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词性分析
初中语文词性讲解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课件共38页
长、短、粗、高
形 大……
容 高尚、乐观、懦 词 弱……
(表示形状)
(表示性质)
迅速、朦胧、遥远 (表示状态)
……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法性质有明显的 不同,应注意辨别。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课件共38页
注意
1.绝大部分的名词前面可用数量词 来修饰。如:一座山 几种方法
苏州 中间 南京 周围
桌子 周围 操场 暑假 走势 苏州 书本
昨天 鲁迅 老师 情绪 中间 下午 南京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课件共38页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心理活动、判断等。
动作行为 存在变化 心理活动
走
观察
学习
增加
消失
想念 厌恶
使令
请
命令
可能意愿 判 断
能够 是 愿意
是 增加 厌恶 走 命令 请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课件共38页
并列关系连词
和、跟、与、既、同、及、而、况、况且、 何况、乃至等。
承接关系连词
则、乃、就、而、便、于是、然后、至于、 说到、此外、像、如、一般、比方、接着 等。
转折关系连词
却、虽然、但是、然而、而、偏偏、只是、 不过、至于、致、不料、岂知等。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课件共38页
• 5.选择关系 • 不是……就是……、 • 是……还是……、 • 或者……或者……、 • 要么……要么……、 • 与其……不如……、 • 宁可……也不……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课件共38页
• 6.因果关系 • 因为……所以……、 • 之所以……是因为……、 • ……因此…… • 7.承接关系 • 先......再......、 • 首先......然后......、 • 先.....然后......接着......最后...... • 8.条件关系 • 只要……就……、 • 只有……才……
部编七年级语文词性分析
2
"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0容1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 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 色……”。
状态形容词 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
02
“很”。
03
形容词常用于修饰名词,说明该词的性质、特征等,在句中主 要用作定语。
B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 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九.连词
01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02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 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十.助词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2、一般名词作状语
1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 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2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 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
1. 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 “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 意思是“以其父为宾客”。
2.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 奇怪”。
初中语文词性讲解
(一)名词1、什么是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是名词。
表示人的:马克思、鲁迅、雷锋、教师、学生、同志、作家、工人、农民表示事物的:山、水、飞机、思想、道德、风格、党性表示时间的:早晨、从前、秋天、元旦、星期日表示处所的:北京、中国、边疆、台湾、亚洲表示方向的:上、下、上面、中间、西边(二)动词1、什么是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表心理活动、可能意愿等的词是动词。
动词包括:(1)表示动作行为的。
如:跑、跳、读、写、学习、团结、保卫等。
(2)表示发展变化的。
如:生长、发生、增长、缩小、扩大等。
(3)表心理活动的。
如:爱、恨、想念、喜欢、打算、讨厌、害怕、相信等。
(4)表示存在、出现、消失的。
如:有、无、存在、出现、消失、死亡等。
(5)表示命令的。
如:叫、让、请、令、使、派、命令等。
(6)表示能愿的。
如:能、应该、敢、要、会等。
(7)表示趋向的。
如:上、下、来、去、出来、起来等。
(8)表示判断的。
如:是。
(三)形容词1、什么是形容词表示人、事物的状态、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状态的词是形容词。
