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音教育的模式
美国的萨蒂丝科尔曼的儿童创造性音乐教学
美国的萨蒂丝·科尔曼的儿童创造性音乐教学科尔曼的音乐教学模式敲掉课程设计的中心环节是儿童,应该以儿童作为标准。
教师不需要去刻意塑造、改变儿童的行为,而只是为儿童创设学习音乐的环境,让儿童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音乐,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发展经验和能力。
萨蒂丝·科尔曼在20世纪20年代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林肯学校进行了有关于音乐教育课程模式的早期音乐教育实验一一“儿童创造性音乐”教学。
这项实验不仅对20世纪20, 30年代美国的幼儿园、小学和家庭音乐教育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而且它所体现出的过程模式的基本思想至今仍然有借鉴意义。
科尔曼的“儿童创造性音乐”教学以培养儿童的自我创造能力为总之,通过最基本的音乐体验活动,培养儿童全面的参与音乐活动的能力,扩展其艺术欣赏的深度和广度,以达到音乐对人的培养的最终目的。
科尔曼的实验以简单乐器的制作、即兴表演、歌唱跳舞和创作活动为基本内容,以3-9岁儿童为实验对象,在教学试验中将这些内容交织在一起,使不同的能力都得以发展。
科尔曼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天生的配合协调的身体动作。
所以她强调用身体的自然感受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以此作为音乐能力发展的自然起点。
而后天的教育、成人式的教育往往会局限和强制幼儿做或者不能做某些事情,致使幼儿肌肉僵硬、内心紧张,甚至阻碍他们音乐能力的发展。
因此,不管是舞蹈还是器乐演奏活动,科尔曼提倡让儿童即兴表演,启发孩子用自己的身体和自己创制的乐器,用最简单的节奏、最基本的动作形式来适应、反映音乐,并从中初步体验到创作的快乐。
利用儿童生活中的基本活动和动作来培养幼儿对节奏的感受能力,锻炼听觉的敏锐性以及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并在儿童积极投入的最初级、最原始、最基本的创作中体验音乐。
在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奥尔夫、萨蒂丝·科尔曼各自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的专著中,分别就节奏感培养、节奏读法;节奏与语言、动作、乐器;节奏能力、体态律动;音乐节奏的体验及创作等不同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性的指导。
美国多元音乐教育发展情况与启示
美国多元音乐教育发展情况与启示美国多元音乐教育注重音乐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美国教育系统鼓励学生从小学乐器、参加合唱团或者参与音乐表演,为他们提供了广泛的音乐体验。
通过学习不同风格的音乐,学生们能够开阔视野,增加审美鉴赏能力。
美国多元音乐教育注重音乐的民主性和参与性。
美国的学校音乐课程并不只是针对那些有天赋或专业意向的学生,而是为所有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发现和培养自己的音乐兴趣和才能。
这种音乐教育的普及性和开放性,给予了所有学生一个信心和自豪感,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
美国多元音乐教育注重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美国许多学校将音乐教育与科学、历史、数学等学科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各种知识。
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科整合能力。
第四,美国多元音乐教育注重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
美国的音乐教育系统重视培训和提升音乐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通过专业的培训和不断的专业发展,音乐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有质量的音乐教育。
美国多元音乐教育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音乐教育体验,不仅要注重古典音乐的传统和精髓,还要关注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
我们要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音乐教育应该是一种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教育形式。
音乐教育应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各种知识。
我们应该重视音乐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能力。
美国多元音乐教育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通过多元音乐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才能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我们也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音乐教育。
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考察报告
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考察报告苏州市觅渡中学邬晓华2010年1月,我赴美国明尼苏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196学区访学一个月。
访学期间,我先后去了三所中小学校实地考察当地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
与此同时,我也查阅并收集了大量有关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文献资料。
以下便是我通过实地考察、交流以及文献研读所获得的相关成果。
一,课程设置上:小学音乐课程主要分为3类,即“合唱队”(或声乐课)、“乐队”(或器乐课)、“普通音乐课”,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除这3类课程外,还增设了专为有音乐兴趣和专长的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音乐技能培训系列课程”。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合唱队、乐队以及技能培训系列课程,均属于课堂教学的范畴,而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课外活动。
它们面向全体学生,零门槛选修。
尤其是高中阶段实施学分制,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合唱队和乐队课程,而普通音乐课则主要是为了满足那些不愿意或无条件选修合唱队和乐队课程的学生获取足够学分而设立的。
美国这样的音乐课程设置对我们来说,的确是很新鲜的,同时也令我们很困惑。
因为,无论是合唱队还是乐队,在我们看来都是面向极少数具有音乐天资的学生的专业技能课程。
很明显,美国中小学音乐课程设置突出的是技能课程和技能教学。
学生对这两门课程的兴趣最浓,教学中教师并非一味地训练他们的技能技巧,而是让学生在演唱演奏活动中结合着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并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
应该说,美国中小学生的音乐表演水平是令人羡慕的,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都能够优美地演唱二声部歌曲,当我听了他们小学的音乐课之后,我对此就不难理解了。
因为,孩子们的歌唱水平就是在音乐课堂上“唱”出来的。
一个月中我先后欣赏了初中和高中的管乐表演以及小学三四年级的合唱表演。
这些表演都是面向家长,社区开放的。
这样的表演一学期一次,学生们穿着正装,非常兴奋,他们在父母、亲戚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音乐成果,家长很以自己的孩子能在乐队中进行表演为荣。
二,教学内容和教材:在美国,没有统一的音乐教科书,教学内容完全由音乐教师自主组织,这使得每个学校的音乐教学内容都不一样,呈百花齐放的态势。
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一、柯达伊教学法的概念柯达伊教学法是由美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柯达伊提出的。
它倡导通过音乐的发声、节奏、听觉、触觉等方式,以及口头、肢体和视觉等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音乐表达和音乐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
