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心得
高中作文教学的四点体会
![高中作文教学的四点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aef8ca0aa00b52acfc7ca82.png)
高中作文教学的四点体会一、给学生充分的写作空间和写作自由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数不喜欢也不太愿意动笔写些东西,他们认为写文章太浪费时间,特别是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因为他们的时间大多耗费在数理化上,所以,对占高考语文总分五分之二的作文根本无瑕顾及,到了总复习阶段,他们的每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其实,当代的高中生,他们有丰富的思想,有独到的见解,但就是因为不能找到倾吐的对象和机会,而压抑了自己的真挚情感,浇灭了自己的思想火花,冷却了自己的写作欲望。
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提供给他们倾吐的一席之地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必要。
给学生提供作文训练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不一定非得局限在课堂之上,也不一定给学生划定多少框框,提出多少要求,只是给予他们充分的写作空间和充分的写作自由就行,可以让他们写日记、写周记、写信札、写随笔,给他们留下一块随时可以吐露真情的“自留地”,让他们在这一方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自由地奔放,让自己的真情自由地倾泻,少一点限制,多一点轻松,真正体验说真话得酣畅淋漓,一句话,让学生在自由而广阔的空间里抒写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的思想、抒写自己的员魂。
二、把学生的生活激情引向写作激情轻松自在的自主写作无疑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方式,也是学生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自主写作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一有激情、爱作文,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自主就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导致作文教学一无所为,那么,作为教师又如何点燃、呵护学生的写作激情和对作文的热爱呢?我认为,学生的写作激情首先源于对生活的激情,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写作文,告诉他们写作不是为了考试,而是现代生活的需要,作为未来的公民,写作作为一种技能是每个人所必备的,没有写作技能,就不可能很好地生存,还要明确告诉学生,我们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极为少数的几个作家,而是让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不是为了让他们具备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为了让他们具备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
高中作文教学一点心得体会(共4篇)
![高中作文教学一点心得体会(共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9e1df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3.png)
高中作文教学一点心得体会〔共4篇〕第1篇:一点心得体会致学弟学妹的一段话“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需要从细节入手,一味追求伟大,追求与众不同,最终“画虎不成反类犬”。
“细节决定成败”就是我读高四时的最深体会。
亲,学习有没有进步?成绩或高或低,有没有认真关注和做好每一个学习中的细节问题?每一道题是不是都认真去做了?,每一个字是不是都认真去写了?每一堂课是不是都认真去听了?心中的每一个问题是不是都解决了?有没有自觉意识到自己在行为标准和思想道德的细节问题?在这里,我想针对几个细节问题问问大家,你也可以当这是一种习惯。
1、你还在因为语文选择题正确率不高而担忧吗?〔特别是前四个〕平时多积累,每次考试错的都搜集在一起,坚持每天看。
中国填鸭式的教育也能出人才的,多背点作文素材,模板。
多看点散文,说明文,找语感。
2、你还在因为数学得不到高分而担忧吗?建议采取合适自己的方法作答试题。
我以前的方式是最后一道选择题不做,最后一道填空题不做,保证前四个大题做对,后边两个抢分,最后有时间就做前边的两个题,没时间就根据高考答案分布规律〔自己总结〕蒙。
强烈建议大家不要把每一张试卷搜集得好好的,到了考试复习的时候,每次都是看卷子,走马观花,自我抚慰看了多少卷子,其实没有多少真正- 18、建议大家多和同学,朋友沟通,多出去走走,别把自己关在教室里,不停地做各种卷子。
尽管老师说的对,高三一年瘦十斤肉我都得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但我个人觉得还是身体重要,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作息时间吧。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做好就是不平凡。
”以上就是我对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想说的话,也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提个醒,大学并不是老师们说的那么轻松,也不是天堂。
真正的天堂需要你自己去创造,只是在大学里,你可以用你真正的辛勤努力,去收获属于你自己的爱情,事业,友谊。
高中作文教学的体会
![高中作文教学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18bd87bf5335a8102d220c7.png)
高中作文教学的体会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惟一对象,譬如语文,除了一本课本外,就是一大堆练习,其它什么也没有了。
现在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
就语文而言,它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老师更多地引导学生进入“大语文”的天地。
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课程的“教学过程”变得灵动活泼,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
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
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而是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新课程的“教学时空”变得延展开放,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封闭、狭小,眼界限于书本的藩篱。
新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
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
”作文离不开生活,要引导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身边的真人真事,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吸纳多面向的智能结晶,这是文学欣赏或创作的基础。
写作先有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再加上敏锐的心思、良好的语文能力和纯熟的写作技巧,才能写出一篇篇精采的文章。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焦点,评论大众话题,积累生动具体的素材的习惯。
老舍先生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自己周围的人物、事物、景物,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及彼,多分析,感悟人生真谛。
学生懂得面对瞬息万变的日常生活,时时睁大一双锐利的眼睛,带着一颗像雷达一样敏感的心灵,就会拥有生活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ba828f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0.png)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高中是学生们进行升学考试的关键时期,作文教学无疑是高中学生最重要的一项科目。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下面就来分享几点体会。
