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第十章 货币需求
第十章 货币政策
(3)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中央银 行对已发行的现金和它持有的存款准备金都掌握着相当 及时的信息,因此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是能够直接控制 的。
2、公开市场操作是灵活和精巧的,其规 模可以恰倒好处地把握。
3、公开市场操作是易于逆转的。当公开 市场操作中出现错误时,中央银行便可以 立即逆向使用这一工具。
4、公开市场操作可以立即执行,不会有 行政性延误。
返回
(二)贴现政策
所谓贴现政策,主要指的是变动贴现率, 通过它可以影响贴现贷款数量和基础货币, 从而对货币供应发生影响。
货币政策的目标层次、操作手段及其 传导
货币政策的目标按层次分为三类:最终目 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货币政策手段和传导方式
最终目标
西方国家流行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主要有 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 国际收支平衡。但实践中不可能将这四个 目标同时作为最终目标,这是因为它们之 间存在相互冲突。如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 之间、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是相互矛 盾的
返回三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及其操作工具双重目标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单一目标币值稳定以此促进经济增长4公开市场操作债券央行票据返回二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与操作目标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中央银行采取的是以行政命令为主的直接调控手段所选择的中介目标是现金发行量和信贷总规模
第十章 货币政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2)“可贷性假说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 机制。表述为:
M↑→贷款↑→I↑→Y↑
(3)“q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表述 为:
货币金融学基础-第十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2.不同的货币层次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供给口径
M0= 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钞 M1= M0+银行活期存款 M2= M1+准货币(准货币一般指银行的定期存款、储
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
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一是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不但是收入 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 另一个是人们多样化资产选择行为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 影响。
(1)对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的研究
鲍莫尔和托宾从收入和利率两个方面,对交易 性货币需求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证明了交易性 货币需求不但是收入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
乙银行
资产
负债
准备金:+160 贷 款: +640
支票存款:+800
丙银行 资产
准备金:+640
负债 支票存款:+640
银行 甲 乙 丙 丁 ┇
支票存款增加额 1000 800 640 512 ┇
准备金增加额 200 160 128 102.4
┇
贷款增加额 800 640 512 409.6
┇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整个银行系统来说,各银行的活期存 款增加额构成一个无穷递缩等比数列,
币只是为了保有现金,所以货币需求就是收入中用现金形式保有的 部分。
因此剑桥方程式,即:
M=kPY
人们保持在手中准备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数量,是真正的 货币需求量。决定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是,手持现金占总财 富的比例k、物价水平P、总财富Y。
(3)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比较
a. 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b. 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作为流量进行研究,剑桥方程式
货币需求(专业课堂)
藤蔓课堂
货币需求
❖ 第一节 货币需求的概念和动机 ❖ 第二节 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 ❖ 第三节 货币需求理论
藤蔓课堂
2
第一节 货币需求的概念和动机
❖ 一、货币需求的概念 ❖ 二、货币需求的动机
藤蔓课堂
3
一、货币需求的概念
❖ 货币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与货币需求愿望相互 作用、相互决定的特殊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部门等)愿以 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在适当的资产组合中, 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的数量就是货币需求量。
❖ 传统货币数量说是指凯恩斯出版《通论》 之前的货币数量说,以区别于弗里德曼的 新货币数量说。
藤蔓课堂
19
(一)现金交易说
❖ 背景:美国经济学家爱尔文.费雪(Irving Fisher) 在《货币购买力》(1911)一书中,对古典的货币 数量论作了最清晰的阐述。内容:货币的唯一职能 是充当交换媒介,人们需要货币仅仅是因为货币具 有购买力,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和劳务。因此,一定 时期内社会所需要的货币总额必定等于同期内参加 交易的各种商品和价值总和。据此,他提出了著名 的“交易方程式”,即:
藤蔓课堂
15
四、人们的预期和偏好
❖ 预期市场利率上升,则货币需求减少;预期市场利 率上升,则货币需求增加。
❖ 预期物价水平上升,则货币需求减少;预期物价水 平下降,则货币需求增加。
❖ 预期投资收益率上升,则货币需求减少;预期收益 率下降,则货币需求增加。
❖ 人们对货币的偏好增加,则货币需求增加;人们对 其他金融资产的偏好增加,则货币需求减少。
(一)现金交易说(二)现金余额说
❖ 二、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金融学课件10 第十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机会成本变量
Md:名义货币需求。
P:价格指数
rm :货币收益率。
rb:债券收益率。
re:股票收益率。
1 dP P dt
价格水平的预期变动率。
W:非人力财富与人力财富的比率。
y:“恒久收入”,代表财富
u:影响持有货币效用的其它随机因素,如偏好、与货币有关的制度变化等。
一、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说
货币视为 一种资 产,可构成财富
是否愿意持有货币是 取决于什么呢??
