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方法ppt误差度量
合集下载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ppt课件
。 解((:1))
(2) ?
(3)
22
小结
1)时域分析是通过直接求解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的 时域响应来分析系统的性能的。通常是以系统阶跃响应的 超调量、调整时间和稳态误差等性能指标来评价系统性能 的优劣。
2)二阶系统在欠阻尼时的响应虽有振荡,但只要阻尼比取 值适当(如=0.7左右),则系统既有响应的快速性,又有 过渡过程的平稳性,因而在控制工程中常把二阶系统设计 为欠阻尼。
例题分析
根据 解得
。
把式子改写为二阶系统的标准形式,即
由上式得
例题分析
例题3-4 一单位反馈控制系统.若要求:①跟踪单位斜坡
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2;②设该系统为三阶,其中一对复
数闭环极点为
。求满足上述要求的开环传递函数。
解 根据①和②的要求,可知该系统是I型三阶系统,因而 令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因为
例题分析
(2)当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其闭环特征方程变为
排劳斯表
例题分析
例题分析
欲使系统稳定,表中第一列的系数必须全为正值,即
由此得出系统稳定的条件是
例题分析
例题3-6 设一控制系统误差的传递函数为
输入信号
,求误差
。
解
由于输入是余弦信号,因而系统误差的终值将不存在。下
面用部分分式法去求
。因为
式中
例题分析
§3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3.1 典型的试验信号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3.5 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 §3.6 劳斯稳定判据 §3.7 控制系统的稳定误差
§3.7 控制系统的稳定误差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是控制精度(准确度)的 一种度量,是控制系统的 稳态性能指标。在实际系 统中,引起稳态误差的因 素是多种多样的。
(2) ?
(3)
22
小结
1)时域分析是通过直接求解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的 时域响应来分析系统的性能的。通常是以系统阶跃响应的 超调量、调整时间和稳态误差等性能指标来评价系统性能 的优劣。
2)二阶系统在欠阻尼时的响应虽有振荡,但只要阻尼比取 值适当(如=0.7左右),则系统既有响应的快速性,又有 过渡过程的平稳性,因而在控制工程中常把二阶系统设计 为欠阻尼。
例题分析
根据 解得
。
把式子改写为二阶系统的标准形式,即
由上式得
例题分析
例题3-4 一单位反馈控制系统.若要求:①跟踪单位斜坡
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2;②设该系统为三阶,其中一对复
数闭环极点为
。求满足上述要求的开环传递函数。
解 根据①和②的要求,可知该系统是I型三阶系统,因而 令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因为
例题分析
(2)当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其闭环特征方程变为
排劳斯表
例题分析
例题分析
欲使系统稳定,表中第一列的系数必须全为正值,即
由此得出系统稳定的条件是
例题分析
例题3-6 设一控制系统误差的传递函数为
输入信号
,求误差
。
解
由于输入是余弦信号,因而系统误差的终值将不存在。下
面用部分分式法去求
。因为
式中
例题分析
§3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3.1 典型的试验信号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3.5 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 §3.6 劳斯稳定判据 §3.7 控制系统的稳定误差
§3.7 控制系统的稳定误差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是控制精度(准确度)的 一种度量,是控制系统的 稳态性能指标。在实际系 统中,引起稳态误差的因 素是多种多样的。
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和计算.ppt
6.2 输入引起的稳态误差
6.2.1 误差传递函数与稳态误差
➢单位反馈控制系统
输入引起的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为
E(s) 1 Xi(s) 1G(s)
则
E(s) 1 1G(s)
Xi(s)
X i sE(s)源自G(s)X o s
图6-2 单位反馈系统
根据终值定理 e ss lt ie m (t) ls i0s m (E s) ls i0s m 1 G 1 (s)X i(s)
这就是求取输入引起的单位反馈系统稳态误差的方法.需要注意的 是,终值定理只有对有终值的变量有意义.如果系统本身不稳定,用 终值定理求出的值是虚假的.故在求取系统稳态误差之前,通常应 首先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 非单位反馈控制系统
输入引起的系统的偏差传递函数为:
sXi(s)Y(s)
1
1G(s)H(s)
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如图6-1所示.实线部分与实际系统有对应关系, 而虚线部分则是为了说明概念额外画出的.
控制系统的误差信号的象函数是 E ( s )s X is X o s (6-1)
而
偏差信号的象函数是 (s)X is Y s
(6-2)
考虑Xi(s)与Y(s)近似相等,且Y(s)=H(s)Xo(s),得
一般情况下,H为常值,故这时:
e ss
ss
H
例6-1 某反馈控制系统如图6-4,当xi(t)=1(t)时,求稳态误差.