形容词包括:(1)表示形状的。
如:大、小、粗、细、圆(2)表示性质的。
如:好、坏、勇敢、坚强、正确、错误(3)表示状态的。
如:快、慢、忧愁、敏捷、迟缓、绿油油、雪白、油亮(四)数词1、什么是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是数次。
数词可分为以下几类:(1)基数和序数基数表示数目多少的数词叫基数。
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半序数表示顺序先后的数词叫序数。
如:第一、第二、初一、初二、老大、老二(2)分数和倍数分数用教学用语“几分之几”来表示,有时也用“成”、“分”来表示。
如:“二分之一”、“百分之五”、“八成”、“三分”(“分”、“成”是“十分之一”的意思。
“八成”为十分之八,“三分”为十分之三)。
倍数倍数是在数词后加上量词“倍”构成的。
如:一倍、五倍、百倍(五)量词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叫量词。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归纳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归纳语文课堂上,词性是我们学习语法的基础知识之一。
准确地理解和归纳各种词性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正确使用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就来对初中语文中常见的词性进行归纳总结。
名词:名词是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具体或抽象的东西的词语。
名词可分为专称名词和通称名词两类。
专称名词是特指某一人或事物的名词,如“张三”、“小明”、“九寨沟”等。
通称名词是泛指某一类人或事物的名词,如“学生”、“动物”、“国家”等。
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事、物的属性、特征或性质的词语。
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前面,起修饰或描绘的作用。
例如,"美丽的花朵"中,“美丽的”就是形容词,修饰了“花朵”。
动词:动词是表示一个行为或状态的词语。
动词可以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两类。
实义动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动词,表示一种具体的动作或状态。
例如,“跑”、“吃”、“睡觉”等。
系动词是用来连接主语和表语的动词,它本身没有实际意义。
例如,“是”、“成为”等。
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语,表示程度、方式、时间等。
副词通常放在被修饰的词语前面或后面。
例如,“非常快乐地笑”中,“非常”就是副词,修饰了动词“笑”。
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语,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
人称代词用于代替人的名词,包括主格代词和宾格代词。
例如,“我”、“你”、“他”等。
指示代词用于指示、代替特定的事物或人。
例如,“这”、“那”等。
疑问代词用于提问,表示对事物或人进行疑问。
例如,“谁”、“什么”等。
不定代词用于泛指不确定的人或事物。
例如,“每个人”、“有些人”等。
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短语、从句等的词语。
根据连接的不同,连词可以分为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选择连词等。
并列连词用于连接同等地位的词语或短语,表示并列关系。
例如,“和”、“与”等。
递进连词用于连接递进关系的词语或短语。
初中语文——词性分析
副词
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 表示程度的有:很、极、最、太、更、 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 微、 略微、多么、索性等。 表示范围的有:都、全、单、共、光、 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 一道、一齐、一概、一味、 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
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
7) 他是我们单位的领导,在他的领导之下,我 们今个月的工作成绩大大提搞了。
答案 :名词 动词
8) 这宗意外的大概情形怎样?你可以说个大概吧?
答案 :副词 名词
9) 气温很低,只有零下五度,游击队员化整为零, 答案 :数词 名词 进入山区暂避寒冬。
答案 :动词 名词
10) 你以后不要挂念我,也不要奢望我对你的挂念。
2)报告!我的报告已经做好了,请首长你过目。
答案 :动词 名词
3)我们冒着危险,攀过最危险的山崖,最后才找 到下山的路。 答案 :名词 形容词 4)爸爸常常教训我要做一个好人,我要紧记他的 教训。 答案 :动词 名词 5)我会永远爱我的母亲,由今天直到永远。
答案 :副词 名词
6) 这是一个非常时期,大学要非常小心, 答案 :形容词 副词 才可以渡过难关。
二 、动词
A.表示动作.行为。 例如:走 打说 作 保护 分析 赞成 旅行 B.表示存现.变化。 例如:有 存在 出现 消失 存阅生 灭亡 增 加 缩小 扩大 存阅展 下降 C.表示心理活动。 例如:爱 恨 想 忘记 觉得 感到 希望 羡 慕 憧憬 回忆 D.表示使令,简称使令动词。 例如:使 叫 让 请 派 要求 命令 禁 止 推选 委托 任命
6) 请你不要胡乱猜测,难道光头就一定是和尚?
