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中主要是围绕概念展开学习,并将概念划分为几个子概念: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由
器官构成”“器官由组织组成”“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几个子概念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由宏观的植物体延伸到微观的器官、组织、细胞的学习,
再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这些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生物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教学辅助支持
显微镜,一体机,教学课件 。简要说明或者列出学习环境的整体要求,如 实验设备器材、教具、多媒体设备、智能终端等(生物环境)以及数字资 源、软件工具、网络平台等(虚拟环境)等。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1)正确、规范地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能够针对观察结果 中可能出现的成像不佳等情况,从材料制备、仪器设备、操作程序等方面 初步分析原因。 (2)识别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并说出其异同点,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 的基本单位。
(3)运用示意图或模型等方式,展示和说明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及其相互关 系。 (4)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单细胞生物的运动或趋性。 (5)描述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本过程;识别人体和植物体的主要组织;说明 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组织构成不同的器官。 (6)识别给定生物材料所属的结构层次,并阐明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 个有机整体。 三、单元知识关系及教学流程 单元概念结构图
评价内容 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核内有遗传信息;细胞能进行分裂和分
化,以形成更多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一些生物
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构成;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
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
初中生物《生物体结构的分层性》教学单元设计

初中生物《生物体结构的分层性》教学单元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生物体结构的分层性- 掌握常见生物体的层次结构- 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1. 生物体的组成-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了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 组织:细胞按照一定方式组织起来,形成了不同功能的组织,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 器官:由多种组织协同工作而形成的结构,具有特定的功能,如心脏、肺等。
- 系统:多个器官相互协作,形成了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 个体:由多个系统组成的生物体,具有完整的生命活动。
2.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结构决定功能:生物体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
不同的结构适应了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 结构的适应性:生物体的结构适应了其所处的生活环境,使其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后代。
- 结构的相互依赖:生物体的各个层次的结构相互依赖,共同维持着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教学方法1. 观察与讨论:通过观察不同生物体的结构,引导学生发现生物体的分层性,并讨论不同层次结构的功能。
2. 实验探究: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 图片与视频展示: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生物体的结构,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分层性。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物体结构的理解,评价对他人观点的合理性。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分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 综合测试:进行综合性的测试,考察学生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生物体结构的图片和视频资料2. 实验器材和材料3. 相关生物学教材和参考书籍教学延伸1. 深入探究不同生物体的特殊结构和功能,如鸟类的羽毛和飞行能力等。
2. 探究生物体结构的进化和适应性,了解不同物种在演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初中生物《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掌握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3. 能够分析不同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认识生物体结构的基本组成。
2. 利用模型建构,培养空间想象力。
3. 学会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归纳总结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 认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内容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定义与结构- 细胞的生理功能2. 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3. 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分析- 举例说明不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性- 分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3. 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分析。
难点1. 细胞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
2. 生物体结构层次性的归纳与总结。
四、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探索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
2. 模型建构利用生物模型或电子课件,直观展示生物体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比较分析组织学生进行生物体结构的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物体结构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体结构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
2. 讲解与演示详细讲解细胞结构、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利用模型或课件进行演示。
3.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与分析组织学生进行生物体结构层次性的讨论与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
六、评价与反馈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初中生物初一生物上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生物知识,具备一定的生物学习基础。但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方面,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还较为模糊,对于细胞、组织、器官等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观察、分析、总结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2.接着,我详细讲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认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通过展示动植物细胞的区别,让学生了解不同细胞的特点。
3.然后,我介绍组织的概念,列举植物和动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如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并讲解它们的功能。
4.在讲授器官和系统时,我以人体为例,讲解各个器官的组成和功能,如心脏、肝脏、肺等,并进一步介绍这些器官如何协同工作,形成各个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如种子发芽、人体生长发育等,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结的过程,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知识传授与探究: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注重知识衔接,帮助学生构建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完整体系,强化概念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实施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掌握生物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如心脏、肝脏、肺、叶片等。
