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饮食文化
贺州家乡文化生活作文
![贺州家乡文化生活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c124ac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18.png)
贺州家乡文化生活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贺州,我心中的文化瑰宝我的家乡,贺州,位于中国的南疆,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客家酿三宝做法
![客家酿三宝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51dbe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b.png)
客家酿三宝做法客家酿三宝做法大全客家酿三宝是一道传统名菜,酿就是把类似饺子馅料的酿酱酿进豆腐等主料里。
有酿豆腐、酿苦瓜等等。
酿三宝就是大家平时所熟知的辣椒酿、茄子酿、苦瓜酿,但如何制作才更美味呢?一起来看看客家酿三宝的做法吧~豆腐酿的做法由于客家对酿情有独钟,把其他包进去的菜式也叫酿了,如“酿粄、酿春”等,但广西贺州的客家人把酿豆腐叫“豆腐酿”。
酿豆腐做法一:豆腐、猪肉(肥瘦)、香菇、葱、生抽、芝麻油、白糖、淀粉1、豆腐对半切成长方形的块,用小勺子在每块豆腐中间挖一个小洞,香葱切成葱花备用。
2、香菇事先用水泡1小时泡发,和猪肉一起剁碎,放入适量的生抽,芝麻油,糖,淀粉搅拌均匀,放一边腌制半小时至完全入味。
3、将腌制好的肉馅酿入豆腐里。
4、平底锅热油,放入豆腐块小火煎制。
将每一面都煎至金黄。
5、取一小碗,再倒入适量的生抽,糖和淀粉和适量的水,调成酱汁。
6、将调好的酱汗倒入煎至金黄的豆腐里,加盖焖2分钟收浓汁,最后出锅前撒上葱花即可.酿豆腐做法二:油豆腐、猪肉、芋泥、虾米、水发香菇姜末、葱末、黄酒、麻油、胡椒粉、盐、味精、豉油各适量1、芋头蒸熟制成泥。
2、猪肉、虾米、冬菇一起捣碎,芋泥和其他配料一起搅拌均匀,酿进油豆腐里面,落油镬中炸一下,再放入豉油燒至熟透即可。
酿苦瓜的做法苦瓜1500克,五花肉300克,盐、花生油、糯米、鱿鱼须、香菇各适量。
1、将糯米、鱿鱼、香菇用温水发好;糯米以泡到米粒变软为宜。
2、将苦瓜去皮去瓤,洗净,切10~15厘米圆墩;3、五花肉、香菇、鱿鱼须切成粒备用。
4、用炒锅加适量油将糯米炒至透明;酿苦瓜配料、制作照片(11张)5、将肉和鱿鱼、香菇等爆炒至六成熟或爆香。
加入盐适量与糯米搅拌均匀备用。
6、将空心苦瓜墩填满糯米馅,摆入盘内,入笼蒸熟即可。
也可直接放入电饭锅内加入泡香菇的汁(泡前需洗净香菇)煮熟。
酿茄子的做法茄子一斤、猪肉二两半。
调料:酱油二钱、精盐一钱、味素二钱、香油二钱,面粉一两、葱姜少许。
客家菜
![客家菜](https://img.taocdn.com/s3/m/2e2a218683d049649b66583a.png)
常见客家菜汇总客家人是中原南下的移民,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迁至岭南山区后,完整地保留了中原的语言与饮食习惯;而且,由于客家人居住地区大都是远离海洋,客家菜便以内陆型的油重味浓、咸香软糯为特色。
客家菜的用料大都以家禽和野味为主,追求原汁原味,即“饭有饭香,肉有肉味”。
有所谓“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鹅不浓”的讲法。
注重火功,以蒸、焗、煲、酿见长,尤以砂锅菜闻名。
客家菜讲求四时节气,有“冬羊、夏狗、春鸡、秋鸭”之说。
现今客家烹饪技艺中,有许多做法,溯本追源,极其古老。
如搏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
《礼记注流》列有八珍,第五珍叫“捣珍”其法是:“取牛、羊、麋、鹿、麇之肉,必肱(读枚,脊侧肉)。
每物与牛若,捶反侧之,去其饵(筋腱),熟出之,去其颤,揉其肉。
”可见,客家菜系的“捣珍”技法,出自古人,来自中原。
客家菜的“汆鱼丸、生鱼脍、酿酱、豉油、搏丸烩”等等都是古汉语。
如此种种,都说明客家烹饪术作为民俗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勘称古意浓厚。
客家酿菜最为出名、敢称头牌菜的就是家家户户过节必煮的酿豆腐。
传说与客家人从中原南迁饮食习惯改变有关,是饺子的情结造就了客家酿菜。
酿就是把类似饺子馅料的酿酱酿进豆腐等主料里。
有酿豆腐、酿苦瓜、酿豆芽等等。
由于客家对酿情有独钟,把其他包进去的菜式也叫酿了,如“酿粄、酿春”等。
但广西贺州的客家人把酿豆腐叫“豆腐酿”哦。
001 酿豆腐材料:板豆腐、3/7开肥瘦肉、鱼肉、虾米、咸鱼肉、白菜、葱、姜、麻油、胡椒粉等做法:●猪肉、鱼肉分别捣成肉酱,虾米浸软切幼,咸鱼切幼,葱切粒。
将其它各材料放大碗中,加入调味料搅至起胶待用;●白菜摘好洗净,放入油、盐、沸水中漉熟盛起;●豆腐冲洗滴干,一开四件,用箸只(筷子)夹开一条罅酿入馅酱,放入油镬中煎至微黄色盛起;●烧热煲缽,下油一调羹爆香姜片,加入上汤煮沸,放入白菜、豆腐滚片刻,下芡汁滚即可原煲上桌。
附注:中原“衣冠南迁”的客家人,不但带来了读书皆上品的风气,也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客家菜。
关于贺州饮食文化
![关于贺州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664480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1.png)
关于贺州饮食文化一方水土育一方食客,也孕育出贺州人“不拘一格,锅纳百菜,食出精品,烩常翻新”的饮食文化。
接下来就随店铺一起来了解下吧! 贺州饮食文化习俗贺州的百菜酿,是贺州饮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餐桌风味。
贺州人逢菜必酿,一年四季中,不论你什么时候来到贺州,都可以在贺州品尝到别具一格的菜酿。
贺州菜酿,五花八门,有豆制品类、果菜类、根茎菜类、叶菜类、甚至猪大肠、猪血、猪网油、还有生葱大蒜都可以做成菜酿。
