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货运输安全告知卡
叉车重大(或较大)风险告知卡(90厘米宽60厘米长)

危险源
名称
叉车
场所
部位
厂区
编号
012
风险
等级
黄色三级
管控责任
单位
综合办
管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层级
二级
管控
责任人
XXX
联系
方式
XXX
从业人员数:人
易发事故类型
车辆伤害
安全警示标志
主要防范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1、叉车充电区域保证通风;
2、发生触电,区域急救人员先断电,呼吸、心跳停止进行心肺复苏;
3、每月对于叉车进行点检,发现异常及时进行维修;
4、对于叉车进行限速行驶的速度为7公里以下,货物超出本身视线,要进行倒车行驶。
5、叉车速度限速5公里;
6、张贴警示标示及操作规程;
7、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1.迅速将伤者移至安全地带;
2.若伤者发生窒息,立即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异物;如伤者出血,包扎伤口,有效止血;若伤者骨折、关节伤等立即固定;
3.向上级报告,并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院救治。
隐患排查周期
公司级一次/季
车间级一次/月
班组级一次/天
隐患排查表单名称
叉车专项检查表
火警119 急救120 本单位应急电话:XXXXXX
危险货物安全卡

CN NO. 21024I 泄漏处理I与铜、汞、银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立即设法关闭阀门或进行快速堵漏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遇卤处理。
瓶装时,可进行部份转移,并素会引起燃烧爆炸。
无毒,但可造成 用雾状水驱散气体,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控制一切火源。
小丄、I 储运要求I防护措施: 远离热源、火种,避免撞击、摩擦;对钢瓶应定期进行技术检验。
发现泄 漏时应及时处理。
储运时应配备相应消防器材。
严禁超装、超载、超速行 驶。
易燃气体标志UN NO. 1001AcetyleneC 2H 2 I 危险性I窒息。
1、 仓库应阴凉通风,远离热源、火种,防止日光曝晒,严禁受热。
2、 入库应严格按要求验收。
3、 内容物互为禁忌物的钢瓶应分库储存。
4、 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碰撞、抛掷、 溜坡或横倒在地上滚动等。
5、 储存中钢瓶阀门应拧紧,不得泄漏。
6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7、 钢瓶必须按国家规定,进行定期技术检验。
8、 在储运时应按规定对钢瓶进行严格检查。
迅速脱离事故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 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 及时就医。
I 灭火方法I雾状水、二氧化碳、化学干粉、砂扑救。
氧化碳不燃气体标志carbon dioxideI 危险性I人遇高浓度二氧化碳易发生缺氧性中毒,甚至死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亡。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 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 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I 储运要求I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 30 C 。
应与易(可)燃物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2、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 不可交 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 (1)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表示危险性的图形符号 中文名称液 碱 英文名称Sodinm hydroxide solutionUN NO.1824 CN NO.82001侵入途径:食入、吸入健康危害:本品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引起 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 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爆炸危险:不燃烧,不爆炸。
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内。
注意防潮和雨淋,应与与酸类,铝、锡、铅、锌及其合金、爆炸物、有机过氧化物,铵盐及易燃物分开存放。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雨天不宜运输。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若小量泄漏应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的有盖容器中,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应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皮肤接触:皮肤接触本品要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着的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眼睛接触本品要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15分钟。
就医。
吸入:吸入本品要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口服中毒患者,速给食用醋,3-5%酸酸或5%稀酸,大量橘汁或柠檬汁等中和,以后给蛋清,橄榄油或其它植物油,禁忌催吐和洗胃,适当输液,纠正脱水,电解质失衡和休克。
预防食道狭窄,在穿孔的危险期过去后,应尽早做食道扩张术。
本品不燃烧,不爆炸。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佩戴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泄漏处理 急 救灭火方法危 险 性 储运要求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表示危险性的图形符号 中文名称硫 酸 英文名称sulfuric acidUN NO.1830 CN NO.81007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盐酸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应急安全卡