5.了解生物体的系统概念,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并掌握各个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初中生物课程《探索生物体的结构层级》教学单元策划

初中生物课程《探索生物体的结构层级》教学单元策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单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级,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了解生物体的组成和结构层级。
2. 能够描述和区分生物体不同层级的结构。
3. 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和绘制生物组织的基本技巧。
4. 培养对生物体结构变化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生物体的组成和结构层级(2课时)- 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 生物体结构层级的特点和功能。
2. 探索细胞的结构(3课时)- 细胞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
- 使用显微镜观察和绘制细胞的基本技巧。
3. 探索组织的结构(4课时)- 组织的定义和分类。
- 常见的动植物组织。
- 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4. 探索器官和系统的结构(4课时)- 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 常见的动植物器官。
- 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 生物体结构的变化(3课时)- 生物体结构的变化原因。
- 生物体结构的适应性和进化意义。
- 通过实例探索生物体结构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教学单元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1. 案例分析:通过生物体的实例分析,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实验观察:利用显微镜进行细胞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小组合作:安排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图片展示:使用图片展示生物体的结构层级,加深学生的理解。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四、教学评估1. 完成课堂练和作业,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估,考察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5. 学生自主总结和展示,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教学设计与说明)-七年级生物上册系列(人教版)

定的结
1.1.4 细胞不同结构的功能各不相同,共同完成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构层次 ,能够
1.1.5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完成各 项生命 1.2 生物体的各 1.2.1 细胞能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活动 部分在结构上相 互联系,在功能 1.2.2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高
教学建议
1.制订教学目标应体现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 2.围绕大概念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3.重视运用以探究为特点的教学策略 4.加强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 5.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02
单元目标
PART ONE
单元地位
(一)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二)生物的多样性
学 (三)生物与环境
本单元重在理解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从微观到宏观来看,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 次可以理解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从宏观到微观来看,多细胞生物体的 结构层次可以理解为个体→器官(系统)→组织→细胞。细胞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 细胞是最基本的层次,细胞的相关知识是后续各单元学习的基础。
06
学情分析
07
教学提示
PART FOUR
●教学策略建议●
(1)为学生提供多种生物材料,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进 行观察,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形成对细胞结构的感 性认识。 (2)指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找出不同 类型细胞的共同特征,并运用模式图或模型等方式展现细胞的结构。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某种器官不同组织的特点,基于事实进行科学推 理,深入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建立对细胞和组织这两个结构层次关系 的抽象认识。 (4)运用实物、图片、影像资料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现多细胞生物体的 结构层次,引导学生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认识。
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本主题单元主要包括“动物的结构层次”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两个专题。
通过研究本主题单元,学生将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层次,从而树立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观念,提高保护植物和动物的意识。
在专题一“动物的结构层次”中,学生将研究组织的概念,并了解构成人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同时,学生将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并能够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
通过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学生将提高观察能力,同时通过对人体各种结构层次的研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
在专题二“植物的结构层次”中,学生将制作观察植物体组织的临时装片,从而训练显微镜操作能力,养成细致的观察能力。
同时,学生将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并能够说出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通过研究,学生将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本主题单元内容综合了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组织、器官等概念,利于学生系统地认识动植物体的基本结构。
本主题单元要求学生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因此在整个中学生物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研究人体各结构层次,学生应初步认识到生物体是一个整体。
以下是教学设计:问题引领:人的生长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它将怎样变化成为一群细胞?什么是组织?是怎样形成的?人有哪四种组织,功能如何?教学环境和资源:生物实验室、多媒体课件、人体四种主要组织的永久装片、显微镜。
研究活动设计:活动一:观看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flash动画。
小组讨论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过程。
活动二:分组实验观察人体组织永久装片。
明确实验目的,按要求用显微镜观察。
分析讨论人体各种组织的特点及功能。
活动三:比较分析,画出图解。
小组通过讨论,分析总结人体的结构层次,画出图解。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结合。
评价要点:显微镜操作规范,并能观察到清晰物象。
能准确画出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图解。
初中初一生物上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特别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体之间的层次关系。
2.能够运用所学的生物体结构层次知识,分析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和疾病发生等现象。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初中初一生物上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体五个层次。
2.掌握生物体各个结构层次的功能和特点,如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而成的,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完成特定功能的等。
3.设计课堂实验和讨论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体结构层次的探究过程,培养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生物体结构层次,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器官:阐述器官的构成、功能,以心脏、肺等为例,讲解器官是由不同类型的组织构成,协同完成特定功能。
4.系统:解释系统的概念、分类和功能,以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为例,说明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完成特定功能。
