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研究课题
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_吴予
45关注【数理化研究】[2012.1]摘要:培养高素质人才以适应21世纪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
通过采取“探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和体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本文先是从理论的角度介绍探究性学习及其特点,再探讨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探究性学习;新课程标准一、探究性学习(一)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要理解探究性学习,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探究。
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其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提供的结论。
(二)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探究性学习更注重的是让学生体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而不是得出统一的研究成果。
它通过让学生带着探究的问题,提出假设与猜想,收集和查询材料,并对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索、分析、交流合作,最后得出基于问题的解决方案。
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一)物理探究性学习的类型1.实验型这是物理探究性学习中最常用的类型。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它们是获得感性材料,探索物理规律,认识物理世界的基本手段,也是检验物理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在教学中,不应只满足于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还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设计实验。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摘要]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现某个问题或专题,用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去认识问题,获取知识,以达到问题的认识深化或者最终解决。
新课标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新课标中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六步程序”,即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交汇点原则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现某个问题或专题,用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去认识问题,获取知识,以达到问题的认识深化或者最终解决,这就是研究性学习。
在研究性学习中,研究方案的确定,资源的开发利用,合作者的确定均由学生自主解决。
研究性学习能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在当前,它代表了教育改革的方向,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实施研究性的学习呢?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物理研究性学习中,首先要解决的便是研究课题的提出,下面,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我认为研究性学习应包括课题的提出,课题的选择:一、课题的提出由于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我们往往是首先寻找课题,简单的说,就是提出问题:1、物理教材内部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性学科,在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材中,物理的定义是:研究的是关于力的、声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找出它们发生的原因,并研究怎样利用它们来为人类服务。
在课本上,很多实验或问题的探究本身就是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2、物理学与其它学科的交汇点由于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与其他学科的交汇点有许多可供研究的课题。
这也与当前的跨学科综合不谋而合。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作者:温伟程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3年第12期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方面比较系统,基本功比较扎实,但是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容易循规蹈矩,而在面对新的环境和错综复杂的局面时,在新观点、新思路、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等方面就显得十分的薄弱.2011版《课程标准》提出了物理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而要达到这些课程教学目标,都离不开科学探究的教学活动过程.为了将学习的中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移,改变学生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自主获取知识的意识和途径的状况,从而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教育部将科学探究的内容列入了2011版《课程标准》.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教师重要的教学依据,所谓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目的.而在原来的教材和大纲当中,特别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培养,并且由于教育理念上的封闭和各种教学资源的欠缺,教科书成为教学的中心,教师的作用就是讲解教科书,即只重视了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强调学习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则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实施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是教育的根本追求.就此而言,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与交流”,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对解决问题的追求”.而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得以自由、充分地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成果,沟通相互的感情体验,并最终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师生各自的生命价值.科学探究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环节,这样充分地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提出问题下面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例来谈一谈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之前,笔者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物理情境:用凸透镜来观察近处的物体(课本上的字、自己的手指等)、远处的物体(窗外的景物——树、窗外的楼房等),引导学生实验和观察(可以适当对比平面镜和凹透镜的成像情况).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凸透镜的作用.小结:凸透镜能成放大和缩小的像.自然过渡到“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让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1)为什么看近处物体时,看到的像是放大的?看远处的物体时,看到的像是缩小的?(2)为什么看到的像有时是正立的,有时是倒立的?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并总结出本节的探究课题——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跟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说猜想与假说环节让学生根据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成果提出猜想和对探究的方向及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猜测与假设,使他们认识到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像的大小、正倒跟物体的位置究竟有什么关系?此时教师将学生猜想出的各种可能板书在黑板上:(1)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成的像就越小,且像是倒立的;(2)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所成的像就越小,且像是正立的;(3)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成的像就越大,像是正立的;(4)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成的像就越大,像是倒立的.(注意:此时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出各种合理的猜想,但不要对猜想做出正确或错误的评价)同时让学生联想使用照相机照相时和投影仪投影时的情形来进行对比.3设计实验设计实验环节让学生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的器材.利用实验桌上摆放的器材,各小组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装置(学生也可以仿照课本上的装置,同时让学生交流所选器材的用途,此举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接下来的操作).