柯达伊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耳朵和感觉,强调学习的有效性与愉悦性相结合。
二、柯达伊教学法的基本原则1.学生参与性原则: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
2.整体性原则:教师应通过整体性的方式,将不同的音乐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中感知和思考音乐。
3.个性化原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
4.情感性原则: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使学生在音乐中得到情感满足和情感潜能的发展。
三、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通过柯达伊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下面将针对小学音乐教学的不同内容,具体介绍柯达伊教学法的运用。
1.声乐教学柯达伊教学法注重声音的发声和表达。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唱歌、朗读、模仿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发声和音准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级的歌曲,让学生跟着音乐、操练、表演和创作。
通过多种声音的训练,使学生的声音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2.音乐表演柯达伊教学法注重整体性的音乐表达。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如合唱、合奏、舞蹈等。
在表演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通过动作、表情和舞台布置等方式,将音乐完整地表达出来。
3.音乐鉴赏柯达伊教学法注重个性化的音乐理解。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音乐的美、音乐的情感和音乐的文化内涵。
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比
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比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的一门学科,它在国外的发展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音乐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实践。
本文将分析美国、英国和德国三个国家的音乐教育体系及其对教育思想的影响,以期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来看美国的音乐教育体系。
美国的音乐教育始于19世纪,当时音乐教育主要是在教堂和学校进行的,以培养学生的宗教信仰和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
在20世纪,随着音乐教育逐渐成为一门专业学科,美国的音乐教育开始注重学科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教学的创新。
美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包括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三大部分,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传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
在音乐教育思想方面,美国的音乐教育强调音乐素养的培养和音乐技能的提高,并将音乐的多元文化特征和社会意义纳入到教育内容中去。
美国的音乐教育还非常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发展,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向舞台,参与各种音乐表演和演出活动。
通过对美国、英国和德国三个国家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教育思想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它们的音乐教育体系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发展历史,但它们都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都注重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创造能力,都注重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表明,在不同的文化和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都有着共通的核心价值观和教育理念。
我们也可以看到,三个国家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教育思想各有侧重,它们各自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我们应该在借鉴外国音乐教育经验的也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中美教育差异案例(3篇)
第1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然而,中美教育在制度、理念、方法等方面仍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探讨中美教育差异,并分析其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是一名中国高中生,在美国某高中交换学习一年。
在这期间,他深刻体会到了中美教育的差异。
以下是他在美国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典型案例。
二、中美教育差异案例1. 课程设置在中国,高中课程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需参加高考,课程内容较为固定。
而美国高中课程设置较为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课程。
小明在美国学习期间,发现课程设置差异明显。
案例一:中国高中课程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为辅。
小明在国内学习时,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上。
而在美国,课程设置更为丰富,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还有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课程。
小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
案例二:美国高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了许多选修课程,如编程、机器人、辩论等。
小明在美国选修了编程课程,发现这门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项目进行实践。
而在中国,这类课程较少,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2. 教学方法在中国,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美国,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问。
小明在美国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教学方法上的差异。
案例一:在中国,教师讲解知识点后,学生需完成大量的习题。
而在美国,教师更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小明在美国课堂上,经常与同学进行激烈的讨论,这种互动式教学让他受益匪浅。
案例二:美国教师鼓励学生提问,认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
小明在国内学习时,很少主动提问,而在美国,他学会了质疑,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3. 评价体系在中国,学生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
而在美国,评价体系更加多元化,包括考试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社会实践等。
当代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特征及概述
