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对甲骨学的研究和贡献
郭沫若正面事例:潜心研究甲骨文
郭沫若不仅在诗歌方面有巨大成就,他在甲骨文上的研究也丝毫不少,他与王国维、董作宾、罗振玉并称甲骨四堂。
1927年大革命失败,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郭沫若大胆地指名道姓批判蒋介石。
为了躲避蒋介石的缉捕,郭沫若再次东渡日本。
在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监视使他失去了自由。
在无奈的情况下,他开始潜心研究甲骨文。
由于没钱买书,他每天要走很远的路到书店去看书。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才被容许在一两个月内读完东洋文库中所藏的一切甲骨文著作。
在此期间,他把关于中国考古学上发现甲骨文的记载全都翻阅了一遍,同时还访遍了日本几乎所有的收藏者。
郭沫若夜以继日地工作,废寝忘食。
即使发着高烧,他仍然不肯放下手中的毛笔。
就这样,他仅用了两年左右时间,便完成了《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这是他研究甲骨文、金文的第一批成果。
关于郭沫若简介范文
关于郭沫若简介范文郭沫若是四川省乐山县人,少年曾就读于成都石室中学。
父亲郭朝沛经营商业。
母亲杜遨贞,是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的女儿。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
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书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与郁达夫等人一同创立上海文学学社“创造社”,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
1922年3月15日《创造季刊》问世。
这一时期郭沫若的诗作,同胡适等人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作品,影响了日据时期台湾的早期新诗创作。
他本人也创作了大量话剧剧本,鼓舞民心士气,包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南冠草》、《孔雀胆》、《高渐离》六出历史悲剧作品,其中以《屈原》最受欢迎。
台大历史系教授王远义认为郭沫若等人这一时期的作品,开创了一条大众形式与精英创作结合,现代性与传统民族文化共存的文学与文化道路。
1948年国共内战期间郭沫若因为考古学和甲骨文研究的巨大成就而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潘光哲研究员在《知识场域的桂冠:从第一届中研院院士的选举谈起》一文叙述了这次中研院院士选举和郭沫若的当选过程。
郭沫若是中国某某某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某某某协副某某某。
郭沫若的重要著作还有《两周金文辞某某某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等,曾在学术界引起轰动;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
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蜩螗集》《战声集》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沸羹集》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郭沫若全集》。
郭沫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
甲骨四堂
一、甲骨四堂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甲骨四堂,郭董罗王”的名句,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
唐晓兰曾评价他们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二、【鼎堂】郭沫若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字鼎堂。
四川乐山县人。
1928年6月,在日本东京的书店,他拿到了罗振玉所著《殷墟书契考释》,开始了他的甲骨文研究。
郭沫若几乎访遍了日本所有的收藏者,掌握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1929年8月1日,他的《甲骨文字研究》正式完成。
在这以前,他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就已经收录了他的《卜辞中之古代社会》一文。
从此,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走上了颠峰时代。
几经周折,他的另一部著作《卜辞通纂》也问世了。
郭沫若从事甲骨文研究主要是在日本十年流亡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后。
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起点高,方法新,因而一出手就高屋建瓴地超过了前人。
1959年8月郭沫若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甲骨文出土地——安阳殷墟。
晚年,主编的大型甲骨文汇编《甲骨文合集》,收入41956片甲骨,被誉为新中国古籍整理的最大成就。
使甲骨文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彦堂】董作宾董作宾(1895年3月20日-1963年11月25日),字彦堂。
河南南阳人。
1928年10月,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成立。
董作宾被聘为通讯员,受命到安阳进行殷墟调查。
回到北京,汇报了在安阳的考察情况,立即得到蔡元培院长的重视。
几天后,董作宾再次来到安阳,中国文物考古史上首次对殷墟的科学发掘拉开了序幕!从1928年至1937年科学发掘15次,董作宾参加了前7次和第9次发掘。
奠定了我国田野考古学的基础,培养了一大批考古学专家。
他1933年发表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公认是一部中国甲骨文史上划时代的名著。
郭沫若对甲骨学的研究和贡献
郭沫若对甲骨学的研究和贡献[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郭沫若同志对甲骨学方面的贡献,介绍了郭沫若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结合甲骨文资料,研究甲骨学史。
文中对郭沫若同志在甲骨学方面的巨大贡献作了阐述。
[关键词]郭沫若甲骨学研究巨大贡献甲骨文是我国商、周时期用于记录占卜活动内容的古代文字,它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比较完整、时代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的鼻祖和前身。
郭沫若同志在对甲骨学的研究方面贡献是非常之大,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中国古代史,创造性地把古文学和古代史的研究结合起来,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他做学问敢于大胆创新,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都发挥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仅在古史分期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即在甲骨金文的考释方面也有自己的成就。
郭沫若是一位很有影响的旷世奇才,他对甲骨文考释,为人类文化研究打开了一条通道。
首先开创了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指导下,运用甲骨文资料对中国古代社会进行系统研究的风气。
从1929年——1937年,郭沫若在短短八年中,编写了六七种甲骨文论著,他把甲骨文研究与古代社会的研究结合起来。