让各个实验小组介绍自己的设计,使学生得以相互交流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表格.4进行实验实验验证环节要使学生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最终使学生认识进行科学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和实验的要求,将仪器组装好并进行实验.学生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蜡烛距离凸透镜不同的位置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注意:此时可以解释记录像距的原因),使烛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清楚的像.然后观察像的大小、倒正的情况.此时,学生将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中,最后将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汇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5分析与论证此环节要使学生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所以认识分析与论证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1)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将物距和焦距进行比较,得出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像的条件和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像的条件.然后各个实验小组进行相互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对实验当中出现的数据错误进行分析并纠正.(2)小结: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利用投影仪投影小结的内容)(3)针对小结的内容,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得到凸透镜成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共同特点:都是倒立的、能够用光屏承接到的(即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实像.(4)问题: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多远的地方,在光屏上看不到烛焰的像?怎样观察才能看到烛焰的像?像在什么位置?此时的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这个像与前面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并回答:这个像是正立、放大且在光屏上得不到的(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5)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你能回答探究开始之前提出的问题,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吗?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①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的范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③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应用: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哪些仪器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哪些仪器应用了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规律?哪些仪器应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规律?学生讨论后回答,同时利用投影仪投影答案.6评估评估是“科学探究”的第六个环节,该环节在教学中经常被遗忘,师生都很少对做过的探究实验进行有效的评估,因此就缺少了这方面的体验.为了培养学生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教师可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列出一些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以供学生思考选择,从而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误差和原因.例如:(1)点燃的蜡烛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线上;(2)点燃的蜡烛位置倾斜了;(3)凸透镜的镜片磨损了;(4)风把烛焰吹歪了;(5)光具座的长度选择有什么要求.通过科学分析和评估,引导学生分析了误差存在的原因和出现的错误,从而知道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7交流与合作各个实验小组把实验过程的结果写成实验报告,并分别在班上报告本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将这一环节处理好,因此就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就这节课得出的结论结合实际来回答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你能解释“物理情境”中的问题吗?在照相时,为了使照片上人的像大一些,人应该靠近还是远离照相机一些?通过交流与合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会了在合作的过程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从而认识到科学探究中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对于科学探究活动,并不是要求各个环节都必须做到,但是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必须要遵循的,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不能只为了赶进度、赶时间,否则会造成学生没有足够进行思考的余地,而草率地得出实验的结论.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多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当中都能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实现交流与合作,笔者认为应该安排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初中物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物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初中物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研究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物理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这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而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自主获取探究信息及如何去进行自主探究。
因此,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课程资源显得非常重要,而初中物理课程资源极其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探究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并把开发的课程资源利用于课堂,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在一定的资源帮助下,完成即定的探究目的,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2、研究意义“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面对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繁多,杂乱,不均衡”等问题,开展分内容、分形式的研究,并通过实践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课堂,获得真发展。
小课题研究是一种小步子推进、从小环节切入、研究小问题的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源于实践、服务实践、在实践中研究、注重实用的实践研究。
二、关健词概念界定对于“课程资源”一词,国内外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目前一般认为,“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或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它包括:教科书、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用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报刊、互联网、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实践基地,以及校外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公共图书馆、电视节目、工厂、农村、科研院所、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资源。
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________,比较典型的有教材、学科知识等。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课题研究课题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研究课題》课题研究课题报告山东荷泽牡丹区北城中学周全徳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此次课程改革中颇有特色与创意的一部分而倍受关注,科学课程资源与科学课程之间关系十分密切。
科学课程资源是科学课程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缺乏一定的科学课程资源.科学课程便无法实施,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此,我在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并确定下列研究性子课題,以《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研究》进行有效的探索。
一、课題提出的背景我国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观念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实验结论、轻实验过程的倾向。