解:该系统为一阶惯性系统,系统稳定.误差传递函数为:
Es 1 1 s
Xi(s) 1G(s) 110 s10 s
而
X
i
(s)
1 s
则
e ss ls i0s m s s1X 0 i(s) ls i0s m s s11 s0 0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计量管理与法规
REPORTING
计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计量管理定义
通过科学、技术和法制手段,对 测量活动进行组织、协调、控制 和监督,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的过程。
计量管理原则
公正性、科学性、法制性和统一性。
计量管理目标
实现测量过程的有效控制,保障测 量数据的准确可靠,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提供计量技术支撑。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具有 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词头以及法定计量单位在构成组合形式时的书写规则等。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特点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具有法制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其使用受到国家法律的保 障和监督。
微型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计量技术将实现微型化,使得测 量设备更加便携、易于使用。
网络化
未来计量技术将实现网络化,能够实现远程测量和数据共享,提高测 量效率和便捷性。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2023
PART 03
计量器具与测量原理
REPORTING
计量器具的分类与特点
长度计量器具
卡尺、千分尺、测微仪等,用于 测量物体的尺寸和形状。
质量计量器具
天平、砝码、电子秤等,用于测 量物体的质量。
时间频率计量器具
秒表、计时器、频率计等,用于 测量时间和频率。
电磁学计量器具
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等,用 于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
计量单位的分类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基本单位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 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等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导出单位是由基本单位通过定义、定律或一定的关系式推导出 来的单位。
REPORTING
计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计量管理定义
通过科学、技术和法制手段,对 测量活动进行组织、协调、控制 和监督,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的过程。
计量管理原则
公正性、科学性、法制性和统一性。
计量管理目标
实现测量过程的有效控制,保障测 量数据的准确可靠,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提供计量技术支撑。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具有 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词头以及法定计量单位在构成组合形式时的书写规则等。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特点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具有法制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其使用受到国家法律的保 障和监督。
微型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计量技术将实现微型化,使得测 量设备更加便携、易于使用。
网络化
未来计量技术将实现网络化,能够实现远程测量和数据共享,提高测 量效率和便捷性。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2023
PART 03
计量器具与测量原理
REPORTING
计量器具的分类与特点
长度计量器具
卡尺、千分尺、测微仪等,用于 测量物体的尺寸和形状。
质量计量器具
天平、砝码、电子秤等,用于测 量物体的质量。
时间频率计量器具
秒表、计时器、频率计等,用于 测量时间和频率。
电磁学计量器具
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等,用 于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
计量单位的分类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基本单位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 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等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导出单位是由基本单位通过定义、定律或一定的关系式推导出 来的单位。
控制工程基础—第7章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与计算
稳态误差 :
ss 0
(3)Ⅱ型系统(N=2)
静态位置误差系数为Kp=∞,稳态误差ss=0。 图7-4 所示为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其中图7-4a为0型系统;图7-4b为Ⅰ型或 高于Ⅰ型系统。
图7-4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2. 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 系统对斜坡输入X(s)= R/s2的稳态误差称为速度误 差,即
图7-6 单位加速度输入的响应曲线
表7-1 单位反馈系统稳态误差 ss 输入信号 系统 类型 阶跃 x(t)=R
R 1 K
斜坡 x(t)=Rt
R K
加速度
R 2 x( t ) t 2
0型 I型 Ⅱ型
R K
0 0
0
三、其它输入信号时的误差
如果系统承受除三种典型信号之外的某一信号x(t) 输入,此信号x(t)在t=0点附近可以展开成泰勒级 数为 :
1 R R ss lim s . 3 2 s0 1 G( s ) s lim s G ( s )
s0
( 7-20 )
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Ka定义为:
K a lim s G( s )
2 s 0
( 7-21 ) ( 7-22 )
所以
R ss Ka
(1) 0 型系统(N=0)
稳态误差 对式(7-5)进行拉氏反变换,可求得系统的误差 (t) 。对于稳定的系统,在瞬态过程结束后,瞬 态分量基本消失,而(t)的稳态分量就是系统的 稳态误差。应用拉氏变换的终值定理,很容易求 出稳态误差:
E ( s) ss lim ( t ) lim s ( s ) lim s t s0 s0 H ( s)
K v lim sG ( s )
ss 0
(3)Ⅱ型系统(N=2)
静态位置误差系数为Kp=∞,稳态误差ss=0。 图7-4 所示为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其中图7-4a为0型系统;图7-4b为Ⅰ型或 高于Ⅰ型系统。
图7-4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2. 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 系统对斜坡输入X(s)= R/s2的稳态误差称为速度误 差,即
图7-6 单位加速度输入的响应曲线
表7-1 单位反馈系统稳态误差 ss 输入信号 系统 类型 阶跃 x(t)=R
R 1 K
斜坡 x(t)=Rt
R K
加速度
R 2 x( t ) t 2
0型 I型 Ⅱ型
R K
0 0
0
三、其它输入信号时的误差
如果系统承受除三种典型信号之外的某一信号x(t) 输入,此信号x(t)在t=0点附近可以展开成泰勒级 数为 :
1 R R ss lim s . 3 2 s0 1 G( s ) s lim s G ( s )
s0
( 7-20 )
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Ka定义为:
K a lim s G( s )
2 s 0
( 7-21 ) ( 7-22 )
所以
R ss Ka
(1) 0 型系统(N=0)
稳态误差 对式(7-5)进行拉氏反变换,可求得系统的误差 (t) 。对于稳定的系统,在瞬态过程结束后,瞬 态分量基本消失,而(t)的稳态分量就是系统的 稳态误差。应用拉氏变换的终值定理,很容易求 出稳态误差:
E ( s) ss lim ( t ) lim s ( s ) lim s t s0 s0 H ( s)
K v lim sG ( s )
第二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
P ydx x f ( x ) dx
x1
1
x2
x2
这里的P就是在x1~x2这个范围内测量值出现的 概率, 在正态分布曲线图上表现为曲线下x=x1和 x=x2两条直线之间所夹的面积。
为了把一个普通的正态分布转换为标准正态分布,
xμ 设 u u称为标准正态变量 σ
x为测定值,µ 为总体平均值,σ总体标准偏差。
二 偶然误差(随机误差)
由不确定原因产生
1.特点:
1)不具单向性(大小、正负不定)
2)不重复、不可测定 3)不可消除(原因不定)
但可减小(测定次数↑)
4) 分布服从统计学规律(正态分布)
二 偶然误差(随机误差)
偶然误差的分布
消除系统误差后,同样条件下重复测定,偶然
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差别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定,所
得数据的精密度称为方法的重复性。 在不同条件下,用同一方法对相同样品重复测定多 次,所得数据的精密度称为分析方法的再现性。
2-4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
测量值x的分布规律——正态(高斯)分布曲 x 线 1
2
y f x
解: x 10 .43 %
d
n
di
0 .036 % × dr%= d × 100 % 100 % 0 . 35 % x 10 .43 %
s
0 . 18 % 0 . 036 % 5
d i2 n 1
8 .6×10 7 4 .6 ×10 4 0 .046 % 4
准确度低 精密度高
准确度高 精密度差
准确度高 精密度高
准确度低 精密度差
测量点
x1
1
x2
x2
这里的P就是在x1~x2这个范围内测量值出现的 概率, 在正态分布曲线图上表现为曲线下x=x1和 x=x2两条直线之间所夹的面积。
为了把一个普通的正态分布转换为标准正态分布,
xμ 设 u u称为标准正态变量 σ
x为测定值,µ 为总体平均值,σ总体标准偏差。
二 偶然误差(随机误差)
由不确定原因产生
1.特点:
1)不具单向性(大小、正负不定)
2)不重复、不可测定 3)不可消除(原因不定)
但可减小(测定次数↑)
4) 分布服从统计学规律(正态分布)
二 偶然误差(随机误差)
偶然误差的分布
消除系统误差后,同样条件下重复测定,偶然
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差别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定,所
得数据的精密度称为方法的重复性。 在不同条件下,用同一方法对相同样品重复测定多 次,所得数据的精密度称为分析方法的再现性。
2-4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
测量值x的分布规律——正态(高斯)分布曲 x 线 1
2
y f x
解: x 10 .43 %
d
n
di
0 .036 % × dr%= d × 100 % 100 % 0 . 35 % x 10 .43 %
s
0 . 18 % 0 . 036 % 5
d i2 n 1
8 .6×10 7 4 .6 ×10 4 0 .046 % 4
准确度低 精密度高
准确度高 精密度差
准确度高 精密度高
准确度低 精密度差
测量点
数值计算中的误差
∴ n=3
r*=1/2x1 10-(n-1)=1/2*3 10-2=17%
1.3.4 有效数字与相对误差
例8 已知近似数x*有两位有效数字,试求其相
对误差限
解:已知 n=2 代入公式 r*=1/2x1 10-(n-1)得
r*=1/2x1 10-1
x*的第一位有效数字x1没有给出,可进行如下 讨论:当
e(x* ) x x* dx
er (x* )
e* x
x x* x
dx x
d ln x
1.4.2 算术运算误差
由d( x±y)=dx±dy 可得两数之和(差)的
误差等于两数的误差之和(差);
由 d ln(x y) d ln x d ln y 可得两数之积
的相对误差等于两数的相对误差之和;
定义1.2 设存在一个正数,使
e* x x* *
则称为近似值的绝对误差限,简称误差限或精度。
1.3 误差的度量
例1 设x ==3.1415926… 近似值x* =3.14,它的绝 对误差是 0.001 592 6…,有 x-x*=0.0015926… 0.002=0.210-2
一般情况,当f(x)≈f(x*)时,可用泰勒展开 f (x) f (x* ) f (x* )(x x* ) f (x) (x x* )2
由
d
ln
x y
d
ln
x
d
ln
y
可得两数商的相
对误差可看作是被除数与除数的相对误差之差
。
例12 正方形的边长约为100cm,怎样测量才能使其 面积误差不超过1cm2 ?
