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不同于精英教育,目前中国大学教育属于大众教育,在此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只有通过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走出就业误区,顺利实现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国家、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许多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就业的恐惧心理、就业能力低下、就业动力不足等现象十分明显,这些现象均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了解,对大学生的不适应情绪进行适当疏导和引导,对于促进高校就业工作成效,提升就业品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生就业心理中存在的问题

蔡笑岳认为,“大学生就业心理”是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本文作者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大学就业心理现状。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6所大学校园内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978份,有效问卷945份,占95.7%,

其中男生536人,占56.7%,女生409人,占43.3%。调查结果显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大三开始就面临各种来自毕业的压力,对学生的认知、情绪和意志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1 对未知因素的过度焦虑。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多来源于亲朋好友、各种媒体等途径,但并未真正近距离接触过社会,对于考研、就业、公务员等方面的经验甚少,导致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压力。有些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较低的同学面对铺天盖地的关于就业形势严峻的信息,便产生强烈畏惧心理;有些同学因为学校不是985、211工程学校,专业也非热门专业,加上在校期间社会工作方面锻炼较少,性格腼腆、内向,在面试中未能有良好表现,无法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其中有一些“中不溜”的同学,因为对自己的想法、学业、能力等方面都不太明确,面对未知的生活会更加焦虑和恐惧。这些负面压力压得一些面临毕业的学生无法喘息。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有88.4%的大学毕业生都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而68.1%的人认为缺乏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是难就业的主因。

1.2 眼高手低是大学生就业的显著特征,大学生是亲友眼中的天之骄子,加上高等教育需投入高额学费,都导致学生就业期待值过高。现在社会流行一个说法,大部分毕业生

都期待“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希望工作在大城市,拿着高薪但工作清闲,这种不切实际的期待让许多年轻大学生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困境。调查结果表明:49.1%的毕业生认为就业时的心理压力来源于过高的期待,尤其是一些理工科专业及学校影响力较强的毕业生,由于选择面相对较广,往往把期望值定得较高;在地域选择方面,出现一种“北上广”心态,即就业目标集中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调查结果显示,有77.8%学生选择去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有17.5%的学生选择回小城市,愿去基层和艰苦地区的只有4.7%;在薪酬方面:热门专业学生期望值达到

3000-5000元,大部分学生的期望值在2500-3000元、

2000-2500之间,分别占26.1%和29.6%,只有8.4%的学生期望值在1000-1500元。

1.3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 ):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大部分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尚未达成,自我意识发展不够成熟,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从盲目自大陷入自卑的另外一个极端。一些学生在校期间未主动经历与尝试各项学生工作或者社会工作,学习成绩平平,对自己无甚了解,所以在面对未知的就业竞争时,会产生自信心不足、情绪悲观,导致就业频频失败。另一方面,有一些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学生工作活

跃,但由于对自己过高估计,未能客观评价现实就业环境,好高骛远,形成过于自负的就业心理。

1.4 对社会、学校和家长的过分依赖。当下社会许多家庭结构都属于“421”家庭,所谓“421”家庭,是指一对独生子女结婚后的家庭结构――4个父母长辈、夫妻2人和1个孩子,许多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受着充分的物质资源和心理关怀,因此养成了一定的自我中心及依赖心理。当他们面临离开象牙塔,经受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会不知所措,无法适应和满足就业单位及社会的需求,努力争取就业机会。对就业无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依旧希望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帮助。就业竞争过程中,缺乏主动精神和换位思考能力,无法在好的就业机会中主动展示自己,获取就业机会。

1.5 俗语有云,“人比人,气死人”,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从众和攀比心理。然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父母教育,性格、能力、气质也各不相同,所以,每个大学生的就业、择业目标都不具有可比性。一些大学生独立性差、受暗示性较强、缺乏主见,易受到社会思潮、观念以及身边同学择业标准的影响,就业目标摇摆不定,方向难以明确,别人说好的工作就盲目追寻,全然不顾自己能否胜任与适应。还有一批大学生存在严重攀比心理,总想找到一份人见人羡、十全十美的工作,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

还有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过分功利心理,不考虑自身长远发展。这种从众、攀比心理使得不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高低不就,观望犹豫便丧失了最佳就业机会。

2 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市场经济更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当然也需要法制来维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要加快有关就业方面的立法进程,结合现行的《劳动法》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有关规定,制定出台改善规范就业市场秩序、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行为的法律等配套法规;在制定法律法规方面,政府应加快企业用人制度的改革,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加强监督,消除政策阻碍;鼓励跨地区就业,取消户口指标等不合理政策限制,促进毕业生就业合理流动;制定相关规定,防止就业歧视,使毕业生就业真正实现法制化。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建立良好的大学生就业法制环境。 2.2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高校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应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与市场接轨,兼顾市场需要的同时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精神、创新能力及竞争意识。高校是创造知识的圣地,教学内容要注意与时俱进,密切关注前沿学术成果,并及时在课堂中转化传授;实践教学环节是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