5.生物体:总结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强调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使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理解和应用,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选择题与填空题:布置一定数量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旨在检验学生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体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掌握情况。这些题目将涵盖本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学习内容。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最新10篇)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最新10篇)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篇一《生物体由器官和系统组成》这节内容包含器官、系统两个重要概念。
教学重点一是通过解剖观察鸡翅,分析得出不同的组织是如何构成器官的;二是以人体为例,说明器官是如何进一步构成人体和动物体的。
以及植物的六大器官如何构成植物体等内容。
教学的难点是组织好解剖观察实验,解剖实验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组织如何形成器官的概念。
那如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呢?这节课我是这样上的。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得出器官、系统的概念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举出学生熟悉的实例,通过实例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形成概念,在通过概念进行判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胃是一种消化器官。
胃的内表面是上皮组织。
胃能够蠕动,说明胃壁内有肌肉组织,胃排空时会感到饥饿,说明胃壁上有神经组织,胃壁中还含有血液等结缔组织。
这些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起来,执行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所以胃属于消化器官。
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心脏或膀胱等器官,进一步明确器官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也可进一步让学生判断一块肌肉是否也是器官?加强学生对器官概念的理解,也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所以,有关基本概念的教学应该成为生物学课堂上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切忌死记硬背概念。
2、教学生以“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的学习方法学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教学生以“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
人体和动物体是如何构成的?植物体是如何构成的?这是从整体上考虑问题;由个体深化到器官、组织再到细胞,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由前面第三章中学习的细胞开始,从细胞分裂、分化、生长到组织的形成,器官、系统的形成,这是从微观到宏观,两种思考问题的方向都要求学生分析,从不同的层次上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和生命现象。
当“由宏观到微观”“由微观到宏观”两个方向学生都进行思考后,学生认识的人体和动物体、植物体,都会更充实、更深刻、更具体,更有利于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2.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3. 教学对象:八年级4.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b. 让学生掌握组织的概念及分类c. 让学生了解器官、系统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d. 让学生能够运用结构层次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 难点: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应用和理解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3.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颗苹果,引导学生观察苹果的结构,提出问题:“苹果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从而引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课题。
2. 细胞层次:介绍细胞的概念,强调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
展示细胞模型,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3. 组织层次:讲解组织的概念及分类,如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
展示各种组织的实物标本,让学生观察并区分它们。
4. 器官层次:介绍器官的概念,强调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
举例说明人体主要器官的功能。
5. 系统层次:讲解系统的概念,指出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整体。
介绍人体八大系统的名称及功能。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7. 作业布置: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身体上的一个器官,并说明它所属的系统。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实物展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生物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适用年级六年级所需时间(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课内共用4课时,每周3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生物课程内容十大主题之一。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所表现出的生命现象源于生物体的基本结构,而当今社会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使细胞的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普通公民应该了解的基本知识。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后续单元的内容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基础就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本单元包括“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三个专题。
专题一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通过观察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对刺激的反应,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专题二明晰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通过生长增大细胞体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实现由小长大,发育成一个功能健全的生物体。
专题三在前两个专题综合的基础上拓展延伸,构建多细胞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细胞的结构、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难点是练习制作临时装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本单元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解剖、分析讨论、比较、模型制作等方式,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能够绘制或者制作出细胞模型;说出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尝试用图解的形式表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调查癌症、白血病等恶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了解目前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现状和人们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态度和认知,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明确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面》教学单元构思

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面》教学单元构思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面,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
2. 掌握生物体结构层面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3.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生物研究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增殖等。
- 细胞的多样性: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细菌细胞等。
2. 组织的组成和特点- 不同类型的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 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上皮组织的保护作用、肌肉组织的收缩作用等。
