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练习及答案
八下语文花开阅读参考答案
![八下语文花开阅读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6e09077cd184254b353587.png)
《八年级下语文花开》参考答案课文同步练习答案第1课走一步,再走一步1.①chuò;②lín xún;③xuàn;④hǎn;⑤jiè;⑥níng2.①灰;②啜;③豪;④苍3.C4.①片;②座;③个;④条5.提示:运用比喻,句子通顺,前后一致,形象生动即可。
6.①(心理)描写;这句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地表明“我”当时已经被吓傻了,既有点夸张,又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②议论;点明全文的主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将困难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它。
7.①指言谈、行动超出平常,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②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8.乞丐拾金不昧的美德和女士的善良慷慨。
9.既指作者小时侯跑到果园去捡被风从树上吹落的水果,也指那枚滚落到乞丐面前的硬币。
10.示例:人家落难时,我们不能趁火打劫,只有别人丰收时,我们才可以分享他人的“风落之果”。
或:对待处境不佳的人,我们有时要以善良之心,给对方以“风落之果”的赠与。
11.要点:这是爸爸对“我”的劝告,也是我脱险的行动过程,也是我的人生感悟,说明要向困难挑战,才会战胜困难。
以此为题有形象性、动态感,并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12.“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迈步。
这个词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
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愿意,表达效果不好。
第2课:《在山的那一边》1.秘;惑;腾;痴;幻;瞬2.①幅;②副;③付;④符3.依次是:规规矩矩、清清楚楚、仔仔细细、踏踏实实4.上;膛;上;行;上;章;荡5.示例:(粉红)的荷花;(舞动)的莲叶;(晶莹)的露珠;(快乐)的游鱼6.要点: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7.①“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②“枯干”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我”对理想的渴望。
初一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后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cdfbd1be23482fb4da4ca5.png)
初一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一、1.①依依不舍②望眼欲穿
2.①línxuàn②chuòmánɡ
3.①惊奇,诧异。
②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翼翼,谨慎、严肃。
③告诫,教导。
4.B
5.莫顿·亨特美当代少年
二、(一)6.这是脱险后的自慰,对父爱的体验和感激,战胜困难的自豪等的泪水。
7.鼓励、引导“我”,让“我”有自我脱险的勇气和信心。
8.“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
9.做任何事都要着眼于最初的那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直到达到目的。
首先要有勇气和信心,无论怎样的困难和危险,只要把它分解开,就一定能克服。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参考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参考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315bf551ed9ad51f01df252.png)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参考人教版[1]〕《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经历。
小时候的他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体弱多病。
一天,他与其他孩子爬悬崖,当他好不容易爬到三分之一的高度时,他实在上不去了,而要下去也下不去了。
于是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但是,他后来按照父亲说的方法,一小步,一小步地下来,终于脱险了。
编辑本段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体味重点词语的含义,把握课文内容。
3.缘事悟理,领悟人生道路上再大的困难,只要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就会赢得胜利。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专业心理学家。
曾发表百余篇短文,并著有《宇宙间》《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的故事》等作品,是文化学术界声望很高的专业作家。
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
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
作为上尉飞行员的莫顿·亨特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莫顿·亨特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
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莫顿·亨特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
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
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一步又一步,终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地。
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3d1e7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2.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第一部分积累运用一、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一艘.(sōu)引荐.(jiān)矛盾.(dùn)咧.嘴(liè)B.吾.辈(wǔ)桅.杆(wéi)逗.弄(dòu)吓唬.(hǔ)C.弗.能应(fú)龇.牙(zī)航.行(hánɡ)钩.住(ɡōu)D.荣誉.(yù)帽.子(mào)撕.扯(sī)输赢.(yín)二、看拼音写词语。
shū yíng cā shìcè luè tuī jiàn()()()()máo dùn róng yù dă quán jì cè()()()()三、形近字组词。
刊()峰()署()毒()灼()刑()烽()暑()霉()钓()四、根据课文内容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________平________静②________不得③心________胆________ ④龇牙________(2)写出词语①的反义词:________。
词语①中“平”和“静”是一对近义词,像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a.这一天________,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b.孩子________,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
c.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________,光着头站在那里。
五、根据句意,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利:①好处,跟“害”“弊”相对。
②工具、武器等锋利,尖锐,跟“钝”相对。
③顺利,与主观的愿望相合。
A.吾矛之利 ________B.坐收渔翁之利 ________C.出师不利 ________六、根据意思写词语。
部编版五年级现代文阅读(有答案及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现代文阅读(有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d841abde80d4d8d05a4f37.png)
