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破伤风
蝉衣蜈蚣散治破伤风
![蝉衣蜈蚣散治破伤风](https://img.taocdn.com/s3/m/0616744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4c.png)
蝉衣蜈蚣散治破伤风
蝉衣蜈蚣散治破伤风【功能主治】宣通经络,驱风镇痉解毒。
主治破伤风。
【偏方组成】蝉衣20克,蜈蚣、全虫、僵蚕各12克,辰砂、胆星、竹黄各6克,巴比妥片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合研为细末,每服服6克,小儿0.7~
3克,每日2~3次。
【病例验证】蒋某,男,12 岁。
患儿于1995年11月间被拖拉机撞伤左手虎口,当时未加处理,每天生活如往。
至12月1日突然感觉面部肌肉酸痛,继而出现苦笑面容,肌肉痉挛抽搐,日十余次。
言语不清,饮食咀嚼乏力,但仍能吞咽,经中西医会诊,诊断为破伤风。
给予“蝉衣蜈蚣散”6克,牛黄0.3克,当日分三次服用。
次日再诊,见肌肉痉挛抽搐减轻,连服两天,抽搐更少。
因牛黄价昂,遂去此味,单用“蝉衣蜈蚣散”。
仍每日6克,三次分服,连服七日而愈。
破伤风针过敏怎么办,中西医治疗方法大全
![破伤风针过敏怎么办,中西医治疗方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5e2405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6b.png)
破伤风针过敏怎么办,中西医治疗方
法大全
关于《破伤风针过敏怎么办,中西医治疗方法大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假如我们一不小心磕磕碰碰皮破出血以后,以便避免创口出現感染恶变,通常想去打破伤风针。
可是,你清楚吗,实际上并不一定忍都合适打破伤风针的,一些过敏性体质的人到注射了破伤风以后,会出現过敏症状,这时候应当怎么处理呢?
一: 西药业医治1: 饬口解决:清创消毒杀菌,3%过氧化氢或1:4000高猛酸钾液敷脸。
2: 抗毒素医治:抗毒素1万一10万企业,一次性静脉滴注,儿童1500~10000企业,一次性静脉滴注;TIG:一次3000企业肌肉注射,分3等份肌肉注射3个位置。
3: 抗生素医治:可采用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
4: 控制筋挛:地西域:成年人2—8mg/kg休重,分次静脉滴注,少年儿童0.5一mg/kg休重,分次静脉滴注;别的如苯巴比妥钠、氯丙嗪、水合氯醛也可以采用。
炎者运用生长激素,牙关紧闭者避免室息。
二: 中医药学医治1: 秘方存命汤;羌活、羌活、黄连、清半夏、防风、僵蚕、全虫、天南星、白芍、大蜈蚣各9克,川乌、草乌各3-6克,琥珀粉、硃砂各3克(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1993:(1);27)。
2: 秘方蝉衣合剂:蝉衣D8、全虫3个(新中医,1981:(2):45)。
3: 基本治疗方式:散风定痉,清热去火。
中药方剂:全虫粉3克(服用)、大蜈蚣2条、白附子10克、天南星10克、蝉衣15克、白僵蚕10克、番木瓜10克、茯苓30克、黄连10克。
三: 破伤风过敏病症典型性症为牙关紧闭,身体肌肉强直性筋挛和阵发筋挛。
轻则筋挛水平轻,发病频次少,重则筋挛水平重,经常发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97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97例](https://img.taocdn.com/s3/m/f483152b5901020207409c4c.png)
咬蜇伤 4 , 例 手足癣皲裂感染 2 , 例 烫伤感染 2 , 例 冻 伤感染 1 , 例 哺乳期乳头皲裂感染 I 例。就诊时伤 口
颁 布的破伤风诊 断标准。依据潜伏期 长短 、 抽搐程 度、 有无吞咽困难 、 体温等表现 , 分为 3 。轻型 : 型 潜 伏期 1 以上 、 0d 苦笑 面容 、 牙关 紧闭及 颈项肌强直 均 较轻 , 搐 不频 , 吞 咽 困难 , 温 在 3 以 内 。本 抽 无 体 8 组 3 例 , 9 %。中型 : 8 占3 . 2 潜伏期 为7 l 、 ~0d 苦笑 面 容 、 关 紧 闭 、 咽 困难 和 全 身 抽 搐 , 温 3~ 牙 吞 体 8
清 创 、 氧 水 冲 洗 、 放 敞 开 引 流 、 药 1 /。加 双 开 换 次 d 强护 理 、 营养 支持 。
2 西医治疗 . 2
( 中和游离毒素 : 1 ) 早期使用 T T A,
经积极有效的治疗 , 平均病死率为2 %~ 0 [ 0 3% I ] 。我 们 自 19 年~2 l 年采用 中西 医结合方法治疗破 97 00 伤风 9 例 , 7 取得满意疗效 , 报告如下 。
31 疗效标准 .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2 评
价疗效 。治愈 : 身症状及抽搐消失 , 全 无并发症 , 伤 口愈合 ; 好转 : 全身症状及抽搐基本控制 , 未出现并
2 治 疗
发症 , 口已愈合 或未完全愈合 ; 伤 未愈 : 全身症状及
单 间隔离、 避光隔音 , 口未愈者 伤
21 一般治疗 .
