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临床路径表单
各临床科室临床路径目录
呼吸内科肺血栓栓塞临床路径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肺脓肿临床路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路径胸膜间皮瘤临床路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耳鼻喉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声带息肉临床路径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喉癌临床路径鼻出血临床路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路径甲状腺肿瘤临床路径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临床路径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下咽癌临床路径腺样体肥大临床路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路径口腔科舌癌临床路径唇裂临床路径腭裂临床路径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牙列缺损临床路径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临床路径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可摘义齿修复临床路径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路径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路径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路径单纯疱疹临床路径乳牙中龋临床路径乳牙慢性牙髓炎临床路径个别乳磨牙早失临床路径外科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肾结石临床路径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凹陷性颅骨骨折临床路径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心血管内科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路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房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临床路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临床路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临床路径主动脉夹层(内科)临床路径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路径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路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临床路径胸外科喷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食管癌临床路径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漏斗胸临床路径非侵袭性胸腺瘤临床路径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纵膈良性肿瘤临床路径食管裂孔疝临床路径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气管恶性肿瘤临床路径食管平滑肌瘤临床路径纵膈恶性畸胎临床路径心脏大血管外科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一)室间隔缺损临床路径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路径(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临床路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临床路径法洛四联症临床路径主动脉瓣病变临床路径(一)升主动脉瘤临床路径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路径(二)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二)肺动脉瓣狭窄临床路径二尖瓣病变临床路径主动脉瓣病变人工机械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临床路径升主动脉瘤/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路径泌尿外科肾癌临床路径(一)膀胱肿瘤临床路径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肾结石临床路径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肾癌临床路径(二)肾盂癌临床路径输尿管癌临床路径前列腺癌临床路径肾上腺无功能腺瘤临床路径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肾病学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狼沧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I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临床路径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临床路径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路径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临床路径慢性肾脏病贫血临床路径内分泌科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嗜络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库欣综合征临床路径Graves病临床路径垂体催乳素瘤临床路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路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路径尿崩症临床路径原发性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路径消化内科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大肠息肉临床路径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路径喷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临床路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临床路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临床路径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临床路径溃疡性结肠炎(中度)临床路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神经外科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颅后窝脑莫临床路径垂体腺瘤临床路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路径颅骨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大脑中动脉瘤临床路径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大脑半球胶质瘤临床路径大脑凸面脑膜瘤临床路径三叉神经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椎管内神经瘤临床路径眼科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路径共同性斜视临床路径上脸下垂临床路径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