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学-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报告-学生版
2022综合野外实习报告3篇
2022综合野外实习报告3篇综合野外实习报告篇1一、实验名称:1、植物群落数量特征调查2、西宁野生动物园动物认知实习二、实习目的:1、根据课堂学习的知识,通过实习活动,进一步感性的认知植物的群落数量特征,了解动物形态特征,通过科学的方法了解、加深对植物群落、动物的认识。
2、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3、学习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调查方法。
4、初步各种动物的基本特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实习意义:1、野外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是课堂的拓展和延伸。
2、实习提高动手能力,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系统的归纳概括植物群落的特征。
3、通过野外实习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纪律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4、丰富大学生活,扩大知识面,激发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实习用具:钢卷尺(2m);皮卷尺;方格纸;记录表格;铅笔。
五、实习方法:此法开始使用小样方,随后用一组逐渐扩大的巢式样方,逐一统计每个样方面积内的植物总数,并以种的数目为纵坐标,样方面积为横坐标,绘制种——面积曲线。
此曲线开始陡峭上升,而后水平延伸,有时会再上升。
曲线开始平伸的一点即为群落最小面积,它可以作为样方面积大小的初步标准。
方法步骤1.依实地场所的具体情况,选取两种不同的群落(如灌丛、草原、草甸),按巢式样方操作过程逐级扩大样方面积,同时逐级统计每级样方中主物的种类数量,将表中结果在方格纸上绘制成种——面积曲线,找出最小样方面积。
2.以最小面积作为一个样方面积单位,设置若干个样方,并调查植物的种类数量,种类不再增加时的样方数量就是调查该群落时的最少样方数量。
上述调查数据记入表-2。
3.以最小面积和最少样方数量作为群落数量调查时确定取样的样方数量的基本参考依据。
六、实习内容:1、青海大学西山——7月通过调查西山植物群落数量的特征,感性认知植物群落特征。
生物实验报告范文
生物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豌豆种子的发芽过程。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豌豆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种子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实验材料,豌豆种子、培养皿、水、湿纸巾、温度计、显微镜。
实验步骤:1. 将培养皿中铺上湿纸巾,然后均匀地放置豌豆种子在湿纸巾上。
2. 在室温条件下,观察豌豆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下发芽的时间。
3. 每天观察豌豆种子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每天的发芽率和生长情况。
4. 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豌豆种子的微观结构,了解更多种子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第一天,观察到部分豌豆种子开始发芽,发芽率约为20%。
第二天,发芽率上升到50%,发芽的豌豆种子开始生长出幼嫩的根和叶芽。
第三天,发芽率达到80%,豌豆种子的根和叶芽继续生长,根部开始向下延伸,叶芽开始向上生长。
第四天,发芽率达到100%,所有豌豆种子均已发芽,根和叶芽的生长速度加快。
第五天,豌豆种子的根和叶芽继续生长,根部开始向土壤深处延伸,叶芽开始展开。
实验分析:通过观察豌豆种子的发芽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豌豆种子在潮湿的环境下,能够迅速发芽并生长。
2. 发芽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说明豌豆种子的生长受到温度和湿度等条件的影响。
3. 豌豆种子的根和叶芽在发芽后迅速生长,根部向下生长以吸收水分和养分,叶芽向上生长以进行光合作用。
4.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豌豆种子内部的胚芽和营养组织,了解更多种子的生长结构和过程。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豌豆种子的发芽过程和生长情况,豌豆种子在潮湿的环境下能够迅速发芽并生长,发芽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
豌豆种子的根和叶芽在发芽后迅速生长,根部向下生长以吸收水分和养分,叶芽向上生长以进行光合作用。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豌豆种子内部的胚芽和营养组织,了解更多种子的生长结构和过程。
这些观察结果为我们了解种子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致谢:感谢实验中给予我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让我能够顺利完成这次实验并得出结论。
生物实验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生物实验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前言本次生物实验社会实践活动是由我们大学生物学专业的学生自发组织开展的。
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生物实验在社会中的应用,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在活动中,我们参观了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并与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以下是对活动过程和所得收获的总结。
实验考察内容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实验在社会中的应用,我们选择了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进行考察。
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基因工程研究和生产的企业。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公司的实验室,了解了他们的研究方向和项目进展。
同时,我们还和公司的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了科研方法、实验技术以及市场应用等问题。
实验考察成果通过对生物技术公司的实地考察,我们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一、实验室设备我们参观了公司的实验室,了解了各种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
这些设备包括PCR扩增仪、凝胶电泳仪等,其高效的性能和先进的技术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科技在生物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还发现,操作这些设备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这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热情。
二、科研项目公司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他们正在进行的一些科研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到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等领域。
