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之西南联大精神有感

合集下载

岳南《南渡北归》读书报告_心得体会

岳南《南渡北归》读书报告_心得体会

岳南《南渡北归》读书报告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岳南《南渡北归》读书报告,感谢您的阅读!岳南《南渡北归》读书报告逃亡旅行文/陈明仪“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日南渡。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如是写道。

《南渡北归》便记载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从敌占区流向西南的故事。

所谓“南渡”,实际上便是逃亡。

抗日战争期间,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后又迁至李庄,随同的还有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组织。

多次浩浩荡荡的逃亡与南迁,本就是无可奈何之举,也曾遭到学生的质疑与反对,有人甚至想上前线为国捐躯而非怯懦地一逃再逃。

然而,历史的长河证明,这逃亡,正是促使中华民族复兴的智慧之举。

这引发了我对于“逃亡”的思考。

逃亡,自古以来便象征着狼狈与落魄,是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

《旧唐书》中也道:“丈夫不死,当立大功,岂可为逃亡之虏也。

”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保全自己的逃亡之人为众人所唾弃,然而,《南渡北归》中所述的逃亡却并非代表贪生怕死,更非暗示着穷酸书生的软弱无能,反而是一种忍辱负重式的以退为进。

悲痛的知识分子面对敌寇狷獗肆虐的局面,没法身体力行地给予敌人有力回击,只有发出“衰泪已因家园尽,人亡学废更如何”的悲叹,然而抹去泪痕,理性而冷静地分析着自己可以提供给国家的最大帮助,发现自己的使命,即是为了民族复兴,防止“人亡学废”的局面发生,将国家的学术水平提高,将民族的精神发扬光大。

为了正义而逃亡,必然是悲壮却又智慧的选择。

的确,姑且不论所有北方知识分子,只举蔡元培先生一人的例子,便足以证明这一观点。

蔡元培先生被公认为北大最伟大的校长,朴素谦抑的他,骨子里又有北方梁山好汉造反举事的志气与血性。

出任北大校长之职时,他提出了“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十六字箴言,用“知识革命”革去原京师大学堂里传统保守的迂腐气,使北大逐渐成为一块民族文化的“精神的圣地”。

南渡北归读后感1500字【精选2篇】

南渡北归读后感1500字【精选2篇】

南渡北归读后感1500字【精选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南渡北归读后感1500字【精选2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南渡北归》最新读后感范文5篇

《南渡北归》最新读后感范文5篇

《南渡北归》最新读后感范文5篇大家有没有阅读过南渡北归,那么大家有没有写过关于南渡北归的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读罢《南渡北归》,掩卷而思,心境久久不能平静。

大师们令人仰止的高大身影,倾倒众生的人格魅力,光辉深邃的文化造诣,起伏多舛的命运转折,无不让人在深深的感慨之后又久久难以释怀!在缅怀心目中那些难以企及的大师的时候,更应当思考是怎样的一片文化沃土才能在同一时期产生如此耀眼的群星。

大师,是人类永远的文化财富。

然而,从抗战胜利到此刻,中国几乎没有走出几位大师,与彼时的大师云集相比,不仅仅是相形见绌,甚至能够说是有云泥之别。

我们需要透过历史的娴云,从已经远去的大师的背影中寻找大师成长的渊源。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便是读书人的精神状态。

抗日战争与对于知识界是两个艰难的历史时期。

在抗战八年中,无论是几近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还是在水田里捉青蛙的童第周,抑或月下讲“红楼”的刘文典,都在日机轰炸、物价飞涨的艰苦环境下,不仅仅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还在自我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而后的知识分子,又是什么样貌呢?陈丹青对197X年“”后第一次文代会的描述是这样的:“报纸上许多久违的老脸出现了:胡风、聂绀弩、丁玲、萧军……一个个都是劫后余生。

我看见什么呢?看见他们的模样无一例外地坍塌了,被扭曲了……”这些文学艺术界翘楚的面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是萎靡的。

自古以来,即使文人相轻,但每一个文人心中都有强大的精神与风骨。

古代是出将入相、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激励他们十年寒窗苦读;而近代,则包含着爱国情怀、对西方列强的不满、对民族崛起的期望,以及对完美生活的强烈向往,这种复杂的情感成为知识分子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抗日战争中,日寇的铁蹄使国家山河破碎,虽然知识分子亲友离散、生活窘困,但所有这些在给予他们打击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他们的精神,激起了他们的斗志——这是抗战时期中国科学界非但没有崩溃,反而越挫越勇的主要原因之一。

《南渡北归》读后感(精选8篇)

《南渡北归》读后感(精选8篇)

《南渡北归》读后感(精选8篇)《南渡北归》读后感(精选8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南渡北归》读后感(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南渡北归》读后感1“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日南渡。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如是写道。

《南渡北归》便记载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从敌占区流向西南的故事。

所谓“南渡”,实际上便是逃亡。

抗日战争期间,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后又迁至李庄,随同的还有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组织。

多次浩浩荡荡的逃亡与南迁,本就是无可奈何之举,也曾遭到学生的质疑与反对,有人甚至想上前线为国捐躯而非怯懦地一逃再逃。

然而,历史的长河证明,这逃亡,正是促使中华民族复兴的智慧之举。

这引发了我对于“逃亡”的思考。

逃亡,自古以来便象征着狼狈与落魄,是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

《旧唐书》中也道:“丈夫不死,当立大功,岂可为逃亡之虏也。

”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保全自己的逃亡之人为众人所唾弃,然而,《南渡北归》中所述的逃亡却并非代表贪生怕死,更非暗示着穷酸书生的软弱无能,反而是一种忍辱负重式的以退为进。

