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的通知
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1.目的:为规范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食源性疾病管理办法》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标准:2.1本制度适用于食源性疾病报告、监测、信息核实与通报、预警、医疗救治等工作的管理。
在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中, 发现属于食源性疾病或者疑似食源性疾病的, 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外, 应依照《食源性疾病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在食源性疾病管理工作中, 发现属于传染病的, 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外, 还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要求进行处置。
2.2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例或疑似病例应当 2 小时内向防保科报告。
医院防保科应及时报主管院长组织会诊, 一旦确认病例为食源性疾病病例或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 防保科要及时向卫生计生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发现散发的食源性疾病, 应当每日报告; 怀疑为聚集性或严重危害健康的食源性疾病, 应当在首诊病例后的两小时内报告。
2.3凡确诊食源性疾病病例医生需及时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表》并报告防保科。
填写时字迹清晰,地址要写到具体的门牌号,要留联系方式及联系人,不得缺项、漏项。
2.4临床医生应当对食源性疾病或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提供医疗救治, 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病历记录。
收治病区应当协助食源性疾病调查、核实工作, 提供相关信息。
如该食源性疾病超出本院的诊疗范围,需及时将病人转往定点医院治疗。
2.5发现食源性疾病事件, 首诊医生除及时报告外, 还应及时联系防保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并立即封存相关食物标本,维护好现场秩序。
2.6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必须按规定如实报告食源性疾病信息, 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xxx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管理方案
XXX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管理方案为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和食品安全隐患的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切实加强我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郑州市卫计委《关于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食源性疾病病例常规监测工作的通知》(郑卫监督[2016]14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食源性疾病概念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二、报告人食源性疾病病例首诊医师为食源性疾病信息报告人。
三、监测范围(一)食源性疾病病例,包括:1、感染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感染性腹泻病人,临床表现为腹泻,可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例;2、中毒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并具有生物性、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等因素引起的相关中毒症状病例,如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肉毒毒素中毒、米酵菌酸中毒、河豚毒素中毒等。
(二)食源性异常病例,指可能与食品有关并且具有以下一个或数个特征的一些疾病,包括:1、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程)和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等)与现有的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合理解释;2、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3、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无法得到合理解释;四、报告内容按照《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规定的格式和项目,逐项填写并进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一)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联系方式、发病时间、就诊时间、报告单位;(二)疾病相关信息:包括主要症状与体征、初步诊断、既往病史、暴露信息及生物标本采集信息等。
五、报告程序与时限1、危重、死亡或聚集性病例,及时组织院内专家会诊,并于2小时内电话报告疾病预防控制科(上班时间 2354)或院总值班(非上班时间9100),同时填报食源性疾病报告卡并通过内网进行报告。
县妇幼保健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
县妇幼保健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根据《食品安全法》、《县卫生健康局关于印发食源性疾病检测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识别、处置能力和报告意识,使食源性异常病例能够早发现、早诊治,避免健康危害,保护公众健康。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一、监测目的通过临床医技科室食源性疾病个案监测,了解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及时发现聚焦性病例、死亡病例和重症病例及暴发线索,达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食品安全隐患的目的。
二、监测内容(一)监测对象对疑似与食品有关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或中毒性病例、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进行监测。
重点(优先)监测对象包括:1.感染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感染性腹泻病人,临床表现为腹泻,可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例。
2.经临检实验室检验确认的李斯特菌感染病例和阪崎肠杆菌感染病例。
3.中毒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并具有生物性、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等因素引起的相关中毒症状病例,如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肉毒毒素中毒、米酵菌酸中毒、河豚毒素中毒等。
4.异常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病例,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的婴幼儿结石病例。
(二)监测科室各临床医技科室。
(三)病例报告1.报告原则做到应报尽报,发现一例报告一例,不得迟报和漏报。
2.填报流程和时限①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临床医生负责对符合食源性疾病病例定义的病人进行信息采集,内容包括症状与体征记录、饮食暴露史、临检结果、临床诊断等个案信息。
登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填报监测信息或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临床科室发现食源性中毒事件、2件同源食源性疾病感染性病例,应在诊断后2小时内先电话报告本院食源性疾病管理科室负责人,本院食源性疾病管理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报食源性疾病领导小组和县疾病控制中心:其他食源性疾病24小时内报告食源性疾病管理科室负责人。
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一、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一)监测目标为了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识别、处置能力和报告意识,使食源性异常病例能够早发现、早诊治,避免健康危害,保护公众健康,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监测方案。
(二)监测范围1. 监测对象:我院就诊的疑似食源性疾病患者。
2. 监测时间:全年进行,每月为一个监测周期。
(三)监测内容1.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2. 食源性疾病相关信息:发病时间、症状、疑似食物来源、暴露剂量等。
3. 生物标本:患者呕吐物、粪便、血液等。
(四)监测方法1. 医疗机构在日常诊疗中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患者,应当及时报告给院感科。
