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材习题答案及解析(种群的特征)1
生物必修三《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习题 ,答案
考向一种群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的辨析A1.下列关于动物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B.保持出生率人口就会零增长C.自然增长率主要由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D.各种种群的年龄结构都有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1)统计图(2)曲线图(3)柱形图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2.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A.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3.关于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取样器取样法三种调查方法,叙述中不正确的A A.样方法一般要随机取样B.标志重捕法一般是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D.三种调查方法都可以用来调查种群密度习题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D.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2.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
以下关于样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DA.用样方法调查森林乔木丰富度时应对各样方数据求平均值B.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C.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在植物生长密集处取样D.调查蝗虫幼虫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
造成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A.种群的出生率下降B.害虫的雌性个体减少C.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D.雌虫的生殖能力下降4.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D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牛是一个种群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⑤种群密度的大小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A.①③⑤B.②④C.②④⑤D.③⑤5.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AA.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C.标志物脱落D.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6.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正确的是D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④B.图中的①为出生率,②为死亡率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③D.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迁入率和迁出率7.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动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图解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思维导图+微试题)4.1种群的特征 含答案
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人教新课标)第1节种群的特征【思维导图】【微试题】1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微思考】请从种群的数量特征上分析,某高二(7)班的全体同学是否能算作是一个种群?提示:不能。
因为班级不是一个自然区域,同时它不具有年龄组成、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的数量特征。
2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某农场面积约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方法规律】种群特征在生产中的应用(1)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
(2)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地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
(3)利用性引诱剂诱捕雄蛾—-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
3 2013浙江高考]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名师提醒】(1)性别比例不是1∶1的种群并不一定是一个衰退型的种群,如蜜蜂和蚂蚁等种群。
高中生物课时作业11种群的特征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11 种群的特征新人教版必修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11 种群的特征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11 种群的特征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种群的特征(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62672143】A.种群中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B.一个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C.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D.种群内的个体间经常因食物和空间而发生竞争D[竞争为种间关系,因此种群内的个体间因食物和空间发生的为种内斗争,不是竞争。
]2.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 )A[年龄组成中的衰退型,其年龄组成的种群密度将越来越小,对应于选项A所示图例。
]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07∶1B.近年来,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集中分布D.某种原因导致某害虫种群死亡率升高C[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
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
07∶1,属于对性别比例的描述,A正确。
近年来,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属于对年龄组成的描述,B正确.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集中分布,属于对种群的空间特征的描述,C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4.1《种群的特征
生物 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1.种群概念的理解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即种群是物种存在 的形式。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 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3)两个方面宏 微观 观方 方面 面: :种 种群 群是 是生 生物 物繁 进殖 化的 的基 基本 本单 单位 位
生物 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1)种群的特征是个体不具有的,个体只能 具有性别、年龄、出生、死亡等特征。
(2)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内可以有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 内的个体都为同一物种。
生物 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自主解答] ________ 解析: 12月份未成熟个体为0,说明该种群10月份的出 生率可能为0,A正确;天敌迁入后,未成熟个体和衰老个体 容易被捕食,从而导致该种群年龄结构发生改变,B正确;由 图可知,在不同的季节年龄结构不同,C正确;大量诱杀雄性 个体,影响性别比例,导致出生率下降,最终使种群密度降 低,D错误。 答案: D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生物 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2.年龄组成的曲线图
图甲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 量增加,属增长型;而图乙相反,应为衰退型。
专题4.1 种群的特征-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 Word版含答案
第4章种群和群落目标导航学习要求1.列举种群的特征,并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2.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并尝试建立数学模型。