悲痛的知识分子面对敌寇狷獗肆虐的局面,没法身体力行地给予敌人有力回击,只有发出“衰泪已因家园尽,人亡学废更如何”的悲叹,然而抹去泪痕,理性而冷静地分析着自己可以提供给国家的最大帮助,发现自己的使命,即是为了民族复兴,防止“人亡学废”的局面发生,将国家的学术水平提高,将民族的精神发扬光大。

为了正义而逃亡,必然是悲壮却又智慧的选择。

的确,姑且不论所有北方知识分子,只举蔡元培先生一人的例子,便足以证明这一观点。

蔡元培先生被公认为北大最伟大的校长,朴素谦抑的他,骨子里又有北方梁山好汉造反举事的志气与血性。

出任北大校长之职时,他提出了“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十六字箴言,用“知识革命”革去原京师大学堂里传统保守的迂腐气,使北大逐渐成为一块民族文化的“精神的圣地”。

南渡北归读书心得(精选5篇)

南渡北归读书心得(精选5篇)

南渡北归读书心得(精选5篇)南渡北归读书心得(篇1)通常说起历史,人们多会想起一些著名的战役,想到的是战士们的英勇献身,可是这部《南渡北归》却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读历史。

大家都明白鲁迅弃医从文,用思想来影响国人,但其实,大师们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历史:1930年9月,梁思永等人到东北进行考古调查,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才有了两年后有傅斯年撰写的《东北史纲》,书中第一条便是“近年来考古学者人类学者在中国北部以及东北之努力,已证明史前时代中国北部与中国东北在人种上及文化上是一事。

”由此事实依据驳斥了日本人“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的理论,给日本“指鹿为马”者当头一棒,为中国人大出了一口志气。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梁启超坚持鼓励自我的儿子学习考古,尽力发展国内的考古业的原因了吧。

文人们有自我捍卫国家尊严的方式,相比上战场冲锋陷阵,文人们所做的更多是幕后的事,而这些,又如蔺相如和廉颇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辅相承的。

这本书,带给我更多感动的则是那一代大师们在战乱中奋力保护祖国文化,传承祖国文化的那种坚持,数年颠沛流离,数次哀叹山河破碎,可也许是时代造英雄,这一代文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留了进行学术探究的严谨态度,也才有了我们此刻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点一点被抢救回来的文化。

而对这一历史温情感受最深的60后作家岳南也传承了这种精神,这本《南渡北归》他写了八年,数次进行实地考察,就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我看到他们当年用什么锅,睡的什么床,描述的时候就更加真实。

”而大家也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解释并附上了具体的资料****。

最终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我想这也许是欠妥的,不一样的时代需要不一样的人才,此刻也有着很多为发展而努力奋斗,作出大贡献的青年人。

但这句话也应当作为对后世的一个警示,在争着评教授职称,为金钱所迷惑双眼的此刻,更应当有些人能够一心扑进科学,把全部生命奉献给自我所从事的学科。

《南渡北归》之西南联大精神有感

《南渡北归》之西南联大精神有感

《南渡北归》之西南联大精神有感西南联大不过9年,就读学生不过8000,却成为举世公认的学术重镇和人才的摇篮,可以说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联大的精神,用组成联大的三位校长的总结就是:刚毅坚卓,满怀科学救国的理想,精诚团结、同舟共济、同仇敌忾。

抗战结束,北大、清华与南开各自回校,开始了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发展与建设。

但联大的精神滋养却不会因分开而截止,三所大学仍然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扛鼎之作。

而近日,随着北大校长林建华事件的不断发酵,一些新的问题浮出水面。

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被炒得沸反盈天。

我不做过多的评价,自媒体时代的各种色彩的议论各有其表里。

但作为一个教育者,我愿意聊聊自己的一孔之见、一家之言。

中国文字多而渊博,每一个文字都有其无可替代的魅力与价值。

穷尽一生,我觉得自己也难认尽中国文字。

所以我必须经常翻看字典词典,查阅古籍古书来完成我的教学。

就这样,我仍然会读错字,写别字。

读错写错了怎么办?那就告诉学生我有知识盲区,告诉在浩瀚的文化文字中我的渺小,但我也会说,我会积极努力少出错。

高中生会懂得人人都会犯错的道理,他们不仅会原谅我,还会告诉我他们错的比我多,他们更会表扬我的勇敢和担当,这是他们喜欢我的小原因之一。

若干年后,当我的学生们走到自己工作岗位,当他们很难避免的犯了错,即使把我教给他们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全部忘完了,但他们仍然能想起来语文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过他们:错了,就要敢于承认并改正。

这就是我教育的成功。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会欣慰而感动。

因为这是一种人生态度。

有了这种有错即改的担当,何愁他们不能进步呢?如果他们做了各个领域的一把手,何愁他们的单位不能进步呢?再或者说,他们成了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又何愁我们的国家不能进步呢?其实平庸如我辈者会犯错,历史上那么多的大家名士也会犯错。

要不,哪里来那么的通假字?通假字通俗的说就是古人的错别字。

历朝历代为什么会有勘校部门?那是因为流传下来的古籍有人为的各种错误。

南渡北归读后感作文(通用5篇)

南渡北归读后感作文(通用5篇)

南渡北归读后感作文(通用5篇)南渡北归读后感作文(通用5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南渡北归读后感作文(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渡北归读后感作文1参加米粒团队阅读的第二本书,还是很感谢加入这个读与写的团队,读别人的人生,写自己的感悟。