部编版五年级现代文阅读(有答案及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别轻看一小步8岁那年,伯森·汉姆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从此,伯森·汉姆患上了恐高症。
伯森·汉姆的曾祖母——94岁的格瑞斯听说了孙子的情况后,一着急,竟然从一百公里外的葛拉斯堡罗徒步赶了过来。
格瑞斯的这一举动无意间创造了()近百岁的老人徒步百里的吉尼斯纪录。
一位记者问格瑞斯:当你徒步而来的时候,你是否因年龄关系而动摇过?老太太笑着说:“小伙子,()气跑一百公里也许需要勇气,但是走一步路是不需要的。
只要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百公里也就走完了。
”格瑞斯的这句话,深深震撼了伯森·汉姆幼小的心。
他开始给自己制订了()训练计划,决定一步一步挑战曾经不敢逾越的高度。
伯森·汉姆先是在附近的楼房训练,第一天,他爬了10个台阶,第二天,他爬了11个台阶,半年后,他就已经能够轻松地爬上四楼的阳台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伯森·汉姆在爬楼梯锻炼中,竟然喜欢上了攀爬这种运动。
1983年,他徒手登上纽约帝国大厦,在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的同时,也赢得了“蜘蛛人”的称号。
有人问伯森·汉姆,成功的诀窍是什么?伯森·汉姆微笑着说:“别轻看一小步,成功,不过是无数个一步!所以,我战胜的只是无数个一步而已。
”(1)将下面表示数量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
一棵一口一个一位(2)画线句子中的“这句话”具体指的是什么?(3)对作者在本文中述说得出的道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先说自己患有恐高症,再说自己制订攀爬计划,最后说自己成功了。
B. 先由曾祖母的“只要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百公里也就走完了”在伯森·汉姆身上发挥作用,最后得出“别轻看一小步,成功,不过是无数个一步”。
(4)在你身上有过“别轻看一小步,成功,不过是无数个一步”的经历吗?请结合实际的例子简要地说一说。
【参考答案】(1)一棵;一位;一口;一个(2)只要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百公里也就走完了。
2020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09 记叙文阅读之标题含义及作用(解析版)
![2020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09 记叙文阅读之标题含义及作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17a89de009581b6bd9ebcd.png)
专题09 记叙文阅读之标题含义及作用(解析版)一、主要考点:记叙文阅读中标题的作用及含义的题主要出现在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助于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因此,对标题的分析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一个热门的知识点。
一、在中考考卷中常出现形式:(一)含义类:(1)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2)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二)作用类:(1)为什么以此为题?(2)试分析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
二、由上的此类题出现形式,可以看出此类题主要考查标题的深层含义及作用,把握了标题的深层含义及作用就能拿到分。
那么,该如何找到标题的深层含义呢?常考的作用又有哪些呢?【如何解标题深层含义】例1:《走一步,再走一步》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深层含义: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字“走”,联系文章内容看文题指的是:全文写“我”爬上悬崖却恐惧得不敢爬下来,后来是在父亲指点鼓励下“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结合文末主旨句分析,“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因此文题具有更深层的含义,暗含人生哲理。
总结:关键词语含哲理。
例2:《爸爸的花儿落了》表层含义: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花儿落了”文题一语双关。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结合文末主旨句揣摩标题深意,“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因此文题也暗含着另一层含义:我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总结:“人”“物”同一象征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四单元测试卷及详细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四单元测试卷及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0d506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5.pn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四单元测试卷及详细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姓名:成绩: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酝酿.﴾lián g﴿黄晕.﴾yùn﴿发髻.﴾jì﴿栀.子﴾zhī﴿B.唱和.﴾hé﴿肥硕.﴾shuò﴿鳊.鱼﴾biān﴿乌桕.﴾jiù﴿C.寥.阔﴾liáo﴿枯涸.﴾gù﴿清洌.﴾liè﴿梦寐.﴾mèi﴿D.澹澹..﴾dàn﴿耸.峙﴾sǒn g﴿栖.息﴾qī﴿禅.心﴾chán﴿2.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作品风格豪迈悲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留有《白氏长庆集》。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3.下面没有使用对偶的一句是()(3分)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3分)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5.诗词默写:(4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6.在下列括号中填成语,表示前后两个字之间的变化关系。
(2分)例如:念→(有口无心)→含百→()→弼忡→()→性7.说出下面的对联中所隐含的年龄:(2分)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小学阅读理解《走一步,再接着走一步》练习(含答案)
![小学阅读理解《走一步,再接着走一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56a3d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2.png)
走一步,再接着走一步1983年,恐高症患者伯森·汉姆徒手攀登,登上了400多米高的纽约帝国大厦,创造了吉尼斯纪录。
汉姆94岁的曾祖母闻讯后,特意从100公里外的葛拉斯堡罗徒步赶来,老人要以这样特殊的方式,给曾孙的创纪录庆祝活动添彩。
在不经意间,她竟又创造了一个耄耋老人徒步百公里的世界纪录。
《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在采访老人时,问她在徒步而来时,是否因为年龄等原因动摇过?老人一脸轻松道:“小伙子,一口气跑100公里,那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只要你走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一步接一步,100公里也就走完了。
”在1984年和1986年的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和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均夺得冠军。
当记者请他谈谈经验时,性情木讷,不善言谈的山田本一的回答跟谜一般:用智慧战胜对手。
令人不得要领。
10年后,这个谜才被揭开。
山田本一在他的一本自传中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上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