有人做过统计,贺州菜酿有108种之多。
南乡的猪大肠酿,是用生糯米直接灌进猪大肠内制作的,猪血酿是用糯米粉拌猪血灌进猪小肠中制作的。
贺州的竹笋酿有酿糯米饭的,有酿糯米粉,也有酿肉馅的。
还有客家人的油豆腐酿,本地人的茄子酿、蒜酿、瓜类酿等都有各自的特色。
豆腐酿是贺州客家人迎亲宴上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谱,由当地十分流行的一句歇后语“豆腐酿——放心”衍生而成,表示男女婚庆已经宴请亲朋道贺,双方日后尽可以放心白头到老。
大宁人酿的油豆腐酿,大大方方,外色金黄,内白滑嫩,被誉为“金包银”,传说是朝廷的贡品。
贺州餐桌上还有一种特制的生葱酿,是一道情人菜谱,寓意着对有情人的一种情感祝福,希望心上人聪明伶俐。
贺街人的瓜花酿,大锅煎煮,甜透心窝。
桂岭人的灯笼椒酿和信都人的茄子酿,油泡煎炒,香飘三家。
同样的馅料,同样的制作手艺,换了一个地方,就改变了原产地的味道了,贺州人称其为“变味”。
猪婆菜是一种上不了大雅之堂的青菜,一般人煮来都不好吃,因此,这种菜在许多地方主要是用来喂猪的。
但是,南乡人用猪婆菜叶来包糯米饭或糯米粉酿,它的味道就别具一格,所有的酿心都是选择精肉均匀地切碎后加上其它调料精心调制而成,使人食之不厌,不觉肥腻。
有的贺州人还能将猪下水做成各种精美的菜酿。
贺州菜酿讲究传统制作,不需要太多的现代调料,也不钟情于先进的微波炉煎煮方法,农家的大锅煮豆腐酿、大锅的瓜花酿最纯正。
这些经过千百年酿制而成的饮食精品,沉淀成一种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一直在民间传承着,受到了无数南来北往客人的赞赏。
客家三宝酿—贺州美食村
![客家三宝酿—贺州美食村](https://img.taocdn.com/s3/m/ee97384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5.png)
客家三宝酿
贺州市位于广西东北部,与湖南、广东都相邻,受桂、粤、湘三地的影响,贺州的饮食文化更加多元。
这种多元的饮食文化可追溯至秦汉时期,那时的贺州就是“粤楚通衢”的前沿阵地,多种民族的人们在此汇聚,不同民族的人们也带了了不同的美食,其中,在贺州最具代表的就是酿菜,而酿菜中的代表就是贺州三宝酿。
贺州三宝酿指的是苦瓜酿、辣椒酿和茄子酿。
将猪肉末跟辅菜搭配加葱姜蒜提香、调料调味制成馅儿,辅菜的加入可以增加馅儿的口感和层次,爽口的荸荠、绵软的香菇、脆口的木耳都是常见的选择,可以根据喜欢的口味搭配,也可以选择纯肉做馅儿。
苦瓜酿、辣椒酿和茄子酿的做法有些许差异。
苦瓜酿:苦瓜切段,挖空去掉籽后用盐水浸泡15分钟能去除些许苦味,将调好的馅儿塞进苦瓜里,做成圆柱体的样子,苦瓜酿就做好了;
辣椒酿:辣椒切去头尾,切成辣椒段后,一侧切开,将辣椒展开后剃掉附着辣椒籽的芯,将馅儿塞满辣椒里即成;
茄子酿:茄子切成1厘米左右的厚片,中间连刀不切断,将馅儿塞入即可,有点类似茄夹的做法。
最后,先煎后焖,茄子酿入油锅炸至金黄、苦瓜酿和辣椒酿煎至金黄,黄姚豆豉和蒜末炒香后放入煎炸好的三宝焖至熟透,加水淀粉勾芡盛出即可,苦瓜酿微苦回甘、茄子酿软绵、辣椒酿微辣,多种口味满足不同人的胃口。
广西贺州饮食文化
![广西贺州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c30bb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2.png)
广西贺州饮食文化广西贺州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一个优美的山水之地,拥有丰富的饮食文化。
这里的饮食风味多样,以黔桂菜和本地传统小吃为主要特色。
黔桂菜是广西贺州地区非常有名的一种菜系,并且在中国的菜系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黔桂菜是贺州地区独特的山地风味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风味受到了广大游客和食客的喜爱。
黔桂菜以热辣著称,辣椒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辣味浓郁,口感麻辣。
当地人喜欢在食物中添加酸味,酸菜、酸豆、酸笋等都是常见的配料。
黔桂菜以其调料丰富、口味独特和做法简单而享誉中外。
在品尝黔桂菜的同时,贺州的传统小吃也不容错过。
传统贺州小吃种类繁多,包括马肉面、老友粉、油粑粑等,每样小吃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点。
马肉面是贺州地区非常有名的一种传统小吃,它以咬劲十足的面条和酱汁丰富的马肉为主要食材,配上各种蔬菜和调料,美味可口。
老友粉是一种以米粉为主料的小吃,配上猪肉碎、豆腐脑、辣椒等,味道鲜美独特。
油粑粑是一种糕点,主要由糯米粉和红糖制成,口感软糯,香甜可口。
此外,贺州还有一些特色的传统食品值得品尝。
比如,奇异果酒是一种由贺州特产的奇异果酿制而成的酒,酒精浓度低,口感清爽。
荔枝干是贺州非常有名的一种特产,特别受到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它具有浓郁的荔枝香味和甜度。
此外,花血糯也是贺州的著名特色食品,它是一种由糯米制成的糕点,形状和花朵相似,口感软糯,香甜可口。
贺州的饮食文化不仅体现在美食上,还体现在饮食习俗和饮食礼仪上。
贺州人民对饮食非常重视,吃饭被视为一种社交活动,家庭聚餐和宴会是贺州人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宴会和聚餐中,尤其是重要的场合,当地人会以丰盛和讲究的菜肴来招待客人,以示尊重。
在吃饭过程中,人们会相互交流、互相敬酒,传递友谊和情谊。
总的来说,贺州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无论是黔桂菜还是传统小吃,还是特色食品,都展现了贺州人民丰富的创造力和热爱生活的精神。
品尝贺州的美食,不仅可以享受美味,还可以领略贺州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客家擂茶—贺州美食村