答案 6.形容词
三、册 7)这一册同学录,很有纪念价值,请你好好保存。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归纳
量词是用来表示数量或计量单位的词语。量词通常和可数名词连用,并放在名词前面,用来表示数量或程度。常见的量词有"three"(三)、"much"(很多)、"a few"(几个)等。
通过对初中语文常见词性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性知识,提高语文学习和写作的能力。在学习中要多做练习,加深对不同词性的理解,并灵活运用于语文教学和应用中。只有掌握了这些词性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四、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性质、特征、状态等的词语。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或代词,用来描述事物的性质。形容词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用来比较事物的差异和程度,如"big"(大)的比较级是"bigger"(更大)。
五、副词
副词是表示动作、状态、程度或方向等的词语。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副词有程度副词、时间副词、地点副词等。程度副词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程度,如"very"(非常);时间副词用来表示时间的状况,如"now"(现在);地点副词用来指示地点,如"here"(这里)。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归纳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词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正确理解词性的概念和各种词性的特点,对于语文学习和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将对初中语文中常见的词性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一、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具体或抽象事物的名称。名词可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表示可以数的事物,如"book"(书);不可数名词表示不能直接数的事物,如"water"(水)。名词的特点有复数形式、所有格以及名词作定语等。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例如:能够会可以应该趋向动词,表示趋向性的动作或动作的状态.如:(坚持)下来,(搞)上去,(走)进。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pptx
学海无涯
性质形容词。性质形容词能受"很"修饰。如:红,甜,漂亮,干净,清楚。 状态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不能受"很"修饰。如: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形容词一般都能做定语。 形容词一般不能做宾语。 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如:好好,慢慢,结结实实,雪白雪白。 4.【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表示数目多少的是基数词,表示次序前后的是序数 词。前者由系数和位数组成。系数包括"零、半、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十",位数包括"十、百、千、万、亿"等。二者合成数词,如:二,十 二,六百六十六,一千。序数词一般由基数前加"第、初"构成。数词中还有分数, 小数,倍数,概数。如:三分之二,一点五,五倍,十几。 5. 【量词】表示计量单位,又叫单位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 名量词 是人和事物的单位,如:张、本、只、个。动量词是动作行为的单位,如: 次、 回、声、趟。 数词和量词经常组合在一起构成数量词组,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比如:一张 (纸)、三只(鸡)、一下(打响)、跑(三圈)。 6.【副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 表示程度的有: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 稍微、略微、多么等。 表示范围的有: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 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 表示时间的有:刚、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 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等。 表示频率的有:又、再、还、也、屡次、常常、往往、经常、不断、反复等。 表示语气的有:不、没、没有、别、未必、准、一定、必定、必然、却、倒、可、 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 敢情等。 