看到大部队都读完了《南渡北归》,我很汗颜,并没有读完,才到第六章。

看来我暑假时间利用率有点低,不给自己找借口。

虽然只是阅读到第六章,感受还是深刻的。

阅读《南渡北归》让我对民国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段历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也对那时候的伟人有了更仰慕的敬意;更对那时候的苦难有了更醍醐灌顶的痛和悟。

拥有和平年代的我们,该何去何从,该为自己和社会做些什么。

先辈们用血泪打造给我们的和平安稳社会,我们该怎么珍惜并也做出些什么。

常常为文学大师的思想震撼,到底是怎样的情怀才可以不顾自己个人而为大家,为后代留下什么。

伟人和凡人的不同,因为他们的思想境界不同;而伟人又和凡人相同生活的爱恨情仇,又多了份真实感。

他们也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不合,也会因为性格不合而不来往。

但他们最终的目标是为国家而奋斗!文学大师诸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傅斯年,胡适,蔡元培等。

他们的思想真的是永垂不朽。

梁启超的育儿观让我记忆深刻。

西南联大迁移的难和保护文化遗产而牺牲的伟人都让人敬佩不已。

我已无话可说,文字言语都太无力,表达不出那时候的难。

觉得自己太渺小了,感受也很浅薄。

我只能表达对那时候付出生命牺牲小家而成全国家的敬意,而让自己对民族有更高的敬意,民族毅力永传承,平时个人生活的挫折困难算得了什么,简直渺小至极!感受也只能到这,我的阅读分不及格!我没有阅读完暑期任务,后期时间利用率应该提高了。

《南渡北归》我连一半都没读完,要赶紧迎头赶超了,否则新书又开始阅读了。

加入组织阅读还真是特好,没完成也如学生般,羞愧不已,也会警醒自己,下次要加速了。

2024年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

2024年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

2024年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南渡北归》这本书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在2023年这个时间点,我们已迈入新的时代,科技进步迅猛,社会发展迅猛,而与之相对的是,历史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越来越陌生。

因此,能有机会读到这样一本关于历史的书籍,我感到非常幸运。

这本书围绕着南渡北归这一历史事件展开叙述,将我带入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中。

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南北朝时期的结束,隋唐时代的开始。

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仿佛亲眼目睹了那个时代的动荡和变革。

在这部作品中,我对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比如梁武帝萧衍,他是这段历史中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的智慧和勇气让我深受感动。

他坚决决定南渡,不仅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国家,更是为了保全民族的未来。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一个伟大的领袖需要有担当和决断力。

这本书也让我对历史事件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频繁出现战乱,而梁武帝的南渡决策,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走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历史是由无数个小人物的选择和决策构成的,一个小小的决策,可能会改变整个历史的走向。

同时,这本书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南北朝时期,民族的融合和交流是不可避免的。

书中描绘的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深深感受到,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发展需要各个族群的共同努力和相互交流。

除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之外,这本书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我明白了历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和当下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当下的社会问题,理解现实的复杂性。

同时,历史也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

另外,这本书也提醒我要保持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历史是我们的根,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只有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避免重蹈覆辙。

读完这本书,我对历史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敬意,我希望自己能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历史的奥秘。

读南渡北归有感

读南渡北归有感

读《南渡北归》有感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所大学,一群知识分子,历经艰难险阻成为了历史的沉淀。

西南联大,胡适、梁启超、王国维、章太炎、叶企孙、杨振宁、李政道等等这些名字我们太熟悉了,因为他们领创了一个繁荣的科学文化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涌现了一批大师,塑造了一所大学。

今天,我们还在拾人牙慧,他们的身影还出现在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历史上我们也有过很多大繁荣,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秦汉大一统文化、隋唐民族交融文化等,那些都不能与这个时代同日而语,因为这是中国前所未有的近百年大混战时代!文人墨客、科学泰斗们没有因为时局混乱而停滞不前,他们反而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安身立命、保家卫国,救百姓于水火、立学问于万世。

他们身上的使命感与发奋图强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所缺少的。

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和平年代并不和平,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并没有减轻。

沉迷享乐、醉心奢华、贪图富贵、浮躁喧哗不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符号,我们不能被糖衣炮弹所击垮,不能信奉享乐主义的幺蛾子,不能迷恋资本主义的假道学。

向远去的大师致敬,学习他们的爱国敬业、繁荣文化、醉心学术、艰苦奋斗的精神,做一个拥有科学精神、文化底蕴、道德高尚的现代人。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心得(精选5篇)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心得(精选5篇)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心得(精选5篇)《南渡北归》读书笔记心得精选篇1其实《南渡北归》有三本书,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归》、第三部《别离》。

战火纷飞的年代,傅斯年、胡适、陈寅恪、李济、梅贻琦、梁启超、梁思成、童第周、董作宾、郭沫若、王国维等国之大师,为祖国而奔走,为民族崛起而奋发。

想当年,他们也曾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精力充沛的想要在各自的领域开创一番事业可在人生最该得意的时刻,却遭受日军侵华带来的国破家亡的痛苦,万里迁徙,在西南一隅忍受贫困疾病,为中华民族保存文化血脉。

抗战胜利后,本该欢天喜地继续自己的事业,怎奈又逢国共内战。

民国时期的大师们,在他们一生中,遭受了很多的艰难困苦,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折磨下,依然能够勤于治学,并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做出如此辉煌的成绩,不得不给人以很大的震撼。

有时为大师的趣事儿逗乐,王国维担任清华四大导师前特意跑到溥仪那里请示。

有时为大师的决绝震撼,“思想如不自由,毋宁死耳”的王国维毅然地投湖自尽。

童第周的形象也鲜活了起来,他不再只是著名的生物学家,还是在田垄边卷起裤管和妻子一起捉青蛙的李庄人。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那些在李庄生活的知识分子开心的走向街头的描述也令人为之深深感动。