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冲向第二个目标,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起初,我并不懂这个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
结果我跑了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
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人人都可以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只要你“走一步,接着再走一步……”再高的峰巅也在脚下,再远的目标也在眼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耄耋..老人( ) 性情木讷.( ) 疲惫不堪.( )2.把下列句子改成加问号的句子,句子意思不变。
①小伙子,一口气跑100公里,那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
②只要你走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一步接一步,100公里也就走完了。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练习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39b365d561252d380eb6eaf.png)
《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练习一、课内阅读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
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杰里和爸爸的喊声。
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
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
”他用非常正常、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
这个你能做到。
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
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
“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
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
“看到了。
”我回答。
“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
这就是你要做的。
它就在你下面一点。
你能做到。
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
相信我。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
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
“很好。
”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
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
这就是你要做的。
只要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
”我照做了。
“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
”再一次,我做到了。
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
突然间,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1.用波浪线划出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在文段中所起的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阅读随堂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阅读随堂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81d400804d2b160a4ec00c.png)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阅读随堂练习(含答案)《走一步,再走一步》读“我从石架向下望,……文末。
”读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我内心感受的语句。
并说说其作用。
词句略。
作用:刻画人物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
2、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
说说其作用。
作用:渲染紧张的气氛,点明时间,表明情况更危急,突出我的处境困难。
3、父亲先指导我迈出第一不步,为什么,你对此有什么启发?因为只要迈出第一小步,就有了信心,这是非常重要一步。
启发:4、文中父亲的做法,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赞同。
他的这种做法,能让孩子经历磨炼,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5、文中两次“哭泣”各是什么原因?前者是因为极度恐惧而哭泣,后者则是因为脱险后激动,喜悦而哭泣,也有对父亲的感激的泪水。
6、文中说“感到前途茫茫”又说“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既然说“前途茫茫”又说“抵达所要到的地方”这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
他明确知道要到达的地方,(人生目标),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到达(如何才能实现)。
所以这样说。
7、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分析一下,这一形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他教子有方: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给孩子出主意,给孩子历炼的机会,增强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8、简要概括这一部分内容,不超过20字。
在父亲的鼓励的指导下,我一步一步从山崖上走了下来。
9、当我迈出第一步时,我的恐惧心理克服了吗?从文中找个词说明一下。
没有。
“似乎”、“小心翼翼”、“探”表明了这一点。
10、从文中找出我心理变化的句子,说说变化的原因。
1)顿时有了信心。
(萌发信心)2)我信心大增。
3)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变化原因:这些变化和父亲的鼓励的指导下产生的。
11、你认父亲的哪一点值得你赞赏?说说理由。
他具体指导孩子成功顾家出第一步。
理由:这样作做能使孩子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激发他的独立走向成功。
12、想想文中的父亲为什么让孩子“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只要想着距离有多远,就会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勇气和力量。
语文花开八上答案
![语文花开八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01228c2f60ddccda38a0fa.png)
语文花开八上答案篇一:八下语文花开阅读参考答案《八年级下语文花开》参考答案课文同步练习答案第1课走一步,再走一步1.①chuò;②lín xún;③xuàn;④hǎn;⑤jiè;⑥níng2.①灰;②啜;③豪;④苍3.C4.①片;②座;③个;④条5.提示:运用比喻,句子通顺,前后一致,形象生动即可。
6.①(心理)描写;这句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地表明“我”当时已经被吓傻了,既有点夸张,又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②议论;点明全文的主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将困难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它。
7.①指言谈、行动超出平常,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②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8.乞丐拾金不昧的美德和女士的善良慷慨。