3. 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常见器官:心脏、肺、肝脏等。
- 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心脏的泵血作用、肺的呼吸作用等。
4. 器官系统的组成和协调作用- 常见器官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 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循环系统输送氧气和养分到各个器官、呼吸系统提供氧气等。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观察组织切片,观察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2.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细胞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观察不同组织的特点等。
3. 比较法:比较不同类型的细胞、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的异同,加深理解。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生物体结构层面的关系和作用。
四、教学评价1. 完成课堂练和作业,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的能力进行评价。
3. 口头表达评价: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提供相关章节的教材内容。
2. 显微镜:用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
3. 实验器材:如显微镜片、载玻片、切片刀等。
4. 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生物体结构层面的图片和视频。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第二课时:组织的组成和特点。
3. 第三课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4. 第四课时:器官系统的组成和协调作用。
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必备欢迎下载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适用年级六年级所需时间(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课内共用4课时,每周3课时主题单元研究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研究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研究方式和预期的研究成果,字数300-500.)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生物课程内容十大主题之一。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所表现出的生命现象源于生物体的基本结构,而当今社会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使细胞的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普通公民应该了解的基本知识。
对于学生而言,研究后续单元的内容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基础就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本单元包括“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三个专题。
专题一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通过观察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对刺激的反应,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专题二明晰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通过生长增大细胞体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实现由小长大,发育成一个功能健全的生物体。
专题三在前两个专题综合的基础上拓展延伸,构建多细胞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本单位研究的重点是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细胞的结构、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条理;难点是练制作临时装片,细胞分化构成组织,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条理。
本单位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解剖、分析讨论、比较、模子制作等体式格局,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能够绘制或者制作出细胞模子;说出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尝试用图解的形式透露表现生物体的结构条理。
通过展开研究性研究活动,调查癌症、白血病等恶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了解现在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现状和人们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立场和认知,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主题单元研究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研究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研究必备欢迎下载知识与技能:1.描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明确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初中生物《生物体结构的分层性》教学单元设计

初中生物《生物体结构的分层性》教学单元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细胞组成。
2. 掌握不同生物体结构的分层性,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3. 了解生物体结构的分层性与生物体的功能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生物体结构的分层性。
2. 利用模型、图解等工具,展示生物体结构的分层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生物体结构的分层性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1.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2 细胞的分裂与生长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1 组织层次2.2 器官层次2.3 系统层次3.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1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则3.2 实例分析:人体的呼吸系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细胞组成。
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组织、器官、系统。
3.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难点1. 细胞分裂与生长的机制。
2. 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识别与理解。
3.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则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策略1. 教学方法1.1 讲授法:讲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1.2 实验法:观察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实例。
1.3 案例分析法:分析人体的呼吸系统。
2. 教学手段2.1 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图像和动画。
2.2 模型、图解:展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
2.3 实验器材:观察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实例。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1.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理解。
1.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1.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理解。
2. 终结性评价2.1 单元测试:测试学生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掌握程度。
2.2 学生作品:评估学生对生物体结构分层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生物《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单元设计

初中生物《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单元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
2. 掌握不同层次结构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 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如线粒体、叶绿体等。
2. 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不同类型组织的特点和功能,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 组织的协同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
3. 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器官的组成部分和特点,如心脏、肺、肝脏等。
- 器官的功能和重要性。