表示情貌的有: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 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等。 (2)、语法特点 副词一般只同动词、形容词相结合,例如"都去、常去、就去、很大、更大、多 么大"。如果代词"这样"、"这么"、"那样"、"那么"代替了动词,副词也可以用 在它们前面,如"已经这样了"、"就这么着吧"。名词数量词做谓语时,副词也可 以同它们结合,如"这儿就三个人"、"今天才九号"。 副词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做状语,"机"、"很"可以做补语。如"你太好了"、"他曾 经来过"、"味道好极了"。 7.【代词】是有称代、指别作用的词。分为三类,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 词,表示疑问点的叫疑问代词,指示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1).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 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 (2). 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
初中语文词性的分类和辨析资料
初中语文词性的分类和辨析Ⅰ、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Ⅱ、辨析:1)名与动、形的区别:A.名词不能重叠。
(少数除外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
如:国家不国家?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
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
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
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
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
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
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归纳(12类词性)(教学案、教案)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归纳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2种词性。
一类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一类是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者事物名称的词。
1、表示人的,如:教师、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汽车;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精神、传统、法律、爱情;4、表示时间的,如:春天、昨天、过去、将来、春节、晚上、戊戌;5、表示方位的,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里头、外边、以上、之下。
6、专有名词:中国、上海、阿尔卑斯山、珠穆朗玛峰等。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如:说、笑、看、写;2、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3、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能够、可能、会、要、敢、可、可以、应、应该、应当、肯、愿、愿意。
这些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例如:当我最后能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5、表示趋向的,也叫趋向动词,如:上、去、进;6、表示判断的,也叫判断词,主要是一个“是”。
三、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1、表示状态的,如:快、软;2、表示性质的,如:好、美、纯粹;3、表示颜色,如:黑、红、青、苍白。
4、表示形状,如:大、高、宽;四、数词:是表示数目或顺序的词。
1、表示确数,如:一、二、百、七千;2、表示概数,如:十来(个)、二十几(只)、七八(辆);3、表示序数,如:第一、老二、(正月)初五、三叔、七年级。
五、量词:表示单位的词。
1、表示事物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台、件、对、吨;2、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动量词,如:次、趟、遍。
例如:他踢了我一脚;我打了他一下。
六、代词:是代替其它的词或者短语的词。
代词有三种:1、代替人或者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如:我、你、他、她、它2、起区别作用的指示代词,如:这、那、这样、那样、这么、那么;3、用于提问的疑问代词,如:谁、怎样、哪儿、哪里、什么。