2. 院感科对疑似食源性疾病患者进行调查,收集患者相关信息和生物标本,并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上报的疑似食源性疾病进行审核、分析,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五)监测数据上报1. 医疗机构每月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将《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上报给院感科。
2. 院感科每月结束后七个工作日内,将辖区内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上报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结束后十个工作日内,将辖区内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上报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食源性疾病管理制度(一)组织管理1. 成立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2. 设立专门的食源性疾病监测部门,负责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的收集、审核、填写和上报等工作。
(二)培训与考核1. 医务科负责组织全院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的培训。
2. 定期对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业务水平符合工作要求。
(三)工作流程1.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患者,及时报告给院感科。
2. 院感科对疑似食源性疾病患者进行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和生物标本。
3. 院感科将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上报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XXX文件天医发[2017]1号关于印发《XXX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的通知各科室、各部门:为进一步做好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天愿医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研究,并按要求落实。
2017年1月6日1XXX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对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数据的收集、报告和管理,建立起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平台,落实预防为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置的原则,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成立XXX“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强高成鲛冷火军XXXXXX信息网报员:高汉武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我院异常病例/异常安康事件监测工作,同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组织对实施过程举行检查、督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预防保健科,XXX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工程实施。
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我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监测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组织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
医务科职责:制定我院监测方案,改进监测措施及流程。
2门诊医生职责: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和《疑似食源性异常事件报告卡》。
检验科职责:指导临床正确采集标本送检。
信息网报员职责:收集《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疑似食源性异常事件报告卡》及上报综合门诊、急诊门诊、住院内科、肠道门诊: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实时报告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二、监测细则(一)定义: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熏染性、中毒性疾病。
(二)重点监测科室:综合内科、住院内科、肠道门诊、急诊科、妇产科等科室。
2023医院(卫生服务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2023医院(卫生服务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目录一、领导小组及各自职责 (2)1、成立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领导小组 (2)2、职责 (2)3、成立食源性疾病监测会诊专家组 (3)二、监测细则 (3)2、具体内容 (4)三、监测报告流程 (4)四、救治流程 (4)五、工作要求 (5)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5)2、突出重点,积极主动 (5)3、强化督导,狠抓落实 (5)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识别、处置能力和报告意识,使食源性异常病例能够早发现、早诊治、避免健康危害,保护公众健康。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领导小组及各自职责1、成立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领导小组组长:XXX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副组长:XXX中心公共卫生管理科负责人成员:XXXX信息网报员:XXX2、职责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领导我院异常病例健康事件监测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组织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
医务科职责:负责食源性疾病诊断、组织院内会诊。
公共卫生管理科职责:负责全院医生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培训;制定我院监测方案;信息网报员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报告区卫计局;收集信息表登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填写临床医生填写的《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每月填写《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每月数据汇总表》。
检验科职责:指导临床正确采集标本;对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及时进行检验,按照规范要求出具《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生物标本检验结果表》。
临床医生职责:负责食源性疾病个案监测,收集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和《疑似医源性疾病事件信息报告登记表》;采集送检合格的生物样本。
3、成立食源性疾病监测会诊专家组组长:XXX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副组长:XXX全科诊室主任成员:XXXX二、监测细则(一)定义: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就诊病例,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粪便形状异常(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等)。
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的通知)(5篇范例)
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的通知)(5篇范例)第一篇: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的通知各科室:现将《**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医院 2016年5月20日**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我院2016年被指定为德宏州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之一,承担主动监测任务。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关于印发**贯彻落实2016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号)精神,规范我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1—一、领导小组成立**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成员: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我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组织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共卫生科,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二、监测细则(一)定义:1.食源性疾病: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中致病因子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