通过了解这些项目,我们深入了解了生物技术在医药、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公司的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我们亲身体验到了科学家们的严谨工作态度和对科学的不断追求。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做科研不仅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追求真理的精神和耐心。
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意义重大,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践。
实验考察总结通过本次生物实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生物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还提高了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从实地参观和交流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生物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生物实习报告
生物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2021年7月30日。
实习地点,XX大学生物实验室。
实习内容:在本次生物实习中,我主要参与了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和研究项目。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我有幸参与了一些有关细胞培养、PCR技术和蛋白质分离等方面的实验工作。
在细胞培养方面,我学习了细胞的处理、培养和观察技术。
通过观察细胞在培养皿中的生长和形态变化,我对细胞的生长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如何进行细胞的传代和冻存。
在PCR技术方面,我参与了DNA提取、PCR扩增和凝胶电泳等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我学会了如何从细胞中提取DNA,并且掌握了PCR技术的操作流程和原理。
在蛋白质分离方面,我学习了蛋白质的提取、纯化和鉴定技术。
通过实验,我了解了不同的蛋白质分离方法,掌握了SDS-PAGE凝胶电泳技术,并学会了如何使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目标蛋白质。
实习收获: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大量的实验操作技能,还深入了解了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知识。
在实验室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认真细致地进行实验操作,如何分析实验结果,以及如何与同事合作共同完成研究项目。
此外,实习还让我对生物科学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实验室的讨论和学术报告,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这让我受益匪浅。
总结:这次生物实习是我大学生涯中非常宝贵的经历。
通过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
我将会把这次实习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科研中,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在我实习期间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让我收获颇丰。
生物实习报告
生物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XX生物研究中心。
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2021年6月30日。
实习内容:
在本次生物实习中,我主要参与了XX生物研究中心的日常实验
室工作和野外调查研究。
在实验室工作中,我学习了细胞培养、PCR
技术、基因克隆等实验操作,对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有了更深
入的了解。
在野外调查研究中,我和团队成员一起前往自然保护区
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记录了大量野生动植物的信息,对生物多样
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实习收获:
通过本次生物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实验操作技能,还深
刻理解了生物学理论知识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在野外调查研究中,我体验到了真正的科学研究过程,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
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通过和研究人员的交流,我也对未来
的科研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实习心得:
本次生物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实验技能,还增加了对生物学研究的热情和信心。
我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未来从事生物研究的决心。
感谢XX生物研究中心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为生物科学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范文(推荐8篇)
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范文第1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
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有一个主题不变,那就是创新活动。
或学生创新作品展示,或老师作品展示;有时我们围绕当年九月份的全国科技创新周活动主题开展活动;有时我们围绕三月份的全国气象日开展活动;有时围绕着如何预防地震开展活动;有时我们围绕着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开展活动;有时开展“百名科普专家进校园讲科普活动”如科大教授孙立广教授的《两极归来看两极》讲座;丰富的科技活动,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我校学生享受美妙的精神大餐。
为更好灌输创新意识,校长积极动脑,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寒暑假作业。
即每年的寒暑假创新“金点子”活动,至今已经举行两年,为创新意识的培养起了一个很好的厚积薄发的作用。
学校将学生的“创新金点子”的部分作品装订成册,成了我校一道独特的创新之景。
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为更好将创新意识根植学生心中,根植老师心中,还是校长运用其智慧想到将校园环境尽量布置成创新氛围,为此,将教室走廊上的伟人画换成了学生每年获奖的创新作品,行走在走廊上,印入眼帘的是创新作品,行走在走廊上,印入眼帘的是学生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产生冲动,让学生产生创新意识,我也要创新。
这几年我校的创新作品虽然获奖层次不是很高,但参加人数却不断增加,这与我校不断营造创新氛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成果收获。
