为常见,约占全身损伤的 15% —20% 左右,且常与身体其他部位复合存在,引发因素较多,最多见的为工伤,打架斗殴以及车祸等,其致死率及致残率居全身各类损伤的首位[1]。

重型颅脑损伤硬膜下、脑内血肿常需行去骨瓣减压手术,在临床取得较好疗效,但该方法也有其缺点,行该手术患者术后常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导致脑积水常见并发症有脑积水及脑穿通畸形,其发病率为0.7%—29%。

传统治疗方法是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再择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我院为探讨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效果而开展了此次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2年8月间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因外伤导致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73例,所以患者均经过影像学确诊;其中男性48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17—65岁,平均(37.4±2.9)岁;其中工伤13例,车祸34例,打架斗殴15例,高坠伤7例,其他4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颅内压增高表现,不同面积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19例临床总结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19例临床总结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19例临床总结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同期手术在治疗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方面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9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进行同期手术治疗,并观察其疗效。

结果:近期观察总有效率为89.5%,远期观察总有效率为100%。

结论: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进行同期手术治疗,其并发症少,且能有效缓解患者神经功能,从而较快恢复意识,能较大改善患者的预后康复情况,其临床效益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颅骨缺损;脑积水;同期手术临床医学中的一种术后常见症,就是颅骨缺损伴脑积水,这种症状主要是由于重型脑外伤和颅脑损伤手术后患者的后遗症和并发症引起的,患者在手术治愈后病情反复或者恶化[1]。

因此要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的临床治疗引起高度重视。

现以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9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了同期手术在治疗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方面的临床疗效。

其详情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9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其中男11例,女性8例,年龄均在30-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岁。

其中交通事故导致颅骨缺损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例。

缺损面积:8cm×8cm-12cm×12cm。

临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意识障碍、表情冷漠呆滞、反应相对迟钝,经头颅CT检查,侧脑室及三、四脑室有扩大趋势。

患者脑脊液常规检查无异常,无伴随发热等症状,不存在颅内及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手术前用腰穿的方式对颅内压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根据颅内压情况及脑膜脑膨情况,确定术前分流管压力。

所有患者均经原切口进入,其中11例患者采用可调压分流管,8例患者采用固定压分流管,并于术前1小时进行抗生素的静脉滴注。

然后对患者进行VPS,一般情况下,在颅骨缺损的对侧额角或同侧枕角选择穿刺点,但要保持分流管距离骨窗缘2cm以上,以防止分流管钛网边缘划破,从而影响分流的顺利进行。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27例分析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27例分析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27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一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对27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联合手术治疗。

结果: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症状临床症状显著改善21例(78%),良好5例(19%),改善不明显1例(3%)。

结论:联合手术治疗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减少手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颅骨缺损伴脑积水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外科治疗常需要行颅骨成形及脑室一腹腔分流术。

单纯使用一种手术方法及分期手术虽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术后反应及并发症较多。

自2003年3月~2009年5月我科对27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行一次性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7例患者中男19例,女8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7.1岁。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1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行清创+去骨瓣减压术后9例,颅骨缺损时间3~6月10例,大于6~12月14例,1年以上3例。

临床症状以慢性颅内压增高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伴有意识、智力障碍、运动功能障及尿失禁等。

头颅CT示不同程度颅骨缺损及双侧脑室扩大。

其中高压性脑积水21例,等压性脑积水6例。

无明显发热及颅内感染表现或感染症状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1.2 手术方法:①术前准备:术前常规行腰穿测量颅内压,颅内压在0.7~2.0kpa有6例,2.0kpa以上有21例;脑脊液蛋白含量均<500mg;颅骨修补材料均采用医用金属钛合金网修补。

对于高压性脑积水选用中压型(90~120mmH2O)脑室腹腔分流管;常压性脑积水并脑膜脑膨出者,选用中低压型分流管。

脑室-腹腔分流管均采用美国美敦力V-P分流管。

②手术在全麻下进行,由原手术切口进入,分离头皮(或颞肌)与假性硬脑膜。

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6-12-06T15:38:10.4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作者:钱小忠[导读] 外伤后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伤情,早期的治疗方法是骨瓣减压术。

(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苏州市吴江区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苏州 215221)【摘要】目的:探讨26例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26例,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同时选择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期手术,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及分流感染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好,具有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等优点,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颅骨缺损;脑积水;同期手术【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086-02外伤后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伤情,早期的治疗方法是骨瓣减压术,可有效缓解颅内高压,降低死亡率,但是术后患者易出现并发症,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炎症反应、脑积水等。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会加剧脑损害,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几率和生存质量[1],且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意识状态和预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传统手术治疗的方法是先行脑室-腹腔分流(VPS),待1~6个月后再进行颅骨修补术,分期手术虽然能够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积水表现,但常影响患者的康复,加重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选择同期手术效果更好。

本文中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26例,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材料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17~53岁,平均年龄34.5岁。