从甲骨文中寻找古代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的影子,是甲骨学研究领域得到拓展,是甲骨学的质的飞跃,这是郭沫若对甲骨学的重大贡献。
郭沫若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从事甲骨文研究的第一人。
郭沫若对甲骨学的研究,面既广、又有深度,议论所及、往往发前人所未发。
郭沫若研究甲骨,非常注意搜集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并考证出不少甲骨文新字,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商代社会历史文化的新见解,为甲骨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郭沫若在甲骨学史研究中,著书十分宏富,现就其中关于甲骨学的重要论著及其学术所值简述如下。
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里收有《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一篇,分为两章。
第一章根据甲骨文字,结合出土器物,研究商代的经济基础,像渔猎、牲畜、农业、工艺、贸易等等。
甲骨文的五个时期
甲骨四堂和甲骨文的五个时期一、甲骨四堂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甲骨四堂:董作宾(彦堂),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及郭沫若(鼎堂)合称“甲骨四堂”(他们的名字里面都有一个“堂”字)。
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甲骨四堂,郭董罗王”的名句,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
唐晓兰曾评价他们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雪堂罗振玉罗振玉(1866年8月8日-1940年5月14日),字叔蕴,号雪堂。
浙江上虞人。
罗振玉自幼研读古籍,对文物古董造诣很深。
1902年罗振玉第一次在刘铁云家看到甲骨文字的墨拓本,认识了甲骨文字,1906年,他任学部参事官,不仅广为收集古物,也着手调查甲骨的真正出土地。
他对甲骨学的重大贡献是他最早探知了甲骨文的出土地,罗振玉将甲骨文的出土地考订为河南安阳小屯村,并确定小屯村即为商代晚期都城。
这是他对甲骨学和殷商考古研究的重大贡献之一。
罗振玉对甲骨文字的考释和篇章的通读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14年写出了6万余字的《殷虚文字考释》。
仅其个人破译的甲骨文字就有561个。
他以一人之力共征集甲骨30000余片,先后编印出《殷虚书契》等多种著录书,为甲骨文的搜集、拓印、流传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观堂王国维王国维(1877年12月2日-1927年5月3日),字静安,号观堂,是我国近代最著名的学者之一。
1917年,王国维登上了甲骨学研究的高峰。
他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一书,王国维最早进行甲骨断片缀合工作。
他发现了甲骨文中先公先王的世次与史记不合,纠正了《史记》中记载的个别错误,证明了司马迁的《史记》的确是一部信史。
被誉为甲骨文发现19年来第一篇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科学论文。
郭沫若曾评价说:“卜辞的研究,要感谢王国维。
是他,首先由卜辞中把殷代的先公先王剔发了出来。
王国维的业绩,是新史学的开山。
郭沫若
“据此等器物为中心以推证他器,其人名事迹每有一贯之脉 络可寻”,分别断定其它器物的时代或国别。这样就把混沌 不清的两周八百年的铜器,整理成为“有历史系统之条贯” ,并把铜器上的铭文变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史 料。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中所确立的中国青铜器研 究体系,特别是由此开创的一整套崭新的铜器断代方法,经 过六十多年的检验,证明是科学的方法,为中外学者所公认 ,一直延用到现在。
郭沫若 (1892-1978),四川 省乐山人,著名文学家、剧作家 、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 著述颇丰,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 。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 后公认的文化领袖。
郭沫若是甲骨学四堂之一:鼎堂。著作如《甲骨文 字研究》《卜辞通纂》《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 《中国 郭沫若(中)与周恩来(右)古代史的分 期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十 批判书》 《奴隶制时代》等。 在中国上古史和考古学领域中,甲骨学“四堂”的 名气无人不晓。唐兰先生对四堂的评价是:殷墟卜 辞研究“自雪堂(罗振玉)导夫先路,观堂(王国 维)继以考史,彦堂(董作宾)区其时代,鼎堂( 郭沫若)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这四堂基 本上代表了1949年之前甲骨学研究的历1940年4月 在重庆嘉陵江北岸发掘延光四年汉墓。 1941年11月 编《五十年简谱》。改写《棠棣之花》。 1942年作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 》;译歌德《赫曼与窦绿苔》。创办群益出版社,主编 学术刊物《中原》。 1943年 作历史剧《南冠草》。研究先秦诸子。 1944年春,作《甲申三百年祭》 1952年 2月 《奴隶制时代》出版,确定奴隶制社会下限 在春秋、战国之交。 1953年 作《屈原赋今译》。 1954年作《管子集校》。
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乳名文豹,本名开贞 ,号尚武。 1914年1月在兄长的资助下抵东京。首先考入九州帝国大学学医,后 因重听而弃医从文。年秋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与郁达夫同学 。 1930年 论证中国古代存在奴隶制社会形态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出版。译辛克莱长篇小说《煤油》。 1931年 作《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两周金文辞 大系》。 1932年作《金文丛考》《创造十年》。 1933年作《卜辞通纂》《金文余释之余》《古代铭刻汇考》等。 1934年 作《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先秦天道观之演进》《屈原研 究》。 1936年作历史小品数篇,辑为《豕碲》。译日本林谦三《隋唐燕乐调 研究》。
_甲骨学一百年_评介郭沫若在甲骨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_谢济
”
“
为我 国甲 骨学 研究 队 伍 的 团 结 和 发 展 做 经 常 与 老 一 辈 学 者 就不 同 看 法互 相 切磋 他 从 他 不 忘 朋友 关 心 老 一 辈学 者 的生 活 和 研 究
, , 。 ”
,
郭 沫若 对初 学 甲骨 的 青 年人 谆谆 教 诲
。 ”
, ,
是 他们 循循 善诱 的 良师
、
支 持 和 巨大 影 响
”
,
得以
。
“
畅通无 阻
”
地 搜 集到 所 需要 的
、
大量的
、
有价值的材
料
价
。
º文 字考 释取 得 了 巨 大 成就
,
作 者 多处 引用 了著 名古 文字 学家 对郭 老 文 字考 释 的 高度 评
,
如于 省吾 先生 说
因 此多 有 创 获
:
“Hale Waihona Puke 。 ”:缚
,
: 陈 梦家 先 生 说 不 落案 臼 不 受束 郭 沫若 通 核 遍参 时有创 见 : 王 宇信 先生 说 游 刃 有 余 屡 创 新说 不 少 地方 超 过 了前 人 本书
» 对 甲骨 文 的固 有 规律 作 了许 多 发 凡 启例 的工 作 微 知 著 的商 代 卜 法 复原
发 前人 之所 未发
, ,
。
“
诸如 他 创 造 性 的 分 期 断代 探 索 见
,
创 通 间 奥 的 甲 骨文 例 研究
,
,
