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心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画心解

文/徐贤绘画是精神劳动。古人认为“心之官则思”,“心”使用范围极广,除了人体管血液循环的物质心以外,凡绘画中的一切意志、思想、感情的精神活动,都与心有关。故心为创作中主体的艺术思维的作用很重要。画论中的心可以分两大类:一是表现对象的心,一是画家的心。画中要表现对象的心,即不但要画出人物的形体状貌,更重要的是在传神写心,充分表现所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道德品质。

1 心指审美主体的心灵境界,它首先表现在心物关系中,中国传统画论认为主体是由人心感物动情,在物我交融中进入审美境界的。其次,审美之心必先要“涤除玄鉴”,在审美时达到心地的本然状态,然后才能进行审美观照。第三,审美之心可以直接交流,“以心传心”、“心心相印”。第四,审美之心充分地体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整个过程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以心为创作之源。先了然于心,再“用心”去构思取舍。

2 本文以历代有关画著中涉及“心”的画论为理论线索,探讨中国画中关于心是人的精神作用,是绘画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形是心的物质基础,心是形的思想统领。画家之心,要由用心、精心、苦心,逐渐达到不用心的境界。古画上演奏的女子们一、六朝隋唐时代的论心在六朝隋唐时代的画论中,论到心的地方非常多。我们撷取其

中几个有代表性的论心画语录,并进行阐释、解析。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在品评张则时云:“意思横逸,动笔新奇。师心独见,鄙于综采。变巧不竭,若环之无瑞。景多触目。”

3 唐代窦蒙《画拾遗录》评阎立本时云:“直自师心,意存功外,与夫张、郑,了不相干。”

4 画有三师:师古人,师造化,师心。师古是临模,师造化是写生,师心是创作。三者缺一不可,最好是能全面发展。师迹是学习古人,接受传统,师心是内得心源,自己创作。在古代的论画里,既强调师物,也强调师心,如“师心独见”,“灵心自悟”,“直自师心”,“中得心源”,都是主张独出心裁,不假师授,要“独树一帜”,不“依人作嫁”。昔之学者并非只师心而不师迹,不过师迹是学习阶段,师心是成熟阶段。大画家师心多于师迹,小画家师迹多于师心。宋元以前的画家多师心,而明清以来的画家多师迹。绝对师心而不师迹,或绝对师迹而不师心的人恐怕是没有的。会心与心匠相似,它与画的好坏有关系,但并非绝对,会心或心匠虽佳,若技术不佳,仍不能画出好画。画家要有自己独创的方法,风格,个性,然后画坛上才能争奇斗艳,百花齐放。其次则为师物,如“心师造化”,“外师造化”,“经诸目,运诸掌”都是重视写生的。重视写生,才能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熟悉社会,才能画出不违背现实的作品。画家的心和手必须统一。心管思想内容,手管笔墨技巧。只有正确的思想内容,没有熟练的笔墨技巧,手

不应心,眼高手低,当然画不出好画来。另一方面,笔墨技巧虽很高明,但是思想内容却不高明,也画不出好画来。必须“得于心,应于手”。又能“不滞于手,不凝于心”,心手交融,高度统一,方能随心所欲,挥洒如意,不求佳而自佳。心师造化指画家用心灵去师法和感悟客观景物的内在精神

风采,汲取创作原料。语见南朝陈姚最《续画品序'湘东殿下》云:“右天挺命世,幼禀生知,学穷性表,心师造化,非复景行所能希涉。画有六法,真仙为难,王于象人,特尽神妙,心敏手运,不加点洽。斯乃听讼部领之隙,文谈众艺之余,时复遇物援毫,造次惊绝。”5 姚氏将绘画反映生活概括为“立万象于胸怀”,提出了“心师造化”的理论,明确指出了生活是绘画创作的源泉。这不仅表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也表明绘画创作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晚唐张璪进一步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使“心师造化”更为完善。画家除了从客观事物中获得艺术素材,还必须依自己的审美判断,进行分析研究,在自己的思想情感的熔炉中加工改造,这就是“中得心源”。从创作过程中的主客体的关系说,“中得心源”更着重于主体因素的积极发挥。宋人讲“胸有丘壑”,明人讲“丘壑内营”,都是强调主体因素的作用。故“心师造化”,成为中国画家身体力行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创作原则。应目会心优秀的绘画作品能使欣赏者眼见有限的尺幅,而心中体味到所绘山水的无限气势和生机。南朝宋宗炳《画山水

序》云:“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

6 宗炳所谓“应目会心”,即应之于目,会之于心。所说“类”系绘画创作中的典型化方法。作画是先由生活中的自然形象通过视觉反映在脑里,通过加工、取舍、提炼,创造成为艺术形象,表现在画面上。古人认为心是思维器官,故心成为思想、意念、感情的通称。画家眼之所见,心之所想,都能恰如其分地表现。清代王铎题画款:“画理贵得入机,又须意适景和,无事相扰,然后有所会心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指绘画的形象取之于自然生活,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熔铸而成。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初,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张璪画)惊叹之。异其唯用秃毫,或以手摸绢素。因问璪所受,璪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毕宏于是搁笔。”

7 所谓“师造化”即造物,自然天地之称谓。绘画是造型艺术,所画形象(人物、山水.花鸟等)都取之于自然,故首先要师法于造化,以大自然为师,以社会为师,说明艺术来自现实生活,以其为绘画的生命源泉。“得心源”,“心源”本源于佛教术语,是指画家自己心灵的作用,是画家的主观世界。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在成为艺术作品之前,必须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象

与画家主观的情思的有机统一,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有画家的主观情思的烙印。故“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概括了客观形象——艺术意象——艺术形象形成的全部过程,言简意赅,道尽画中三昧,成为千古名言。得心应手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形容绘画技艺纯熟,心手相应;或形容绘画时非常顺手,尽合心意。语本《庄子'天道》:“不疾不徐,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唐代符载《观张员外画松石序》云:“观夫张公之艺非画也,真道也。当有其事,已知遗去机巧,意冥玄化,而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故得于心,应于手,孤姿绝状,触毫而出,气交冲漠,与神为徒。若忖短长于隘度,算妍蚩于陋目,凝觚舐墨,依违良久,乃绘物之赘疣也,宁置于齿牙间哉!”8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云:“予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9 明代沈襄《小霞梅谱》云:“古人寄情物外,意在笔先,兴致飞跃,得心应手。”万类由心“万类”即万物,指自然界中有生命的东西。“由心”即心灵深处,“心”指精神活动和思维活动。“万类由心”强调画家主观情思的作用。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云:“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

11 朱氏认为:画家欲画出自然界有生命的万类事物,必须先“外师造化”,师法自然,提高绘画技巧,才能“中得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