首先,要正确对待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工作,必须正确理解作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正确认识写作能力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用心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写作技能。
其次,要创设有利的学习氛围。
创设有利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对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教学氛围,舒适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再次,要因材施教。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性化教学,通过层层深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习效果。
最后,要加强练习训练。
作文教学中,要注重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多提供一些有利于学生练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多练习,多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希望这些分享能够给每位教师带来帮助,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高中作文教学心得
![高中作文教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820613ce524de518974b7d0d.png)
高中作文教学心得彭信群新课程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多积累,会运用,说真话、诉真情,并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注重生活积累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
可以留心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
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
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观察四季的变化,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
我提醒学生留心校园四季变化之美,五月的栀子,仲夏的荷花,秋日的桂花等等,用文字留在日记最美的一角。
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作文素材才会有无尽的源头活水。
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
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
二、学会阅读积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强人文素养,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比。
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与日俱增,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
高中作文教学之感悟
![高中作文教学之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0d11565803d8ce2f006623f7.png)
高中作文教学之感悟对于写作,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知识面狭窄,作文欠缺真情实感,抄袭多练习少和书写潦草等。
然而在高考中作文分值比较大,最容易拉开语文的分数档次。
如何在规定答卷时间内写出精彩的作文,使之获得较高分值,历来备受关注。
在笔者和多位语文教学同仁的交流后,发现大家都为高中作文教学动了大量的脑筋,也花费了很多精力。
近几年来,对高中作文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究,笔者认为要解决高中作文教学的问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进:1.注重提高学生的素材积累能力和认知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写什么”和“如何写”应是统一的。
作文教学中,写作教学解决的似乎是“如何写”,但对我们的高中学生来说,实质要解决的问题却是“写什么”。
但老师要想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就必须面对这一现实,努力开掘学生自身的生活资源并使之转化为写作的题材,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学生生活的丰富和认识的提高是个不断积累、储备的过程。
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写作的信息库,学生直接的生活感受,可以用日记、周记、随笔等多种形式写下来。
平时从各种渠道获取的有用的知识材料,可以用剪贴、摘录的方式储存,这些传统的积累方法当然都应坚持。
教师必须调动一切手段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引导学生用最真实的笔写最真实的生活。
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对美文的感受力、模仿力,让学生抄写好的文章好的语句,不限制字数,大多数同学可以善始但却不能善终,最后往往流于完成任务,甚至于连抄写的内容也不知道了。
分析一下,别人的生活我们课文中比比皆是,已经激不起他们的兴趣,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这个步骤我们可以尝试换成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练笔,可以多练,但字数不要太多,出题要求是学生感兴趣的,采取限定、不限定题目交替的方式,然后教师指导分组评改,把是否接近生活作为评价标准并讲评,学生们对这一系列方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不再是将写作和生活当作相对独立的活动,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激发他们写作的灵感。
【作文】作文教学心得体会五篇
![【作文】作文教学心得体会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892b9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8.png)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五篇在教育的长河中,作文教学是我不断探索和感悟的领域。
以下是五篇关于作文教学心得体会的文章,希望能为您的教学之路带来一些启示。
【第一篇】岁月如歌,教学如行云流水。
作文教学,如同在无垠的星空下点亮一盏心灯,照亮学生们的心路历程。
每当看到孩子们在文字的海洋中畅游,我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
作文教学,不仅是传授技巧,更是启迪心灵。
正如古人所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我深知,每一篇作文都是孩子们内心世界的写照,每一句文字都是他们成长的印记。
【第二篇】作文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与喜悦的事业。
记得有一次,一个内向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的世界很小,但在我心中,却装下了整个宇宙。
”这句话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意识到,作文教学的意义在于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孩子们的思维如鸟儿般自由飞翔,在文字的世界里尽情翱翔。
【第三篇】作文教学,如同一场心灵的对话。
我常想,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他们的文字则是他们心中的星辰大海。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用文字去触摸生活的温度,去感受世界的美好。
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更加辽阔。
【第四篇】作文教学,是一场耐心的耕耘。
我深知,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时间去沉淀,作文水平的提高更需要日积月累。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关注孩子们的作文技巧,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我常对学生们说:“写作,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