误差分析
sE (s) 的极点均位于S左半平面(包括坐标原点)
给定的稳定系统,当输入信号形式一定时,系统是否存 在稳态误差,就取决于开环传递函数所描述的系统结构 2、扰动作用下esN 3、共同作用下es=ess+esN
6
5.2 稳态误差系数与稳态误差
令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G ( s) H ( s) K ( i S 1) S (T j S 1)
m
, nm
S 0, G0 (s) H 0 (s) 1
K K G ( s ) H ( s ) 0 0 S S 系统稳态误差计算通式则可表示为
G( s) H ( s)
ess s
lim [S
0
1
R ( s)]
ess lim sE ( s) lim
s 0
sR( s) s 0 1 H ( s )G ( s )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
系统稳定是前提
控制系统的性能
动态性能 稳态性能(控制精度) 稳态误差 ess
? 稳态误差的 不可避免性
本节主 要讨论
摩擦,不灵敏区,零位输出等非线性因素 输入函数的形式不同(阶跃、斜坡、或加速度) 不同结构形式 系统结构--系统类型 与稳态误差之间的关系 输入作用方式 如何减少稳态误差
C(s)
输出的希望值 (真值很难得到) E(s)=0时,C(s)=Cr(s) Cr(s)=R(s)/H(s) E’(s)=R(s)/H(s)-C(s) E(s)/H(s)=R(s)/H(s)-C(s) E’(s)=E(s)/H(s)
H (s)
误差与偏差关系 若H(s)=1,偏差等于误差 可通过分析、计算、测量偏差求误差 2
!
系统类型(type)与系统的阶数(order)的区别
第九章 化学分析法第二节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查表9.2,得n=7时,Q0.90=0.51,Q < Q0.90 ,79.80应保留
(2)算术平均值
x (79.38 79.45 79.47 79.50 79.58 79.62 79.80) / 7
2023/2/2079.54
16
(3)平均偏差
d (0.16 0.09 0.07 0.04 0.04 0.08 0.26) / 7 0.11
例 1.52 + 0.476 = 2.00; 25.64-0.0121 = 25.63
2. 乘除法 几个数据的积或商的有效数字位数的保留应以其中
相对误差最大的那个数,即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为依据
例 0.0325 5.103 60.06
139.8 解:各数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0325为
0.0001 100% 0.3%
2.误差的分类 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三类
(1)系统误差
●定义 测定过程的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是误差的主要来源
●特点
——单向性 多次测定重复出现,增加测定次数不能减小 ——大小、正负可以确定性 ——可消除性 找出产生的原因,即可消除。又称可测误差
●产生原因
——方法误差 由分析方法本身引入。例,重量分析中沉淀溶解损
第九章 化学分析法
第二节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一、基本概念与术语 (一)准确度与误差 1.定义和表示法 ●定义 ——准确度 测定值x与真实值xT(true)的接近程度 ——误差 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差异。是度量准确度高低的物理
量
2023/2/20
1
●误差表示法
——绝对误差E (error)= 测定值—真实值 = x-xT
•引入 两组平均偏差均为0.28;但甲组的精密度不如乙组
(2)算术平均值
x (79.38 79.45 79.47 79.50 79.58 79.62 79.80) / 7
2023/2/2079.54
16
(3)平均偏差
d (0.16 0.09 0.07 0.04 0.04 0.08 0.26) / 7 0.11
例 1.52 + 0.476 = 2.00; 25.64-0.0121 = 25.63
2. 乘除法 几个数据的积或商的有效数字位数的保留应以其中
相对误差最大的那个数,即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为依据
例 0.0325 5.103 60.06
139.8 解:各数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0325为
0.0001 100% 0.3%
2.误差的分类 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三类
(1)系统误差
●定义 测定过程的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是误差的主要来源
●特点
——单向性 多次测定重复出现,增加测定次数不能减小 ——大小、正负可以确定性 ——可消除性 找出产生的原因,即可消除。又称可测误差
●产生原因
——方法误差 由分析方法本身引入。例,重量分析中沉淀溶解损
第九章 化学分析法
第二节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一、基本概念与术语 (一)准确度与误差 1.定义和表示法 ●定义 ——准确度 测定值x与真实值xT(true)的接近程度 ——误差 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差异。是度量准确度高低的物理
量
2023/2/20
1
●误差表示法
——绝对误差E (error)= 测定值—真实值 = x-xT
•引入 两组平均偏差均为0.28;但甲组的精密度不如乙组
科学计算
设
1 1 x x 10m ( 10 n ) 10mn. 2 2 x 的近似值 x 有如下标准形式
x 10 0.x1x2 x3 ... xn ... x p ,
m
其中
m 为整数, xi 1, 2, ,9 且
1 x x 10mn , 2
x1 0 , p n.