货币具有储藏 手段的职能
可替代资产的 预期收益率
现金余额说
•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所持有的货币数量论观点 •主要观点:货币不仅具有交易媒介职能,还具有价值储藏职能; 认为人们的财富水平和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也影响货币需求。
市场利率>正常利率
预期利率下降 (债券价格上涨)
持有债券
货币需求 减少
市场利率<正常利率
预期利率上升 (债券价格下跌)
持有货币
货币需求 增多
货币需求函数
•M1:交易、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递增函 数 •M2: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递减函数 •L1和L2是作为“流动性偏好”函数的代号
一、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1. 财富总额及构成的变化 用恒久性收入来代替总财富。 所谓恒久性收入,是指预期在未来年份中获得的平均收入,一般指预期在 较长时期中(3年以上)可以维持的稳定收入流量。因此,恒久性收入相 对稳定。 恒久性收入(Yp)与货币需求正相关 财富构成:财富可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 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包括一切先天的和后天的才能与技术, 其大小与接受教育的程度紧密相关; 非人力财富是指物质性财富,如房屋、生产资料、耐用消费品等各种财产。 用W表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即来自财产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 非人力财富占比与货币需求负相关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课件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
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 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在实 践中,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实施货币政 策,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维护金融稳定等。
03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关系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相互作用
货币需求
指经济体中对于货币的需求,包括交 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等。
货币供给
相互作用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了物价 水平和经济活动水平,货币供给必须 与货币需求相匹配,否则会导致经济 波动和不稳定。
指经济体中货币的供应量,主要由中 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创造。
加强国际货币合作与政策协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货币合作与政策协调变得越来越重要。未 来研究可以关注如何加强国际货币合作,以应对全球经济金融领域的挑战。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费雪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认为货币需求量等于未来预期收入与利率水平的比值,即M/P=Y/r(M为货 币供应量,P为物价水平,Y为未来预期收入,r为利率水平)。
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即人们为了保持一定 的流动性而持有一定量的货币。
02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的定义
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保持金融市场稳定等。
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通过这些工具的运 用,中央银行可以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政策目标。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第一部分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货币供求理论发展脉络所揭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动态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货币理论的发展第二部分要点提示1.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现金交易说、现金余额说、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鲍莫尔、惠伦和托宾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层次的划分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判断标准。
金融创新影响到货币层次的内容与层次之间的界限,也影响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3.乔顿模型揭示了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
货币供应新论强调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中央银行应调整货币控制的方式。
4.货币定义的标准经历了净财富、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以及流动性的演变。
对于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的讨论揭示了货币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5.货币供应的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争论,一方面反映出货币发行的主体与货币创造的方式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的方式应有所改变。
第三部分练习题一、概念解释题1、货币需求2、现金交易说3、剑桥方程式4、流动性偏好理论5、鲍莫尔模型6、惠伦模型7、资产选择理论8、恒久收入9、人力财富10、非人力财富11、基础货币12、货币乘数13、货币层次14、流动性陷阱15、信用创造说16、通货比率17、乔顿模型18、货币供应新论二、填空题1、基础货币又称(),它包括()和()两部分。
2、基础货币变化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和其他项目净值四个因素。
3、一般而言,货币乘数随着()、通货比率和()的变动而变动。
4、弗里德曼和施瓦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从长期看,()是货币存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5、卡甘在研究了美国1875----1960年的货币存量后,认为货币存量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的变动。
货币银行学笔记整理(全)
第一章:货币和金融体系1、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3、复本位制: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4、格雷欣法则: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货币就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基础流通,也称“劣币驱逐良币”。
5、金本位制:一国的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关系。
(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6、货币制度内容:1、确定本位货币,规定制作本位币和辅币的材料。
2、确定本位货币的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3、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及流通。
4、规定货币的发行和保证制度。
7、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答:1、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2、纸币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
3、纸币本位制下,非现金结算占据主导地位。
4、国家对货币流通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8、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以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确定黄金和美元并列的储备体系。
2、实行固定汇率。
3、实行多渠道的国际收支调节。
如逆差国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的贷款弥补逆差。
4、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体系制度化,规范化运行的先河。