![客家擂茶—贺州美食村](https://img.taocdn.com/s3/m/ff6445a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1c.png)
客家擂茶、米茶、抹茶:客家擂茶文化是汉族传统饮食文化之一。
擂茶属于茶文化的一种,讲究天然、质朴、和谐,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礼仪规范,其制作方式古朴典雅,充分表现了客家人对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之传承。
擂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湘有“诸葛亮麾下进军湘中遭遇瘟疫,一老妪制擂茶祛疾”的故事。
有关的文学记载也散见在一些古籍中,如黄升《玉林诗话》所载《肝胎族舍》一诗曰:"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足茶。
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
足证研麻,泡茶款客,是当时江南的一种风俗。
此外,汪增棋先生引《都城纪胜,茶坊》"冬天兼卖擂茶"、"冬月添卖七宝擂茶";又引"杭州人一天吃三十文木头"这一古语,说明历史上南宋偏安,人口众多,擂茶相当普及,甚至日耗大量木质枣擂杵。
擂茶的配料多种多样,可以因寒暑不同或荤素各异加不同的佐料和药物,但制作过程基本是一样的。
春夏湿热,常用新鲜艾叶、薄荷叶;秋天风燥,多选金盏菊或白菊花、金银花;冬天寒冷,便用桂皮、肉柱子、川芎等。
据中医验证,从茶具有生津止渴、防风祛寒、开胃健脾、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润肤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
在客家祖地石壁,每户每天都制作普通擂茶一钵,劳作后回来喝上几碗,一天的辛苦便烟消云散。
客人远道而来,喝上一碗,便可提神醒脑,充饥益体。
荤、素擂茶是石壁擂茶的特有品种。
擂茶用冬季腌藏的生猪大油,拌佐料,加炒好的肉丝或小肠、煎豆腐、粉干、香葱等,泡入擂茶中;素的则用净茶油拌佐料,然后加熟花生米、绿豆、糯米饭、地瓜粉条、粉干等。
相传三国时,刘备领兵驻扎江南,时正酷暑,将士们不服水土,一个个又吐又泻,军营皆成了病房。
这可急煞了刘备,到处求医寻药及不济事。
有老婆婆闻如此事,大发善心,走家串户动员众乡亲动用“擂茶三宝”,制成大量擂茶,使刘备的将士们饮后病情大减,擂茶从此更是盛名远播。
客家擂茶是汉族传统饮食文化之一,史记记载在中原地区最流行,为承载客家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为城市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美味,充分表现了客家人对汉族传统文化之传承。
广西壮族的饮食文化有哪些呢
![广西壮族的饮食文化有哪些呢](https://img.taocdn.com/s3/m/2840607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5.png)
广西壮族的饮食文化有哪些呢饮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广西壮族文化中具有特色鲜明的饮食文化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就随店铺一起来了解下吧!广西壮族的饮食文化特色食俗壮族饮食文化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壮族以大米、玉米、红薯为主食,年节喜食粽子、糍粑和米粉,古人不食牛肉,元朝时才开始盛行食牛肉,少数山区仍存古俗。
主食壮族以水稻作物为主食,以玉米、番薯、麦类为辅的主粮队伍。
我们知道,广西地区是野生稻的故乡之一,壮族先民应是最早栽培水稻的一个民族。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青铜工具和铁制工具的出现,壮族先民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至迟在汉代,他们就确立了水稻的主粮地位。
唐、宋以后,壮族地区的水稻种植进一步发展,同时引进和扩种了不少其他粮食品种。
明、清之际,壮族饮食结构中主粮队伍的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步形成了现如今的饮食结构。
副食总古至今,壮族的动植物资源就非常丰富,副食品种更是包罗万象。
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土里长的、水中生的各类可食动植物人们都会拿来烹制。
这些副食品资源,主要分为肉和疏菜两大类。
壮族人民还利用粮食、薯芋和豆类加工制成粉丝、粉条、磨芋豆腐、豆腐等副食品。
壮族喜食腌、生、酸、辣之物。
饮料少数民族的人们似乎都非常喜欢喝自家酿的酒。
过去,壮族人民饮用的酒水主要是自家熬酿的米酒、白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高。
其中米酒是过节及待客的主要酒水。
做甜酒壮人已有上千年历史。
壮人习惯,客人到先敬甜酒,以示欢迎。
壮族的其它酒,如蛤蚧酒、三蛇酒等,均属于药酒现在各种现代饮料也进入了壮人的家庭生活,他们的餐桌上除了传统的美酒,更多的则是桂林三花、茅台和金奖白兰地。
果品壮族地区的果品种类十分丰富,热带、亚热带水果的种类高达一百二十多种。
壮人爱吃的水果有果蔗、金桔、柚子、碟子柑、扁桃、菠萝、菠萝蜜、香蕉、荔枝、龙眼、黄皮、橄榄和芒果等。
有些水果壮人有自己的吃法,比如鲜菠萝片要蘸些盐水,才甜脆可口。
广西贺州家乡的风俗作文
![广西贺州家乡的风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0ae888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9.png)
广西贺州家乡的风俗作文篇一《贺州的独特风俗:炸油果》我的家乡广西贺州有着各种各样有趣的风俗。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我们贺州那特别的炸油果风俗。