路径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路径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临床路径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临床路径角膜裂伤临床路径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临床路径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临床路径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肿瘤科甲状腺癌临床路径结肠癌临床路径胃癌临床路径妇科子宫腺肌病临床路径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宫颈癌临床路径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神经内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脑出血临床路径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癫痫临床路径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路径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路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路径颈动脉狭窄临床路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路径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临床路径产科胎膜早破经阴道分娩临床路径自然临产经阴道分娩临床路径完全性前置胎盘临床路径过期妊娠临床路径医疗性引产临床路径产钳助产临床路径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经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产褥感染临床路径小儿外科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路径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临床路径尿道下裂临床路径急性肠套叠临床路径儿童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儿童室间隔缺损临床路径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路径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临床路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临床路径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临床路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临床路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临床路径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临床路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路径梅克尔憩室临床路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临床路径肾母细胞瘤(1-2期)临床路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临床路径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路径隐睾(睾丸可触及)临床路径血液内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初治APL临床路径完全缓解的APL临床路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MDS-RAEB)临床路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临床路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路径血友病A临床路径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临床路径皮肤科带状疱疹临床路径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寻常型天疱疮临床路径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临床路径白癜风临床路径淋病临床路径慢性光化性皮炎临床路径荨麻疹临床路径系统性硬化症临床路径寻常座疮临床路径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路径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颈椎病临床路径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肱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尺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髌骨骨折临床路径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股骨下端骨肉瘤临床路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路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路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临床路径胸椎管狭窄症临床路径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路径髋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膝内翻临床路径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普通外科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急性乳腺炎临床路径直肠息肉临床路径门禁脉高压症临床路径腹股沟疝临床路径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血栓性外痔临床路径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路径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甲状腺癌临床路径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临床路径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临床路径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路径肝门胆管癌临床路径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路径胃癌临床路径脾破裂临床路径胰腺癌临床路径胰腺假性囊肿临床路径肠梗阻临床路径小肠间质瘤临床路径克罗恩病临床路径肠外瘘临床路径肛裂临床路径肛周脓肿临床路径小儿内科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麻疹合并肺炎临床路径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初治儿童(ALL)临床路径完全缓解的儿童(ALL)临床路径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初治儿童(APL)临床路径完全缓解的儿童(APL)临床路径矮小症临床路径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路径川崎病临床路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路径癫痫临床路径I型糖尿病临床路径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原发性肾病综合症临床路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路径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热性惊厥临床路径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路径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路径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临床路径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心血管内科专业9个病种临床路径
