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知识
电子政务知识要点
8. 政府内部管理的电子化的具体内容包括政府内部网的建设,政府公文信息流传办公自动化系统。
9.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设立专职的电子政务组织领导机构,并设立直接受政府首脑领导的首席信息官CIO。
10.电子政务规划基础原则包括:适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扩展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
43. 被广泛应用的G2B电子税务的内容不包括电子化执法监督。
44. 电子政务改造政府,全面提升行政人员能力的方面的方要表现:以上都是。
45. 工程骏工后属于监理后验收。
46. 招标的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
47. 电子报税的主要方式不包括:手机报税
48. 电子化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不包括参与度
19. 全国最大信息拥有者,最大信息技术用户是:政府
20. 可以作为政府参考,但不作评分标准的是:网民评议。
21. 信息标准化体系在电子政务体系中的地位是:保证
22. 电子政务规划中的国际经验不包括:目标明确。包括:(眼观大局、着手小事、迅速推广)
23. 电子政务规划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明确电子政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降低风险,保证电子政务的实话效果。
58. 纳税服务热线:12366。
59. 流程重组错误的是:政府组织设计必须以政府职能为中心。
60. 移动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不包括:MG2G。
61. 金农工程包括二个阶段。
62. 电子政务理解正确的是:必须与政府改革和流程重组紧密结合。
63. 通过BBS论坛获取公民请求属于沟通服务电子公共服务。
72. 消除“数字鸿沟”的途径是:以上都是。
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
2.1.1 数据元 2.1.1 数据元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和标准化 第 1部分:数据元规范和标准化框架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和标准化 第 2 GB/T XXXX 2部分:数据元分类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和标准化 第 3 GB/T XXXX 3部分:数据元的基本属性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和标准化 第 4 GB/T XXXX 4部分:数据定义格式的规则和指南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和标准化 第 5 GB/T XXXX 5部分:数据元命名和标识规则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和标准化 第 6 GB/T XXXX 6部分:数据元的注册 7 GB/T 15191-1997 贸易数据元目录标准数据元 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 8 GB/T 15635-1995 的复合数据元目录 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 9 GB/T 15635.1-1999 的复合数据元目录 第1部分: 批式电 子数据交换复合数据元目录 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 10 GB/T 15635.2-XXXX 的复合数据元目录 第2部分: 交互式 电子数据交换复合数据元目录 11 电子公文数据元目录 标准化工作导则 信息分类编码的编写 1 GB/T 7026-1986 规定 标准化工作导则 信息分类编码基本原 2 GB/T 7027-XXXX 则和方法 1 GB/T XXXX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2.1.2 代码标准
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
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服务和决策,以提高政府效率、服务水平和透明度的一种新型政务模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政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则是保障电子政务运行的基础和保证,下面我将对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数据标准、安全标准和服务标准等几个方面。
技术标准是指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所需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平台、网络通信等方面的标准化要求。
数据标准是指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所需遵循的数据格式、数据交换、数据共享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以确保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互通和共享。
安全标准是指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所需遵循的安全管理、安全防护、安全监控等方面的标准要求,以确保政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服务标准是指政府在电子政务服务过程中所需遵循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包括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标准化要求,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效率。
其次,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应当是科学、合理、完善的。
首先,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应当是科学的,即应当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先进标准和规范,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和电子政务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
其次,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应当是合理的,即应当符合电子政务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能够有效引导和规范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
最后,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应当是完善的,即应当包括全面、系统、连续的标准体系,能够全面覆盖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再次,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对于推动电子政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有利于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能够规范和统一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标准,提高政府信息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其次,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有利于促进政府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能够规范和统一政府各部门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5章电子政务标准化
2. 形成了多项国家电子政务标准草案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电子政务基础术语》;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电子公文格式第3部分:显现》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电子公文格式第4部分:办理》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电子公文格式第5部分:交换》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电子公文格式第6部分:归档》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电子公文格式第7部分:安全》
GB/T 19667.2-2005《基于XML的电子公文格式 规范第2部分:公文体》; GB/Z 19669-2005《XML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指 南》; GB/T 19581-2004《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 接口》。 GB/T 19487-2004《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 范》。
《电子政务数据元素第2部分:公共数据元素目录》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5部分: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 码方案》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6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2部分:分布式应用间信息交换 技术要求》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3部分:异构数据库接口规范》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和使用管理规范》