2.食源性异常病例: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就诊病例。
(二)监测科室:全院各科室。
(三)监测对象:全院就诊患者中的食源性疾病病例、食源性异常病例。
(四)食源性疾病监测范畴: 1.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这是一类最为常见的食源性疾病。
如细菌性食物中毒(例: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等);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例:河豚鱼中毒、毒蘑菇中毒等);化学性食物中毒(例:有机磷食物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砷化物食物中毒等);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例:黄曲霉毒素中毒、黄变米中毒、臭米面中毒、霉变甘蔗中毒等)。
2.食源性传染病摄入了污染霍乱弧菌、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伤寒杆菌等致病菌、病毒的食物或饮水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如霍乱、甲肝、戊肝、伤寒、副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等。
2024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二篇)
2024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我院____年始被列为____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之一,将承担食源性疾病病例个案信息和标本的采集;标本的实验室检测;病例信息与标本(菌株)的报送;协助开展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可疑聚集性病例和暴发事件的报告等任务。
为规范我院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____机构及职责1、成立医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____副组长:____成员:信息网报员:领导小组。
负责领导我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监测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____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____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医务科职责。
制定我院监测方案、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诊断、生物标本检验技术指导、____院内会诊。
预防保健科职责。
负责全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知识培训;由网报员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立即电话通知____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____区卫生局,并将“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会诊登记表》、病历复印件____个工作日内及时报告区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科职责。
指导临床正确采集标本送检,按照规范要求出具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生物标本检验结果表。
临床医生职责。
负责食源性疾病个案监测,收集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和《疑似食源性异常事件报告卡》采集送检合格的生物标本。
2、成立食源性疾病会诊专家组组长:____组员: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要求(一)监测内容1、监测病例定义。
监测病例为以腹泻症状为主诉就诊的门诊病例,每日排便____次或____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
2、监测科室。
全院各科室(重点为急诊科、内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妇产科等科室)。
3、监测对象。
本院接诊的全部门诊、住院患者中符合以上病例定义的患者,重点为年龄≤____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____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XX县人民医院文件X医字〔202X〕XX号关于印发《XX县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的通知各部门、科室:根据XX县卫健局下发的《202X年XX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请各部门、科室组织学习并认真执行。
附件:1.XX县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2.XX县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管理制度3.XX县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流程XX县人民医院202X年5月20日附件1:XX县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一、食源性疾病监测背景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是目前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危害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多样,临床表现复杂,最为常见的是微生物和化学性有害物质导致的感染性疾病和急性中毒,近年来也发生过类似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的“问题奶粉”造成婴幼儿罹患肾结石这种潜在的、少见的健康损害事件。
特别是一些新的食源性危害所致疾病,无法事先预测其所致危害及其临床表现特点。
我院为山东省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承担着主动监测的任务,目的在于掌握我省主要食源性疾病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为研究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规律、疾病负担、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二、调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诊疗专家组。
1、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办公室设在公共卫生科,负责搜集和汇总疫情报告卡及日常工作并负责监测工作的综合协调,并设置专职管理员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临床重点科室设立疫情报告管理员,负责科室内部的组织协调管理、疫情监测报告:儿科:急诊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感染性疾病科:2、诊疗专家(评估)组:。
三、食源性疾病监测职责:医疗机构监测职责包括:食源性疾病病例个案信息和标本的采集;标本的实验室监测;病例信息与标本(菌株)的报送;协助开展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可疑聚集性病例和暴发事件的报告。
关于调整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的通知
关于调整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的通知第一篇:关于调整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调整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的通知各科室:为了进一步做好食源性疾病的监测与报告工作,结合xx年医院纳入食源性疾病监测医院及部分人员调整情况,经院务委员会研究决定,调整《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按要求落实。
附件: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年月日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为了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对食源性疾病数据的收集、报告和管理,落实预防为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置的原则,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领导小组由于部分人员变动,现调整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我院食源性疾病病例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组织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x,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二、监测细则(一)定义:食源性疾病病例:主诉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的就诊病例,包括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及毒蘑菇等所有病例。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就诊病例或事件.(二)重点监测科室:消化内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等科室。
(三)监测对象:本院接诊的全部就诊患者,重点为年龄≤14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65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特别关注内科、急诊科和儿科的就诊者。
