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变形监测和资料分析研究
滑坡变形监测数据分析与变形预测研究
滑坡变形监测数据分析与变形预测研究发表时间:2016-07-07T15:10:48.9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7期作者:张涛[导读] 本文以某滑坡工程为例,对滑坡进行变形监测,以滑坡变形监测数据为基础。
广东省佛山地质局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本文以某滑坡工程为例,对滑坡进行变形监测,以滑坡变形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常规GM(1.1) 模型对滑坡变形监测数据进行数据预测分析,及时预测变形数据的未来发展,为滑坡治理的安全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滑坡;变形监测;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常规GM(1.1) 模型 1、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工程活动日益频繁,规模日益增大,遇到边坡稳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边坡失稳形成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轻则增加投资、延长工期,重则摧毁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
目前,滑坡是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因此滑坡治理一直是我国灾害治理的重要任务。
在滑坡治理过程中,对滑坡进行变形监测,利用前期监测数据能较准确地对滑坡下一期的变形进行预测,对滑坡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滑坡治理工程的顺利进行。
传统的变形预测方法如神经网络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等适用于对变形数据长期、连续的预测,如变形数据突然变化或变形数据间断,则数据预测精度较低,无法满足滑坡监测数据变形预测的精度要求。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常规GM(1.1) 模型相结合,有助于实现滑坡监测数据的短期、中长期变形预测。
本文以某滑坡治理监测工程为例,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常规GM(1.1) 模型对变形监测数据和变形预测进行深入研究。
2、工程概况本文所采用数据为某滑坡变形监测的真实数据,该山坡原地貌为台阶状,整体坡度约30~40°,坡体植被发育。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修筑居民楼期间,坡脚被人工开挖形成一陡坎,且修筑有高约3.5m浆砌石挡土墙,墙面近似直立。
该滑坡一遇较大暴雨,便有岩土崩落,大量山体泥石被水冲下,直至坡脚建筑物和水泥路面,严重影响坡脚居民楼及其居民的安全。
水库滑坡体变形监测技术的研究分析
水库滑坡体变形监测技术的研究分析摘要: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滑坡是一种严重的灾害。
文章依托实际案例,探讨GPS测量技术在水库边坡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具体应用,验证了GPS技术监测滑坡体的可行性。
关键词:滑坡;监测数据;精度指标;位移;变形速率水库滑坡是指在库水位调节作用下导致岸坡水动力条件不利而引发的坡体失稳现象,对船运和人民生命财产会造成威胁,是一种严重的次生灾害。
为了有效防治滑坡体地质灾害的发生,对滑坡的实时动态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而GPS技术在精度、速度、时效性、效益等方面都优于常规方法。
从而GPS技术在滑坡体监测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1.研究区概况图1 1号滑坡体监测点布置图某水电站库区由于河谷深切,水库两岸岸坡较陡,在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多形成陡崖或峡谷。
本文选取滑坡比较显著的1号滑坡体为研究区域,1号滑坡体位于该水电站上游,该区域存在大量耕地和人口居住,为实时监测该地区滑坡变形情况,对滑坡体布设7个变形明显的监测点,布置图见图1。
在巡视检查中,1号滑坡体地表有已经存在的裂缝,特别是滑坡体的上方位置(如BY01,BY02点附近),此部位的裂缝有缓慢增大的趋势,但不是很明显。
此外,BY06点到BY07点之间有很多滑下的碎石,并且这个部位的上方还有继续滑动的趋势,地表无隆起,局部地区略有下陷,但是不明显,无滑移崩塌征兆。
2.数据获取1号滑坡体位于交通不便的库区上游地区,主要通过人工周期性监测。
自该水电站蓄水开始,分别对1号滑坡体进行周期性监测,得到该区域不同时间段的GNSS监测数据。
通过配套的数据采集软件即可实现数据的现场采集、实时监控、异常测值报警的目的,从而可远程监控该滑坡体的位移量、变形速率,实现对动态监控滑坡体变形发展及灾害预警。
1号滑坡体7个人工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主要通过中海达F16系列GPS接收机进行静态双频方式采集。
数据采集过程中,同时对7个监测点进行同步观测。
对山体滑坡区的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法分析
对山体滑坡区的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法分析摘要:山体滑坡区域建筑物变形测量能为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提供保障,本文研究监测山体滑坡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大地精密测量和近景摄影测量。
从建筑物本身发生的基础位移、数据处理工作、变形观测的具体内容、变形监测工作的具体展开方式四方面入手,研究对山体滑坡区的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法。
希望本文的观点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大地精密测量;基础位移;平面控制网引言:导致山体产生滑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降雨和地震,另外还有社会人群的各种生产、劳动行为,所导致的山体滑坡变形在时间和空间上都非常复杂。
保证山体滑区域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需要实时监测山体和建筑物基础的变化形势,凭借监测到的信息,准备好相应的应急措施。
一、监测山体滑坡的常用方法(一)大地精密测量加重经济负担监测山体滑坡常常会用到的一种方法就是大地精密测量,使用该方法需要用到水准仪,测量山体中的几何水准。
在此条件下能准确得知山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量,地表的形变会导致山体的形状和内部构造发生变化。
运用大地精密测量的操作非常简单,正是因为如此,这一监测方法受到工作人员的特殊青睐。
但是这其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较明显的体现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某些特殊因素的限制作用。
这些特殊因素包括地形、天气情况。
除此之外,由于监测周期比较长,投入其中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也是一项经济负担[1]。
(二)近景摄影测量容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近景摄影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比如某测量人员在测量的工作中用到比较多的就是照相机,使用照相机获得实际情况,之后把获得的数据信息输入至计算机,展开测量计算活动。
准确绘制三维坐标,从而得到反映山体形变的信息。
此外,还有可能使用专用的量测相机拍摄滑坡监测范围的实际情况,生成立体对象,反映地面的变形情况。
如果是近景摄影测量,实际执行时,监测人员不需要前往现场。
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天气状况会对监测过程产生较显著的影响,导致测量的位移不够准确。
滑坡变形监测方案
滑坡变形监测方案1. 简介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发生通常与地表的巨大滑动、失稳和破坏有关。
为了及时掌握滑坡的变形状况,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采取监测滑坡变形的措施十分必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滑坡变形监测方案,包括监测方法、监测设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2. 监测方法2.1 动态监测动态监测是通过实时采集滑坡变形数据,通过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判断滑坡的稳定性和可能发生的危险性。