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分析

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分析

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150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75例,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比较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对比护理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显示,观察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的应用中临床效果明显,有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字】:颅骨缺损;脑积水;预见性护理颅骨缺损的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颅骨缺损不仅可导致患者头颅畸形还会造成患者头皮出现感染或皮下积液等症状[1]。

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护理,会导致病情加重并且并发脑水肿等并发症。

脑积水就是颅内蛛网膜下腔或脑内的脑脊液出现堆积情况,造成异常。

本次研究就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详情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我院于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150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男42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48.25±23.24岁)与观察组(75例,男35例,女40例,平均年龄为45.65±25.03岁),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后显示,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均完全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1.21常规护理方法1.术前、术中.医护人员需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材料,为患者进行理发、消毒;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关注患者身体与心理状态,出现问题要及时告知医师。

2.术后.手术结束后3d内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平均1h进行一次瞳孔、神志检测,为患者提供流食,术后3-10d意识未清醒的患者需要由医护人员定时为其翻身、活动关节。

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治疗评价

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治疗评价

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治疗评价目的:评价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49例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同期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脑缺损修补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硬膜下积液、血肿、脑内血肿、过度分流及术后感染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在切口脑脊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疗效好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外伤性颅骨缺损;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颅脑缺损修补术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0-0039-02脑积水是颅骨缺损后较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8%~28.0%,对患者神经功能有明显损伤[1]。

以往此病多采用分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脑缺损修补术治疗,但该术延长了治疗时间,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带来不利影响。

本研究采用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49例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腰穿测量颅内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17~69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2例,坠落和跌伤5例,重物击伤4例,其他原因致伤4例;颅骨缺损:单侧13例,双侧12例;经颅CT检查示轻度脑积水10例,中度脑积水9例,重度脑积水6例;平均颅内压(142.69±20.67)mm H2O,脑积水病史20~50 d,颅骨缺损病史111~186 d。

对照组24例,男女各12例,年龄18~68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1例,坠落和跌伤5例,重物击伤5例,其他原因致伤3例;颅骨缺损:单侧11例,双侧13例;经颅CT检查示轻度脑积水11例,中度脑积水8例,重度脑积水5例;平均颅内压(141.58±22.49)mm H2O,脑积水病史21~51 d,颅骨缺损病史112~187 d。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李海洲【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13【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kul defect with hydrocephalus treating by cranioplasty and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at the early stage or the same stage. Methods 88 cases of skul defect with hydrocephalu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Each group had 44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ranioplasty,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arly cranioplasty and ventriculo peritoneal shunt therapy. Compared the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stage cranioplasty and ventriculo peritoneal shunt to skul defect with hydrocephalus has obvious therapeutic effect.%目的:观察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

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的效果比较

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的效果比较

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的效果比较目的比較分析腦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收治的54例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同期手术组(27例)和分期手术组(27例),同期手术组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分期手术组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4周~7个月后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分流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医疗费用、再次手术情况。

结果两组分流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期手术组神经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分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期手术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的心理健康和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分期手术组(P 0.05);the excellent rate of nerve function recovery in the synchronous oper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synchronous operation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general health of 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in the synchronous operation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asynchronous operation group (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纳入标准:①经CT或MRI证实为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②临床症状至少包括认知障碍、步态不稳及括约肌功能障碍中的一项;③具有同期或分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适应证;④患者或其家属自愿加入本研究。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及分期手术治疗的比较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及分期手术治疗的比较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及分期手术治疗的比较目的比较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与分期手术的疗效,为临床择优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7月—2017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沛县人民医院61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依据时机不同分为实验组(分期手术,31例)和对照组(同期手术,30例)。

观察两组疗效,统计并发症。

结果实验组治疗优良率(77.42%)与对照组(76.67%)比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2.58%)低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或分期手术疗效相近,但分期手术并发症较少,有益于患者早期恢复,更具推广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operation of skull defect combined with hydrocephalus in the same period and staging,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61 cases of skull defect combined hydrocephalus patients from July 2013 to June 2017 in these two hospitals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ll patients with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V-P shunt)combined cranioplasty for treatment,according to different time,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1 cases of surgical staging)and 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 of surgery).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statistical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77.42%,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of 76.67% (P>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22.58%,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f 53.33%,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Surgical treatment of skull defect combined with hydrocephalus has similar curative effect,but it has less complications,and is more beneficial to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Key words] Skull defect;Hydrocephalus;Simultaneous surgery;Staged surgery去除骨瓣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非临床常见病,多由严重颅脑外伤或颅内疾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所引起[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骨缺损合并交通性脑积水同期治疗的疗效与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去大骨瓣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交通性脑积水同期治疗的疗效与分析。

方法28例患者,均为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将28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形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14例患者为观察组,另一组不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14例患者为对照组。

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14例患者意识障碍以及语言障碍程度均减轻,头部CT复查均未见脑室扩大,28例患者中2例出现分流管感染,无死亡病例。