房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房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ICD-10:I47.101)。
经导管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消融治疗(ICD-9-CM-3: 37.34/37.2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华医学会《ACC/AHA/ESC 2003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年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指南》(JACC 2003,42卷,第8期)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1.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定义为激动起源自心房内较小区域,然后离心性扩布,并于此后心动周期内较长的时间内无心内膜的激动。
此类心动过速多为自律性增高机制,心房率通常在100–250次/分。
部分患者可以是多灶性起源,表现为房速频率不一致以及心电图P波形态多变。
(1)临床表现:包括心悸、眩晕、胸痛、呼吸困难、疲乏及晕厥等。
儿童可出现进食困难、呕吐及呼吸急促。
局灶性房速多呈短阵性、阵发持续性,部分呈无休止性。
呈短阵性发作或持续时间短的房速,如果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或者在房性心动过速终止时有窦性停搏,可导致晕厥或黑朦。
局灶性房速患者的临床一般为良性过程,但无休止性发作可以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病或加重原有心血管疾病,引起心力衰竭。
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往往可以加重发作。
(2)心电图表现:心电图常表现为长RP’。
PR间期的变化一般与房速的频率有关。
如出现房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则可以排除AVRT。
(3)根据局灶性房速时体表心电图的P波形态,可以初步判定其起源部位。
P波在Ⅰ和AVL导联呈负相,或V1导联呈正相,一般提示为左房起源。
此外,下壁导联P波呈负相,提示激动由下向上传导;下壁导联P波呈正相,提示激动由上向下传导。
主动脉夹层临床路径表单
血管外科会诊有无择期
手术指征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三级医师查房记录
根据病情调整诊疗方案
主动脉夹层常规治疗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
项,预约复诊日期
完成出院病历书写
将出院记录副本交给患者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 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 疗的方案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主动脉夹层常规护理
特级护理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 压监测等)
绝对卧床
临时医嘱:
逐步撤除镇痛、镇静治疗
逐步撤除静脉降压和控 制心室率药物
逐步加用服降压和控 制心室率药物
复查红细胞沉降率、C反 应蛋白、血常规、尿常规、 肝肾功、电解质
其他对症治疗
长期医嘱:
主动脉夹层常规护理
一级护理/二级护理
床上或床边活动
血压、心、率测量每天2次
一级护理/二级护理
出院宣教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无 有,原因:源自1.2.护士签名
医师
签名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完成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描记12导联心电图、床旁X线胸片、心脏
及主动脉超声、测量四肢血压
生命体征监测
对主动脉夹层作出初步诊断和病情判断
开始镇痛,控制血压和心率治疗
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
持续血压、心率监测
镇痛,控制血压和心率至理想范围
行主动脉CTA或MRA检查
进一步抢救治疗
大血管外科或心血管介入科会诊
主动脉夹层常规护理
特级护理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监测等)
心内科临床路径表单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
0/20.1/20.9)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
06/36.07)(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
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2.心电图表现: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或T波倒置≥0。
2mV,胸痛缓解后ST—T变化可恢复。
3。
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
4.临床类型:(1)初发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III级以上。
(2)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史,近1个月内心绞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即加拿大劳力型心绞痛分级[CCS I-IV]至少增加1级,或至少达到III级)。
(3)静息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20分钟以上。
(4)梗死后心绞痛: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后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5)变异型心绞痛: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一过性抬高,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仅有少数可演变为心肌梗死。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
危险度分层:根据TIMI风险评分或患者心绞痛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结果,分为低、中、高危三个组别.2。
卫生部临床路径全部病种目录(含病种名称、ICD码及文件号)--吐血整理
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6.1)
行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35.51/35.61/ 35.71),年龄在18岁以下的 行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35.53/35.62/ 35.72),年龄在18岁以下的
卫办医政发〔2009〕148号
卫办医政发〔2010〕91号 卫办医政发〔2010〕91号
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一览表
64 心脏主动脉瓣病变(I06.0-I06.2 /I35.0-I35.2/Q23.0-Q23.1)
65 升主动脉瘤/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I71.0-I71.2)