甲 骨文 系 统 缀合 和校 对重 片等 等
,
不仅
,
取 得 了 突破性 的 成 就
“ “
。 ”
“
浅谈对甲骨文作出贡献的几个人
浅谈对甲骨文做出贡献的几个人一、甲骨四堂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甲骨四堂,郭董罗王”的名句,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
1、郭沫若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字鼎堂。
四川乐山县人。
1928年6月,在日本东京的书店,他拿到了罗振玉所著《殷墟书契考释》,开始了他的甲骨文研究。
郭沫若几乎访遍了日本所有的收藏者,掌握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1929年8月1日,他的《甲骨文字研究》正式完成。
在这以前,他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就已经收录了他的《卜辞中之古代社会》一文。
从此,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走上了颠峰时代。
几经周折,他的另一部著作《卜辞通纂》也问世了。
郭沫若从事甲骨文研究主要是在日本十年流亡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后。
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起点高,方法新,因而一出手就高屋建瓴地超过了前人。
1959年8月郭沫若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甲骨文出土地——安阳殷墟。
晚年,主编的大型甲骨文汇编《甲骨文合集》,收入41956片甲骨,被誉为新中国古籍整理的最大成就。
使甲骨文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董作宾董作宾(1895年3月20日-1963年11月25日),字彦堂。
河南南阳人。
1928年10月,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成立。
董作宾被聘为通讯员,受命到安阳进行殷墟调查。
回到北京,汇报了在安阳的考察情况,立即得到蔡元培院长的重视。
几天后,董作宾再次来到安阳,中国文物考古史上首次对殷墟的科学发掘拉开了序幕!从1928年至1937年科学发掘15次,董作宾参加了前7次和第9次发掘。
奠定了我国田野考古学的基础,培养了一大批考古学专家。
他1933年发表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公认是一部中国甲骨文史上划时代的名著。
他对甲骨学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甲骨断代学。
董作宾重视对甲骨的描摹,他的甲骨书法,为世界许多名家所收藏。
郭沫若甲骨文字考释述要
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成绩斐然袁与罗振玉尧王国维尧董作宾并称为野甲骨四堂冶遥殷墟甲骨自出土便引发学术界广泛关注袁野开辟了中国当代学术的新纪元冶[1]遥我国文字学家尧语言学家胡厚宣指出袁若想要在当今时代做科学的文字学研究袁野甲骨文应该是最基本而重要的资料冶[2]遥甲骨文字字形与其他文字差异颇大袁又因年代久远难以识读袁要研究甲骨文字的内容袁考释其意义是首要问题袁郭氏在甲骨文字考释方面有重要贡献袁影响深远遥一尧郭沫若甲骨文研究实践与成就20世纪30年代袁甲骨文字考释取得突破性进展袁郭沫若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袁叶甲骨文字研究曳叶殷契粹编曳叶卜辞通纂曳叶殷契余论曳为其代表著作遥他承袭罗振玉尧王国维等人的研究思路袁不仅注重二重证据法袁将传世文献与地下文献资料互证袁且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与古文字研究结合袁在一些关键字的考释解读上有开创性的发现遥1931年袁郭沫若的第一部甲骨文研究专著叶甲骨文字研究曳面世袁共两卷两册遥书中对一些已被识读的甲骨文字提出了新的见解和看法袁又考释了不少的未被解读的甲骨文字遥叶甲骨文字研究曳第一卷收有叶释五十曳叶释封曳叶释臣宰曳等十六篇专题文章袁第二卷仅收录叶释支干曳一篇考释文章袁另有叶前附曳叶后附曳遥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及科学出版社1962年影印出版的叶甲骨文字研究曳将内容调整为九篇遥郭沫若注重地下文献资料与传世文献资料互证袁将历史研究与文字考释结合袁叶甲骨文字研究曳中的考释文章涉及到殷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遥1933年袁叶卜辞通纂曳问世于东京袁郭沫若以前人研究为基础袁汇集尧整理当时已有的甲骨文资料袁野所据资料多采自刘尧罗尧王尧林诸氏之书冶[3]袁全书排列章法有序袁考释条理清晰袁是了解甲骨学的经典入门读物之一遥叶卜辞通纂曳所选材料多源于叶殷虚书契前编曳叶铁云藏龟曳叶殷虚书契后编曳叶龟甲兽骨文字曳等业已出版面世的甲骨著录文献遥书中收录甲骨拓片及照片929片袁其中正文800片袁别录129片遥800片正文可分世系尧征伐尧畋游等八类袁每个类别后附小结袁内容涉及甲骨的断代尧碎片的缀合尧甲骨文各期的比较等遥别录收辑了董作宾叶新获卜辞写本曳所刊部分精品甲骨尧史语所藏大龟拓本尧以及日本著名藏家岩间氏等的收藏遥叶殷契余论曳为郭沫若所著叶古代铭刻汇考曳及叶古代铭刻汇考续编曳两书中有关甲骨研究论文的合集袁共11篇遥其中袁叶殷奭拾遗曳补充考释殷王之收稿日期院2021-11-19作者简介院孙泽仙渊1989-冤袁女袁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袁研究方向院中国语言文字尧汉语方言曰江翠华渊1990-冤袁女袁四川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袁研究方向院中国语言文字尧汉语方言遥基金项目院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尧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野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冶项目渊G Y 2018C 01冤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野方志中方言资料的整理尧辑录及数字化工程冶渊15Z D B 107冤郭沫若甲骨文字考释述要孙泽仙1袁江翠华2渊1.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袁四川成都611756曰2.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袁四川成都610101冤摘要院郭沫若在甲骨文字考释方面有辉煌成果袁文章从野实践与成就冶野思想与方法冶野地位及影响冶三方面论述郭氏甲骨文字考释研究遥叶甲骨文字研究曳叶殷契余论曳叶卜辞通纂曳和叶殷契粹编曳等著作是郭氏甲骨文字考释的重要实践及成就遥郭氏的甲骨文字考释思想及方法总结有六院古代社会研究与甲骨文字考释结合尧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证尧跨学科综合考释甲骨文字尧借助字形分析考释甲骨文字尧结合辞例内容考释甲骨文字尧利用汉字演变特征考释甲骨文字遥他的许多观点及研究对甲骨文字考释影响深远袁甲骨文研究的百年间取得的成就多与郭沫若的探索不可分割遥关键词院郭沫若曰甲骨文曰文字考释曰成就曰方法曰影响中图分类号院H 121曰K 877.1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673-2596渊2022冤02-0037-04V ol .43N o.2Feb.2022第43卷第2期2022年2月赤峰学院学报渊哲学社会科学版冤J our nalofChi f eng U ni ver s i t y 渊Soc.Sci 