由亍科学计算问题最后通常都归结为求解一些基本问题,所以数 值算法领域的许多工作者为这些基本问题设计了一些相对固定的高效 算法,幵把它们设计成简单且容易调用的功能函数幵形成软件包。但 由亍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及算法自身的适应性,调节者必须自行选择适 合自己的问题的功能函数。现代数值计算领域流行的软件有Maple, Mathematica,Matlab等,其中,Matlab软件是工程计算界广 泛使用的深受计算工程者和工程师喜爱的软件之一。
2 p (0.1 2 3 23 )2 , p 2 7 -1,
p Z , i 0.1.
二进制的非零数只有1,所以 阶数的8位中须有1位表示阶数的符号,所以 1 阶数的值占7位。凡是能够写成上述形式的数称为机器数。
1
设实数 误
x在机器中的浮点(float)表示为 fl ( x) 我们把 x fl ( x)称为舍入
二、误差基础知识
误差的来源 通过仸何途径得到的数据戒模型不真实情况 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
模型误差 观测误差 截断误差或方法误差 舍入误差 误差传播
误差度量 假设 x 为真值, x是它的近似值,则称 x x x 为近似值的绝对误
差,戒简称误差。
x x x
计算机的浮点数系
计算机内部通常使用浮点数进行实数的计算。计算机的浮点数是仅有有限字长的二 进制数,大部分实数存入计算机时需要做四舍五入,由此引起的误差称为舍入误差。一 个浮点数的表示由正负号、小数形式的尾数及为确定小数点位置的阶三部分组成。 例如单精度实数用32位的二进制表示,其中符号占第1位,尾数占32位,阶数占8位。 这样一个规范的计算机单精度数(零除外)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抽样误差》课件
抽样误差的控制方法
1
增加样本容量
通过增加样本容量来减小随机误差,使样本更能代表整体总体。
2
提高调查质量
采用合适的调查方法和严格的调查流程,减小系统误差的发生。
3
优化抽样方案
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和样本设计,以减小误差并提高整体调查质量。
案例分析
对比不同抽样方法的误差
通过对不同抽样方法的误差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最 适合的方法。
如何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
根据调查的目的和样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 以减小误差。
总结
1 抽样误差的重要性
2 如何有效地控制抽样误差
了解抽样误差的特点和影响,可以保证研究和调 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通过增加样本容量、提高调查质量和优化抽样方 案,可以有效地控一些与抽样误差相关的经典论文,深入了解抽样误差理论和方法。
《抽样误差》PPT课件
抽样误差是研究和调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本课程将介绍抽样误差的背景、 常见的抽样方法、误差类型以及控制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进一步探讨。
概述
抽样误差的定义
抽样误差是由于从一个样本中得出结论,而这个样 本只是整体总体的一个子集,因此存在一定的误差。
抽样误差的产生原因
抽样误差的产生主要受样本选择方式、样本大小和 样本的代表性等因素的影响。
常见的抽样方法
1 简单随机抽样
2 分层抽样
从总体中随机选择样本,使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 概率被选中。
将总体分为几个层次,然后在每个层次内进行随 机抽样。
3 整群抽样
4 系统抽样
将总体分为若干个不相交的群体,然后从选择的 群体中抽取样本。
在总体中选择一个初始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规 则选择后续的样本。
第五章曲线拟合PPT课件
第5章 曲线拟合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谢骊玲
曲线拟合的概念
在科学和工程试验中,经常产生一组数据 (x1,y1),…,(xN,yN),如果所有的数值 {xk}, {yk} 有多位有效数字精度,则能用多项式插值; 若数据的精度不高,或者有试验误差,则 只能使用多项式拟合。
问题:如何找到一个经过数据点附近(不总是穿过) 的最佳逼近表达式?
线性最小二乘法(续2)
矩阵形式:构造矩阵F
f1(x1)
f1(x2 )
F
f1(x3 )
f1(xN )
f2 (x1) f2 (x2 ) f2 (x3 )
f2 (xN )
fM (x1)
f
M
(
x2
)
f
M
(
x3
)
fM (xN )
f1(x1)
则
F'
f2(x1)
f1(x2) f2(x2)
f1(x3) f2(x3)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谢骊玲
多项式拟合
使用函数集合{fj(x)=xj-1}, j=1,…, M+1作线性最小 二乘,则得到的拟合函数f(x)为M阶多项式 f(x)=c1+c2x+c3x2+…+cM+1xM
使用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非线性数据的方法简单有 效,但如果数据不具有多项式特性,则求出的曲线可 能产生大的振荡。这种现象称为多项式摆动,它在高 阶多项式情况下更容易发生。由于这个原因,一般很 少使用超过6阶的多项式,除非已知被拟合的曲线是 真实的多项式。
几何意义是:数据点到曲线的垂直距离平方和最小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谢骊玲
最小二乘拟合直线
定理5.1 设{(xk, yk)}kN1有N个点,其中横坐标{xk}是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谢骊玲
曲线拟合的概念
在科学和工程试验中,经常产生一组数据 (x1,y1),…,(xN,yN),如果所有的数值 {xk}, {yk} 有多位有效数字精度,则能用多项式插值; 若数据的精度不高,或者有试验误差,则 只能使用多项式拟合。
问题:如何找到一个经过数据点附近(不总是穿过) 的最佳逼近表达式?