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演示实验通常由教师独搅,学生没有动手操作机会:用"做实验題”代替"做实验"等现象。
初中物理新课程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注意将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引入物理课程。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课题呢?第一、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是物理新课程的一大突出特征,而实验教学活动是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是与科学内容并列并处于上位的内容,因而,科学探究贯穿于新课程始终。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基础课的实验课堂应当也必然是开展探究活动重要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实验过程的体验来激发兴趣、感受方法,学生也需要实验的结果来获得愉悦,満足成就感。
物理课堂实验教学不是忽视物理知识的学习,而是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实验教学与知识的建构是在同一过程中发生的。
所以学生课堂上的实验活动是需要设计的,这种设计并不是将学生带入一个固有的套路中,而是教师要提供给学生适当的器材,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熾有所思考和估计,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物理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主动地位的研究
( 江 苏 省 宿 迁 市 泗 洪 县重 岗 中学 江 苏 宿 迁 2 2 3 9 0 0 ) 摘要: 本 文 着 重论 述 了物 理探 究 性 学 习 中 学生 的主 体 地 位 , 提 出 了在 物 理 探 究性 学 习 中 学 生 主动 探 究 的 学 习 方 式 , 可 以提 高 学 生 的 探 究 能 力和 创 新 能 力 的观 点 , 同时 也说 明 了探 究 式教 学对 培 养 学 生的 自学 能 力 , 思维 能 力 , 想 象 能力 , 分 析和 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等 是 有
习 目标 .就 会 成 为学 生 探 究 学 习 的 新 动 力 和 进 行创 新 思 维 的 导 火线 . 改 变学 生 的 被 动 学 习方 式 , 积极 主动的进行探究学 习 , 学 生 的 主 动学 习 的 意识 得 到 培 养 。 2 在 物 理 探 究 教 学 中 激 发 学 生 的创 新 思 维
要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主体 地 位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物 理 的 积 极 性 和 主 动性 , 鼓 励 学 生 大 胆 发 表 自 己 的意 见 和 见 解 。
1 探 究 学 习 中注 重 培 养 学 生 的 主 动 学 习 的 意识
物 理 探 究 性 学 习 的 核 心 是 让 学 生 能 主 动 的学 习 物 理 知 识 ,
第1 0 卷 第 2期
Vo 1 . 1 0 No . 2
读 与 写 杂 志 Re a da n dW r i t eP e i r o d i c a l
2 0 1 3年 2月 F e br u a r y 2 0 1 3
物 理探 究性 学 习 要 充分 发挥 学 生 的主 体 学 习物 理 知 识 的 积 极 性 和 主 动 性 。 物 理探 究 式 教 学 所 提 倡 的是 在 课 堂 上 教 师 的 地 位 与 学 生 的 地 位平 等 , 但 教 师 的 重 要 引 导作 用 并没 有 否 定 , 在教 学 实 践 中 是 不 断 被 强 化 。这 种 探 究 学 习方 式 不 仅 要 求 教 师 在 探 究 中要深入到学生 的心灵中去 , 成 为 真 正 的 良师 益 友 , 而且 , 教 师 还 要 与 学 生 进行 语 言 、 行动的交流 , 互 动 。在 物 理 探 究 式 教 学 过 程 中. 何 谓 确 立 学 生 在 探 究 学 习 中 的 主 体地 位 , 新 课 程 改 革标 准 解释既 : 在 进 行 物 理 探 究 教 学 中要 面对 全体 学 生 , 教 师 密 切 注 意 学 生 的 物 理 探究 学 习 中 的学 习差 异 ,然 后 教 师 精 心 设 计 探 究 教 学 情 境 ,要 有 目的地 设 置 疑 难 问题 ,以 激 发 学 生 探 究 学 习 的 兴 趣, 以学 生 的疑 和 学 生 的 问 的 有 机 结合 为基 础 , 而最终达到学习 和 快 乐 不 可 分 的探 究 学 习境 界 , 在 教学 中 , 教 师 可 以 先设 定一 个 全 班 同 学 都 能 完 成 的 学 习 目标 , 称 总 目标 , 在此基础上 , 再 让 学 生确 立 自己个 人 的探 究 学 习 目标 ,依 据 的 是 学 生个 体 的 的学 习 情况 , 物理探究学习兴趣等因素。那么 , 个 体 的 和 整 体 的 探究 学
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ppt课件
提出有根据的猜 想。教师安排学生通过讨论并在
动手实验的基础上去验证猜想,然后引导学生通过
分析、归纳的方法提出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所排开
液体的重力相等的假设。最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设计和实验操作去检验这一假设。在教学的各个环
节中,教师要促进学生主动地思考并给学生讨论、
交流的机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利
完整版ppt课件
3
新疆师范大学的图片
完整版ppt课件
4
亲身经历—小挑战(2)
每个小组仅分配有1张A4纸,请你们集体讨论,设 计方案,制作出尽可能高的模型,并在模型上放置一 个乒乓球。
你们可以对这张A4纸进行任何裁剪加工,且只有5 张标签贴纸可以用,但不能破坏标签贴纸。
注意事项:
分享成功的经验
1、最多只能使用5张什么有关,进而自然过渡到
实验设计的环节,再通过学生实验得出结论(
即阿基米德原理)。
完整版ppt课件
30
②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的探究需要用到较多的实验器材,需 要学生动手实验,学校有专用物理实验室和本实验 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学生用的实验器材包括:弹 簧测力计、木块、石块、细线、橡皮泥、溢水杯、 量筒、大烧杯、小桶、塑料瓶、水、酒精等。教师 演示用器材:铁架台(1个)、大弹簧测力计(1个)、 石块(1个)、细线、大小烧杯(各1个)、溢水杯(1个) 。学生实验器材有16套,实验桌16张,而班级人数 是51人,分16个实验小组,其中13个组是每组3人 ,其余3个组每组4人。
(1)探究程式化 (2)缺乏有效的组织策略 (3)小组合作交流低效 (4)探究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5)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单一
完整版ppt课件
12
主要内容:
初中物理教研小课题题目(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实验设备陈旧、实验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僵化等。
本课题旨在探讨基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探究与实践,通过优化实验设备、丰富实验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课题背景1.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创新与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2. 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性: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实验设备陈旧,更新换代速度慢,无法满足教学需求;(2)实验内容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学方法僵化,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度低;(4)评价方式单一,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研究目标1. 优化实验设备,提高实验教学质量;2. 丰富实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验参与度;4.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实验能力。
三、研究内容1. 优化实验设备(1)调研现有实验设备,分析其优缺点;(2)引进新型实验设备,提高实验设备现代化水平;(3)开展实验设备维修与保养培训,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丰富实验内容(1)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具有趣味性、创新性的实验;(2)结合生活实际,开展课外实验活动;(3)引入跨学科实验,拓宽学生知识面。
3. 创新教学方法(1)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2)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实验教学手段;(3)开展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1)制定实验评价标准,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成果等方面;(2)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实验能力;(3)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高一物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一物理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高一物理研究性课题高一物理研究性课题2、菜刀上的力学知识8,用惯性离心力"晒"衣服(1)仙桃城区桥梁的研究(2)各种汽车加速性能的对比研究(3)观察和分析自行车上增大和减少摩擦的做法(4)宇航生活与航天飞机(5)学校周围噪声的防治 1. 我身边的物理知识2. 体育运动中的力学原理3. 铁路弯道中的力学知汽车行驶安全问题生活中的摩擦力高一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和备选课题高一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一、可供选择的课题(1)仙桃城区桥梁的研究(2)各种汽车加速性能的对比研究(3)观察和分析自行车上增大和减少摩擦的做法(4)宇航生活与航天飞机(5)学校周围噪声的防治二、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写些什么?做了什么事情(研究的题目)。
?是谁做的(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组员是谁?)。
?为什么要做(课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
?怎样做的(课题研究的过程)。
?做得怎样(课题研究的结果)。
?讨论或体会(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和同行探讨;有哪些感受向同行交流)。