4、信息安全标准:包括为电子政务提供安全服 务所需的各类标准,主要有安全级别管理、身份 鉴别、访问控制管理、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公 钥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标准; 5、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包括为电子政务提供基 础通信平台的标准,主要有基础通信平台工程建 设、网络互联互通等方面的标准; 6、管理标准:包括为确保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质 量所需的有关标准,主要有电子政务工程验收和 信息化工程监理等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标准。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知识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知识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应用逐渐成为当代政府改革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实现电子政务的高效运作和信息的安全传输,制定一套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具体阐述其相关知识。
2.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的概念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是指基于特定的标准,对电子政务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和统一。
2.1 标准化的定义和特点标准化是指将各种相关因素进行规范和统一,以达到一致性和可比性的要求。
标准化的特点主要包括统一性、可操作性、可衡量性和可复制性。
2.2 电子政务标准化的重要性电子政务标准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信息消费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政务标准化可以减少技术壁垒,降低技术成本,促进信息消费和信息产业的发展。
•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电子政务标准化可以规范政府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和数据交换流程,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保障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电子政务标准化可以确保信息的安全传输和存储,对个人隐私进行有效保护。
•促进政府间信息互联互通:电子政务标准化可以实现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提高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
3.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的基础框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的基础框架主要包括:3.1 标准化法律法规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包括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地方标准等。
技术标准是电子政务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信息系统安全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网络通信标准等。
3.3 数据标准数据标准是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格式标准、数据分类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等。
服务标准是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关键之一,包括政务服务的标准化、电子支付标准、电子证照标准等。
4.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的关键技术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的实施需要借助一些关键技术的支持,包括:4.1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灵活、可扩展和安全的计算资源,为电子政务系统提供强大的支持。
电子政务复习重点
1、电子政务: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2、办公自动化:所谓办公自动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
3、GtoC:政府通过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
4、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就是将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电子政务系统目标、发展战略和基本技术实现方式的过程。
5、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就是将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电子政务系统目标、发展战略和基本技术实现方式的过程。
6、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的含义:也叫“政府电子化服务”,是指政府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公共服务。
7、数字鸿沟: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占据的资源、共享的权利之间的差距拉大的现象。
8、政务信息资源:是指政府机构为履行职责而产生、获取、利用、传输、保存的那部分信息内容资源。
9、政务信息资源规划:是指对政府部门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使用的全面规划。
10、什么是公钥基础设施:又称PKI。
公钥基础设施是一个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原理和技术来实现并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通用性的安全基础设施。
填空题:1、体现公平理念,就要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实行雪中送炭,优先锦上添花的基本发展策略2、树立公平理念,防止出现数字鸿沟扩大化,避免数字鸿沟造成新的不公平。
3、在电子政务环境下,随着政府职能从以政治统治为主转变到以社会管理为主,政府管理类型也将发生巨大变化:服务型管理将成为主要的政府管理型式,管制型管理将居于次要地位。
4、我国电子政务目前基本形成了由政务涉密网(内网)、政务专网和政务公众网构成的三网结构。
5、拓扑结构是表示系统中各个设施物理位置关系、物理面壁的一种图示方法。
电子政务信息标准化
电子政务信息标准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电子政务信息标准化是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互操作和共享的基础,对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优化公共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电子政务信息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通过统一的信息标准和
规范,政府部门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通,避免信息孤岛现象,提高信息利用率,减少数据重复录入和重复建设,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标准化还有利于提高政府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其次,电子政务信息标准化有利于优化公共服务。
通过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政
府各部门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提高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和便捷性。
市民和企业可以通过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办事服务,避免重复提交材料和信息,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此外,电子政务信息标准化对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统一
的标准和规范,政府各部门可以实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推动政府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实现政府数据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标准化还有利于推动政府信息系统的集成和升级,提升政府信息化水平,为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总的来说,电子政务信息标准化是推动政府管理现代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电子政务信息标准化工作的重视,建立健全相关的标准体系和规范体系,推动各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互通,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优化公共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为建设现代化、智慧化的政府提供有力支撑。
电子政务相关标准体系
电子政务相关标准体系一、引言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简称e-Government)是指政府采用信息与通信技术,以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效率、透明度和质量,并促进政府与公民、企业和其他政府机构之间的互动。
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以确保电子政务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二、电子政务标准2.1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是指由国际组织制定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标准。
在电子政务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国际标准: - 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国际标准,用于确保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性。
- ISO/IEC 38500:ICT治理体系国际标准,用于指导电子政务项目的决策和实施。
- ISO 9001:质量管理系统国际标准,用于确保电子政务服务的质量。
- ISO 20000:IT服务管理国际标准,用于规范电子政务服务的提供和管理。
2.2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相关机构制定的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