常用的动态监测方法包括:•连续位移监测:使用位移传感器或卫星定位技术,定期测量滑坡的位移变化,以便实时掌握滑坡的变形情况。
•GPS监测:通过安装GPS接收器,测量滑坡上各测点的三维位移,可以实时监测滑坡的变形变化。
•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滑坡区域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对影像的比对分析,判断滑坡的变形情况。
•声波监测:通过在滑坡区域埋设声波传感器,并结合声波测量仪器,实时监测滑坡区域的声波振动情况,以判断滑坡的变形情况。
2.2 静态监测静态监测是通过定期采集滑坡变形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评估滑坡的稳定性和可能的风险。
常用的静态监测方法包括:•光纤测温监测:通过在滑坡区域埋设光纤传感器,利用传感器对温度的敏感性,测量滑坡的表面温度变化,以判断滑坡的变形情况。
•声波监测:通过在滑坡区域埋设声波传感器,并结合声波测量仪器,定期监测滑坡区域的声波振动情况,以评估滑坡的变形情况。
•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滑坡区域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对影像的比对分析,评估滑坡的变形情况。
3. 监测设备3.1 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是监测滑坡位移变化的重要设备,常用的位移传感器有:•激光位移传感器:通过激光测距技术,测量滑坡上测点的位移变化。
•压电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量压电位移传感器的电阻变化,来判断滑坡位移的变化情况。
•GPS位移传感器:通过GPS定位技术,测量滑坡上测点的三维位移变化。
3.2 声波传感器声波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滑坡区域的声波振动情况,以判断滑坡的变形情况。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研究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研究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的研究旨在帮助工程师、研究人员等有效地处理和分析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所得的大量数据,为滑坡防治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探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并介绍常用的数据处理软件和技术。
一、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1. 数据整理与筛选:根据勘查任务的具体要求,整理与筛选勘查数据,去除异常数据和冗余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以采用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筛选,通过排序、筛选、删除重复项等功能,使数据变得更加清晰和有序。
2. 数据可视化处理:通过将勘查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可以更直观地分析数据的分布、趋势和关联性。
常用的数据可视化软件有Python的matplotlib库、Tableau等。
将数据可视化处理后,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判断,为工程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3. 数据统计与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勘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索数据的规律和特征。
可以通过计算数据的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指标,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以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统计软件有SPSS、Stata、R等。
4. 空间数据分析:对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数据中的空间属性进行分析,研究其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关联性。
可以利用GIS等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绘制地形图、坡度图、坡向图等,分析不同地形特征对滑坡发生的影响,为工程规划和设计提供空间参考。
5. 模型建立与预测:根据勘查数据的特征和规律,建立适当的模型,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滑坡进行预测和评估。
常用的预测模型有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等。
可以使用数据挖掘软件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模型建立和预测,为滑坡防治工程的规划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常用数据处理软件和技术1. Excel:Excel是一款通用的电子表格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
浅析公路滑坡体的监测与探测方法
浅析公路滑坡体的监测与探测方法公路滑坡是指由于地形变化、地质构造破碎、气象条件恶劣等原因而导致公路边坡或路堤发生的塌方或沉降现象。
这种现象对于公路运行安全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及时监测和探测公路滑坡体的情况显得非常重要。
1.视觉观察法视觉观察法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肉眼观察公路路堤、边坡和周围山体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判断公路滑坡体的变化趋势。
该方法适用于公路沿线有工人巡视检查的情况下,当下雨、雪天气时,视觉观察法对于公路滑坡体的监测效果较明显。
2.测量变形法测量变形法是利用石英墩或者铁丝夹测量目标物体的高度和位置,来判断公路边坡、路堤等地质体的变形情况的方法。
通过不断的现场测量、数据分析和比对,可以详细地了解公路滑坡体的变形情况,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
3.地质雷达法地质雷达法是指利用地质雷达探测地下物体的结构和特性,来预测公路滑坡体的分布、深度和形状等信息。
该方法具有高效、快速和准确的特点,能够精确地定位和识别公路滑坡体的情况,为后续监测和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地形变化监测法是用照相机、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对公路边坡进行二维或三维的测量,通过分析和比对测量结果,了解公路滑坡体的形态、大小和位置等信息。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数据准确的特点,适用于对公路边坡大范围的监测和探测。
总之,公路滑坡体的监测与探测方法是多方面的,不能单一使用某一种方法,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才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公路滑坡体的情况,提前预发性地控制破坏的发生,保障道路运行的安全。
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避免将某一种方法泛化,忽略其他方法的存在。
山体滑坡监测调查报告pdf(一)
山体滑坡监测调查报告pdf(一)引言概述: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破坏。
为了及时发现和监测山体滑坡的迹象,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的调查和监测工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的研究成果,提供关于山体滑坡监测的实用建议和措施。