(四)监测内容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
临床医生负责对符合食源性疾病病例定义的病人进行信息采集,内容包括症状与体征记录、饮食暴露史、临检结果、临床诊断等个案信息。
登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填报监测信息。
2、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
20XX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修改版]
第一篇:2016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医院2016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不管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
我院自2010年即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每年都较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监测任务,尤其是及时发现并报告的五彩冰激凌中盐酸克仑特罗中毒事件及狗肝中毒事件,为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控制事态发展,从而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了贡献。
现为进一步做好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年版)、《2016年??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进行修订。
一、组织领导调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组织组成,调整后人员组成如下: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领导小组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专家会诊组组长:成员:各临床及医技科室主任、副主任。
医院食源性疾病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预防保健科,办公室主任???(兼任)。
二、监测内容1、监测科室包括:各临床及医技科室。
2、监测病例定义(1)食源性疾病病例: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诊病例,包括食源性感染性病例和食源性中毒性病例。
感染性病例是指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感染性腹泻病人,临床表现为腹泻,可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例。
中毒性病例是指有可疑食物暴露史,并具有生物性、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等因素引起的相关中毒症状病例,如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真菌毒素中毒等。
(2)食源性异常病例: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就诊病例,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的婴幼儿肾结石病例。
(3)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是指所有发病人数在2人及以上或出现1人及以上死亡病例的食源性疾病事件。
3、报病数量要求医院2016年全年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总数不低于400例,应做到应报尽报。
医院卫生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医院卫生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食源性疾病是由于食物或饮用水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微生物、化学物质或其他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食源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加强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预防,本医院卫生院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目的:1.加强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工作,提早发现疫情,减少疫情蔓延的风险;2.提供准确的数据,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食品安全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3.加强对食品供应链的监督,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4.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二、监测对象和内容监测对象:1.医院内部食品加工和供应部门;2.医院食堂;3.医院帮厨和食品外送员;4.医院附近的餐饮店等。
监测内容:1.食品供应链的监督和检查,包括食品采购、储存、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2.食品卫生状况的监测,包括食品样本的采集、检测和分析;3.食品中有害微生物和化学物质的监测,包括细菌、寄生虫、霉菌、病毒、农药残留等的检测;4.食品安全事件的监测和应急处理,包括食品中毒事件的调查、追踪和处置。
三、监测方法和流程监测方法:1.采用定期抽样的方法,对不同食品供应环节和食品样本进行抽样检测;2.采用实验室检测和现场快速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3.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监测数据的录入和分析系统,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
监测流程:1.确定监测计划,包括监测时间、监测地点、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2.抽取食品样本,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随机性;3.进行实验室检测和现场快速检测,得到监测结果;4.对监测结果进行数据录入、分析和报告,及时发现异常情况;5.根据监测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指导食品供应管理工作;6.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和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四、监测结果的处理和应急响应监测结果的处理:1.对于合格的监测结果,将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并在监测报告中进行记录;2.对于不合格的监测结果,将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要求其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跟踪和督促;3.对于严重的不合格监测结果,将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查封有问题的食品单位,并进行调查和处理。
2024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二篇)
2024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一、背景食源性疾病是指由食物或饮水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细菌、病毒、寄生虫和毒素引起的疾病。
食源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也给医院的医疗服务和声誉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防控医院食源性疾病,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制定并实施监测方案十分必要。
二、目的制定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的目的是全面监测医院内食品安全状况,发现潜在危害因素,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食品安全。
三、监测内容1. 食品供应商审核对医院内的食品供应商进行严格审核,包括食品质量认证、供应商卫生条件等,确保食品供应商具备良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2. 食品采购管理建立食品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采购食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规的要求,清晰记录食品来源、供应商、进货日期等信息。
对进货的食品进行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卫生状况等方面,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3. 餐厅卫生监测定期对医院餐厅进行卫生检查,包括餐厅设施、工作人员的卫生习惯、食品储存和加工条件等。
监测员可以通过抽取样本,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4. 监测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建立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的监测系统,包括对患者的就诊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可能与食品相关的疾病发生情况。
对食源性疾病的病原体进行分离和鉴定,追踪食品源头,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疾病扩散。