9、牙买加体系内容:1、浮动汇率合法化2、黄金非货币化3、国际储备多元化4、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相互补充不足:1、浮动汇率制度不够稳定,外汇风险明显;2、大国侵害小国利益,南北冲突远没有解决;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几个渠道各有局限性(1、使一些国家放松内部约束,滥用财政扩张政策,延误必要的国内经济改革和调整。
2、各国资本管理放松,国际资本流动迅猛扩张,容易导致金融动荡和货币危机。
)第二章信用利率利息1、市场利率:是市场资金借贷成本的真实反映,而能够及时反映短期市场利率的指标有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回购利率等(与官方利率相对)2、基准利率: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货币理论中货币需求
汇率政策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汇率水平
当本币汇率贬值时,持有本币的吸引力下降,导致货币需求减少。相反,本币汇率升值 时,持有本币的吸引力增加,可能导致货币需求增加。
汇率波动
汇率波动会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需求。如果汇率波动较大,国际贸 易和投资的风险增加,可能导致企业和个人更倾向于持有稳定的货币或资产,从而影响
02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越高,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通常也越高,因为更高的收 入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进行交易和支付。
收入稳定性
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收入增长也会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因为稳定 的收入使得人们更有信心持有更多的货币。
利率水平
利率水平
利率水平的高低会影响货币需求 ,因为高利率意味着持有货币的 机会成本较高,人们更倾向于将 货币转换为投资。
资源价格的波动可能影响生产和消费,从而影响货币需求 。例如,能源价格的上涨可能导致运输成本增加,进而影 响贸易和货币需求。
其他未来货币需求的趋势和挑战
技术进步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新的支付方式和金融工具 ,这将对传统货币需求产生影响。例如,区块链技术和 人工智能可能改变金融交易和风险管理的方式。
剑桥方程式
总结词
剑桥方程式强调货币需求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认为货币需求是收入的正函数。
详细描述
剑桥方程式认为,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与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可以用公式 Md=kPy表示,其中Md代表货币需求,k代表货币需求与收入的比例系数,P代表价格水平,y代表实 际收入。该理论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
资本流动的增加
经济全球化将导致资本流 动更加频繁和复杂,从而 影响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第十章 货币需求
第十章货币需求第一部分练习题一、解释名词1 、金币流通规律2 、纸币流通规律3 、费雪方程式4 、剑桥方程式5 、流动性陷阱6 、平方根法则7 、恒久性收入8 、名义货币需求9 、实际货币需求二、填空1 、马克思认为,货币量取决于价格水平、商品数量和货币的这三个因素。
2 、纸币流通规律与金币流通规律不同:在金币流通条件下,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是由总额决定的;而在纸币为惟一流通手段的条件下,会随纸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
3 、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的功能。
4 、费雪方程式也有人称之为说,而剑桥方程式则称说。
5 、剑桥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6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取决于交易动机、和三种动机。
7 、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水平;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取决于水平。
8 、不同于凯恩斯,其后继者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和也是利率的函数。
9 、强调对货币需求的重要作用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特点。
10 、实际货币需求与名义货币需求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影响。
11 、将变量引入货币需求模型或函数,是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的典型表现。
12 、资产选择,就其最泛泛的意思来讲,目的不外两个:一是;二是。
13 、对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通常划分为三类:一类为变量,如收入和财富;一类为变量,如利息、物价变动率;余下的则称之为其他变量,如制度因素等。
三、判断1 、、费雪方程式强调了微观主体动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2 、剑桥方程式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3 、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
4 、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5 、“平方根法则”描述了收入和利率对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影响。
6 、弗里德曼基本上承袭了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观点,即非常看重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因果联系。
2023大学_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及答案
2023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及答案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一、名词解释(8题,每题4分)1、货币需求所谓货币需求,就是指家庭、企业和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所拥有的财产的一种需要。
2、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资产的欲望。
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3、恒久性收入这是弗里德曼计量财富的指标,称为永久性收入,理论上讲就是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简单地说就是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
4、名义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Md表示。
5、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那部分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
6、交易方程式即 MV=PT,它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1/V。
7、剑桥方程式即M = KPY,这一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一种资产选择行为,它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趋于均衡。
8、投机动机是凯恩斯提出的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之一,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由此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16题,每题1分)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A 。
A、正相关,正相关B、负相关,负相关C、正相关,负相关D、负相关,正相关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B 。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3、货币本身的收益与货币需求成 A 。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4、制度因素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C 。
A、规模变量B、机会成本变量C、其他变量D、都不是5、下列 B 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用函数表示为:
L2 = -hr
h为货币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 反映出货币的投机需求量与实 际利率的反方向变动关系。
L2 = L2(r) L (m)
.