在我们贺州的村子里,炸油果可是一件大事呢。
这油果可不简单,它是把糯米粉和粘米粉揉成面团后,再捏成各种形状。
每到过年的时候,村子里几乎家家都要炸油果。
记得有一年,我就在奶奶家亲眼目睹了炸油果的全过程。
一大早,奶奶就开始准备材料了。
她把米粉从大缸里舀出来,倒入盆里,再加进适量的水。
那水就像是大米粉的亲密伙伴,一点点地被米粉吸收,原本松散的粉逐渐抱成了团。
然后奶奶就开始大展身手揉面团了。
她的手就像搅拌机一样,把面团揉得特别均匀。
揉好的面团白白胖胖的,在阳光下还泛着微微的光呢。
接着,奶奶把面团揪成小团子,开始捏形状。
我们家捏的油果样式可多了,有圆溜溜像鸡蛋一样的,有搓成长条扭成麻花模样的,还有捏成小福袋形状的。
我觉得很有趣,也想去帮忙。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去捏一个圆油果,可是捏来捏去不是歪了就是有个大口子。
奶奶笑着说,你这小手啊,还得多练练。
该下锅炸了。
锅里放上油,等油热起来,开始微微冒烟,奶奶就把捏好的油果一个一个轻轻地放进去。
油果一进去,就像调皮的小孩子在油锅里跳起舞来。
随着“滋滋”的声响,油果的颜色由白变黄,整个厨房都弥漫着油果的香味。
我在旁边不停地咽口水。
炸好的油果出锅,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放进嘴里,那又香又糯的口感,真的是人间美味。
在贺州,炸油果不仅仅是一种食物的制作,更是家人共同参与,充满欢笑和温馨的家庭活动,是家乡风俗中难忘的一部分。
篇二《贺州的舞龙风俗:热闹非凡》贺州的风俗里,舞龙绝对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一项。
舞龙活动通常在重大的节日里进行,像是元宵节或者土地公诞辰的日子。
传说舞龙能祈福消灾,保佑风调雨顺。
我们村曾经在元宵节舞过一次龙。
那几天啊,村里的男子汉们就开始准备起来。
他们把早已备好的制作龙的材料拿出来,就像打造一件艺术品一样精心拼凑。
那条龙做得可真长,有好几米呢。
小炒清水螺—贺州美食村
![小炒清水螺—贺州美食村](https://img.taocdn.com/s3/m/a5a43db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b.png)
小炒清水螺:
富川瑶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桂、粤三省交界的都庞、萌诸两岭余脉之间,东连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南部为钟山县,西与恭城县接壤,北与湖南省江永县相连。
富川物种丰富,美食数不胜数,炒螺就是其中之一。
炒螺是富川的一道特色小吃,富川人民将螺(带壳)和酸笋以及各种调料一起炒,既能保持螺肉原有的鲜甜,又能使各种调料的味道得到最大的呈现,是富川人吃夜宵必点的一道美食。
富川瑶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桂、粤三省交界的都庞、萌诸两岭余脉之间,东连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南部为钟山县,西与恭城县接壤,北与湖南省江永县相连
其中炒田螺是茶楼夜市的必备小炒,田螺、葱、姜、蒜、辣椒、酸笋、香菇,大火翻炒;传统少煲,黄豆加各家不同的底料浓汤慢火熬,香浓馥美的滋味是什么?啤酒,闲话,十指油汪汪,一个晚上就这么轻松打发了。
做法步骤1把螺蛳屁股用钳子钳掉屁股,为了让螺蛳炒的时候更入味酸笋薄荷菜炒清水螺蛳的做法
步骤2把配菜酸笋,薄荷菜,葱花,辣椒,蒜米,姜切好备用酸笋薄荷菜炒清水螺蛳的做法步骤3放水把螺蛳过水撩熟,倒出备用酸笋薄荷菜炒清水螺蛳的做法
步骤4酸笋不放油,备干酸笋薄荷菜炒清水螺蛳的做法
步骤5放油爆炒配菜,放入两勺糟辣酱,继续炒香酸笋薄荷菜炒清水螺蛳的做法
步骤6炒香倒入螺蛳一起翻炒酸笋薄荷菜炒清水螺蛳的做法
步骤7放入螺蛳继续翻炒,加入耗油酱油酸笋薄荷菜炒清水螺蛳的做法
步骤8放水闷煮五分钟,收汁就可以起锅了酸笋薄荷菜炒清水螺蛳的做法
步骤9超级入味的酸笋螺蛳就出锅啦。
大平腐竹炒瑶家烟熏肉—贺州美食村
![大平腐竹炒瑶家烟熏肉—贺州美食村](https://img.taocdn.com/s3/m/6aa35d8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a.png)
大平腐竹炒瑶家烟熏肉:大平腐竹是一种豆制品,属绿色食品,是平桂管理区大平瑶族乡特色产品之一,名扬区内外。
腐竹加工是大平农民的传统手艺,遍布各村寨。
大平腐竹采用山中黄豆、山泉水石磨浆、生铁锅烧煮等传统工艺提练成形后,在山坡自然凉干而成,具有传统风味、甘甜、清香、香脆可口、耐煮(汤清)的特点,颜色呈淡黄色。
黄豆富含各种优质蛋白,氨基酸种类达17种以上,含脂肪20%左右,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Ca、Mg、P、K)与微量元素(Fe、Mn、Zn、Se等)维生素含量丰富、全面,所以腐竹营养十分丰富。
大平腐竹品种主要有原枝竹和浆竹两种,产品主销广东、湖南、贺州、南宁、柳州等地。
瑶族烟熏腊肉是广西贺州当地的特色风味美食,主产于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
瑶族烟熏腊肉采用原汁原味的农家土猪肉为原料,配上瑶家特有的米酒腌制,打造出的健康腊肉具有肉香味浓,口感好,肥而不腻的特点,使人流连忘返。
每年到了三荒四月青黄不接的时候,或家中有客人来了,热情的瑶族同胞就会在自家厨房的灶口或火塘上取下火烟腊肉,洗净灰尘,或整块,或切片,或蒸,或煮,或炒……待火烟腊肉熟透,猪皮变得如寿山石般黄亮,肥肉如琥珀般透明,瘦肉如黑玛瑙般精致,满屋子香气四溢,即可出锅上桌,再满上一杯瑶家自制的小锅米酒,夹几块肉,呷几口酒,让人赞不绝口。
洗去表面附着的烟灰,放入饭锅中与米饭同熟,打开盖子,一股烟熏肉特有的香味就会扑鼻而来。
切成薄片,肥肉会透明得可以望见对面的人。
如此蒸熟的烟熏肉,原生态得令人难忘。
做法:1、烟熏肉切小片2、大葱切段,腐竹掰成一寸多的小段;3、锅中放油,五成热,放入腐竹炒一下。
因为腐竹是干的,光炒是不行的,还要添些水,焖煮,让腐竹吸收水份,直到腐竹变软。