5. 建立溯源制度建立食品溯源制度,追溯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配送过程,确保食品安全。
监测员可以通过追溯系统对食品供应链进行监控,发现食品质量问题和食源性疾病的传播途径。
四、监测方法1. 定期检查定期对食品供应商、餐厅以及相关设施进行检查,确定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 抽样检测抽取食品样本进行微生物检测,如细菌数量、霉菌数量等方面。
对食品进行全面分析,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3. 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和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五、应急处理一旦发现食源性疾病的疑似病例或者食品安全问题,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措施。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XX医院承担着XX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是XX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的哨点医院。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印发XXXX年XX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完成每年上级部门规定的报告例数,特制定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请相关科室认真贯彻执行。
一、组织领导(一)食源性疾病监测领导小组组长:XXX成员:XXX 、XXX、XXX领导小组下设食源性疾病监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防保科,XXX为具体工作人员。
防保科负责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组织、培训、责任落实和相关制度建设工作以及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的收集、记录、填报工作。
(二)食源性疾病会诊专家组组长:XXX成员:XXX 、XXX、XXX会诊专家组负责对临床医生发现符合定义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进行院内会诊。
二、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通过对个案病例信息的采集、汇总和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线索,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
(二)、病例定义:1、食源性疾病病例: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诊病例。
2、食源性异常病例: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就诊病例。
(三)、监测对象:1、感染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感染性腹泻病人,临床表现为腹泻,可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例。
2、中毒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并具有生物性、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等因素引起的相关中毒症状病例,如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肉毒毒素中毒、河豚毒素中毒等。
3、异常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病例,如三氯氰胺奶粉事件中的婴幼儿肾结石病例。
(四)、监测科室及职责:1、全院各临床科室均为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责任科室,其中儿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为重点科室。
2、监测科室职责:科室日常管理科主任负责制,指定一名医生负责科室病例报告卡的收集、审核和登记,并与防保科沟通;科室利用早会、查房等开展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培训;科室医生在日常接诊工作中,识别、诊断和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卡》,食源性异常病例填写《疑似食源性疾病异常病例报告卡》。
食源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
食源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x x x人民医院文件xx[ 〕21号关于调整《食源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全院各科室:根据卫监督发[ ]70号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食源性疾病相关工作的通知》和x卫发[ ]11号xx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食源性疾病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国办发[ ]20号《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请科室组织学习并认真执行。
一、目的为全面提高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识别、处理能力和报告意识,使食源性异常病例能够早发现、早诊治,避免健康危害,保护公众健康。
二、监测内容(一)食源性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源性疾病是指“经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一般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任何疾病”。
中国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致病因子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天然毒素等,临床表现可分为4类:1、食物中毒‘即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2、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和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3、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4、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1、新的报告机制所针正确应该是一组用当前的知识难以解释的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或事件(命名为“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其定义或概念应该是宽泛而非特定的,涵盖范围是可能与食品有关而且具有以下一个或数个特征的一些疾病/事件:(1)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程)和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等)与现有的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得到合理解释;(2)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3)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不能得到合理解释;(4)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特征,且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5)疑似食源性异常健康事件是由一个以上的个案组成。
《2021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广东省卫计委、经信委.商务厅、质监局、药监局.粮食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下发《关于卬发202X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识别、处置能力和报告意识,使食源性异常病例能够早发现、早诊治,避免健康危害,保护公众健康。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木方一、领导小组及各自职责成立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信息网报员:2、职责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领导我院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工作, 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组织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
医务科职责。
食源性疾病诊断.生物标木检验技术指导.组织院内会诊。
院感科职责。
负责全院医生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培训;制定我院监测方案;信息网报员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且附上该患者全部病历的复印件;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区卫计局;收集信息表/卡,登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填报临床医生填写的《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每月填写《食源性疾病监测医院每月腹泻数据汇总表》(见附表1)。
检验科职责。
指导临床正确采集标木;对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木及时进行检验,按照规范要求出具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生物标本检验结果表。