中学语文词性知识总结
1.词的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简单记忆:实词:名动形数量代虚词:介副连助叹拟声2.实词(一)名词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种类:①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人物名词)②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③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④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⑤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⑥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名词)名词的语法特征:①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
另外,有些名词带有某些前缀和后缀作为形式标记。
如“阿姨、阿爸、剪子、胖子、兔子、学者、劳动者、赚头、甜头、盖儿、”中的“阿-、-子、-者、-头、-儿”就是名词的标记。
②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
③一般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
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一般不受数量短语修饰。
如“鲁迅、北京、现在、今天、上边、中间”等,前面一般不出现数量词组。
④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
⑤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⑥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和方位名词除了具备一般名词的特点(如能跟介词组成介宾结构)以外,还经常修饰动词,这是它们不同于一般名词的地方。
如“下午开会”“您前面坐”“咱们清华见”“以后再谈”。
(二)动词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关于初中语文词性讲解课件
非常乐观
表示确数:三分之二、七
百……
数
词
表示概数:成千上万、若 干……
表示序数:初一、第八……
物量词(数词+物量词+名词) 量 丈 尺 米 两 磅 吨 亩元 角 词
动量词(动词+数词+动量词)
次回趟遍下阵遭笔口
我、你、他、(人称代词)
自己……
代 词
起 谁、什么、哪、(疑问代词) 替
怎样……
代
这、那、每、(指示代词) 作
昨天 鲁迅 老师 情绪 中间 下午 南京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心理活动、判断等。
动作行为 存在变化 心理活动
走 观察 学习
增加 消失
想念 厌恶
使令
请 命令
可能意愿 判 断
能够 是 愿意
是 增加 厌恶 走 命令 请 能够 学习 观察 想念 消失 愿意
长、短、粗、高 (表示形状) 形 大…… 容 高尚、乐观、懦 (表示性质) 词 弱……
1.他手里拿着一束鲜艳的花。 2.今天我买东西花了很多钱。 3.他那天穿了一件花衣服。
1.你快叫几个人过来帮忙。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2.这两个数的和是几?
1.这两个数的和是几? 2.我和他都是苏州人。 3.我和他说了几句苏州话。
1.他顺利通过了这次考试。
(代词)
(名词) (连词) (介词)
(动词)
2.通过这次考试,他发现了问题。 (介词)
实词练习:下列句子中标有__的词,分别属 于甚么词类?
1) 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2) 沿路上没精打采的街灯,是渴睡人的眼。 3) 我家的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是 榕树。 4) 他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全靠他有不折不挠的意 志。 5) 我究竟要怎样做,才可以令你满意? 6) 今天是农历八月初九,再过几天便是中秋节了。
初中语文知识_词地分类(词性介绍)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初中语文知识——词地分类(词性介绍)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初中语文词性分析
等式 方式 格式 公式 架势 款式 形式 仪式(名词)发型 类 型 模型 体型 血型 原型 (名词)典型 (名词/形容词)定 型(动词)本性 个性 德行 惯性 记性 品性 悟性 习性 (名词)索性 爽性(副词)不等 对等 分等 均等 相等 坐等(动词)何等(副词)班级 等级 阶级 年级 (名词) 升级 留级 越级 分级(动词)高级 低级(形容词)本色 菜 色 成色 春色 货色 景色 火色 (名词)变色 调色 物色 (动 词)有底 有功 有数 有喜 有理 (动词)有趣 有名 有益 有 利(形容词)有时 有所 (副词)无视 无妨 无望 无效 无常 无比 无边 无敌 无关 无度(动词) 无聊 无能 无辜 无知 无 奈(形容词)无不 无从 无端 无非 无故 无疑 无意 (副词)
分辨词性练习(一)