1959年中医资料10针刺结合药物治疗破伤风26例的疗效报告
![1959年中医资料10针刺结合药物治疗破伤风26例的疗效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036906e87101f69e31954d.png)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针刺结合药物治疗破伤风26例的疗效报告高邮县人民医院解放前破伤风这一病症,在治疗上是难以收效的,同时经济上花费代价也很大。
解放后的5—6年中,我院在党的领导下,在一切为了抢救病人的号召下,曾以数百元医药费,用封闭及破抗等药物合并治疗,治愈过两个病人。
但是花费很多钱。
自从党号召西医学习中医推广中医治疗经验以后,我院于1955年8月至1958 年9月这三年间以针刺疗法或针刺结合药物综合治疗破伤风26例,除早期摸索经验时死亡二例,近来又一例因来院较晚入院仅16小时治疗未即收效而死亡,共死亡3例外,其余23例均治愈。
我们所治疗的破伤风病人,有儿童、有壮年,有男有女,有受伤后潜伏期短发病剧的,也有潜伏期长发病缓慢,病情比较轻的。
他们受伤部位,有在头颈部,有在四肢部,且有因不洁之堕胎而致病的。
在治疗方面,我们是采用利刺为主,轻型病例仅用针刺,较重病例则以封闭、镇静剂、青霉素、补充体液和少量破抗等辅助治疗,如疮口未愈或尚有炎症、化脓等现象者,则施行扩创或折指手术并以含氧药液作湿敷。
在26例破伤风病人医药住院费只用去30—80元。
且有仅用针刺治疗的轻病例住简易病床或家庭病床,治愈后只收治疗费4—5元,这是符合多快好省条件的。
兹介绍针刺的经穴,手法、体位、经验于后:针灸治疗方法1.经穴:我院针刺破伤风患者的经穴,是以督脉等6经的穴位百会等13穴为主,但因为主刺经穴针孔处有过疤痕组织或过去留针处有轻度红色炎症时,则采用督脉等5经的后顶等13个辅穴代替或轮换使用(详表1)。
从表一可以看出,我院针刺治疗破伤风,有40%左右的穴位是取用督脉经的孔穴的。
中西医携手治愈破伤风一例
![中西医携手治愈破伤风一例](https://img.taocdn.com/s3/m/6b7d6f34647d27284a735111.png)
舌 等常规 照护 。静 脉维持 水 、电解质平 活 ,精神逐渐恢 复 ,自行停药。 1 月后 康 衡 ,并分 别静 脉 滴 注破 伤 风抗 毒 素4 万 复 ,随访半年 ,能干重力活 。
单位 ( 皮试阴性 ),青霉素钠 8 0 0 万单位
( 皮试阴性 ),清开 灵注射液 6 ( ) ml ,参
扎 伤右 脚底 ,当时未进 行 清创及破 伤风
抗毒 素 注射 2 周 前 始有 乏 力 、头 昏 、
纳 差 、打 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不 能 干 活 。1 周 前 出现 大
讨 论 分 享
破伤风 属中医 “ 痉证 ”范畴 ,其死
麦注射液 1 ( ) O al r ,每 日1 次 ,给汤药 。
治疗过程
避 光 ,避声 ,侧卧 ,嘱家 属常给 患
1 5 g ,白术2 0 g ,党 参2 0 g ,麦 冬1 5 g ,白
“ 祛邪与扶正”共取的功效 。 病 之初 ,邪盛明显 ,用木瓜 舒筋活 络除挛 ,防 风 、钩藤 、天 麻 、全蝎 、僵
在校 2 3
芍1 5 g ,陈皮 1 0 g , 甘草 l o g ,大 枣 l o g 。守 此方加 减服 1 ( 1 余 剂 ,患 者能 自理一 般生
质强壮 ,因 外伤
感 风 毒 内 侵 , 化
j 耆 麓 i 算
胸 部x片 示 :双肺 纹分 布 自然 ,肺野 清
晰 ,心 影 不 大 , 左膈 面 抬 高 ,左 角 变
治疗3 天 后 ,患 者 痉 挛 抽 搐 稍 缓
解 ,大汗淋 漓转微 微汗 出 ,余症 如前 , 效不 更方 ,治法同前 。 1 周 后 . 体 温
E - m a i I t h e n I i n w  ̄ j c y y 1 2 0 . C O m C i q责 编 / 陈 丽 娜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5例](https://img.taocdn.com/s3/m/d29d32b9312b3169a551a434.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5例标签:破伤风;申西医结合疗法;疗效自2000年5月~2005年4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破伤风5例,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最小30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38岁;均有锈钉或锈铁片刺伤史,伤口较小,伤后12~18 d发病,就诊吋伤口均已愈合。