66 贲门失弛缓症(K22.001) 67 自发性气胸(J93.0-J93.1) 68 食管癌(C15/D00.1) 69 支气管肺癌(C34/D02.2) 70 闭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S22.3\S22.4伴S27.2) 71 漏斗胸(Q67.6) 72 非侵袭性胸腺瘤(D15.001+M8580/0) 73 肺良性肿瘤(D14.3) 74 纵膈良性肿瘤(包括纵膈囊肿)(D15.2,Q34.1) 75 食管裂孔疝(Q40.1,K44.902) 76 支气管扩张症(J47) 77 气管恶性肿瘤(C33) 78 食管平滑肌瘤(D13.0,M8890/0) 79 纵膈恶性畸胎瘤(C38.1-C38.3,M9080/3)
行下咽切除术、下咽加喉部分或喉全切除术(29.33/30.2-30.4) 行腺样体切除手术(28.6) 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27.69/29.4)
胸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弓置换术围手术期临床路径表设计与应用
胸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弓置换术围手术期临床路径表设计与应用发表时间:2020-05-19T17:20:14.187Z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5期作者:王君1郑晓梅2刘博3崔丹2霍明2杜宇2刘秀丽3田洋3※[导读] 针对胸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置换围手术期患者设计临床护理路径摘要目的针对胸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置换围手术期患者设计临床护理路径,并具体应用,设计出简约有效可行的临床路径表,以提高手术救治成功率,降低护理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方法根据主动脉弓置换术和胸主动脉夹层疾病的特点,征集专家意见、查阅文献,经临床医生和护士组讨论,参照临床路径10项标准,整合制定出临床护理路径表内容,并应用于围手术期护理中。
结果结论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有助于提高生存率与病人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治疗和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主动脉弓置换术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重要术式,此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手术风险极高,术后心功能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更易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
因此,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1,2]。
本研究对主动脉弓置换围术期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为积极辅助早期实施手术治疗与术后康复制定规范护理流程,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跟踪护理,以标准的医疗护理计划为依据,针对手术治疗过程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不仅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而且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成本,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护理服务。
1.临床路径表设计1.1前期准备,内容确认根据主动脉弓置换术和胸主动脉夹层疾病的特点,征集专家意见、查阅文献,经临床医生和护士组讨论,参照1997年美国外科协会制定的临床路径10项标准,整合制定初临床护理路径表内容[3]。
由责任护士负责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落实相应项目后,在内栏内相应条目打“√”,并对患者进行讲解加强宣教;护士长,根据路径项目检查、评估临床护理路径完成情况,对未完成的项目和需要改进的内容及时补充修正,调整内容,改进临床路径表内容。
心内科临床路径(2010年版,含表)
心内科临床路径房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房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ICD-10:I47.101)。
经导管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消融治疗(ICD-9-CM-3: 37.34/37.2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ACC/AHA/ESC 2003年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指南》(JACC 2003,42卷,第8期)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1.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定义为激动起源自心房内较小区域,然后离心性扩布,并于此后心动周期内较长的时间内无心内膜的激动。
此类心动过速多为自律性增高机制,心房率通常在100–250次/分。
部分患者可以是多灶性起源,表现为房速频率不一致以及心电图P波形态多变。
(1)临床表现:包括心悸、眩晕、胸痛、呼吸困难、疲乏及晕厥等。
儿童可出现进食困难、呕吐及呼吸急促。
局灶性房速多呈短阵性、阵发持续性,部分呈无休止性。
呈短阵性发作或持续时间短的房速,如果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或者在房性心动过速终止时有窦性停搏,可导致晕厥或黑朦。
局灶性房速患者的临床一般为良性过程,但无休止性发作可以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病或加重原有心血管疾病,引起心力衰竭。
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往往可以加重发作。
(2)心电图表现:心电图常表现为长RP’。
PR间期的变化一般与房速的频率有关。
如出现房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则可以排除AVRT。
(3)根据局灶性房速时体表心电图的P波形态,可以初步判定其起源部位。
P波在Ⅰ和AVL导联呈负相,或V1导联呈正相,一般提示为左房起源。
此外,下壁导联P波呈负相,提示激动由下向上传导;下壁导联P波呈正相,提示激动由上向下传导。
起源于高位终末嵴或右上肺静脉的房速的P波形态可以与窦律的P波形态相似。
然而前者的P波在V1导联多呈正相。
偶见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房速。
2.折返性房速。
主动脉夹层(内科)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表单)
主动脉夹层(内科)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主动脉夹层(内科)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主动脉夹层(ICD-10: I71.0)。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主动脉疾病诊治指南》(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14年)1.临床表现:(1)突发的持续剧烈疼痛,呈刀割或者撕裂样,向前胸和背部放射,亦可以延伸至腹部、腰部、下肢和颈部。
(2)有夹层累及主动脉及主要分支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如四肢特别是双上肢血压不对称。
2.辅助检查:(1)CTA、MRA或组织多普勒超声证实主动脉夹层。
(2)多数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D–二聚体明显升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主动脉疾病诊治指南》(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14年)。
处理原则:本临床路径主要针对主动脉夹层的高血压危象内科治疗部分。
一旦确诊本病,应当立即开始内科处理。
根据影像学结果,对患者DebakeyⅠ型和Ⅱ型夹层患者,为防止夹层恶化和破裂,应当尽早外科手术治疗。
对Debakey Ⅲ型患者,如病情稳定,不伴有并发症,可选择内科综合治疗。
1.控制疼痛:可选用吗啡、杜冷丁和镇静剂等,镇痛有助于控制血压和心率。
根据疼痛控制情况,可每6~8小时重复使用1次。
缺点是有可能成瘾。
疼痛剧烈的患者,可采用镇痛泵。