冤先妣袁增补了殷妣之名院仲丁之配妣己袁祖辛之配妣甲袁祖丁之配妣庚尧妣甲曰叶申论甲曳是补充论证叶卜辞通纂曳中甲即沃甲之论曰叶残辞互足二例曳叶断片缀合八例曳缀合补足了许多残缺不全的卜辞袁使之成为全文袁并加以考释曰叶缺刻横画二例曳说明甲骨文中有缺刻横画的例证曰叶易日解曳举几片甲骨为例袁指出野易日冶与雨雾等同见于一片或同一卜辞中袁理应同为天象之事袁并借叶说文曳院野暘袁日覆云袁暂见也袁从日易声遥冶考释野易日冶即为野暘日冶遥1937年袁叶殷契粹编曳由文求堂书店出版发行袁共五册遥郭沫若精选上海收藏家刘体智所藏甲骨一千五百余片袁按世系尧天象尧食货等类别分门编纂并考释遥该书在甲骨文字考释方面又多有重要阐发遥如袁叶殷契粹编曳第1552片将野冶字隶定为狼狈的野狈冶遥二尧郭沫若甲骨文字考释思想与方法郭沫若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袁他充分吸收刘鹗尧孙怡让以及王国维尧罗振玉等人的研究成果袁自述院野于处理殷周古文字之方法上袁之王氏者为最多冶[4]袁在此基础上袁郭氏结合自身学术特长袁形成自己的甲骨文考释思想袁并总结出其独特的考释方法遥渊一冤古代社会研究与甲骨文字考释结合郭沫若曾言院野余之研究卜辞袁志在探讨中国社会之起源袁本非拘泥于文字史地之学遥冶[4]将社会历史研究与甲骨文字考释相结合袁是其甲骨文字研究的重要特色遥如袁他首次将生殖崇拜这一历史民俗借入甲骨文字考释中袁解读出许多甲骨文字袁并揭示出其背后的文化意义遥以野祖妣冶为例袁郭沫若由野祖妣冶象形袁推论为野人世之初祖者冶袁因为生殖崇拜几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遥并据此袁深入揭示了一批野神事字冶的共有规律袁认为我国古代大凡与野神事冶相关的字多数从野示冶部袁如袁野祝冶野祀冶野福冶野宗冶野示冶等遥野示冶渊冤为牡渊冤倒置袁郭氏总结袁野卜辞于天神尧地祇尧人鬼何以皆称示袁盖示之初意本即生殖神之偶像冶遥并进一步揭示该类词的意义袁如袁野祀冶像人跪于神像前袁野祝冶象跪且祷告袁野宗冶即祭祀神象之地遥他在叶释祖妣曳最后总结袁野祖妣字冶等字可各类材料互证袁野且于宗教之起源与古代文化之认识上大有关系遥冶渊二冤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证郭沫若认识到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证的重要性袁在甲骨文字考释中多次二者互证以增其证据力遥如袁郭氏在考释时袁引叶说文解字曳院野宰袁罪人在屋下执事者袁从宀从辛袁辛罪也冶[5]袁提出野冶的字形很像是有人在屋下执事之状袁因此将其释为野宰冶遥郭氏在叶释祖妣曳一文中袁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二者结合袁传世文献引野既右烈考袁亦右文母冶渊叶雝曳冤袁野过其祖遇妣冶渊叶易窑小过曳冤袁野烝畀祖妣冶渊叶周颂窑丰年曳叶载芟曳冤等曰出土文献又引野以亯以孝于大宗袁皇祖皇妣袁皇母皇考遥冶渊叶陈逆盨曳冤袁另有叶子仲姜镈曳叶齐候镈钟曳叶谌鼎曳叶颂鼎曳叶史伯硕父鼎曳等多种出土文献袁二者相互佐证遥重视将出土文献尧出土文物作为考证文字的重要工具袁是郭氏非常显著的指导思想遥如袁郭氏将野冶释为野壴冶为野鼓冶的初文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袁首先袁援引叶泉屋清赏曳的一具古铜鼓袁形状与该字类似曰其次袁通过合集22746片尧22749片卜辞文例相同袁前者用野壴冶袁后者用野鼓冶曰然后袁卜辞中野磬冶渊冤与野鼓冶渊冤的右边构件野冶表示击打袁野冶的考释因为古铜鼓的出现更具说服力遥渊三冤跨学科综合考释甲骨文字郭沫若博学多识袁在文学尧考古学尧天文学尧历史学等方面均有建树袁他时常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考释甲骨文字遥如袁利用西方十二星座以分析中国古代十二时辰袁是他运用天文法考释甲骨文字的经典之作遥他将十二时辰与西方十二支比较袁得出一些较为独特的结论院野卯冶渊冤若袁与希腊狮子座符号渊冤相似曰野申冶渊冤若袁形似一线连接二物袁郭氏以为当为双鱼袁与同义遥渊四冤借助字形分析考释甲骨文字郭沫若常利用古今字尧异体字等字形袁借助象形尧指事尧形声等六书法来考释甲骨文字遥以考释野冶为例袁郭沫若据象形分析该字字形象人戴面具袁因而将此字释为野魌冶的初文遥又如袁考释野冶时袁郭氏发现该字存在较多异体字袁综合各种字形袁均像人的胸部左右位置各存一物袁认为此字为乳房象形袁此字乃为野母冶之别构遥郭氏释野冶为野奶之初文冶袁野乃即奶之象形袁其古字矣冶曰再如袁郭氏释野冶袁根据通假字特征袁将其释为野蜮冶遥渊五冤结合辞例内容考释甲骨文字结合辞例内容考释甲骨文字袁是郭沫若又一重要研究方法遥他常研究辞例内容袁并在其中发现前人未发现的成果袁借此纠正了前修学者的一些错误遥例如袁前修一直将野冶及野冶看作同一合文袁表示野十五冶袁郭氏发现野冶和野冶共同出现在同一片卜辞中袁按照常理袁同一个字的不同字形不应该出现在同一片甲骨或者卜辞中袁因而他推论二者并非同一个字袁野冶是野十五冶的合文袁而野冶是野五十冶的合文遥渊六冤利用汉字演变特征考释甲骨文字以郭氏对野冶野冶野冶野冶野冶等字的考释为例袁可看出他擅长利用汉字的演变规律和演变特征袁从其他字形相近尧相似的古文字中寻求新的发现袁得出新的结论遥如袁郭沫若之前的学者多将野冶释之为野卤冶或野鲁冶袁后有吴大徴等学者释之为野周冶但无实证遥郭氏将野冶对比金文袁发现義仲方鼎尧大盂鼎尧夨令方彝尧尊尧小克鼎尧无惠鼎之铭文等出现了野冶渊冤袁即野周冶之省文袁从而提出甲骨文中也应释为野周冶字遥纵观郭沫若的甲骨文考释成果袁他的考证大多采用各种方法综合论证袁以求得到最为科学尧全面尧令人信服的结论遥三尧郭沫若甲骨文字考释地位及影响陈子展评论早期甲骨学者院野甲骨四堂袁郭董罗王冶袁为学界定论遥唐兰院野卜辞研究雪堂导夫先路渊罗振玉冤袁观堂继以考史渊王国维冤袁彦堂区其时代渊董作宾冤袁鼎堂发其词例渊郭沫若冤遥冶[6]充分肯定了郭沫若在甲骨文考释方面的重大贡献遥郭氏在甲骨文的整理尧搜集尧刊发及文字考释方面均有辉煌成果袁许多观点对甲骨文字考释影响深远袁甲骨文研究的百年间取得的成就多与郭沫若的探索不可分割遥甲骨文字考释在20世纪30年代取得突破性进展袁郭沫若是该时期的代表人物袁他跳出旧有国学圈子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袁以甲骨文资料为研究对象袁野使甲骨文研究冲出国学的藩篱袁开辟了一个新纪元遥冶[7]在他的影响下袁各界学者掀起了甲骨文考释热潮袁被考释的文字逐渐增加袁甲骨卜辞被逐渐识读袁在此基础上袁学者开始重视总结甲骨文字考释的方法及理论袁几代学者继往开来深耕甲骨文字考释袁百年来取得了巨大成果遥基于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方面的重要贡献及深远影响袁近些年袁研究郭沫若甲骨文方面的成果也不断涌现遥笔者以野郭沫若冶野甲骨文冶野古文字冶为篇名检索C N K I获取相关研究论文70余篇袁有文章对郭沫若甲骨文字考释的特点及成就做了宏观论述曰有文章重点探讨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方式方法曰有文章对郭沫若的甲骨文字考释尧缀合等情况做了修正补充曰还有文章指出了他研究中的失误及不足遥谢济认为袁郭沫若所著叶卜辞通纂曳有四大贡献院其一是他将马克思主义与甲骨文研究尧商代断代史研究相结合袁是显著的变革袁对商代社会研究有重要贡献曰其二是对罗振玉尧王国维的甲骨文研究的纠正与发展曰其三是在新资料尧缀合尧辞例方面的贡献曰其四是对考证方国地理的贡献[8]遥叶试说郭沫若掖殷契余论业对甲骨学的贡献曳肯定了郭沫若采用残片互补的方法考释甲骨文字[9]遥罗业恺归纳郭氏对甲骨文献整理的贡献有二院一是挖掘了甲骨材料的文献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袁开辟了甲骨研究的新领域曰二是开创了甲骨研究的新方法袁野在甲骨学中开多形式文献比较研究之先冶袁野首开甲骨校重冶等[10]遥刘琳珊对郭沫若的甲骨文字考释方法尧特点做了一些归纳[11]曰符丹论述了郭氏古文字考释的一般方法及特色袁也谈到其局限性[12]曰王宇信从甲骨学史出发袁对郭沫若甲骨考释的方式方法及成就贡献做了整理[13,14]曰徐明波认为袁郭氏在古文字研究上取得的成就袁得益于其科学的研究方法袁如重视地层及伴出器物的研究袁借用考古类型学方法袁按照甲骨文字字形将其分类为不同王世等[15]曰郝雯雯叶郭沫若的甲骨学研究曳从郭氏四部甲骨学代表作入手袁借助郭沫若书信中有关甲骨研究的相关材料袁对其甲骨学做了较为全面的讨论[16]曰黄思贤叶郭沫若的古文字研究思想与方法曳认为郭氏的古文字研究袁尤其是甲骨文研究的思想方法和成就不可否认[17]遥以上这些成果较多探讨郭氏的甲骨学研究思想及方法遥一些学者对郭沫若在甲骨文字考释尧缀合等方面的不足之处作了部分补充遥如袁吴薇薇尧吴晋生先以两例指出郭沫若考释的年代不正确袁后综合考察几片卜辞的年尧月尧日袁对郭氏的研究做了补充和修正[18]遥郭若愚叶掖殷契粹编业缀合例的勘误及补充曳袁方晓垠叶郭沫若甲骨文字考释遗珠一则曳袁郁浓叶掖殷契粹编窑三九六片业与賁生祭及其他曳袁姚孝遂叶掖殷契粹编业校读曳等也属此类遥另有学者指出了郭沫若甲骨文考释方面的某些不足及部分失误遥如袁郭伦提出袁由于时代和资料的局限袁叶卜辞通纂曳存在三处不足院第一袁部分甲骨文考释字形整体错误曰第二袁有的考释字形基本正确袁但解释意义稍有不足曰第三袁有的甲骨文考释较正确地认定了意义袁但没有正确考定字形[19]遥陈仕益全面考察了叶郭沫若全集曳考古编卷一尧卷二尧卷三的全部内容袁分析郭氏在甲骨文考释方面存在的两种失误院其一袁将一字误以为二字袁或将二字误以为一字遥如将野小甲冶误以为野采冶曰将野暮冶误为野来月冶遥其二袁整体误认遥如将野豭冶误为野豕冶尧将野虹冶误为野霓冶[20]遥叶再论郭沫若对甲骨文字形的误释曳考察了郭沫若两种失误院第一袁野误增构件尧误减构件冶袁如将野女冶误为野母冶袁将野戈冶误为野弋冶曰第二袁野误认合体字的偏旁冶袁如将野奚冶误认为野要冶袁野酒冶误认为野酬冶等十九个失误示例[21]遥总的来说袁对郭沫若甲骨学的研究成果不少袁但对其甲骨文考释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袁目前业已面世的郭沫若甲骨文字考释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借鉴前人总结的古文字考释方法对郭氏的甲骨文考释成果进行归纳及套用袁缺乏对其甲骨文释义模式的深入研究袁语言学本体研究成果亦较少袁有待学界更多高见遥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参考文献院也1页王宇信袁魏建震.