?参考文献(要注明参考文章的作者、名称、著作或刊物的名称、出版社名称、期刊号及发表或再版时间以及文章所在页码,如果是网上查寻的,还应注明网址)。
三、申请开题的范文课题:中学生与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的构成组长:宋敏组员:李明发、李阮飞、任婕、唐健才、羊明魏、黄小武、王海琼导师:薛英杰课题选择的缘由研究性学习是我们新课程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学分占的比率也很大,那么这门课会对我们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帮助,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谋害我们的年华,还是有益于我们,因此,我们选择此课程进行研究。
课题研究的目的了解研究性学习的作用,让学校更好的开展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有关工作,同时让中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一个良好的认识。
且更能深入地了解研究性学习对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行为、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影响。
最后,让大家都知道研究性学习对我们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以及在开展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高中物理课题研究教案
高中物理课题研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动能定理的概念和公式,掌握动能定理的推导方法,能够运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现象的规律;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探究精神,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动能定理的概念和公式;2. 动能定理的推导方法;3.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过程1. 概念引入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或物理现象,引发学生对动能定理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动能定理的概念和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和作用。
3.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计算物体的动能,并验证动能定理。
4. 数据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动能定理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5. 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思考如何改进实验设计和提高实验精度。
6. 总结和归纳总结动能定理的内容和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实验报告的评价;2.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程度;3. 学生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拓展延伸1. 设计更复杂的实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动能定理的理解;2. 就动能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组织学生团队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设计建议1. 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观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2. 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来巩固所学知识;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探究学习结题报告
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结题报告桓台世纪中学物理组一、物理探究性学习提出的背景:我国基础教育对现行的课程进行大胆的改革,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
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我们作了认真思考,采用探究式可被认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
它改了传统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将物理假设为一种可以直接灌输让学生学到的一堆知识,将学生假设为一种品质良好的容器,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吸纳这些真理的过程,教师更多地只是将这些知识理清头绪,尽可能清楚地告诉给学生并使他们能重现。
而探究式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性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物理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纵观科学的发展,任何一个科学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质疑,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辛勤的探索;任何一个技术上的创新也都是劳动者对生产实践的探究和再创造的结果。
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的价值感唤醒。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主旨。
学生只有处于主动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
物理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全过程,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的目的。
在学校全面落实课程开设的大氛围下,我们物理组积极挖掘课程资源,出发点就是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为顺利实施课程改革作好充分准备和打下良好的基础,改变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的讲授式、传输式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建立一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谈中学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应用
验, 引导学生来一步步确定解决 问题 所需 要的正确 的实验步骤 , 同过不断反 复调 试的实验 , 最后得 到准确 合理的结论 , 这样 的探 究式学习显 然能够达到我们的培养 目标 。
3 探 究性 学 习在 物 理教 学 中 的具 体 实 施 以 E的探究性 学习的方式在实际应用 中应 当包 括以下几个
方面。
3 . 1 启 发思 考 , 提 出 疑 问 在开始一段探究性学 习之初 , 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 生就 讨论 的科学现象提 出自己的疑 问。然后通 过介 绍这个问题 的不 同侧面启发学生对这样 问题的思考 , 并提供可能所需 的实验 工具鼓励学生们理清 自己的思路求得解答。 3 . 2 提 出假设 , 创设实验 首先 , 应 当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 的物理知识或相关的信息提 出可能 的合理的假设并逐 步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其次 , 鼓励学生 以对 问题 的猜想和假设为出发点 , 逐步完善实验方案独立进行 问 题可能 的探究 , 通过多次实验完整的记 录和收集实验数据。 3 . 3 分析讨论 , 得 结论 . 在这个 阶段 , 学生应 当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得 出 结论 , 在 处理实验数据时应 当时 时比对之前所 做的猜想和假设 , 通过多种实验数据得 出结论。其次 , 应当对分析所得的结论进行
堕 夔
No 7
.
T I ME E D U C A T 1 0 N
J
谈 中学 物 理教 学 中探 究性 学 习的应 用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问题探讨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问题探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介绍了新课程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然后分析了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探讨。
接着探讨了实验教学改革的路径和方法,以及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结论部分对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促进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理念、中学物理实验、教学问题、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路径、教师角色转变、发展趋势、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新课程标准的推行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作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对于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和具体的要求。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逐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物理规律,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能力。