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4.阐明群落的演替。
知识网络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前导读学习准备一、种群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生物的全部个体。
二、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⑴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⑵调查方法:、。
2.出生率和死亡率⑴概念: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比率。
⑵意义: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的重要因素。
3.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的比率。
4.年龄结构⑴概念:一个种群中个体数目的比例。
⑵类型:、、。
⑶意义:可预测的变化趋势。
5。
性别比例:种群中的比例。
三、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做到。
常用的方法有:和。
破疑解难一、种群概念及其实质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一个种群中有不同年龄的个体;一个种群中可能有外表不同的个体;种群是宏观、群体水平上研究生物的基本单位,种群不等于个体简单累加,种群内个体之间通过特定关系构成一个整体,表现出个体不具备的特征;个体生命有限,而种群一般不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同一区域中往往生活着多个生物种群,不同的种群之间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群体;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1.实习原理: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在一般情况下,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是困难的。
常常用取样调查法来估计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
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2.常用方法植物多采用“样方法”;动物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三、“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有关问题这种方法是在原形示范和具体指导下,让学生完成尝试、模仿性的操作。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后答案和提示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六)练习基础题 1(C。
2(B。
3(B。
4(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拓展题 (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
(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3)肾小管的重吸收。
(4)皮肤。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四)练习基础题 1(D。
2(C。
3(D。
4(提示:因为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细胞代谢本质上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总和。
内环境为这些生化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条件。
当内环境稳态保持正常时,细胞的代谢活动能正常进行;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代谢活动就会受影响。
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拓展题提示:当动物进食高浓度的糖溶液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暂时升高。
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机体加速分泌胰岛素,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调节下,血糖浓度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具体调节机制可参考第2章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内容。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1. 判断(1)×(2)?(3)×(4)?2. 选择 (1)D;(2)D;(3)D3. 画概念图(略)二、知识迁移(1)水是良好的容积,为各种生化反应提供溶液环境;水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水在体温调节方面有作用;水是某些生化反应的反应物;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等(2)说明健康的人体具有维持体内水平衡的能力。
三、技能应用 (1)否(2)血液中的糖分既可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物质,也可来源于其他物质的体内转化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七)练习基础题 1.B。
2.大脑、小脑和脑干。
拓展题 1(b、c、d、e。
2(提示:都表现为电位差,但电流在导线中的传导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而神经冲动的传导主要是靠细胞膜两侧带电粒子的跨膜运动形成的。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23]
高中生物必修123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必修1《分子与细胞》课文中有关问题提示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二)资料分析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
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三)思考与讨论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
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
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
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
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020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4.1种群的特征Word版含解析
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基础巩固1下列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A. 小明同学出生于1997年B. 杨树林中各种植物高低不同、错落有致C. 某地区居民中,20岁以下的人群占60%D. 玉米田中玉米的行距和株距分别为80 cm、30 cm解析小明同学出生于1997年属于个体特征;种群是指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杨树林中的各种植物不是一个种群;某地区居民中,20岁以下的人群占60%是该地区居民的年龄组成特点,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玉米田中玉米的行距和株距分别为80 cm和30 cm是玉米的空间分布特2下面是几个种群的年龄组成图。
哪个种群灭绝的机会最大?( )A AA a C Dr □铀年个禅故■息年个尊数A. 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 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C.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D. 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解析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答案BJ 4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 2 k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
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标记的个体13只。