当代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特征及概述作者:王珂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从分析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概况开始,对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理念进行梳理,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模式。
关键词:当代;美国;音乐教育一、早期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概况美国学校音乐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殖民时期的歌咏学校。
由于殖民地时期教民参加教堂音乐仪式时的歌唱水平不高,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歌咏学校。
因此,兴办歌咏学校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民在参加基督音乐仪式时的歌唱质量。
由于教会仪式的需要,第一所歌咏学校于1717年在波士顿出现。
这一时期,很多业余音乐教师对此进行学习,歌咏学校为提高教会的歌唱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歌咏学校是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起源,随着歌咏学校的发展,产生了美国第一代学校音乐教师,与此同时在音乐教学内容、音乐教材、音乐教学法等方面为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人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经过五、六十年的发展,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模式初步形成,促进了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也为当代美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美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1.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方案20世纪50年代开始,受到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为核心教育改革思潮的影响,美国出现了课程改革的浪潮,召开了伍兹霍尔会议,讨论除艺术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
伍兹霍尔会议召开以后,在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和课程编制的学科结构模式思想影响下,由美国教育部资助,在1965年始于纽约州迫切斯的曼哈顿威尔音乐课程方案公布。
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方案以其螺旋型课程设计模式组织音乐教学内容,这种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设计的螺旋式课程模式符合学生的音乐学习的基本规律,使学生容易掌握学习内容。
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方案分为“互动”和“综合”两部分,前者用于小学3年纪以前的儿童,后者适用于3年纪以后的中小学生。
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比
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比
音乐教育一直是世界各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的音乐教育体系也各具特色。
在国外,有三大知名的音乐教育体系,分别是美国的音乐教育体系、英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和德国的音乐教育体系。
这三个国家的音乐教育体系在音乐教育思想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本文将对这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对比分析。
美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以多元化为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美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非常先进和多元化的,这主要得益于美国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和支持。
美国的音乐教育体系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十分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美国的教育机构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和表演。
美国的音乐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倡导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美国、英国和德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在音乐教育思想上各有特色。
美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以多元化为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英国的音乐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专业水平;德国的音乐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这三种不同的音乐教育思想各有其优势和特点,通过对它们的对比分析,可以为我们了解国外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希望在未来的音乐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国外的音乐教育思想,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音乐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
美国小学的教学实践方法(3篇)
第1篇一、引言美国小学教育以其独特的教学实践方法而闻名于世。
这些方法不仅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美国小学的教学实践方法,以期为我国小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二、小组合作学习1. 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美国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其教学实践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互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1)分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5-6人组成。
(2)任务分配:教师为每个小组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任务可以包括讨论、调查、实验、制作等。
(3)协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确保小组合作顺利进行。
(4)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完成学习任务后,进行成果展示。
教师和同学对小组成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
三、项目式学习1. 项目式学习的背景项目式学习是美国小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亲身参与、自主探索,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2. 项目式学习的实施(1)选题: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兴趣,选择适合的项目主题。
(2)制定计划:学生和教师共同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目标、时间安排、所需资源等。
(3)实施过程:学生按照计划,自主开展项目研究。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成果展示:项目完成后,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包括项目报告、实物作品、表演等。