危险类别:8.1 CAS No.7647-01-0 CN81013⊙ 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应急求助电话:119,120。
应急安全设备应急处理设备泄漏处理 火灾注意事项⊙ 使用不燃的惰性材料吸收(如蛭石、沙土、 ⊙在安全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或泡沫灭火干燥石灰或苏打混合); ⊙用雾状水冷却火场中的容器;⊙ 使用无火花工具清扫或铲起; ⊙灭火穿消防服(全封闭),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当收集产品(泄漏物)时,严禁使用铁质容器,仅使用塑料或不锈钢容器,严禁密封。
⊙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 皮肤接触: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立即用大如果刺激 症状持续存在,就医。
量肥皂和水清洗。
就医⊙ 吸入: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畅通; ⊙ 食入:用水漱口,给牛奶或蛋清,就医⊙ 如果衣服着火;用大量水灭火,脱去松散的衣服,如果粘附在皮肤上,严禁拉脱。
Code:SHE-Tr-01Rev: 01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应急安全卡货物名称: 盐酸⊙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注:本资料不可能涉及所有紧急情况。
如需详细资料,请参阅该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司机、押运员应急措施⊙ 停车;严禁明火和火星,严禁吸烟 ⊙ 消除附近的火源和热源⊙ 如果没有个人危险,可采取适当的行动, ⊙ 尽早通知警察和消防队如果该产品着火,严禁去处理急救措施⊙ 不产生火花簸箕和扫把(如塑料,橡胶制品)⊙ 急救箱⊙ 装有50L蛭石的塑料桶⊙ 洗眼水⊙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个人防护用品运输警告: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 接触蒸汽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可致灼伤,出现眼结膜炎。
⊙ 经口吸入、食入有灼烧感、牙龈出血,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形成溃疡。
危险性⊙ 能与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产生氢气。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氩气-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

长沙瞻远气体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平安卡氩(压缩的)Argon , compressedArUN NO :1006 CN NO :22021 假设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常气压下无毒。
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
氩浓度到达50%以上,引起严重病症;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
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
继之,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移至死亡。
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1、储存要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2、运输要求: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平安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爆晒。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立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 呼吸困难,绘输氧气。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 吸。
就医。
本品不燃。
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防止高浓度吸入。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危险性 储运要求 泄露处理急 救 灭火方法长沙瞻远气体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平安卡说明:1、本卡依照交通部行业标准?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那么?〔JT617-2004〕制作。
2、本卡尺寸规格统一为宽×高=150mm×210mm3、本卡由押运人员随车携带,一个运输趟次一张卡。
危货车道路运输风险告知卡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干粉、二氧化碳
个
体
防
护
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急救处理
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道路运输风险告知卡
易燃气体
中文:
液化石油气
主要成分:
丙烷C3H8、丁烷C4H10
英文: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UN要危险性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昏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储运要求
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氯气)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氯气)介绍本文档是关于氯气的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在运输过程中确保货物安全以及防止事故发生至关重要。
危险品概述氯气是一种具有剧毒性和腐蚀性的危险货物。
其化学性质使其容易与其他物质反应,产生爆炸、火灾和有毒气体的风险。
运输规定1. 氯气应在专用的运输中进行,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露或碰撞导致的事故。
2. 运输车辆应配备氯气泄露监测仪器,以便在发生泄露时及时发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3.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与易燃物、可燃物、酸类等物质接触,以减少事故风险。
4. 氯气运输车辆的驾驶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了解危险品的特点以及应对应急情况的方法。
安全措施1. 氯气应储存在防火、通风良好的仓储设施中,远离火源和热量。
2. 运输车辆应定期检查,确保和阀门的完好性,并随时监控气体泄露情况。
3. 运输车辆应配备适用的灭火器和泄露处理设备。
驾驶员应了解如何操作并使用这些设备。
4. 当发生泄露时,运输车辆应立即停车并远离火源和人员较密集的地区。
驾驶员应迅速通知应急救援机构,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5. 运输车辆应遵守交通规则,保持适当的车距,避免刹车和转弯时产生剧烈震荡,以防止破裂。
急救措施1. 毒气泄露事故发生后,人员应立即撤离事故现场,尽量远离泄露源。
2. 如有人员接触氯气,应立即脱离污染区域,并迅速将被污染的衣物脱下。
3. 引导被污染的人员寻找安全地点,并及时进行呼吸道和眼睛的冲洗。
立即向医疗机构求救。
结论氯气作为一种危险货物,在道路运输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和措施。
只有加强对氯气的运输安全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道路运输的安全性。
请确认以上文档内容是否符合您的要求。
甲苯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疏散撤离.
3.容器灌装时必须留足液体的膨胀空间.
4.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急救措施
1.皮肤接.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以上.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Xxxxx有限公司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
甲苯
英文名称:Toluene
分子式:C7H8
UN NO:1294
CN NO:32052
危险性
1.有毒,易燃、易爆.
2.禁忌物:强氧化剂.
3.不溶于水,与苯、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4.侵入途径:皮肤、眼及食入
储运要求
1.远离火种、热源.
2.必须与禁忌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泄漏处理
1.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尽可能切断泄漏源,严格限制出入.
2.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3.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
防护措施
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乳胶耐油手套,定期尿检.
汽柴油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