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A. ①③⑤B.②④C.②④⑤D.③⑤解析内蒙古草原上的牛不一定是同一物种的牛。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生物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和环境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问题探讨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二)思考与讨论1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提示: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图1-2 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三)资料分析1.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高中生物必修三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一、选择题1.—5 B CC CD 6.—10 C CABA 11—12AA二、非选择题13(1)②③(2)自由扩散 6 三(3)②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4)pH值(5)氧气、营养物质等二氧化碳、尿素等14. (1)乙(2)丙(3)甲第2节一、选择题1.—5 B B A C D 6—10BDACC二、非选择题11(1)渗透(或自由扩散)甘油和脂肪酸成分(2)A、B、D (3)皮肤毛细血管壁(4)可逆单向(5)扩散作用和重吸收(6)大分子蛋白质12.(1)自由扩散(2)A→B;D→C (3)大于13.33(4)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5)碳酸盐13(1). 剧烈运动时通过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CO2,CO2会刺激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增强呼吸运动,增加通气量,将CO2不断排出体外,H2CO3的含量减少,体内的pH值就不会因为CO2增加而下降太多。
(2). 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大量的乳酸。
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2CO3,H2CO3是一种弱酸,而且不稳定,易分解成CO2和H2O,血液中增加的CO2会刺激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增强呼吸运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所以血液的pH值变化不大,不发生酸中毒。
(3). 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氧化生成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4). 由于无氧呼吸产生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继续氧化分解需要大量的氧气。
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 —5D BDAC 6.—10 DCAD D 11—12. C C二、非选择题13.(1)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组织细胞(2)a(3)d和a a和d (4)细胞膜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5)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6)CO2、H2O和尿素等14.(1)渗透(2)消化液(3)滤过原尿重吸收(4)汗腺(5)物质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生成的水第二章第一节一、单项选择题1—5DACBB 6—10AADBA 11—15DABDB 16—20BBCDA 21—25DABCA 26—30ADAAA 31B二、非选择题32、(1)A静息C动作(2 )通透钠内 B (3)D33.(1)突触单向的突触前膜突触后膜(2)D A(3)效应器34.(1)感受器 d 树突膜或胞体膜(2)递质 3 (3)B神经元持续兴奋35.⑴①细胞核②线粒体③突触前膜④突触后膜⑵①不同浓度的Ach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②随Ach浓度的升高,促进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⑶排除突触小泡中递质(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第二节一、单项选择题1—5CDDAC 6—10BBACD 11—15ADACC 16—19CDDB二、非选题20.(1)下丘脑(2)卵巢(3)雌性第二性征雌性正常性周期(4)受精卵(5)下丘脑垂体反馈(或负反馈)21.⑴机体对摄入的糖类进行消化吸收;副交感神经;胰岛素;⑵饥饿;血糖浓度降低,机体供能不足;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浆中;⑶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一方面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促进血糖的提高。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
_单__位__面__积___ 或单_位_体__积______ 中的个
体数量。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一、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含答案解析)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知识点一种群数量特征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1)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出生率和迁入率高时,种群密度增大,相反,种群密度减小。
(2)间接因素:年龄组成、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知识点二年龄组成年龄组成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间接因素,是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可以根据年龄组成结构,推测出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的关系,从而确定种群的变化趋势。
其类型及特点如下:类型图示种群构成特点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种群密度变化增长型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出生率>死亡率增大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比例适中出生率=死亡率稳定衰退型老年个体很多,幼年个体很少出生率<死亡率减少知识点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在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
对于难以逐个计数的种群,可采取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1)样方法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取样原则: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样方数量、面积适当。
计数原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即只要计数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夹角的个体均正确,如下图(涂黑处为所计数个体,现取右、下两边):数据处理:对于计数的不真实值要进行取舍,然后再把各组数据相加,求平均值。
如下 表: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株数332233943其中第1组数据和第8组数据不真实,与其他组差别太大,应舍去,剩下的几组求平值。
(2)标志重捕法成立条件: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计算公式: =标志技术要点:①标志不能过分醒目;②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寿命和行为的伤害;③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
【例1】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B .种群是许多同种个体的代数和C .种群具有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D .种群是一个有机单元,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 答案 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种群概念的正确理解。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
一、种群的概念和特征(阅读教材P60~63) 1.概念要素(1)一定的自然区域; (2)同种生物; (3)全部个体。
2.基本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阅读教材P60~62)三、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写出图中各序号的含义:①单位时间,②种群个体总数,③出生率,④迁入率, ⑤死亡率,⑥迁出率。
2.年龄组成(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3)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性别比例(1)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意义: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
(3)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性别比例→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四、种群的空间特征(阅读教材P63)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类型(1)均匀分布;(2)随机分布;(3)集群分布。
[共研探究]1.理解种群的概念(1)下列各项是否属于种群,并说明理由。
①某池塘中所有的鱼。
(不属于)理由:鱼的种类很多,所有的鱼不是同一个物种。
②一块农田中全部长出种子的玉米。
(不属于)理由:全部长出种子的玉米不是全部的玉米个体。
③甲、乙两地同一物种的鸟。
(不属于)理由:不在同一个自然区域。
④一个班级内的全部同学。
(不属于)理由:不是全部的所有个体。
