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字典
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字典
![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字典](https://img.taocdn.com/s3/m/e626883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5.png)
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字典引言概述:图书馆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软件系统。
数据字典是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记录了系统中使用的各种数据和数据结构的定义和说明。
本文将详细介绍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字典的内容,包括图书信息、读者信息、借阅信息和系统设置。
一、图书信息图书信息是图书馆管理系统中最基本的数据之一,它包含了图书的基本信息和相关属性。
具体包括:1.1 书名、作者和出版社:记录了图书的基本属性,用于惟一标识一本图书。
1.2 ISBN号:国际标准书号,用于标识一本图书的惟一编码。
1.3 分类号:根据国家图书馆分类法或者其他分类体系对图书进行分类,方便读者查找和管理。
二、读者信息读者信息是指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读者基本信息和相关属性。
具体包括:2.1 姓名和性别:记录读者的基本属性,用于惟一标识一个读者。
2.2 学号或者工号:学生或者教职工的惟一标识,方便管理和查询。
2.3 借阅权限:记录读者的借阅权限,包括借阅图书的数量和借阅期限等。
三、借阅信息借阅信息是指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借阅记录和相关属性。
具体包括:3.1 借阅日期和归还日期:记录读者借阅图书的日期,方便管理和统计。
3.2 图书状态:记录图书的借阅状态,包括已借出、已归还和逾期等。
3.3 罚款金额:记录读者逾期归还图书所产生的罚款金额,用于管理和收费。
四、系统设置系统设置是指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一些参数和配置信息。
具体包括:4.1 借阅期限:设置读者借阅图书的最长期限,用于控制借阅时间。
4.2 罚款规则:设置逾期归还图书的罚款金额和计算方式,用于收费。
4.3 数据备份:设置系统自动备份数据的时间和方式,用于防止数据丢失和恢复。
总结: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字典是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记录了系统中使用的各种数据和数据结构的定义和说明。
本文通过引言概述和四个部份的详细阐述,介绍了图书信息、读者信息、借阅信息和系统设置等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最全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最全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218b38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7b.png)
管理信息系统最全名词解释1 原型法:借助于功能强大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按照不断寻优的设计思想,通过反复的完善性试验而最终开发出符合用户要求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和方法。
2 资源生命周期:一项资源从获得到退出所经历的阶段,一般分为产生、获取、服务和归宿四个阶段。
3 业务流程重组: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获取企业关键性能指标的巨大提高,如速度、质量、服务和成本。
4 流程图:是掌握现行系统状况、确立系统逻辑模型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系统分析和描述现行系统的重要工具,是业务流程调查结果的图形化表示。
5 数据词典:是关于数据信息的集合,是在数据流图的基础上,对其中出现的每个数据流、加工、文件和数据项、外部项进行定义的工具。
6 系统的可靠性: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抗干扰(包括认为和机械故障)和保障系统正常工作的能力。
7 代码:指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它以简短的符号形式代替了具体的文字说明。
8 非渐增式测试方法:先分别测试每个模块,再把所有模块按设计要求结合在一起测试。
9渐增式测试方法:把下一个要测试模块的模块同已经测试好的那些模块结合起来进行测试,测试完以后再结合进来下一个测试的模块继续测试。
10 等价类划分:一种黑盒子测试技术。
该技术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有限数量的等价类,并假定用一个等价类的典型代表值测试等价于这一类其他值的测试。
1、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用二维表的形式来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2、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定义和说明,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库,是数据流程图的辅助资料。
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六个方面。
3、第三范式第三范式:是指关系不仅满足第二范式,而且它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
4、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是一种软件工程方法,其特点是任何程序设计由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0d0cb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8.png)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信息系统与管理一、名词解释1、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2、系统: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3、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惧、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4、半结构化问题:决策过程中,有些问题涉及到环境因素、决策者的心理、经验及其它不确定因素,使得决策过程不完全可理解和计算,这类问题称半结构化问题二、填空题1、系统的特征有(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2、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3、按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划分为(作业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4、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有(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5、西蒙提出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可将决策问题划分为三种类型,它们是(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和半结构化决策)三、简答题1、信息的特征答: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变换性和价值性。