临床医生职责。
负责食源性疾病个案监测,收集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和《疑似食源性异常事件报告卡》;采集送检合格的生物样木。
3、成立食源性疾病监测会诊专家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监测细则(一)定义。
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就诊病例,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等)。
(二)监测科室。
全院各科室(重点为急诊科、内一科、内二科、儿科等科室)。
(三)监测对象。
本院接诊的全部门诊、住院患者(重点为年龄W24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65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特别关注内科、急诊科和儿科的就诊者)。
XX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1
笑嘻嘻思想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我院笑嘻嘻年始被列为昆明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之一,将承担食源性疾病病例个案信息和标本的采集;标本的实验室检测;病例信息与标本(菌株)的报送;协助开展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可疑聚集性病例和暴发事件的报告等任务。
为规范我院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医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xx、xx、信息网报员:xx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我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监测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组织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xxx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医务科职责:制定我院监测方案、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诊断、生物标本检验技术指导、组织院内会诊。
预防保健科职责:负责全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知识培训;由网报员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立即电话通知盘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盘龙区卫生局,并将“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会诊登记表》、病历复印件1个工作日内及时报告区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科职责:指导临床正确采集标本送检,按照规范要求出具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生物标本检验结果表。
临床医生职责:负责食源性疾病个案监测,收集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和《疑似食源性异常事件报告卡》采集送检合格的生物标本。
2、成立食源性疾病会诊专家组组长:xxx组员:xxx、xxx、xxx、xxx、xxx、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要求(一)监测内容1、监测病例定义:监测病例为以腹泻症状为主诉就诊的门诊病例,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
2、监测科室:全院各科室(重点为急诊科、内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妇产科等科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调整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的通知
关于调整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科室:
为了进一步做好食源性疾病的监测与报告工作,结合xx年医院纳入食源性疾病监测医院及部分人员调整情况,经院务委员会研究决定,调整《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按要求落实。
附件: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
年月日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
为了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对食源性疾病数据的收集、报告和管理,落实预防为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理的原则,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领导小组
由于部分人员变动,现调整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我院食源性疾病病例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组织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x,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二、监测细则
(一)定义:食源性疾病病例:主诉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的就诊病例,包括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及毒蘑菇等所有病例。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就诊病例或事件.
(二)重点监测科室:消化内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等科室。
(三)监测对象:本院接诊的全部就诊患者,重点为年龄≤14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65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特别关注内科、急诊科和儿科的就诊者。
(四)监测内容
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
临床医生负责对符合食源性疾病病例定义的病人进行信息采集,内容包括症状与体征记录、饮食暴露史、临检结果、临床诊断等个案信息。
登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填报监测信息。
2、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
临床医生发现符合定义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后,填写《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
预保科的专管人员搜集和汇总报告卡,及时上报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信息报送
1、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
医院应经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直接报送监测信息。
2、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信息。
(1)临床医生发现符合定义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后,医院应组织专家会诊,填写纸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附2)。
(2)医院的专管人员搜集和汇总报告卡,及时上报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而且附上该患者全部病例的复印件。
三、监测流程
(一)符合监测的对象在本院就诊,首诊医师发现符合本方案定义的可能与食品相关的食源性疾病病例。
(二)临床医生填写纸质《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上报xx科,报告卡填写时字迹应清晰规范,内容完整准确,特别要准确记录患者姓名、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等能确保找到该患者的详细信息,以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或以后随访时有据可循。
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的记录应当详细和完整。
(三)发现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接诊科室应立即通知医务部组织医院内部专家会诊,确认是否为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专家会诊确认异常病例后,填写《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登记表》。
(四)xx科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立即电话通知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将“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1个工作日内及时报告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xx科在向当地xx疾控中心提交上述材料前,须对报告内容进行逐一核实。
四、救治流程
1、确认为食源性疾病或异常食源性病例者,医务人员要积极实施救治,医务科组织专家会诊。
2、如果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实施救治。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