四、探究式学习1. 探究式学习的背景探究式学习是美国小学教育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探究式学习的实施(1)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收集信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
多元感官联动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多元感官联动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享有“多元智能理论之父”美誉的加德纳曾经提到,“唯有让学生在接触科学过程中探寻到更深层次的‘智识之心’,方能让学生基于不同角度来感悟这个世界,这样的教学才能称得上是成功教学”。
所谓“多元感官联动”,顾名思义,即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眼、耳、口、鼻以及肢体均能接收到信息的刺激,进而帮助学生以多感官的方式完成对信息的吸收,从而深化理解,获得更深层次的“智识之心”。
而在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感官联动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升中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依据教学理念制订联动策略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理念包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等。
因此,在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感官联动教学策略,首先必须依据教学理念,将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以小学音乐二年级“童年的游戏”中的一节唱歌课――《打花巴掌》为例,本课设计了一系列的联动实践活动:想想说说,想象生活中的游戏场景,说出自己喜欢的游戏;拍拍跳跳,学生互动做拍手游戏,跳一跳皮筋,温习感受熟悉的童谣;听听念念,聆听新的儿歌《打花巴掌》,模仿节奏念一念歌词;唱唱玩玩,用科尔文手势带出歌曲的旋律音符,学生和着音乐做拍手游戏,在玩中学习歌曲;编编演演,引导学生续编四月以后的歌词,并创设动作,表演自己编创的歌词。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遵循了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注重以审美为核心,抓住了《打花巴掌》儿歌说唱的审美风格特点,架设了音乐与学生生活的桥梁,激发了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充分渗透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
二、依照教学领域制订联动策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课标”)中明确提出,教学领域主要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
美国,英国,中国小学音乐教育
第叁部分
我国音乐教育现状与反思
我国音乐教育现状与反思
现
状
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是教育现实(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应试层面)无法使音乐教
育的地位和处境得到根本性改观,比如:
1 .课程设置单一化,不分声乐,器乐等;对音乐有兴趣的学生也不能进一步深入学习。
2 .教材自上而下,没
3 .教师工作量小,生存状态差,不会有享受工作的快乐,委屈逐渐消磨了意志,不关注学
生的兴趣,不注重给予学生表现,创作,享受音乐的机会,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4.教师学位要求低,有的甚至不专业。
5 .许多学校不能开足音乐课,有的乡镇中小学甚至没有开设音乐课。
我国音乐教育现状与反思
反
思
由于中外的历史文化、经济基础、社会制度、人口状况和教育传统各不相同,中小学
英国音乐教育现状
教学方法
1 、重视个人教育
通常学校对每个年级和每个班级订有整体性音乐教学计划,规定了儿童音乐必修课 程的门类、课时和教学进度。与此同时,音乐任课老师和辅导教师还要负责为每一 位儿童制定个体教学计划。
2 、注重教学实践
所谓实践,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地去做学校从两个方面来安排:课堂和课外活动。据了 解,伦敦的每一个小学生都能演奏一种乐器,有的还能演奏两到三种。学生也经常学 唱一些改编的流行歌曲。有时,为了避免单调,教师也适当地选择一些歌剧曲目,让学 生既唱又演。这些剧目往往成为演出的节目。 关于课外活动,在英国被看作是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一种教育形式。具体活动由学 校的音乐教研室安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室内乐小组、管弦乐小组和合唱团 等。活动一般在中午或者放学之后进行学生和指导教师可以商定练习时间。在一些 只有少数学生学音乐的学校,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技能。在英国,几乎每个中学都 有一个合唱队。学校每个学期都开几次音乐会。大多数学校每学期开两次:一次大型 的音乐会和一次室内音乐会。
20世纪美国学校音乐教育课程模式探究
Phonetic Forum 音教论坛20世纪美国学校音乐教育课程模式探究周 蕾(中国市场杂志社,北京 100834)【摘要】当今,学校音乐教育呈多元化发展,在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学校音乐教育课程中,以美国为首的音乐教育更具有研究性、探索性和哲学性。
只有深入了解音乐教育课程模式的设置,才能促使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得到音乐教育的最终实现。
笔者以学生学习结果控制程度由强到弱为研究顺序,并且有时间顺序地论述了20世纪美国学校音乐教育课程模式中的目标模式、线性/控制模式、过程模式、共识模式、对话/自主模式、螺旋型课程模式、程序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模式。
文章分章节翔实地论述了20世纪上半叶至下半叶的美国学校音乐教育课程模式。
通过系统的介绍,多方面呈现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理念。
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中,笔者有特点地专门性阐述了不同的著名美国教育家、哲学家的音乐哲学,即泰勒原理、威廉·C·巴格莱的要素主义课程观、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课程观、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观、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课程观。
通过文章的阐述和探索探究,以期丰富音乐教育与哲学之间的黏性与互联性。
【关键词】课程;教学模式;美国;音乐【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一、目标模式(一)概述目标模式,是随着课程编制的科学化运动产生的。
[1]关于目标模式的历史,需要追溯至1918年,以美国教育学者波比特(F.Bobbitt)出版的《课程》一书为标志。
他创新性地把工业管理的原则和相关概念转移到教学的课程设计之中。
他认为:“学校如同企业,学生如同原料,学校应通过对社会知识技能的分析来确定社会需求,把学生塑造成社会需要的产品。
”1923年,美国教育学者查特斯(W.Charters)通过工作分析法,把平日教学内容中主要的理想和活动这两部分分别分析为一系列实施教育的单元,方便学生学习和完成。
这两位教育学者让音乐教育课程模式逐步导向以目标控制强为目的。
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比
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比在国外,有着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德国体系、英国体系和美国体系。
这三大体系在音乐教育思想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下面我们将对这三个体系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比较。
一、德国体系德国体系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音乐教育体系,其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严谨性”。
德国音乐教育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相统一,相互渗透。
德国音乐教育强调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的重要性,注重乐理知识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构成和内涵,并通过实践演奏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和理解音乐作品。