1.2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全部患者均为重症破伤风。
中医辨证分型为风毒人里型,表现为张口困难,牙关紧闭,颜面部呈苦笑状,颈背部肌肉痉挛致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有吞咽困难,同时有阵发性全身肌肉抽搐,每次可持续数秒至数分钟,患者面色青紫,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外界任何轻微刺激均可引起抽搐发作。
5例患者神志始终清醒,无高热。
2治疗方法2.1 一般治疗单间隔离,环境尽量安静,光线宜暗,防止声光刺激。
给高热量高营养饮食。
本组患者伤口已愈合,不需清创,加强护理,及时吸痰。
2.2 西医治疗2.2.1 破伤风抗毒血清的应用TAT 5万单位,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1000 mL静脉滴注,以后每日3万单位静脉滴注,直至症状好转(用前必须皮试)。
或用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3000~6000单位肌注1次,即可代替破伤风抗毒素。
2.2.2 控制解除肌肉强直性痉挛给予安定,杜冷丁等肌注,抽搐重者,用氯丙嗪5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缓慢静滴,每日2次。
2.2.3 抗生素应用青霉素G 800~1000万单位,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前皮试)。
甲硝唑注射液1g,静脉滴注,每日1次。
2.2.4 全身支持疗法补充水、电解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
2.3 中医药治疗5例患者中医分型均为风毒入里型。
治法:平肝熄风,熄风疏表,解毒镇痉。
方药:玉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天麻12 g,全蝎5 g(焙黄研末吞服),胆南星12 g,白附子8 g,蜈蚣2条(焙黄研末吞服),防风12 g,蝉蜕8 g,羌活8 g,僵蚕12 s,蝉蜕8 g,朱砂5 g(冲服),白芍25 g,生甘草6 g。
破伤风有什么症状
![破伤风有什么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fa617ccc700abb68a982fb91.png)
破伤风有什么症状文章目录*一、破伤风有什么症状*二、破伤风的中医治疗方法*三、破伤风对人有哪些危害破伤风有什么症状1、破伤风有什么症状:乏力、头晕病人先有乏力、头晕、头痛、咬肌紧张酸胀、烦躁不安、打呵欠等前驱症状。
这些前驱症状一般持续12~24小时,接着出现典型的肌强烈收缩,最初是咬肌,以后顺次为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间肌。
病人开始感到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后有牙关紧闭;面部表情肌群呈阵发性痉挛,使病人具有独特的“苦笑”表情。
2、破伤风有什么症状:身体异常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病人面色紫绀,呼吸急促,口吐白沫,流涎,磨牙,头频频后仰,四肢抽搐不止,全身大汗淋漓,非常痛苦。
发作的间歇期间,疼痛稍减,但肌肉仍不能完全松弛。
强烈的肌痉挛,有时可使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
膀胱手括约肌痉挛又可引起尿潴留。
持续性呼吸肌群和膈肌痉挛,可以造成呼吸停止,以致病人死亡。
3、破伤风有什么症状:脖颈处不适感发病刚开始患者会觉得脖颈,以及肩膀的肌肉比较紧张,尤其是离伤口较近的手脚也会有异常的感觉。
4、破伤风有什么症状:不能说话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渐渐地肌肉僵硬无法张口,不能说话,不能咬东西,严重时连步行都很困难。
5、破伤风有什么症状:痉挛临床上可演变为全身的骨骼肌持续性的强直,和阵发性的痉挛。
如果病情加重,发作次数的间隔愈来愈短,最后演变成大概每五分钟就会发作一次。
严重的患者会发生喉痉挛,会出现窒息还有肺部感染和呼吸功能衰竭等。
破伤风的中医治疗方法1、风毒入络主证:吞咽困难和牙关紧闭,周身拘急,抽搐较轻,痉挛期短,间歇期较长。
苔白,脉浮紧。
治法:祛风疏表,解毒定痉。
方药:玉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防风12克,胆南量12克,白附子7克,羌活7克,白芷12克,天麻12克,全蝎3克,僵蚕12克,蝉蜕7克,川芎12克。
2、风毒入里主证:角弓反张,频繁而间歇期短的全身肌肉痉挛,高热,而色青紫,板硬,时时汗出,大便秘结,小便不通。