甲骨学导论[M ].北京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袁2010.也2页胡厚宣.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M ].北京院商务印书馆袁1951.也3页郭沫若.卜辞通纂窑序袁甲骨文献集成窑第2册[M ].成都院四川大学出版社袁2001.也4页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M ].上海院上海大东书局袁1931.也5页许慎.说文解字[M ].北京院中华书局袁2013.也6页唐兰.天壤阁甲骨文存并考释自序[M ].上海院上海古籍出版社袁2016.也7页黄德宽袁陈秉新.汉语文字学史渊增订本冤[M ].合肥院安徽教育出版社袁2006.也8页谢济.郭沫若叶卜辞通纂曳对甲骨学的重大贡献[C ].郭沫若研究.北京院文化艺术出版社袁1986.也9页谢济.试说郭沫若叶殷契余论曳对甲骨学的贡献[J ].殷都学刊袁1986渊02冤院13-19.也10页罗业恺.从文献整理角度谈郭沫若对甲骨学的贡献[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04):50-56,60.也11页刘琳珊.郭沫若甲骨文字考释研究[D ].济南院山东师范大学,2017.也12页符丹.郭沫若古文字整理方法研究[D ].重庆院西南交通大学,2010.也13页王宇信.试论郭沫若的甲骨学研究[J ].郭沫若学刊袁1991(02):24-36.也14页王宇信.试论郭沫若的甲骨学研究(续)[J ].郭沫若学刊袁1991(03):28-35,59.也15页徐明波.从传统金石学走向科学考古学要要要郭沫若甲骨文尧青铜器研究中考古学方法的应用[J ].郭沫若学刊袁2013(09):58-61.也16页郝雯雯.郭沫若的甲骨学研究[D ].重庆院西南大学,2011.也17页黄思贤.郭沫若的古文字研究思想与方法[J ].理论月刊,2017(09):52-56.也18页吴薇薇袁吴晋生.叶卜辞通纂考释曳第596-602片小辞年月日考[J ].贵州文史丛刊袁2000渊02冤院25-26.也19页郭伦.浅析叶卜辞通纂曳的不足之处[J ].大众文艺渊理论冤袁2009渊04冤院60-61.也20页陈仕益.郭沫若考释甲骨文字形的两种失误[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袁2005渊03冤院78-83.也21页陈仕益.再论郭沫若对甲骨文字形的误释[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0):19-23.渊责任编辑赛汉其其格冤A bs t ract :G uo M or uo has m ade br i l l i ant achi evem ent s i n t he col l at i on,col l ect i on,publ i cat i on and t ext ual r es ear ch of or acl e bone i ns cr i pt i ons .H i s achi evem ent s i n t he t ext ual r es ear ch of or acl e bones ar e m ai nl yconcent r at ed i n f our w or ks .G uo M or uo's t ext ual r es ear ch on or acl e bones has hi s ow n s et of m et hods and uni que t hought s and s t yl es .M any of hi s vi ews have a pr of ound i nf l uence on t he i nt er pr et at i on of or acl e bone i ns cr i pt i ons .M os t of t he achi evem ent s of O r acl e r es ear ch i n t he pas t cent ur y ar e i ns epar abl e f r om G uo M or uo's expl or at i on.K eyw ords 院G uo M or uo 曰O r acl e 曰Text ual R es ear ch 曰A chi evem ent 曰M et hod 曰I nf l uenceA Sum m ary of R es earch on G uo M oruo's O racl eB one I nscri pt i onsS U N Ze-xi an 1,JI A N G C ui -hua 2(1.School of H um ani t i es 袁Sout hw est Ji aot ong U ni ver s i t y,Chengdu 611756,Chi na 曰2.Si chuan V ocat i onal Col l ege of Fi nance and Econom i cs ,Chengdu 610101,Chi na)。
郭沫若
•
•
在书法艺术方面,郭沫若同样成就璀璨,在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郭 沫若以“回锋转向,逆入平出”为学书执笔 8字要诀。其书体既重师承,又 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被世人誉为“郭体”。 郭沫若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其楷书作品虽然 留存不多,却尤见功力,气贯笔端,形神兼备。郭沫若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 与实践历时 70余年。青年郭沫若的书法得到社会承认,始于辛亥年间。 郭沫若为全国各地名胜古迹、工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友人留下难 计其数的辞章墨宝。其书法作品数量之多,影响之广,少有出其右者。为纪 念建国15周年而创作的巨幅书法作品是郭沫若书法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在一 幅 1.42米×3.57米的宣纸上,郭沫若用苍劲有力的行书,书写了“自力更生奋 发图强”八个气势磅礴的大字。市场拍卖时底价为 100万元人民币,最终以 319万元的价格改写了郭沫若书法作品成交记录,同时也刷新了近现代书法单 件作品的成交记录。值得一提的是,乐山日报和乐山晚报的报头字体,也是 集郭沫若手书作品而成。
著作集锦 诗集 《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 《新华颂》《迎春曲》《 天上的街市》《雷电颂》 诗歌代表作品 1、天狗2、笔立山头展望 3、凤凰涅盘4、战声 5、罪恶的金字塔 6、天 上的街市 7、骆驼 8、晨安 9、夜步十里松原 10、黄浦江口 11、血肉的长城 12、太阳礼赞 13、春莺曲 14、莺之歌 15、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6、我是个偶 像崇拜者 17、诗的宣言 18、炉中煤 19、霁月 20、郊原的青草 历史剧本 《屈原》(已拍摄发行)《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卓 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聂嫈》《高渐离》; 回忆录 《洪波曲》 评论集 《雄鸡集》 专著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 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郭沫若文集》(38卷)等。
甲骨文、青铜器、都城遗址,安阳殷墟的三宝
甲骨文、青铜器、都城遗址,安阳殷墟的三宝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曾说:安阳殷墟有三宝——甲骨文、青铜器、都城遗址。