结论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疗效明显,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标签:颅骨缺损;脑积水;治疗
我科自2010年3月~2014年5月对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采用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和颅骨骨缺损修补术的方法共治疗脑积水和颅骨缺损患者28例,其中采用同期治疗的14例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科自2010年3月~2014年5月28例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行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14例患者为观察组,另一组不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14例患者为对照组,28例患者中男22例,女6例,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40岁,所有患者术前由有意识障碍5例,痴呆、步态不稳及反应迟钝患者23例。

中、重度颅脑损伤术后28例,其中闭合性颅脑损伤2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2例,均于伤后24~48h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

颅骨缺损直径为10×15cm,临床上以慢性颅内压增高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骨窗张力渐进性增大、膨出呈脑覃样改变,突出的脑组织不断膨出而嵌顿、坏死从而导致部分患者意识障碍程度进行性加重,肢体肌力、肌张力减弱导致行走不稳定,此外可表现语言及智力障碍。

头颅CT及MRI均提示脑室系统扩大、其中三脑室扩大以及双侧侧脑室额角扩大尤为明显病灶侧侧脑室扩大程度大于对侧。

术前腰穿测颅内压80~140mmH2O。

脑脊液常规检查基本正常,生化检查蛋白含量升高,眼底检查无视乳突水肿现象。

全部病例均病情稳定,无明显发热以及颅内感染等表现或肺部感染已得到有效控制,无器官功能衰竭表现。

1.2方法①V-P分流管为美国凤凰公司生产抗虹吸管(中压)。

颅骨缺损修补材料为博纳公司生产的三维钛合金网②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分两步:先行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选同侧侧脑室枕角作为穿刺点,释放出部分脑脊液,使膨出部分的脑组织回缩至与骨缘相平(以利于修补),分流管腹腔端通过腹腔镜在剑突下置入并固定于左下腹或者陶氏腔。

然后沿原手术切口切开头皮,以电刀沿颞肌及其腱膜深面锐性分离肌皮瓣至完全显露骨窗边缘,数字成型三维钛网完全覆盖于骨窗上,周围以10颗金属钛钉固定,缝合颞肌并将颞肌游离缘缝合固定在钛网上,分层缝合手术切口,术后置皮瓣下引流管2~3d,加压包扎。

2结果
28例患者一般术后10~12d拆线,术后言语,四肢肌张力有一定的好转,6个月后意识障碍程度减轻。

2例出现分流管腹腔端感染,通过:选用敏感抗生素;拔除分流管;持续腰大池外引流并鞘内注射庆大霉素(成人l~2万U/次)或阿米卡星200mg(100ml盐水中加入200mg阿米卡星后抽出10ml),感染控制后再行分流术。

术后1~2w复查头部CT示脑室无进一步扩大。

随访4~6个月部分脑室有一定的缩小,见表1。

3讨论
颅脑损伤术后发生交通性脑积水的确切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普遍认为是:①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量的血性脑脊液对脑膜将产生强烈的刺激,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导致软脑膜与蛛网膜发生粘连或者堵塞蛛网膜绒毛,从而造成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障碍;②因外伤性所致血性脑脊液直接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或红细胞阻塞蛛网膜颗粒妨碍其吸收脑脊液,从而造成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障碍。

由于脑室和脑容积进行性扩大,加大了脑表面的吸收面积,加之去骨瓣后脑组织膨出,可使脑压降低,这是交通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颅内压多在正常范围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颅脑手术后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通过颅骨缺损合并交通性脑积水同期治疗可以有效解决一下问题:①去骨瓣减压术后3个月,挫伤失活的脑组织软化、萎缩,骨窗处塌陷明显,在大气压力和重力作用下,体位变换时可有脑移位,使脑中线结构发生移位或偏斜.因此严重影响脑功能的恢复,通过颅骨修补术可以避免大气压直接通过缺损区作用在脑组织上,从而所引起的局部脑萎缩以及集中的脑废用症状;②同时患侧脑室也逐渐向缺损区扩张、膨出或变形,加重脑损害。

因此早期手术可以分开皮瓣及骨窗边缘对硬膜的粘连.解除对脑表面血管的牵拉.改善局部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可使局部脑血流量增加.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另外颅骨修补能够消除大气压及皮瓣本身对大脑皮层局部的压迫,降低缺损区局部颅内压,有利于神经功能改善;③通过V-P分流术可以降低脑脊液的静水压,减轻对脑室壁的压迫,使脑室缩小,从而改善脑萎缩而导致的进行性痴呆。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明显的优越性。

主要是增加手术的协同效应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手术及麻醉的痛苦。

因此颅骨缺损合并交通性脑积水同期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85-486.
[2]格罗斯曼,主编.王任直译.神经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9-140.
[3]张世忠,邹志浩,徐如祥.颅脑外伤后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的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8):494-496.
[3]隋峰,陈建.医药前沿外伤性脑积水动物模型制作及其发生机制的探討[J].医学信息,2013:22.
[4]杨彩侠.同期治疗脑积水和颅骨缺损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08,7,3(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