德国音乐教育对学生音乐功底和表演水准有着高要求,学生需要在高水平的院校中接受严格的音乐训练。
英国体系强调音乐教育的创造性,注重学生对音乐的个性化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深度了解。
英国音乐教育注重乐器教育,注重个人表演技巧的训练,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自由的表达。
英国的音乐教育形式非常多样化,包括乐队、合唱团、交响乐团等。
英国音乐教育强调视听训练的重要性,强调学生个人的表现力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演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感悟。
美国音乐教育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强调音乐学科的相互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美国音乐教育注重学生的现场表演能力,并注重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了解和体验。
美国音乐教育强调音乐的艺术性和娱乐性,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类型的音乐演出中。
美国音乐教育注重个人的表现力和竞争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音乐才华。
总结: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中,德国体系重视基础训练和乐理知识学习,鼓励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严谨的解读和演奏;英国体系强调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表达,注重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培养;美国体系则从综合能力出发,注重个人表现力和竞争力的发展,强调音乐的艺术性和娱乐性的平衡。
每个体系都有其独特的音乐教育思想,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会更加顺畅。
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比
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比在世界范围内,音乐教育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体系在音乐教育思想上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本文将以美国、英国和德国作为代表,对比这三个国家的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音乐教育思想,探讨其异同之处,以期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美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以多元化和创新著称。
在美国,音乐教育被视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音乐欣赏能力以及音乐表达能力。
美国音乐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
在教学内容上,美国音乐教育倡导多元化,不仅有传统的音乐理论和技巧教学,还包括对各种音乐风格和流派的介绍和学习。
美国音乐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合唱、乐队等集体合作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音乐教育经验。
相比之下,英国的音乐教育体系更加着重于传统音乐教育的传承和保护。
英国的音乐教育重视音乐的基本功训练,包括音乐理论、技巧训练等方面的教学。
英国的音乐教育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强调学生要有扎实的音乐基础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音乐能力。
英国音乐教育还非常注重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英国的音乐学校和音乐学院传统悠久,对古典音乐的教学和培养有着独特的优势。
通过对美国、英国和德国三个国家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尽管这三个国家的音乐教育体系各有特色,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
美国的音乐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英国的音乐教育更注重音乐的基本功训练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德国的音乐教育更注重音乐与社会的结合和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
通过这种对比,可以为我国音乐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我国的音乐教育可以借鉴德国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和实践能力培养。
德国的音乐教育注重音乐教育与社会的结合,强调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音乐活动的开展。
美国多元音乐教育发展情况与启示
美国多元音乐教育发展情况与启示美国的多元音乐教育得以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多元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体制。
美国是一个由华人、非洲裔、拉丁美洲裔等多个民族组成的移民社会,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使得美国的音乐教育更加丰富多样。
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乐器和演奏方式都被融合在音乐教育的内容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国音乐风格。
美国的教育体制也为多元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美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就非常重视,学生从小就可以接触音乐并进行基础训练。
美国还有丰富的音乐教育资源,包括音乐学院、音乐团体和音乐社区等,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美国多元音乐教育的发展对中国的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多元文化的融合是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应该注重挖掘和传承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使其成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
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眼界。
通过多元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
音乐教育应该尽早开始。
美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就有音乐教育的专门课程,让学生从小就接触音乐和乐器。
这种早期的音乐教育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中国的音乐教育虽然也注重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但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比较薄弱,很多学生错过了学习音乐的黄金时期。
中国的音乐教育应该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投入,提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基本技能。
音乐教育需要多方合作和资源共享。
美国的音乐教育注重学校、社区和艺术团体等各个方面的合作,形成了一个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
这种合作使得音乐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学习音乐。
中国的音乐教育也应该加强各方的合作,打造一个共享资源的音乐教育平台,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机会。