2、决策的四个阶段答:(1)情报活动阶段;(2)设计活动阶段(3)选择活动阶段(4)实施活动阶段3、什么是信息,信息与数据的区别?答:(1)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2)区别: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即数据是原材料,而信息是产品,信息一定是数据但不是所以的数据都可以成为信息的。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一、名词解释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惧、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二、填空1、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中,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可分为(战略管理、管理控制和运行控制)三层次结构。
2、工业企业按其劳动对象来分可分为(采掘业、冶炼业和制造业)三大类3、根据我国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实际情况和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分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五种4、MRPII是指(制造资源规划);ERP指(企业资源规划);JIT 指(准时制生产);OPT指(最优化生产技术);AGILE指(敏捷制造)5、准时制生产追求的目标是(零库存)三、简答题1、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答:(1)面向管理决策(2)综合性(3)人机系统(4)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系统(5)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数据字典描述
![数据字典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7a337c5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5.png)
数据字典描述标题:数据字典描述引言概述:数据字典是一个组织内部或外部的数据资源的详细描述,包括数据的定义、结构、关系、属性等信息。
数据字典在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数据资源。
一、数据字典的定义和作用1.1 数据字典的定义:数据字典是一个文档或数据库,用于描述组织内的数据资源,包括数据的名称、类型、长度、说明等信息。
1.2 数据字典的作用:数据字典能够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数据资源,提高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减少数据冗余和错误。
二、数据字典的内容和结构2.1 数据字典的内容:数据字典包括数据的名称、定义、类型、长度、取值范围、关系、属性等信息。
2.2 数据字典的结构:数据字典通常采用表格形式展示,包括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说明等列,方便用户查阅和理解数据信息。
2.3 数据字典的关系:数据字典中的数据项之间可以存在关系,如主键、外键、索引等,帮助用户理解数据之间的联系和依赖。
三、数据字典的维护和更新3.1 数据字典的维护:数据字典需要定期更新和维护,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2 数据字典的更新:数据字典需要及时更新,随着数据资源的变化和业务需求的变化,确保数据字典与实际数据资源保持一致。
3.3 数据字典的版本管理:数据字典需要进行版本管理,记录数据字典的修改历史和版本信息,方便用户查阅和比较不同版本的数据信息。
四、数据字典的应用和价值4.1 数据字典的应用:数据字典可以应用于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建模等领域,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资源。
4.2 数据字典的价值:数据字典能够提高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减少数据冗余和错误,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可用性。
4.3 数据字典的推广:组织可以通过培训和宣传,推广数据字典的使用,提高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效率和效果。
五、数据字典的未来发展趋势5.1 数据字典的智能化:未来数据字典可能会实现智能化,能够自动识别和解析数据,提高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效率。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f8a181ff18583d0496459c9.png)
名词解释1、信息化:指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社会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设备,更有效地开发信息资源,使信息资源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
2、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3、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时间间隔愈短,使用信息愈及时,使用程度愈高,时效性愈强。
4、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5、作业信息:是解决经常性的事务问题的信息,它与组织日常活动有关,并用以保证切实地完成具体任务。
例如,每天统计的产量、质量数据,打印工资单等。
6、数据: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它本身并没有意义。
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
7、原型法: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本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先快速实现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