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甲骨文的发掘与识别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那些大师们不仅仅只是名字印在脑海里了,他们事无巨细的生活呈现了活灵活现的人物。

还有一些可能被我们误解的历史在这里也被澄清。

读这本书的时候思绪万千,却发现写读后感时却无从下手,内容太多,自己功力有限,不知如何讲起,如何总结,说一些感悟吧。

我看南渡时是最激情的,虽然战火纷飞,但每个人都是激情四射,眼中充满光芒的,他们为国家保留文明的火种。

北归是有些伤感,离别是极度伤感。

南渡、北归、离别,人生也就几十载,折腾着、折腾着,人老,发白,曲终人散。

也可以说这是一本带有情绪的中国近现代史,三本书看完除了对大师们有了比较形象地理解外,也对真实的历史有了一定的思考。

读《南渡北归》有感

读《南渡北归》有感

读《南渡北归》有感一、有感于作者的知识面的广博从没有看到过作者能以这种文学表达形式,既全面而又百突兀地再现了一代大师们的足迹,同时又能活灵活现地在我们的面前一幕幕地展示其在各自领域的伟绩。

使我深刻看到最具影响的几大学府的发展和存在的灵性。

二、有感于大师们那超凡的人格魅力和引领社会的正义力量。

大师们求学的目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所以才有他们不计个人的得失而从容投身于这个积贫积弱的祖国怀抱,并且在条件非常艰苦的前提下,做出了伟大的功绩,对以八股文论优劣的时代,翻开了中华民族的新篇章,在自然科学领域有了考古,建筑物理、化学,哲学等细分的学科。

他们从海外归来,谱写历史,创造辉煌,这二三十年代产生我国至今都是最好的大学,甚至是在抗战的艰苦时期。

众所周知:蔡元培时期的北大,梅贻琦时期的清华:张伯苓时期的南开,竺可桢时期的浙大,流漓失所的西南联大(而非同时期的西北联大)这些都是中华民施具有精神的大学。

他们的大师魅力不仅体现在求学上,更体现在做人和为人师表。

1944年,有三个女孩子报考清华落榜,从这件事情上让我们看到中国教育界的公平和良心。

落榜的女孩是:清华建筑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文学院冯友兰的女儿钟璞;校长梅贻琦的女儿梅祖芬。

好象那时就没有特招名额呢?他们为了祖国和学术具有无私和无畏的伟大精神,梁思成夫妇和清华大学物理系赵忠光教授为了350毫克的放射性镭的启出,竟然不顾个人安危,躲过日伪的盘查等等,曾昭嫡教授不顾祖国正遭受日军侵略的巨大危险,放弃留英的优厚条件毅然回国并组织了规模宏大的彭山考古工作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大师们经历大都近似,几乎都是先博后专,少年更奠定了其成长所需的深厚的国学基础,幼年大都在10岁以下就精通经、诗、子集,不知道他们的童年是否很快乐,现在为学生减负是成就了弱化他们成才的机会呢?现在的浮躁既体现在我们身上,又难免让孩子们过早地沾上了,不能静静地写作,静静地练字,静静地思考,养成为人成人之道。

自由学术精神与爱国情怀造就大师——读《南渡北归》有感

自由学术精神与爱国情怀造就大师——读《南渡北归》有感

自由学术精神与爱国情怀造就大师——读《南渡北归》有感自由学术精神与爱国情怀造就大师——读岳南《南渡北归:南渡》这是一部璀璨的民国科学文化历史,群集着众多闪耀“明星”。

他们开局不同,中间或有交错,他们都沿着各自的轨迹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展示的是个人的命运,也是我们民族的命运。

在《南渡北归:南渡》中描述的一代大师的身上,让我看到了他们视学术为生命的风骨,以及冒着抗战炮火彰显出的爱国爱民之光辉,不畏艰难、坚毅不拔、奋发向上的人格力量。

该书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

书中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钟书等。

像很多力图挖掘现代人物史的学者一样,本书作者不遗余力地从历史空间里挖掘出知识分子的踪迹来,加以分析、梳理和整合,细致地摸索出他们深埋在大地里的足迹,充满了“知识考古”的乐趣。

书中所选取的时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艰难的抗战八年。

纵观全书,虽然以“国破山河在”为引子,却绝少那种“吹断山河是胡笳”的悲凉。

历史总是在细微命运的沉浮中唉声叹气,却总不免终结于宏大叙事的欢声笑语。

纵观人类学术历史,世上恐怕少有一段历史进程像中国抗战八年这样,国家多舛而学术益盛的。

在战乱和杀戮、野蛮与侵略面前,人的毅力、信念、勇气、智慧、操守……一一慢慢凸显,并且像群星闪耀那样集中呈现出光芒来,遂成就了大师群体登场的美谈。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造就大师的条件之一。

书中引用了陈寅恪先生病卧岭南,在凄风苦雨中创作的《论<再生缘>》中的一段话:“无自由之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学,举此一例,可概其余。

此易见之真理,世人竟不知之,可谓愚不可及矣”。

可见自由思想的重要乃普世真理,这种精神传播的影响着当时的一代学子,并造就了一个大师群集的时代。

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时,“湘黔滇旅行团”诞生了,一路经湘西穿越贵州,翻山越岭,夜宿晓行,跋涉1600余公里,日夜兼程68天。