4. 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器官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 器官系统的协同工作和维持生命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手段多样化:结合图片、实物模型和视频等教具,生动形象地展示不同层次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应用和意义。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提问引导: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讨论表现和实验操作等,评价其对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练和作业,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价:要求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并书写实验报告,评价其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图书资料:提供生物教科书和相关参考书籍。
2. 多媒体教具:使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 实物模型:准备细胞、器官和器官系统的实物模型,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探索。
六、教学安排本单元为初中生物课程的一个教学单元,根据教学进度,预计需要4个课时来完成。
七、教学反思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一项基础性的生物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法。
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等级》主题单元教育设计

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等级》主题单元教育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体的结构等级,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四个层次。
2. 掌握各层次的特点和功能。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主要结构- 细胞的新陈代谢、分裂和特殊功能2. 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主要组织类型- 组织的结构、组成和功能3. 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心脏、肺、肝脏等常见器官的结构- 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协调作用4.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主要系统- 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依赖关系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研究: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不同层次结构的实例,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受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和相互关系。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他们共同讨论和分享自己对生物体结构等级的理解,促进互动和合作研究。
3. 视听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呈现生物体各层次结构的图片、动画和实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和记忆相关概念。
4. 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和解答学生的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价1. 个人研究笔记:要求学生每堂课做好详细的研究笔记,包括探究过程、重要概念和思考问题等,以便查漏补缺和巩固知识。
2. 小组合作展示:要求每个小组整理所学内容,进行展示和分享,评价小组合作的表现和展示的准确性。
3. 实际应用分析:提供一些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关的实际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并给予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资源1. 生物教科书及课件2. 多媒体设备与资源3. 实验器材和材料4. 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以上是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等级》主题单元的教育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和功能关系,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初中生物《生物结构的层次性》教学单元设计

初中生物《生物结构的层次性》教学单元设计目标- 了解生物结构的层次性- 掌握不同层次的生物结构的特征和功能- 能够描述和解释生物结构的层次性教学内容第一课: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研究细胞的基本特征和组成- 了解不同类型的细胞和其功能- 探索细胞在组织中的作用第二课:组织构成生物体- 介绍不同类型的组织及其特征- 分析不同组织在生物体中的功能和协调性- 探究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合作关系第三课:器官系统构成生物体- 研究不同器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分析不同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和互相依赖关系- 探索器官系统对生物体的整体作用第四课:生物体的层次性结构- 综合了解细胞、组织和器官系统的关系- 探究生物体层次性结构对生物体功能的影响- 分析生物体层次性结构在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活动- 观察和比较不同类型的细胞,讨论其特征和功能- 实验探究不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模拟器官系统的协调工作,加深对其作用的理解- 分组研究不同生物体的层次性结构,进行展示和讨论教学资源- 生物学教科书和参考书籍- 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模型或图表- 实验材料和设备- 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教学评估- 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表现- 完成课堂作业和实验报告- 展示和讨论生物体层次性结构的项目- 小测验和期末考试教学延伸- 组织参观科学博物馆或实验室,了解实际生物结构的层次性- 进一步研究不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关系,拓展研究内容- 制作生物结构的层次性模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参考资料- 《初中生物教材》- 生物学教育网站和科学杂志- 科学实验教材和资源库。
初中生物课程《探索生物体的结构层级》教学单元策划

初中生物课程《探索生物体的结构层级》教学单元策划目标本教学单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生物体的不同结构层级,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
通过探索这些结构层级,学生将能够理解生物体的组织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掌握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理解组织是由相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掌握不同类型的组织及其功能。
3. 探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不同器官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4. 理解器官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组成的,掌握常见的器官系统及其功能。
5.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描述和解释生物体的结构层级。
教学内容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不同类型的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呼吸作用、物质运输、排泄等。
2. 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不同类型的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 组织的功能:保护、支持、运动、传导等。
3. 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常见的器官:心脏、肺、肝脏、大脑等。
- 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心脏泵血、肺呼吸氧气、肝脏代谢物质、大脑控制思维等。
4. 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常见的器官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 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循环系统输送血液、呼吸系统供氧气、消化系统消化食物、神经系统传导信号等。
教学活动1. 观察和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并讨论它们的功能差异。
2. 利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类型的细胞,并就其形态和功能展开讨论。
3. 分组研究不同类型的组织,并制作宣传海报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4. 设计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器官的结构,并推测其功能。
5. 分组研究不同器官系统,并进行小组演讲介绍其结构和功能。
6.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体的结构层级和相互作用。
教学资源1. 生物教科书和参考书籍。
2. 显微镜和玻片,用于细胞观察实验。
3. 组织样本和切片,用于组织观察实验。
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面》教学单元构思