几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我校一路探索一路收获:学校先后成功地组织了“合肥之水”夏令营、“生态科技”夏令营、XX年科技夏令营、英国夏令营、日本夏令营,夏令营归来的日子里,科技兴趣组的同学们递交了生物类科技论文一百多篇,如《蚯蚓有眼睛吗?》、《跳舞草“跳舞”的秘密》、《沼虾的特别特征》、《蚂蚁》、《枯叶蝶》等等;在合肥市科技创新各届大赛中,陆云龙同学的旋转式牙膏,谢蒙辰、陈禾同学的科技论文《甲醛的绿色客星》、李衎同学的《人民币灭菌的新方法》、柴路同学的《一支黄花的再利用》,丁冬刘琪同学《一次性笔心的调查报告》,周立川同学《中学生心理调查报告》等科技论文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
生物实验报告范文
生物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名称,果蝇的遗传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果蝇的遗传特征,了解遗传规律。
实验材料,果蝇、果蝇培养基、显微镜、显微镜玻片、显微镜盖玻片、酒精灯、显微镜镜头、实验记录本。
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将果蝇放置于果蝇培养基中,保持其生长繁殖。
2. 选择具有不同遗传特征的果蝇进行实验。
例如,选择具有红眼睛和白眼睛的果蝇进行交配。
3. 在显微镜下观察果蝇的遗传特征,记录观察结果。
4. 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果蝇遗传特征的遗传规律。
实验结果: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果蝇的眼睛颜色具有遗传规律。
红眼睛果蝇与白眼睛果蝇交配后,F1代果蝇的眼睛颜色为红色,符合显性遗传规律。
而F2代果蝇的眼睛颜色呈现3:1的比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这表明果蝇的眼睛颜色受到单基因的控制。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果蝇的遗传特征具有遗传规律,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果蝇的眼睛颜色受到单基因的控制,符合显性遗传规律。
通过观察果蝇的遗传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遗传规律,为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实验总结:
果蝇的遗传实验是遗传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通过观察果蝇的遗传特征,可以更好地了解遗传规律。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果蝇的遗传特征,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这些实验数据,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遗传规律,为遗传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
实验中还需要注意果蝇的培养和实验操作,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同学们对果蝇的遗传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遗传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生物技术野外实习报告
生物技术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在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生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我参加了一次生物技术野外实习活动。
二、实习目的1.了解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情况。
2.学习生物技术实验技能。
3.加深对生物技术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实习过程在野外实习中,我首先参观了一个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内有多个大棚,分别种植着各种蔬菜。
导游向我们介绍了这里采用的生物技术方法,包括基因改良、组织培养、基因测定等。
特别是在蔬菜的栽培中,应用基因改良技术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
随后,我们参观了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实验室。
在实验室中,我得到了一次亲身实践的机会。
导师向我们介绍了基因克隆的流程,并让我们进行实际的操作。
我们提取了DNA样本,并用PCR技术扩增目标基因。
接着,我们将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分析,确认了基因的存在。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家生物技术企业的生产车间。
在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生物制剂的生产。
他们利用发酵技术大规模生产农药、医药等产品。
在这里,我进一步了解到了生物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情况,并且看到了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控制手段。
四、实习收获五、实习感想这次生物技术野外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无限潜力。
同时也发现,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实践中,我们需要保持谦虚和冷静,因为生物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
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生物技术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为生物技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生物实习报告
生物实习报告
实习日期,2022年6月1日-2022年6月30日。
实习地点,XX大学生物实验室。
实习内容:
在本次生物实习中,我主要参与了XX教授的研究团队,进行了
一系列与植物生长和发育相关的实验。
实习内容包括植物种子萌发
实验、植物生长素处理实验以及植物组织切片观察等。
在植物种子萌发实验中,我学习了如何准备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如何处理种子以及如何观察和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刻理解了植物营养物质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重要性。
在植物生长素处理实验中,我学习了如何处理植物组织,如何
测定生长素的浓度以及如何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这个实验让我对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在植物组织切片观察实验中,我学习了如何制备植物组
织切片、如何染色以及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和拍摄组织结构。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实习收获:
通过本次生物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实验操作技能,还深入了解了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相关知识。
在实习期间,我还与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未来展望:
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相关问题,努力提升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为推动植物科学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也将继续与老师和同学们保持良好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2024年生物实习报告范本