正文:1. 滑坡迹象的识别与分析- 地表裂缝的观察与记录- 斜坡地表下沉或隆起的测量- 岩石裂缝和排列的检测- 植被损坏和露头岩石暴露的记录- 滑坡历史事件的调查和分析2. 滑坡的监测技术与手段- GPS定位测量技术的应用- 岩石位移监测仪器的安装与使用- 地面测量与摄影测量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质测试的方法与技巧3. 滑坡的破坏机理与影响因素分析- 土壤侵蚀、泥石流和枯竭现象的研究- 水渗透与土壤液化的影响分析- 构造活动与地震事件对滑坡形成的影响- 降雨量与山体滑坡风险的关系- 人为开发与人类活动对山体滑坡的影响4. 山体滑坡监测体系的建立- 监测站点的选择与布设- 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方法和流程- 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团队组织- 监测数据与预测模型的分析与研究5. 滑坡预防与应急措施- 滑坡预警与避灾区划的制定- 工程手段与措施的采取与实施- 滑坡的治理与修复方法研究- 紧急救援指南的制定与培训- 滑坡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建议与措施总结:本报告通过对山体滑坡的监测调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剖析,提出了识别滑坡迹象、监测技术与手段、破坏机理与影响因素分析、监测体系建立和预防应急措施等五个大点。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及时发现滑坡迹象、预测滑坡风险和采取有效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相关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希望本报告的发表能够引起广泛关注,促进山体滑坡监测技术与应对措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监测技术及风险评估研究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监测技术及风险评估研究在滑坡防治工程中,监测技术和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通过科学有效的监测技术和细致全面的风险评估,可以提前发现滑坡问题,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预防灾害的发生。
一、滑坡监测技术1.地面监测技术地面监测技术是最常用的滑坡监测手段之一。
它主要通过设置地面测点、测斜仪等工具,对滑坡区域进行连续、定点的监测。
这种技术能够从地面观测到滑坡体的位移和形变情况,可以及时发现滑坡体的变化趋势和异常。
同时,地面监测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滑坡区域,具有广泛适用性。
2.遥感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滑坡监测手段之一。
它借助卫星遥感影像的获取和解译,快速准确地获取滑坡区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信息。
遥感技术能够对滑坡发生前后的地表变形进行高精度的监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及时性。
3.地下监测技术地下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设置钻孔、孔隙水压力计等工具,对滑坡体下方的地下水位、地下水压力和地下应力进行实时监测。
这种技术能够及时掌握滑坡体下方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和地下应力状态,为滑坡风险评估和防治工程提供重要依据。
二、滑坡风险评估1.滑坡风险评估的目的滑坡风险评估的目的是综合分析滑坡的潜在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灾害发生的概率,确定滑坡区域的风险等级。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为滑坡防治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更有效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滑坡风险评估的方法滑坡风险评估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评估主要通过对滑坡区域的地质地形特征、滑坡历史、降雨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判断滑坡的潜在危险程度。
定量评估则通过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滑坡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量化分析,进一步确定滑坡的风险等级。
3.滑坡风险评估的影响因素滑坡风险评估的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滑坡体的稳定性、地下水位、降雨量、地质条件等是主要的评估因素。
云南省文山州片区滑坡变形监测分析与对策
云南省文山州片区滑坡变形监测分析与对策摘要:对于滑坡检测的重要方式是变形检测。
检测的项目有:文气象监测、地表变形监测、深部变形监测、抗滑桩应力及锚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等。
前期检测和后期变形检测的数据能综合判断出滑坡滑动面的情况,并能根据情况做出及时处理,为后期的防护工作做良好的保障。
關键词:变形监测;地表变形检测;地下水位监测引言滑坡检测最初主要是通过直接观测滑坡体上地表变形及地下水变化、低温变化等现象,同时也可结合仪器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来初步判定滑坡体所处的变形阶段及中短期滑动趋势。
云南省文山州剥隘镇自2006年中旬,部分片区出现大范围滑坡变形现象,严重危机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滑坡片区主要由粘土矿物和碎屑物组成。
其中,粘土矿物主要为绿泥石、其次为高岭石和伊利石(水云母);碎屑物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含微量长石和白云石及少量褐铁矿;此外,从前述岩石矿物鉴定成果可知,泥岩、细粉砂质泥岩(滑带土原岩)中绢云母、伊利石含量较高。
综上分析,其滑带片区滑带土成分有较强的膨胀性,遇水后膨胀性降低。
1.工程概况云南省文山州片区自2006年6月之后陆续出现大范围变形,已严重危及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滑坡片区有以下序次:望江路以下7、10号沟之间斜坡,其滑坡主滑方向约110°,前缘剪出口高程约202m~215m,其第一序次滑坡残留体积约1060×104m3。
第二序次滑坡主滑方向约110°,前缘临库高程约205m~212m,后缘位于博爱大街一带(高程约310m),分布面积约0.1km2,体积约440×104m3。
第三序次滑坡主滑方向约110°后缘高程约260m,前缘临库高程约202m~210m,该序次滑坡面积0.04km2,体积约100×104m3。
2.监测项目结果及分析2.1 气象水文云南省文山州片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88.6mm,最大日降水量达116.8mm,一小时内最大降水量67.8mm。
GPS RTK技术用于滑坡动态实时变形监测的研究
文献标识码 : A
DYNAM I AND C REAL M E DEFo RM ATI TI oN o NI M ToRI NG oF LAND-
S DE I LI W TH PS. G RTK TECH N L u c a g Z A G Y nq G A i n T u N i H N i I n h n H N o gi U N J na U R i X a
t n mo i rn t h i nt i g wi t e RTK e h o o y ha s t r c so fp a e a d h ih o RTK a b o to ld o o h t c n lg .T t i ,he p e ii n o l n n eg tf m r c n e c n r le
高 程 精 度 就 能 分 别 控 制 在 1 m 和 2 rm 以 内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T 5m 0 a R K技 术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完 全 可 用 于 滑 坡 灾 害 的动 态 实 时变 形
监测。
关键词
G SR K 滑坡 P T
动态
实时
变形 监 测
中图 分 类 号 :62 2 , 2 8 4 P 4 . 2 P 2 .
王 利 张 勤 李寻 昌 张永奇 管建 安 涂 锐
( 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 院 长 西安 70 5 ) 104
摘
要
为了研究 G SR K技术用于滑坡动态变形监测 的精度 和可靠性 , P T 本文结合某类滑坡 的大型物理模型试验 , 滑坡 体 在
上布设了若干监测点 , 并用 G SR K技术 、 P T 全站仪 三维测量 技术 和 G S单历元定位技术实时跟踪监测 了该滑坡在 自然状态下 P 从稳定到产生破坏的全部过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获得 了 R K技术用于 滑坡 变形监测 的可靠性 和精度等技 术 T 参数 , 即在基准站和流动站 同步观测到 的卫星数在 7颗 以上且 R K系统 的数据链能够正 常工作 的情况下 ,T T R K测 量的平面和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地质调查与监测技术研究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地质调查与监测技术研究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防止滑坡事故的发生,必须在勘查阶段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监测技术研究。