(3)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防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及人口密集地段。
撒漏处理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医疗机构电话号码:120
环保部门电话号码:xxxxxxxx
公安交警电话号码:122
运输单位电话号码:xxxxxxx
运输单位第一责任人电话:xxxxxxx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xx安监局xxxxxxxxx)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谨慎驾驶。
xxxxxxxxx车队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消防部门电话号码:119
对有每分钟05m3以上的快速装卸油设备的油罐汽车在装卸油时除了保证铁链接地外更要将车上油罐的接地线插入地下并不得浅于100mm
甲醇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甲醇methyl alcohol 化学类别:醇化学名:CH3OH UN编号:1230危险货物编号:32058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健康危害:有毒可直接侵害人的肢体细胞组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
存储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露、泄漏处理:切断火源,泄漏源,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灭火措施: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
盐酸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平安卡〔符号∶上黑下白,底色∶上白下黑〕中文名称:盐酸UN编号: 1789俗名或商品名称:氢氯酸分子式: HCl危险货物编号: 81013英文名称:Hydrochloric acid危险性:第 8 类腐蚀品液体主要危险性:接触其蒸汽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齿龈出血、气管发炎等,误食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可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泄漏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过滤防尘口罩,穿一般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防止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枯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平安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灭火方法: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 分钟,可涂抹弱碱性物遇小火用砂土闷熄,遇大火可用雾状水质,如肥皂水等。
就医。
灭火,切勿将水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消防人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
就医。
员须戴防毒面具,在平安距离以外,在上风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向灭火。
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运输要求: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包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食入:用水漱口,就医。
运输槽罐〔桶〕防止撞击,破损,不能泄漏。
防护措施:呼吸保护:接触其烟雾时,应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和空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佩戴氧气呼吸器。
手部保护:耐酸手套;眼睛保护:呼吸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保护:穿橡胶耐碱服。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
煤气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