破伤风的中西医治疗及其护理
![破伤风的中西医治疗及其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b930d8360cba1aa811dad3.png)
肢 紧张 , 未抽搐或 间有 抽搐 , 脉浮数 , 采用 玉真 散或木英镇痉汤去蜈蚣 、 蝉蜕 、 殊砂 , 加 白芷 3钱 , 荆 芥 2钱 , 以宣解 风 邪兼 解 毒 。破伤 风中型 : 除 症候 外 , 且 见腹 肌 强硬 , 角 弓反张 , 抽搐 频 数 , 每小 时 2~3
抽搐频 繁为特 征 , 每小 时抽搐 十数 次 , 汗
止舌咬伤 , 舌后 坠时 , 立 即将 下颌 向前 向 J 托起 , 以防窒 息。使用 带 护栏 的病床 ,
必要时加用约束带固定患者 , 防止 痉 挛 发
多, 常伴高热或 呼吸困难 , 甚至呈半 昏迷 ,
脉 沉 紧或 沉 数 , 患者 多形 气不 足 , 汗 解 更
衰其 阳气 , 故应加用 固气健脾养 血药 以增 加抵抗力 , 中和毒素 , 并 加用几味镇痉药 , 采用 木 英 镇 痉 汤加 白附 子 3钱 , 钩藤 5
钱, 重 用 殊 砂 1钱 以 镇 痉 , 用 参 芪 四 物 汤
作时坠床或 自我伤害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例, 死 亡 1例 。治 愈 率 8 7 %, 病 死 率
1 3%
良好作用 。对后遗症 的治疗 , 针后配合温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灸, 可 协 助温 通 气 血。取 穴 : 根据“ 风人 诸阳之经 , 则 筋 挛 角 弓反 张 ” 的理 论 。 每 天 需 给 抗 菌 素 以控 制 感 染 及 维 生
关 键词
次, 采用五虎 追风 汤 , 病 情 稍 重 者 用 木 英 镇 痉 汤 以 祛 风 解 毒 镇 痉 。破 伤 风 重 型 : 以
破伤风是 由破伤 风杆菌 侵入 人体 所
致 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 是 由 细 菌 外 毒 素 引 发 的 以局 部 和 全 身 性 肌 强 直 、 痉 挛 和 抽 搐 为特 征 的一 种 毒 血症 。2 0 0 3年 2 月 ~
破伤风中医治疗原则
![破伤风中医治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647e1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9.png)
破伤风在中医治疗中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解痉止搐:-中医认为破伤风属“痉病”范畴,其核心症状为肌肉痉挛和抽搐。
因此,首要治疗原则是选用具有镇痉、解毒作用的药物,如天麻、全蝎、僵蚕、蜈蚣等虫类药以及清热解毒之品,以达到平肝熄风、解痉止搐的目的。
2. 清热解毒:-破伤风由外邪(尤其是金疮、铁锈等污秽之物)侵入人体,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而发病。
故需使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黄连、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以清除体内毒素。
3. 通络散结:-通过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的药物,如桃仁、红花、丹参等,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并消除因邪气郁结所致的肌肉紧张与痉挛。
4. 扶正固本:-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进展,适时加入补益类药物,如人参、黄芪、当归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加快康复速度。
5. 综合调理:-针对破伤风后期可能出现的身体虚弱、出汗多等症状,进行调和营卫、滋阴养液的治疗,同时注重情志调摄,保持患者心情舒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6. 辨证施治:-中医强调个体差异和疾病阶段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进行辨证论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7. 辅助疗法:-结合针灸、拔罐、刮痧等传统疗法,以助于驱邪外出,缓解肌肉痉挛。