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实验器材不足、实验环境不合理等,制约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成为当前物理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实验教学改革的路径和方法也备受关注,探讨如何转变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角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本文旨在探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通过分析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揭示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深入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并讨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初中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探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探析作者:贾香茹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为了适应新课改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将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究性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
利用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改变以往一味灌输物理结论的方式,而通过一种全新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得出最终结论。
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眼光审视教材,进行现象探索和知识理解,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改变以往单板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自我研究性学习自主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方法1引言新课标要求初中教学能够改变传统应试教学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身科学品质。
为响应新课标,结合物理本身与生活、社会和科技紧密联系这一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教学者以为可以鼓励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利用闲余时间多做实验,就师生都感兴趣的物理实验现象进行探索和实验分析。
这种教学构想很完美,那么如何将这种探究性学习构想顺利运用在现初中物理教育中?让学生能够积极响应这种新教学模式?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对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几点认识2.1启蒙阶段,引导学生认识研究性学习以往的学习让学生对学习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若突然采用新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不适应,这种“突发性”改革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过于依赖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之处难免会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
这就需要教学者在改革之初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有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意识。
其次,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特殊的年龄阶段让初中生虽然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但是对某件事物的兴趣持续时间短,另外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对物理知识只是基本了解,对生活和社会中的现象认识也只限于表面,若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自主探究对问题分析,其对问题分析并不一定多合理,对深层原因分析也不一定到位,这样的探究性学习不仅浪费时间也达不到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目的。
中学物理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学物理教学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学物理教学论文选题参考1、中学物理教学中数理结合的问题2、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在情境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2004~2005年全国中学物理教学大赛实例分析4、中学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5、试论计算机辅助中学物理教学的发展途径6、趣味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7、五步实验教学法——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的教学改革8、中学物理教学中应适当引入原始物理问题9、促进中学物理教学的知识可视化10、体验式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1、中学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成员角色分配问题探讨12、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兴趣教学13、物理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4、从素质教育的要求谈中学物理教学改革15、中学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16、对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内容衔接的研究17、高师“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教学创新18、中学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19、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20、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的案例分析二、中学物理教学论文题目大全1、对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调查分析与改进建议2、试论思维定势、学习迁移与中学物理教学3、物理学史与中学物理教学4、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精加工策略的探究5、例谈“原始问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6、网络环境下《中学物理教学法》的自主学习与网站开发研究7、对“大、中学物理教学方法相互衔接”的研究8、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途径9、中学物理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量化研究(四)——例举:高一学生物理归纳能力的差异研究10、谈谈美国中学物理教学内容的特点11、中学物理教学应该融入天文学的知识12、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量化研究(二)--中学生的物理能力教育目标13、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14、浅谈自制教具与中学物理教学效果15、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的作用研究16、试论低成本实验在民族地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17、中学物理教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初探18、解决地方院校物理教学难的问题——关注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19、中学物理教学课堂提问的设计与组织20、中学物理教学中探究教学的策略三、热门中学物理教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多元智能与中学物理教学实践2、中学物理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量化研究(一)--描述能力水平的因子和能力级别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4、探究式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5、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有效途径6、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定7、STS教育:中学物理教学开展科学教育的有效方法8、谈谈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9、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10、虚拟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1、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物理实验能力培养势在必行 --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安徽卷)物理实验题赏析12、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探究13、中学物理教学应突出实验的地位和作用14、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设计15、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研究16、多元智能与中学物理教学实践17、浅析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8、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科学方法教育之实践和探索19、元认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培养20、美国中学物理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四、关于中学物理教学毕业论文题目1、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2、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3、对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2)4、坚持实施STS教育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中学物理教学实施STS教育的研究与实践5、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6、中学物理教学法7、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8、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研究9、探究性教育理念下的中学物理教学10、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11、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研究12、中学物理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13、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独立创新14、中学物理教学中注重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15、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及影响因素研究16、浅谈物理学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17、论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18、中学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19、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研究20、物理学前沿与中学物理教学五、比较好写的中学物理教学论文题目1、“试误”学习理论与中学物理教学2、自主探索实验教学法--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的教学改革3、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思考与探索4、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量化研究(三)——从物理归纳能力的测量谈等价排5、半开放教学法实验室促进中学物理教学能力的提高6、创新教育与中学物理教学7、现代教育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利弊8、中学物理教学引入物理学史的实践9、谈物理学史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10、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结构的因素分析与能力培养研究11、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自制教具12、失败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13、试析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14、安卓智能手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5、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资源开发中的应用16、电脑游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7、渗透人文教育,促进和谐发展——优化中学物理教学效果的探索18、论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19、中学物理教学中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20、中学物理教学论。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结题报告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结题报告彭德山2001年12月—2005年5月,我校对《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和探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四年研究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一、课题的提出:“决定人类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素质,不仅是精英人物的素质,而是几十亿普通地球居民的平均素质”。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加快了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的步伐,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恰当的应用,无论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与全民及个人的科学素质密切相关。
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国民的科学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任则落到了科学教育的肩上。
从科学教育的国际改革趋势看,世界各国都在相应调整基础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即着眼于培养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变革对人才的培养模式,改进学习的学习方式,以便使现在的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具有竞争力,如美国1996制定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详细阐明了科学教育中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性及其主要组成部分。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让各个学段所有年级的学生都有机会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其进行探究性思维和探究性活动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制定调查研究计划并付诸实施、利用有关工具和技术收集数据、批判性并有逻辑地思考解释证据、分析交流其他解释方法以及科学论点等。
”物理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一门自然科学。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应该是很有兴趣的,然而,物理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注重了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埋头组织大规模题海战术训练,而忽视了学科特点,学生学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健康成长受到极大影响,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长期保持,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中学物理教研研究(3篇)
第1篇一、引言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学物理教研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中学物理教研研究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中学物理教研研究的主要内容1.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1)教学内容的研究:针对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梳理知识点,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同时,关注学科交叉,拓展学生的视野。
(2)教学方法的研究:研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学评价与反馈的研究(1)教学评价的研究: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反馈的研究:及时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教学反馈,分析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1)教师培训:开展针对物理教师的专项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教师团队建设: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物理实验教学研究(1)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实验设备与资源的研究:合理配置实验设备,丰富实验资源,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三、中学物理教研研究的实施策略1. 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水平(1)建立健全教研组制度,明确教研任务和目标。
(2)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 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1)根据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关注学科交叉。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3. 强化教学评价,注重反馈与改进(1)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及时收集教学反馈,分析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物理】物理探究性学习报告
【关键字】物理物理探究性学习报告篇一:物理探究性学习总结XXXX-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研究性学习教学总结XXX探究性学习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不仅作为教学方法,而且还作为教学内容提出来,新的课程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在本学期的物理探究性学习实践教学中,更是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为在今后物理综合实践教学中取长补短,现将本学期教学总结如下。
一、计划的完成情况在本学期的教学中,精心选择的探究性学习内容都得以顺利开展。
液体的压强、动能的影响因素、自制杆称等探究课题都得以充分的探究,通过学习,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中,基本上熟悉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评估与交流;在进行探理论认识和课堂实践两方面,取得一些阶段性的突破,基本上完成了之前制订的课题研究计划。