”每当看到他们因为作文而露出笑容,我便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第五篇】作文教学,是一首优美的诗篇。
我热爱这个职业,热爱与孩子们一起在文字的世界里遨游。
每一次作文课,都是我与他们心灵交汇的时刻。
我坚信,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承文化,播种希望。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耕耘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用我的激情和汗水,浇灌出一片灿烂的文学之花。
高中作文教学心得
![高中作文教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cbd8129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2.png)
高中作文教学心得教师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讲授、评析等活动都要着眼于学生的写作活动,下面是高中作文教学心得,为大家提供参考。
高中作文教学心得1高中作文教学心得:一是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
二是注重课外素材的积累。
三是注重锤炼作文语言。
四是提倡学生自助式评改。
“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是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提出的要求。
由此意味着语文教学就要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
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课外作文与课内作文相结合;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张扬自我与统一标准相结合是必要的。
在学生能力培养中感慨良多,现归结如下。
一、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必须要弄清楚考试作文与平时作文的区别,考试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而平时作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
考试作文是看结果,平时作文是重过程。
如果学生根本不想写、无法写,又怎么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倡导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当然,我们所说学生作文的自由,也不是对学生的作文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努力给他们写作的自由空间和选择的自由,不愿意写的不必逼着他写。
更多的时候,是提供一个写作的情景或话题。
我一直认为学生作文是其在进行艺术创作,而不是在教师严格标准下的“文字堆砌”。
既然学生作文是其创作的艺术品,那么就必然允许他自己的作品张扬个性,表现自我。
在实践中,我感到自由作文学生欢迎,习作的质量也相对比较高,从教的角度看,得到的信息反馈量更大,发现的问题也更多更真实。
二、注重课外素材的积累首先努力丰富学生课外作文的内容,我经常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引导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触发点,关注国内外焦点问题,从生活中找素材,提醒他们要特别关注自己,要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更要对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时时刻刻予以关注,因为文章都是心灵的产物。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感想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3c88593f0066f5335a812165.png)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感想
高中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跟着高考这根指挥棒在变,高考的分值、考察点等方面的变化常常引起我们在教学中重、难点界定的变化,而作文教学尤为明显。
1.通过每年对高考考纲的研读,我们在教学中关于哪一类文体的训练便会相关联的发生侧重。
例如:由过去的材料作文转向话题作文,再到近年的材料话题结合作文的转换。
2.初级阶段的作文教学重点在于教会学生怎么写作文。
虽然学生已经有了五六年的作文经验,但是实质上大部分的同学仍然不懂什么叫作文,要么自说自话毫无逻辑,要么生堆硬砌堆砌辞藻,要么病句满篇不知所谓……我们就要专注于作文规范化训练。
3.作文的基础是大量的积累,做好素材积累工作为第一要务。
一篇有感染力、有力量的文章往往是充实而具体的,在平时的学习中让学生注意素材的积累,日积月累自然成就好文章。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反思(精选14篇)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反思(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38463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e.png)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反思(精选14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反思篇1今天上午我给学生上来开学后第一次作文课,一说作文学生总有畏难情绪,有学生一节课写不了几个字,上完这节作文课后我对我的作文教学进行了反思。
1、今后我将尝试作文课写作样式的调整。
今天这节作文课我提前一天命题,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有话可说,我出了两个题目让课代表选,选好后给我反馈,并把作文题写在黑板上,让同学构思选材。
今天上午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间由原先的两节课减为一节课,并尝试模拟考试情景,增加写作紧迫感,加快写作速度,增强学生精神集中程度,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够字数,再慢慢训练其文采,下课铃一响就收卷,不交者登记姓名,课后不再收作文,也就是说不在规定时间内写完的不收其作文。
节省下的一节课作为点评作文之用。
我会尽量缩短评作文的周期,增加面批的几率,遇到佳作要进行表扬,或在教室张贴,或在班内宣读,或往学校投稿,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积极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其明白自己不是写作文而是写作品。
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老师,而是要努力写出让人称赞和欣赏的佳作。
写之前就要有写这篇是用来发表的意识。
观念一变品味就变,对自己的要求也会不一样,往往会精心构思,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3、要培养学生的修改意识,好文章是需要修改的,并且是自己修改。
自己要有一个反复揣摩的过程,那真是“吟定一个字,捻断数颈须”。
可以尝试有作文修改课,上一节学生写好的作文,让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觉得不好的地方就进行修改,一直改到自己满意为止,可把修改好的再写一遍,让学生对比前后两篇文章,这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因为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
其实这一个修改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过程。
4、要尝试上阅读课,因为读和写是不可分割的,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有道理的。
不读书、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要想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是不可能的。
要不断探索阅读课的形式,我在上海嘉定二中参观时,发现他们的阅读课是很有特色的,他们的阅读课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衔接,让学生读书时,必须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感受,也就是自己心灵思维的火花,如果灵感来了可当场进行自由创作,阅读课的时间一般是两节课联排,上完课本子要马上交给老师。
高中作文教学感悟
![高中作文教学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53000d6416fc700abb68fca4.png)
高中作文教学感悟高中作文教学感悟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亦是难点。