等式 方式 格式 公式 架势 款式 形式 仪式 发型 类型 模型 体型 血型 原型 / 典型 /定型 本性 个性 德行 惯性 记性 品性 悟性 习性 不等 对等 分等 均等 相等 坐等 / 何等 班级 等级 阶级 年级 / 升级 留级 越级 分级 / 高级 低级 本色 菜色 成色 春色 货色 景色 火色 / 变色 调色 物色 有底 有功 有数 有喜 有理 /有趣 有名 有益/有时 有所 无视 无妨 无望 无效 无常 无比 无边 无敌 无关 无度/ 无聊 无能 无辜 无知 无奈/ 无不 无从 无端 无非 无故
根据宾语性质分类
2.根据宾语性质分类 (1)数量 a单宾 b双宾(送、教、给、借、告诉、通知) 动词的价:动词是句子的核心,动词与主语、宾语 等名词性成分的关联决定了动词的配价数目。一价 动词(不能带宾语),二价动词(只能带一个宾 语),三价动词(能带两个宾语)。 (2)功能 a体宾(骑、买、喝、驾驶、看望、属于) b谓宾(打算、感到、允许、认为) c体谓宾(教、喜欢、需要、告诉、通知)
初中语文词性分析
初中语文词性分析
初中语文的词性分析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量词、助词和叹词等。
1.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具体或抽象的名词,例如:书、桌子、学校、明天;
2.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语,例如:跑、看、喜欢、是;
3.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的性质、特征或状态的词语,例如:美丽的花、高兴的人;
4.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语,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等,例如:很高兴、非常好;
5.代词:代替特定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词语,例如:我、他、这个;
6.连词:连接词语、词组或句子的词语,例如:和、但是、所以;
7.介词: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或用途的词语,例如:在、给、在前方;
8.量词:用来表示数量或数量单位的词语,例如:只、张、一些;
9.助词:用来表示语法功能的词语,例如:的、了、着;
10.叹词:用来表示强烈情感的词语,例如:哇、嗯、啊。
以上是初中语文中常见的词性分析,通过分析词性可以更好地理解词
语的用法和句子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形式
单音节形容词AA式重叠:好好、高高、慢慢、 轻轻 双音节形容词AABB式重叠:高高兴兴、 热热闹闹、漂漂亮亮、干干净净、冷冷清清 双音节形容词ABAB式重叠:高兴高兴、 热闹热闹、漂亮漂亮、干净干净
性质形容词AA式重叠形式、AABB式重叠形式 表示程度,前边不能受“很”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也不能用“不”否定,后边也不能带补语。这些形 式 的功能类似于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ABAB式重 叠表示尝试。 性质形容词AABB式重叠属于构形形态,不构 成新的词位,与构词形态不同。构词形态构成的是 词,例如“条条框框、红红绿绿、婆婆妈妈”。它 们 不是“条框、红绿、婆妈”的重叠形式,“条框、 红绿、 婆妈”都不是词。
无 :无机 无声 无线 无轨 无期 无穷 无限 非 :非理性 非正义 非正规 非本质 超 :超级 超龄 超等 超额 超短波 超导体 多 :多元 多维 多价 多民族 单 :单程 单孔 单项 单轨 单色 单面
五、复合式区别词举例 野生 家养 民办 国营 军垦 祖传 黑白 彩色 电动 手摇 特邀 特制 椭圆 木制 万能 私有 冒牌 (单音节区别词举例:男 /女 雌/雄 金/银 单/双)
分辨词性练习(二)
热爱/可爱 青年/年轻 轻型/原型 索性/品性 进展/放心 急件/急需 高效/高傲 偶然/偶尔 答案/答应 坚决/决心 有趣/有时 中式/公式 放映/放假 急躁/急性 高举/高地 忽然/突然 战争/作战 现在/马上 无视/无知 相等/何等 充裕/充满 小费/小看 正视/正确 非常/平常 刚才/刚刚 超产/超脱 进步/进行 帐号/挂号 小心/小型 正式/正史
分辨词性练习(一)
等式 方式 格式 公式 架势 款式 形式 仪式(名词)发型 类 型 模型 体型 血型 原型 (名词)典型 (名词/形容词) 定 型(动词)本性 个性 德行 惯性 记性 品性 悟性 习性 (名词)索性 爽性(副词)不等 对等 分等 均等 相等 坐等(动词)何等(副词)班级 等级 阶级 年级 (名词) 升级 留级 越级 分级(动词)高级 低级(形容词)本色 菜 色 成色 春色 货色 景色 火色 (名词)变色 调色 物色 (动 词)有底 有功 有数 有喜 有理 (动词)有趣 有名 有益 有 利(形容词)有时 有所 (副词)无视 无妨 无望 无效 无常 无比 无边 无敌 无关 无度(动词) 无聊 无能 无辜 无知 无 奈(形容词)无不 无从 无端 无非 无故 无疑 无意 (副词)
三、区别词与副词的语法功能的比较及其兼 类的情况 区别词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既能修饰名词,又能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的, 是兼类词,兼有区别词和副词两种词性。 额外(任务/增加) 高速(列车/发展) 临时(职务/宣布) 短期(行为/培训) 共同(纲领/富裕) 非法(行为/同居) 无限(空间/延长) 永久(边界/居住)
词 性
名词的分类标准
事物名词/非事物名词 量化名词/非量化名词 附类:时间名词/地点名词/方位名词 (非事物名词、非量化名词)
动词
一、动词的分类标准 1.根据带宾方式分类 (1)及物 a必须带宾(在于、得以、装作、促使、招致、博得) b可以带宾(胜、听、说、讨论、学习、保护、研究) (2)不及物 a不能带宾(咳嗽、睡觉、游行、考试、站岗、鞠躬) b带施事宾(败、来、孔、坐、伸、睁)