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面》教学单元构思教学目标- 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层面,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和个体等。
- 理解不同结构层面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 掌握描述和解释不同结构层面的术语和概念。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细胞结构与功能- 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 进行显微镜实验,观察和描绘不同类型的细胞。
- 讨论细胞的功能,如分裂、新陈代谢等。
2. 组织结构与功能- 介绍不同类型的组织,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 分组进行小研究,了解不同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 观察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的结构。
3. 器官结构与功能- 介绍常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如心脏、肺、胃等。
- 进行模型展示,让学生了解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 分组进行讨论,探究不同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协调作用。
4. 器官系统与个体- 介绍不同的器官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 进行小组探究,了解不同器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分析个体的结构和组织,理解生物体的整体构造。
5. 知识应用和评估- 进行小组展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描述不同生物体的结构。
- 设计小测试,检验学生对生物体结构层面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 教学资源:显微镜、组织切片、器官模型、图表和PPT等。
-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小组展示、小测试和课堂讨论。
课程扩展和延伸- 邀请专业人士或学者进行讲座或工作坊,深入探讨生物体的结构层面。
- 组织参观医学或生物研究机构,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生物体结构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参考资料- 广东省生物教材(初中)- 《生物学概论》(第四版),Neil A. Campbell, Jane B. Reece, Eric J. Simon等著以上为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面》教学单元构思,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生物体的不同结构层面及其功能。
2025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20.预留时间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生物体结构层次的更多知识。
教学内容(续):
2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家中或学校观察到的生物体,讨论这些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2025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2.理解各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功能中的作用。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差异。
25.分配课后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进化的科普文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6.安排一次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或图书馆资源,查找并展示一个他们感兴趣的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特点。作业,通过分享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28.强调生物体结构层次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如基因编辑技术对细胞层次的深入理解,以及其在治疗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15.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强调生物体结构层次在学习生物学其他章节时的基础性作用。
教学内容(续):
16.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生物体结构层次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
17.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结构层次的适用范围,探讨结构层次在微生物、植物、动物乃至人类等不同生物中的应用。
18.结合实际,让学生分析人类健康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关系,例如通过了解细胞健康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
22.通过视频或动画,展示生物体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结构层次变化,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结构层次与生物生命周期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适用年级六年级所需时间(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课内共用4课时,每周3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生物课程内容十大主题之一。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所表现出的生命现象源于生物体的基本结构,而当今社会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使细胞的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普通公民应该了解的基本知识。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后续单元的内容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基础就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本单元包括“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三个专题。
专题一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通过观察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对刺激的反应,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专题二明晰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通过生长增大细胞体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实现由小长大,发育成一个功能健全的生物体。
专题三在前两个专题综合的基础上拓展延伸,构建多细胞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细胞的结构、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难点是练习制作临时装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本单元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解剖、分析讨论、比较、模型制作等方式,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能够绘制或者制作出细胞模型;说出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尝试用图解的形式表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调查癌症、白血病等恶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了解目前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现状和人们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态度和认知,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明确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说出分化的概念和组织的概念3.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识别植物和人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4.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过程与方法:1.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学会绘制结构简图,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
2.制作细胞模型,深化对细胞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拓展活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2.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有机整体的观点。
3.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1.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3.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4.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5.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6.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7.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8.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说明:设计几个能引领本单元学习的核心问题)专题划分(说明:除了说明主题单元将划分成几个专题以及每个专题所用的课时外,还应说明哪一个专题或专题中的哪一个活动将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