8、U/C矩阵:是用来进行子系统划分的一种方法,它利用过程/数据矩阵(也称U/C矩阵)来表达过程和数据类之间的关系,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过程,并以字母U(use)和C(create)来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
9、BSP方法:即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企业(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10、业务过程:指的是企业管理中必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组活动。
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答案
![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d864e5d5bbfd0a79567340.png)
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答案【篇一: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计算机等组成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他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
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2、信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时效性,等级性,变换型(可处理性),客观性,主观性,抽象性,整体性,不完全性,共享性,可存储性,可传输性,可加工性,可压缩性与可扩充性,扩散性与可传输性,价值性与增值性3、管理信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4、管理信息系统的不同层次的管理任务和内容是什么?战略计划(高层):规定组织的目标,确定组织的管理模式,确定组织的任务管理控制(中层):获得组织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监控等运行控制(基层):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在规定范围从事管理活动5、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6、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是什么?信息的输入、传输、存储、加工、维护、查询和使用,提供决策支持功能7、按照应用领域可将管理信息系统分为哪些类?具体功能是什么?8、按管理决策和业务运作层次呢?9、信息时代竞争的特点是什么?10、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需要遵循哪些步骤?1、建立领导小组2、组成系统组3、进行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评价第二章1、erp的本质是什么?2、erp的特点是什么?3、erp可以解决企业的哪些问题?4、erp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erp有哪些优越性6、spa r/3有哪些模块?各模块主要功能?财务会计模块、财务控制模块、资产管理模块、销售与分销模块、物料管理模块、生产计划模块、质量管理模块、工厂维修模块、人力资源模块、项目管理模块,工作流程模块、行业方案7、spa r/3的功能和主要特点?功能化、集成化、灵活性、开放性、用户友好、模块化、可靠、低成本高效益、国际适用、服务8、用友erp-nc的核心理念是什么?9、erp项目的实施条件是什么?10、erp的具体实施步骤是什么?五个阶段:基础建设、引进观念、业务重组、系统运用、持续完善六个步骤:方案规划、项目组织、全面培训、原型定义、数据准备、系统切换第四章1、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些部分?计算机基本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数据库应用系统、人员2、什么是实体?实体是指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不单只人和物,而且事件、抽象的状态和概念也可以看做是实体。
管理信息系统的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818be8284868762caaed569.png)
课本:1、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联接的部件的集合,它可以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以支持一个组织的决策制定和控制。
信息系统包含组织或环境中的主要人员、地点和事件的信息。
2、系统: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元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系统集成:是为了达到系统的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的组织起来的过程和结果。
系统集成的结果是将部件或小系统连成大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的,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5、结构化开发方法:又叫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瀑布法等,是一种传统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方法强调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用系统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而下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分而治之”是结构化方法的精髓所在。
6、面向对象方法:是从对象的角度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基于所研究的问题,对问题空间进行自然分割,识别其中的实体及其相互关系,将客观世界抽象地看成是若干相互联系的对象,建立问题空间的信息模型,然后根据对象和方法的特性研制出一套软件工具,使之能够映射为计算机软件系统结构模型和进程,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开发。
7、项目管理:是关于营造一个环境或条件,使得定义的目标或目的能以一组人以受控的方式得以实现。
8、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硬件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9、概念数据模型:也称为信息模型,它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实现数据从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转换。