本文将探讨滑坡防治工程中地质调查与监测技术的重要性、方法以及技术的应用。
地质调查是滑坡防治工程中的第一步。
它是通过对滑坡地区的地质结构、地质构造、地质岩性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了解滑坡的成因和演化规律。
地质调查的内容包括地质地貌、地下水位、土质等因素,通过测量、钻探以及现场观察等多种方法获取数据,为滑坡防治工程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调查可以帮助工程师判断滑坡的稳定性,确定合理的治理方案。
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地质监测技术的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质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滑坡体的位移、变形和应力状态等参数,及时发现滑坡的危险迹象,提供科学依据和预警信息。
常用的地质监测技术包括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地震监测等。
位移监测是地质工程中最常用的监测技术之一。
通过布设位移传感器,定期测量滑坡体的位移,可以及时了解滑坡的稳定性。
常见的位移传感器有测斜仪、倾斜仪、水平测斜计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将实时位移数据传输给监测中心,通过数据分析和预警系统,及时预测滑坡的危险性,为防治工程提供决策依据。
地下水位监测是另一个重要的地质监测技术。
地下水位对滑坡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定期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可以预测滑坡的发生时间和范围。
常见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包括水井监测、压力式水位计等。
这些监测方法可以提供地下水位的实时数据,为滑坡的预测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孔隙水压力监测是指通过监测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来评估滑坡的稳定性。
当孔隙水压力增大时,滑坡的稳定性将受到威胁。
常用的孔隙水压力监测方法有压力式水位计、压力传感器等。
这些监测技术可以实时记录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情况,为滑坡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地震监测是一种间接的地质监测技术。
地震活动对滑坡的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
滑坡测量中的形变观测与变形分析方法
滑坡测量中的形变观测与变形分析方法滑坡,作为一种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准确判断滑坡的形态和演化趋势,形变观测和变形分析方法成为了滑坡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滑坡测量中的形变观测与变形分析方法。
首先,形变观测中的一种常见方法是GPS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项利用卫星提供的信号来确定位置的技术。
通过在滑坡区域埋设GPS接收器,可以实时获取该地区的位置信息。
利用GPS技术,可以测量滑坡区域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从而判断滑坡的形变情况。
另外,还可以通过多点GPS观测,计算滑坡区域各点的相对位移,进一步分析滑坡区域的变形特征。
除了GPS测量,地面形变观测方法也是滑坡研究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地面形变观测方法利用传感器测量地面表面的变形量,从而分析滑坡的形变情况。
其中,倾斜仪是一种常用的地面形变观测设备。
倾斜仪通过测量地面的倾斜角度来判断滑坡的形变情况。
另外,还可以使用位移计等设备来测量地面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从而进一步了解滑坡的变形过程。
此外,遥感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滑坡测量中的形变观测与变形分析。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或航空器上的传感器获取地表的图像数据,从而分析地表的形变情况。
在滑坡研究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滑坡区域的变形图像,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图像,可以判断滑坡的演化趋势。
同时,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滑坡区域的地形数据,从而进一步分析滑坡的形态特征和变形过程。
除了形变观测方法,变形分析方法也是滑坡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变形分析方法旨在通过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和解释滑坡的形变过程和机制。
其中,有限元法是一种常用的变形分析方法。
有限元法通过将滑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单元,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滑坡的形变过程。
通过求解模型,可以计算滑坡区域各点的形变量,从而分析滑坡的形变特征。
另外,还可以利用地质雷达、激光测量等先进技术进行变形分析,以获取更加精确的滑坡形变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滑坡测量中的形变观测与变形分析方法需要与其他地学观测方法和分析手段相结合,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
某滑坡变形监测成果分析及预警研究
小 的“ 舌形 ”并 略微 向东侧 弯 曲 , 长 , 主滑 方 向 15 , 2。
其 中上部 15 , 2 。逐渐转为 10 , 4 。滑坡后缘高程 1 7 5 9
m, 前缘高程 1 5 滑坡全长 1 0 , 0 5 m, 0I 宽度 20 6 l l 0- 4 0m。 度 l~ 5m, 0 厚 0 2 总体 积 约 5 0万 m ( 巨 型滑 1 3属 坡) 。滑 坡 分 为填 筑 体 滑块 和易 家 坪 老 滑坡 滑 块 两
收稿 日期 :0 10 — 6 2 1 - 7 1
滑坡 体 中后 缘 为填 筑体 。上 部 主要成 分为 碎块 石 , 块石 成 分为砂 岩 、 碎 泥岩 , 部 为粉质 黏土 , 下 局部 夹 强 风化 砂岩 、 岩碎 块 。中前 部坡 面坡 度 9- 4。 泥  ̄1。
滑带 为第 四 系覆 盖层 与基 岩接 触带 。
滑坡 的失稳破 坏 是一个 从 渐变 到 突变 的发展 变 化过 程 , 变化 过程 常具 有 明显征 兆 , 如变 形量 超过 控 制指 标 、 变形 加剧 、 坡体 裂缝 增 大等 。但 有些 征兆 很
难 凭人 的直 觉 和观察 发 现 。 利 用 一 定 的监 测 手 段 可 对 坡体 的变形 进 行 监测 。 当坡 体 出现 变形 破 坏 征 兆
中图分类号 : 622 P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5 Oa ( o 10 — 0 6 0 29 一 言
个部分 , 填筑 体 滑 块体 积 20万 I , 6 n 易家 坪 老 滑 坡
体 积 2 0万 m 5 。滑 坡平 面 分 区如 图 1 所示 。
图 2 滑坡体监测点布置 图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监测手段与技术应用研究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监测手段与技术应用研究一、引言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滑坡防治工程的勘察与监测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监测手段与技术应用。
二、滑坡的监测目标滑坡的监测目标是为了及早发现滑坡行为,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以减少滑坡灾害的损害。
滑坡的监测目标主要包括:1. 监测滑坡的位移和速度,以评估滑坡的活动性和可能的破坏程度;2. 监测滑坡区域地下水位,以了解地下水对滑坡活动的影响;3. 监测滑坡区域的地表变形,如裂缝、沉降等,以判断滑坡活动的范围和趋势;4. 监测降雨情况,以了解降雨对滑坡活动的影响。