)专题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课时)专题二: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1课时)专题三: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 课时)其中专题二中的调查白血病以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现状的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需课时(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本专题使用2课时,每周3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知识目标:1.描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明确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2.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能力目标:1.通过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2.通过制作细胞结构模型,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2.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
专题问题设计(说明:设计一系列能引领本专题学习的问题)1.显微镜下,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是一样的吗?为什么?2.只有一个细胞的草履虫是如何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3.为什么说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生物实验室、多媒体课件,显微投影、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的材料用具、草履虫等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
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
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
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活动一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问题引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是怎样的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1.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清点材料用具,按要求模仿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
2.小组通过显微投影展示实验成果,并交流实验心得。
3.绘制细胞结构简图识别细胞各结构,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点评,教师总结。
4.尝试对比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异同点,进一步明确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异同。
5.教师点评总结。
活动二分组实验:观察草履虫问题引领:自然界中有的生物本身就是一个单细胞。
只有一个细胞的草履虫是如何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呢?1.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2.探究分析草履虫对食盐和肉汁的反应;3.形成结论:单细胞的草履虫依靠一个细胞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等各项生命活动,更好的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活动三观看动画,阅读资料,进行分析:问题引领: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也是由细胞完成的吗?为什么说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1.细胞各主要结构的功能①观察物质进出细胞的动画,分析总结细胞膜的作用—控制物质的进出;②比较细胞内的能量的变化,分别总结出叶绿体、线粒体——能量转化的作用;③分析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过程,理解细胞核的作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2.梳理归纳,形成共识: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拓展活动】制作细胞结构模型。
评价要点(说明:设计本专题需要评价的学习环节或学习成果)1.制作观察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过程①实验仪器的使用规范熟练②装片制作较好,并能观察到清晰物象③善于合作,认真观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2.绘制细胞简图①绘图规范正确②真实、科学性3. 制作细胞结构模型①模型能准确反映细胞的立体结构②模型制作精良专题二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所需课时(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本专题使用1课时,每周3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知识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概述生物体的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3.识别人物和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提出问题、思考讨论等学习活动,训练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加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认知。
2.在课堂活动中提高对生物学的兴趣。
关注癌症、白血病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专题问题设计(说明:设计一系列能引领本专题学习的问题)1. 人是如何从一个受精卵发育为一个成熟的人体?2. 细胞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就能形成完整的生物体吗?为什么?3. 如果细胞只有分裂、生长,而没有分化,结果会怎样呢?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生物实验室、多媒体课件、显微投影、各种植物组织的永久装片、放大镜、番茄等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
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
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
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活动一探究生物体是如何由小长大的问题引领:人是如何从一个受精卵发育为一个成熟的人体?1.观看视频:人的发育过程。
2.观察思考:动画演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3.尝试描述并形成结论:利用动植物细胞分裂的流程示意图阐释:细胞分裂过程是怎样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有何不同?形成结论: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4. .动画演示: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过程,教师简单讲解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先复制在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
5动画演示:细胞生长过程——使细胞体积增大6.归纳小结: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导致的。
在此过程中,遗传物质保持稳定。
活动二要发育成一个功能健全的生物体,除了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还需要什么?问题引领:构成生物体的细胞都是一样的吗?为什么?1.观察思考:①借助放大镜、镊子、解剖针等工具进行观察番茄等;教师再利用显微投影将事先制作的临时装片进行演示,可以发现植物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结构特点。
引发思考,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②利用动画演示和流程示意图分析细胞分化的过程,形成细胞分化的概念。
2. 再次利用装片,引导学生思考形成组织的概念。
3.尝试识别动植物体的不同组织,并解释各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4.结论:细胞分化形成了组织。
活动三知识拓展——研究性学习问题引领:如果细胞只有分裂、生长,而没有分化,结果会怎样呢?1.观察讨论:观看关于癌症的视频资料,了解癌症,了解癌症对于人体的危害。
2.布置研究性学习“调查白血病以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现状”。
3.展示交流(两周后)评价要点(说明:设计本专题需要评价的学习环节或学习成果)1.识别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流程示意图能利用示意图准确概述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2. 识别动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①能识别动植物的基本组织②能描述各组织的结构特点和作用3.研究性学习①能积极参与,有良好的合作意识②能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资料,制成宣传手册专题三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所需课时(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本专题使用1课时,每周3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