2.2.尽快控制血压和心率至可耐受的低限,二者同步进行:β1受体阻滞剂和血管扩张剂联合应用。
首先选用静脉给药路径:硝普钠(或乌拉地尔)加美托洛尔(或艾司洛尔)等,快速(10分钟内)将血压降至120/90mmHg以下,心率至70次/分以下;若病情允许,患者能耐受,逐渐调整剂量,将血压和心率降至100/70mmHg和50次/分左右。
稳定后,可逐步改用口服降压药物,如在β受体阻滞剂和(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的基础上,加用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ARB、ACEI、利尿剂等。
升主动脉瘤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路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5天
(手术日)
住院第4-6天
(术后第1日)
住院第5-7天
(术后第2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手术
□向家属交代病情、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完成术后病程
□上级医师查房
□麻醉医师查房
□观察生命体征及有无术后并发症并做相应处理
□上级医师查房
□血常规、尿常规
□血型、凝血功能、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
□CT或MRI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肺功能、脑血管检查、冠状动脉造影
长期医嘱:
□患者基础用药
□既往用药
临时医嘱:
□根据会诊科室要求开检查和化验单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同前
临时医嘱:
□术前医嘱:
□准备明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
升主动脉瘤/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升主动脉瘤/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ICD-10:I71.0-I71.2)
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ICD-9-CM-3:38.44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8天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必要时)
□换药(必要时)
□对症处理
□复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
□复查CT或MRI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定期复查
□如有不适,随诊
临床路径最新版目录
卫生部临床路径目录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肺脓肿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结核性胸膜炎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慢性支气管炎6特发性肺纤维化、7胸膜间皮瘤8原发性支气管肺癌9社区获得性肺炎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支气管扩张12支气管哮喘13自发性气胸14肺血栓栓塞症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贲门失缓和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2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3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4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5溃疡性结肠炎〔中度〕6上消化道出血7十二指肠溃疡出血8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9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10胆总管结石11胃十二指肠溃疡12反流性食管炎13大肠息肉14轻症急性胰腺炎15肝硬化腹水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病毒性脑炎2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3肌萎缩侧索硬化4急性横贯性脊髓炎5颈动脉狭窄6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7视神经脊髓炎8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9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0脑出血11吉兰巴雷综合症12多发性硬化13癫痫14重症肌无力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房性心动过速2肥厚型心肌病3肺动脉高压4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5主动脉夹层6肾血管性高血压治疗7心房颤抖介入治疗8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9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10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1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12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13急性左心功能衰竭1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5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16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2慢性髓细胞白血病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血友病A6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9初治APL10 完全缓解的APL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2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3急性肾盂肾炎4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5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6慢性肾脏病贫血7终末期肾脏病8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9急性肾损伤10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1垂体催乳素瘤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尿崩症5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6 1型糖尿病7 2型糖尿病8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9库欣综合征10 Graves病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甲状腺癌2结肠癌3胃癌4胃十二指肠溃疡5急性乳腺炎6直肠息肉7门静脉高压症8. 