二、主要经验和体会(1)、探究课教学具有创新性:探究课教学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探究课教学的思想和原则的基本精神,即在物理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比较自由的积极活动,主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同时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具体表现为:其一、探究课教学改变课堂教学只关注教案的片面观念,树立了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新观念。
其二、探究课教学使教师带着自己的全部身心和已有经验、状态进入教育,对学生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宽容度、耐心、机智,以及满足与否等情感表现无遗。
其三、整个教学过程是以演绎法和归纳法为主的学习过程。
所有的问题均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然产生,再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研究讨论、独立思考分析后,由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探究课教学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案例中,学生敢于从掌握已有知识向探索未知知识的教学进发,说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得以激发。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初探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初探摘要: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那么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如何开展好探究性学习呢?以学校的两个教学实践为例提出了在物理课堂中开展好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不管哪种类型的探究性学习,教师都应创设好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才能组织好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物理;探究性学习;问题情境物理科学作为由众多物理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物理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
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做了解释,大致概括为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构造问题的答案、交流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五个基本阶段。
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环节设计成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不管哪种类型的探究性学习,教师都应创设好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才能组织好探究。
中学物理课堂中导学——探究式教学尝试的几个案例:案例一(注:本案例是在介绍“力的合成”内容之前进行):探究的课题:研究力的合成遵循的规律。
探究设置的环境:教师先介绍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指出合力与分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相同,即具有等效性;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已知分力求合力,寻找力的合成应遵循的规律。
学生探究的顺序:先分析思考,然后提出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方案,最后根据确定的方案设计实验并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点拨:实验误差的处理及提醒学生注意减小实验误差。
较佳方案选登:1.用两只弹簧秤,一根带有标记的轻弹簧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遵循的规律;2.用两只弹簧秤,一根带有细绳套的橡皮条,一个图钉,一个小黑板以及刻度尺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的规律;3.归纳总结,得出最后的结论。
物理中研究性学习两点想法
关于物理中研究性学习的两点想法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学习方法的一次革命。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依实验为依托,进行自主的、独立的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提升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实验探究性学习的概念首先由西方教育界提出,是指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思考怎么做,而不是由教师教给他们已经思考好的现成结论。
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引导者,启发和诱导学生,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多层面的活动,包括通过观察、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调查研究、实验来收集、分析、解释数据,得出结论或作出评价,以及交流结果。
通过个人、小组、班级等多种方式组织活动,发挥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小组协作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实在的教学模式,但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基本方法及方法论。
目前,探究性学习的应用既可渗透于学科教育过程中,也可以开展独立的专题研究。
但都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教材作为基本研究内容,联系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它重视开发学生智力,能够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为今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而目前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学习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互相渗透的,在物理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从以下两个个方面确定研究课题:1.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拓展视野,例如可以选择物理学史作为学生课外研究的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当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化、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导致人类对知识、能力、竞争力等许多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特别是我国在2001年6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确立了基础教育发展的总方向——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使我们明确了这轮新课程改革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改革的中心任务。
我市开展的“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研究”的课题实验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1、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而创新的核心是人,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然而,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授者”的旧观念仍然影响着一部分教师,导致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方式单一,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旨在增进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成为创新型的公民和人才奠定基础。
2、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育要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最重要,也是最紧迫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创设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展示自己的个性。
3、教师发展的需要。
综观当前的教学现状,许多教学活动其实还是一种单向度的传授,而非双向度的教学交流活动。
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拿出典型和优秀的教学范例,很少考虑到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角色作用。
从而引导教师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
所以,开展此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的发展。
4、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市从2003年秋开始实施初中的新课程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作为科学课程的核心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所以在初中物理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既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又是物理课程标准1对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综上所述,开展“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研究”课题实验,对于提高我市初中物理的教与学水平具有非常好的现实意义。
为此,我市通过学校自主到市教研室申报,然后市教研室到省教研室申报立项,最后获得省教研室立项批准的实验学校是渔洋中学、周矶中学、高石碑二中。
二、课题有关概念的界定1、探究广义的探究是指对世上任何事情和所有事物的认识活动。
它存在于我们生活实际的各个方面,既无研究范围的限制,也无研究方法的限定。
狭义的探究是指科学探究,它是在一定的信念和假设指导下进行的,即科学家提出关于自然界的问题,寻求答案,深化理解的过程。