2024年生物实习报告范本一、引言本次生物实习是在某某大学生物实验室进行的,实习时间为两个月。
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多个实验项目,包括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实习,我进一步了解了科研工作的流程和方法,并深入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实验技术和仪器操作。
在本报告中,我将详细介绍我所参与的实验项目以及我的实习心得体会。
二、实验项目1. 遗传学实验在这个实验项目中,我们研究了一种新型的遗传突变体的形成机制。
通过对果蝇的育种和交叉实验,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我们选取了一对具有不同的突变体特征的果蝇进行交叉,得到了一代F1的果蝇。
我们将F1的果蝇再次交叉,得到了F2的果蝇。
通过观察F2果蝇的表型,我们发现了一些F2果蝇的表型特征与F1果蝇的表型特征不同的现象。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我们确定了该新型遗传突变体是由单基因的隐性突变引起的。
通过这个实验项目,我对遗传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学会了进行育种和交叉实验,掌握了果蝇的饲养和观察技巧,并学会了分析实验结果和从中得出结论。
2. 细胞生物学实验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我们主要研究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机制。
通过对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和处理,我们探究了一种新的细胞分化诱导因子的作用机制。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诱导因子到培养基中,我们发现了不同浓度的诱导因子可以促使胚胎干细胞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
我参与了该实验项目的细胞培养和处理工作。
通过细胞培养,我学会了细胞的培养和处理方法,并掌握了细胞培养的基本技巧。
通过观察和记录细胞的形态和增殖情况,我对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 生物化学实验在生物化学实验中,我们主要研究了一种新型酶的催化机制。
通过对该酶的纯化和酶活性测定,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底物对该酶的催化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的现象。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明,底物的结构对酶的催化效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我主要负责该实验项目的酶的纯化工作。
通过对酶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我学会了常用的酶纯化方法,并掌握了一些酶活性测定的技术。
川大学-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报告-学生版
川⼤学-⽣物技术-综合实验报告-学⽣版⽣物技术综合实验⽢薯γ-⾕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学⽣:学号:同实验者:<研究背景>⾕胱⽢肽(glutathione, GSH) GSH具有多种重要⽣理功能, 抗⾃由基和抗氧化应激作⽤, 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等。
γ-GCS是植物细胞中GSH⽣物合成的限速酶, 可以调控GSH的⽣物合成量。
GSH在⽣物体抵御冷害、⼲旱、重⾦属、真菌等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 说明γ-GCS也与植物抗逆过程密切相关。
实验⼀⽢薯叶⽚RNA提取⼀、实验⽬的1. 了解真核⽣物RNA提取的原理;2. 掌握Trizol提取的⽅法和步骤。
⼆、实验原理Trizol?试剂是由苯酚和硫氰酸胍配制⽽成的单相的快速抽提总RNA的试剂,在匀浆和裂解过程中,能在破碎细胞、降解细胞其它成分的同时保持RNA的完整性。
TRIzol的主要成分是苯酚。
苯酚的主要作⽤是裂解细胞,使细胞中的蛋⽩,核酸物质解聚得到释放。
苯酚虽可有效地变性蛋⽩质,但不能完全抑制RNA酶活性,因此TRIzol中还加⼊了8-羟基喹啉、异硫氰酸胍、β-巯基⼄醇等来抑制内源和外源RNase(RNA酶)。
%的8-羟基喹啉可以抑制RNase,与氯仿联合使⽤可增强抑制作⽤。
异硫氰酸胍属于解偶剂,是⼀类强⼒的蛋⽩质变性剂,可溶解蛋⽩质并使蛋⽩质⼆级结构消失,导致细胞结构降解,核蛋⽩迅速与核酸分离。
β-巯基⼄醇的主要作⽤是破坏RNase蛋⽩质中的⼆硫键。
在氯仿抽提、离⼼分离后,RNA处于⽔相中,将⽔相转管后⽤异丙醇沉淀RNA。
⽤这种⽅法得到的总 RNA中蛋⽩质和DNA污染很少。
1.材料⽢薯(Ipomoea batatas Lam)叶⽚,品种为徐薯182. 试剂①⽆RNA酶灭菌⽔:加⼊%的DEPC,处理过夜后⾼压灭菌;② Trizol试剂;③氯仿;④异丙醇、75%⼄醇;⑤ TBE缓冲液;⑥上样缓冲液(6×)3. 仪器⾼压灭菌锅、微量移液器、台式离⼼机、超净⼯作台、电泳仪、电泳槽、凝胶成像系统、塑料离⼼管、枪头和EP管架四、实验⽅法1. 将叶⽚取出放⼊研钵中,加⼊适量液氮,迅速研磨成粉末,每50-100 mg植物叶⽚加⼊1 mL Trizol试剂,室温放置5 min,使样品充分裂解;2. 每1 mL Trizol试剂加⼊200 µL氯仿,⽤⼿剧烈振荡混匀后室温放置3-5 min 使其⾃然分相;3. 4℃ 12,000 rpm 离⼼15 min,吸取上层⽔相转移到新管中;在上清中加⼊等体积冰冷的异丙醇,室温放置15 min;4. 4℃ 12,000 rpm 离⼼10 min,弃上清,RNA沉淀于管底;5. RNA沉淀中加⼊1 mL 75%的⼄醇(⽤RNase-free⽔配制),温和震荡离⼼管,悬浮沉淀;4℃ 8,000 rpm离⼼2 min,弃上清;6. 室温放置10 min晾⼲沉淀;7. 沉淀中加⼊20µL RNase-free ddH2O,轻弹管壁,以充分溶解RNA,-70℃保存;8. ⽤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进⾏检测,⽤EB染⾊并照相。
最新微生物学综合实验报告
最新微生物学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微生物样本的综合分析,加深对微生物多样性、生理特性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行为的理解。
实验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以及对特定环境因素的响应研究。
二、实验材料1. 微生物样本:包括土壤、水体及空气样本。
2. 培养基:营养琼脂、选择性培养基等。
3. 实验仪器: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离心机、pH计、无菌操作台等。
4. 化学试剂:包括染色剂、消毒剂等。
三、实验方法1. 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 采用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分离法对不同来源的微生物样本进行分离。
- 根据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 记录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时间、pH值等。
2. 微生物的鉴定- 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鉴定。
- 对于未知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确定其分类地位。
3.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设计实验,研究温度、pH、盐度等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长情况,分析环境因素的具体作用。