三、监测手段与技术应用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监测手段与技术应用。
以下是常用的监测手段与技术应用:1.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GNSS测量是利用卫星系统获取精准的三维坐标数据,可以实时监测滑坡的位移和速度。
该技术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特点,在滑坡监测中应用广泛。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无人机等平台获取滑坡区域的高分辨率影像,用于监测滑坡区域的地表变形和变化。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获取地形数据,用于滑坡区域的地形分析和模拟。
3. 地震监测地震监测可以通过地震仪、加速度计等设备监测滑坡区域的地震活动,为滑坡活动提供预警和监测数据。
地震监测还可以用于评估滑坡区域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特征,为滑坡防治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4. 滑坡仪器监测滑坡仪器监测包括测斜仪、应变计、倾斜仪等设备的使用,用于监测滑坡区域的变形和位移。
这些仪器可以实时监测滑坡区域的变形,为滑坡的活动特征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5. 地下水监测地下水监测可以通过井孔水位计、蓄水位计等设备监测滑坡区域的地下水位变化,以了解地下水对滑坡的影响。
同时,地下水监测还可以帮助评估滑坡区域的水文特征和水资源供需情况。
边坡变形监测及数据分析
边坡变形监测及数据分析摘要:随着测绘仪器的智能化和测量精度的提高。
可以运用测量机器人自动监测边坡变形。
针对渝东南地质灾害多发区的滑坡,运用测量机器人对监测点的水平位移监测;运用数字水准仪对沉降监测。
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做出报警。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地灾;边坡;变形监测一、引言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变伴随着引发很多灾害,比如公路塌方、滑坡、尾矿库区垮塌。
这些灾害都与自身变形有关。
因此研究好变形监测对人类防灾减灾有重要的意义。
变形监测是对通视对象或物体(简称变形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本文介绍变形监测的方法及对监测数据作图分析。
二、监测概况彭水县文武小学校位于重市庆彭水县处在渝东南地灾多发区,为了确保在校学生安全,要求对兴建不久的彭水文武小学校工程西边坡进行变形监测,为其预报提供技术依据。
受彭水县文武小学校委托,彭水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汉葭所承担了其边坡监测工作。
学校场地开挖形成高边坡,学校周边为有市政道路。
学校周边有工程在施工,对边坡上部临时工棚有一定安全影响。
学校南翼为临时围墙,围墙外为市政道路,从而对过往行人人生安全有较大影响。
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
我单位于2017年3月31日至2017年9月27日对彭水文武小学校新建工程边坡进行了25轮次变形监测。
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隐患,预测预报边坡稳定状况,确保边坡及围墙区周围建筑物及人员安全。
三、变形监测的技术设计1.变形监测人员与设备本监测投入测量人员分为两个监测小组6人,一个小组负责水平位移的监测,另外一个小组负责垂直位移观测,单次测量周期监测历时1天。
位移监测采用的设备为拓普康GPT-9001A(角度测量精度: 1″;角度测量最小读数:0.5″/1″;测距精度:±(2mm+2ppmxD**)m.s.e)测量机器人,垂直位移监测采用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铟钢条码尺千米来回程标准偏差:0.3mm)。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数据解读与分析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数据解读与分析滑坡是指山体或土地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活动导致地表土壤、岩石等物质发生失稳,从而发生坡面移动的现象。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治理滑坡,勘查数据的解读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首先,在进行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数据解读与分析时,需要对勘查的数据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归纳。
通常,滑坡防治工程的勘查数据包括地质地貌调查、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查、地下水位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这些数据,可以先进行分类整理,使之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对勘查数据进行解读分析时,需要根据滑坡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条件进行综合判断。
地质背景包括构造背景、岩性、岩土结构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对滑坡的形成机制和特征有重要影响。
在解读数据时,可以通过对地质背景的分析,判断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了解滑坡的发展趋势。
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数据的解读与分析中,岩土工程勘察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地层的岩土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滑坡体的稳定性、变形特征以及可能存在的滑体形态。
此外,还可以通过测试地下水位监测数据,了解地下水位变化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在解读和分析岩土工程数据时,需综合运用地质原理、力学原理等学科的知识,以准确判断滑坡的危险程度和规模。
此外,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数据的解读与分析还需要结合滑坡的历史活动情况和遥感监测数据。
通过对历史活动情况的回顾,可以了解滑坡的活动特征和历史演化。
遥感监测数据可以提供滑坡的空间分布以及变形情况,为制定滑坡防治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在解读和分析滑坡勘查数据时,需结合历史活动情况和现代遥感监测技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
最后,在进行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数据解读与分析时,需要考虑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和效果。
通过对勘查数据的解读和分析,可以明确滑坡的危险程度和稳定性,为制定合理有效的滑坡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在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工程技术可行性、经济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以确保滑坡防治工程的实施效果。
滑坡地段隧道施工变形及工程措施研究的开题报告
滑坡地段隧道施工变形及工程措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铁、高铁、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
隧道工程因其对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由于隧道施工往往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许多工程问题是难以避免的。
其中,滑坡地段隧道施工变形问题尤其突出,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二、课题意义滑坡地段隧道施工变形问题一直是制约隧道施工质量和速度的重要因素。
因此,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对于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三、研究内容1. 滑坡地段隧道的施工特点和变形机理分析;2. 对滑坡地段隧道的变形进行实验研究;3. 基于复合材料技术的滑坡地段隧道支护措施研究;4. 基于数值模拟的滑坡地段隧道施工变形分析。