在中国,国家标准主要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负责制定和发布。
目前,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 - GB/T 20968:电子政务档案管理规范,用于指导电子政务档案的管理和归档。
- GB/Z 20971: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用于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安全。
- GB/Z 20972:电子政务互联互通与信息集成技术标准,用于指导电子政务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和集成。
三、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作用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1. 保障信息安全:通过应用合适的标准,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被非法篡改。
2. 促进互操作性:标准化的电子政务系统能够实现互操作,方便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应用质量管理标准,确保电子政务服务的质量,提升公民和企业的满意度。
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体系
管理标准 为确保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质量所需的有关标准,主要有电子政务工程验收和信息 化工程监理等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标准
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
❖ 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 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 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 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五项主要措施: ❖ 深化信息化推进的体制机制改革 ❖ 建立健全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法规
标准体系 ❖ 营造鼓励创新和投资的市场环境 ❖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 提高全民信息素质和能力
案例:北京“十一五”信息化规 划信息化推进“ 三 二 一 ” 方略
三大应用计划
— “信息惠民”计划 — “信息强政”计划 — “信息兴业”计划 二大基础工作 —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 — 信息基础设施完善工作
v 二、电子政务的资源体系
❖ 资源——即信息资源 ❖ 如果说网络基础设施是电子政务的物质基础,信息资源
就是电子政务的内容基础 ❖ 围绕信息资源的所有建设工作、管理工作的有机整体构
成了完整的资源体系
电子政务框架体系的组成(主要研究哪些内容?)
三、电子政务的应用体系
❖ 电子政务应用体系主要有以下3类应用模式 ▪ 1.电子政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借助各种信息技术和设备处理办公业务,可以达 到提高生产率、工作效率和质量,支持管理和决 策的目的 ▪ 2.电子政务的政府门户网站 集成信息门户与应用门户,提供一站式整合服务 ▪ 3.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高效、高质量地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
电子政务复习指导
电子政务名词解释1.电子政务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政府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公共服务。
2.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
3.G to C即政府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模式,是指政府通过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
4.电子政务系统:面向政府机构的流程优化和服务扩展的基于Internet技术的综合信息系统。
5.概念结构: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即对实际的人、物、事等进行概念抽象,抽取人们关心的共同特征,忽略非本质的细节,并对这些概念及概念特征精确描述,反映出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各种本质联系。
6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将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电子政务系统的目标、发展战略和基本技术实现方式的过程。
7.公务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的不以盈利为首要目的的服务。
8.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政府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公共服务。
9.一站购齐:客户到了一个商店后,就能把要买的东西全部购齐,并在一个柜台统一结帐。
10.数字鸿沟: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占据的资源、享受的权利之间的差距拉大的现象。
11.政务信息资源规划:是指政府部门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使用的全面规划。
12.政府信息资源公开:政府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公开其政务活动,公开有利于公民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级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信息。
13.公钥基础设施(PKI):是一个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原理和技术来实现并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通用性的安全基础设施。
14.政务信息定位服务(GILS):是一种支持公众搜寻、获取和使用政府公开信息资源的分布式信息资源及利用体系。
电子政务考试重点简答题
一、电子政务的特征?1.信息资源数字化2.办公手段电子化3.运行环境网络化4.政务处理信息化5.决策过程智能化6.行政管理虚拟化7.信息沟通交互化8.边际成本趋小化二、电子政务的5E功能?1、促使公共管理更加高效。
2、促使公共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互动更为畅通3、促使交易成本更加节省。
4、促使跨部门之间业务协同更加深入。
5、促使公众更加满意。
三、电子政务的研究对象?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技术支撑体系2.电子政务的社会环境条件3.电子政务的政务环境条件4.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研究5.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四、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构成?(老师:1.以网络架构为基础2.以安全架构为前提3.以信息资源体系为核心4.以业务架构为主体5.以标准化建设作保证)书上:1、服务与应用系统,包括:服务体系、优先支持业务、应用系统。
2、信息资源,包括:信息的采集和更新、信息公开和共享、基础信息资源。
3、基础设施,包括: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4、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5、管理体制五、电子化管理的构成要素?(自己扩充)1.管理要素电子化(主要包括管理手段和管理内容电子化)2.管理过程电子化(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管理过程综合化;管理过程及其管理的柔性化;)3.行政组织虚拟化4.资源电子化5.服务电子化六、政务信息资源采集的渠道?第一,行文渠道,通过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下发或上报的文件、政策、法规、通知、简报、报表等材料来采集政务信息;第三,机构性渠道,通过公共部门设立的各种机构来获取政务信息的渠道,主要包括:信访办公室、政策研究室、驻外办事处、内部处室(科渠道;第五,公共部门交流渠道,各公共部门之间的政务信息交流关系,各地各部门工作动态往往通过信息交流期刊反映出来,这对公共管理决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第六,个人渠道,公共管理人员直接看到、听到、了解到的各种政务信息。
七、政务信息公开的措施?第一,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澄清信息;第二,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发布协调机制;第三,通过公报、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传播媒介公开政务信息;第四,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务信息查阅场所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第六,编制、公布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务信息公开指南,并及时更新。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及六项电子政务相关标准目录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及六项电子政务相关标准目录前言电子政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领域。
标准化是支撑电子政务的重要手段。
为了加强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治理委员会成立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总体组”(简称总体组)。
总体组适时编写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并组织有关单位起草制定了六项电子政务相关标准,以指导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促进其健康进展。
《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总则概括描述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及标准化的机制。