也可以先用温水将腐竹发好;4、腐竹焖煮好以后,盛出备用;5、锅中放些油,放入肉片划开,再放些葱段翻炒;6、肉变色以后,倒入腐竹,翻炒均匀,待两种味道融合以后,盛出即可。
昭平县美食
![昭平县美食](https://img.taocdn.com/s3/m/c24df2a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e.png)
昭平县美食
昭平县美食
昭平县美食有瓜花酿、牛肠酸、黄田扣肉、煎酿三宝、荷叶饭、豆豉粉、盐酒鸡、牛杂火锅、马峰凉粉等。
1、瓜花酿:特色小吃,酒香浓郁、营养丰富。
2、牛肠酸:是广西贺州市最具特色的有名小吃,源自于贺州市公会镇,摊点主要分布于广西贺州市区大街小巷,酸辣咸香、非常好吃。
3、黄田扣肉:黄田扣肉是一道用猪肉制成的,广西贺州一代闻名乡镇的特色美食,是当地一道硬菜,逢年过节,喜宴宾客必备菜品。
4、煎酿三宝:传统美食,美味可口,非常下饭。
5、荷叶饭:传统美食,又称荷包饭,以荷叶包裹米饭和肉馅蒸制而成,米饭香糯、荷香可口。
6、豆豉粉:传统小吃,深受当地人喜爱。
7、盐酒鸡:特色美食,由走地鸡、米酒等原料制成。
皮厚肉多、芳香醇厚。
8、牛杂火锅:特色美食,深受各地吃货追捧。
9、马峰凉粉:特色小吃,入口清凉、消暑佳品。
1。
贺州家乡文化生活作文
![贺州家乡文化生活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60bfb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d.png)
贺州家乡文化生活作文
哎呀,咱贺州啊,那可是我土生土长的家乡呀!说起来,贺州的文化生活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嘞。
就拿那贺州的美食来说吧,黄田扣肉,哇塞,那味道,啧啧,真是绝了!每次吃我都觉得自己能吃上好几大块,真的,不骗你们。
还有信都三黄鸡,那鸡肉的口感,我嘞个去,嫩得嘞!我觉得吧,光这些好吃的就能让咱贺州人幸福得不要不要的。
嘿,说到这贺州的传统文化,那也很有意思呀。
比如说那个瑶族的歌舞,哇,那跳起来可带劲了,也许有人觉得不咋地,但我就是喜欢呀!看着他们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在那又唱又跳的,真的感觉好有活力哦。
还有那些古老的建筑,虽然可能没有大城市的高楼大厦那么气派,但那都是有历史有故事的呀,走在那些小巷子里,感觉自己好像穿越了一样,说不定啥时候就冒出个古人来跟你打招呼嘞,哈哈,开个玩笑啦。
我记得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去赶圩,那场面,真的是热闹非凡。
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卖,我还在那买过好多好玩的小玩意呢。
现在想想,真怀念那时候啊。
咱贺州的山水也很美呀,姑婆山啥的,那景色,简直了!去爬山的时候,累得我够呛,但爬到山顶看到那美丽的风景,又觉得一切都值了。
也许这就是咱贺州的魅力所在吧。
哎呀,我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你们觉得咱贺州咋样。
反正我是很爱我的家乡啦,不管它有啥缺点,在我眼里那都是优点。
嘿嘿,你们可别笑我啊,我就是这么任性!贺州,加油!我觉得它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对吧?。
广西贺州客家文化对外传播路径浅析
![广西贺州客家文化对外传播路径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014ad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4.png)
广西贺州客家文化对外传播路径浅析【摘要】地域文化的传播在中华文化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贺州是广西客家文化的中心,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的不断交融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客家文化。
然而,贺州客家文化的发展与对外传播正面临着巨大挑战。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贺州客家文化,本文将对贺州客家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传播贺州客家文化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地域文化贺州客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一、引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缔造了中华上下五千余年经久不衰的历史文明。
地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正所谓“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不同的山水塑造了别样的风土人情。
人们在一定区域内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实践,逐渐适应了所生活的地域并对其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
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个性鲜明,独具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
客家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华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贺州市地处广西东北部,享有“世界长寿市”的美誉,自古以来就是桂粤湘三省通衢之地,留存着跨越千年的历史人文底蕴,是百越文化、广府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汇集地。