加强与国外音乐教育机构的合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通过与国外音乐教育机构的交流,可以借鉴其先进的音乐教育经验和教学方法。
美国教育体系简介
美国教育体系简介美国的教育体系是高度分权的。
根据1791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的有关规定,宪法不授予联邦而又不禁止给州的权力属于各州。
联邦政府因而无权确定国家教育制度,教育政策以及教育课程设置等均由各州和地方学区决定。
但是由于美国各州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方面所具备的共性,以及美国国家教育评审、鉴定机构的指导作用等,全美各州的教育体制虽有所差别,但总的看是大同小异。
美国的教育基本上可分为初级教育、中等教育、大学教育、研究所教育四个层次。
一、初级教育(Primary School)年龄:约1—11岁【组成结构】美国的初等教育包括一至两年的学前幼儿教育,一年的幼儿园,五至八年的小学教育。
托儿所:学龄前儿童没有强制性的托儿所,不过有政府补助方案来资助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所以大部分家庭需要自己支付托儿所的费用。
幼儿园:大部分归为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在美国多数小学实行六年制教育,也有实行四年或八年制教育的小学。
四年制或八年制小学通常把小学和初中或高中直接挂通起来。
美国小学一般规模较小,每个班级一般不超过20人,每班一名教师,这位教师负责带这个班大部分的主要课程。
学生除午餐时间,或是上体育、音乐、美术课可能到体育馆或特别教室上课以外,其余时间留在导师的教室内,没有固定的下课时间,但是在教室里导师可以给学生自由时间,有些教师会以自由时间的拥有或剥夺做为学生行为的奖惩。
学校每天都会有至少一次约二十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时间次数和时间长短,每个学校不一定相同,每位教师必须完成各门课的教学任务和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
【课程设置】美国的小学课程极富弹性,既没有界限明确的学科,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课时。
各州小学一般开设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以及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
英语:在美国小学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美国的小学英语又细分为阅读、文法、写作和会话等,其中阅读为重点。
数学:是小学阶段除英语以外美国学生学习时间最长的科目。
美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
美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摘要:音乐教育是一个国家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决定着国民素质的高低与否。
德国做过调查后发现,一些著名的学者、政治家、科学家以及军事家在也有较高的音乐文化素质。
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更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素质教育的保障。
关键词:音乐教育;中小学;教育理念;教育特点美国不仅是经济、科技强国,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与教育方法上也是受到其他各国学习的先国家。
美国是一个具有联邦制度的多民族移民国家,它的学校音乐教育开始于1838年,受国家制度的影响,整个国家的教育行政权呈高度分散的形式。
各个州音乐教育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材都没有统一的规定。
一、课程设置1、课时安排:音乐课在小学和初中属于必修课,高中时期属于选修课小学:2课时/周初中:2课时/周高中:选修2课时/周2、课程内容(分为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合唱课或声乐课:培养学生的适用于实践的声乐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表达器乐合奏课:通过一些简单的器乐技能,锻炼学生是的协作能力,更好地为实践服务普通音乐课:即音乐欣赏课。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与欣赏音乐作品,让学生充分拥有享受、表现音乐的机会。
校园音乐节:为丰富校园音乐文化,学校举办音乐节,指导学生参与一些音乐剧的排练,属于课外活动。
3、教学目标学校的教学主要内容包括:视唱练耳的训练、技能技巧、合唱指挥以及对音乐的即兴创作方面。
对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学校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规定,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音乐老师有很大自。
但教学目标包括以下:①根据学校的特色、学生的爱好,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文化水平,对相关音乐的要素做简单的介绍,让学生用音乐语言思考、表现和创造。
②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和表演能力,着重在班级中进行声乐演唱和器乐演奏,鼓励学生亲身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技能技巧为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服务。
③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即兴创作,发挥创造力,让学生自由创新。
美国K12音乐教育标准的内容、特征与经验
美国K12音乐教育标准的内容、特征与经验作者:王祈然邓柯来源:《人民音乐》2019年第10期术教育在美国的地位十分重要。
2014年美国颁布的《国家核心艺术标准》共包含五门艺术学科—舞蹈、音乐、戏剧、媒体艺术、视觉艺术,是贯穿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艺术标准,是结合新时代艺术教育发展需要而颁布的基础性政策。
{1}2015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法》中规定:学校要加大艺术科目教育的时长,很多州提升了艺术科目成绩在小学升初中考试以及初中升高中考试的所占比重。
如今,美国的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K12)阶段已经成为了同“文学”和“数学”同等重要的必修“主科”,纳入毕业考试成绩。
{2}基于联邦政府的《国家核心艺术标准》,各个州也都相继出台了各自的音乐教育标准,其中出台时间最早,涵盖内容最为全面的就是《华盛顿州K12音乐教育标准》。
作为华盛顿州K12阶段音乐教育指导性纲领文件,音乐教育标准为各级学校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标准化学习材料,该标准旨在通过音乐教育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语言表达生活,丰富生活,享受生活,其中很多内容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一、华盛顿州K12音乐教育标准的目标框架《华盛顿州K12音乐教育标准》注重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突出音乐教育与相关学科教育、终身学习的关系,体现了美国艺术教育体系中的育人价值。
华盛顿州K12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学会欣赏一般音乐。
2.参加合唱团,进行视唱练耳的日常训练;具备一定的乐器演奏能力,有能力与他人合奏练习,如加入管弦乐队、爵士乐团、摇滚乐团、打击乐器团等各种乐队组织。
3.学习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进阶乐理知识(和声、编曲、作曲)。
4.学习音乐历史,了解歌剧、民族剧、舞台剧等音乐艺术形式,并积极参与其中。
音乐艺术标准中具体包含“创造”“表演”“鉴赏”“关联”四大艺术过程,其中每个艺术过程中分别设有锚定标准和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比
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比音乐教育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体系和思想,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音乐教育中注重的重点和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将着重介绍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音乐教育思想,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全球音乐教育的多样性和特点。