(二)货币总需求函数及其图形表示 L= L1+ L2 =kY-hr
函数的图形表示:
r
r
L1= L1(y)
L1
L2 = L2(r)
L2
L (m)
.
L=L1+L2
.
一、货币供应层次的划分
1.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 以货币的流动性大小,即以货币作为流
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为标准。
.
2、我国的M系列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包括企事业单位活期存
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 信用卡存款)。
M2=M1+准货币(包括企业定期存款、储蓄 存款、证券保证金存款、外汇存款、其他 存款等)。
.
3、金融业的发达程度
金融业的发达程度与货币需求量成负相关。
4、公众的消费倾向
消费倾向与货币需求的关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方面,消费倾向越大,则用于交易的货币需 求越大; 另一方面,消费倾向越大,出于投机动机的货 币需求越小。 消费倾向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要考虑哪一种效 应占优势。
.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O
m1
m2
L A
L (m)
.
10
三、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1、公众的收入状况 2、市场利率 3、金融业的发达程度 4、公众的消费偏好 5、货币流通速度 6、可供流通的社会商品总量 7、人们的预期和偏好
.
1、公众的收入状况
(1)货币需求对收入水平的依赖性 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的货币需
第十章 货币需求(货币银行学,郭广忠
2、存款货币需求
• • • • • • • • • (1)企业活期存款的需求 企业既有的生产与流转规模 企业自身的结构、生产周期与工艺流程 市场状态的影响 (2)居民储蓄存款的需求 收入水平 市场供求状态 利率 个人及民族的节约习惯
三、1:8的来历
• 含义:零售商品供应总额与货币需求的数量关系为1: 8 • 来历:60年代初,银行工作者为分析货币供应量提出 的经验值,受到财长李先念肯定 • 经验证明1957年为8.98,1961年降为4.83,基本牌价与 集市牌价相差4-30倍,凭票供应商品从57年25%上 升到62年的近60%,到80年代以前,这个值基本合理 • 使用的局限性:经济体系是计划经济、大量资源配置 不通过市场、产业结构低级化
• 凯恩斯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从微观主体的 持币行为入手分析,论证出利率对交易性 货币需求也有影响。人们把预定用于交易 的货币的一部分购买债券以取得收入,当 手中货币用完时可以把债券卖出,换回货 币。微观主体要比较把货币换成债券的收 入与持有债券的成本,根据这一思路他们 提出了一个平方根法则。
•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函数,随着用于 交易的收入数量的增加,货币需求量随之 增加,但其增加的幅度较小,即交易货币 需求有规模节约的特点。同时又表示货币 需求是利率r的函数;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 率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其变动幅度较利 率的变动幅度为小。
三、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 弗理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理由是: • 1、影响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因素相互独立。 • 2、在函数式的变量中,有些自身就具有相对的稳定 性。 • 3、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稳定的函数。 • 因此,货币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货币的供 应方面。
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的货币保有量的因素 有四个方面
货币银行学版本2PPT课件:货币需求
的矛盾,实为一石二鸟。
济结构、社会分工、交通运输状况等客观因素
5
(二)微观角度
• 收入水平:正相关 • 收入的分配结构:来源 • 价格水平及其变动:预期 • 利率和金融资产收益率:机会成本 • 心理和习惯等因素:支付手段
6
• 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内容
•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研究货币持有者保持货币 的动机、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以及货币需求 对于产出与物价的影响。
29
2、影响货币需求因素
收入水平 恒久性收入 Y + 财富结构:人力财富占总财富比重W +
机会成本变量: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
rb、re、(1/p)·(dp/dt)
货币的预期收益率: rm
+
其它因素:u 制度、偏好,与货币需求的关系不确定
30
3、货币需求函数
Md——财富持有者持有的货币量,即名义货币需求量; P—一般物价水平 Md/P——财富持有者持有的货币所能支配的实物量,即实 际的货币需要量
34
Md = k·P·Y
L L1 L2 f (Y ) f (r)
M P
f
(Y
,
w;
rm
,
rb
,
re
,
1 P
dP ;u) dt
35
• 货币需求量的计算
公式 MV=PT, 将公式两端取对数后,再求导数 可推导出下面的增长率公式: M=Y+P-V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东北财经大学)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东北财经大学)第十章金融与经济发展第一节储蓄与经济发展一、储蓄的含义一般的储蓄概念: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或存款行为。
相应的,储蓄成为储蓄存款的简称。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储蓄概念: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中扣除消费后的剩余,即储蓄=收入-消费。