线性最小二乘法(续2)
矩阵形式:构造矩阵F
f1(x1)
f1(x2 )
F
f1(x3 )
f1(xN )
f2 (x1) f2 (x2 ) f2 (x3 )
f2 (xN )
fM (x1)
f
M
(
x2
)
f
M
(
x3
)
fM (xN )
f1(x1)
则
F'
f2(x1)
f1(x2) f2(x2)
f1(x3) f2(x3)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谢骊玲
多项式拟合
使用函数集合{fj(x)=xj-1}, j=1,…, M+1作线性最小 二乘,则得到的拟合函数f(x)为M阶多项式 f(x)=c1+c2x+c3x2+…+cM+1xM
使用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非线性数据的方法简单有 效,但如果数据不具有多项式特性,则求出的曲线可 能产生大的振荡。这种现象称为多项式摆动,它在高 阶多项式情况下更容易发生。由于这个原因,一般很 少使用超过6阶的多项式,除非已知被拟合的曲线是 真实的多项式。
几何意义是:数据点到曲线的垂直距离平方和最小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谢骊玲
最小二乘拟合直线
定理5.1 设{(xk, yk)}kN1有N个点,其中横坐标{xk}是
第一章数值分析(误差分析)
*
* e x x * e r * * x x x x* er 则称η 为 x* 的相对误差限。 x
如果
这时 x=10,
x*=10±1;
2019/3/13
第一章 绪论与误差分析
2
本章内容安排
1. 目的意义:了解计算数学的背景知识;掌握误 差的基本知识 2.重 点:误差来源、误差表示、误差传播 及算法设计原则 3.难 点:有效数字 4.内容分配: 第 1 次:§1 计算数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第
§2 误差的来源和分类 2 次:§3 误差的表示 §4 误差的传播 §5 算法设计的若干原则
由于计算机的字长有限,参加运算的数据以及计算结 果在计算机上存放时,计算机会按舍入原则舍去每个数据 字长之外的数字,从而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称为舍入误差 或计算误差。 例如,在十进制十位的限制下,会出现 (1.000002)2-1.000004=0
这个结果是不准确的,准确的结果应是 (1.000002)2-1.000004 =1.000004000004-1.000004=4×10-12 这里所产生的误差就是计算舍入误差。 在数值分析中,一般总假定数学模型是准确的,因而 不考虑模型误差和观测误差,主要研究截断误差和舍入误 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则有误差限 |x-x*|≤1= εx ,
虽然εy是εx 的3倍,但在1000内差3显然比10内差1更精确 些。这说明一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除了与绝对误差有关 外,还与精确值的大小有关,所以这时可以用相对误差 来比较这两个近似数的准确度。
2019/3/13 19
第一章 绪论与误差分析
e x x 定义1 .2 记 er x x 则称其为近似值 x *的相对误差。 由于 x 未知, 实际使用时总是将 x * 的相对误差取为
* e x x * e r * * x x x x* er 则称η 为 x* 的相对误差限。 x
如果
这时 x=10,
x*=10±1;
2019/3/13
第一章 绪论与误差分析
2
本章内容安排
1. 目的意义:了解计算数学的背景知识;掌握误 差的基本知识 2.重 点:误差来源、误差表示、误差传播 及算法设计原则 3.难 点:有效数字 4.内容分配: 第 1 次:§1 计算数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第
§2 误差的来源和分类 2 次:§3 误差的表示 §4 误差的传播 §5 算法设计的若干原则
由于计算机的字长有限,参加运算的数据以及计算结 果在计算机上存放时,计算机会按舍入原则舍去每个数据 字长之外的数字,从而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称为舍入误差 或计算误差。 例如,在十进制十位的限制下,会出现 (1.000002)2-1.000004=0
这个结果是不准确的,准确的结果应是 (1.000002)2-1.000004 =1.000004000004-1.000004=4×10-12 这里所产生的误差就是计算舍入误差。 在数值分析中,一般总假定数学模型是准确的,因而 不考虑模型误差和观测误差,主要研究截断误差和舍入误 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则有误差限 |x-x*|≤1= εx ,
虽然εy是εx 的3倍,但在1000内差3显然比10内差1更精确 些。这说明一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除了与绝对误差有关 外,还与精确值的大小有关,所以这时可以用相对误差 来比较这两个近似数的准确度。
2019/3/13 19
第一章 绪论与误差分析
e x x 定义1 .2 记 er x x 则称其为近似值 x *的相对误差。 由于 x 未知, 实际使用时总是将 x * 的相对误差取为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培训课件
随机误差的产生通常是由于测量过程中一些随机的、偶然 的因素所引起的,例如测量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微 小波动,测量仪器的微小震动等。
随机误差的特点
随机误差具有以下特点,如单峰性、对称性、抵偿性和有 界性。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的定义
系统误差的特点
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 同一量时,其测量值以某种固定的趋 势或规律偏离平均值的不确定度。
适用场景
适用于有大量观测数据的 情况,可以通过统计方法 计算出较为准确的不确定 度。
步骤
收集观测数据、计算观测 值的平均值、计算观测值 的分散性、计算标准不确 定度。
B类评定方法
定义
B类评定方法是基于经验和信息来 源的方法,通过对已知信息或数 据的分析,估计出标准不确定度 。
适用场景
适用于有较少观测数据或没有观测 数据,但有足够的信息来源的情况 。
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安装与启动
如何下载、安装和启动软件。
基本操作
如何创建数据表、输入数据、 选择合适的统计功能等。
高级功能
如何使用软件的高级功能,如 自定义函数、宏等。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如数据格式问题、函数使用错 误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软件工具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易用性: 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B类不确定度
基于经验或其他非统计分析方法得到的不确定度,通常是对 一个已知的分布或假设的不确定性进行估计,得到一个标准 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作为B类不确定度。
03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A类评定方法
01
02
03
定义
A类评定方法是基于数据 统计的方法,通过对观测 值的分散性进行统计分析 ,计算出标准不确定度。
随机误差的特点
随机误差具有以下特点,如单峰性、对称性、抵偿性和有 界性。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的定义
系统误差的特点