这是从文明的产生与进程的角度,高度评价殷墟的价值和意义。
甲骨文甲骨文被认为是从一个偶然机会中发现的。
1899年清王朝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从一味中药龙骨上面发现刻有一种不认识的古代文字。
经过研究,才弄清这种龙骨有的是龟甲,有的是牛肩胛骨。
后来,人们把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从1899年发现甲骨文至今100多年来,殷墟先后出土甲骨文约15万片,分别珍藏于中、美、英、法、德、日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与学术机构中。
100多年来的甲骨文研究,形成了一门国际性显学——甲骨学。
根据1999年甲骨文发现100周年时的统计资料,当今世界上研究甲骨学的专家和学者有3881人,出版了各类专著10000余种。
2000年,四川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甲骨文献集成》,洋洋四十大帙售价高达5.6万元。
目前所见的甲骨文出现单字4700余个,可识别和与现代汉字有明确相沿关系的约1700字左右。
2004年7月3日,上海公开拍卖了20小片甲骨文,拍卖出528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
最早对甲骨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四位学者是:郭沫若(1892-1978)、董作宾(1895-1963)、罗振玉(1866-1940)、王国维(1877-1927),因其字和号中都有一个堂字,被称作甲骨四堂。
甲骨文字中,中国汉字的六书造字原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都已出现,表示出成熟而系统的文字序列。
郭沫若先生认为,中国文字发展到甲骨文时期,至少经历了1500年的历史。
殷墟所出约15万片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丰富多采,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社会风俗、历史文化等多方面时代风貌。
需要说明的是,甲骨文是由于记录占卜、祭祀的特殊需要所书刻的文字,并不是当时文字的唯一载体,与甲骨文同时期既有铭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还有由甲骨文典、册等字形所表现出的竹简或木简上的书写文字,以及所见的书写在玉石上的文字和陶文。
郭沫若对甲骨学的研究和贡献
郭沫若对甲骨学的研究和贡献作者:杨华来源:《商情》2009年第12期[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郭沫若同志对甲骨学方面的贡献,介绍了郭沫若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结合甲骨文资料,研究甲骨学史。
文中对郭沫若同志在甲骨学方面的巨大贡献作了阐述。
[关键词]郭沫若甲骨学研究巨大贡献甲骨文是我国商、周时期用于记录占卜活动内容的古代文字,它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比较完整、时代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的鼻祖和前身。
郭沫若同志在对甲骨学的研究方面贡献是非常之大,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中国古代史,创造性地把古文学和古代史的研究结合起来,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他做学问敢于大胆创新,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都发挥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仅在古史分期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即在甲骨金文的考释方面也有自己的成就。
郭沫若是一位很有影响的旷世奇才,他对甲骨文考释,为人类文化研究打开了一条通道。
首先开创了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指导下,运用甲骨文资料对中国古代社会进行系统研究的风气。
从1929年——1937年,郭沫若在短短八年中,编写了六七种甲骨文论著,他把甲骨文研究与古代社会的研究结合起来。
从甲骨文中寻找古代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的影子,是甲骨学研究领域得到拓展,是甲骨学的质的飞跃,这是郭沫若对甲骨学的重大贡献。
郭沫若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从事甲骨文研究的第一人。
郭沫若对甲骨学的研究,面既广、又有深度,议论所及、往往发前人所未发。
郭沫若研究甲骨,非常注意搜集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并考证出不少甲骨文新字,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商代社会历史文化的新见解,为甲骨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郭沫若在甲骨学史研究中,著书十分宏富,现就其中关于甲骨学的重要论著及其学术所值简述如下。
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里收有《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一篇,分为两章。
第一章根据甲骨文字,结合出土器物,研究商代的经济基础,像渔猎、牲畜、农业、工艺、贸易等等。
试论郭沫若海外十年甲骨文献整理研究的特点
试论郭沫若海外十年甲骨文献整理研究的特点作者:罗业恺来源:《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摘要:为了对郭沫若海外十年甲骨文献整理研究特点进行梳理,和王国维、罗振玉、董作宾比较研究,认为郭沫若海外十年的甲骨文献整理研究在研究目的、指导思想、研究重点、成就等方面呈现出和其他研究者不同的研究特点。
关键词:郭沫若;海外十年;甲骨文献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5383(2018)01-0085-04海外十年是郭沫若学术研究收获最大的十年,其中又以甲骨文方面的研究最令人称道。
而甲骨文的研究离不开对甲骨文献的整理。
郭沫若在对甲骨文研究中开展了大量甲骨文献整理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与之前和同时期其他研究者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和“甲骨四堂”中的其他三位——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相较的不同研究特点。
1 整理、研究的目的和指导思想研究者们出于不同的目的对甲骨文献开展了整理研究,不同的目的导致指导思想也各不相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卜辞中的古代社会·序说》中,郭沫若曾批评早期甲骨文研究者:“中国学者,特别是研究古文字一流的人物,素少科学的教养,所以对此绝好的史料,只是零碎地发挥出好事家的趣味,而不能有有系统的科学的把握”,推崇罗振玉、王国维是甲骨文献研究的“二大宗师”[1]195。
罗振玉对甲骨文献的整理、研究是从收集古物开始,目的在于“考古”,他曾在《集蓼编》中自评《殷虚书契》:“平生著书百余种,总二百数十卷,要以此书最有裨于考古。
”[2]42为了进行旧式考古而整理研究甲骨文献,自然无法得到先进理论的指导和支持。
王国维“研究学问的方法是近代式的,思想感情是封建式的”[1]8,他对甲骨文献的整理、研究也同样囿于传统小学、史学的范围,这也正是罗、王二人作为旧时代研究者的无法跳出的时代局限。
董作宾对甲骨文献的整理研究是其亲身参与发掘的必然,从董氏的研究过程来看,他对甲骨文献的整理研究是为了研究殷代的古史,1934—1943年历时十年所完成的《殷历谱》是其结合甲骨文献对殷代历法的研究成果。
郭沫若与《甲骨文合集》(上)
作者: 孟世凯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文史知识
页码: 85-90页
主题词: 《甲骨文合集》 郭沫若 文学艺术 学术界 乐山市 工作者 五十岁 古文字 国内外 甲骨学