四、实验结果1. 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结果- 描述不同样本中分离出的微生物种类及其在特定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2. 微生物鉴定结果- 列出已鉴定的微生物种类及其特征。
- 对于新发现或难以鉴定的菌株,提供详细的鉴定过程和结果。
3. 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展示实验数据,包括不同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生长速率等。
- 分析并讨论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五、讨论与结论1. 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微生物特性及其环境适应性。
2. 分析实验结果对微生物生态学和应用微生物学的意义。
3. 提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六、参考文献列出实验报告中引用的所有文献,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格式化。
七、附录包括实验过程中的原始数据记录、实验操作的详细步骤、以及实验中使用的表格和图表等。
生物实习报告
生物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2021年7月15日。
实习地点,XX大学生物实验室。
实习内容:
在本次生物实习中,我主要参与了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包括植
物细胞培养、基因转化、PCR扩增等实验操作。
在植物细胞培养方面,我学习了细胞分离、培养基配制、细胞传代等技术,并且在导
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些培养实验。
在基因转化方面,我学习了质粒
构建、细菌转化、植物基因转化等操作,虽然在实验中遇到了一些
困难,但通过和同事的合作,最终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基因转化实验。
此外,我还学习了PCR扩增技术,掌握了PCR反应体系的配制、程
序的设置和扩增产物的分析等操作。
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生物实习,我对植物细胞培养、基因转化和PCR扩增
等实验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
能。
在实验中,我也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和同事们相互协助,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在实习期间,导师和同事们也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和指导,让我受益匪浅。
实习总结:
这次生物实习让我对生物实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意识到实验中的困难和挑战。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实验技能,为将来从事生物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导师和同事们在实习期间的关心和帮助,让我收获满满,收获了一次难忘的实习经历。
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报告范文
2024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报告范文标题:2024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报告一、实习概述2024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期间,我在XXX公司进行了为期XX周的生物技术专业实习。
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参与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并参与了一项研究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生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挑战,提升了实际操作和科研能力。
二、实习内容1. 实验室日常工作: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包括培养细胞、DNA 提取、PCR扩增、蛋白质分离和Western blot分析等。
通过这些实验,我学会了实验室仪器的操作和常见实验技术的应用。
2. 项目设计与实施: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一项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项目。
我与导师一起参与了实验设计,包括构建基因编辑载体、细胞转染和筛选突变体等。
通过不断实施和优化实验,我们最终成功实现了目标基因的编辑,并确认了突变体的鉴定。
三、实习收获1. 知识与理论:通过实习,我加深了对生物技术相关知识和理论的理解。
在实验室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执行实验技术,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 团队合作能力:实习期间,我与实验室的其他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实验任务。
在团队合作中,我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3. 问题解决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面对了许多实验中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与导师和同事的讨论和指导,我学会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独立思考和探索解决方案。
四、改进建议在实习中,我发现实验室实践与理论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实验技术的教学,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我还建议学校加强对生物技术行业发展动态的了解,及时更新实验技术和设备,以跟上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五、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挑战,提升了实际操作和科研能力。
合成生物学实验报告
合成生物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系统,进而探索生物组织和基因调控的机制,为生物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二、实验材料1. 大肠杆菌菌株2. 质粒载体3. 抗性标记基因4. 反义RNA序列5. 荧光素酶基因6. 基因编辑工具三、实验步骤1. 构建质粒载体:将反义RNA序列和荧光素酶基因插入质粒载体中;2. 将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通过转化等方法将构建好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3. 基因编辑:利用基因编辑工具对大肠杆菌基因组进行编辑,使其表达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操作,成功构建了具有特定功能的质粒载体,并将其导入大肠杆菌中。
经过基因编辑后,观察到目标基因的表达被抑制,同时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得到增强,验证了实验的有效性。
五、实验结论合成生物学技术为研究者提供了探究生物学基本问题和开发生物医学应用的新途径。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系统,验证了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基因调控和功能表达方面的潜力,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六、实验意义本实验展示了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为生物工程、医学治疗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望未来,合成生物学技术将成为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与进步。