具体来说,根据破伤风的病情轻重,中医治疗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在风毒在襄的轻度阶段,症状较轻,治疗以祛风疏表、解毒定痉为主,可用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
如果症状严重,风毒入里,中医治疗则以平肝熄火、解毒镇痉为原则,可用木萸散加减。
同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疗程服用以缓解局部症状、降低毒素反应。
此外,中医治疗破伤风还有其他的药物和方剂。
例如,玉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其中防风、胆南星、白附子、羌活、白芷、天麻、全蝎、僵蚕、蝉蜕等都是常用的药物。
此外,中医还讲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破伤风时,最好能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总之,破伤风在中医治疗中应遵循早期干预、内外兼治、标本兼顾的原则,旨在解除急性期痉挛抽搐的症状,同时调整全身状况,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1959年中医资料10针灸疗法治疗破伤风10例的临床报告
![1959年中医资料10针灸疗法治疗破伤风10例的临床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ae02f25ccbff121dd36834d.png)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针灸疗法治疗破伤风10例的临床报告孝感专署人民医院中医科我院1958年通过整风后,在院党支部领导和支持下、中西医有团结合作的基础上,开展用针灸为主配合中药治疗破伤风症,从1958年到1959年元月止,先后共治疗10例(男8女2),痊愈9例,死亡1例(死亡1例因发作期太长而治疗太晚于入院当日约四小时左右,经救治无效而死亡)。
10例患者,均先经中西医会诊,根据典型病状(四收阵发性抽搐,角弓反张,肌痉,牙关紧闭,而神志场清醒),结合必要理化检查后,确定诊断为破伤风,即进行治疗,并根据病情需要,也进行一些輔助疗法(如患者营养较差或有脱水情况,给以营养药物或输液等)。
现将我们治疗10例前后经过的情况简述于表1:针灸疗法穴位及手法:以风府、风池、大椎、合谷、行间,内关、颊车、下关、天枢等为主穴,以足三里、三阴变,髀关、地仓、关元、气海、天柱、中脘为配穴。
体位取侧臥、仰臥或半臥位。
刺法用强刺激或中刺激,进针快,捻针角度大,刺激深浅度按一般规定或灵活运用。
留针20—30分钟以上,时间愈长愈好,必要时并用电针,每日1—2次。
病例报告病例一:李××,男,39岁,孝感县臥龙区八埠乡金星社,饲养员,病历号:962。
主诉:口张不开,颈项强急已6天。
现在症:半月前因上山放牛,右足趾被刺伤,当时痛甚,伤口未治而渐愈合,7天后突然觉口内牙根和舌头疼痛,口不能张开,一天加重一天。
食物难以人口,持续三天后,即发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阵发性),1—2分钟发作一次,痛苦不堪,如有人讲话或牵拉患者衣服被单,均即诱发,但不发烧,于1958年4月14日上午11时入院治疗。
治破伤风秘方
![治破伤风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e58aae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c.png)
治破伤风秘方定痉汤【来源】吴滨,《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全蝎10克,蜈蚣3条,僵蚕15条,防风12克,羌活15克,连翘20克,金银花30克,栀子15克,当归30克,川芎15克,桃仁10克,红花、钩藤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镇痉解毒祛风,养血活血。
【方解】破伤风乃因外伤受邪所引起发痉的病症。
又因本病发展迅速,常可危及生命,故须早期治疗。
方用蜈蚣、全蝎、僵蚕、钩藤、熄风镇痉;金银花,连翘、栀子、清热解毒;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者,多致血行不畅,故以川芎、红花、当归、养血活血、以期一身之血气流通;虽人体内之毒虽解,而外邪实有复入之可能,故用防风、羌活疏散在表之风邪。
本方配伍严谨、方切病机,故用之奏效颇捷,疗效甚佳。
【主治】破伤风。
【加减】兼有痰盛者,加天竹黄15克;有腑实证,且舌质红苔黄者,加生军10克,水牛角30克(先煎)。
【疗效】治疗2例均愈。