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 同一量时,其测量值以某种固定的趋 势或规律偏离平均值的不确定度。
适用场景
适用于有大量观测数据的 情况,可以通过统计方法 计算出较为准确的不确定 度。
步骤
收集观测数据、计算观测 值的平均值、计算观测值 的分散性、计算标准不确 定度。
B类评定方法
定义
B类评定方法是基于经验和信息来 源的方法,通过对已知信息或数 据的分析,估计出标准不确定度 。
适用场景
适用于有较少观测数据或没有观测 数据,但有足够的信息来源的情况 。
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安装与启动
如何下载、安装和启动软件。
基本操作
如何创建数据表、输入数据、 选择合适的统计功能等。
高级功能
如何使用软件的高级功能,如 自定义函数、宏等。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如数据格式问题、函数使用错 误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软件工具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易用性: 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B类不确定度
基于经验或其他非统计分析方法得到的不确定度,通常是对 一个已知的分布或假设的不确定性进行估计,得到一个标准 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作为B类不确定度。
03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A类评定方法
01
02
03
定义
A类评定方法是基于数据 统计的方法,通过对观测 值的分散性进行统计分析 ,计算出标准不确定度。
3-6稳态误差计算
i
E ( s ) e ( s) R( s )
5
0.046 cos 5t 0.105 sin 5t
0.115 sin( 5t 23.7) 。
7 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在理论上,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的分析方 法与输入作用下的分析方法相同,即在理论上将 扰动信号看作是另一个输入信号。 E (s) en ( s) ; 要点:扰动误差传递函数
G (s )
C (s )
图3-31 等效单位反馈系统
E ( s)
t
1
1
H ( s) 1 G( s) H ( s)
s 0
R( s ) e ( s ) R( s )
lim e(t ) lim sE ( s ) lim s e ( s ) R( s ) (应用条件)
s 0
1 s 1.2s 0.2s
(2 0.4s) 1 s 1.2s 0.2s
2 3
;
;
信号各阶导数
r (t ) t ,r (t ) 1;r (i ) (t ) 0 , i 1; (i ) n(t ) 1(t ) ; n (t ) 0 , i 0 。
1 G(s) T s 1
(1)
R(s)=1/s 3; E ( s)
1 2 t / T
1 s (s 1 / T )
2
T s
2
T
2
T
2
s
s 1/ T
;
e(t ) L [ E (s)] T e
(2) R(t)= ω/ (s 2 +ω2); E ( s)
T (t T ) ; ess (t ) T (t T ) ; T s
E ( s ) e ( s) R( s )
5
0.046 cos 5t 0.105 sin 5t
0.115 sin( 5t 23.7) 。
7 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在理论上,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的分析方 法与输入作用下的分析方法相同,即在理论上将 扰动信号看作是另一个输入信号。 E (s) en ( s) ; 要点:扰动误差传递函数
G (s )
C (s )
图3-31 等效单位反馈系统
E ( s)
t
1
1
H ( s) 1 G( s) H ( s)
s 0
R( s ) e ( s ) R( s )
lim e(t ) lim sE ( s ) lim s e ( s ) R( s ) (应用条件)
s 0
1 s 1.2s 0.2s
(2 0.4s) 1 s 1.2s 0.2s
2 3
;
;
信号各阶导数
r (t ) t ,r (t ) 1;r (i ) (t ) 0 , i 1; (i ) n(t ) 1(t ) ; n (t ) 0 , i 0 。
1 G(s) T s 1
(1)
R(s)=1/s 3; E ( s)
1 2 t / T
1 s (s 1 / T )
2
T s
2
T
2
T
2
s
s 1/ T
;
e(t ) L [ E (s)] T e
(2) R(t)= ω/ (s 2 +ω2); E ( s)
T (t T ) ; ess (t ) T (t T ) ; T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存在正数 * (x * ) ,使得有绝对误差
e* x x * * ,
则称 * 为
x 近似 x 的一个绝对误差限。
*
x [x * * , x * * ] , x x * * 。
Remark: 通常计算中所要求的误差, 是指估计一
个尽可能小的绝对误差限。
例题
为使 x 5 的近似值
x 的相对误差不超过 1%,问查开方表
*
时至少要取几位有效数字?
解: * 设近似数 x 保留 n 位有效数字可满足题设要求.
对于 x 5 ,有 x1=2.
1 1 n 10 0.01 , 令4 解得 n 2.4 . 取 n=3 位有效数字。
1 1 1 n 1 n e 10 10 依据定理 1 有 2 x1 4
设计高效可靠的算法
计算方法的任务之一就是提供求得数值问 题近似解的方法—算法。
算法:指把对数学问题的解法归结为只有 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并确定运算次序 的完整而准确的描述。
算法分类: 分类方法1:若算法包含有一个进程则称 其为串行算法,否则为并行算法。 分类方法2:从算法执行所花费的时间角 度来讲,若算术运算占绝大多数时间则称其 为数值型算法,否则为非数值型算法。 本课程介绍数值型串行算法。(其它类 型算法参阅数据结构、并行算法等课程。)
*
* * e ( x r 相对误差限:数值 的上界,记为 r ) 。
* * * x 相对误差限也可以通过 r 来计算。
Remark1: 当要求计算相对误差,是指估计一个 尽可能小的相对误差限。
Remark2: 相对误差及相对误差限是无量纲的,但绝对 误差以及绝对误差限是有量纲的。
1 * * * * * f ( p) f ( p ) f1 ( p )(x1 x1 ) f n ( p )(xn xn ) 1! 1 * 2 * f11 ( p* )( x1 x1 ) f1n ( p* )( x1 x1 )( x n x* n ) 2!
计算方法讲义
教 材:计算方法,计算方法课程组
作 业:计算方法作业集(A、B) 参考书:1、封建湖,车刚明,计算方法典
型题分析解集(第二版),西北工业大学出 版社,2001. 2、封建湖,聂玉峰,王振海,数值分析导 教导学导考,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课时数:32
第一章
绪
论
内容提要 §1.1 引言 §1.2 误差的度量与传播 §1.3 数值试验与算法性能比较
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e( x* ) / x* er ( x* )
绝对误差与有效数字
mn e( x * ) 1 10 2
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 定理:
1 2
0
若 x*具有 n 位有效数字,则相对误差 若相对误差
e
* r
1 e 101n ; 2 x1
* r
0
1 2( x1 1)
3)截断误差(方法误差) 数值方法精确解与待求解模型的理论分 析解之间的差异。 这是由于我们需要将无穷过程截断为有 限过程,而使得算法必须在有限步内执行结 束而导致的。
例如:
1 1 1 1 1 e 1 , en 1 , e en 1! 2! 1! 2! n!