《南渡北归》读后感——花开几度,大师不复

《南渡北归》读后感——花开几度,大师不复

花开几度,大师不复——记《南渡北归》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

1937年,中国历史上第四次南渡于炮火声中缓缓拉开了序幕。

酷热暑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纷纷迁往长沙。

其后1938年,南京沦陷,三校决定西迁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战时学术机构大多如此,风雨飘摇,无处安身,中央研究院和营造学社也辗转多地,最终于与世隔绝的李庄安营扎寨。

路途中,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在为爱子所画的旅程图上,题记曰:“小宝生下三年,走了一万多里路了!”乍一看语气中似有骄傲,但细思后,却只能从话里感到无尽的悲凉与无奈,令闻者落泪。

俗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一点,在南渡学者身上得到了真正的贯彻。

而时在西南的大师的治学精神也令人景仰。

童第周在同济大学研究胚胎学,但苦于仪器简陋,只能利用下雪天和太阳光做简易研究。

最后东拼西凑花掉与妻子两年的工资买下一台显微镜,在困苦落后的学术环境中做出数篇研究报告,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金岳霖甫一听见防空警报,就提前装满手稿的手提箱,在躲避日机轰炸的空当中,于硝烟弥漫处继续进行《学衡》的撰写;吴金鼎率领一批女性学者于云南开展田园考古,发现了与中原文化截然不同的滇南文化,完成了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为灿烂的中华文化添砖加瓦;陈寅恪因战火延及北京,左眼得不到及时医治,最终导致视网膜脱落,却仍坚持用近视的右眼继续教书致学。

其间种种艰辛,后人恐难以想象。

然而此去万里,风雨如晦,却也有人,一去不返,以他乡山水为冢,以万里河山为碑。

郁达夫流亡于新加坡,暗中与日军周旋,保护了大量的华人。

并且积极参与抗战宣传,却于抗战胜利后惨遭日军秘密暗杀;朱生豪夜以继日翻译莎士比亚戏剧,辗转流徙,贫病交加,终因劳累过度患肺病早逝;一代教育学家蔡元培,最终于香港溘然长逝,苦于战火连绵,不得魂归故里;闻一多先生在大胆披露李公朴暗杀事件真相后,遭到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罹难……悄然辞别人世者更不知繁几。

《南调北归》读后感

《南调北归》读后感

守护——读《南渡北归》有感何为大师?我们不能定义,大师的定义很朦胧难以捉摸,但大师们的所作所为,他们所守护的东西,他们所为之奋斗的模样,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何谓大师,从而心生敬佩,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

说实话,我只听说过这些大师的名字,不曾了解他们的历史,但是读完他们的故事之后,我真正理解到了他们被称为大师的理由。

他们所处的境遇,他们为中国文化所付出的一切,所做出的斗争,都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这本书讲述了从七七事变开始,各类名校中的知识分子为了保护中国的文化,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然后又重新从西南地区回归到中原的历史故事。

西南联大的各位大师在隆隆的炮火之下坚持不懈地进行学术探索,在当时物质十分匮乏的情况之下坚持培养了大批人才,为中华之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一个让我感动的人是赵忠尧,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他在在迁往西南之地前来到梁思成家,对梁说自己刚从外地潜回北平,有约50毫克放射性镭还在清华实验室的保险柜中。

那个时候北平已经沦陷,日军已进入清华园,如果这个东西落到日本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赵忠尧决定找梁思成借车帮忙,一同进入清华园取回镭。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从已经沦陷的清华园中带出了中国未来科学发展的期望——50毫克的镭,将盛装镭的铅筒放在一个咸菜坛子中。

他只身捧着咸菜坛子,不顾自己的行李,心中只想着咸菜坛子,他怎么也得保住这个咸菜坛子。

经历了一路艰险南下来到长沙,他的双手被鲜血浸染,但他毫不退缩,只为心中的一个梦,一个中国崛起的梦想。

他能来到长沙,只因他心中坚定不移的信念,为祖国的未来放下一切私利,奉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在我们眼中的大师背后,往往背负着沉重的命运,他们最后的结局往往也是悲惨的。

比如说像胡适,他发表一篇篇演说为国争取了外国的贷款,为国增添力量,在政治上是风光的,可以说是文学界中的大咖,但是他在迁往台湾之后却受着同行的明枪暗箭和儿子的检举揭发,甚至在临死之前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自杀。

西南联大三部曲读后感

西南联大三部曲读后感

西南联大三部曲读后感摘要:一、引言:提及西南联大三部曲作品及作者二、三部曲内容的概述:分别介绍三部作品的主题及亮点三、作品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分析:从文学价值、历史价值、思想启示等方面展开四、作品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强调作品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启示五、结尾:呼吁更多人阅读西南联大三部曲,感受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正文:【引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部被誉为“西南联大三部曲”的作品,分别是《南渡记》、《北归记》和《离别史》。

这三部作品由著名作家宗璞创作,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历史思考,吸引了众多读者。

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本文将围绕这三部作品,谈谈读后感。

【三部曲内容的概述】《南渡记》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群知识分子从北京南下昆明,创建了西南联大的故事。

《北归记》则描绘了抗战胜利后,师生们从西南联大到清华大学的迁徙过程。

《离别史》则以西南联大为背景,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在政治运动中的遭遇和抉择。

【作品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分析】首先,从文学价值来看,西南联大三部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宗璞以其精湛的笔触,刻画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同时,她又巧妙地通过人物命运的变迁,反映出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

其次,从历史价值来看,这三部作品是对我国近现代史上重要一段的深刻记录。

它们不仅展现了西南联大创建的过程,也反映了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

从某种程度上,这三部作品弥补了我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空白。

再次,从思想启示来看,西南联大三部曲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们身处逆境,却依然坚守学术阵地,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杰出人才。