(2)个体、种群、物种三者之间的关系①个体具有出生、死亡、性别、年龄等特征。
②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
2.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根据概念,下列对种群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是②。
①一块麦田中所有的蝗虫;②一个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③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④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的数量。
3.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所处的面积或体积。
所以,在自然区域一定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高中生物必修3第4-5章答案
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问题探讨1.提示:可采用课本介绍的两种取样方法取样,用样方法进行估算。
也可以将模拟草地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求得其中一份的数量后,再估算整体的数量。
思考与讨论1.提示:图中A种群属于增长型,C种群属于衰退型,B种群属于稳定型。
这是由于种群中年轻个体越多,一般来说出生率会越高,死亡率会越低。
2.提示: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
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练习1.约386条。
2.调查鼠的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蚯蚓的密度可用样方法。
3.B。
1.提示:个体往往有性别、大小、年龄等特征,种群不具备这些特征。
将一定地域中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作为一个整体(即种群)来看时,这个整体就会出现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可见,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加和,而是会出现新的属性。
2.提示:随着营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还会延长;由于实施计划生育,出生率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可能还会升高。
关于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应当调整,可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求统一的答案。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思考与讨论提示: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以采取器械捕杀、药物捕杀等措施。
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
练习1.提示:在食物充足、空间广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优越条件下,种群可能会呈“J”型增长。
例如,澳大利亚昆虫学家曾对果园中蓟马种群进行过长达14年的研究,发现在环境条件较好的年份,种群数量增长迅速,表现出季节性的“J”型增长。
专题4.1 种群的特征-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 Word版含答案
第4章种群和群落目标导航学习要求1.列举种群的特征,并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2.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并尝试建立数学模型。
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4.阐明群落的演替。
知识络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前导读学习准备一、种群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生物的全部个体。
二、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⑴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⑵调查方法:、。
2.出生率和死亡率⑴概念: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比率。
⑵意义: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的重要因素。
3.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的比率。
4.年龄结构⑴概念:一个种群中个体数目的比例。
⑵类型:、、。
⑶意义:可预测的变化趋势。
5。
性别比例:种群中的比例。
三、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做到。
常用的方法有:和。
破疑解难一、种群概念及其实质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一个种群中有不同年龄的个体;一个种群中可能有外表不同的个体;种群是宏观、群体水平上研究生物的基本单位,种群不等于个体简单累加,种群内个体之间通过特定关系构成一个整体,表现出个体不具备的特征;个体生命有限,而种群一般不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同一区域中往往生活着多个生物种群,不同的种群之间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群体;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1.实习原理: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在一般情况下,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是困难的。
常常用取样调查法来估计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
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2.常用方法植物多采用“样方法”;动物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三、“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有关问题这种方法是在原形示范和具体指导下,让学生完成尝试、模仿性的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教材习题研讨]
一、基础题
1.解析:第一次捕获106条,第二次捕获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代入公式:
N=
m n
M⨯
,可得:
N=
2591
106⨯
=386。
答案:经估算,这个池塘中共有鲫鱼大约386条。
2.解析:因为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所以要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而蚯蚓的活动能力差,活动范围小,所以要调查它的种群密度时,宜采用样方法。
答案:鼠的种群密度调查要用标志重捕法;蚯蚓的种群密度调查要用样方法。
3.解析:从示意图可以看出,A国家成年、老年个体较多,少年儿童较少,具有衰退型种群的特征;B国家少年儿童非常多,老年个体很少,具有增长型种群的特征。
所以,A国家未来的人口增长率小于B国家未来的人口增长率。
答案:B国家未来的人口增长率高。
二、拓展题
1.答案:种群与个体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第一,种群与个体是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种群依赖于个体,种群由个体构成,离开个体,就没有种群;另一方面,个体也依赖于种群,个体只是种群的个体,离开种群就没有个体的实际意义。
第二,种群不是个体的机械总和,优化的种群大于个体之和。
第三,种群和个体相互作用。
一方面,种群对个体起支配、决定作用,协调各个个体向统一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个体又以其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种群,影响种群的变化。
2.答案:随着我国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地提高,所以我国人口中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还会升高。
如果长期坚持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将来对老年人的赡养负担就会太重。
所以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应当进行适当地调整。
方法点拨
标记重捕法的公式:
N∶M=n∶m,N=(M×n)/m。
该地某动物的总数记作N,第一次捕获并标志的个体数记作M,再捕个体数记作n,再捕个体中被标志数记作m。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比较少年儿童与成年、老年的个体数量,前者数量越多,增长率越快。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出自于辩证法,含义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例如,10个人,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本事。
如果10个人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能力将会大于原本10个人的能力之和。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我国的政策也是不断地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