布苏德音乐教育体系布苏德音乐教育体系是源于德国的一种音乐教育理念,它传承了德国音乐教育的精髓,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布苏德音乐教育体系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重视音乐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布苏德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注重音乐的理论和实践结合。
布苏德音乐教育体系强调,学习音乐应该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架构,而实践能力则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表演和创作。
2. 强调个体差异。
布苏德音乐教育体系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因此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开展,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3. 注重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布苏德音乐教育体系强调,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更在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使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美国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并在二战后传入美国,成为美国音乐教育的主要流派之一。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注重通过音乐游戏和集体音乐演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强调音乐的身体性和感官性,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以音乐游戏为主要教学手段。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认为,音乐游戏是最适合儿童的音乐教学方式,通过音乐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情感投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2. 注重身体性和感官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认为,音乐是一种身体性和感官性的艺术,教学应该注重学生身体的参与和感官的体验,使学生能够通过身体和感官来感受音乐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中小学音教育的模式摘要:多模式就是其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
当代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题又是什么呢?答案为:“创造”就是其主题。
本文——“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将对当代美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及其成因作一简要的分析,以期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有所裨益。
一、“分散”导致音乐教育的多种模式美国是一个教育行政权高度分散的国家。
它有50个州,州以下为县。
从教育体制上讲,州以下设学区。
全国共有600多个大学区(中小学生万人以上),3000多个中等学区(中小学生2500至10000 人), 12000多个小学区(中小学生2500 人以下),学区的教育权利机关是教育委员会,负责制订教育政策和教学计划(含各科教学大纲)。
美国联邦教育部对各州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并没有统一的规定。
各州可以制订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但这种计划与大纲是非粗略的,对各个学区只具有指导性,并不具有指令性。
只有学区才是真正的教育实体。
哈佛大学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在其《中美艺术教育的区别》一文中这样写到:“美国教育的高度分散与此(中国)形成鲜明对照,50个州的方针各不相同,有时16000个学区也各行其事,这造成了很大的自主权。
差异不仅被容忍,而且受到鼓励,地方性也受到尊重。
正因为教育行政权的如此高度分散,再加上多种民族,多种文化的背景,因而,导致中小学教育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音乐教育模式自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
在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众多模式中,如下几种占有主导地位:即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和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等。
这些教学模式既各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又相互交融混合,它们交相辉映,使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园地呈现出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景象。
上述几种音乐教育模式虽多系外来的,但由于与美国的实际结合紧密,早已被兼容、吸收成为美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当把它们看作是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
二、“创造”成为多种模式的主题思想美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模式甚多,从表面上看,会觉得五花八门,甚至会感到杂乱无章。
如前所述,16000多个学区的音乐教学大纲都不一样,教材也是多种多样,甚至学校与学校,乃至同一学校不同教师所采用的教材、教法也不尽一致。
然而,我们从这表面的混乱中却不难看出它内在的秩序,在这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个主题——创造。
我们认为,以创造为主题的音乐教育模式必定是鼓励儿童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创新的模式,而决不是要儿童只作被动地模仿的模式。
以下,笔者就几种当代美国的音乐教育模式与创造主题作一简析。
1.奥尔夫教学法与创造卡尔·奥尔夫(Car Orff)的儿童音乐教育方法是一种重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方法。
其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儿童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
儿童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来掌握一些音乐的词汇:谈话、运动、唱歌、演奏和玩耍。
该教学法并不要求很快就能教会学生歌唱、奏乐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接触音乐实践。
奥尔夫认为如果学生能唱得好、奏得好,首先要使他们喜爱音乐,要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融合到音乐中去。
不要求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去进行不折不扣的模仿,而是要求师生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共同来形成一些新的东西。
一堂成功的奥尔夫课往往会给人以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它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幻觉,即感受音乐似乎并不费力,在轻松愉快的玩乐中,顷刻之间即可产生美妙的感受。
参与者(学生)虽然并没有很多的技巧或理论背景,却也能创造自己的音乐。
孩子们在奥尔夫教学法的训练过程中能够经历着一种通常只有专业音乐家才有的合奏感。
简言之,奥尔夫教学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音乐活动、用元素性的音乐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这一教学法从德国传入美国后,受到美国音乐教育界欢迎。