第二部分:工程治理概括描述电子政务工程治理须遵循或参考的技术要求、标准和治理规定。
第三部分:网络建设概括描述网络建设须遵循或参考的技术要求、标准和治理规定。
第四部分:信息共享概括描述信息共享须遵循或参考的技术要求、标准和治理规定。
第五部分:支撑技术概括描述支撑技术须遵循或参考的技术要求、标准和治理规定。
第六部分:信息安全概括描述保证信息安全须遵循或参考的技术要求、标准和治理规定。
六项电子政务标准分别是:①基于XML电子公文格式规范第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公文体;②XML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指南;③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④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⑤电子政务数据元第一部分:设计和治理规范;⑥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规则。
期望各单位结合实际应用和工程实践进行试用和验证。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一部分总则名目第1章概述1.1 标准化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1.2 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1.2.1 指导思想1.2.2 工作原则1.3 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总体目标与工作任务1.3.1 总体目标1.3.2 工作任务第2章电子政务标准体系2.1 电子政务标准技术参考模型2.2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2.2.1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结构2.2.2 总体标准结构与明细表2.2.3 应用标准结构与明细表2.2.4 应用支撑标准结构及明细表2.2.5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结构及明细表2.2.6 信息安全标准结构及明细表2.2.7 治理标准结构及明细表第3章电子政务标准化治理机制3.1 组织机构3.2 项目治理3.2.1 项目申报3.2.2 项目评审3.2.3项目实施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附录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附录3:国家标准治理方法附录4:行业标准治理方法附录5:地点标准治理方法附录6:企业标准化治理方法附录7: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治理规定附录8:国内外与信息化相关的标准化组织光盘:电子政务国家标准全文库V1.0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二部分信息工程治理名目第一章引言1.l 目的l.2 范畴1.2.1工程建设的相关方1.2.2 相关方的责权第二章工程治理的差不多流程2.l 差不多工作流程2.2 差不多工作流程说明2.2.1 立项时期2.2.2 确定监理公司及签订监理合同2.2.3 招标投标时期2.2.4工程设计时期2.2.5 工程实施时期2.2.6 工程测试验收时期2.2.7 运行及爱护时期第三章立项及可行性研究时期3.1 立项申请报告3.2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2.l 项目背景介绍3.2.2 现状分析3.2.3 项目的建设目标3.2.4 项目实现的功能3.2.5 项目建设投资、运营爱护费用估算及资金筹措3.2.6 项目的效益分析3.2.7 项目风险评估3.2.8 结论性意见第四章招标投标时期4.l招标投标时期的工作流程4.2招标时期的工作划分4.2.1 招标子时期4.2.2 投标子时期4.2.3 开标、评标和中标子时期4.2.4 商务谈判和合同签订子时期4.3 招标的方式和原则4.3.1 招标的方式4.3.2 招标的原则第五章工程设计时期5. 1 设计时期的治理工作5.2 工程设计相关的标准第六章工程实施时期6.1 机构设置及其作用6.1.l 工程治理机构的设置6.1.2工程治理机构的作用6.2 实施时期的治理工作6.3 工程实施的相关标准第七章工程测试验收时期7.1 工程测试验收时期的工作划分7.2 工程测试验收的原则7.3 工程初验的治理工作7.4 系统试运行的治理工作7.5 工程终验的治理工作第八章运行及爱护8.l 人员保证8.2 建立完善的系统日常爱护治理制度8.3 系统运行监测和故障预警8.4 系统故障的处理方法8.5 运营服务费预算附录:相关的参考标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三部分网络基础设施名目前言第一概述第一节编写背景第一节指南内容第二章网络基础设施在电子政务标准技术参考模型中定位第三章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关键问题和网络基础设施体系结构第一节电子政务网络建设与标准第二节网络基础设施体系结构第三节网络基础设施系统组成第四节网络基础设施协议基础第四章网络基础设施标准明细表第一节总体标准标准明细表4.1.1 ISO/OSI 标准明细表4.l.1.1 ISO/OSI模型明细表4.1.1.2 ISO/OSI应用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1.3 ISO/OSI 表示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1.4 ISO/OSI会面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1.5 ISO/OSI传送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1.6 ISO/OSI网络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1.7 ISO/OSI 链路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1.8 ISO/OSI物理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2 IP网络总体技术要求标准明细表4.1.2.1 IP组网总体技术协议标准明细表4.1.2.2 IP网络应用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2.3 IP网络传送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2.4 IP网络层协议标准明细表4.1.2.5 IP网链路层与物理层(IP over X(以太网、SDH、DWDM))标准明细表4.1.2.6 IP网络传输性能标准明细表第二节总体标准使用说明4.2.1 ISO/OSI 标准使用说明4.2.2 IP网络总体技术要求标准使用说明4.2.2.1 IP网络总体技术要求的技术说明4.2.2.2 IP网络应用层协议标准使用说明4.2.2.3 IP网络传送层协议标准使用说明4.2.2.4 IP网络层协议标准使用说明4.2.2.5 IP 链路层与物理层(IP over X(以太网、SDH、DWDM))标准使用说明4.2.2.6 IP网络传输性能标准使用说明第五章虚拟专用网(VPN)组网与设备标准及其使用说明第一节VPN组网与设备标准明细5.1.1 基于IP技术的VPN(IP-VPN)标准明细表5.1.2 基于A TM技术的VPN(ATM-VPN)标准明细表5.1.3 基于帧中继的VPN(FR-VPN)标准明细表5.1.4 基于MPLS技术的VPN(MPLS-VPN)标准明细表第二节VPN组网与设备标准使用说明5.2.1 基于IP技术的VPN(IP-VPN)标准使用说明5.2.1.1 IP VPN标准技术说明5.2.1.2 IP VPN 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5.2.1.3 IP-VPN关键技术5.2.2 基于A TM技术的VPN(ATM-VPN)标准使用说明5.2.2.1 A TM-VPN协议标准技术说明5.2.2.2 A TM-VPN协议标准使用场合5.2.3 基于帧中继的VPN(FR-VPN)标准使用说明5.2.3.1 FR-VPN标准技术说明5.2.3.2 FR-VPN协议标准使用场合5.2.4 基于MPLS技术的VPN(MPLS-VPN)标准使用说明5.2.4.1 MPLS VPN协议标准技术说明5.4.2.2 MPLS-VPN协议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5.2.4.3 MPLS-VPN关键技术5.2.5 VPN技术综合比较第六章IP组网与设备标准及其使用说明第一节IP组网与设备标准明细表6.1.1 网络协议标准明细表6.1.2 IP Over SDH/ATM/以太网/DWDM标准明细表6.1.3 IP设备标准明细表6.1.4 MPLS标准明细表6.1.4.1 MPLS组网协议标准明细表6.1.4.2 支持MPLS的设备业务与应用协议标准明细表第二节IP网络总体技术要求标准使用说明6.2.1 IP总体标准使用说明6.2.2 IP网络标准使用说明6.2.2.1 IP网络协议标准技术说明6.2.2.2 IP网络协议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6.2.2.3 IP网络标准使用关键技术第三节IP over SDH/A TM/以太网/DWDM标准使用说明6.3.1 IP over SDH/A TM/以太网/DWDM标准技术说明6.3.2 IP over SDH/A TM/以太网/DWDM使用条件和场合6.3.3 IP OVER Ethernet6.3.4 IP over SDH/A TM/以太网/DWDM关键技术第四节IP网络测试协议标准使用说明第五节IP设备标准使用说明6.5.1 IP设备协议标准技术说明6.5.2 IP设备关键技术6.5.2.1 总体关键技术6.5.2.2 高端路由器关键技术6.5.2.3 低端路由器关键技术第六节IP设备测试协议标准使用说明6.6.1 IP设备测试系统6.6.2 IP设备测试协议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6.6.3 测试关键技术第七节MPLS组网协议标准使用说明6.7.l MPLS网络协议标准技术说明6.7.2 MPLS网络协议使用条件和场合6.7.3 MPLS网络关键技术第八节MPLS设备协议标准使用说明6.8.1 MPLS设备协议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6.8.2 BGP/MPLS VPN(MPLS L3 VPN)标准条件和场合6.8.3 MARTINI方式MPLS L2 VPN标准条件和场合6.8.4 KOMPELLA方式MPLS L2 VPN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6.8.5 VPLS方式MPLS L2 VPN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6.8.6 CCC方式MPLS VPN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第九节MPLS测试协议标准使用说明6.9.1 MPLS测试标准6.9.2 MPLS测试关键技术第七章A TM帧中继标准及其使用就明第一节A TM帧中继标准明细表7.1.1 A TM组网协议标准明细表7.1.2 A TM设备协议标准明细表7.1.3 A TM测试协议标准明细表7.1.4 帧中继设备协议标准明细表7.1.5 帧中继测试协议标准明细表第二节A TM、帧中继标准使用说明7.2.1 A TM设备协议标准使用说明7.2.2 A TM测试协议标准使用说明7.2.3 帧中继协议标准使用说明第八章网络接入标准及其使用说明第一节网络接入标准明细表8.1.1 以太网技术标准明细表8.1.2 无线局域网标准明细表8.l.3 xDSL标准明细表8.l.4 