两千多年的潇贺古道见证了贺州市的历史变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文化融合的特色景观。
贺州市总面积约117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数量约为249.32万,其中,客家人口数量约占全市人口总数的33.7%,是广西主要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也是全国客家人重要聚居地之一。
客家人最早生活在中原地区,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向南方迁移,如今已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形成了特殊的客家文化。
贺州市主要以客家文化为主,是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聚集区。
目前,客家文化已经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纵观世界局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成为现实,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因此,本文拟对贺州客家文化的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对外传播贺州客家文化进行思考,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旨在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贺州客家文化,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些许借鉴。
贺州饮食调查报告
![贺州饮食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df20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1.png)
贺州饮食调查报告贺州饮食调查报告一、引言贺州,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素有“桂北明珠”之称。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贺州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独特的饮食文化。
本文将对贺州的饮食文化进行调查,探索其特色与魅力。
二、贺州的饮食文化1. 地理环境对饮食的影响贺州地处山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因此,贺州的饮食以农产品为主,以米、面、蔬菜和水果为基础,富含营养且口味独特。
2. 主要特色菜肴贺州的饮食文化以酸辣为主要特色。
例如,酸汤鱼是贺州最具代表性的菜肴之一。
它选用新鲜的鱼类和多种酸辣调料烹制而成,口感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还有酸辣鸡、酸辣藕片等菜肴,都以独特的酸辣口味吸引了众多食客。
3. 地方小吃除了正餐,贺州的地方小吃也是一大特色。
酸笋炒粉、酸汤米线、糯米糍等小吃都以酸辣口味为主,让人垂涎欲滴。
这些小吃不仅味道独特,而且价格实惠,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三、贺州的饮食习惯1. 饮食时间贺州人的饮食时间相对固定。
早餐通常在早晨7点左右,午餐在中午12点左右,晚餐则在晚上6点左右。
这种规律的饮食时间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和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2. 饮食结构贺州人的饮食结构以主食为主,通常是米饭或面食。
米饭常常搭配各种菜肴,尤其是酸辣菜肴,增加口感的层次感。
此外,贺州人还喜欢吃蔬菜和水果,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3. 饮食习俗贺州人有一些独特的饮食习俗。
例如,过年时,人们会吃年糕和汤圆,寓意着团圆和幸福。
另外,贺州人还有“三盘两碗”饮食习俗,即每餐都要有三个菜肴和两碗主食,以保证营养的均衡。
四、贺州的饮食文化传承与创新1. 传统饮食文化传承贺州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许多家庭会将传统的烹饪方法和秘方传给下一代,以保持传统的口味和独特性。
这种传承不仅是对贺州历史的延续,也是对先辈智慧的致敬。
2. 饮食文化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贺州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一些餐馆将传统的酸辣菜肴与现代的烹饪技巧相结合,创造出新颖的菜品,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
牛肠酸的做法是怎样的
![牛肠酸的做法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d94e0a8cde80d4d8d15a4fa9.png)
牛肠酸的做法是怎样的
食物带给我们的诱惑是我们很多人都无法抗拒的,然而食物的种类也有很多种,我国的饮食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牛肠酸就是很有特色的一种地方小吃,它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其实牛肠酸的做法是特别的简单,我们只要能够掌握好它的做法,也可以把它做得很美味,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牛肠酸的做法是怎样的?