治破伤风方【来源】孙秉华,《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组成】荆芥12克,当归、川芎各9克,红花4.5克,桃仁9克,桂枝6克,槐树浆100毫升,分3次冲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疏风活血,发汗解痉。
【主治】破伤风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而无汗者。
【疗效】屡用屡验。
一般服2~3剂可愈。
【附记】有汗者应用本方。
方中槐树浆,取豆科植物落叶乔木槐树的嫩枝10数根,去其两端,放炉火上蒸之,两端流汁取之即得。
又陈广渊自拟治破伤风有效方:粉葛根,胆南星各12克,全蝎9克,蜈蚣3条,净蝉衣15克,生川乌5克。
此方多用虫类有毒之品以作解毒祛风镇痉之剂。
生川乌先煎一沸,再下诸药同煎。
葛根为舒筋解痉之品。
胆南星为清火风痰之剂,身体健壮者,可酌加剂量,体弱酌减。
服药近10付而症状明显减轻者,川乌、全蝎剂量酌减,可加当归、白芍、生地、牛膝、木瓜等品,以防其风燥耗伤血液,抽搐完全停止后,可改用濡养筋脉之品作善后调理,如配合人工冬眠治疗、效果更佳。
中医外科破伤风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外科破伤风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d5d1a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c.png)
破伤风破伤风是因皮肤破伤后,感染破伤风杆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痉挛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
新生儿断脐时感染的称为“脐风”。
中医认为是由皮肤破伤之后,风毒侵入,流窜经络引起。
【诊断】1.发病前2周内有外伤史。
2 .早期表现为咀嚼肌乏力,面部肌肉酸痛,语言不清,吞咽不便,张口困难,牙关拘急。
3 .典型发作时,面部肌肉痉挛,呈苦笑面容;项背部肌肉痉挛则角弓反张;最后膈肌痉挛引起呼吸困难。
4 .任何轻微的外界刺激(如声音、光线甚至医生的检查)都可能诱发强烈的全身肌肉痉挛,因而导致病人体力衰弱、窒息,甚至引起死亡。
5 .患者神志始终清楚,若有高热,常提示有毒血症、肺炎等并发症。
6 .新生儿在7天之内,出现进行性吮乳困难,牙关开阖不利,需密切观察,早期明确诊断。
【预防】本病预防胜于治疗,一旦发作死亡率很高。
1.及时而有效地对受伤创口进行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消灭死腔。
在伤口较大,清创不易彻底时,不宜缝合,可用3%双氧水湿敷,以消除破伤风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7 .破伤风抗毒素血清1500单位,皮试后肌内注射,超过24小时者,剂量应加倍。
8 .内服玉真散3〜5g,日3次。
蝉蜕粉3〜5g,黄酒送服,日3次。
【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本病死亡率较高,应按常规加用破伤风抗毒素等中西医结合治疗。
治法:祛风解毒止痉。
方药举例:1.玉真散加味姜制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10g,蝉蜕15g,水煎服。
不能口服者鼻饲。
9 .追风散每日1剂,重者每日2齐IJ。
此方解痉作用较强。
10 撮风散娱蚣1条,钩藤IOg,朱砂0.3g,全蝎尾1条,蝉蜕3g(有条件加麝香适量),研为细粉。
每次服0.5〜1g,每日3次。
适用于新生儿。
二、简易方药取鲜嫩桑树枝直径约3cm、长100Cm,架空,中间用火烧,两端即滴出桑木油,收集备用。
成人每次IOmL加红糖少许,服后出汗。
三、针灸疗法体针牙关紧闭:合谷、下关、颊车、内庭。
喉痉挛:少商(放血)、扶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破伤风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创伤后,或有感染病灶,失于调治,正气受损,风邪乘隙侵入,由表人里,引动肝风所致.
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风毒在襄
轻度吞咽困难和牙关紧闭,周身拘急,抽搐较轻,痉挛期短,间歇期较长.
[治法]祛风疏表,解毒定痉。
[方药]玉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防风12克,胆南量12克,白附子7克,羌活7克,白芷12克,天麻12克,全蝎3克,僵蚕12克,蝉蜕7克,川芎12克。
新生儿破伤风可用蜈蚣0.7克,全蝎尾0.3克共研细末,每次0.7克,水调成极稀糊喂服,每日2次.