一、储蓄的含义结合我国实际的储蓄概念:各种经济主体把结余下来或暂时闲置的收入以货币资产、其他金融资产或实物积存起来的行为,即储蓄是储存、储藏、储备价值或实物的行为。
储蓄的形式包括:手持现金、实物储蓄、存款储蓄和证券储蓄等多种形式。
二、储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资金或资本积累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
我国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基本上是靠资金(资本)投入实现的。
在资本需求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本供给水平即储蓄状况就成为制约资本增加的重要因素。
二、储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储蓄不足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一个普遍原因。
低储蓄率带来投资不足、资金短缺和经济增长缓慢,同时,较低的储蓄率和资金供给不足会阻碍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经济发展。
三、发展中国家储蓄增长的制约因素国民总储蓄来自国内储蓄和国外储蓄之和。
国内储蓄包括:政府部门储蓄、企业部门储蓄和居民家庭部门储蓄。
国外储蓄主要来自利用外资。
家庭部门是国民储蓄特别是净储蓄的主体,其对国民储蓄的规模和变化有着决定性影响。
三、发展中国家储蓄增长的制约因素决定和影响家庭储蓄的因素13>.收入因素从长期来看,储蓄主要是收入的函数,收入因素是决定储蓄的最重要因素。
凯恩斯:家庭部门的储蓄直接依赖于当前可支配收入,并且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储蓄倾向与收入增长保持一致。
杜森贝尔:一个家庭的储蓄倾向随着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变而变化。
三、发展中国家储蓄增长的制约因素弗里德曼:恒久性收入假设个人和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可分为恒久性和暂时性收入。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教学课件
不变,会导致利率上升;反之,当货币供给增加时,如果货币需求保持
不变,会导致利率下降。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对经济的影响
01
02
03
经济增长
适度的货币供给增长可以 促进经济增长,但过快的 货币供给增长可能导致通 货膨胀。
物价稳定
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平衡有 助于保持物价稳定,避免 价格波动对经济造成负面 影响。
通过贷款和存款创造机制影响货币供应量 。
经济活动水平
政府财政状况
经济扩张时,货币需求增加,导致货币供 应量相应增加;经济收缩时,货币需求减 少,导致货币供应量相应减少。
政府财政赤字扩大时,向公众借款增加, 导致基础货币供应增加;政府财政盈余时 ,基础货币供应减少。
REPORT
CATALOG
DATE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市场利 率、资产价格等途径,最 终影响实体经济活动。
货币政策中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通过调节货 币供应量和利率等工具来影响经济活动。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是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因素,对经济 增长、物价稳定和投资消费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经济主体的不同需求目的,货币需求可以分为商品 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三类。商品交易需求是 指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预防需求是指为了应对 未来不确定性的需求,而投机需求则是指为了获取更多 收益而持有的货币。此外,按照需求的实现方式,货币 需求又可以分为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其中名 义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所持有的货币量 ,而实际货币需求则是根据物价水平调整后的货币需求 量。
ANALYSIS
SUMMAR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货币需求
选择题
1.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人们持有的金融资产可分为()
A.货币和债券 B.现金和股票
C.现金和存款 D.股票和债券
2. 与剑桥方程有关的代表人物有。
A 凯恩斯
B 马歇尔
C 庇古
D 亚当·斯密
3.假设货币供应量是500个单位,名义收入是3000个单位,则货币流通速度是()
A.60
B.6
C.1/6
D.不确定 4.交易方程式是()
A.M×P=V×T B.M+V=P+T
C.M/V=T/PD.M×V=P×T
5.在欧文·费雪的货币数量论中,货币流通速度决定于()
A.利率 B.实际GDP
C.经济体中影响个人交易的制度因素 D.价格水平
6.古典经济学家相信,如果货币数量翻倍,则()
A.产出将会翻倍 B.价格将会下降
C.价格将会翻倍 D.价格将会保持不变7.凯恩斯假定,交易货币需求基本上取决于()
A.利率水平 B.货币流通速度
C.收入水平 D.股票市场价格水平8.在凯恩斯的三个持币动机中,他认为()对利率最为敏感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无私动机
9.经济意义上的货币需求是()
A.主观意愿上的需求 B.不受客观制约的资金需求C.社会学意义上的资金需求 D.有支付能力的资金需求10.凯恩斯将货币需求动机概括为()
A.交易动机B.储蓄动机
C.预防动机D.投机动机
11.根据鲍莫尔—托宾模式,以下内容正确的事()
A.交易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增函数
B.交易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C.交易货币需求与收入的立方根成正比D.交易货币需求与收入的平方根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