10、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看,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三级模式结构,这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内部的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ae3263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5.png)
第一章1.信息是指加工以后的,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2.数据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
3.管理信息是对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收到的原始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意义后所产生的对其后的企业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
(它可以通过实物指标、劳动指标、价值指标与文字图表等形式来表示。
)4.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些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5.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及其它信息技术为核心,为实现某些系统目标,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的系统。
6.管理信息系统:以人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流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加工、更新和维护,产生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改善协同合作、效率与决策制定,协助企业管理资源并获利的信息处理系统。
7.办公自动化系统: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以及现代的办公事务处理的一项综合技术。
8.决策支持系统: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持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的信息系统,所处理问题大部分属于半结构化性质的。
第二章9.管理: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第三章10.网络: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利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
11.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及其管理、维护和使用所需要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使用人员的总和。
第四章12.关键成功因素就是指使能够达到目标的关键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CSF)分析出企业成功地关键因素,围绕关键因素识别企业的主要信息需求和相关工作的规划方法。
13.IT外包:是将组织中与信息相关的活动,部分或全部交给组织外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来完成。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汇总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1071d1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55.png)
复习一、名词解释题(5道,15分)1 系统系统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中,为达到某种目的,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2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以加工处理信息为主的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处理,储存,传输和提供信息。
3 管理信息系统广义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存在于任何组织内部,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和输出系统,即任何组织和单位都存在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
狭义的管理信息系统是指按照系统思想建立起来的以计算机为工具,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4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加工成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数据.5 数据项数据项是组成数据系统的有意义的最小单位,其作用是描述一个处理对象的某些属性.6 结构化开发方法也称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是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自顶向下整体性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
7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一个系统,可将整个开发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连接的阶段,每个阶段内部又包含若干前后关联的工作步骤,一般称之为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8 原型法是指由系统分析设计人员与用户合作,在短期内定义用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开发出的一个只具备基本功能,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软件.8 U/C矩阵也称作功能/数据类矩阵.将数据类作为列,用功能与数据类交叉点上的符号C表示这类数据由相应的功能产生,用交叉点上的U表示这类功能使用相应的数据类,空着不填表示功能与数据无关.10 BSP方法BSP方法是企业系统规划法。
它是基于用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首先是自上而下的识别系统目标,识别企业的过程,识别数据,然后再自下而上的设计系统目标,最后把企业的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全过程。
11 企业流程企业流程是指为了完成企业的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12 企业流程重组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求获取企业经营方面的巨大业绩13 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是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