牛肠酸是广西贺州市最具特色的有名小吃,源自于贺州市公会镇,摊点主要分布于广西贺州市区大街小巷,在2013贺州市特色美食评选活动中,吴玉赦制作的公会牛肠酸获得了“贺州十大金牌小吃”的殊荣。
牛肠酸的做法:
1.肠肺洗净,大肠切寸段,肺切小块,
2.放葱姜料酒煮至半熟,捞起大肠肺用水洗净,沥干待用。
3.铁锅少许精制油,温热时下葱姜稍煸起香,将大肠肺倒入翻炒,淋黄酒,倒入冷开水旺火烧滚,开温火焖煮。
4.半小时左右,放盐、味精,起锅再放入少许胡椒粉,撒些蒜末即可!
牛肠酸在贺州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集酸、辣、甜、咸于一身的独特口味,令许多市民流连忘返。
如何能让自己的牛肠酸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引而出,曾经是吴玉赦苦心钻研的问题。
“首先我在食材上精挑细选,保证牛肠本身不腥、不臭,而不是依赖其他
调味品掩盖。
”吃牛肠酸必然少不了酱料,吴玉赦说,他制作的酱料是自己秘制的、独一无二的酱料。
“我将所有可利用的调料、食材都变换着搭配,尝试了许多遍,终于成功制成与众不同的酱料,这也是我获胜的关键。
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多掌握一些食物的做法是很有好处的,也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在我们想要吃到某一种美食的时候,可以自己在家里制作,其中牛肠酸的做法是比较简单的,我们平时喜欢吃牛肠酸的朋友可以在家里亲自动手试一试,而且自己在家里做的食物更能保证食物的卫生。
贺州市地方美食
![贺州市地方美食](https://img.taocdn.com/s3/m/12d92a4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d.png)
贺州市地方美食
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素有"桂中明珠"之称,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贺州市地方美食丰富多样,融合了粤菜、湘菜、川菜等多种地方特色,味道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贺州的地方美食以"鹅肠粉"和"鹅掌粉"为代表,这两道美食是当地人的最爱。
鹅肠粉是用当地特产的新鲜鹅肠制成,再配以香辣的特制调料,口感鲜美,香辣可口。
而鹅掌粉则是将精选鹅掌与传统米粉相结合,软糯爽滑,带有独特的鹅掌香味。
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也传承了当地的独特风味。
除了鹅肠粉和鹅掌粉外,贺州还有许多其他美食值得品尝。
比如"酸笋",这是一道以当地独特酸笋为主料的传统菜肴,口感酸爽开胃;"螺蛳粉",螺蛳汤与米粉的完美搭配,香气诱人;"酸汤鱼",采用当地新鲜鱼类和特制酸汤炖制而成,酸辣鲜美。
这些美食都体现了贺州人对食材的独特搭配和烹饪技艺的精湛。
总的来说,贺州市地方美食丰富多样,融合了本地特色和地方传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也展现了当地独有的饮食文化。
富川瑶族炒米油茶—贺州美食村
![富川瑶族炒米油茶—贺州美食村](https://img.taocdn.com/s3/m/56a3072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4.png)
富川瑶族炒米油茶:
一首瑶歌,流淌出瑶乡的韵味;
一碗油茶,传承出瑶民的淳朴。
油茶,是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独有的健康饮品。
而富川炒米油茶更是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瑶家油茶中工艺独特、功效突出的珍品。
打油茶习俗的兴起,是侗族、瑶族、苗族和汉族群众,为克服高山气候潮湿、雾瘴之气对人体损害而形成的饮食习惯。
油茶是瑶族同胞一项古老而传统的饮食习俗,始于唐朝。
在唐代,广西桂东北少数民族尽管不知道茶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慢慢发现喝油茶具有去寒暖胃、健脾除湿的效用,因此,唐代以降各族民众渐渐将喝油茶的日常习惯传承下来。
油茶发展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活在桂东北高寒山区的侗族、瑶族、汉族等群众,在长期与大自然作斗争过程中,自觉地总结了养生经验,以自植茶叶、生姜、盐等为原料,用水煮沸烹成茶汤———油茶。
以油茶作为维持温饱的日常饮料和待客食品,将茶叶的药用和食用价值结合起来,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饮茶文化的精髓,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桂东北地域饮食文化———油茶文化。
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沿途百官大献殷勤,一日三餐都是山珍海味,使得乾隆见食生厌,急得御厨们束手无策,就在这时一位富川籍的御厨想起家乡的油茶之功效,做出了一碗富川油茶给乾隆喝,顿时口舌生津,胃口大开!