腹股沟疝9下肢静脉曲张10血栓性外痔1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2结节性甲状腺肿13乳腺癌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颅骨凹陷性骨折2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3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4颅骨良性肿瘤5大脑中动脉动脉瘤6颈内动脉动脉瘤7高血压脑出血8大脑半球胶质瘤9大脑凸面脑膜瘤10三叉神经良性肿瘤11椎管内神经纤维瘤12颅前窝底脑膜瘤13颅后窝脑膜瘤14垂体腺瘤15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16三叉神经痛17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2肱骨髁骨折3尺骨鹰嘴骨折4尺桡骨干骨折5股骨髁骨折6髌骨骨折胫腓骨干骨折7股骨下端骨肉瘤8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9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0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11胸椎管狭窄症12股骨头坏死13髋关节发育不良14髋关节骨关节炎15膝内翻16膝关节骨关节炎17腰椎间盘突出症18颈椎病19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20股骨颈骨折21胫骨平台骨折22踝关节骨折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肾癌2肾盂癌3输尿管癌4前列腺癌5肾上腺无功能腺瘤6睾丸鞘膜积液7精索鞘膜积液8精索静脉曲张9肾癌10膀胱肿瘤11良性前列腺增生12肾结石13输尿管结石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2漏斗胸3非侵袭性胸腺瘤4肺良性肿瘤5纵膈良性肿瘤6食管裂孔疝7支气管扩张症8气管恶性肿瘤9食管平滑肌瘤和纵膈恶性畸胎瘤 10贲门失缓和症11自发性气胸12食管癌13支气管肺癌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法洛四联症2主动脉瓣病变3升主动脉瘤4房间隔缺损5 室间隔缺损6动脉导管未闭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1子宫腺肌病2 卵巢良性肿瘤3宫颈癌4输卵管妊娠5子宫平滑肌瘤十五、产科临床路径1完全性前置胎盘2过期妊娠3医疗性引产4阴道产钳助产5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6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7产褥感染8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9自然临产阴道分娩10方案性剖宫产十六、儿科临床路径1矮小症2病毒性心肌炎3川崎病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癫痫61型糖尿病7急性肾小球肾炎8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0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1过敏性紫癜12毛细支气管炎13热性惊厥14胃食管反流病15消化性溃疡16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7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18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支气管肺炎 19轮状病毒肠炎20 支原体肺炎21麻疹合并肺炎22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先天性肠旋转不良2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3先天性胆管扩张症4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6先天性马蹄内翻足7梅克尔憩室8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9肾母细胞瘤〔Ⅰ-Ⅱ期〕10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11先天性肌性斜颈和隐睾〔睾丸可触及〕 12先天性巨结肠13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14尿道下裂15急性肠套叠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1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3急性虹膜睫状体炎4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5角膜裂伤6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7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8翼状胬肉切除手术9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0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1共同性斜视12上睑下垂13老年性白内障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1鼻出血2鼻腔鼻窦恶性肿瘤3鼻中隔偏曲4分泌性中耳炎5甲状腺肿瘤6慢性扁桃体炎7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8突发性耳聋9下咽癌10腺样体肥大1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3声带息肉14慢性鼻-鼻窦炎15喉癌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1牙列缺损2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3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可摘义齿修复4复发性口腔溃疡5口腔扁平苔藓6口腔念珠菌病7单纯疱疹8乳牙中龋9乳牙慢性牙髓炎10个别乳磨牙早失11舌癌12唇裂13腭裂14下颌骨骨折15下颌前突畸形16腮腺多形性腺瘤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1白癜风2淋病3慢性光化性皮炎4荨麻疹5系统性硬化症6寻常痤疮7寻常型银屑病8带状疱疹9皮肌炎/多发性肌炎10寻常型天疱疮11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麻醉临床路径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麻醉临床路径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指主动脉壁内膜和部分中层撕裂形成内膜裂口,主动脉腔内血液经此内膜撕裂口进入中层,受到强有力的血流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形成不同程度和范围的中层剥离,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进展快速的急性主动脉疾病。
如不进行恰当和及时的治疗,破裂的风险大,死亡率高[1-2]。
急性Stanford A型(以下简称A型)主动脉夹层是发病24 h内死亡率最高的单病种之一。
近年来,主动脉夹层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和年轻化倾向[3]。
由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常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手术危险性进一步增加。
故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实施正确精准的麻醉,不仅能够为外科手术挽救生命争取时间,而且可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4-5]。
典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会出现突发的、剧烈的、胸背部,甚至腹部撕裂样疼痛。
约60%的主动脉夹层起源于升主动脉,若主动脉撕裂范围较大,还可出现相应脏器的缺血、甚至坏死。
撕裂口仅限于升主动脉时可出现前胸疼痛;撕裂至降主动脉可有后背疼痛;若撕裂至腹主动脉,甚至扩展至肠系膜动脉、肾动脉及股动脉时,可出现剧烈腹痛、少尿、血尿、一侧或双侧肢体缺血表现;若向上撕裂至头臂动脉或锁骨下动脉,会出现双上肢血压不对称,甚至中枢神经系统缺血表现;严重者如逆行撕裂至主动脉根部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心脏压塞、猝死[1,6]。
一经确诊即应尽快完善术前准备,尽早手术。
随着对A型主动脉夹层疾病认知和诊疗技术的提高,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手术量逐年增加,外科技术也在逐步改进。