摘要:郭沫若,人们尊称为郭老。
目前除了学术界和专业工作者外,五十岁以下的人了解郭老的已不太多。
也许有不少人了解郭老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杰出贡献,对在古文字,尤其是甲骨文方面的贡献知之甚微。
郭老生于光绪十八年(1892),卒于1978年。
原名开贞,字鼎堂,四川乐山县(今乐山市)人。
一生著述甚丰,他晚年为社会做出的一大贡献即亲自主编(不是现时流行的某些挂名主编)了一部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称赞的《甲骨文合集》。
这部被称为甲骨学里程碑的八开本13巨册的大型著作,。
郭沫若对甲骨文的贡献简短概括
郭沫若对甲骨文的贡献简短概括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化学家和诗人,他在甲骨文研究上有着重要贡献。
郭沫若是第一位系统研究甲骨文的专家,他通过对甲骨文的深入研究和解读,揭示了这些古老字体的象形、指事和会意特点。
他还通过对甲骨文的文字解析,成功地辨析出许多甲骨文中的人名、地名和祭祀领域的相关信息,填补了古代文字研究的空白。
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为后世甲骨文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促进了甲骨文的传承和发展。
从传统金石学走向科学考古学--郭沫若甲骨文、青铜器研究中考古学方法的应用
从传统金石学走向科学考古学--郭沫若甲骨文、青铜器研究中考古学方法的应用徐明波【摘要】郭沫若在甲骨文、青铜器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与他有科学的研究方法——考古学的方法密切相关。
在甲骨文研究中郭沫若提出要重视地层、伴出器物的研究,对甲骨文断代有着重要启发作用。
郭沫若还从考古类型学的角度对甲骨文进行研究,按字体风格不同将甲骨卜辞分为不同的王世。
同时还采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青铜器进行系统的整理,从青铜器的形制、纹饰等方面出发作了开创性的研究。
其所创“标准器断代法”在青铜器研究中建立了殷周青铜器研究的新体系,开创了新局面。
【期刊名称】《郭沫若学刊》【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4页(P58-61)【关键词】甲骨文;青铜器;考古学【作者】徐明波【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旅游管理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21郭沫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在甲骨文、青铜器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们在认识和研究郭沫若甲骨文、金文考释和商周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对他自觉运用考古学方法在甲骨文自身规律的发现和研究方面、青铜器断代研究方面所作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成就,却很少有人述及或不甚了了,这无疑对全面认识郭沫若先生的学术成就是不全面的。
19世纪末以来西学东渐,在西方各种观念进入中国以后,中国传统的金石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代科学的考古学在中国建立起来。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首次派董作宾先生前往安阳,开始对殷墟发掘。
殷墟的发掘是中国考古学建立的标志。
而此时的郭沫若先生在日本也开始了甲骨文、青铜器的研究。
在研读甲骨文、金文的同时,郭沫若先生翻译了德国学者米海里司(A.Michaelis)的《美术考古一世纪》。
在1946年12月16日所写的“译者前言”中郭沫若谈到,该书“最要紧的是它对于历史研究的方法,真是勤勤恳恳地说得非常动人。
郭沫若与甲骨学
作者: 韩宝丰
作者机构: 河南省安阳市第四中学
出版物刊名: 郭沫若学刊
页码: 34-39页
主题词: 甲骨学 郭沫若研究 甲骨文合集 卜辞通纂 殷代 现代史学 考古编 殷契粹编 胡厚宣甲骨卜辞
摘要: 郭沫若从事甲骨学的研究主要是在日本十年流亡时期及新中国解放前后。
在十年流亡时期,他没有“为全躯保妻子之计,便隐没下去,”而是“拿出勇气和耐心来,坚毅地生活下去。
”他勇敢地冲锋陷阵在历史研究特别是甲骨学研究这一文化战线上。
屡有建树,写出十多部论著。
建国前后,郭沫若于繁忙的政务间隙还经常研究甲骨文和关心甲骨学研究情况。
据黄烈先生统计,郭沫若著作中涉及历史内容的文字有七百万字之多,这个数字在现代史学家中是首屈一指的。
据笔者粗略统计,其中有关甲骨学方面的文字不下七十万字。
“甲骨四堂”中,郭沫若(鼎堂)的成就是最巨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沫若对甲骨学的研究和贡献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郭沫若同志对甲骨学方面的贡献,介绍了郭沫若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结合甲骨文资料,研究甲骨学史。
文中对郭沫若同志在甲骨学方面的巨大贡献作了阐述。
[关键词]郭沫若甲骨学研究巨大贡献
甲骨文是我国商、周时期用于记录占卜活动内容的古代文字,它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比较完整、时代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的鼻祖和前身。
郭沫若同志在对甲骨学的研究方面贡献是非常之大,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中国古代史,创造性地把古文学和古代史的研究结合起来,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他做学问敢于大胆创新,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都发挥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仅在古史分期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即在甲骨金文的考释方面也有自己的成就。
郭沫若是一位很有影响的旷世奇才,他对甲骨文考释,为人类文化研究打开了一条通道。
首先开创了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指导下,运用甲骨文资料对中国古代社会进行系统研究的风气。
从1929年——1937年,郭沫若在短短八年中,编写了六七种甲骨文论著,他把甲骨文研究与古代社会的研究结合起来。
从甲骨文中寻找古代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的影子,是甲骨学研究领域得到拓展,是甲骨学的质的飞跃,这是郭沫若对甲骨学的重大贡献。
郭沫若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从事甲骨文研究的第一人。
郭沫若对甲骨学的研究,面既广、又有深度,议论所及、往往发前人所未发。
郭沫若研究甲骨,非常注意搜集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并考证出不少甲骨文新字,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商代社会历史文化的新见解,为甲骨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郭沫若在甲骨学史研究中,著书十分宏富,现就其中关于甲骨学的重要论著及其学术所值简述如下。
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里收有《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一篇,分为两章。
第一章根据甲骨文字,结合出土器物,研究商代的经济基础,像渔猎、牲畜、农业、工艺、贸易等等。
第二章根据甲骨文字,结合文献资料,研究商代的上层建筑,本章讲述了氏族社会的痕迹,包括彭那鲁亚制、母权中心、氏族活动等。
讲述了氏族社会的崩溃,像私有财产的发生和阶级制度的萌芽。
奴隶的来源和使用等等。
此书是运用摩尔根《古代社会》的具体材料,对照研究中国历史的最早尝试。