(整理)管理信息系统-教务系统分析,数据字典,流程图
![(整理)管理信息系统-教务系统分析,数据字典,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d3f0a900f705cc1754270925.png)
第1章前言在学校,教务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负责整个学校的日常教学安排,学生的学籍管理等等.以前都是人工进行操作.随着学校规模扩大,教务处的教务管理工作量大大加重。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教务工作者急切希望能够将大部分繁琐的工作交由计算机来处理,减轻人工的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因此对教学管理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用传统的人工方法进行愈来愈多的教务管理工作,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为了提高教务工作的效率,很多单位、部门、公司都曾着手开发了教务管理软件,但由于各高校具体情况不同,管理方法也存在很大差异,很难做出一套各高校普遍实用的教务管理软件。
鉴于此,依据我校具体设置、管理方法,以教学计划和师生管理为核心,制作一套实用性强的教务管理系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从而以技术的现代化,使我校教学管理向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推进.第7章系统概述2.1系统特点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的教育方针政策逐渐改变: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及专业方向与课程的选修机制、实验预约、成绩审核、学分制等管理方式的改革向传统管理软件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整个院校管理的核心和基础。
面对种类繁多的数据和报表,手工处理方式已经很难跟上现代化管理的步伐,教务管理系统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一些问题.教务系统有以下这些特点:(1)高效性。
加快了信息发布速度,减少了人力的开销,缩短了从采集到发布的时间周期,而且由于管理周期缩短和人力开销的减少,可以在高校信息化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2)高实用性。
由于教务管理工作不同于其它行业的管理工作,管理软件在市场上没有专业的管理软件;找软件开发公司单独开发软件所需费用又太高,至少需要几千元,并且实用性不强,日后的维护升级等问题也不易解决。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并不需要特别高的配置,编写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在市面上也十分便宜。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字典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字典](https://img.taocdn.com/s3/m/9f6065e74b35eefdc9d33371.png)
1.数据存储描述
1.1
项 目
描 述
数据存储编号
D1
数据存储名称
管理员表
简述
增加、修改、查询学生学籍
数据存储组成
学号+身份证号+高考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系部班级
相关联的处理
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课程管理
1.2
项 目
描 述
数据存储编号
D2
数据存储名称
学生表
简述
登记学生信息
数据存储组成
学号+姓名+性别+系部班级
学生成绩表
简述
存放学生各科考试成绩
数据存储组成
姓名 +学号+系部班级+课程名称+课程编号
相关联的处理
课程管理,成绩管理
2.数据处理描述
2.1
处理逻辑名称
身份验证
简述
检查输入信息的合法性
输入的数据流
学号+密码
处理过程
根据输入的学号和密码,检索用户,确定用户类别,以确定该用户的权限,显示查询信息
输出的数据流
学生选课信息,学生成绩,学生学籍,密码修改
处理频率
频繁
2.2
处理逻辑名称
查询登记
简述
查询专业表及课程表,成绩表
输入的数据流
教师名+教师号+密码
处理过程
根据输入的信息,确定用户类别,根据用户类别,显示查询信息
输出的数据流
学生成绩班级表,课程表
处理频率
频繁
课程表
简述
学生课程上课安排
数据存储组成
教师姓名 +系部班级+课程名称+课程编号
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简答、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586cad292e3f5727a5e962c5.png)
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第1-2章1、(简答题)简述数据和信息的区别和联系。
参考答案数据和信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而记录下来的符号,而信息是为了向人们提供某一方面的信息,而对相关数据进行加工提炼出来的结果。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能转化成信息。
数据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原始材料,而信息则是数据加工过的产品,这个过程是循环结构。
数据和信息不能分割,信息需要数据的形式来表示,数据经过加工、提炼又形成新的信息,它们在非正规场合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简答题)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参考答案(1)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决策提供服务。
(2)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企业整个供应链进行有效和全面的管理。
(3)管理信息系统是人机相结合的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将先进的管理手段融入其中。
(5)管理信息系统是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边缘学科。
3、(简答题)简述国际经济信息系统的功能。
参考答案(1)收集、加工、存储和分析与国民经济相关的各类经济信息,及时、有效、准确地掌握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为国家经济部门、各级政策决策部门提供相应的信息。
(2)为统计工作的现代化服务,完成有关国家统计方面的庞杂的、有关国情国力调查的数据处理任务,对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为下一个国家规划提供建议。
(3)为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制订社会及经济发展计划提供辅助决策。
(4)为中央和各地方经济管理部门进行生产调度、控制经济发展态势、促进经济有效发展提供依据和有效手段。