2、科学探究我国义务教育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有这样的一些表述:“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科学探究原是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的科学规律时所进行的科学活动。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基础教育将科学探究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其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
因此,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
科学探究关注的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
3、探究性学习本课题中的“探究性学习”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科学探究的学习,即“在物理学习中学习探究”。
就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二是以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过程为模式的教学活动,既“在探究中学习物理”。
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针对研究课题提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案,验证假设,抽象出物理概念,归纳出物理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杜威实用主义探究性学习理论杜威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社会发展变幻莫测,充满危险,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安定性。
因而,“实用效果有用与否”就成为一切知识是否是真理的标准。
他认为世界不存在永恒的真理,人在不确定的世界能延续下来不是靠“所谓的真理”,而是靠不断改造的经验,从根本上说是凭借着探究能力。
杜威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探究式教学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2能力。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认为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要重视“情境”的创设和“协作学习”。
3.皮亚杰的教育思想皮亚杰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知识源于行动和认识发生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观点。
他认为教育应大力发展学生的的主观性,学生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教师应当注重“自我发现法”,只有学生自我发现的东西才能被同化,强调让学生在主动中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原则,只有学生自主地参与各种活动,给以合理的证实与否定,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4、探究性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20世纪中期,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和科学史家库恩等人认为:科学知识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科学在本质上是探究,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
他认为把教科书上的知识当作不变的真理,把实验仅当作验证科学概念和原理的方法去教学生,容易使他们形成绝对化的科学知识观、错误的科学方法论和片面的科学发展观。
在这种背景下,萨其曼、施瓦布和加涅等人于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探究性学习进行研究。
他们从信息处理过程出发,认为教学与其着眼于知识的掌握,毋宁更注意教学信息处理过程本身,并建立了与此种思想相对应的探究学习的模式。
5.人类大脑遗忘率规律美国科学家曾对人的大脑遗忘率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以下各种学习方式的遗忘率分别为:阅读90%,听课80%,应用70%,看电影60%,看展览50%,讨论30%,讲话30%,自己动手做10%,研究性学习5%。
由此看来,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终身难忘的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总体目标:1、在学生层面上:培养具有一定创新素质的学生。
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优良的创新品质、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师层面上: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型、实践型的教师队伍。
使参与实验的老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探究创新教育思想,并能自觉运用探究创新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加强理论修养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自我创新意识和能力,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形成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探索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建构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和促进学习发展的课内外探究性教学的操作模式以及实施的一般策略与方法。
2、探究符合探究性学习理念的教学设计。
33、开发出一些符合探究性学习的校本课程资源。
4、探索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构建能促进学生不断进行科学探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体系。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1、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研究的总体思路总体来说就是“一个指导、两个载体、五个结合”为我们课题研究的思路。
具体来说就是这样的:所谓“一个指导”,就是根据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这本法规性文件,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
我们通过专家引领、自己学习等途径,认真学习了《标准》,并将《标准》的精神应用到了我们的实践活动中去。
所谓“两个载体”,第一个载体就是以物理课堂内的两种“探究活动课”为载体:即“科学探究要素渗透课”和“程序化探究课”这两种教学形式;第二个就是以物理教师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或在校外联系的社会实践基地而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为载体,通过这两个载体来开展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
所谓“五个结合”,就是将科学探究与物理教学相结合、科学探究与“STS”教育相结合、面向全体与发展特长相结合、学生主动探究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根据我市三所实验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遵循教、科、研的科学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优化。
我们市课题组不给学校太多的条条框框,只是按照实验步骤加担子,充分发挥实验学校和实验教师的聪明才智,让不同学校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科学探究的实践性问题,形成各具特色的成果。
3、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并辅之以省、内外的专家讲座、市课题组的四次研讨会。
实验法是主要的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过程包括: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搜集分析实验数据,利用科学统计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总结实验结果等。
七、课题研究的原则1、实践性原则探究性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从国内外引进的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到底有哪些成份是适合的,那些是不适合的,都不能简单地以理论分析来下定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探索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教师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从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理论,从而更好地进行实践,促使探究性学习研究不断走向成熟。
2、辩证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还是“接受式学习”的方法应以辩证性原则为指导,不能因为提倡探究性学习就将接受式学习全盘否定。
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和能力,不可否认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好方法,4但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的培养伴随的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能力与素养的养成只是空谈,知识的积累不可能都以直接经验的方式呈现或以探究的方式获得,接受式学习的方式对某些知识的获得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在实施探究性学习时应以辩证性原则为指导,协调好探究与接受的关系。
八、课题研究的周期和主要阶段1、实验周期:2003年10月——2008年6月2、实验步骤:(1)培训准备阶段:2003年10月——2004年2月本阶段主要是确定各实验学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组,拟订初步的研究方案,初步确定实验框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各实验学校制定出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