郭沫若在1929年写的自序中,明确申明“本书的性质可以说就是恩格斯的《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的起源》的续编”,这本书是一部划时期的作品。
隔了十七年后,郭沫若对自己的研究更深入了一些,更成熟了一些。
所以,在《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那一篇又说:“本书在思想分析的部分似有它的独到处,在十七年后的我自己也写不出来了。
现在读起来,有些地方都还感觉相当犀利”。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出版,正是我国学术界开展中国社会史大论战的时期,一些托派分子,千方百计地否认中国社会史上有奴隶制阶段的存在,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里,用丰富的历史,对当时那种借口说我国的国情与一般不同的“中国社会特殊论”的反马克思主义观点是一个强有力的批判和打击。
这本书重版印数之多,在一般学术著作中是罕见的,在学术界特别是在历史学和甲骨学界产生了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甲骨文字研究》1931年大东书局出版,共收考释论文十七篇,解放后,1952年重加整理,重印时,删去九篇,加进一篇,合共九篇。
郭沫若撰写此书并不是单纯为了考证文字,而是“想通过一些已识未识的甲骨文字的阐述,来了解殷代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
此书是《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姊妹篇,两书是互为表里,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同行都很佩服郭沫若考释甲骨金文的方法和敏锐的观察力。
认为像《释祖妣》、《释支干》、《释岁》、《释臣宰》等重要论文,像一颗颗明珠照亮了读者的心,像《释祖妣》一文除了研究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和母权时代的残迹之外,还讨论古代天神上帝观念的起源,这一论点,后来又扩充论述,写成了《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一书,本书进一步申述古代天道观念的发展,指出卜辞称帝不称为天,帝称为天下约在殷周之际,由于这一论点的出现,使后来许多甲骨学者,对殷代的天神崇拜和上帝王帝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就此写了不少著作。
《卜辞通纂》此书分门别类解释重要的甲骨文,有拓片、有考释,分为干支,数字、世系、天象、食货、征伐、畋游、杂纂等八项,共收甲骨八百片,考释在每项之后,还作一小结。
使读者对殷代社会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
此书1933年日本求堂书店出版。
1977年日本朋友书店重印。
后来此书有科学出版社加工整理后再版,综览全书,一方面对于卜辞内容,可有一些全面系统的了解;另一方面从各项卜辞,也可以得知殷代社会各个方面的一般情况,郭沫若的考释,每有独到的见解,而最为突出的创见,其中如订正世系,以戋甲为亶甲,以羌甲为沃甲,以喙甲为阳甲,从此解决了殷先王世系中各家争论不休的问题。
《殷契粹编》这是一部精选独家所藏甲骨的著作。
本书分类,大抵于《卜辞通纂》相同,此书仍由日本文求堂书店出版。
解放后,1956年经过换片加工,由科学出版社重印出版。
当时,郭沫若流寓日本,正当注意搜集甲骨文资料的时候,正好金祖同由国内带着大收藏家刘体智所藏甲骨二万八千多片的全部拓本前来日本,请郭老选印,郭老剔除伪造的赝品和没有价值的碎片,从中选出1595片,编为《殷契粹编》,仍由日本文求堂书店出版,此书取其菁华而成,书中创获,创见亦多,卜辞内容破为精品,考释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阐述。
除以上几部专书之外,郭沫若还有关于甲骨文字的一些论文长短九篇,统名为《殷契余论》,收入《古代铭刻汇考》一书。
1934年又出版《古代铭刻汇考续编》;收有关甲骨文字的散篇论文三篇,文化大革命以后郭沫若以八十岁的高龄先后写有《安阳新出土的牛胛骨及其刻辞》、《古代文字的辨证的发展》,他的论文谈到了有关甲骨文有用途、事类、程式、规律、刻划、技巧等等,所谈问题都很重要。
郭老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今日之我和昨日之我作斗争”。
正是由于郭老这样认真负责,研究才不断更加深入,见解不断更加纯练。
郭沫
若这种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负责认真的精神,对待自己的见解不断纠正、不断修改,是他最终取得巨大成就的前提,他运用科学的严密研究方法,是他多年不畏艰险勇攀科学高峰的宝贵经验。
另外,还要谈到郭沫若同志所主编的《甲骨文合集》,这是在1959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接受了这一任务,并组成了以郭老为主任委员的编辑委员会,并请郭老担任主编,在编辑过程中,工作人员访遍祖国各地,先后到过大江南北44个城市,访问90多个收藏甲骨文的单位和40多人私人收藏家,并对他们所收藏的甲骨进行鉴别、精选和拓印,然后汇合八十多年来国内外公私收藏的甲骨资料重新拓印,统一挑选,剔出伪片,全面整理,科学地汇编出一部大型甲骨文资料总集,根据收藏家中的甲骨实物的传世拓本,照片及摹本,进行系统选片,辨伪、去重、缀合和分期、分类等艰巨、繁重而又细致认真的一系列工作,历经二十多个寒暑,中间由于各种政治运动的冲击,几经波折,时辍时续,在整个编辑过程中,一直受到郭老无微不至的关怀,此书终于在1979年完成。
《甲骨文合集》的材料来源广泛,凡是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甲骨文资料大体上已被收进,它还选拓了全国21个省市的博物馆、图书馆、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中等学校和少数个人共计70多处现藏的甲骨实物,就现存甲骨文资料来讲,经过《甲骨文合集》的编选,可以说基本上被搜罗殆尽了。
《甲骨文合集》这一大型整理工作的完成,在甲骨学发展史上无疑是树立了一座丰碑,它既是八十多年来甲骨学各项成果的结晶,也是甲骨学开始向高水平的新阶段迈进的重要标志,这部集大成资料书的完成是与我们的主编敬爱的郭沫若同志的热情关注是分不开的。
但是在《甲骨文合集》即将正式出版之际,郭老的前言还没来得及写,他就不幸与世长辞了!郭老的逝世,是我们国家的重大损失,对于《甲骨文合集》来说,更是一件莫大的憾事。
郭沫若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运用正确的科学观和历史观,研究甲骨文和从甲骨卜辞研究古代的历史,他对革命事业和对学术研究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顽强毅力,他对待科学的态度和勤奋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在甲骨学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的著名学者,他在许多领域都建树了辉煌的业绩,对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总之,甲骨文研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有一系列重要课题有待于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可以预期,随着甲骨文研究在各个分支领域不断取得重要成就和重大突破,甲骨学必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甲骨文研究作为一门举世瞩目的国际性学科,必将吸引更多的中外学者投身到它的各个领域工作上来。
以甲骨文为研究对象的甲骨学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独立学科,正在逐渐成长壮大,不断丰富、完善和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浩坤,潘悠编.中国甲骨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孟世凯.殷墟甲骨文简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3]萧文著.甲骨文史话[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