四、研究方法1. 现场调查和分析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分析的方法,对隧道施工地质条件进行详细了解,并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地质构造、岩土工程特性等方面的研究。
2. 实验研究采用模型试验方法,通过制作滑坡地段隧道实验模型,进行隧道变形和支护的实验研究。
3. 数值模拟在了解隧道施工地质条件和隧道的变形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五、预期结果1. 对滑坡地段隧道的变形机理和施工特点进行深入了解;2. 揭示滑坡地段隧道变形的规律;3. 提出复合材料支护技术在滑坡地段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方法;4. 建立可靠的数值模拟模型,预测滑坡地段隧道施工变形;5. 提出滑坡地段隧道施工的相应措施,提高施工安全性和效率。
六、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2-3个月):搜集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了解滑坡地段隧道施工特点和变形机理,并制定实验计划。
2. 第二阶段(4-6个月):开展滑坡地段隧道施工变形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支护措施研究。
3. 第三阶段(3-4个月):建立隧道施工变形的数值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4. 第四阶段(2-3个月):总结研究成果,编写论文,进行论文答辩。
滑边坡表面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分析方法及相关问题探讨
文章编号:1006 2610(2018)05 0025 04滑边坡表面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分析方法及相关问题探讨杨天俊,李治民(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65)摘 要:工程范围内可能变形的大中型滑边坡一般均布置了变形监测点,文章旨在说明根据表面监测成果数据,如何整理分析提出供各方使用的监测成果分析资料,同时也对监测成果数据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㊂关键词:表面监测;数据分析;相关问题中图分类号:TV698.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006-2610.2018.05.005Study on Sorting &Analyzing Methods and Relative Issues of Monitoring Datafor Surface Deformation of Sliding SlopeYANG Tianjun ,LI Zhimin(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 ,Xi'an 710065,China )Abstract :Generally ,monitoring points for deformation of large-medium sliding slopes with deformation potential in project region are ar⁃ranged.In the paper ,how to sort ,analyze ,as per the surface monitoring data ,and provide parties with the analyzing data of the monito⁃ring achievement is described.Meanwhile ,issues in analysis of the monitoring data are studied.Key words :surface monitoring ;data analysis ;relative issues 收稿日期:2018-01-15 作者简介:杨天俊(1963-),男,四川省巴中市人,教授级高工,从事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工作.0 前 言众多工程可能变形滑边坡均要布置大量的变形监测点,监测滑边坡的变形情况,特别是已发生变形㊁具有明显变形位移特征的滑边坡,本文结合滑边坡监测成果,重点总结表面监测成果资料分析整理方法及对相关问题的探讨[1]㊂1 滑边坡监测意义㊁任务和目的滑边坡监测的意义在于提供滑边坡稳定状况㊁位移和变形的规律等,为滑边坡预测预报提供依据㊂滑边坡监测的任务是确定滑边坡在内外动力作用下的形状㊁大小的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㊂滑边坡监测的目的是确定滑边坡的范围㊁变形量(水平位移量㊁垂直位移量㊁综合位移量)与相关因素的关系㊁变形量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又称变形速率㊁位移速率)㊁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累计变形量等[2-3]㊂2 监测点布置巨型㊁大型滑边坡多采用立体空间布置,滑边坡内部需结合勘测工作布置相互综合考虑,表面多按剖面布置监测点,剖面方向与滑边坡变形水平方位基本一致,监测点除主要布置在变形区范围内外,还需在变形区外的稳定区相应布置㊂根据需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测㊂3 监测成果监测单位提供的表面变形监测成果一般只包括三维坐标(X ㊁Y ㊁Z )㊁监测时间及监测点号,提供数据表格式一般如表1㊂52工程地质与测量 西北水电㊃2018年㊃第5期 ===============================================表1 变形监测原始数据表4摇监测成果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分析可以提供以下成果:(1)各监测点监测时间内的累计矢量位移量(水平ΔL′㊁垂直ΔZ′㊁综合ΔS′)㊂指监测时间段内最后数据与首次监测数据间计算的位移量,单位为mm㊂(2)各监测点监测时间内平均变形速率(水平㊁垂直㊁综合)㊂累计矢量位移量与监测时长的比值,一般情况下单位采用mm /d㊂(3)各监测点分析时间段内的累计矢量位移量(水平㊁垂直㊁综合)㊂采用分析时段最后时间数据与首次时间数据间矢量差减去分析时段开始时间数据与首次时间数据间矢量差㊂(4)各监测点分析时间段内的平均变形速率(水平㊁垂直㊁综合)㊂第(3)条计算数据与分析时间长的比值㊂除此外,尚有相关的分析图㊂因此,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围绕上述成果进行㊂整理分析资料时一般采用将监测单位每次提供的监测成果(见表1)重新编程写入到资料分析工程师整理的文件中(有些监测单位直接提供该整理文件),每个监测点均有单独的表格㊂同时自动计算各种位移量(水平㊁垂直㊁综合)㊁测间的位移速率㊁综合位移倾角㊁综合水平位移方向等(见表2)㊂表2 据监测成果资料计算参数表(部分)图1 累计矢量位移与时间关系曲线图 表2中:测间垂直位移速率㊁测间水平位移速率㊁测间综合位移速率指本次监测值和上次监测值矢量差与2次监测时间段长的比值;综合水平位移方向㊁综合变位倾角是指本次监测值与首次监测值间计算值㊂同时每次的监测成果增加到表格后面也会自动绘制该点的累计位移量随时间的关系曲线㊁根据两次间监测成果绘制的位移速率曲线及水平位移方向路径见图1~3㊂整理后的成果表文件是全部最终分析资料的基础㊂按照整理后的成果表文件,通过输入任意时间编程调用可以分析监测期内的累计矢量位移量(mm)及平均位移速率(mm /d)(见表3)㊁监测时间天数等㊂还可以计算任意时间区间内的累计变形量(mm)和区间内的平均位移速率(mm /d)等相关资料(见表4)㊂2种表格只需修改62杨天俊,李治民.滑边坡表面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分析方法及相关问题探讨===============================================表3 监测成果统计计算表表4 监测点任意时间区间内统计成果表图2 位移速率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图3 监测点水平位移路径图时间即可,其它均是自动计算的,主要用在分析不同时间段内的平均位移速率的变化规律及任意时间段滑边坡变形各种参数的统计㊂5摇相关问题探讨(1)如何根据曲线形态分析监测点是否发生了变形位移?监测点曲线一般有2种类型,分别为类型1和类型2,相应的位移曲线随时间过程线和水平位移路径如图4~6和图1~3㊂图4反映累计矢量位移在0轴上下变化,图5位移速率曲线基本围绕0轴上下振荡,图6水平位移路径反映了该点监测数据呈云团变化,位移方向紊乱,因此,该类型(类型1)监测点应是测量精度误差,判断没有发生变形位移㊂图1累计矢位移量随时间持续增大,图2位移速率曲线在0轴一侧变化,图3水平位移路径反映了该点位移方向基本一致,因此,判断该类型(类型2)监测点应是发生了变形位移㊂(2)位移速率曲线振幅较大,这些点主要是位移变形量很小的区域或稳定区域,监测单位若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更好一些,有一些点在0轴附近72西北水电㊃2018年㊃第5期===============================================振幅量值较大,也是测量精度可以解释的㊂图4 累计矢量位移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图5 位移速率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图6 监测点水平位移路径图(3)从水平位移路径分析,监测时间段较短时还不能准确判断该点是否产生了变形位移,监测时间放长能判断该点有变形,水平位移路径图上是振荡前行的,会存在不同的分析判断,如何避免这样状况?