七、参考文献1. Gibson, D.G., Benders, G.A., et al. (2008). One-step assembly in yeast of 25 overlapping DNA fragments to form a complete synthetic Mycoplasma genitalium genom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5(51):20404-20409.2. Chen, Y., Yan, S., et al. (2019). CRISPR/Cas9-mediated genome editing in Drosophila. Methods 161: 40-46.。
专业实习报告范文15篇(最新)
专业实习报告范文15篇第一章绪论1.1线切割教学改革背景一方面由于我校即将搬迁至新都校区,实行一地办学,有了新的工程训练基地,与南充训练中心相比,实验室有所改善、实验设备优化提高。
原有的线切割教学方案已不适应新的实验室要求。
另一方面,在现有的教学方法下,在进工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学习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经过实习大家对线切割知识的了解并没得到提高。
原有的教学方案已经经过多年的修改,已经完全符合南充校区工程训练中心模式。
然而,新都校区工程训练更加着重与学生动手与动脑的能力培养,实行“老师为辅、学生为主”的训练原则。
在规定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学生实习的积极性,高效率地按照教学方案要求晚完成对线切割知识的消化,有利于实训的进行。
1.2线切割教学改革目的为适应新都校区的实验室的发展要求,并且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更好,更有效的掌握线切割加工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对线切割特种加工的理解与运用,改革已成为必然。
第二章教学方案修改过程2.1前期准备过程我们通过查阅图书馆资料、网上查阅、询问老师等途径了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等哈尔滨工程大学各大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有关线切割方面的现状,并结合我校金工实习现状对我校该方面工作教学提出改革意见。
各大高校的线切割教学改革方案情况,如下:A.四川大学(教学改革方面)1.面上创新实践训练教学目的: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组织形式:面向全校,以学院为主体,按专业及年级组织,在工程训练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以5-7人为一组完成一件自创意作品的设计与制作2.重点创新实践训练教学目的:走进制造、了解制造,培养一定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组织形式:以文理类创新班、川大-华盛顿联合培养班、中德班学生为主,2-3人一组完成一件自创意作品的设计与制作3.综合创新实践训练教学目的:综合运用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作一件有实用性、新颖性和创新点的机电类作品组织形式:依托校级工程实践创新设计与制作项目,面向全校学生实行自行立项申请制度。
生物技术实验报告一二三四及结果分析
生物技术实验报告一二三四及结果分析实验一:XX操作步骤及结果实验一主要目的是进行XX操作,并观察其结果。
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材料:XX材料 A、B、C2. 操作步骤1:XX操作13. 操作步骤2:XX操作24. 结果观察和记录:- 观察1:XX观察1结果- 观察2:XX观察2结果实验二:XX操作步骤及结果实验二的目的是进行XX操作,并观察其结果。
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材料:XX材料 A、B、C2. 操作步骤1:XX操作13. 操作步骤2:XX操作24. 结果观察和记录:- 观察1:XX观察1结果- 观察2:XX观察2结果实验三:XX操作步骤及结果实验三的目的是进行XX操作,并观察其结果。
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材料:XX材料 A、B、C2. 操作步骤1:XX操作13. 操作步骤2:XX操作24. 结果观察和记录:- 观察1:XX观察1结果- 观察2:XX观察2结果实验四:XX操作步骤及结果实验四的目的是进行XX操作,并观察其结果。
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材料:XX材料 A、B、C2. 操作步骤1:XX操作13. 操作步骤2:XX操作24. 结果观察和记录:- 观察1:XX观察1结果- 观察2:XX观察2结果结果分析通过对生物技术实验一二三四的操作和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分析:1. 实验一的结果表明XX操作可以导致XX效果。
2. 实验二的结果显示XX操作对XX现象有明显影响。
3. 实验三的结果表明XX操作可以改变XX性质。
4. 实验四的结果指出XX操作可以加速XX反应。
根据以上结果分析,我们可以推断XX操作在生物技术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可能对实际生产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结:本实验报告通过实验一二三四的操作和结果观察,简要分析了XX操作对生物技术的影响。
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生物学专业实习总结精选
20xx生物学专业实习总结一作为一名生物科学本科大学生,我还是有一定得自信的,毕竟像考入好的本科大学还是有一定得难度的。
可是虽然我现在已经是本科生了,但是我却一点也没有自豪和骄傲的资本。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了社会问题了,我毕业后怎么样还不好说呢。
正因为如此,为了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多出去实习一下,增加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把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面提高到一定得高度,那才是我所想要的。
找到了实习的地方了,我的实习报告有下:实习目的:观察了解动物的分布属性、生活习性;认识环境对动物生存的影响;加深理解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意义;学会识别与分类动物。
实习时间:200*年7月3日至200*年7月15日实习地点:xx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xx硇洲岛、xx森林公园、xx香江野生动物世界、xx长隆夜间动物世界。
实习内容:观察认识水生生物、陆生生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物标本采集和制作;搞清本地动物的分布类型与特点,进行实习记录并总结。
实习生:生化院生物科学200*级本科班xxx一、xx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200*年7月4日,我们参观了xx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
一是认识水生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二是为水生生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做准备。
xx的水生生物博物馆内设鲸类、鱼类、贝类、海藻类、虾蟹类、棘皮动物、腔肠动物等12间陈列室。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主要参观和认识动物部分,故我对动物观察作记如下:(一)博物馆一楼大厅陈列着哺乳类鲸目的标本,其中有一具鲸的骨骼和小型抹香鲸、海豚的浸渍标本。