但全国范围内,外科技术发展不平衡,而麻醉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
为提高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麻醉管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麻醉分会对全国开展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医院进行了抽样调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共计52家,年手术7300余例。
心内科临床路径表单
一、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 I20.0/20.1/20.9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 : 36.06/36.07 ) (二)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不稳定心绞痛及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 与ESC 相关指南1•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2. 心电图表现: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 ST 段压低或抬高〉0.1mV ,或T 波倒置》0.2mV ,胸痛缓解后ST-T 变化可恢复。
3. 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
4•临床类型:(1)初发心绞痛:病程在 1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与劳力性发作并 存,疼痛分级在III 级以上。
(2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史,近 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即加拿大劳力型心绞痛分级 到III 级)。
(3 )静息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 (4 )梗死后心绞痛: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5)变异型心绞痛: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 性抬高,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仅有少数可演变为心肌梗死。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不稳定心绞痛及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 与ESC 相关指南1. 危险度分层:根据 TIMI 风险评分或患者心绞痛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结果,分为低、中、高危三个组别。
2. 药物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调脂药物。
主动脉夹层急诊救治及临床路径的分析
主动脉夹层急诊救治及临床路径的分析摘要:目的对主动脉夹层急诊救治及临床路径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3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主动脉夹层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及血压的变化情况。
结果患者经镇静和镇痛治疗,病情均处于稳定状态;治疗前后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主动脉夹层容易被误诊为心肌梗死等其他疾病,应及时采取合理治疗方法,对其预后进行改善,可促使患者死亡率的降低。
关键词:临床路径;急诊救治;主动脉夹层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clinical pathway of aortic dissection。
Methods 237 patients with aortic dissection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method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ortic dissection analysis,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edation and analgesia,the disease was stable,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
05)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aortic dissection can easily be misdiagnosed a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other diseases, and the reasonable treatment method should be taken in time,and the prognosis can be improved,and the mortality can be reduced.Key words:Clinical pathway; Emergency treatment;Aortic dissection为进一步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急诊救治及临床路径,我院对2014年1月~2015年3月经急诊科急诊救治后收入胸外科住院3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获得满意结果.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动脉夹层、心肌病、风心病临床路径
护理
工作
□入院宣教
□完成心理和生活护理
□安排各项检查时间
□完成日常护理工作
□完成心理和生活护理
□安排各项检查时间
□完成日常护理工作
□完成心理和生活护理
□安排各项检查时间
□完成日常护理工作
□帮助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住院第4-6天
住院第7-10天
主
要
诊
疗
活
动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历书写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进一步完善检查,并复查有关异常的生化指标
□对各系统功能做出评价
□根据病情调整诊治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根据病情调整诊疗方案
□病情稳定者可转普通病房
□血管外科会诊有无择期手术指正
□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穿刺部位出血、渗血情况
□记录尿量,术后4-6小时>800ml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6-8天(术后第1天)
住院第7-9天(术后第2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穿刺部位换药,酌情拔出临时起搏器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PTSMA术后并发症
护士
签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麻醉中国专家临床路径管理共识(2017)
•专家共识"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麻醉中国专家临床路径管理共识(2017)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麻醉分会D O I: 10. 3969/j. issn. 2096 - 2681.2018. 01.001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壁内膜和部分中层撕裂 形成内膜裂口,主动脉腔内血液经此内膜撕裂口进 人中层,受到强有力的血流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 展,形成不同程度和范围的中层剥离,在动脉内形 成真、假两腔。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起病急骤、病 情凶险、进展快速的急性主动脉疾病。
如不进行恰 当和及时的治疗,破裂的风险大,死亡率高%1-2]。