纯粹是测量精度还是有其它监测数据整理的原因?本文认为,从长期情况看,该类型监测点产生了位移㊂(4)成果分析资料中,对于各监测点第1次监测值(初值)非常重要,因为计算的基础均与初值有图7 监测点路径示意图关,分析中也存在振荡变化时的计算误差(见图7),如计算2012-03-13至2012-03-25之间位移量时是采用2012-03-25与初值2012-03-05的差值减去2012-03-13与初值2012-03-05的差值,从图7中可以看出,如果将第1段AB 投影到AD 线上进行分析,两者之间有一个误差值,该误差值在计算时间段较短时可能影响数据较大㊂(5)计算任意时间区间内的累计变形量(mm)和区间内的平均位移速率方法可以用图8表示㊂要计算2010-05-01到2010-05-18间的累计位移和位移速率,方法1是计算AD间矢量位移与AB 间矢量位移的差值,即图8中ED 段,其它如矢量方位㊁位移速率等均按ED 段计算,这样计算成果中位移将会存在负值,如2010-05-01与2010-04-25间㊂是AB 段矢量减去AF 段矢量㊂方法2是直接计算BD 段和FB 段的矢量,位移中不会存在负值㊂从2种方法看,无论是累计位移量㊁位移速率㊁矢量方位均存在差异㊂哪种方法更为合理值得探讨,本文认为方法1似乎更合理,因此采用此方法整理分析监测数据㊂6 结 语(1)滑边坡表面变形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分析滑边坡变形趋势的方法之一,进行三维数据监测能对滑边坡变形的空间状态提供依据㊂图8任意时间区间内的累计变形量和变形速率计算示意图(2)监测单位可对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先行判断处理,避免数据分析时发现问题,引起不必要的错误;(3)如何整理分析原始监测数据还有许多需要探讨和明确的方面,文中方法似乎更为合理㊂(4)编程可使数据整理分析更快捷㊂参考文献:[1] 刘艳辉,刘大安,潘炜,等.岩质边坡位移监测资料分析方法[J].工程地质学报,2004(z1):257-261.[2] 陈志波,简文彬.位移监测在边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05(S1):306-309.[3] 陈贺,李亚军,房锐,等.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新技术及预警预报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S2):4063-4070.82杨天俊,李治民.滑边坡表面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分析方法及相关问题探讨===============================================。
水库滑坡监测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水库滑坡监测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摘要:现代科技发展迅速,GPS技术在测绘领域已达普遍应用,其中GPS变形监测与定位技术所取得的精度越来越来高。
GPS常在应用于测量较短基线,平差处理后待测点的点位精度能达到毫米级。
我国地理条件复杂,为了防灾减灾的工作顺利进行,我国将GPS实时动态监测技术引进对于水库的滑坡监测中,本文以水库滑坡的GPS统测构网建立与数据分析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在水库滑坡应用中的优势。
关键词:水库坝体;滑坡监测;统测构网;数据分析1.引言古往今来,水库大坝都是一种人们防洪控水的重要建筑物,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作为国家重点建设保护项目,其具有巨额投资及极大利用价值,而且失事后造成灾难的严重性;②结构复杂、边界建设条件要求极高及运行环境的复杂性;③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不确定性和涉及内容之广泛性。
以上特殊性说明了要准确了解大坝工作性态,只能通过库区大坝安全监测来实现,对其安全监测数据处理分析才能保证其安全。
在这当中及时准确的处理分析变形监测数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水库滑坡可能会受水库水位调节及降雨和地震等因素影响,因此对于水库库区监测点的实时动态监测必须保持高效迅速精准的特点,GPS统测构网对于固定点的可视化监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GPS变形监测网及变形监测资料统计研究区域的GPS变形监测网包含GPS A级网观测点23个,跨断层一等水准点24个。
总长11.57公里。
付坝以远离变形监测区的IJ04,IJ05基准点,主坝以IJ07,IJ06 ,IJ02为基准点,这些基准点所在地区地质基础比较稳定,GPS观测条件良好。
变形监测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有:Trimble 4000系列双频接受机6台和Ni002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
基线处理采用Trimble公司提供的GPS Survey2.35版本软件和MIT的GAMIT9.97版本的科学计算软件。
3.GPS变形监测稳定性分析3.1变形误差椭圆假设Ⅰ、Ⅱ两期观测成果中,某一变形监测点的协方差分别为:= 和 = (3-1)两期成果的坐标差ΔX=ΔXi- ΔXi,协方差为:=+== (3-2)则变形量的误差椭圆由下列元素组成:(3-3)在置信水平α=95%下,变形量的置信误差椭圆参数c=2.447,其半径比由式(3-3)所确定的变形误差椭圆大2.447倍。
地表变形测量技术在滑坡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例分析
地表变形测量技术在滑坡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例分析滑坡灾害作为重大的地质灾害问题,对于我国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滑坡稳定性监测可以有效对滑坡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并且及时对灾害程度进行评价和预测,为后续的防治提供有效指导。
U前在滑坡稳定性监测中应用的技术较多,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是地表变形测量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对于滑坡稳定性监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达到了很好的预防和治理效果。
关键字:地表变形;稳定性;应用引言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其中滑坡灾害就是最严重的一项。
滑坡灾害的形成不仅给工程建设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然而H前我国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和解决这一自然灾害,只能做到预防和监测,通过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动态监测,掌握滑坡灾害的全过程,以确保其处于可控状态,为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指导。
1、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和特征分析1」形成机理滑坡主要是指斜坡上的土体受到地下水或自然雨水冲刷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发生顺坡滑动的现象。
滑坡灾害作为地质灾害中较为严重的一项问题,不仅影响着工程建设,同时也破坏了人类的生态平衡。
通常情况下,滑坡灾害根据形成原因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即天然滑坡和人为滑坡,其中前者乂可以细分为以下儿种类型,即岩土类型、地质构造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
1.2滑坡灾害特征研究不同于其它的地质灾害,滑坡地质灾害具有以下儿方面特征:第一,按照地域分布。
我国国土资源辽阔,加之各个区域水文地质和条件存在显著差异,所以滑坡灾害形成的机理和危害程度就不尽相同,对于灾害的治理措施也就出现了差异;第二,突发性特征。
曲于自然环境具有多变性特点,所以导致各个区域的地质构造变化莫测,使得滑坡灾害产生具有严重的突发性特征,控制和预防难度较大;第三,季节性特征。
山于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受到季节因素影响较大,所以导致滑坡灾害具备了季节性特征,在一些雨水较多的季节,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更高,其危害也更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时代·2015 年第 02 期 61