(二)鱼类陈列室陈列了将近900种鱼类标本,它们基本都是来自全国海域及内陆水域。
现将较有代表的列出:软骨鱼类:板鳃纲鳐形总目的电鳐;全头亚纲的黑绒琨鲛。
硬骨鱼类辐鳍亚纲:硬鳞总目鲟形目的中华鲟和白鲟;鲤形总目的烟脂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等;银汉鱼总目的燕鳐鱼;鲈形总目的海龙、海马、带鱼、鲈鱼、鲽、鳎、鲆等。
(三)贝类陈列室亦有各种形态的贝类。
生物实习报告范文
生物实习报告范文一、实习背景生物是研究生物体结构、功能、进化以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学科,生物实习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
本次实习是我在大学生物系进行的。
二、实习目的1.学习常见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2.掌握使用常见实验仪器和设备;3.加深对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实习内容1.细胞培养在实习中,我们采用了人类肝脏细胞HL7702进行细胞培养实验。
首先,我们按照实验方案准备组织细胞培养必需的培养基和培养仪器。
然后,我们取得新鲜的肝脏组织,用胰酶对其进行酶解,将获得的细胞进行离心分离以获得单个细胞,接着将细胞进行培养。
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传代。
2.动物解剖我们进行了小鼠解剖实习。
首先,我们在实验前做好了解剖器械的准备工作,如取得解剖刀、剪刀和显微镜等工具。
然后,我们选择新鲜的小鼠进行解剖,从皮下注射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以减轻小鼠的疼痛和抵抗。
之后,我们对小鼠进行剖腹,在解剖过程中仔细观察和记录小鼠的内脏器官和结构。
3.植物标本制作植物标本是对植物进行长期保存和展示的工具,我们进行了植物标本制作的实习。
首先,我们选择不同的植物样本,包括树叶、花朵和根茎等。
然后,我们采用传统的烘干法将植物进行处理,使其变干。
接下来,我们将干燥的植物样本进行标记,并采用玻璃罩或干燥机进行保存。
四、实习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许多关于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在细胞培养实验中,我不仅掌握了细胞培养的基本步骤,还学会了如何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和进行传代。
在动物解剖实习中,我对小鼠的解剖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学会了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在植物标本制作实习中,我了解了不同植物样本的处理方法,并学会了如何进行标记和保存。
总而言之,这次生物实习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对生物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实践体验,并增强了我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
生物学生实验报告
生物学生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植物对不同光照条件的生长反应,了解光照对植物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实验材料1. 小麦种子2. 透明盆栽盒3. 营养土壤4. 灯具5. 计时器6. 手动喷雾器7. 显微镜实验步骤1. 选择均匀大小、表皮完整的小麦种子,进行清洗。
2. 将营养土壤均匀放置于透明盆栽盒中,以适量容纳小麦种子。
3. 在盆栽盒中播种选择好的小麦种子,保证种子间的间距适宜。
4. 将盆栽盒置于一处阳光直射的窗台附近,并保持透明盆栽盒中的土壤湿润。
5. 设定灯具的光照时间,并安装适宜的灯泡类型。
6. 将灯具置于透明盆栽盒旁边,并根据实验设计不同组别进行不同的光照处理,如分为常规光照组、强光照组和弱光照组。
7. 定期使用手动喷雾器喷洒盆栽盒内植株所需的水分,并记录每次喷雾的时间和数量。
8. 按照实验要求,定期观察并记录植株的生长状态和形态特征。
9. 在实验结束后,使用显微镜观察植株的细胞结构和解剖特征。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和观察,我们得出以下实验结果:1. 在常规光照组下,小麦植株生长良好,叶片绿色且茁壮,根系发达;2. 在强光照组下,小麦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枝叶病态且呈现黄化现象;3. 在弱光照组下,小麦植株的生长缓慢,叶片较大但颜色较浅,根系不发达。
实验讨论光照对植物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常规光照条件下,植物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并合成足够的养分,从而使得植株生长健康。
而在强光照条件下,过多的光线可能导致植物叶片受伤和水分蒸发过快,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弱光照条件下,植物接收到的光能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受限,影响植株的生长速度。
此外,植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对光的反应也会发生变化。
在常规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叶片会展示出较大的面积和深绿色,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而在强光照下,植物会通过黄化叶片来减少并反射多余的光线,以减少光的损伤。
在弱光照下,植株可能会发展较大的叶片以增加接收光线的面积,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甘薯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学生:学号:同实验者:<研究背景>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 GSH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 抗自由基和抗氧化应激作用, 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等。
γ-GCS是植物细胞中GSH生物合成的限速酶, 可以调控GSH的生物合成量。
GSH在生物体抵御冷害、干旱、重金属、真菌等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说明γ-GCS也与植物抗逆过程密切相关。
实验一甘薯叶片RNA提取一、实验目的1. 了解真核生物RNA提取的原理;2. 掌握Trizol提取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Trizol?试剂是由苯酚和硫氰酸胍配制而成的单相的快速抽提总RNA的试剂,在匀浆和裂解过程中,能在破碎细胞、降解细胞其它成分的同时保持RNA的完整性。
TRIzol的主要成分是苯酚。
苯酚的主要作用是裂解细胞,使细胞中的蛋白,核酸物质解聚得到释放。
苯酚虽可有效地变性蛋白质,但不能完全抑制RNA酶活性,因此TRIzol中还加入了8-羟基喹啉、异硫氰酸胍、β-巯基乙醇等来抑制内源和外源RNase(RNA酶)。
%的8-羟基喹啉可以抑制RNase,与氯仿联合使用可增强抑制作用。
异硫氰酸胍属于解偶剂,是一类强力的蛋白质变性剂,可溶解蛋白质并使蛋白质二级结构消失,导致细胞结构降解,核蛋白迅速与核酸分离。
β-巯基乙醇的主要作用是破坏RNase蛋白质中的二硫键。
在氯仿抽提、离心分离后,RNA处于水相中,将水相转管后用异丙醇沉淀RNA。
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总 RNA中蛋白质和DNA污染很少。