他们将此教学法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在固有的奥尔夫乐器中又加入了一些美洲和非洲的民间乐器,在教学中既坚持了奥尔夫教学法的精神原则,同时也使这一教学法本土化,使之成为美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柯达伊教学法与创造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是一种民族的、全民的音乐教育思想,他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匈牙利的民族素质,主张通过音乐让孩子们形成创造性并丰富其生活。
柯达伊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1)培养音乐文化水平——用传统音乐语言思考、读写和创作的能力。
(2)通过使用学生自己祖国的民间音乐遗产给予他们一种文化认同感,通过本民族的民间音乐知识进一步了解其他民族和文化。
(3)提高所有学生的表演能力——在班里、在合唱队里演唱、参加重奏团与管弦乐队——把参加集体音乐活动作为丰富生活的一种方法。
(4)让全世界伟大的音乐作品成为学生的财富。
为达到上述目的,柯达伊强调每课时必须集中于若干不同的音乐目标,如:齐唱和分声部唱;乐谱的读写;练耳、内心听觉、记忆技能;识别、使用曲式;随音乐运动;听赏音乐;即兴创作。
显然,作为最高阶段的创作是该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柯达伊教学法传到美国后,得到了美国的一些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采纳,其中包括T·巴赫曼,L·乔克西,M·H·理查兹和D·培根。
巴赫曼博士把柯达伊教学法与美国的音乐教育实际相结合,在向儿童介绍记谱法时用一线谱的方法进行,其余几条线待必要时再导入。
他把节奏从旋律中分离出来,通过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节奏而进一步强调节奏(正是这导致人们将柯达伊教学法与奥尔夫教学法结合运用)。
他很重视用听写发展儿童的音乐记忆,尤其是重视音乐创作的教学。
他认为,“如果儿童熟悉音乐写作,他们就能更好地掌握照谱演唱音乐。
使儿童在初期就意识到他们所学的音乐能由他们自己或其他人表演。
”在使用柯达伊教学法的唱歌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美国人在实践中还非常重视使用黑人灵歌这一带有很强的即兴性的演唱形式,使学生的音乐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与奥尔夫教学法一样,柯达伊教学法已成为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方法。
美国人还将二者结合使用,形成了以发展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的柯达伊——奥尔夫教学法。
正如迈克尔·L·马克所说“两种方法彼此强化,使儿童更富有创造性,更理智地学习音乐。
3.达尔克罗斯教学法与创造爱米尔·雅克·达尔克罗斯(Emile Jaques - Dalcroze)所创立的教学法传人美国已久,现在该教学法在美国仍非常流行。
这是一种以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及创造性为目的的教学法。
虽然人们常常以为体态律动就是达尔克罗斯教学法,但实际上这仅仅只是其三大内容之一。
该教学法的另外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视唱练耳和即兴演奏。
在体态律动的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地运动,教师(有时是学生)用钢琴即兴演奏。
学生通过走、跑、跳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
这就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视唱练耳课上,要求学生用唱名演唱音程和歌曲,尤其重要的是要进行声乐的即兴演唱,这种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视唱练耳”课与传统的专业视唱练耳课是有极大的差别的。
即兴演奏多在大钢琴上进行,也可在其他乐器上进行,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形成与对音乐进行体态反应的自由,学生进行任意速度的即兴表演练习。
达尔克罗斯甚至在理论课上也采用了这种即兴演奏的方法,他让学生即兴演奏旋律或旋律片断,作为发展他们对音程的理解的一部分,并帮助他们熟悉和声。
凡此种种,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对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目的非常明确。
因此,自1915年前后此方法从瑞士传到美国以后,至今仍盛行于美国各地中小学,并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衍,形成为一种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
4.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与创造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是真正产生于美国本土的一种教学法。
它是根据著名的《曼哈顿维尔音乐教学大纲》中的“螺旋形上升素质培养大纲”而开设的课程,最初是作为专业音乐学习的一门课程(包括七个方面的素质培养:乐音、节奏、旋律、和声、曲式、调性、结构。
音高、音色、力度都包括在乐音内).后来推广到非专业的音乐教育领域,而且发现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使用该教学效果更好。
由于该教学法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美国人又直接称之为“发掘创造力教学法”。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几条:(1)教学思想。
彻底改变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法,通过自觉乐感的培养,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以适应新的工业革命浪潮。
(2)教学内容。
综合音乐史与音乐理论知识进行素质训练(五方面素质,十六个周期)。
(3)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引导者,发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帮助他们产生创造的欲望,实现创造的结果。
(4)课堂结构。
自由探索,引导探索,即兴创作,有计划即兴创作,巩固概念(五个环节)。
(5)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的教学活动为六个方面:(1)听觉——素质训练的基础,探索的工具,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探索的意义和乐趣。
(2)演出——发挥学生的独立见解和艺术创造,不强求最后的统一。
(3)指挥——各种素质的综合反应,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指挥的机会。
只要能表现音乐,不追求指挥技巧。
(4)创造——即兴创作和有计划的即兴创作。
作品不受任何程式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创新。
(5)与(6)为分析和评论估价——对学生的发现、创作、演出随时作好的记录并录音,及时放给学生听,组织分析和评价,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思维能力,使已获得的知识得到延伸、归纳和综合。
上述活动、能鼓励学生自己就音乐的综合理解和知识作出判断,并积极参与音乐创造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音乐分析与创作的能力及经验。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已成为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为培养和提高美国国民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除以上教学法以外,在美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所使用的还有卡拉博——科恩教学法;铃木的天才教育方法;流行音乐的教学法(主要为爵土乐教学)等教学模式。
无论何种模式的音乐教学法,均贯穿着“创造”这一主题。
在此,还应一提的是爵士乐的教学法。
爵士乐是美国对世界音乐文化做出的杰出的贡献,应该称为真正的美国民族音乐。
从40年代起,爵士乐的性质开始发生了变化,它由普通的娱乐音乐转向智力音乐,即演奏者更追求主观化的即兴演奏。
这种新型的爵士乐所采用的旋律、节奏以及和声同流行音乐非常不一样,这标志着爵土乐已脱胎换骨,开始告别流行音乐,同时,它也告别了原有的大部分普通听众。
就在爵士乐由俗入雅而曲高和寡、其演出走人不景气的低谷之时,教育家们却正好看中了其即兴演奏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这一大优点,渐渐将它纳入音乐课程,爵士乐得以在校园复兴。
1968年,全美爵土乐教育工作者协会宣告成立,这被认为是对著名的国民音乐教育会议——唐哥伍德会议精神(创造性教育的精神)的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