接入服务器标准明细表第二节以太网技术标准使用说明8.2.1 以太网协议标准技术说明8.2.2 以太网协议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8.2.3 以太网关键技术8.2.4 以太网测试标准使用说明第三节无线局域网标准使用说明8.3.1 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技术说明8.3.2 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8.3.3 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8.3.3.1 IEEE802.11关键技术8.3.3.2 IEEE802.11b关键技术8.3.3.3 IEEE802.11a关键技术8.3.3.4 IEEE802.11g关键技术8.3.3.5 IEEE802.1x关键技术8.3.4 无线局域网测试标准使用说明第四节XDSL标准使用说明8.4.1 XDSL协议标准技术说明8.4.2 xDSL协议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8.4.3 xDSL关键技术第五节窄带接入服务器标准使用说明8.5.1 窄带接入服务器协议标准8.5.2 窄带接入服务器使用和设备协议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8.5.3 窄带接入服务器关键技术8.5.4 接入服务器测试协议标准使用说明第六节宽带接入服务器标准使用说明8.6.1 宽带接入服务器协议标准8.6.2 宽带接入服务器使用和设备协议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8.6.2.1 接入服务器在政务网中的应用场合—安全保密8.6.2.2 接入服务器在政务网中的应用场合—多种接入手段8.6.2.3 接入服务器在政务网中的应用场合—支持语音、视频业务8.6.3 宽带接入服务器关键技术8.6.4 宽带接入服务器测试协议标准使用说明第九章综合布线标准及其使用说明第一节综合布线标准明细表第二节综合布线标准使用说明9.2.1 标准技术说明9.2.1.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9.2.1.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9.2.1.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9.2.2 标准使用条件和场合9.2.2.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9.2.2.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9.2.2.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9.2.3 关键技术第十章网络安全标准及其使用说明第一节网络安全标准明细表10.1.1 网络安全总体技术框架标准明细表10.1.2 网络安全协议标准明细表10.1.3 网络设备安全技术要求标准明细表10.1.4 物理与环境安全标准明细表第二节网络安全标准使用说明10.2.1 IP网络安全总体要求使用说明10.2.2 网络接入安全标准使用说明10.2.3 网络代理服务器安全技术要求使用说明10.2.4 路由器安全技术要求10.2.5 防火墙标准使用说明第十一章网络治理与爱护标准及其使用说明第一节网络治理与爱护标准内容说明第二节网络治理与爱护标准明细表11.2.1 网络治理与爱护总体标准11.2.2 IP网网络治理与爱护标准明细表11.2.3 VPN网络治理与爱护标准明细表11.2.4 MPLS网络治理与爱护标准明细表11.2.5 A TM网络治理与爱护标准明细表11.2.6 SDH传送网网络治理与爱护标准明细表11.2.7 WDM网络治理与爱护标准明细表第三节网络治理与爱护标准使用说明11.3.1 IP治理网(SNMP)总体协议系列标准使用说明11.3.2 网络治理测试总体标准使用说明11.3.3 IP网网络治理与爱护标准使用说明11.3.3.1 《IP网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11.3.3.2 《接口组治理信息库》11.3.3.3 《路由器相关治理信息库》系列标准11.3.3.4 服务器治理信息库》系列标准11.3.3.5 《多媒体治理信息库》11.3.4 VPN网络治理与爱护标准使用说明11.3.5 MPLS网络治理与爱护标准使用说明11.3.5.l《MPLS治理接口》相关标准11.3.6 A TM网网络治理与爱护标准使用说明11.3.7 SDH传送网网络治理与爱护标准使用说明11.3.7.1《SDH传送网网络治理技术规范》11.3.7.2《SDH传送网网络治理测试规范》11.3.8 WDM网络治理与爱护标准使用说明11.3.8.1 《WDM网络治理接口技术规范》11.3.8.2 《WDM网络治理测试规范》第十二章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示例示例一:安全、可靠、可治理的电子政务网络2.1.1 项目总体设计2.1.2 项目具体实施2.1.3 安全、治理和运营2.1.3.1 业务应用示例二:路由器组网和VPN示例三:城域电子政务网解决方案1.1 总体规划设计1.2 核心层设计1.3 业务汇聚层设计1.4 接入层设计示例四:基于MPLS VPN的多业务解决方案1 MPLS VPN解决方案2 三网融合的解决方案2.1 数据、语音、视频2.2 三网融合业务特性——QoS策略2.3 三网融合业务特性——IP组播技术示例五:基于VPN的电子政务网络网络需求解决方案一技术体制与网络架构二IP地址规划三VPN实现四路由设计示例六:构建安全保密IP VPN系统11.6.1 系统方案11.6.2 技术特点11.6.3 采纳的标准示例七:ATM网络与业务示例八:利用信息交换技术,构建安全的信息交换网络示例九:公众服务呼叫中心1. 网络结构2. 要紧技术3. 适应标准示例十:VoIP网络组建实例:总体图、技术特点、采纳标准、关键技术示例十一:流媒体业务网络治理系统l. 流媒体业务网络治理结构图2. 流媒体业务网络治理系统技术特点3. 流媒体业务网络治理功能示例十二:综合布线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四部分信息共享(待制定)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五部分应用支撑技术名目1引言1.l 目的1.2适用范畴2 电子政务应用支撑技术体系概述2.1 电子政务标准技术参考模型2.2应用支撑层2.3电子政务技术体系参考模型2.3.1基础架构平台2.3.2支撑服务2.3.3领域框架2.4 电子政务支撑技术标准体系3应用支撑关键技术3.1基础架构平台3.1.1传统中间件架构3.1.2基于组件的架构3.1.3 面向服务的架构3.2 支撑服务3.2.1 信息表示3.2. 2消息服务3.2.3事务服务3.2.4流程操纵3.2.5数据访问3.2.6 名目服务3.2.7安全服务3.2.8治理服务3.3 领域框架4 应用支撑技术重要标准简介4.1 XML标准4.1.1 XML核心和基础标准4.1.2 XML 标准4.1.3 XML 应用标准4.2 数据访问类标准4.3 消息服务标准4.3.1 SOAP4.3.2 XML-RPC协议4.3.3 ebXML MS4.4 分布式事务处理标准4.5 流程处理标准4.6 名目服务标准4.6.1 X.500名目服务4.6.2 LDAP4.6.3 DSML4.7 Web服务标准4.7.1 WSDL4.7.2 UDDI4.7.3 Web服务安全标准4.8 组件标准4.8.1 J2EE/EJB4.8. 2 COM十4.8.3 CORBA/CMM附录1:参考文件附录2:缩略语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六部分信息安全名目1 引言l.1 目的1.2原则1.3适用范畴2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目标2.l 概述2.2 政务业务安全需求2.2.1 政务业务概述2.2.2 政务业务安全需求2.3 电子政务系统构成2.4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威逼2.4.l 概述2.4.2 安全威逼的种类2.4.3 威逼/攻击者2.5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目标3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实施及其标准化3.2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实施的差不多原则3.3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爱护范畴3.4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实施的一样步骤3.5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实施的标准化3.5.1 安全法规3.5.2 安全策略3.5.3 安全治理3.5.4 安全风险分析3.5.5 安全测试与评估3.5.6 安全技术与产品4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体系4.2电子政务标准技术参考模型4.3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体系4.4 电子政务相关信息安全标准明细表4.4.1 信息安全治理标准4.4.2 信息安全技术标准4.4.3 信息安全运行标准5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化推进5.1概述5.2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5.2.1 标准成果5.2.2 标准成果的取得5.3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的实施和监督附件政务机关差不多运行体制与电子政务A、政务机关架构B、政务机关职责权限C、政务机关运行机制六项电子政务相关标准(征求意见稿)名目基于XML电子公文格式规范第一部分:总则目次1范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3.1 电子公文electronic official document3.2 基于XML的电子公文electronic official document based on XML 3.3 公文体document body3.4 显现display3.5 命名空间namespace3.6 文档类型定义DTD3.7 模式Schema3.8 元素element3.9 属性attribute4符号和缩略语4.1 DTD4.2 UML4.3 W3C4.4 XML5 电子公文差不多要素6电子公文特性6.1 真实性6.2 可靠性6.3完整性6.4可用性7 电子公文分类7.1 党的机关公文7.2 行政机关公文7.3 其它机关公文8 电子公文处理过程8.l 过程模型8.2 创建8.3 显现8.4 办理8.5 交换8.6 归档8.7 销毁9标准各部分内容和相互关系9.1 各部分综述9.2 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9.3 各部分依靠关系模型10 电子公文XML描述规则10.1 字符集10.2 命名方法10.3 映射规则10.4 命名空间第二部分:公文体目次前言1 范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符号和缩略语5 组成要素6 结构模型6.1 公文体6.1.1 眉首6.1.2 主体6.1.3 版记7 描述7.1 电子公文7.2 公文体7.2.1 眉首7.2.2 主体7.2.3 版记7.2.4 扩展要素7.3 电子公文的DTD定义7.4 电子公文的Schema定义7.5 公文体的DTD定义7.6 公文体的Schema定义7.7 