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及

中国数学教育的研究,真正地发端是20世纪70年代末,追溯到此前,只是一些零散的、以教材编写为主流的研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对学科开展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讨。因此,中国数学教育的当代研究,时间的起点界定为20世纪70年代。数学研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是一种工具,它逻辑性很强,可以训练人们的思维能力,能让人们的思维更敏捷,同时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在教学科目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除了语言学科涉及很少以外,其他学科都会用到数学。所以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是数学老师的第一职责。因为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培养他们较好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思维能力学习兴趣独立思考综合素质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忽视了“怎么教”与“怎么学”的有机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主要是机械地记忆,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是“填鸭式”教学。作为一名教师,都是课前进行精心的教案准备,立足于知识的细节,设计出细致的教学方案,讲课中能够把数学知识阐述清楚。但是,有的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甚至有的学生表示无学习兴趣,还有一些学生反映做题时找不到思路,究其原因,在于虽然教师在“怎么教”上下足了功夫,

但却忽视了学生们“怎么学”的重要环节。2.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目前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教师不得不全力以赴抓成绩,往往在教学活动中,忽视了应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疏忽了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时常走“为考试服务”“为成绩服务”的捷径,把培养能力晾在了一边。3.课堂教学中,不能够灵活兼顾“优、中、差”不同之类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因为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照顾到中下水平学生,因而会多数时候都以中下学生为起点,对其中的某一知识点不厌其烦反复强调,一节课下来,中、下水平的学生疲于应付回答问题,导致失去学习乐趣,而优等生因为受到“冷落”,表现出无聊之极。4.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由于教师长久的教学习惯,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学模式,不管什么课型都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教学,不进行创新。要针对性地设置一些开放性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多向思维,求新思维。让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思路,充分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5.存在重视笔算,忽视口算的现象。在低年级,虽有口算训练,但为了追求正确率,老师会统一要求用笔算来进行验算,形成习惯,学生就会认为口算是不重要的。它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计算速度会越来越慢,影响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也让学生失去自信,逐渐对数学产生了畏惧感,丧失了学习兴趣。二、如何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1.培养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教师讲课主要内容、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使学生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二

是培养学生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上第一时间解决。三是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听课与动手同时进行,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学习大有益处。2.培养认真阅读的习惯。要教会学生认真读题、审题。“读题”就是要求读出题的意思,要解决计算的是什么数字,求的是什么结果。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要读题,理解意思,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教学中不难发现,小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非常的普遍。3.培养认真做题的习惯。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口算、简算的能力,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上,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中,要把检验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坚持下去,让学生养成一种好的做题习惯。

4.培养学生认真记录的习惯。要教育学生上课时多动脑、多动嘴,多动手。“动手”就是要做记录,将老师讲的重点内容、重点知识点记录在书上,或者是本子上,然后反复学习领会,把握重点,攻克难点。三、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创设活动情境。例如,在学习了4种乘法数量关系后,可以让学生扮演小采购员,将讲台布置成小商店,讲桌当柜台,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推举1名学生当售货员,其余学生充当顾客,先从买简单的文具开始,练习模拟购物,再练习买日常用品,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物品的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2.联系生活实际。从2~4年级儿童解答一致和不一致应用题上看,学优生较多地使用问题模型

策略对问题进行表征,学差生较多地使用直接转换策略对问题进行表征,如针对应用题“老大难”问题,在学完乘、除法常见的数量关系后,可以让学生帮家里买米买菜,进行实际的应用和练习,逐步学会计算单价、总价和差价,培养实际应用能力。3.开展游戏竞赛。游戏是儿童最欢迎的一种活动方式,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一些小游戏作为学习的道具,可以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轻松欢快地学习数学知识,吸引学生参与和领会。

4.动手操作实践。通过操作,可以发展形象思维,动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亲身体验,使他们通过操作形成表象,直接感知和体验事物,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四、结语总之,任何一门功课都有一定的难度和考验,在数学教育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学习进步,激起他们的学习动力,让课堂成为师生教学相长的平台,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汲取最多的知识,还有待于教师们进行共同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喻平,徐斌艳.中国数学教育的当代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1,(06).

[2]陈英和.小学2~4年级儿童数学应用题表征策略差异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04).

[3]郭海娟.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