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药学》之管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6
wenku.baidu.com10
如: 发汗解表
随汗而
汗之表证。 散寒解表
强,多
的表证。 祛风解表
表证均 2020/12/16
通过发汗,使邪 解,多用于无
药性温热散寒力 用于寒邪较重
祛风力胜,故凡
11
以药物功效及作用特点为纲,实施 “比效归纳”式学习方法,是理解析
别、 综合掌握、学以致用的关键。 对于复杂的事物,没有比较,就难于
③善温阳化气
痰饮
以行水湿而治 水肿
奔豚气
15
又如:大黄与芒硝 大黄善荡涤肠胃(大黄蒽醌苷,化
学刺激而加剧,肠蠕动,促进排便);芒 硝擅润燥软坚(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黏膜 吸收,使肠内水分增加,软化燥屎,引起 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而排下溏粪)。两 者同用,刚柔相济(既能加剧肠蠕动,又 能增加肠腔内水分,使燥屎软化),泻下 力增的机理。
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感到乏味难记。 必须在理解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加于记忆:
2020/12/16
7
麻黄辛温发散,主入肺与膀胱经,宣 肺气,开腠理,透毛窍,发汗而散风寒、 解表邪 发汗解表,发汗散寒作用较 强,故 善治风寒感冒重证。
麻黄味辛能散,外开肌腠之郁闭,内 宣肺气之壅遏;又以苦降之性,复肺金肃 降之常 宣肺平喘 可治肺气壅遏的 喘咳证,尤宜于风寒束肺者。
2020/12/16
17
⑷同名而不同种的药物性能的比较归纳。 如川贝母与浙贝母,汉防己与木防
己,川牛膝与怀牛膝,南五加皮与北五加 皮(香加皮)、刺五加,金钱草与广金钱 草,北山楂与南山楂,川郁金与广郁金, 姜黄与片姜黄……等等。
2020/12/16
18
⑸对某些药名相近,科属相同,或功效相 似而不同类药物的性能进行比较归纳。 如黄连与胡黄连,柴胡与银柴胡, 赤
发散风寒药 辛温,发散风寒 主治风寒表证。
解表药 发散风热药 辛凉,发散风热 主治风热表证。
2020/12/16
13
⑵同类药物中,相关药物或药对的性能的
比较归纳。若功用与现代药理联系紧密
者可结合分析。如
解表药中的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
风,桑叶与菊花;
清热药中的石膏与知母,黄连、黄芩
与黄柏,赤芍与丹皮……;

2020/12/16
9
2.在掌握功效时,要区分对因治疗功效( 包含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能、消 除病理产物)和对症治疗功效及它们之 间的关系与各自所针对的主治证。 如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下;
益气、助阳、滋阴、补血;理气、活血、 安神、开窍;消食、利水、祛痰、化瘀等 等。
如止痛、止咳、止血、止呕、止汗。
2020/12/16
16
⑶同源比较。即对来源同一植物,而药用 部分不同,或加工炮制有异的药物之性 能进行比较归纳。 如麻黄根与麻黄,肉桂与桂枝, 桑白
皮与桑枝、桑叶,枳实与枳壳,青皮与橘 皮,茯苓与茯神,青木香与马兜铃,竹茹、 竹沥与天竺黄,熟地与生地,炮姜与干姜、 生姜,胆南星与天南星,生大黄,制大 黄,酒大黄与大黄炭……等等。
2020/12/16
4
本人认为:
1.除仔细观察相关药物的实物标本、音像
制品、图谱等多媒体教具外,还要结 合
教学进度到药圃、药馆对相关药物进 行
辨析,来刺激视听,增加感性认识。
2.了解药物命名的相关传说、故事等,诱
发学习兴趣。
类如:何首乌(能嗣)、使君子、杜仲、
2020/12/16
5
威灵仙: “威喻其性——猛急, 灵喻其效——灵验, 仙喻其神耳——善行”;
麻黄外开毛窍,散肌肤之水湿;上宣
2020/12/16
8
肺气,通调水道;下走膀胱 利水消肿。
善治风水证。
若改用“妈忙得真辛苦,热得汗流满
面,气急流尿”这相应的谐趣语言,就好
记得多了。
又如解释其“利水消肿”的机理,若 只
从“肺为华盖,麻黄可开肺郁,通调水道
而利水”,虽道理充足,但不易记忆,而
联想“提壶揭盖” 这斟茶的生活常识,
泻下药中的大黄与芒硝;
补虚药中的人参与黄芪,杜仲与续
断,天冬与麦冬,龟甲与鳖甲……。
2020/12/16
14
辛温 发汗 解表 风寒 表证
2020/12/16
①发汗力强—表实证
麻黄—辛散苦泄, ②平喘—肺气壅遏之
宣散肺郁
咳喘
③利水—风水证
(通调水道)
①味甘,发汗力不及麻黄,
表实、表虚均宜
桂枝 ②善温通经脉而治寒凝血滞诸痛证
学习《中药学》之管见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充分认识学习《中药学》的重要性,
激发学习热情。
1.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辩证论治:理、法、方、药
2.药是治病的武器,是方剂学和临床各学
科的基础。
⑴ 与中医基础学的关系:
中基:脏腑 寒热 表里 虚实 痰
中药:归经 四气 升降 补泻 化痰
五色五味入五脏
鬼督邮(徐长卿)——专治邪病 (奇难杂症);
定风草(天麻) ——息风止痉 乌梅与“望梅止渴”等等。
2020/12/16
6
中药功效是联系中药主治(应用)和 性味归经的枢纽,因此是学习中药学的 重点内容。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每味药的功效。 可按自己习惯用歌诀式、诣趣式语言增 强记忆。如 麻黄:“辛微苦温,功能发汗解表,
识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理出头绪分出 纲目,找到规律(共性)和个性,从而进一 步识别归纳,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便于 掌握及应用。这一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 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决定学习效果好坏 尤2020为/12/16关键的一环。可从下列几方面着手:12
1.必须做好相关药物性能的比较归纳。 ⑴注重每章概述部分的学习,做好其 分类功效、主治证的比较归纳。如
芍与白芍,白术与苍术,羌活与独活,大 黄与虎杖、何首乌,龙胆草与秦艽……等 等。
2020/12/16
19
2.对性味相同,或功效相类似的章节进行
性能的比较归纳。
浮沉
2020/12/16
2
⑵ 与方剂学和临床各学科的关系
辨证、立法
组方
临床实践
中药理论
俗语云:“识医不识药,十医九不着”
⑶ 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⑷ 在现代医药学中的地位
2020/12/16
3
结合实际及药物命名的相关传说、故 事等,诱发学习兴趣。 中药品种繁多,仅典籍记载就有三千
种以上,常用教材亦收载五百种左右,按 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熟悉的约三百余 种,且每种药物项下均具有药物来源,产 地、加工炮制、性味,功效、主治,用量 用法及使用注意等内容。怎样才能使自己 面对这繁杂的东西发生兴趣,学得活,记 得牢,用得上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