公文体的XML实例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子公文的DTD定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子公文的Schema定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公文体的DTD定义附录D(规范性附录)公文体的Schema定义附录E(资料性附录)公文体的XML示例附录F(资料性附录)层次结构图中所用的图符说明XML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指南目次前言引言1 范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电子政务框架4.1 电子政务概念4.2 电子政务标准技术参考模型4.2.1 网络基础设施层4.2.2 应用支撑层4.2.3 应用层4.2.4 信息安全4.2.5 治理5 XML技术介绍5.1 XML概念和核心技术5.1.1 XML差不多概念5.1.2 XML相关概念与技术5.1.3 XML的一样应用过程5.2 XML相关的标准和规范5.2.1 服务相关语言和协议5.2.2 元数据标准5.2.3 工作流相关的语言5.2.4 事务处理和协作相关5.2.5 XML安全相关5.2.6 XML处理与表现5.2.7 XML开发相关5.2.8 其它相关领域的XML标准6 XML在电子政务应用体系架构中的应用指南6.1 XML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综述6.2 应用支撑层6.2.1 数据访问6.2.2 信息交换6.2.3 流程操纵6.2.4 事务处理6.2.5 名目服务6.3 应用层6.3.1 公文处理6.3.2 业务处理6.3.3 信息公布6.3.4 信息采集6.3.5 服务调用6.4 信息安全6.4.1 典型应用场景6.4.2 应用需求分析6.5 治理6.5.1 典型应用场景6.5.2 应用需求分析6.5.3 技术方案参考文献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目次前言引言1 范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4建模符号5业务流程设计的过程——业务建模过程5.l业务建模与流程设计的关系5.2业务流程设计过程的层次框架5.3业务流程设计的目的、原则与要紧时期5.3.1业务流程设计的目的5.3.2 业务流程设计的原则5.3.3业务流程连续改进的要紧时期5.4参加业务建模的人员5.5业务建模的要紧环节5.5.1 确定建榜样畴和业务种类框架5.5.2通过调查收集业务素材进行分析5.5.3利用差不多建模过程建立业务模型5.5.4依照要紧建模指标对模型进行评审5.5.5完善和完成整个业务模型,形成建模文档5.6差不多建模过程5.6.l 以职能分工分析为动身点的建模过程5.6.2以业务流程分析为动身点的建模过程5.6.3相关建模图形和说明5.6.4建模的要紧指标5.6.5建模的要紧文档6 业务流程设计的结果——业务图形6.1业务模型的构成6.2 差不多建模图形之间的集成关系6.3分工组成树6.3.1机构中的部门组成6.3.2部门中的岗位组成6.3.3岗位中的职责组成6.3.4岗位职责中的活动步骤组成6.3.5 分工组成树的拆分6.3.6活动单元的编码规则6.3.7分工组成的分解原则6.3.8分工组成的描述范畴6.3.9活动单元类型划分的相对性6.4 业务协作流程图6.4.1 业务种类与业务协作流程的分类6.4.2 业务协作流程图的内容6.5 职责执行流程图6.6 业务信息关系图6.6.1 业务信息的描述方法6.6.2 业务信息之间的关系6.7 业务信息与组织单元作用关系的建模图形6.7.1 数据接口图6.7.2 数据流图6.7.3 业务信息操作权限图6.7.4 业务信息共享图6.8 信息化的需求定义附录A(资料性附录)业务建模技术的作用A.1 业务建模技术有助于业务治理规范化A.2 业务建模技术从源头上为有效益的信息化提供技术手段A.3 业务建模技术为业务建模、需求建模和软件建模平滑过渡提供技术支持A.4 业务建模技术用于提取数据元,设计电子文档,进行数据标准化附录B(资料性附录)业务调研表格示例B.1业务调研表格的来源与用途B.2 业务分工调查表格示例B.2.1 岗位分工调查表示例B.2.2岗位信息调查表示例B.2.3 岗位职责调查表示例B.3业务协作流程调查表示例B.4业务信息调查表示例附录C(资料性附录)业务调研报告大纲要素C.1单位组织的差不多要素C.1.1 机构要素C.1.2业务要素C.1.3安全要素C.2业务流程要素C.2.1业务目标C.2.2业务起始点C.2.3业务办理过程C.2.4业务的终止点(归档)附录D(资料性附录)业务建模案例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目次前言1范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4规范框架4.l规范技术参考模型4.2规范技术参考模型的具体内容4.2.1监理支撑要素4.2.2监理时期4.2.3 监理对象4.2.4监理内容4.2.5信息安全5监理支撑要素5.1监理合同、监理规划与监理实施细则5.1.1监理合同5.1.2 监理规划5.1.2.1 监理规划编制的要求5.1.2.2 监理规划编制的程序5.1.2.3 监理规划编制的依据5.1.2.4 监理规划的内容5.1.3 监理实施细则5.1.3.1 监理实施细则编制的要求5.1.3.2监理实施细则编制的程序5.1.3.3监理实施细则编制的依据5.1.3.4监理实施细则的内容5.2监理机构5.2.1监理机构的设置5.2.2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5.3监理设施5.3.1监理单位为监理机构配备的设备5.3.2业主单位为监理机构提供的设施5.4监理人员5.4.1监理人员的构成5.4.2 监理人员的职责5.4.2.1总监理工程师职责5.4.2.2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的职责5.4.2.3专业监理工程师的职责5.4.2.4监理员的职责5.5 质量治理6监理时期及其目标6.1监理时期6.2工程招标时期的要紧监理目标6.3工程设计时期的要紧监理目标6.4工程实施时期的要紧监理目标6.5工程验收时期的要紧监理目标7监理实施7.1 工程招标时期7.1.1工程招标时期的质量操纵7.1.2工程招标时期的进度操纵7.1.3 工程招标时期的投资操纵7.1.4工程招标时期的合同治理7.1.5工程招标时期的信息治理7.1.6工程招标时期的和谐7.2工程设计时期7.2.1 工程设计时期的质量操纵7.2.2工程设计时期的进度操纵7.2.3工程设计时期的投资操纵7.2.4工程设计时期的合同治理7.2.5工程设计时期的信息治理7.2.6工程设计时期的和谐7.2.7工程设计时期的监理流程7.3工程实施时期7.3.1工程实施时期的质量操纵7.3.2工程实施时期的进度操纵7.3.3工程实施时期的投资操纵7.3.4工程实施时期的合同治理7.3.5工程实施时期的信息治理7.3.6工程实施时期的和谐7.3.7工程实施时期的监理流程7.4工程验收时期7.4.1工程验收时期的质量操纵7.4.2工程验收时期的进度操纵7.4.3工程验收时期的投资操纵7.4.4工程验收时期的合同治理7.4.5工程验收时期的信息治理7.4.6工程验收时期的和谐7.4.7工程验收时期的监理流程附录A(规范性附录)监理流程图附录B(资料性附录)承建单位用表附录C(资料性附录)监理单位用表附录D(资料性附录)通用表格参考文献图A.l工程设计时期监理流程图图A.2 工程实施时期监理流程图图A.3 工程验收时期监理流程图表B.1 方案/打算报审表表B.2 分包单位资格审查申请表表B.3 开工申请表B.4 复工申请表B.5 付款申请表表B.6 工程时期性测试验收(初验、终验)报审表表B.7 工程时期施工申请表表C.l 监理日志表C.2 监理通知单表C.3 复工令表C.4 工程款支付证书表C.5 工程备忘录表C.6 会议纪要表C.7 开工令。
浅谈电子政务标准化
— —
>
浅谈 电子政 务 标 准化
◆ 张 文辉
摘 要 : 以 电 子政 务 为 核 心 的政 务 信 息 化 是 推 动 我 国 国 民经 济 建 设 信 息化
的 关键 ,电子政 务逐渐成 为政府 和职能部 门处理政务 事物一种 高效便捷 的方
一
原理 、方法与程序研究制定标准 ,确保标准科学合理 、
规 范有 效 ,又 要 立 足 于管 理 实 际 ,将 科 学 的方 法 与业 务
种设施 ,它与互联 网和应用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它 的作用主要是在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整体框架 中起一个衔 接作用 ,为全部信息化应用 系统 的开发与建设做一个统
要 内容 ,是各业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信息共享 、业务
协同、安全可靠运行 的前提条件 。
3 . 1建设 原则 。电子 政务 标准 体 系建设 应 以理论
化 、信 息化作为指导 ,遵循 以下 原则 :
( 1 )遵循 国家标准 。电子政务 标准体系建设要 以
的基础性 工作 。如果在建设过程中缺 少了政务信息标准 化 ,不同部门与不 同接入单位之间的信息系统就难 以很 好 地兼容 ,从 而导致各种数据 的传输 与共享受到很大 的 限制 ,影响整个 电子政务系统平稳 、高效的运行 ,最终
相关接 口进行 了统一 的规定 ,使得 系统整体的协 同工作
行适 当调整 ,同时要考虑与相关联 的其他部门信息系统
及有关标准的衔接 。
( 4)兼 顾 规 范 性 与实 用 性 。 既 要 严 格 按 照 通 行 的
能力大大增强 ,确保 了应用开发的一致性 ,为后期应用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在这一背景下,为了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互操作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各国纷纷制定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以规范和引导电子政务的发展。
本文将从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概念、意义、原则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电子政务标准化是指在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和运行过程中,依据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和管理的一种制度。
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的信息化水平,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增强政府对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促进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升政府对公众和企业的服务水平,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其次,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开放性和共享性。
科学性是指电子政务标准化应当符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先进性是指电子政务标准化应当吸纳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标准和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质量;适用性是指电子政务标准化应当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开放性是指电子政务标准化应当遵循开放、公平、透明的原则,鼓励各方参与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共享性是指电子政务标准化应当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最后,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立项、调研、制定、实施和监督等环节。