2.风毒入里
角弓反张,频繁而间歇期短的全身肌肉痉挛,高热,而色青紫,板硬,时时汗出,大结,小便不通。
舌质虹绛,苔黄糙,脉弦数。
[治法]平肝熄风,解毒镇痉。
[方药]木萸散加减:木瓜12克,吴萸7克,全蝎5克,蜈蚣2条(焙黄,研末吞服),天麻12克,僵蚕12克,胆南星12克,朱砂o.45克(分2次冲服),郁金12克,白芍25克,生甘草6克.痰涎壅盛者,加鲜竹沥12克,天竺黄12克,高热口渴者,加生石膏35克(打碎先煎),知母12克,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2克(后下),玄明粉12克,枳实12克,小便不通者,加车前草12克,地龙12克,产后或创伤失血过多者,加太子参25克,当归12克。
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鲜虹骨蓖麻根200克,加水1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次口服,每日1剂,儿童酌减。
(2)蝉衣35克,炒焦研末:黄酒冲服。
名家妙方
资料来源:中华中医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1.大河蟹1个,黄酒适量。
大河蟹去壳,岛烂,用黄酒冲服,出微汗效佳。
忌吃柿子。
2.槐树汁2酒杯,蜂蜜45克,黄酒(白酒亦可)60克。
先将黄酒温热后,加入上药调匀即可,1次服下,蒙被发汗。
以前额剑突下有小汗珠即可,不可大汗淋漓。
3.雄黄、香白芷各等分,锉细用黄酒煎服。
4.九香虫2个,炒成末用黄酒冲服。
5.蝉蜕15克。
蝉蜕去头、足、翅膀、炒黄研细备用。
服时以黄酒60克冲服,每日1次,小儿酌减,6~7日后症状即可消失。
每日服蝉蜕发汗后,静脉输林格氏液1000毫升,以促使毒素排出,并防止脱水。
6.槐角30克,炒后研成末,加水、黄酒各半冲服。
7.老葱白(必须、去叶不去皮)500克,黑扁豆45克,棉籽90克,高梁原酒75克。
将棉籽炒焦至紫色,碾碎,过筛去壳;葱白加水5碗,煎成汤;酒温热;黑扁豆放铁勺内炒,先冒白烟、后冒青烟至90%炒焦时离火;把温酒倒入铁勺,过滤,留紫色酒液。
用法:把棉籽粉与紫色酒夜混合,加葱汤搅如稀饭样,灌服,服后盖被发汗。
连服2天。
忌食腥冷食物。
刺疗法
牙关紧闭者,取颊车,下关,配内庭、合谷,四肢抽搐者,取合谷、曲池、内关透外关,或后溪、太冲、申脉,阳陵泉:角弓反张者,取风池、风府,大椎、长强,配昆仑、承山.均采用泻法,留针15~30分钟.
预防与护理
(1)主动免疫注射破伤风类素作为抗原,使机体产生抗体-抗毒素达到免疫的目的,是目前最有效、最可靠、最经济的预防方法。
(2)被动免疫,创伤发生后24小时内,皮下或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适用于下列情况:①伤口污染严重;②严重的开放性损伤,如颅脑、胸、腹部开放性损伤及开放性骨折、烧伤;③伤后未及时清理创口或处理不当。
(3)破伤风抗毒血清有两种:①破伤风抗毒血清:注射后体内抗体可迅速上升,但仅能维持5~7天,注射前必须常规作过敏试验,以免发生过敏反应。
②人体破伤风免
资料来源:中华中医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疫球蛋白:由人体血浆中免疫球蛋白提纯而成。
因无血清反应,故不需作为过敏试验,是理想的破伤风抗毒素。
预防
基本方法
1、正确处理伤口。
对于一般小的伤口,可先用自来水或井水把伤口外面的泥、灰冲洗干净。
有条件的,可在伤口涂上碘酒等消毒药水,然后在伤口上盖一块干净的布,轻轻包扎后再到医院进一步治疗。
对于一些大的伤口,可先用干净的布压住伤口,然后迅速去医院治疗。
2、注意产妇卫生。
3、注射预防针。
4、内服中药。
早期发现法
破伤风患者常有外伤史,特别是有被铁锈或粪土等污染的伤口存在。
它一般在伤口1~2周开始发病。
此病虽很凶险,但只要发现得早并及时治疗,同样是可以治愈的。
所以说,对于破伤风患者,抢救的关键是及早发现。
破伤风的早期症状是肌肉痉挛,即人们常说的“抽筋”。
多数患者最早的症状是面部肌肉痉挛,其表现主要是嘴张不开,咀嚼食物时,双耳前方的肌肉痉挛疼痛。
不少患者误以为是牙病而去口腔科就诊。
口腔科医生检查时往往只发现咀嚼肌、颞肌痉挛,但口腔内却无引起张口困难的牙病。
越是要患者张大口,患者越是张不开,甚至反而越闭越紧。
此时若稍有疏忽,即可不了了之而被延误,但如有这方面的诊断知识,想到是破伤风并获及时治疗,多数是可以痊愈的。
但不少口腔科医生不一定都有这方面的知识,因而延误者众。
待一旦出现全身肌肉痉挛抽动,再转过头来想到破伤风,预后就非常恶劣了。
早期诊断破伤风的压舌试验法。