算法的可靠性:算法的可靠性包括算法的收 敛性、稳定性、误差估计等几个方面。这些是
数值分析研究的第二个任务。
一个算法在保证可靠的大前提下再评价其 优劣才是有价值的。 算法的优劣评价:可靠算法的优劣,应该考 虑其时间复杂度(计算机运行时间)、空间 复杂度(占据计算机存储空间的多少)以及 逻辑复杂度(影响程序开发的周期以及维护 )。这是数值分析研究的第三个任务。
§1.2 误差的度量与传播
内容提要: 一、误差的来源 二、误差的度量 三、误差的传播
一、误差来源及其分类
1)模型误差(描述误差) 反映实际问题有关量之间的计算公式( 数学模型)通常是近似的。 2)观测误差 数学模型中包含的某些参数是通过观 测得到的。 m1m2 F G 2 r
在计算方法中不研究这两类误差,总是假 定数学模型是正确合理的反映了客观实际问题。
2o
* e* e* x r
1 101n 10m-1 ( x1 1) 2( x1 1)
1 10 m n 2
证毕
Remark
1、该定理实质上给出了一种求相对误差限的方法。
2、仅从
1 e 101 n 并不能保证x*一定具有n 2 x1
* r
位有效数字。如 A sin 29 20 0.4900
4)舍入误差 在实现数值方法的过程中,由于计算机表示 浮点数采用的是有限字长,因而仅能够区分有限 个信息,准确表示某些数,不能准确表示所有实 数,这样在计算机中表示的原始输入数据、中间 计算数据、以及最终输出结果必然产生误差,称 此类误差为舍入误差。 如利用计算机计算e的近似值en时,实际上 得不到en的精确值,只能得到en的近似e*;这样 e*作为e的近似包含有舍入误差和截断误差两部 分:
o
* r
#
三、误差的传播
概念:近似数参加运算后所得之值一般也是近似 值,含有误差,将这一现象称为误差传播 。 误差传播的表现: –算法本身可能有截断误差; –初始数据在计算机内的浮点表示一般有舍入误 差; –每次运算一般又会产生新的舍入误差,并传播 以前各步已经引入的误差; –误差有正有负,误差积累的过程一般包含有误 差增长和误差相消的过程,并非简单的单调增 长; –运算次数非常之多,不可能人为地跟踪每一步 运算。
1 13 x x 0.00059 0.005 10 2
* 1
3位有效数字,非有效数
1 14 x x 0.00040 0.0005 10 2
* 2
4位有效数字,有效数
Remark1: 有效数的误差限是末位数单位的一半 ,可见有效数本身就体现了误差界。 Remark2: 对真值进行四舍五入得到有效数。 Remark3:准确数字有无穷多位有效数字。
科学与工程计算过程小结
• • • • • •
提出实际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 提出数值问题 设计可靠、高效的算法 程序设计、上机实践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的可视化
在具体问题的求解过程中,上述步骤形成一个 循环。 科学计算(数值模拟)已经被公认为与理论分 析、实验分析并列的科学研究三大基本手段之一。
本课程主要内容
初值误差传播:假设每一步 一步引入的舍入误差,仅介绍初始数 据的误差传播规律。
–研究方法:
泰勒(Taylor)方法
–n元函数
复习泰勒公式
* * * * ( x , x , , x ) 记点 1 2 n 为 p ,
点 ( x1, x2 ,, xn ) 为 p,n 元泰勒公式:
Remark4: 从实验仪器所读的近似数(最后一为 是估计位)不是有效数,估计最后一位是为了确 保对最后一位进行四舍五入得到有效数。 –例 从最小刻度为厘米的标尺读得的数据 123.4cm是为了得到有效数123.cm,读得数据 156.7cm是为了得到有效数157.cm。
4.误差度量间的联系
101n ,则
x*至少具有 n 位有效数
字。
定理证明
x1 10
m 1
x ( x1 1) 10
*
m 1
,
1 e( x ) 10 m n 2
*
1o
* e 1 1 1 * mn 1 n er * * 10 m n 10 10 m-1 2 10 x1 2 x1 x x 2
提出数值问题
数值问题是指有限个输入数据(问题 的自变量、原始数据)与有限个输出数据 (待求解数据)之间函数关系的一个明确 无歧义的描述。这正是数值分析所研究的 对象。
数值问题举例
dy x y2 dx y ( 0) y 0 x [0, 1]
是用一阶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表示的 数学模型,要求无穷多个输出,因而它不是 数值问题 。但当我们要求出有限个点处函 数值的近似值时,便成为一数值问题。
mn e* x x* 1 10 2 ,
*
则称 x 为 x 的具有 n 位有效数字的近似数, 或称 x 准确到
*
*
10m n
位,其中数字 x1 , x 2 ,, x n 分别被称为 x*的第 1、2、…、n 个有效 数字。
有效数:当x*
准确到末位,即n=p,则称
x*为有效数。 举例:x=π, x1*=3.141, x2*=3.142
设其近似值a=0.484,其相对误差为:
0.4900 0.484 1 0.012397 0.0125 101 2 0.484 2 4
我们并不能由此断定a有两位有效数字,因为
A a 0.4900 0.484 0.0600 0.005 1 10 0 2 2
3.有效数字
为了规定一种近似数的表示法,使得用它表示的 近似数自身就直接指示出其误差的大小。为此需要引 出有效数字和有效数的概念。
定义:设 x 的近似值 x 有如下标准形式 x* 10 m 0.x1x 2 x n x n 1 x p , 其中 m 为整数, {x i } {0,1,2,,9} 且 x1 0 , p n . 如果有
鉴于实际问题的复杂性,通常将其具体地 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进行研究,本课程主要涉 及如下几个方面问题的求解算法: 函数的插值和曲线拟合 数值积分和数值微分 线性方程组求解、非线性方程(组)求解 代数特征值问题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e* x x * * ,
则称 * 为
x 近似 x 的一个绝对误差限。
*
x [x * * , x * * ] , x x * * 。
Remark: 通常计算中所要求的误差, 是指估计一
个尽可能小的绝对误差限。
例题
为使 x 5 的近似值
x 的相对误差不超过 1%,问查开方表
*
时至少要取几位有效数字?
解: * 设近似数 x 保留 n 位有效数字可满足题设要求.
对于 x 5 ,有 x1=2.
1 1 n 10 0.01 , 令4 解得 n 2.4 . 取 n=3 位有效数字。
1 1 1 n 1 n e 10 10 依据定理 1 有 2 x1 4
设计高效可靠的算法
计算方法的任务之一就是提供求得数值问 题近似解的方法—算法。
算法:指把对数学问题的解法归结为只有 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并确定运算次序 的完整而准确的描述。
算法分类: 分类方法1:若算法包含有一个进程则称 其为串行算法,否则为并行算法。 分类方法2:从算法执行所花费的时间角 度来讲,若算术运算占绝大多数时间则称其 为数值型算法,否则为非数值型算法。 本课程介绍数值型串行算法。(其它类 型算法参阅数据结构、并行算法等课程。)
*
* * e ( x r 相对误差限:数值 的上界,记为 r ) 。
* * * x 相对误差限也可以通过 r 来计算。
Remark1: 当要求计算相对误差,是指估计一个 尽可能小的相对误差限。
Remark2: 相对误差及相对误差限是无量纲的,但绝对 误差以及绝对误差限是有量纲的。
1 * * * * * f ( p) f ( p ) f1 ( p )(x1 x1 ) f n ( p )(xn xn ) 1! 1 * 2 * f11 ( p* )( x1 x1 ) f1n ( p* )( x1 x1 )( x n x* n ) 2!