在立项阶段,需要明确电子政务标准化的目标和任务,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当前的标准化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阶段,需要充分调研国内外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标准化指南提供依据和参考。
在制定阶段,需要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和研究,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在实施阶段,需要组织培训和宣传,推动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的贯彻落实。
在监督阶段,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修订和完善标准化指南。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二版)》内容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二版)》内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二版第一章:引言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二版是为了推动电子政务服务的统一标准和互操作性而制定的。
第九章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电子政务》PPT课件
电子政务标准概述
电子政务标准 发展现状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基本要求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体系结构框架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化总体框架
电子政务总体标准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电子政务应用支撑 标准
应用业务标准
安全标准
电子政务管理标准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的主要内容
电子政务标准概述
标准化 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是构成信息交换和互操作、信息 安全等技术起跑点; 是电子政务建设的社会基础设施。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基本要求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体系结构框架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化总体框架
电子政务总体标准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电子政务应用支撑 标准
应用业务标准
安全标准
电子政务管理标准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的主要内容
安全标准—3of 5
(8)抗抵赖机制
涵盖了安全技术抗抵赖、使用对称技术的机制、使用 非对称技术的机制。
(2)信息安全框架
涵盖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开放系统安全框架包括鉴别、 访问、机密、完整、安全、跟踪和告警框架,Internet协 议安全架构(基于VPN)。
(3)信息安全模型
涵盖开放系统互连高层安全模型、开放系统互连通用高 层安全、保护传送语法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形式表、信 息技术低层安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模型等。
安全标准
电子政务管理标准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的主要内容
2)中国电子政务标准发展现状—1of 2
在标准化建设的研究方面,中国与国际同行业存在 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电子政务领域。
2002年1月,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 化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 全面启动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
第三章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 PPT课件
内网(机关内部办公网),主要运行党政决策指挥、宏 观调控、应急处理、监督检查等各类相对独立的电子政 务应用系统 。
专网(办公业务资源网),连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 政机关。专网上运行各级政府间的办公系统、行业部门 业务管理系统。专网与内网之间采取逻辑隔离。
外网(公共管理和服务网),主要用于政府信息发布, 向社会提供政府服务。
(3)政务内网可包括局域网、园区网、城域网、广域 网等,一般采用TCP/IP协议,IP地址要使用互联网的 保留地址。
我国电子政务体系 结构概述
电子政务的网络 结构
电子政务的总体 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框架
我国电子政务的组 织体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 构模型
政务外网与互联网
政府外网是政府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府部门面向 社会的专业性服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即“行政监管”和“公共服务”等所需要的不涉及 办公业务的服务。
我国电子政务的体 系结构
电子政务的网络 结构
电子政务的总体 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框架
电子政务的组织体 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 构模型
5.电子政务标准化支撑体系
体系的功能主要是保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政务互联、 互通和互动。主要由六部分组成:
(1)总体标准; (2)应用标准; (3)应用支撑标准; (4)信息安全标准; (5)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6)管理标准
政府内部的公文流转、审核、处理; 政府内部的各类专项业务管理系统; 政府内部面向不同管理层的统计、分析系统 领导事务管理系统; 涉及重大事件的决策支持系统;
我国电子政务体系 结构概述
电子政务的网络 结构
电子政务的总体 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框架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1. 引言电子政务旨在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政府的运行效率、改善政府服务、加强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互动。
在电子政务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标准的制定和遵守成为了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的重要性,以及其基本架构和关键内容。
2.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的重要性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是指一套针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和规范的体系架构。
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促进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性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可以统一和规范各级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这样可以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公民和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2.2 保障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包括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标准和规范,能够有效保护政府和公民、企业的信息安全。
这对于电子政务的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对电子政务的信任至关重要。
2.3 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通过制定和遵守电子政务标准,政府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标准化的电子政务系统还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快政务办理速度,为公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3.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的基本架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的基本架构包括了标准制定、标准化实施、标准推广等环节。
3.1 标准制定标准制定是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中的第一环节。
这一环节需要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专家学者等参与,根据实践经验和发展需求,制定适用于电子政务的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需要具备权威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以便后续的实施和推广工作。
3.2 标准化实施标准化实施是将制定好的标准应用到实际的电子政务项目中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系统开发、数据管理、安全控制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标准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和进一步的优化。
标准推广是将标准在整个电子政务领域进行推广和应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进行宣传和培训,加强标准的普及和应用推广工作。
电子政务复习资料
1. 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动作模式,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2. 电子政务系统:是面向政府机构的流程优化和服务扩展的基于Internet技术的综合信息系统。