其检查方法是:对某一近期有过割破刺伤皮肤的破伤风可疑患者,将一块压舌板或其它消毒干净了的光滑小木板,甚至筷子、汤勺等,轻轻放人其口腔内的舌中部,用力下压。
如果患者立即出现牙关紧闭,并将压舌板咬住,不易拔出,则为阳性,可判断为破伤风早期表现。
这些人在4~30小时内,将全部出现典型破伤风症状。
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条件、致病机制和防治原则。
(1)感染条件: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非侵袭性细菌,芽孢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一般不引起疾病。
当机体存在窄而深的伤口,或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同时感染,
资料来源:中华中医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或坏死组织多、泥土或异物污染伤口而形成局部缺血,缺氧。
造成局部厌氧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的繁殖。
(2)致病机制:破伤风梭菌感染易感伤口后,芽孢发芽成繁殖体,在局部繁殖并释放破伤风痉挛毒素及破伤风溶血素。
前者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出现角弓反张(破伤风特有的症状)。
(3)防治原则:由于破伤风痉挛毒素能迅速与神经组织发生不可逆性结合,故一旦发病治疗困难,所以预防尤为重要。
如遇到可疑伤口应做到清创、扩创,同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抑制细菌繁殖。
用破伤风抗毒素对患者进行紧急预防,对已发病的人要进行特异性治疗。
易感人群如儿童、军人和易受外伤人群应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儿童应采用白百破三联疫苗进行接种预防。
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
(1)机械性或病理性损伤。
由于手术、拔牙、肠穿孔等屏障功能受损,细菌侵入非正常寄居组织。
(2)菌群失调。
(3)局部或全身免疫力下降。
(4)局部厌氧环境的形成。
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特征包括哪些?
(1)发生在口腔、鼻咽部、胸腔、腹腔、盆腔的感染及其他深部脓肿。
(2)分泌物带血或呈黑色,有恶臭。
(3)血培养阴性的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4)分泌物直接镜检有菌,但一般培养无菌生长。
(5)使用氨基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无效。
肉毒梭菌的致病机理
肉毒梭菌在厌氧条件下能产生毒性极强的肉毒毒素,主要随污染的食品经消化道吸收经血液或淋巴液作用于中枢神经核及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阻碍乙酰胆碱释放,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迟缓性麻痹。
破伤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破伤风主要应与引起肌张力增高和阵发性肌肉痉挛的疾病相鉴别。
口腔及咽部疾患可引起张口困难,如咽后壁脓肿、牙周及颞颌关节病等,除局部可查得炎症表现和病变外,一般没有全身肌张力增高和阵发性肌痉挛。
脑膜炎及脑血管意外,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引起颈强直及四肢肌张力增高,但没有阵发性肌痉挛和外伤史。
脑血管意外偶有引起癫痫样发作者,但与破伤风的强直性肌痉挛完全不同。
此外,脑脊液常有相应改变,多伴有神志障碍和瘫痪。
手足搐搦症主要表现发作性手足强直性痉挛,但间歇期无全身肌张力增高,化验血钙水平常明显减低,对钙剂治疗有特效。
狂犬病亦可发生咽肌痉挛,表现吞咽和呼吸困难。
但有明确被犬咬伤历史,临床有特征性的恐水怕风症状,疾病发展主要是全身肌肉麻痹,而没有全身肌张力增高。
癔症患者可表现破伤风的张口困难等症状,一般经暗示治疗或适当镇静后,其痉挛表现可明显缓解。
资料来源:中华中医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