无论从学生以后在生活中的适用性,还是面临高考的应试性,作文教学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这些年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本人对高中作文教学有一些个人心得,现总结如下,以期和同仁们切磋。
一、培养学生情商作文要表达学生思想情感,而很多学生对待生活中的人事物缺乏情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源自内心的热爱、迷恋和追求才是作文发动机和动力源。
现实中有一些学生很聪明,智商颇高,但他们缺乏作文的兴趣,缺乏激情,因而他们的作文也写得很糟糕。
这可以看出情商对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文章不是无情物”,要想学生喜爱作文,视作文为乐事,进而写出高质量的创新作文,教师的整个作文教学过程就要重情。
教师要用满腔热情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保护全体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引导学生戴上感情的眼镜看待万事万物,可爱的,可恶的,激动的,哀伤的……再引导学生把这些动人的事物写成文字。
二、重视积累文学是艺术,文学创作的能力来源于我们的语文教学。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积累。
首先是字词的积累。
从小学到初中直至高中,我们总是在接触一些陌生的字词,遇到这些字时,我们就要搞清楚它的音形义,有些字词还需要结合课文理解。
文章总要表达作者的思想,人们对语言和思想的关系有很多论述:有人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有人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工具,还有人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外壳。
我认为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没有语言的思想是行尸走肉,毫无价值可言,而没有语言的思想则是飘飞在黑暗角落里的幽灵。
会让人无法捕捉,也无法看清它的面目,更不能让人接受。
所以,平时的语言文字的积累是不可少的。
有的人错误地认为字词的积累是小学生才做的事情。
其实不然,小学生积累的字词,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难以表达深刻的思想的。
就像用几根小木棍难以搭起高楼大厦一样,高中学生更要注意积累一些有深度的优美的字词。
高三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高三作文教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4bf5a7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8.png)
作为一名高三语文教师,我深知作文教学在高三阶段的重要性。
高三作文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从事高三作文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注重作文素材的积累作文素材的积累是提高作文质量的基础。
在高三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积累素材:1.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习作家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关注时事热点,了解社会动态,积累鲜活的社会素材。
3. 深入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挖掘生活中的点滴感动。
4.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如每天写日记、随笔等,积累自己的思考。
二、强化作文结构训练作文结构是作文的核心,一个合理的结构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在高三作文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训练学生掌握常见的作文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2.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总结优秀作文的结构特点。
3. 强化作文开头和结尾的训练,使学生能写出引人入胜和画龙点睛的段落。
三、提高作文写作技巧作文技巧的提高是作文质量提升的关键。
在高三作文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训练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文采。
2.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象征等,丰富文章内涵。
3. 强化作文语言表达的训练,使文章语言流畅、生动。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高三作文教学中,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1. 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写作指导方案。
2.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擅长描写、擅长议论等,写出有特色的作文。
3. 对写作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写作障碍。
五、注重作文评价与反馈作文评价与反馈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高三作文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2. 及时给予学生作文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改进。
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15cfc019ec3d5bbfc0a7425.png)
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写啥象啥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
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一、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习作素材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
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却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社会道德意识、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群体粗线条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
这样,在特定的时代或时期,就把无形的写作信息无意识地纳入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浓或淡,或急或缓的创作主渠道中。
这些创作主流,虽也呈现出纵横交错,繁杂纷呈的特点,但一定程度上却粗线条地、清晰地凸现出了短期内不易变更的题材集中意识。
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目标。
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
例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爱国主义;2.远大理想;3.传统美德;4.奉献精神;5.弘扬正气;6.见义勇为;7.艰苦奋斗;8.健康心理与热爱生活;9.望子成龙与家庭悲剧;10.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11.市场经济与腐败现象;12.环保意识的增强;13.做人与处世;14.以自“我”为中心与以天下为己任等等。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反思3篇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89434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2.png)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反思3篇反思1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在写作时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
首先,许多学生在写作时缺乏条理性,他们往往没有清晰的谋篇布局,导致文章内容组织松散不紧凑。
其次,一些学生在表达观点和论证时缺乏准确和恰当的词汇,使得文章的表达力和说服力不够强。