1.材料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叶片,品种为徐薯182. 试剂① 无RNA酶灭菌水:加入%的DEPC,处理过夜后高压灭菌;② Trizol试剂;③ 氯仿;④ 异丙醇、75%乙醇;⑤ TBE缓冲液;⑥ 上样缓冲液(6×)3. 仪器高压灭菌锅、微量移液器、台式离心机、超净工作台、电泳仪、电泳槽、凝胶成像系统、塑料离心管、枪头和EP管架四、实验方法1. 将叶片取出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液氮,迅速研磨成粉末,每50-100 mg植物叶片加入1 mL Trizol试剂,室温放置5 min,使样品充分裂解;2. 每1 mL Trizol试剂加入200 μL氯仿,用手剧烈振荡混匀后室温放置3-5 min 使其自然分相;3. 4℃ 12,000 rpm 离心15 min,吸取上层水相转移到新管中;在上清中加入等体积冰冷的异丙醇,室温放置15 min;4. 4℃ 12,000 rpm 离心10 min,弃上清,RNA沉淀于管底;5. RNA沉淀中加入1 mL 75%的乙醇(用RNase-free水配制),温和震荡离心管,悬浮沉淀;4℃ 8,000 rpm离心2 min,弃上清;6. 室温放置10 min晾干沉淀;7. 沉淀中加入20μL RNase-free ddH2O,轻弹管壁,以充分溶解RNA,-70℃保存;8. 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用EB染色并照相。
1.RNA提取结果依照Trizol?试剂盒方法,提出的RNA较少,此部分未以图或数据显示。
2. RNA后电泳结果如图1. 其中9a为本组实验结果。
由图可知RNA条带非常模糊,拖尾现象严重,几乎无法分清具体条带,亮度较大。
点样孔附近的红色部分为杂质,在提取过程中并未很好除去。
图1. RNA提取跑胶结果。
其中1泳道为样品Marker,9a泳道为本小组RNA样品。
与标准对照可见条带模糊,拖尾现象严重。
六、分析与讨论1. RNA的提取产量并不多,可能是因裂解样品不充分或RNA沉淀未完全溶解所致。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对操作时间的掌握不熟练、操作技巧不完善,留上清与弃上清时令RNA损失了部分,使最终RNA产量不理想。
2. RNA电泳结果有EB存在时,电泳后28S rRNA和18S rRNA在紫外灯下应看得很清楚,另出现条由tRNA, rRNA和5S rRNA组成的较模糊、迁移较快的带。
如果RNA没有降解,则28S rRNA的亮度应为18S rRNA的2倍,且这两条带都无弥散现象发生。
由图1. 9a可知,RNA拖尾现象严重,说明RNA已大部分被降解;此外点样孔附近出现红色部分杂质,分析可能有并未除尽的蛋白质,同样影响RNA电泳结果。
在进行实验时,本小组成员未严格戴上口罩并勤换手套,这可能使外源RNAase进入样品,导致其降解严重。
另外,提取出RNA后本小组未立即将样品放入-70℃保存,也为导致结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最初用氯仿萃取分层的过程中,由于水相吸取过多,掺杂入部分蛋白质杂质而未于后续纯化步骤除尽,RNA条带拖尾严重可能还受该蛋白质影响。
七、总结:本次试验RNA提取非常失败,从跑胶结果可见其降解严重。
虽然大实验无法避免试剂交叉污染的可能性,且电泳用胶的质量也会影响实验结果,但从图1. 2a,3a,2b等条带较为清晰的小组实验结果可知,琼脂糖凝胶质量以及试剂对结果干扰不大。
那么本小组成员在提取过程中的操作一定出现了很大失误。
首先口罩、手套应该严格按规定佩戴,提取过程对移液枪等仪器使用需谨慎仔细,尽量避免混入杂质。
其次为排除部分杂质影响可对RNA样品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值检验,将有助于结果分析。
最后,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应汲取教训避免接下来的实验出现类似问题。
实验二第1链cDNA的合成和模板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掌握第1链cDNA的合成方法和步骤二、实验原理真核生物基因多为断裂基因,编码区不连续,需经转录后加工才能成为成熟mRNA。
以真核成熟mRNA为模板合成cDNA,进而获得有连续氨基酸编码的DNA序列,无需转录后加工,即可在原核细胞中表达。
真核生物的mRNA都有PolyA尾巴。
引物:Oligo dT(12-18个T)。
莫洛尼氏鼠白血病毒逆转录酶(M-MLV )以单链RNA为模板,在引物的引发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链(cDNA)。
mRNA 反转录生成的cDNA可作为PCR的模板进行扩增称为RT-PCR,RT-PCR 比Northern杂交更灵敏,对RNA的质量要求较低,操作简便,它是在转录水平上检测基因时空表达的常用方法。
三、实验材料1. 材料徐薯18叶片RNA样品2. 试剂① dNTP mixture(10 mM each);② Oligo (dT) Primer (10 μM);③ Total RNA;④ RNase free ddH2O;⑤ M-MLV 反转录酶;⑥ 5×F irst-strand Buffer;⑦ M DTT;⑧ Ribonuclease Inhibitor (40 U/μL)3. 仪器10μL 和100μL 的移液枪、的EP管、PCR仪等四、实验方法1. 在RNase free Microtube 管中配制下列混合液:dNTP mixture(10 mM each) 1 μL*Oligo (dT) Primer (10 μM) 4 μLTotal RNA 2 μLRNase free ddHO up to 12 μL22.将混合物65 °C加热5 min,迅速在冰上冷却2 min,快速离心,然后加入下列成分:5×First-strand Buffer 4 μLM DTT 2 μLRibonuclease Inhibitor (40 U/μL) 1 μL3. 将混合物轻轻混匀,37℃温浴2 min;4. 加入M-MLV反转录酶(200U/μL)1 μL,用枪头轻轻吹打混匀;5. 37℃温浴50 min;6. 70 ℃加热15 min,使反转录酶失活,所得反转录产物可直接用于PCR反应。
附反转录模板的看家基因的验证(β-actin)引物以第一链cDNA为模板,β-actin-F和β-actin-R为引物,使用Taq酶进行PCR。
表1 β-actin PCR 反应体系(25μL体系)DNA模板1μL(约50 ng)10×PCR缓冲液(Mg2+ plus)μLMg2+μL10 mol/L TPS -F 1 μL10 mol/L TPS -R1μLmmol/L dNTPμLTaq 酶μL灭菌去离子水μL合计25 μL* PCR反应条件94℃ 2min95℃ 30sec62℃ 30sec68℃30sec最后,1%琼脂糖凝胶上电泳检测扩增产物。
五、实验结果1.β-actin验证如图1. 其中编号1为Marker,3为本小组RNA样品β-actin验证结果。
由图可知,使用RNA模板通过RT-PCR得到了长度为198bp类似条带,但因产物浓度较低,该条带不甚清晰,并有部分弥散现象发生。
图1. β-actin验证电泳结果。
其中编号1为Marker,编号3为本小组RNA样品经RT-PCR 在加入引物IbActinF 、IbActinR后扩增出的β-actin产物。
六、分析与讨论1. RNA提取因实验一本小组RNA提取失败,故此实验采用老师准备的RNA进行验证。
2.β-actin验证结果如图1. 第3组为本小组验证结果。
其中β-actin能被cDNA模板扩增出,但条带模糊并有拖尾现象出现。
首先,因所得产物量较少,故电泳条带模糊,推测可能是在进行RT-PCR前,RNA有部分降解或于操作过程中损失部分所致。
其次,本实验在对β-actin产物进行电泳后结果出现拖带,可能原因主要有:1)30个循环cDNA第一链产物的含量过高;2)DNase降解DNA产生的寡核苷酸有非特异性扩增;3)PCR反应中引物过多;4)循环次数过多;5)退火温度过低;6)Taq酶过多;7)Mg2+浓度不合适。
综合本次试验分析,因实验条件已预先经过尝试,故导致拖带的最可能因素应为cDNA降解产生了寡核苷酸非特异性扩增片段。
由于照片清晰度欠佳,非特异性扩增片段无法清晰显示,但若与图2. 进行对比则可发现第2组β-actin验证图出现了非特异性扩增片段。
图2. 第2组β-actin验证图。
其中1为Marker,编号2、6可见清晰的两条带。
若要进行改进,则需尽量提取高质量RNA,防止其被DNA污染。
另外进一步优化PCR反应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提高退火温度可防止非特异性起始与延伸。
七、总结本次实验虽只进行了模板验证,但让我们理解了RT-PCR的原理与其在真核生物基因克隆方面的运用。
整个过程中本小组成员较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所得β-actin产物验证也较成功。
今后实验需更加注意细节,不断完善自己的操作技巧,积累经验。
实验三甘薯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基因克隆一、实验目的1. 掌握PCR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聚合酶链反应(PCR)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