(5)为各级政府的办公事务处理提供现代化的技术方法。
4、(简答题)简述操作系统的功能。
参考答案(1)处理器管理:当多个程序同时运行时,解决CPU的时间分配问题。
(2)作业管理:完成某个独立任务。
(3)存储器管理:为各个程序及其使用的数据分配独立的、互不干扰的存储空间。
(4)设备管理:不断地接受用户提出的使用设备的请求和设备反馈的信息进行设备分配和回收。
(5)文件管理:主要负责文件的存储、检索、共享和保护,为用户文件操作提供方便。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字典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字典](https://img.taocdn.com/s3/m/74ea0ce17fd5360cba1adbd9.png)
•
数据项名称:材料编号
•
别 名:材料代号
•
简 述: 某种材料的代码
•
类型及宽度:字符型,4位
•
取 值 范 围: 0001-9999
10
2、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项间的关系 。
若干数据项 数据结构组成: 若干数据结构
若干数据项和数据结构混合 数据字典中,数据结构条目包括数据结 构的名称、编号、简单描述及其组成等。
数据流的编号:DF03 – 08
数据流的名称:领料单
简
述:车间开出的领料单
数据流的来源:车间
数据流的去向:发料处理模块
数据流的组成:材料编号+材料名称+
需用 数量+日期+领用单位 数 据 流 量: 10份/每小时 高 峰 流 量: 20份/小时 (上午 9:00—11:00 )
14
4、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指数据暂存或永久保存
的地方。数据存储条目包括:名称、 编号、流入/流出的数据流、组成、存 取分析和关键字说明等。
15
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编号:F03-08
数据存储名称:库存账
简
述:存放配件的库存量和单价
数据存储组成:配件编号 +配件名称 +单价
+库存量 +备注
关 键 字:配件编号
相关联的处理:P02,P03
16
5、处理逻辑 处理逻辑条目是对数据流程图中最底
2
• DD就是对DFD中加工、数据流、文件和外 部项逐个做出定义的一部文件。DFD和DD 结合起来定义系统。
• 手工DD是把字典条目逐一填写到卡片或表 格中,再把它们按一定顺序排好、装订成册 以便查阅。(适合小型系统)
数据字典_管理信息系统_[共3页]
![数据字典_管理信息系统_[共3页]](https://img.taocdn.com/s3/m/24a360a18e9951e79a8927a2.png)
100管理信息系统对于这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第二层数据流程图已提供了系统的所有具体功能,分层扩展到此止步。
数据流程图从总体上描述系统的逻辑功能、系统内部各部分的信息联系及与系统外各有关事物的联系,反映系统中信息运动的规律,是系统逻辑方案的主要描述形式。
数据流程图清晰、明了,容易理解,便于交流。
但数据流程图在描述系统逻辑功能和有关信息内容的细节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例如,难以在数据流程图上标识出数据流、数据存储、加工和外部实体的具体内容,也不能很好地反映系统中的决策与控制过程等。
因此,在系统分析中,除了用数据流程图描述系统逻辑方案外,还要辅以其他工具,如数据字典、结构化语言、决策表、决策树等。
5.2.5 数据字典在结构化分析中,数据字典的作用是对数据流程图上的每个成分给以定义和说明。
换句话说,数据流程图上所有成分的定义和解释的文字集合就是数据字典。
上面讨论的数据流程图只能给出系统逻辑功能的一个总框架而缺乏详细、具体的内容。
数据字典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种成分起注解、说明作用,给这些成分赋予实际内容。
除此之外,数据字典还要对系统分析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进行定义和说明。
数据字典描述的主要内容有:数据流、数据元素、数据存储、数据加工、外部实体。
其中,数据元素是组成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基本成分。
在系统分析中,数据字典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包含关于系统的详细信息。
一般来说,系统分析人员把不便于在数据流程图上注明而系统分析应该获得、对整个系统开发以至将来系统运行与维护时必需的信息尽可能放入数据字典。
除了上述有关成分的定义与解释之外,比如关于数据流与加工发生频率、出现的时间、高峰期与低谷期、加工的优先次序、加工周期及安全保密等方面的信息,在数据字典中都在有关成分的基本定义与说明后面,根据系统开发、维护和运行的需要加以说明。
总的来说,数据字典对数据流程图中有关成分的描述尽可能说明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什么或做什么)②何处?(在何处或者来自何处,去向何处)③何时?(何时出现、时间长短)。
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数据字典
![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数据字典](https://img.taocdn.com/s3/m/776039d2e87101f69e3195fe.png)
5.2 定义加工
要定义加工逻辑,应选择适当的 表达工具。人们熟悉自然语言,使用 方便,但由于语言自身的随意性,常 常造成加工逻辑的二义性。
1. 动作不确定。例如:“优惠销售”中的 优惠标准没确定。
2. 动作执行条件不确定。例如:“对老 顾客优惠”,老顾客的标准没指明。
结构化语言有三种结构,即顺序结构、 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以及它们的嵌套。
二、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由一组有序的陈述句组成。 下面是一顺序结构的加工逻辑:
➢
输人用电量;
➢
计算电费,
➢
输出电费.
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数据字典
三、选择结构
与程序设计语言类似
1.IF<条件>
3.DO CASE
动作A
CASE<条件>
环境中的实体.因为它们与系统有信 息联系。所以在DD中应对它们统一定 义。定义的内容包括; 编号:外部项在DFD中的编号,编号 应具有唯一性以便检索;
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数据字典
名称:外部项在DFD中的名称;
输出数据流:外部项到系统的数据流;
输入数据流: 系统到外部项的数据流;
[备注] 必要的说明。如果外部项是一个计 算机系统应当说明其数据处理情况,特别 是数据量、数据格式、载体形式、数据精 度等。
外部项用外部项定义表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数据字典
外部项
外部实体编号: E03 – 01
外部实体名称: 用户
简
述: 购置本单位配件的用户
输入的数据流: F03-06,F03-08
输出的数据流: F03-01
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数据字典