第三,一些学生在写作时缺乏深度思考,他们只是机械地填充文字,缺乏创新和独特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我将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写作规划和组织,例如,教他们如何使用大纲来构建文章结构。
其次,我将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教授他们如何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这些词汇。
最后,我会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写作实践,例如,给予他们更多的主题选择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我相信学生的写作水平会有显著提高。
他们将能够更好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同时,他们也将培养出更深入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使作文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反思2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我发现一些学生面临着写作动力不足的问题。
他们缺乏热情和兴趣,导致写作过程枯燥乏味,产出的作品质量不高。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我将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我会引入一些有趣和实际的写作主题,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找到兴趣和乐趣。
例如,可以选择与他们生活相关的话题,或者与当代社会问题相关的主题。
其次,我将采用互动和合作的方式进行写作活动,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讨论中相互启发和激励。
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或展览,提供展示和分享作品的机会,增加他们的写作动力和自信心。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我相信学生的写作动力将得到有效激发,并能够产出更加精彩和高质量的作品。
反思3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在写作时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
他们往往只是简单地陈述事实,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我将引导学生研究和掌握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例如,提问、反思、比较、评估等。
高中作文教学的心得体会
![高中作文教学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7b0182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e.png)
一、引言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多年的高中作文教学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二、激发兴趣,培养写作热情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写作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春》这篇课文时,我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观察春天的美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2. 丰富素材,拓宽视野作文素材的积累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我鼓励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从生活中汲取素材。
同时,我还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访问名人等,拓宽他们的视野,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三、注重方法,提高写作技巧1. 传授技巧,培养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传授写作技巧,如选材、立意、构思、布局等。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 个性化指导,关注学生差异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我注重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对于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我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我则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
3. 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作文修改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我鼓励学生反复修改自己的作文,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打磨,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四、评价反馈,激发学生信心1. 多元评价,关注学生进步在作文评价中,我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进步。
不仅关注作文的内容,还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写作过程等。
对于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2. 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在作文评价中,我注重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指导他们改进。
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我会耐心讲解,并给出修改建议,让学生在修改中提高。
五、结语总之,高中作文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和乐趣的工作。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将继续努力,探索作文教学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贡献力量。
高中作文教学课心得体会
![高中作文教学课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6e1a68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e.png)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对作文教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作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课上的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热情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只有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投入其中,提高写作水平。
以下是我采取的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措施:1. 创设情境,激发写作欲望。
在作文课上,我尽量创设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2. 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在课堂上,我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
3. 丰富写作内容。
我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活,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写作素材,拓宽写作思路。
4. 举办写作比赛。
定期举办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二、加强写作技巧指导,提高写作水平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加强写作技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经验:1. 讲解写作方法。