9.既指作者小时侯跑到果园去捡被风从树上吹落的水果,也指那枚滚落到乞丐面前的硬币。
10.示例:人家落难时,我们不能趁火打劫,只有别人丰收时,我们才可以分享他人的“风落之果”。
或:对待处境不佳的人,我们有时要以善良之心,给对方以“风落之果”的赠与。
11.要点:这是爸爸对“我”的劝告,也是我脱险的行动过程,也是我的人生感悟,说明要向困难挑战,才会战胜困难。
以此为题有形象性、动态感,并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12.“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迈步。
这个词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
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愿意,表达效果不好。
第2课:《在山的那一边》1.秘;惑;腾;痴;幻;瞬2.①幅;②副;③付;④符3.依次是:规规矩矩、清清楚楚、仔仔细细、踏踏实实4.上;膛;上;行;上;章;荡5.示例:(粉红)的荷花;(舞动)的莲叶;(晶莹)的露珠;(快乐)的游鱼6.要点: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7.①“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666d6427284b73f242506d.png)
《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练习第一课时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耸立( ) 峭壁( ) 纳罕( ) 头晕目眩( )嶙峋( ) 啜泣( ) 迂回( ) 小心翼翼( )2.词语积累⑴耸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峭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迂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_______:(因遭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
⑸ _______: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⑹ _______ :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3.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____(教训训诫 )。
②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____(注视凝视)着我。
③我听见有人____(啜泣哭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4.文章运用倒叙的方法,回忆了儿时的我在一个闷热的下午去爬悬崖,中途被弃,进退两难,在父亲指点下,__________,从中得到启示:________________。
重点难点探究(一)典型例题探究点一:理解文章内容例题1:‚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解决这个困难的关键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首先要通读文章,理清文章主要围绕那些内容来写的,然后再来分别概括。
答案:‚我‛和小朋友们在游戏中,不经意地爬上了一堵垂直的峭壁,下不来,‚我‛很恐惧,伏在岩石上不敢动弹。
暮色中父亲用手电筒照着,引导‚我‛一步一步地走下悬崖。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化整为零,将一个大困难转化为一个个小困难,一个个自己稍作努力就能解决的困难。
在解决这些困难中,‚我‛逐步树立了信心,直至信心大增,直至克服了困难。
点拨:仔细阅读课文,找准问题所要的段落,概括回答。
探究点二:理解感悟例题2:你对父亲找到‚我‛后不上山崖去接‚我‛是如何理解的?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深层理解,细读父亲怎样教‚我‛下来,从中感悟其中的道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名校第一单元课外阅读拓展练【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名校第一单元课外阅读拓展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c4619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b.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外阅读拓展练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快速公交系统(简称“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其有专门的车道,投资及运营成本比轨道交通低,而运营效果接近于轨道交通。
它是一种既保持轨道交通特性(运营速度快),同时又具备普通公交的大容量、灵活性强、高性能、低排放、便利快速等优点的公共交通方式。
材料二:武汉BRT 2号线,西起高新大道佳园路口,经佳园路往南,再沿高新二路往东,止于豹溪路。
线路长约8.7公里,设车站11对。
通车后,将与目前运行中的雄楚大道BRT对接,形成总长22.3公里的“路面上的地铁”。
1.材料一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读材料,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3分)A.“BRT”指的是快速公交系统,具有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便利等特点。
B.武汉BRT 2号线西起高新大道佳园路口,东到豹溪路。
C.材料二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武汉BRT 2号线的相关情况。
D.“路面上的地铁”是说快速公交系统是在路面上行驶,却具有地铁(轨道交通)的运营速度。
3.结合材料内容和日常生活,分条说明武汉BRT 2号线开通有哪些好处。
(至少两条)(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七上语文花开答案(全部答案)
![七上语文花开答案(全部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98ce55f01dc281e53af043.png)
《语文花开》(七上)参考答案课文同步练习答案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一、1.秘;惑;腾;痴;幻;瞬2.①幅;②副;③付;④符3.依次是:规规矩矩、清清楚楚、仔仔细细、踏踏实实二、4.上;膛;上;行;上;章;荡5.示例:(粉红)的荷花;(舞动)的莲叶;(晶莹)的露珠;(快乐)的游鱼6.要点: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7.①“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②“枯干”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我”对理想的渴望。
8.示例:“小草”象征顽强的生命,“蜡烛”象征无私的奉献,“太阳”象征光明。
9.绘声绘色;看法:能针对此类语言现象,写出明确的看法即可。
理由:赞同的理由,可以是巧妙利用谐音,言简意丰,引人人胜等。
反对的理由,可以是滥用成语,语言不规范,容易误导等。
(如联系实例辩证分析也可)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1.①chuò;②lín xún;③xuàn;④hǎn;⑤jiè;⑥níng 2.①灰;②啜;③豪;④苍3.C 4.①片;②座;③个;④条5.提示:运用比喻,句子通顺,前后一致,形象生动即可。
6.①(心理)描写;这句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地表明“我”当时已经被吓傻了,既有点夸张,又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②议论;点明全文的主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将困难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它。
二、7.①指言谈、行动超出平常,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②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8.乞丐拾金不昧的美德和女士的善良慷慨。
9.既指作者小时侯跑到果园去捡被风从树上吹落的水果,也指那枚滚落到乞丐面前的硬币。
10.示例:人家落难时,我们不能趁火打劫,只有别人丰收时,我们才可以分享他人的“风落之果”。