专业技术论坛·Professional Technology
坡变形特征;抗滑桩内力监测通常使用钢筋计监测较为典型的剖 面上抗滑桩内部主钢筋应力变化状态,获取钢筋普遍受力状态, 针对抗滑桩一般受力情形实施合理计算,进而深入了解滑坡变形 特征。
2.4 深部变形监测 实施深部变形监测可充分了解滑坡内部变化状况,将滑坡滑 动面对应位置及数量、变形量有效确定下来,此类方式较为理想。 深部位移不但能够在勘探的过程中布置,而且能够在方案订立的 过程中布置,主要是结合实际情况设定。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方式 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种:钻孔测斜仪监测、时域反射计监测等。选 择时域反射计的时候,需要对剪切集中有充分了解。基于长远的 观测角度分析,应该选择一种在后期能够改造成全自动的观测运 行体系,方便在必要的情况下开展全自动测量工作。而且使用时 域反射计的资金成本更低,适合经济发展的各种合理性要求。 3. 某滑坡变形监测资料分析 研究表明,三峡水库沿岸地区实际地形地貌条件甚为复杂, 同时分布有较多滑坡体,从三峡大坝完成一百三十五米蓄水以来, 对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而言,滑坡监测预警可谓是其重点工 作。为此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应用库区海量监测数据, 尽可能为滑坡预警提供正确的宏观决策。在此选择 GPS 监测位移 以及库水位高程、降雨量三个因子针对所得数据资料实施定性化 处理,选用的处理方法为两步聚类法,在大型数据聚类研究进程 当中,此种算法相对较为适用,由此可见,针对三峡库区大量滑 坡变形资料数据信息进行监测的时候使用此种算法甚为适用。本 文利用关联规则技术对定性化后的滑坡变形数据进行处理,采取 的算法为 Apriori。 3.1 实例滑坡概况 所选取实例滑坡位于长江南岸岸坡位置,下方距离三峡大坝 坝址约有四十七公里。该滑坡属于古崩滑堆积体,整体呈现出南 北方向分布,向北倾斜,坡度大小在二十度至三十度范围内。滑 坡处于三叠系巴东组泥岩、粉砂岩夹泥灰岩组成的逆层向斜坡地 段,地层产状倾向为一百二十度至一百七十三度,具体的倾角范 围是 0°~ 38° 。河流阶地沉积、冲洪积的粉质黏土以及碎石土 夹块等共同组成滑体物质,堆积层和基岩接触带是滑带,粉质黏 土以及碎石黏土是其主要成分。滑体基本呈现出相对较为明显的 圈椅状形态,滑体南北纵向长约八百米,东西宽约七百米,面积 约为 55×104 平方米,厚约 30 至 70 米,平均厚约 50 米,总体积 约 2750×104 立方米。观察滑坡实况可知,其东侧以及中部位置 存在有相对较大的变形,可谓是主要的滑坡区域,整个面积大约 是 35×104 平方米,总体积大概是 1575×104 立方米。 3.2 滑坡变形监测 针对该实例滑坡变形实施监测所选用的方法主要为 GPS 地表 位移监测和宏观地质巡查两种类型。
库水位升降 = 缓慢上升和月最大降雨量范围(mm)=1 ~ 19
库水位升降 = 缓慢下降和月最大降雨量范围(mm)=19 ~ 42
库水位升降 = 缓慢下降和月降雨量范围(mm)=42 ~ 112 月降雨量范围(mm)=2 ~ 45 和库水位高程范围(m) =141.2 ~ 157.2
月最大降雨量范围(mm)=1 ~ 19 和月降雨量范围(mm) =42 ~ 112
Science Times
科学时代
规则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后项 变形 = 缓慢蠕动 变形 = 缓慢蠕动 变形 = 缓慢蠕动 变形 = 缓慢蠕动 变形 = 缓慢蠕动 变形 = 缓慢蠕动 变形 = 缓慢蠕动 变形 = 缓慢蠕动 变形 = 缓慢蠕动
滑坡监测点变形情况关联规则
前项
库水位升降 = 快速上升和库水位高程范围(m)=157.2 ~ 173.5
库水位升降 = 快速上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月最大降雨量范围(mm)=1 ~ 19
库水位升降 = 缓慢上升和月降雨量范围(mm)=2 ~ 45 库水位升降 = 缓慢上升和月降雨量范围(mm)=2 ~ 45 月最大
降雨量范围(mm)=1 ~ 19 库水位升降 = 快速上升
监测点累计位移曲线图 如上图可以知道,ZG89 以及 ZG90 这两个处在滑坡主滑区 域 之 外 的 GPS 监 测 点 累 计 位 移 仅 仅 分 别 是 五 百 三 十 五 毫 米 及 二百四十六毫米,不存在有相对较为明显的突变状况,表明其呈 现出缓慢蠕变的状态;相较于滑坡东部其他位置 GPS 监测点累计 位移而言,在滑坡东侧位置后缘部位的监测点 ZG87 所形成的累计 位移比较小些,表明滑坡东部方位有着甚为明显的牵引式滑动; ZG88 以及 SP—6、SP—2 这三个监测点在滑坡的中部位置,其位 移变化整体呈现出较为相似的特点特征,由此可见,滑坡中部位 置变形特征是整体滑动。 3.3 分析影响因素
3 实验结果和讨论 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使解释变量(特征)与因变量(故障 概率数据集)产生相应的关联。作为停止条件的最小梯度,在迭 代 20 次之后达到了。 以相对误差对预测准确率进行评估。结果,测试集内的 5 种 机床预测结果和真实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都在 15.3% 以内,最小 达到了 1.6%。这证明该系统提供的故障预测是较为准确的。有了 预测结果,就可以在发生故障几率较大时,发出警报。相关人员 就可以对机床进行及时的维护,保障设备稳定、流畅的运行。 4 结论 传统的机械设备维护方法费时、费力且效率不高,既耗费了 大量的时间成本,往往又不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一种依据特征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故障预测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机械设备 将要发生故障的概率,但是很难发现哪些运行特征对设备将要发 生故障的概率。因此,我们还应该在特征选择方面纳入更先进的 数据筛选技术,从而提高该项研究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 [1] 张梅军,陈灏,曹勤,等 . EMD 分解、分形理论和 RBF 神 经网络相结合的轴承智能故障诊断研究 [J]. 机械,2012(11).
征。之后,找出类似或极其相关的特征并只保留其中一个。这样, 最终选取了 120 个有代表性的机械设备运行特征。
2.3 系统训练 神经网络模型在达到最优效果前,要不断的改变网络体系结 构。系统对单隐藏层和双隐藏层都进行了测试。所选的神经网络 有 120 个输入层,一个含有 12 个隐藏节点的隐含层和一个单一的 输出,可以记作 120/12/1 网络。 为了加快网络的学习进程,通过简单的线,性缩放(如式(1) 所示)将输入进行归一化到区间 [0,1]。其中 x 和 y 分别是表示归 一化之前和归一化之后的数据值。xmax 和 xmin 分别是所有数据中的 最大和最小值。ymin 和 ymax 定义标准化。
变形 = 缓慢蠕动
变形 = 缓慢蠕动 变形 = 缓慢蠕动 变形 = 缓慢蠕动 变形 = 缓慢蠕动
变形 = 缓慢蠕动
变形 = 加速变形 变形 = 加速变形 变形 = 加速变形 变形 = 加速变形 变形 = 加速变形 变形 = 匀速变形 变形 = 匀速变形 变形 = 匀速变形 变形 = 匀速变形 变形 = 匀速变形
的闭合张开状况实施观察测量,在获取滑坡体相对位移资料的同 时,采取措施针对大面积范围内滑坡进行合理化控制。
2.2 宏观地质调查 若存在有较为明显的滑坡变化,则可在该地段进行固定点的 合理设置,专业人员需就监测现场各个监测点实际情况实施定时 监测,定期采用调查路线穿越形式,基于整体的角度出发针对滑 坡状态进行掌握。 2.3 抗滑桩及预应力锚索内力监测 为充分获取滑坡内部受力状况,必要时需采取抗滑桩极预应 力锚索监测措施。具体来说,预应力锚索监测通常使用锚索计监 测锚索锚固力变化状态,通过获取锚索拉伸力以及张力、预应力 等相关工作参数,实际了解锚索具体工作情形,进而深入掌握滑
在该实例滑坡主滑区域范围一共设置有七个 GPS 监测点, 包 括 SP-1、SP-2、SP-6、ZG85、ZG86、ZG87 和 ZG88。 此 后 因 为滑坡变形愈发严重,进而在 07 年 8 月份增加并设置 SP-6 这一 新的监测点。在整个滑坡主滑区域内各个监测点均有分布,可针 对滑坡实际变形特点基本实施反映。除此之外,并将 ZG89 以及 ZG90 这两个 GPS 监测点设置于主滑区域之外影响区域之内位置 处。
月最大降雨量等级划分
库水升降速率等级划分
GPS 监测点分布图 62 科学时代·2015 年第 02 期
近几年来,伴随着库水位的上升或者是下降,该滑坡呈现出 周期性变化趋势,在 155 米蓄水首年,滑坡变形剧烈;在 175 米 蓄水首年,滑坡又一次发生较为剧烈的变形。这主要是因为该滑 坡滑体物质自身渗透性很差,一旦水库进行蓄水,其中水分会缓 慢渗入坡体中,滑坡体地下水位跟库水位有着一定负落差,导致 坡体被反压,对于坡体稳定是比较有利的;当三峡水库退水的时候, 地下水会向水库进行排水,加之坡体渗透性较差,排水趋于过缓, 库水位跟地下水位形成正落差,滑坡稳定受到消极影响。可知,
月降雨量范围(mm)=2 ~ 45 和月最大降雨量范围 (mm)=1 ~ 19 库水位高程范围 (m)=141.2 ~ 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