急 性Stanford A型(以下简称A型)主动脉夹层是发病 24 h内死亡率最高的单病种之一。
近年来,主动脉 夹层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和年轻化倾向[3]。
由于主动 脉夹层患者常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手术危险性进一步增加。
因此,在有限的 时间内实施精准的麻醉,不仅能为外科手术挽救生 命争取时间,而且可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8_:]。
典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会出现突发的、剧 烈的胸背部,甚至腹部撕裂样疼痛。
约'0;的主动 脉夹层起源于升主动脉,若主动脉撕裂范围较大,还可出现相应脏器的缺血、甚至坏死。
撕裂口仅限 于升主动脉时可出现前胸疼痛;撕裂至降主动脉可 有后背疼痛;若撕裂至腹主动脉,甚至扩展至肠系 膜动脉、肾动脉及股动脉时,可出现剧烈腹痛、少 尿、血尿、一侧或双侧肢体缺血表现;若向上撕裂至 头臂动脉或锁骨下动脉,会出现双上肢血压不对称,甚至中枢神经系统缺血表现;严重者如逆行撕裂至主动脉根部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压塞、甚至 猝死%",']。
一经确诊应尽快完善术前准备,尽早手术 治疗。
随着对7型主动脉夹层疾病的认知和诊疗技术 的提高,013,35 7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手术量逐年 增加,同时外科技术也在逐步改进。
主动脉夹层21例的早期诊断分析
主动脉夹层21例的早期诊断分析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需综合分析才能做到早期正确诊断,降低误诊率及病死率。
本文分析21例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和诊断情况,提出本症的早期诊断线索。
标签: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主动脉疾病,其特点是发病急。
进展迅速,病死率高。
固需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病死率。
现将我科2010~2012年收治的主动脉夹层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男18例,女3例,男女病例之比为6∶1;年龄范围26~75岁,其中50岁以上占17例。
急诊14例,门诊占7例。
21例中常见的症状和体征:胸腹疼痛14例次,胸闷12例次,高血压10例次,胸部或腹部血管杂音8例次,休克4例次,搏动性肿物3例次,动脉搏动左右不对称3例次,意识障碍2例次,运动障碍2例次。
21例患者根据疾病状况先后进行X线胸片,心脏彩超,螺旋CT 检查,检查所得资料表示直接征象分离内膜片及真假腔11例次;间接征象:主动脉根部扩张10例次,主动脉管壁增厚16例次,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例次,心包积液及胸腔积液各2例次。
误诊情况:21例患者首诊误诊为心绞痛,心肌梗死9例次,急腹症4例次,脑血管疾病4例次,胸膜炎1例次。
2讨论主动脉夹层是指各种病因引起主动脉内膜破裂,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两层分离状态。
主动脉夹层的主要病因为高血压和马凡综合征。
主动脉夹层起病来势凶猛,临床症状复杂且进展快。
若不及时诊断进行治疗有50%患者在24小时内死亡。
复习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以下几点可以提供早期诊断的线索:①有剧烈的胸痛、腹痛、腰背痛症状14例次。
疼痛性质在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多为撕裂样、刀割样,常突然发生,剧烈难以忍受且有游走性。
吗啡等强烈镇痛药亦不能缓解。
②突然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或胸腹部收缩期血管杂音者8例次,多发生在胸骨左缘3~4肋间和腹部脐左侧,杂音粗糙而响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主动脉夹层(ICD-10: I71.00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住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0天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到达急诊时间:年月日时分
日期
到达急诊科30分钟内
到达急诊科30–120分钟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完成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
住院第1–3天
住院第4–6天
住院第7–10天
主
要
诊
疗
活
动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历书写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进一步完善检查,并复查有关异常的生化指标
□对各系统功能作出评价
□根据病情调整诊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根据病情调整诊疗方案
□病情稳定者可转普通病房
□血管外科会诊有无择期手术指证
□逐步撤除静脉降压和控制心室率药物
□逐步加用口服降压和控制心室率药物
□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
□其他对症治疗
长期医嘱:
□主动脉夹层常规护理
□一/二级护理
□床上或床边活动
□血压、心率测量bid
临时医嘱:
□复查心电图、床旁胸片、心脏及主动脉超声(酌情)
□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根据临床情况调整用药
出院医嘱:
□注意事项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三个月后复查主动脉CTA或MRA
主要
护理
工作
□主动脉夹层常规护理
□特级护理
□静脉取血
□主动脉夹层常规护理
□特级护理
□主动脉夹层常规护理
□一/二级护理
□出院宣教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吸氧
□绝对卧床
□记24小时出入量
临时医嘱:
□静脉使用降压/控制心率药物,酌情给予口服药物
□止痛,镇静药物
□主动脉CTA或者MRA
□其他对症处理
主要
护理
工作
□协助患者层护理常规
□特级护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持续心电、血压监测
□血氧饱和度监测
临时医嘱:
□描记12导联心电图
□测量四肢血压、床旁X线胸片、心脏及主动脉超声
□血气、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血型、血糖
□心肌损伤标记物
长期医嘱:
□主动脉夹层常规护理
□特级护理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描记12导联心电图、床旁X线胸片、心脏及主动脉超声、测量四肢血压
□生命体征监测
□对主动脉夹层作出初步诊断和病情判断
□开始镇痛,控制血压和心率治疗
□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
□持续血压、心率监测
□镇痛,控制血压和心率至理想范围
□行主动脉CTA或MRA检查
□进一步抢救治疗
□血管外科会诊有无急诊手术指证
□尽快收住监护病房治疗
□绝对卧床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临时医嘱:
□静脉药物降压和控制心室率
□酌情加用口服药物,根据血压、心率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止痛和镇静
□其他对症治疗
长期医嘱:
□主动脉夹层常规护理
□特级护理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监测等)
□绝对卧床
临时医嘱:
□逐步撤除止痛,镇静治疗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三级医师查房记录
□根据病情调整诊疗方案
□主动脉夹层常规治疗
□通知患者和家属
□通知出院处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
□完成出院病历书写
□将出院记录副本交给患者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主动脉夹层常规护理
□特级护理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