或:对待处境不佳的人,我们有时要以善良之心,给对方以“风落之果”的赠与。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2020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2020](https://img.taocdn.com/s3/m/73fdf5c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a.png)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2020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2020《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本题着眼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中心意思。
既练朗读,又练说话。
朗读要以“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三点要求给予指导和评价。
本文蕴含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二在下边两种情况下,你将分别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一下。
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本题让学生走进课文,培养患难与共的爱心,同时激励勇敢精神。
本题又是口语交际训练,应热情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自由言说,教师可因势利导。
三生活中难免遇到过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张贴在教室里。
本题结合课文,引导学生总结人生经验。
这既是练笔活动,又是交流活动。
没有字数规定,但宜短小精悍。
书写标题,设计花边要求美观。
张贴,布置专栏,可指定若干同学,负责编辑。
《紫藤萝瀑布》一朗读全文。
试用你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本题除练习朗读外,意在联系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课文的主要哲理。
本题提倡个性化阅读,各人的经历见闻不同,对这句话的体会也能够有深有浅,有自己的侧重点。
二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持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初中各年级记叙文阅读专题系列辅导一:内容概括与命题理解(含答案)
![初中各年级记叙文阅读专题系列辅导一:内容概括与命题理解(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e2ab5ef12d2af90242e668.png)
记叙文阅读专题系列学习辅导(一)一、基本考点与答题方法(例略,可酌情以例探究)(一)内容概括,整体把握。
常见题型有:1.文章围绕“××”叙述了哪几件事或写了“××”人的几件事。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简要概括某段(或某段到某段)的内容。
4.请以“××”为线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5.根据本文的故事情节,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6.联系全文,说说“××”的原因。
答题方法:1.概括事情: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干什么怎么样);2.概括内容:可按以下方式组织语言:谁(在何时何地)+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3.概括情节:情节=主要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一般是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各部分内容。
划分情节要看过渡。
时间的变换、地点的转移、人物感情的变化、人物的转换等,往往是划分的依据。
划分时要看这些过渡的句子。
概括方法一:小标题式概括。
概括方法二:表述式概括。
(适用于较短篇幅或试题)针对情节各部分内容,用具体的语言进行概括。
特别是对高潮、结局内容概括的考查较为常见。
概括时,一般要求用简洁、完整的句子。
概括方法三:根据中心句或过渡句来概括。
(一般结构思路清晰的文章采用)①熟练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可以找段落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对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②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的提示概括主要的故事情节(表格式或填空类试题)。
例1、河南中考题《父亲的长笛》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4分)①父亲爱吹长笛,经常吹给女儿听。
②父亲因女儿讨厌、制止他吹长笛,所以不在家里吹长笛了。
③父亲因女儿扔了他的长笛,从此不再提长笛的事儿。
④父亲因女儿给他飞来新长笛,又吹起了长笛。
例2、广西梧州中考题《父亲和那道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七年级上册现代文课内语段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现代文课内语段阅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82f7050740be1e650e9a8e.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课内文段阅读(含答案)《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5~10题。
①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
我听见有人_________(啜泣、哭泣),正_______(纳罕、纳闷)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_______(恐惧、害怕)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③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④“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⑤“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⑥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⑦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⑧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⑨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5.将①②段空缺处填上合适的词。
6.第③段画线处运用了_______描写。
7.第④段中画线句与下文哪句照应?8.写出在父亲的指导下,我每往下爬一步的心理感受。
9.第⑨段中你认为哪一句能揭示文章主旨,请写出来。
二、“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练习(一)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练习(一)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2b4fe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a.png)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练习(一)及答案14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积累运用1.下面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啜.泣(chuò)峭.壁(qiào)耸.立(sǒnɡ)B.蓬.乱(pénɡ) 颤.抖(zhàn)嶙峋.(xún)C.凝.视(nínɡ) 嘲.笑(cháo)目眩.(xuàn)D.摔.死(shuāi)动弹.(tɑn) 翼.翼(yì)2.下列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悬崖:高而陡的山崖耸立:高高地直立B.呻吟:指人因痛哭而发出声音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C.抽噎:一吸一顿地哭泣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D. 安慰:使心情安适闪烁:比喻说话躲躲闪闪,吞吞吐吐3.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莫顿•亨特是美国作家。
B.“我”在伙伴的怂恿下爬悬崖。
C.伙伴们勇敢地一个接一个地爬了上去。
D.我终于爬了上去并跟他们一块艰难地下来了。
4.填空。
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国作家,选自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我往下看,但是却感到阵阵晕眩”至结尾,完成后面问题。