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质,值得我们今天的学习和传承。

【作品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在当下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精神追求似乎愈发淡薄。

西南联大三部曲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坚守信念,不忘历史。

同时,这三部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历史、思考人生的窗口,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民国之后再无大师——《南渡北归》读后感1500字

民国之后再无大师——《南渡北归》读后感1500字

民国之后再无大师——《南渡北归》读后感1500字民国之后再无大师——《南渡北归》读后感1500字:原创:夜逃少年;一直对西南联大的存在抱有一种神秘感,因战事而成立,偏居西南一隅,却是集全中国最优秀的学生和教授之地,战后即解散。

中国后来在国际上获得认可的学者,很多都曾在战争时期于西南联大就读。

那时的西南联大由北大,清华和南开组成,要不是前段时间看到北大校长在校庆时说出的鸿浩之志,我可能也不会有决心看这本书了。

最开始买这本书时,以为是关于西南联大的,后来才发现,其实是包括所有的知识分子,那些待在“地图上找不到的”李庄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研究员、教授,好多我只闻其名,不知其人其事的人物慢慢对上了号。

看完整本书,有三个好奇与学习。

一、没有学位的学者说那时20世纪20年代,清华大学组建国学研究员,聘请教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讲师:李济。

王国维当时对这个阵容和清华的校务安排颇为欣喜,说:“一校之中实行教授之人多,而名为管理之人少,则一校之成绩必可观矣!”这些教授的聘请,都遵循了一个“重视真才实学,不慕虚名,不轻信文凭”的原则,除了赵元任是哈佛博士外,王国维和梁启超,无文凭但早已是声名远播,而陈寅恪,虽然放洋游学列国十几年,可终未能获得一张文凭,“完全是为求知而读书”。

当时的陈寅恪,精通梵文、西藏文、巴利文、英文、法文、德文等,虽没有追求文凭、博士学位,但也被柏林大学和巴黎大学的教授们所推誉,所以当时被推举为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时,也曾遭到反对,毕竟没有文凭,可梁启超、吴宓极力推荐,梁启超甚至拿自己举例子,谓:“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陈寅恪终身最信服的10字名言,也是我的新信仰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让我想起,赫胥黎在《重访美丽新世纪》里说过的,以自由为目的的教育,才是教育应该有的样子,教育出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

那时的大师中,学历“较低”的还有:史学大师钱穆、哲学大师梁漱溟、现代文学大师沈从文、数学大师华罗庚。

《南渡北归》读后感大全-优秀读书笔记范文5篇

《南渡北归》读后感大全-优秀读书笔记范文5篇

《南渡北归》读后感大全-优秀读书笔记范文5篇《南渡北归》这本书是写现当代渐渐远逝的大师群体。

在那里有光环但并不刺眼,而是貌似随意地信手拈来,有褒有贬、有庄有谐、有血有泪、有喜有悲,让读者在大师们巨大的光环底下,仍能瞥见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最温暖的一面,最可爱的一面。

那么《南渡北归》读书笔记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南渡北归》读书笔记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范文一读罢《南渡北归》,掩卷而思,心境久久不能平静。

大师们令人仰止的高大身影,倾倒众生的人格魅力,光辉深邃的文化造诣,起伏多舛的命运转折,无不让人在深深的感慨之后又久久难以释怀!在缅怀心目中那些难以企及的大师的时候,更应当思考是怎样的一片文化沃土才能在同一时期产生如此耀眼的群星。

大师,是人类永远的文化财富。

然而,从抗战胜利到此刻,中国几乎没有走出几位大师,与彼时的大师云集相比,不仅仅是相形见绌,甚至能够说是有云泥之别。

我们需要透过历史的娴云,从已经远去的大师的背影中寻找大师成长的渊源。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便是读书人的精神状态。

抗日战争与危难时期对于知识界是两个艰难的历史时期。

在抗战八年中,无论是几近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还是在水田里捉青蛙的童第周,抑或月下讲“红楼”的刘文典,都在日机轰炸、物价飞涨的艰苦环境下,不仅仅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还在自我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而危难时期后的知识分子,又是什么样貌呢?陈丹青对1970年“危难”后第一次文代会的描述是这样的:“报纸上许多久违的老脸出现了:胡风、聂绀弩、丁玲、萧军……一个个都是劫后余生。

我看见什么呢?看见他们的模样无一例外地坍塌了,被扭曲了……”这些文学艺术界翘楚的面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是萎靡的。

自古以来,即使文人相轻,但每一个文人心中都有强大的精神与风骨。

古代是出将入相、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激励他们十年寒窗苦读;而近代,则包含着爱国情怀、对西方列强的不满、对民族崛起的期望,以及对完美生活的强烈向往,这种复杂的情感成为知识分子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读后感)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读后感)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南渡北归》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序:这是不得不写的读书笔记,这是不得不放慢的读书脚步。

因为,如果不做记录,不做摘抄,不写什么,我会觉得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自己读这套书以来内心充溢的感动、感慨、悲愤、难过,还有泣不成声的泪水。

这套书给予自己的冲击几乎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近大师;第一次近距离地了解抗战;第一次近距离地感知文革;第一次被史实的书籍吸引得如痴如醉......整套书读完后,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在战乱动荡的二三十年代会涌现出如此之多的星光熠熠的大师,而在我们现在的和平年代,我们只能远望大师孑然离去的背影?我的历史知识总体上还滞留在初高中的历史课本阶段,断断续续地读过一些关于历史点滴的文章,但系统地看到一个群体的历史真相,这是真正的第一次。