在作文课上,我详细讲解各种写作方法,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
2. 举例分析。
通过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了解写作规律,提高写作水平。
3. 指导修改。
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我认真批改,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修改建议,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质量。
4. 鼓励创新。
在作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新写作手法,提高作文的个性化和独特性。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制定教学计划。
针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作文课上得到提升。
2. 鼓励学生发挥特长。
在作文课上,我关注学生的特长,鼓励他们发挥特长,提高作文质量。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体会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56c7d05312b3169a551a410.png)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体会作文难教,这是语文教师最有感受的一点,尤其是在当前愈演愈烈的课程改革中,作文教学就显得更重要了。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如何做到这一点,在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一些看法。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改进作文教学方法在新形势下,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念,拓开思路,广开门路,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同时要改变过去那种以分析代替写作、以模式代替创新的教学思路。
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尽量让学生更形象、更客观地去感受身边的生活,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否定那种向文章套用现成模式而忽视从生活中提炼、取舍、改造的方式,让学生懂得从生活中收集素材,学会按中心组织材料。
当今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而创新的根本在于思维的开拓。
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提供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机会,鼓励学生说和写。
作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逐渐变学生写作的暂时兴趣为长期兴趣,变要学生写作文为学生自己要写作文。
二、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
学生之所以害怕作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无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导致这种现状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社会的观察和认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身边的事物、观察社会的各种现象,将写作走出课堂,走向广阔的社会。
例如在课下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叩问心灵、了解别人、走进社会,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扩展他们的认识视野,为其写作作充分的准备。
这样,写作教学就摆脱了课堂的“小写作”,走进了语文的“大创作”。
如前段时间我们开展了“寻找成功的足迹”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通过采访身边的人,掌握丰富的材料,思考成功的因素,最后形成传记;翻阅父母的老照片,对父母作一次细致的观察,与父母来一番真诚的交流。
高中作文教学心得感悟(精品4篇)
![高中作文教学心得感悟(精品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5b942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a.png)
高中作文教学心得感悟(精品4篇)高中作文教学心得感悟篇1众所周知,由于目前升学制度及国内教育大形势的原因,对初中学生来说,英语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初中升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深造和事业发展,所以,现在各学校都高度重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广大英语教师高度负责,尽心尽力抓教学,全体学生都明白英语学习的重届各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还十分不容乐观,一是大部分学生能苦学但兴趣不浓或不能持久,整天相当部分时间忙于英语学习,但效率比较低,总体成绩还不理想,同时对其它学科学习也有一定影响;二是部分教师与学生关系比较紧张,师生不能形成合力,教师教的苦,学生学的累,付出要性,刻苦努力学英语。
但考察我校历与收获不成正比;三是从教师到学生都明白现状,但一直改观不大,恐成恶性循环等。
这些无疑成为阻碍教育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
下面我想从造成原因与解决策略两个方面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1、由于我校地处偏远落后山区,整个英语学习氛围差,从家长到社会各届人士,没有几个会说英语的。
2、对习惯汉语交流的初中生来说,英语难学,特别是对一些需要强化记忆的英语学习内容,如单词记忆和短文背诵等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虽硬着头皮去学,但效果往往比较差。
3、小学阶段应是学生学习英语最佳时期,因为小学生比较听话,对于一些相对机械从复的学习活动相比初中生来说,还比较容易接受,但现阶段由于各方面原因,小学阶段虽说开了英语,但教师不专业,学校不重视,课时少,教师教学应付现象严重,效益比较低,对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帮助不大,还得从头再教,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时还有阻碍之嫌。
二、主观原因:1、广大英语教师高度重视英语学科教学,重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平时下班积极认真,对布置的课外学习任务检查比较到位,但有时布置的作业量太大,不尽科学合理,加之检查的方法或时机有时不太恰当,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完成或不能达到较高的正确率,这时有些教师心急,恨铁不成钢,时有体罚现象,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3300字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3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56f8dd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5.png)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3300字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深刻感受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师的指导下,我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了诸多体验和感悟。
一、清晰明了的中心思想写作的第一步是清晰明了地确定中心思想。
在进行写作之前,应该对主题进行潜心思考,剖析问题的关键与核心,在理性的思考基础上,确定中心思想。
在进行写作时,应以中心思想为纲,贯穿于整篇文章之中,让读者一目了然,从而更好地传达文章的主旨和信息。
二、适当引用的例证或事实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判断的时候,时不时地引用例证或事实,可以使文章的观点更显得有权威性和可信度。
在选择例证或事实时,应该注意选用有代表性的、真实可信的、贴合文章主题的内容,不要过度使用,避免篇幅过长和专业性过强,影响理解效果。
三、流畅的语言表达流畅的语言是一篇好文章的基础,它使文章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尽量避免长句和复杂的句式。