于是龙颜大悦!御赐富川油茶为“爽神汤”。
如今也有人把瑶乡油茶称之为“广西咖啡”。
瑶乡富川油茶集汤、饮品、茶为一体,色香味俱全。
油茶的种类很多,各地也有所区别。
富川油茶更具瑶乡风味。
它制作简单,一般的人看上一二遍也可学会,但是,要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上乘油茶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贺州饮贷文化
OGC
J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WU2669・I2896・DQ586小41988)
广西贺州饮食文化
贺州市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因与广东接壤,饮食习惯也与之相仿,饮食市场以粤菜为主,川菜、湘菜、鲁菜等中国国内名菜亦兼容杂陈。
各式的餐
馆、酒楼、大排挡分布大街小巷,各种菜肴和地方风味小吃琳琅满目,样多
味美。
贺州云集了各地小吃,如桂林米粉、柳州螺丝粉、南宁老友粉和白粥
拌小菜等。
晚上到贺州市区工贸有一条美食街,足可吃个尽兴。
芳林马蹄、
鹅塘青梅、八步红瓜子、信都龙眼、沙田柚等都是当地一些小吃,着名美食
有信都三黄鸡、黄田扣肉、黄田牛红(一般在早上供应)、姑婆山米酒等。
饮食文化:贺州饮食文化是漫长的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从秦始皇
50万大军走过潇贺古道进入贺江流域开始,全国各地曾经到贺江流域各县为
官一任的官员达千人以上,还有各种军人、商人、文人、僧人、避难之人等等,他们把中原的饮食习俗带到了贺州,溶入了岭南的饮食习俗后,再经过
贺州人的酿造,形成了现今流行于本地的丰富多彩的贺州饮食文化。
贺州的百菜酿,是贺州饮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餐桌风味。
贺州人逢菜必酿,一年四季中,不论你什么时候来到贺州,都可以在贺州品尝到别具一格的菜酿。
贺州菜酿,五花八门,有豆制品类、果菜类、根茎菜类、叶菜类、其至猪大肠、猪血、猪网油、还有生葱大蒜都可以做成菜酿。
有人做过统计,贺州菜酿有108种之多。
南乡的猪大肠酿,是用生糯米直接灌进猪大肠内制作的,猪血酿是用糯米粉拌猪血灌进猪小肠中制作的。
贺州的竹笋酿有酿糯米饭的,有酿糯米粉,也有酿肉馅的。
还有客家人的油豆腐酿,本地人的茄子酿、蒜酿、瓜类酿等都有各自的特色。
豆腐酿是贺州客家人迎亲宴上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谱,由当地十分流行的一句歇后语“豆腐酿一一放心”衍生而成,表示男女婚庆己
经宴请亲朋道贺,双方口后尽可以放心白头到老。
大宁人酿的油豆腐酿,大大方方,外色金黄,内白滑嫩,被誉为“金包银”,传说是朝廷的贡品。
贺州餐桌上还有一种特制的生葱酿,是一道情人菜谱,寓意着对有情人的一种情感祝福,希望心上人聪明伶俐。
贺街人的瓜花酿,大锅煎煮,甜透心窝。
桂岭人的灯笼椒酿和信都人的茄子酿,油泡煎炒,香飘三家。
同样的馅料,同样的制作手艺,换了一个地方,就改变了原产地的味道了,贺州人称其为“变味”。
猪婆菜是一种上不了大雅之堂的青菜,一般人煮来都不好吃,因此,这种菜在许多地方主要是用來喂猪的。
但是,南乡人用猪婆菜叶来包糯米饭或糯米粉酿,它的味道就别具一格,所有的酿心都是选择精肉均匀地切碎后加上其它调料精心调制而成,使人食之不厌,不觉肥腻。
有的贺州人还能将猪下水做成各种精美的菜酿。
贺州菜酿讲究传统制作,不需要太多的现代调料,也不钟情于先进的微波炉煎煮方法,农家的大锅煮豆腐酿、大锅的瓜花酿最纯正。
这些经过千百年酿制而成的饮食精品,沉淀成一种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一直在民间传承着,受到了无数南来北往客人的赞赏。
贺州的信都白斩鸡、信都水晶辣椒、信都红薯干、黄姚豆豉、燕塘粘米磁、公会酸牛肠、开山甜酒姜、南乡白切鸭、南乡白磁耙、黄田扣肉、桂岭灯笼椒、贺街油茄、瑶族的烟熏肉等,都是餐桌上的佳肴上品。
一方水土育一方食客,也孕育出贺州人“不拘一格,锅纳百菜,食出精品,绘常翻新”的饮食文化。
节庆文化:除了春节是大家共同的民间节口外,在贺州各地,还盛行着五花八门的带有浓郁民族风味的民俗节庆。
富川瑶族自治县的吃元宵,从每年的正月初三开始,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
过节,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个村寨过节的那一天,白天演戏宴请亲戚朋友,晚上舞龙舞狮娱乐升平,青年男女则趁这个机会拿雨伞寻找一个能够遮挡自己一生风雨的人。
富川县城的元宵上灯炸龙更是热闹,这一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无法考证。
一直以来,每年从正月初十开始,街道里头年谁家生了孩子,都要到每条街道中心的坊表神楼挂上一只灯笼,一是告诉老祖宗,街道里又添丁了;二是祈盼孩子快快长大。
从这一天开始,街道里舞起了龙狮,燃放鞭炮已示庆贺。
添丁的户主挂灯笼之后,还要大摆筵席,宴请整条街道的人一起庆祝。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晚上,欢乐的舞狮游龙放炮活动达到高潮。
观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正月十九的水岩坝大庙山庙会,必定有5-10万人赶这个庙会,年年如此,长盛不衰。
正月二十五钟山县城的吃节,每家每户的客人都爆棚。
离贺州市区仅三公里的黄田镇农历二月二花街节,也是吸引着贺州市区数万人前往看热闹,当天黄田街的各家各户也是大摆宴席,不管你原来是否认识主人家,只要你有一个熟人带一个路,你就可以进入任何一户人家吃节。
农历4月26日和5月19日是临贺故城浮山的炮期和歌节,这两天浮山必定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南乡壮族的中元节回娘家,黄姚古镇的中元节放龙灯和在水上物龙炸龙表演,八步附近本地人正月十六和农历十月十六炮节等等,贺州的民间节日风俗可以说是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