如此震撼和触动自己的心灵,这是拿起这套书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曾料到的。

我不会想到自己将会花大把大把的时间为这套书做读书笔记;不会想到我会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摘录,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进电脑;不会想到自己会用这样的方式向所有的大师致敬,向陈寅恪、傅斯年、梅贻琦、李济、向胡适、王国维、梁启超、向穆旦、陈梦家.....致敬,向作者致敬;我不会想到大师们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如此痛苦而执着地联系在一起。

读到第三本“离别”时,多少次因为泣不成声而放下书本;多少次因为实在不忍读下去而掩面而泣;多少次几乎拍案而起,为这样的历史而羞愧,而愤怒,而不解。

所以,有种探索的欲望:当时到底是怎么回事?如同对宇宙、对原子一样,这种探索的欲望发自内心。

这便是求索的动力。

读Winte roftheworld时,从小说的情节中整理出了很多关于一战、二战的历史问题,然后到网上去查。

一部书读下来,感觉自己像是受了一次洗礼,这种感受,这次读《南渡北归》也有。

这样的书,如何能不读第二遍?如何能不让自己多花些时间去记录?如何能不让自己好好地、静静地、深深地多想想,多体会体会,更有一点,多从大师们的言谈举止中感受感受,学习学习。

《南渡北归》读后感

《南渡北归》读后感

《南渡北归》读后感《南渡北归》讲述了从卢沟桥事变开始,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的历史,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而后再回归中原的史实故事。

西南联大的学者,在隆隆炮火中坚持不懈地进行学术探索,在朝不保夕的困境里,依然培养出大批成就斐然的人才,那个时期国家多舛但学术益盛。

二、令人动容的故事赵忠尧——守住中国科学发展的珍宝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在流亡前突然来到梁家,对梁说自己刚从外地潜回北平,有约50毫克放射性镭还在清华实验室的保险柜中,北平沦陷,日军已进入清华园,如果这个东西落到日本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赵忠尧想起梁思成这位“铁杆”校友有一辆雪佛兰牌小轿车,决定找梁帮忙,一同进入清华园。

赵忠尧与梁思成冒着生命危险从已经沦陷的清华园中带出了中国未来科学发展的希望——50毫克的镭,将盛装镭的铅筒放在一个咸菜坛子中。

他只身捧着咸菜坛子,所有行李掉了,他也不顾,心中只有咸菜坛子,他一定要把它保住,经历了一路风霜南下来到长沙,双手被鲜血浸染,只为心中的一个信念,一个中国发展的梦想支持着他,激励着他。

他能来到长沙,只因他心中的学者精神。

蔡元培——让北大重新焕发生机1916年,蔡元培受教育部电召回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当胸有成竹的蔡元培从那把稳坐的校长椅子上起身时,北京大学储存日久且透着腐气的一潭死水,已被投下了坚硬如铁的“知识革命之石”。

在北大那长满苔鲜的校园和潜伏着蓬勃生机的宽阔讲台上,怀揣新思想与现代科学知识的校长与他的同事及学生们一道,共同负载起抗争与奋斗,梦想与追求的新使命。

在周围尚处于蒙昧与混沌状态的历史时刻,蔡元培审时度势,提出了“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十六字箴言。

政治腐烂,学府也逐渐腐烂。

如果不是蔡元培重新定下治学方针,北京大学也不会焕发生机,后来也不会出现傅斯年这样的人物,中央研究院也不会成立。

想把一棵已有几十年根基的大树砍断,短时间内就能做到,但是要让一棵枯萎,腐朽的树重新活过来,却是难上加难,而蔡元培做到了,在他的带领下故宫脚下那个日渐沉沦腐败的原京师大学堂,渐成一块民族文化的“精神的圣地”,一代又一代人类的梦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渡北归》之西南联大精神有感
西南联大不过9年,就读学生不过8000,却成为举世公认的学术重镇和人才的摇篮,可以说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联大的精神,用组成联大的三位校长的总结就是:刚毅坚卓,满怀科学救国的理想,精诚团结、同舟共济、同仇敌忾。

抗战结束,北大、清华与南开各自回校,开始了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发展与建设。

但联大的精神滋养却不会因分开而截止,三所大学仍然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扛鼎之作。

而近日,随着北大校长林建华事件的不断发酵,一些新的问题浮出水面。

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被炒得沸反盈天。

我不做过多的评价,自媒体时代的各种色彩的议论各有其表里。

但作为一个教育者,我愿意聊聊自己的一孔之见、一家之言。

中国文字多而渊博,每一个文字都有其无可替代的魅力与价值。

穷尽一生,我觉得自己也难认尽中国文字。

所以
我必须经常翻看字典词典,查阅古籍古书来完成我的教学。

就这样,我仍然会读错字,写别字。

读错写错了怎么办?那就告诉学生我有知识盲区,告诉在浩瀚的文化文字中我的渺小,但我也会说,我会积极努力少出错。

高中生会懂得人人都会犯错的道理,他们不仅会原谅我,还会告诉我他们错的比我多,他们更会表扬我的勇敢和担当,这是他们喜欢我的小原因之一。

若干年后,当我的学生们走到自己工作岗位,当他们很难避免的犯了错,即使把我教给他们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全部忘完了,但他们仍然能想起来语文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过他们:错了,就要敢于承认并改正。

这就是我教育的成功。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会欣慰而感动。

因为这是一种人生态度。

有了这种有错即改的担当,何愁他们不能进步呢?如果他们做了各个领域的一把手,何愁他们的单位不能进步呢?再或者说,他们成了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又何愁我们的国家不能进步呢?
其实平庸如我辈者会犯错,历史上那么多的大家名士
也会犯错。