5.2 定义加工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c448de283c4bb4cf6ecd1b9.png)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第一章:MRPⅡ(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制造资源规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重组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egement):客户关系管理EC(Electronic Commerce)电子商务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的反映;信息是可通信的,通过传输工具获得信息;信息形成知识,信息进入大脑留下的痕迹。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管理: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信息的是时效性:是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
时间间隔愈短,使用信息愈及时,使用程度愈高,时效性愈强。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组织内和多个组织间的信息流管理,实现业务的整体优化,提高企业运行控制和外部交易过程的效率。
安东尼金字塔模型:安东尼等人不仅考察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基本结构,而且把企业放在整个经营环境中考察,把企业内外部环境结合起来,系统地描述出了企业内外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和接收过程,反映了包含整个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全景。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d2421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6.png)
单选1。
有关库存补充问题的决策属于()A.结构化决策B.半结构化决策C.非结构化决策问题D。
管理控制问题2. 系统分析报告的作用是()A.系统规划的依据B。
系统实施的依据C.系统设计的依据D。
系统评价的依据3。
适合描述处理中具有多种策略的工具是()A.数据字典B。
格栅图C.数据流程图D。
判定树4. 系统分析的主要目标是()A.详细调查B。
逻辑模型C。
初步调查D。
可行性分析5。
绘制数据流程图的注意事项中不包括( )A。
自顶向下,逐层分解,保持平衡B.数据流必须通过处理C。
数据存储要考虑到存储器的介质特点和技术手段D。
命名要注意规范6. 数据流程图是信息系统的( )A。
物理模型的工具B。
优化模型的主要工具C.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D。
决策模型的主要工具8. 判定树可以用来()A.描述程序结构B。
描述处理加工的逻辑功能C。
描述数据流的航程D。
描述数据结构9. 数据流程图细化的原则是()A.细化是无止境的B。
细化到处理具有独立功能为止C.最多细化到二级细化数据流程图D。
根据具体的系统而不同10。
数据流程图的绘制采用()A.自下而上的方法B。
逐层分解,逐步求精C。
由细到粗D.都可以11。
逻辑模型工作的完成阶段是()A。
系统分析阶段B.系统设计阶段C。
系统实施阶段D.运行和维护阶段12. 用户单位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途径一般不包括()A.购买商品化的MIS系统B。
根据本企业的要求修改商品化的MIS系统C。
自己用第四代语言工具来开发D.外聘专家来开发13. 校验位不可能发现的错误是()A。
抄写错误B.易位错误C。
包括A和B的综合性错误D.原始数据的错误14。
结构化方法的主要原则不包括( )A.用户参与的原则B.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C.工作成果描述标准化原则D。
自底向上设计,自顶向下实现15. 关于MIS建设,以下正确的叙述是()A。
目标优化就是求最优解B。
利用CASE技术可实现全部开发工作的自动化C.在结构化方法中,“自顶向下”是主导原则D.MIS建设所需的资金应一次性投入16.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A。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816cad5240c844769eaee7f.png)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1.什么是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又称为结构程序设计,是当今程序设计的先进方法和工具。
所谓结构化程序就是指仅仅使用三种基本控制(顺序、选择和重复)结构实现程序的设计方法。
2.什么是模块化?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有多种属性,分别反映其内部特性。
3.什么是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4.什么是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简称dss)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5什么是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对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
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表达形式,可由人工或自动化装置进行处理。
6.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2)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3)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4)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5)它是多学科交叉的形成的边缘科学。
7.信息系统开发策略及优缺点有两种策略:(1)"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建立MIS。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但缺点是不能像想象那样完全周密,由于缺乏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问题,随着系统的进展,往往要作许多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
(2)"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和论述题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和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598e6c9ec3d5bbfc0a7403.png)
管理信息系统一、名词解释1.数据字典:数据字典的内容主要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
数据流程图配以数据字典,就可以从图形和文字两个方面对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完整的描述。
数据项,又称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数据结构,描述了某些数据项之间的关系。