计算方法讲义
教 材:计算方法,计算方法课程组
作 业:计算方法作业集(A、B) 参考书:1、封建湖,车刚明,计算方法典
型题分析解集(第二版),西北工业大学出 版社,2001. 2、封建湖,聂玉峰,王振海,数值分析导 教导学导考,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课时数:32
第一章
绪
论
内容提要 §1.1 引言 §1.2 误差的度量与传播 §1.3 数值试验与算法性能比较
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e( x* ) / x* er ( x* )
绝对误差与有效数字
mn e( x * ) 1 10 2
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 定理:
1 2
0
若 x*具有 n 位有效数字,则相对误差 若相对误差
e
* r
1 e 101n ; 2 x1
* r
0
1 2( x1 1)
3)截断误差(方法误差) 数值方法精确解与待求解模型的理论分 析解之间的差异。 这是由于我们需要将无穷过程截断为有 限过程,而使得算法必须在有限步内执行结 束而导致的。
例如:
1 1 1 1 1 e 1 , en 1 , e en 1! 2! 1! 2! n!
算法的可靠性:算法的可靠性包括算法的收 敛性、稳定性、误差估计等几个方面。这些是
数值分析研究的第二个任务。
一个算法在保证可靠的大前提下再评价其 优劣才是有价值的。 算法的优劣评价:可靠算法的优劣,应该考 虑其时间复杂度(计算机运行时间)、空间 复杂度(占据计算机存储空间的多少)以及 逻辑复杂度(影响程序开发的周期以及维护 )。这是数值分析研究的第三个任务。
§1.2 误差的度量与传播
内容提要: 一、误差的来源 二、误差的度量 三、误差的传播
一、误差来源及其分类
1)模型误差(描述误差) 反映实际问题有关量之间的计算公式( 数学模型)通常是近似的。 2)观测误差 数学模型中包含的某些参数是通过观 测得到的。 m1m2 F G 2 r
在计算方法中不研究这两类误差,总是假 定数学模型是正确合理的反映了客观实际问题。
2o
* e* e* x r
1 101n 10m-1 ( x1 1) 2( x1 1)
1 10 m n 2
证毕
Remark
1、该定理实质上给出了一种求相对误差限的方法。
2、仅从
1 e 101 n 并不能保证x*一定具有n 2 x1
* r
位有效数字。如 A sin 29 20 0.4900
4)舍入误差 在实现数值方法的过程中,由于计算机表示 浮点数采用的是有限字长,因而仅能够区分有限 个信息,准确表示某些数,不能准确表示所有实 数,这样在计算机中表示的原始输入数据、中间 计算数据、以及最终输出结果必然产生误差,称 此类误差为舍入误差。 如利用计算机计算e的近似值en时,实际上 得不到en的精确值,只能得到en的近似e*;这样 e*作为e的近似包含有舍入误差和截断误差两部 分:
o
* r
#
三、误差的传播
概念:近似数参加运算后所得之值一般也是近似 值,含有误差,将这一现象称为误差传播 。 误差传播的表现: –算法本身可能有截断误差; –初始数据在计算机内的浮点表示一般有舍入误 差; –每次运算一般又会产生新的舍入误差,并传播 以前各步已经引入的误差; –误差有正有负,误差积累的过程一般包含有误 差增长和误差相消的过程,并非简单的单调增 长; –运算次数非常之多,不可能人为地跟踪每一步 运算。
1 13 x x 0.00059 0.005 10 2
* 1
3位有效数字,非有效数
1 14 x x 0.00040 0.0005 10 2
* 2
4位有效数字,有效数
Remark1: 有效数的误差限是末位数单位的一半 ,可见有效数本身就体现了误差界。 Remark2: 对真值进行四舍五入得到有效数。 Remark3:准确数字有无穷多位有效数字。
科学与工程计算过程小结
• • • • • •
提出实际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 提出数值问题 设计可靠、高效的算法 程序设计、上机实践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的可视化
在具体问题的求解过程中,上述步骤形成一个 循环。 科学计算(数值模拟)已经被公认为与理论分 析、实验分析并列的科学研究三大基本手段之一。
本课程主要内容
初值误差传播:假设每一步 一步引入的舍入误差,仅介绍初始数 据的误差传播规律。
–研究方法:
泰勒(Taylor)方法
–n元函数
复习泰勒公式
* * * * ( x , x , , x ) 记点 1 2 n 为 p ,
点 ( x1, x2 ,, xn ) 为 p,n 元泰勒公式:
Remark4: 从实验仪器所读的近似数(最后一为 是估计位)不是有效数,估计最后一位是为了确 保对最后一位进行四舍五入得到有效数。 –例 从最小刻度为厘米的标尺读得的数据 123.4cm是为了得到有效数123.cm,读得数据 156.7cm是为了得到有效数157.cm。
4.误差度量间的联系
101n ,则
x*至少具有 n 位有效数
字。
定理证明
x1 10
m 1
x ( x1 1) 10
*
m 1
,
1 e( x ) 10 m n 2
*
1o
* e 1 1 1 * mn 1 n er * * 10 m n 10 10 m-1 2 10 x1 2 x1 x x 2
提出数值问题
数值问题是指有限个输入数据(问题 的自变量、原始数据)与有限个输出数据 (待求解数据)之间函数关系的一个明确 无歧义的描述。这正是数值分析所研究的 对象。
数值问题举例
dy x y2 dx y ( 0) y 0 x [0, 1]
是用一阶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表示的 数学模型,要求无穷多个输出,因而它不是 数值问题 。但当我们要求出有限个点处函 数值的近似值时,便成为一数值问题。
mn e* x x* 1 10 2 ,
*
则称 x 为 x 的具有 n 位有效数字的近似数, 或称 x 准确到
*
*
10m n
位,其中数字 x1 , x 2 ,, x n 分别被称为 x*的第 1、2、…、n 个有效 数字。
有效数:当x*
准确到末位,即n=p,则称
x*为有效数。 举例:x=π, x1*=3.141, x2*=3.142
设其近似值a=0.484,其相对误差为:
0.4900 0.484 1 0.012397 0.0125 101 2 0.484 2 4
我们并不能由此断定a有两位有效数字,因为
A a 0.4900 0.484 0.0600 0.005 1 10 0 2 2
3.有效数字
为了规定一种近似数的表示法,使得用它表示的 近似数自身就直接指示出其误差的大小。为此需要引 出有效数字和有效数的概念。
定义:设 x 的近似值 x 有如下标准形式 x* 10 m 0.x1x 2 x n x n 1 x p , 其中 m 为整数, {x i } {0,1,2,,9} 且 x1 0 , p n . 如果有
鉴于实际问题的复杂性,通常将其具体地 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进行研究,本课程主要涉 及如下几个方面问题的求解算法: 函数的插值和曲线拟合 数值积分和数值微分 线性方程组求解、非线性方程(组)求解 代数特征值问题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