适当运用修辞方式,可以使文章更加优美和引人入胜。
如比喻、拟人、象征、对比、排比等。
此外,还要注意词汇的精准和准确性。
四、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写作是一种思考的过程,而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可以使文章更具有争议性和可读性。
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挖掘问题的深层次,从多个维度去切入问题,挖掘问题潜在的价值和意义,最终达到新意和独到的认识。
五、合理的篇章结构合理的篇章结构是构建一篇优秀文章的重要要素。
应该根据文章内容不同的功能,来对段落进行划分。
一篇论述型文章通常由引言、论点、论据和结论等部分组成。
在各个部分之间,要注意用过渡语句进行衔接,让文章的思路更加顺畅和连贯。
六、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达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达可以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感染力。
情感表达的方法多样,可以运用个人经历,通过细节、描写、对话等手法来决定。
但要注意情感表达的情感真实性和不能过于夸张和做作。
作为高中生,写作始终伴随着我的学习历程。
在写作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写作的重要性和难度。
教学高考作文心得体会
![教学高考作文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73445a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7.png)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有幸参与了高考作文的教学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高考作文教学的艰辛与喜悦,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以下是我对教学高考作文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了解高考作文的特点1. 材料丰富,贴近生活高考作文材料大多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身边人、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2. 考察能力,注重创新高考作文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考察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让他们在作文中展现自己的独特见解。
3. 评分标准明确,要求严格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要求严格。
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评分标准,指导他们按照要求写作,提高作文质量。
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1. 加强阅读训练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从阅读中提炼观点、分析问题。
2. 注重写作技巧的培养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等方面。
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提高作文质量。
3. 强化写作训练写作训练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在教学中,我们要制定合理的写作计划,让学生定期进行写作练习,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4. 注重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同,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对于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要注重基础训练,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对于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发挥特长,提高作文质量。
5. 适时开展作文评析作文评析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我们要定期开展作文评析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作文。
三、教学心得体会1. 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作文水平。
2.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同,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文教学中取得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作文教学心得(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体会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而作文这一板块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的重要部分,对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注重素材的积累。
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
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却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社会道德意识,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群体粗线条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
这样,在特定的时代或时期,就把无形的写作信息无意识地纳入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浓或淡,或急或缓的创作主渠道中。
这些创作主流在一定程度上清晰地凸现出了短期内不易变更的题材集中意识。
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的。
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
例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爱国主义;远大理想;奉献精神;弘扬正气;见义勇为;艰苦奋斗;健康心理与热爱生活;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市场经济与腐败现象;环保意识的增强;做人与处世;以自“我”为中心与以天下为己任等等。
这些题材的设置,要求学生参与进来,争做确定题材内容的先锋。
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二、拟题功底,增添作品亮色。
阅卷中,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而没有一个新颖,别致的文题,读者对于整篇文章,从心理上说,一开始就有一种慵懒,困倦的情绪。
文题拟得好,对一个有一定学养,训练扎实的高中学生来说,文章已成功了大半。
“题好文一半”,比较下面一组同一题材不同文题的拟定,即可看出一些端倪。
题材:热爱家乡文题:A《我的家乡》B.《托起黑太阳的地方》同是写我的家乡——一块产煤的地方。
两文都写煤矿工人为了家乡,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在暗无天日,充满险情的矿井中不辞辛劳,默默奉献的生活实况后,发肺腑之言而成文,抒写了一曲赞美煤矿工人的颂歌。
但比较文题,显然更胜一筹。
如何拟题,使⒈抓关键句拟定文章题目有的文章,在确定材料后,文题的确立一时难以定夺。
而作品中人物的某句话或作者直抒胸臆的语言,在文中有紧扣主题、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对内容而言颇具提纲挈领的核心效应,便可适当考虑以之为文章题目。
模拟题的一则材料作文中,父亲的一句话“马车越空,噪音越大”被大部分考生用来做题目,凸显了作文的正确立意。
《作文成功之路》的一篇例文《一生走不出你浓浓的爱》,作者用饱含真情的语言把一些平淡的材料以铺陈叠加的形式表达出来,文中每写一事一段,都写出母亲对我20年如一日的深切关怀。
文题用了作者直抒胸臆的一句话,把全文琐碎、平淡的材料紧串在一起,使文章形如一个橡皮套袋:材料越多,内容越丰富,套袋就会更圆,母亲为儿女一生操劳的形象也就越来越丰满。
这句话就起到串连材料,点明主旨的作用。
这样,作品也因之而增添了无穷的亮色。
⒉材料来拟定文题指导学生巧妙运用联想写作,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中大部分学生常写出因思路堵塞、视野不广而就事论事、就事写事、写完了事的文章。