要不,哪里来那么的通假字?通假字通俗的说就是古人的错别字。

历朝历代为什么会有勘校部门?那是因为流传下来的古籍有人为的各种错误。

李白会读错,苏轼会读错,甚至康熙也会读错。

我们谁会否认他们在文学或历史中的作用呢?即使站在百家讲坛上的声誉鹊起的专家教授,也有读错字,讲错处的地方,但我们没有人会因此而否认他们是研究三国的专家,研究史记的专家,和研究三字经的专家吗?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士会劝晋灵公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古人深明其中要义,强调的是错了之后的态度。

我们从小教育孩子要有错就改,改了就是好孩子。

为什么放在成人的世界里就必须要穷追猛打,搅的鸡犬不宁呢?有错不承认是好的吗?有错了再用另外一个错误去掩饰是好的吗?既然不好,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林建华的道歉呢?
林建华不是政客,不必学习丘吉尔讲话前的五习其稿。

北大校长不是官员,他是学术人员。

如果林校长在官场处处举止严谨,时时游刃有余,那显然更适合去到官场发展。

有人吆喝着:读错了字的林建华不能胜任北大学校长,是对北大学子对国家民族的不负责任。

我觉得这就太上纲上线了。

林历任重庆大学、浙江大学校长,作为北大大学校长应该是称职的。

作为化学博士出身的林老师林教授林校长,对他的贡献及对他的任命,政府应该是谨慎的,是经过考量的。

无论是西南联大还是北大清华的讲台上,都可能会有读错讲错的字,为什么我们能原谅呢?因为那个读错讲错字的教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他们的负责是历史的定论。

然后再反过来想想,假如我认识“鸿鹄”两个字,是不是就能说明我就胜任北大校长的职务呢?我就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了?荒唐的逻辑千千万,但“谣言应止于智者”。

这又回到了我们教育的起点。

其实更说明了我们现今有部分
人没有担当的意识和勇气,所以他们就忽略了别人担当的意识和勇气。

不能不说这是现代教育的失败。

没有人不犯错,犯了错要承认错误要改正就行了,这种勇气和担当才是我们需要的。

是普通民众需要的,是北大需要的,是我们的民族和国家需要的。

我们应该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做有用的事情上。

在这些摇旗呐喊着追讨林校长的人中很可能就是某个大学的某届毕业生。

部分国民的无意识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有关,也与大学教育有关。

因为我们是从西南联大说起的,那就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入到大学教育上。

因为对精英的教育缺少担当,缺少责任,我们国家的确在承负着由此带来的影响。

钱理群教授作为退休人员在给北大学生演讲时说:“北大培养的的确是精英,但我却对一部分精英感到忧虑。

真正的精英是应该有独立自由创造精神,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的承担。


钱教授提出了一个“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名词。

他解释为绝对的利己主义者,就是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

所谓“精致”是指有很高的智商和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钱先生用他的亲身经历说明了这样的学生给人带来的恼怒和忧虑。

钱教授上课时发现了一个坐在第一排的学生,这个学生会对他特别有礼貌的微笑和点头,并能在下课期间恰当的赞扬钱老的讲课。

老师的课被懂,对老师是一种莫大的快乐。

一次、两次、三次,好感与日俱增。

在第四次的时候,这个学生提出了让钱教授写一封给美国大学的推荐书。

可悲的是,拿到推荐书后,那个学生再也没有出现过。

老教授突然心梗难受,明白了这个学生以前那些点头微笑等等等等,全是投资!这就是鲁迅说的精神的资本家。

投资收获了推荐信,然后就查无此人了。

钱教授无法发火,
否则显得太小气,他步步为营,得体善演,更何况是这五十多岁的老先生自己愿意给20几岁的年轻人写了推荐书,人家没有逼你。

即使是直钩,那位年轻的姜太公还是钓上了期望的鱼。

年轻人的智商和情商让钱教授无法挑出这个学生的错处,只是自己有种上当被骗的苦不堪言。

这样的绝对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所有行为都从利益出发,
精心设计,所作所为又都合理合法。

而这些人,恰恰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接班人。

钱教授认为: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恶果,就像有毒的罂粟花。

是我们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培养出来的。

恶果的直接表现就是知识的实用化和精神的无操守。

知识的实用化,导致一切与实用无关的知识都被大学所拒绝,即被大学里的老师学生拒绝。

精神的无操守,拒绝一切精神的追求和坚守。

当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英把利益当成唯一的信仰,就会演变出可怕的后果。

他们不会把国家和民族放在第一位,当精英们自己的既得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的冲突时,精英们会如何选择?而他们的高智商和高情商让我们普通人很难参透,只能在所有结局出现后无可奈何。

《三字经》作为古代读书人的启蒙,讲了一个道理: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仁义礼是放在智之前的,这就是古人对被教育者的要求,要仁爱而不是只爱己,要有道义而不能自私,要合乎礼仪而不是乱来。

要求孩子要有爱心有信仰有担当有责任。

要培养出来公共知识分子,代表公共利益,所坚守的应该是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中的普世性的价值和理想,国家和民族有了这样的一群人的引领,才有可能发展经济,安居乐业。

无论是林建华校长的鸿鹄事件的发酵,还是钱理群教授的对绝对精致利益者的忧虑,都在说明:如果没有了责任担当,何来精神的坚守呢?教育,无论大学还是小学,无论民众还是官员,我们都该培养有责任和担当的受教者!这
样,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生活才会富裕,日子才会安康,心中才有幸福!
西南联大已去,但精神之魂长存。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战争中还是和平时,家国情怀,都是一种担当和责任,都是一种信仰与精神!如此,才能薪火传承,才能实现复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