煤气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一、危险货物的定义和分类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毒性、放射性等特性,可能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
根据国际规定,危险货物分为九个类别,分别为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质、腐蚀品、放射性物质、其他危险品。
二、煤气运输的危险性及安全措施1. 危险性:煤气在运输过程中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泄漏或发生泄漏后的爆炸,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安全措施:- 运输车辆和的安全性必须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的要求,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 运输过程中应严禁吸烟、明火和静电等火源接触,确保运输环境无火灾危险。
- 运输车辆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泄漏探测器、防火设备、抗静电装置等,确保泄漏及时发现和处置。
- 运输司机和相关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煤气危险货物的特性,熟悉应急处理措施,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 在运输过程中应加强监管,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使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贮存于专用设施等,以降低事故风险。
三、危险货物的应急处理一旦发生煤气泄漏或爆炸事故,应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 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采取撤离人员的紧急措施。
- 隔离泄漏区域,并阻止人员靠近事故现场。
- 如果可能,封堵泄漏点,避免进一步泄漏。
- 避免使用明火,以防引发二次爆炸。
- 根据事故情况,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四、危险货物的法律法规煤气运输危险货物涉及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规则》等。
在进行煤气运输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五、运输公司的责任运输公司在配备车辆和、选择司机和其他相关人员时,应严格把关,确保其具备相关资质和专业知识。
同时,运输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并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的制定。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含un、cn编号)部分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符号∶上黑下白,底色∶上白下黑)中文名称:氢氧化钠 俗名或商品名称:苛性钠、烧碱分子式:NaOH英文名称:Sodium hydroxideUN 编号:1823危险货物编号:82001危险性:8类腐蚀品 主要危险性: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中隔,皮肤和眼直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急救:皮肤接触: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用蒸馏水冲洗就医 吸入:无食入:对口服或喷入口腔患者,应迅速给予食醋(3.5%酸或5%试剂稀盐酸或桔子柠檬蛋清等以中和),严重者立即就医,洗肠胃。
运输要求: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雨天不宜运输。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蒸汽放出大量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泄漏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至废液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符号∶黑色,底色∶白色)化学品中文名称:液氯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称:分子式:Cl2化学品英文名称:liguid acetUN编号:1017危险货物编号:23002危险性:第2类有毒气体主要危险性:低浓度吸入后会使人胸部作痛、气喘、头痛、头晕、乏力、呕吐、高浓度的氯对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急性中毒甚至窒息死亡。
运输要求: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更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做到淋水降温,运输时按规定路线行驶,不能在人口聚集区停留。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柴油Diesel化学类别:烷烃UNno. CNno.危险特性:遇明火、高温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
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
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存储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露、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有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环境影响: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建议不要让其进入环境。
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破坏水生生物呼吸系统。
对海藻应给予特别注意。
泄露处理:迅速撤离绣楼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货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销量泄露: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货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刻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货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报纸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尽快彻底洗胃。
就医。
灭火措施: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植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用水灭火无效。
操作处理方法: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原油)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原油)易燃液体中文:石油原油英文:PetroleumCrude oilUN编号:12671255危险货物编号:32003主要危险性易燃、易爆、闪点≤32℃暗黄、棕色或绿黑色液体不溶于水,比重小于1。
遇热分解释出有毒烟雾。
吸入大量蒸气可引起神经症状。
泄漏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汽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
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急救处理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就医。
储运要求车上人员不准吸烟,车辆不得接近明火及高温场所。
装卸车时严禁打手机,油罐车要避免暴晒,导静电装置接地良好,严禁搭乘无关人员,严禁在路边随意停放。
灭火方法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防护措施运输作业现场严禁烟火,驾驶员、押运员应穿着防静电服、防静电鞋工作,不穿带铁钉的工作鞋。
配齐防火帽,导静电拖地带,不搭乘无关人员,夏季高温季节应避开高温时段运输。
公司调度室电话号码:0996—6015886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人电话:0996—6015188新勘中心调度室电话号码:0996-*******消防部门电话号码:119新勘中心宝浪油田消防支队:0996-*******新勘中心前指消防支队:0992-*******公安报警电话号码:110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号码:122医疗急救电话号码:120保险公司电话:955180996—2276821(巴州安监局)安全监督部门电话号码:0997—2122971(阿克苏安监局)0992—3223578(奎屯安监局)0996—2255260(巴州环保局)环保部门电话号码:0997—2686506(阿克苏环保局)0992—3221342(奎屯环保局)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0532—83889090。
液碱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

消防部门电话号码:119
医疗机构电话号码:120
公安交警电话号码:122
环保部门电话号码:xxxxxxxxxxxx
运输单位电话号码:xxxxxxxxxxxxx
运输单位第一责任人电话:xxxxxxxxxxxx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xx安监局xxxxxxxxxxxxx)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谨慎驾驶!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灭火方法
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根据不同情况联系政府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的电话)
4.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撒漏处理
隔离泄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防护措施
液碱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
中文名称:液碱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液碱

液碱
sodiun hydroxide
UN NO:2783
CN NO:61874
危险性
健康危害:液碱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
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灭火方法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
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
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处置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防护措施: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防
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储运要求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泄露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
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