这些联想不丰,味道不足,干巴,瘦弱的羸弱体文章,有如先天气血不足,后天有失调养的少年,蔫瘪而无丝毫生气。
而运用联想却加强了众多事物间的联系,使众多事物抱紧成团,让材料内部体现出较强的类比性及对比度。
如余秋雨《腊梅》这篇散文,文中体现了某医院护士小姐们凭着高尚的敬业精神,以极富生活情趣的具体活动——雨中护花,雪夜护花,雪地数花等感人至深的情节,拨开了弥漫在众多身患绝症的病人心灵天空上的厚实阴云,使他们在朵朵含笑绽放的腊梅花下重新激起了对生命的强烈渴求。
最后全都病愈出院。
文章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的原因之一,就是把基础材料(病人在护士小姐的精心护理下病愈出院)与联想材料(梅花不屈从于恶势力,与风雪相抗争的高洁可喜之性情),通过联想结合在一起,紧扣住材料之间的类比性,围绕联想材料来拟定文题。
之更具丰富的美感效应呢?这样拟题,从内容上讲,可以加重加厚作品内涵,使主题得以较大幅度的凸现;从修辞角度上说,这种具有类比性材料的反复叠加,本质上对主题就有鲜明的强调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围绕联想材料拟定文题,可以使主题得到深化,增添作品亮色。
三、转未知入已知领域,娴熟运笔。
前文强调了平时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并提出成块状收集整理素材的方法,形成有形的战时军需。
但近几年高考命题内容呈现多向化走势的特点,学生往往望题兴叹,无所适从,硬着头皮苦作,其效果不言而喻。
作文命题的形式和内容是无形的,虽然我们加强平时积累,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形成块状的知识结构体系,但面对各地模拟题中作文的命题形式和内容,平时的积累就变得格外疲软。
此时,转未知入已领域,娴熟运笔,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所在。
面对陌生的命题范围,难以下笔,这是现实,是必然。
但我们可在不超出命题范围的情况下巧妙转换拟题,并在文中充斥进我们熟悉的素材,娴熟运笔,写成文章。
如全国考题要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范围,自拟题目,写出文章。
有不少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记叙科学家不辞辛劳,终于完成人类记忆移植的发明过程,最后讴歌了这一伟大的发明创造。
这样写,固然可以,但难出佳作。
试想,一些中、小城市、农村的学生,有多少人能对这一涉及科技发明的文章作淋漓尽致的发挥,但倾向于这一主旨的学生不在少数。
于是,他们必然陷入握笔难书,举“脑”艰难的境遇中去。
而一位考生,自拟题目:《伤心儿女》叙写三位不孝儿女,原想通过移植记忆,摸清母亲遗留下来的家底,可记忆移植之后,儿女们看到的是母亲的艰辛,母爱的伟大,母亲的忍辱负重。
这样,作品就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考其原因,作者完成转未知领域入已知领的思维过程,对平时训练的“传统美德”题材中“孝”这一古老而年轻的话题进行重新审视,并取得较大成功。
在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我深刻认识到;要想让学生解决“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问题,不仅在于指导他们观察和积累,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他们对生活深入的理解,思考和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和所在。
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要有意强化学生独立认知活动的作用,并效力扩大这种活动的兴趣,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帮助他们掌握进行认知活动的方法。
于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力争做到多思考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这种方法,力争搞好“教”与今后“不用教”的关系,我注意仿学,钱梦龙先生教学生的“六步自读法”。
认读,品读,审题,发问,质疑,评析的阅读方法,使之从阅读方法上,提高作文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文章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如果学生头脑中缺乏这种“反映”机制,不具备“反映”机制,不具备“反映”能力,那再多的客观景物也只能是过眼烟云。
平常,学生们春游,劳动,集体活动,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但是在写作时结果却难尽人意,写进文章的春化秋实只是一堆僵尸的景观,缺乏内在的神韵,索然无味,如我曾以“春”“夏”“秋”“冬”为题,让学生作文,结果篇篇似曾相识,翻不出新意。
因而,我下了决心,要解决好学生习作“无米下锅”的问题。
我注意引导他们把“米”拿来,为我所有,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分析探索事物本质,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体会,触类旁通,使之升华为写作的动机和表现的内容。
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我充分地认识到让学生充分认识感受生活的重要性。
文章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写好文章首先要解决的是由物到意色认识矛盾,其次是由意到文的表达矛盾。
”纵观古今,古人挥斥风月也好,与花鸟共忧乐也好,不全在风月花鸟有情缘,首因个人感受不同而为之。
“花间蝴蝶成双时”尽是梁祝的忠贞之情;“城春草木深”则是杜甫的国破之悲同是“萧瑟秋风今不是,换了人间”。
时代不同,感受不同,诗的内涵也就不同。
同在天地间,人们对生活的理解感受以及对这种感受的把握,也不相同,这正是艺术家独具慧眼之处。
而我们的高中学生,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又是“一代天之骄子。
”应具有超时代的感受才行。
而实际上他们能做到吗?我为了让学生真正领会这一点,本着“课外走路,课内搭桥”的原则,我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引导;鲁迅为什么会如此深刻地刻画出祥林嫂,阿Q这样说我悲剧形象?夏衍创作《包身工》前为何要反复到纱厂去调查?朱自清《荷塘夜色》为何会如此令人陶醉?是因为他们对国家、民族命运注入了深切关注。
是因为他们对社会生活有着切身的感受和深刻体会,有个人情感和客观情景的和谐交融,这就是所谓:“深入生活眼入微,体验生活身入境。
”这正是一切艺术创作的生命,可以这样说,没有作者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就没有写作的成功。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获得生活的真谛。
作家萧殷在谈写作时说:“应该的成功之作,不是由某些进步的社会学概念所决定,它是由深埋在作者心灵深处的思想感情决定的。
”它告诉我们,并不是你理性上知道什么,就感受到什么,只有当某种事物触动了你,成为你的灵魂和意识,当你敏锐地感受和概括这方面的人和事,你才会有升华。
因此,我们的学生,不只是做生活的“记者”,而应做生活的真正的主人。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以激励教育方式,从外部给学生以适当正刺激,诱导他们产生内驱力,从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便会获得自觉的发展。
这正如法国的教育家斯弟多惠所归纳的那样:教学艺术主要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不是“传授本领”。
对于一位语文教师来说,这种“教学的艺术”除了渗透在课堂上外,我认为:在作文批改中也行之有效。
如:我们的学生在作文里错字连篇,别字成堆常常是我们教师头疼的事,而在批改时如何处置这一问题,也有一定认识的问题和方法问题。
我遇到这类现象时,总是不忍心让学生的卷面上打满红“x”,认为那样做实在是件煞风景的事,对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无疑是一种无情的伤害;而总是从鼓励出发,网开一面,“笔”下留情,即,只是在错别字下面划一横杠,以示有误,并在旁边画出待纠正的框子,启发学生自觉改正,最后在批语里写上:“这么多常用字写错了,一定是粗心所致,完全相信你在下次作文时会用心在意起来”。
不是吗?做文章可得有点林黛玉进贾府的谨慎劲儿:“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这样的做法证明,下批语本着启发诱导的精神,“心慈手软”些,总比那“恨铁不成钢”式的硬办法好。
我认为,培养差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差生写作水平非一日之功,要注意措施的连续性,对差生的平时训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命题训练。
根据教学进度,教材要求和教师作文设计,每学年度发五篇以上优秀作文,这五篇作文在主题、结构、表现手法有不同特点,所印作文空下标题,要求差生认真阅读后给它们加上题目,每篇文章能加几个,只要恰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