数据流,由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数据项或数据结构组成。
处理逻辑,处理逻辑的定义仅对数据流程图中最底层的处理逻辑加以说明。
数据存储,是数据结构保存的场所。
它在数据字典中只描述数据的逻辑存储结构,而不涉及它的物理组织。
外部实体,定义包括外部实体编号、名称、简述及有关数据流的输入和输出。
2.MRP:即物料需求计划,就是依据主生产计划(MPS)、物料清单、库存记录和已订未交定单等资料,经由计算而得到各种相关需求物料的需求状况,同时提出各种新订单补充的建议,以及修正各种已开出订单的一种实用技术。
3.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或部门)的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
4.MRPⅡ:将公司高层管理与中层管理结合在一起,以制造资源计划为活动核心,促使的动作,达到最有效的企业经营。
MRPⅡ是将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它使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数据。
5.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组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通常包括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编译程序、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程序以及数据管理例行程序。
6.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强调的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
7.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触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建立MIS,因为任何一个MIS的基本功能是数据处理,所以“自下而上”的策略首先从研制各项数据处理应用开始,然后根据需要逐步增加有关控制方面的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数据字典D与S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数据字典D与S](https://img.taocdn.com/s3/m/00fea5875727a5e9846a616f.png)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1.系统需求分析 1.1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现有的系统是以计算机操作系统为基础,人工操作为主,所以运行速率慢,新系统应该提高图书操作系统速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资源浪费。
原来图书管理处理中心进行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手工处理,最多是用计算机的文本系统打印一些清单,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
现在准备建立的图书管理系统,要把图书管理、顾客管理等日常管理工作实行计算机统一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1.2 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是系统开发的一项关键步骤,它是通过对整个系统的需求,技术及开发方法,以及开发人员,所需资金的综合考虑以评估对于该系统的开发是否符合实际。
可行性分析包括:管理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
1.2.1 管理上的可行性基于中小型企业管理方式的自动化,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根据需要与实际能力分配相应的模块,减少了人力、物力费用,缩短了操作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系统性能。
1.2.2 技术上的可行性本系统是一个基于B/S结构的图书管理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数据库技术、分布式技术等先进技术开发的应用程序,现有的开发技术已非常成熟,且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利用现有技术完全可以达到功能目标。
考虑开发期限较为充裕,预计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开发。
1.2.3 经济上的可行性图书管理系统不需要管理人员手工操作查询、可及时更新图书和用户信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提高的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硬件方面主要是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设备有:打印机、扫描仪等,需资料书籍可以到已编目图书资源数据库进行查阅。
因此整个系统的所需投资符合我们的支付状况,经济可行性良好。
1.3组织结构分析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指一个企业的组成以及部分之间隶属管理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组织结构分析就是将了解和掌握的组织结构用图方式描绘出来,供后续分析和设计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注册时录入的指纹
⑶数据流
编号
名称
简述
数据流来源
数据流去向
数据流组成
流通量
DF10
员工基本情况名单
员工基本情况
人力资源部
会计部门
工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联系方式+日期
1份/月
DF9
考勤汇总表
每天的考勤记录
考勤人员
考勤负责人
请假记录+考勤记录+加班记录+出差记录
1份/天
DF
员工考勤汇总信息
每个月的总考勤记录
考勤负责人
会计部门
请假总记录+考勤总记录+加班总记录+出差总记录
1份/月
⑷处理逻辑
编号
名称
输入
输出
描述
激发条件
P1
数据处理
员工
DF5出勤汇总
DF6加班汇总
DF7请假汇总
DF8出差汇总
处理员工每天考勤信息
员工每天考勤
P2
数据输出
DF5出勤汇总
DF6加班汇总
DF7请假汇总
DF8出差汇总
DF9考勤汇总表流向会计部门
输出员工考勤信息
考勤系统处理完考勤数据后
⑸外部实体
编号
名称
输入的数据流
输出的数据流
E1
考勤人员
DF1出勤信息
DF2加班信息
DF3请假信息
DF4出差信息
DF9考勤汇总表
E2
员工
员工指纹
E3
人力资源部
员工基本情况名单
E4
会计部门
员工基本情况名单
DF9考勤汇总表
编号
名称
类型
长度
DI01
工号
字符型
7
DI02
姓名
字符型
4
DI03
性别
字符型
2
DI03
出生年月
日期型
8
DI04
联系方式
字符型
12
DI06
日期
日期型
8
⑵数据存储
编号
名称
简述
相关的处理
DB1
考勤标准细则
上班时间作息时间请假条例等的规则
P1.0
DB2
定期存储的考勤记录
每天的总考勤记录等月末年末处理
P2.0
D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