5.请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6.请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
时间在慢慢地过去。
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
7.面对危险,父亲只是说了“现在,下来”“要吃晚饭了”这样简单的语言,怎样理解父亲的用意?8.写出在父亲的指导下,“我”每往下爬一步的心理感受。
9.结尾段中你认为哪一句能揭示文章主旨,请写出来。
(二)类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①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
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被冻住了。
一屋的跺脚声。
②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这时挤进教室。
③“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④“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
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参考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参考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315bf551ed9ad51f01df252.png)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参考人教版[1]〕《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经历。
小时候的他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体弱多病。
一天,他与其他孩子爬悬崖,当他好不容易爬到三分之一的高度时,他实在上不去了,而要下去也下不去了。
于是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但是,他后来按照父亲说的方法,一小步,一小步地下来,终于脱险了。
编辑本段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体味重点词语的含义,把握课文内容。
3.缘事悟理,领悟人生道路上再大的困难,只要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就会赢得胜利。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专业心理学家。
曾发表百余篇短文,并著有《宇宙间》《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的故事》等作品,是文化学术界声望很高的专业作家。
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
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
作为上尉飞行员的莫顿·亨特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莫顿·亨特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
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莫顿·亨特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
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
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一步又一步,终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地。
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一步再走一步
①时间在慢慢地过去。
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隆临。
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
我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
②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
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杰里和爸爸的喊声。
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
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③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
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
”他用非常正常、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
④“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⑤“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
⑥“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⑦“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因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
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
“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
⑧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
“看到了。
”我回答。
⑨“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
这就是你要做的。
它就在你下面一点。
你能做到。
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
相信我。
”
⑩这看起来我能做到。
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
“很好。
”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
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
这就是你要做的。
只要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
”我照做了。
“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
”再一次,我做到了。
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
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物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此后,在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付--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我提醒自己
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客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自己的目标。
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
69.请结合选段内容,概括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70.从描写的内容看,第①段画线句属于哪种描写?有何作用?
71.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①3段画线句的理解。
【答案】
69.恐惧害怕——谨慎面对当下——成就感,骄傲
70.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突出了等待的漫长,烘托我内心的恐惧无助。
71.示例一: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危险,只要学会把大困难化整为零,然后服,最终就能摆脱困境。
示例二:目标远大可能导致畏难情绪甚至逃避,不要去想最远的目标,而是从最切做起,一步步获得成就感,最终实现远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