形容词的分类标准
一、性质形容词:
能用“不”否定,不能带宾语,能加“很” 表示 程度,能直接修饰名词。 亮、高、好、远、安定、仔细、繁华、聪明
1、动态形容词/静态形容词 凡是可以带动态助词或趋向动词表示动态义, 同时又可以受否定副词“没(有)”修饰的就 是 动态形容词,反之就是静态形容词。 (红、黑、胖、大、热、暖和、激动、轻松、 急躁、胡涂、凉快) (对、刁、笨、馋、丑、漂亮、优美、暧昧、 文静、草率、沉重)
二、附类
1、趋向动词 2、能愿动词 3、判断动词
三、动词的重叠方式: 1、可以重叠 a.完全重叠 单音节AA式 双音节ABAB式 (看看、听听、闻闻、打听打听、讨论讨论、 研究研究) b.部分重叠 AAB式 (见见面、洗洗澡、散散步、理理发、打打拳) 2不能重叠 (会、应、出、有、是、丢、醉、具有、能够、 敢于、存在)
传统范畴理论认为,甲范畴与乙范畴之间界限 清晰,范畴之内各成员地位平等。 现代(典型)范畴理论认为,甲范畴与乙范畴 之间界限不清晰,范畴之内各成员地位不平等,仅仅 具有家族相似性。以词类为例:
高兴 不 很 AABB重叠 ABAB重叠 ﹢ ﹢ ﹢ ﹢ 干净 ﹢ ﹢ ﹢ ﹢ 激动 ﹢ ﹢ ﹣ ﹣ 清洁 ﹢ ﹢ ﹣ ﹣ 耐烦 ﹢ ﹣ ﹣ ﹣ 景气 ﹢ ﹣ ﹣ ﹣
2、量度形容词/非量度形容词 根据是否可以带确定量度的数量补语,可以 把性质形容词分为量度形容词和非量度形容 词。量度形容词大都是单音节的,大都是积 极、消极配对的。 (大/小、热/冷、高/低、重/轻、粗/细、深/ 浅、厚/薄、远/近、迟/早、贵/贱、快/慢、 宽/窄、松/紧、长/短))
二、状态形容词: 不能用“不”否定,不能带宾语,不能加“很”表 示程 度,一般不直接而是以带“的”的形式修饰名词, 不 能带补语,不能进入“越来越—”的形式,不能用 于 比较句。其构词形式表示程度。 区区、堂堂、漫漫、苍苍、朗朗 慢慢悠悠、慢慢吞吞、密密麻麻、羞羞答答 红通通、白生生、黑漆漆、黄灿灿、蓝汪汪 糊里糊涂、花里胡哨、古里古怪、稀里胡涂 雪白、通红、金黄、煞白、碧绿、油亮、铁青、
不能带宾——粘状动词: 长辞、着想、看齐、自居、为生、作对、 相称、洗尘、论处、效命、致敬、道喜、 争光、用事、商榷 状语多数情况下由介宾短语构成。
及物/不及物(带施事宾语) 中国队大胜。 中国队大胜日本队。 中国队大败日本队。 日本队大败。 离合词不能带宾语,所以有了支配的对象只能置于 动宾之间。 鞠躬——鞠了一个九十度大躬 站岗——站好最后一班岗 睡觉——睡了一下午觉 洗澡——洗了个凉水澡 觉睡得可香了。 澡洗得可舒服了。
2.根据宾语性质分类 (1)数量 a单宾 b双宾(送、教、给、借、告诉、通知) 动词的价:动词是句子的核心,动词与主语、宾语 等名词性成分的关联决定了动词的配价数目。一价 动词(不能带宾语),二价动词(只能带一个宾 语),三价动词(能带两个宾语)。 (2)功能 a体宾(骑、买、喝、驾驶、看望、属于) b谓宾(打算、感到、允许、认为) c体谓宾(教、喜欢、需要、告诉、通知)
3.按照动词的表义功能分类: (1)行为动词(走、坐、看、听、打、批评、宣传) (2)心理动词(爱、恨、怕、想、喜欢、害怕、想念) (3)存现动词(有、是、在、存、出现、先去、消失) 心理动词受程度副词修饰,带宾语。 存现动词可以构成存现句。存现句的主语是方位短语,谓语 动词是存现动词,宾语是施事宾语。例如: 台上坐着主席团。 村里走丢了一头牛。 天边飞过一群鸽子。 如果方位短语前有了介词,那么介宾短语作状语,句子成为 无主句。
分辨词性练习(一)
等式 方式 格式 公式 架势 款式 形式 仪式 发型 类型 模型 体型 血型 原型 / 典型 /定型 本性 个性 德行 惯性 记性 品性 悟性 习性 不等 对等 分等 均等 相等 坐等 / 何等 班级 等级 阶级 年级 / 升级 留级 越级 分级 / 高级 低级 本色 菜色 成色 春色 货色 景色 火色 / 变色 调色 物色 有底 有功 有数 有喜 有理 /有趣 有名 有益/有时 有所 无视 无妨 无望 无效 无常 无比 无边 无敌 无关 无度/ 无聊 无能 无辜 无知 无奈/ 无不 无从 无端 无非 无故
二、区别词的语法功能不同于名词 金/金子 银/银子 男/男性 女/女性 中式/公式 初级/班级 轻型/原型
金子 ﹡——项链 ﹡——锁 一块—— 闪光的不一定是—— 金 —项链 —锁 ﹡一块— ﹡闪光的不一定是— 区别词一般不直接作主语、宾语,不受数量短语的 修饰,名词可以直接作主语、宾语,受数量短语的 修饰。
四、 区别词特殊的构词形式 式 :西式/中式 男式/女式 老式/新式 型 :大型/中型/小型 重型/轻型 应用型/研究型 流线型 复合型 性 :真性/假性 急性/慢性 极性 世界性 全球性 国际性 等 :初等/中等/高等 上等/下等 优等 头等 级 :初级/中级/高级 甲级/乙级/丙级 特级 超级 色 :湖色 藕色 米色 彩色 茶色 酱色 桃色 有 :有机 有声 有线 有轨 有期
区别词的语法功能
一、区别词的语法功能不同于形容词 慢性 ——病 ——疾病 ﹡很—— ﹡—— 一点儿 ﹡——走 ﹡——得很 慢 ﹡— 病 ﹡—疾病 很— — 一点儿 —走 —得很 “慢性”不受“很”的修饰,不能带补语,不能作 状语。 慢性/慢 急性/急 快速/快 旧式/旧 新式/新 老式/老 空心/空 实心/实 小型/小 大型/大 低档/低 高档/高 内向型/内向 外向型/外向
必须带宾——粘宾动词:
在于、趋于、处于、给以、加以、借以、予以 合乎、在乎、博得、觉得、显得、懒得
“于、以、乎、得”可以视为词缀,是词汇化、 语法化的产物。昨天的句法就是今天的词法。
懒得: 她‖ 懒得〈连脚都不洗就睡觉了〉。 我‖ 懒得 理你。 结构词(与短语、句子结构一致的词)/非结构词 (与短语、句子结构不一致的词) 我‖ 生〈于河北〉。 我‖ 生于 河北。 我‖ 出生〈于河北〉。 我‖ 出生〈于〉河北。 语音停顿和语法结构的关系 :绝大多数情况下一致, 也有不一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