3.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是将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电子政务系统目标,发展战略和基本技术实现方式的过程。
4. 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也叫做政府电子化服务,电子化的政府服务等,是指政府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公共服务。
5. 政府信息资源公开:是指政府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公开其政务活动,公开有利于公民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级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信息。
6. 政务信息定位服务(GILS):是一种支持公众搜寻、获取和使用政府公开信息资源的分布式信息资源及利用体系。
7. 公钥基础设施(PKI):是一个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原理和技术来实现并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通用性的安全基础设施。
8. 办公自动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
9. 电子政务系统:指面向政府机构的流程优化和服务扩展的基于internet技术的综合信息系统。
10. 决策支持系统: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决策系统。
11. 数字鸿沟:是指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占据的资源(信息、基础设施等)、享受的权利之间的差距拉大的现象。
12. 信息资源管理:是分配和监控系统资源的使用状态,有效地对这些不同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提高政府机关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节约行政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辅助应用工具,促进标准应用
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 应用工具:为支撑标 准的应用实施,开创 了标准实施的新思路
和规范。
总体标准
数据元、代码、 电子公文格式和 流程控制等标准
应 用
应 用 支
网 络
信
管
基 础
息 安
理
信息交换平台、电
标
撑 标
设 施
全 标
标
子公文交换、电子 记录管理、日志管
准
准
标 准
准
准
理和数据库等
基础通信平台 工程建设、网 络互联互通等
安全级别管理、身 份鉴别、访问控制 管理、加密算法、 数字签名和公钥基
4.形成二十四项国家标准草案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电子政务术语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1部分 总体框架 第2部分 技术要求 第3部分 核心元数据 第4部分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第5部分 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方案 第6部分 技术管理要求
4、形成二十五项国家标准草案(续)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第1部分 总体框架 第2部分 分布式系统间信息交换技术要求 第3部分 异构数据库接口规范 第4部分 技术管理要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组织机制
2
总体组
1 领导小组
Text
3
Text专题组
以专题标准项目组和工作组为实施主体开展工作
一期工程情况
工作结果:可归纳为“四个一”:
形成了一个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建立了一“个一电”子系政列务标准标宣准贯化、工应作用服务平台
“完一成”了套一标套准电体子政务标准“化一指”南批标准项 系制6定册了标准一化系指南列电子政务相目关9标份正准式国家标准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概况
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秘书长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提纲
一、一期工程 二、主要成果 三、下步工作 四、相关建议
电子政务标准化的作用
电子政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 要领域。标准化是支撑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手段
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 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将各个业
设计和管理规范 GB/T 19667.1-2005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的电子公文格
式 第1部分:总则 GB/T 19667.2-2005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的电子公文格
式 第2部分:公文体 GB/T19668.1-2005 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 第1部分:总则 GB/Z 19669-2005 XML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指南 GB/T 19581-2004 信息技术 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 GB/T 20619-2007 中文办公软件文档格式规范
其他 息 安
全
信息交换
应用支撑层
事务处理
流程控制
其他
网络基础设施层
图 1 电子政务标准技术参考模型
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基本视角
政 务 抽象为 业 务
业务运行视角
业务
功能服务视角
信息技术
遵照 业务运行视角 涉及 相关标准
遵照
涉及
功能服务视角 相关标准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总体 性、框架性、 基础性的标准
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 供技术准则。 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必须服务于电子政务的总体目 标,并最大程度地满足工程需求
根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 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
统一标准,保障安全:是我国电子政务建 1 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
完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逐步制定电子政 2 务建设所需的标准和规范:是“十五”期
2、完成九份研究报告
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及主要标准明细表 强制使用和推荐使用的标准目录
完整提地出研急需究的分标析准了目录国并内制外定实技施术计标划准及 政策电法子规政,务互反操复作征框架求(各eG方IF)意见,基本 形成标了准我符国合性电检子测政机制务的标研准究体系框架!
9份研究报告
24份国家标准草案 4套标准辅助工具
“一”个工作服务平 台
提纲
一、一期工程 二、主要成果 三、下步工作 四、相关建议
渐成体系
2. 研究报告
1.指南
Text
3. 标准
形成体系
4. 标准草案
5. 支撑工具
Text
6. 服务平台
标准技术参考模型
政府
企业
社团
公民
公众服务网
应用层
信
管 理
公文处理 业务处理 信息发布 服务
础设施等
电子政务工程验 收和信息化工程 监理等方面标准
1、编写六册标准化指南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1部分:总 则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2部分:工程管理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3部分:网络建设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4部分:信息共享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5部分:支撑技术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6部分:信息安全
信息化工程监理 第2部分 电子设备机房系统工程监理 第3部分 通用布缆系统工程监理 第4部分 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监理 第5部分 软件工程监理 第6部分 信息化工程安全监理
5、开发4套标准辅助应用工具
《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 范》辅助应用工具
《电子政务数据元素》辅助应用工具 《电子政务主题词表》辅助应用工具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电子
总体目标
1、建立并不断完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为电 子政务建设提供支持与服务;
2、制定一批电子政务关键标准,为系统实现 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信息安全 打好基础;
3、建立电子政务标准贯彻实施机制,为标准 的实施提供有效服务。
2002年1月7-8日:国 信办和国标委组建了 “国家电子政务标准 化总体组”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码与应用研究 电子政务建设绩效评估指标研究
3、发布了九项国家标准
GB/T19486-2004 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规则 GB/T19487-2004 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 GB/T 19488.1-2004 电子政务数据元素标准 第1部分:
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电子政务标准化宗旨
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联系 紧密、相互协调、层次分明、构成合理、相互支 持、满足需求的标准体系并贯彻实施,以支持电 子政务的顶层设计和工程建设
电子政务的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 的方针,通过标准化的协调和优化功能,保证电 子政务建设少走弯路,提高效率,确保系统的安 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