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音乐简史修正版
删减版中外音乐史题库
删减版中外音乐史题库中外音乐史试题库一、填空1、1927年,蔡元培与萧友梅一起创办了我国近代第一所独立的专业高等音乐学校是________。
2、文艺复兴时期声乐体裁获得极大发展,其中意大利最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是________;法国著名的世俗音乐体裁是________。
3、.被誉为“交响乐之父”的________创作了许多大型声乐作品,其中最精彩的两部清唱剧是《创世纪》和《四季》。
4、在浪漫主义时期,“无言歌”是由________首创的;交响诗体裁是________首创的。
5、浪漫主义晚期奥地利作曲家马勒创作的一部交响声乐套曲是________,其歌词采用了中国的唐诗。
6、总体序列音乐代表作曲家________被称为“现代音乐之父”。
7、宋人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称_______________,百戏杂剧演出的场所称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是云南省丽江县纳西族的传统音乐,又名丽江古乐。
9、明清时期最重要的音乐理论成就,是朱载堉发明的_________________,即十二平均律。
10、在俄罗斯作曲家兼钢琴家齐尔品“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的比赛中,贺绿汀的____________荣获了一等奖。
11、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_________________开创了说唱性的叙事歌曲体裁,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
12、在古希腊时期,一种源于对酒神的祭祀、显示古希腊人的非凡天赋、具有崇高价值的综合艺术是_________________。
13、“奏鸣曲”一词源于意大利语“Sonare ”,其意为_____________ 。
14、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注重音乐的_____________ 。
15、南宋王灼所撰《碧鸡漫志》是一部研究_____________ 的专著。
16、上海音乐学院创办于_____________ ,它是我国最早的一所体制较完备、规模较大和独立设校的音乐教育机构。
中外音乐交流史
第二编汉时期第二章与东邻、南邻音乐交流的端绪第一节朝鲜歌曲《公无渡河》与箜篌瑟对于玄菟郡的高句(音勾)骊县(金中国新宾之西),《东夷列传》记述该地风俗说:“皆洁净自熹。
暮夜则男女群聚,为倡(唱)乐。
”汉武帝曾经“赐鼓吹伎人”给他们。
所谓鼓吹,是从中原西北地区兴起的一个乐种。
它是以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组成的一种演奏形式,也常有歌唱,因此与民间歌曲的关系甚为密切。
在4世纪的高句丽时期,产生若干重要的古墓壁画,其中已知规模最大最华丽的第三号坟“河坟”(回廊东壁)大行列图,于是1949年6月在安岳(平壤西南,属黄道)出土的。
[图3]是其中“骑马鼓吹乐”的细部,所用乐器自下而上是羽葆鼓、萧(排箫)、角和铙。
从两个图像的比较中,不难体会到汉代鼓吹乐对高句丽的影响。
辰“嫁娶以礼,行者让路”,“俗喜歌舞,饮酒鼓瑟”。
从这一类的记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朝鲜人民的若干音乐歌舞习俗,有些习俗和中原汉族的习俗又是相同或是近似的。
例如所谓“十月祭天”,可能是以十月为岁首的缘故,而以十月为岁首正是代到汉初的制度。
又如辰所喜用的瑟,正是汉族的古老乐器,早在春秋时期业已流行。
根据为数不少的古代朝鲜壁画等可知,卧箜篌在古代朝鲜是相当流行的。
因此我们有理由估计:为《公无渡河》伴奏的乐器应是卧箜篌,该曲的创作时期是在公元前111年消灭南越后,卧箜篌逐渐流传开来的时期,最迟不会越过东汉末。
《公无渡河》又名《箜篌引》,属于汉代的“相和歌”,是以“引”为名的“六引”之一,列在“相和六引”的篇首,由此看来,它很重要,同时大概又会是比较早期的作品。
第五章与东邻、南邻音乐交流的鼎盛辉煌第一节与高句丽、百济、新罗的音乐交流在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高句丽、百济、新罗分别发展了灿烂的古代音乐文化,既有统一的民族特色,又有各自的特点。
在新罗统一的200余年间(668—935),音乐文化的发展得到有利条件的推动。
除歌曲的繁荣外,主要的乐器有玄琴、伽倻琴、琵琶、各种笛、鼓等。
中西音乐史时间轴
中西音乐史时间轴音乐,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最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一、古代音乐史(1)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考古发掘出绘画、雕塑及残存下来的乐谱,被后人视为西方音乐之源。
远古及夏商音乐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1世纪)出现原始音乐形态,乐舞《咸池》、《大夏》,出土最早的乐器贾湖骨笛。
(2)西方古希腊音乐文化(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荷马时期的两部史诗反映了古希腊的音乐文化。
公元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举行,在比赛时常伴有音乐,后来产生了音乐比赛。
周秦音乐(公元前11世纪—公元206年)出土曾侯乙编钟,出现八音、十二律吕、三分损益法。
两汉三国音乐(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80年)《声无哀乐论》(3)西方中世纪时期(1450年前)出现格利高里圣咏两晋南北朝音乐(公元280年—公元589年)古琴《碣石调▪幽兰》隋唐五代音乐(公元589年—公元960年)宫廷音乐达到极盛局面,音乐机构众多,宫廷音乐繁盛。
宋金元音乐(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北宋杂剧,南宋南戏。
(3)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0——1600年)出现尼德兰乐派、威尼斯乐派、罗马乐派巴洛克时期(约为公元1600——1750年)代表人物: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
古典主义时期(约公元1750——1820年)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浪漫主义时期(约为公元1820——1900年)代表人物:舒伯特、肖邦中国:明清音乐(公元1368年—1911年)民歌、民间歌舞、曲艺、戏曲种类大大增加,达到历史上最繁荣时期。
(4)民族主义音乐时期(19世纪中—20世纪)“强力五人集团”民国时期音乐(1911年—1949年)学堂乐歌二、现代音乐时期现代古典音乐(自1900年起至今)两大源流:古斯塔夫·马勒与理察·施特劳斯的后浪漫乐派、和德布西的印象乐派。
中西方音乐史
中西方音乐史1. 六代乐舞:保留在周代宫廷中的六个代表性的乐舞,包括黄帝时代《云门大卷》;尧时代的《咸池》;舜时代的《大韶》;夏代的《大夏》;商代的《大濩》以及周初的《大武》,这六部规模宏大的典礼音乐,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歌颂统治者的文德武功。
2. 雅乐: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分为大雅与小雅。
大雅是大典的乐歌,主要用于天子祭祀、大射、视学及两君相见等重要典礼中。
小雅较接近民歌,根据民歌加工、改编而成。
小雅用于诸侯的大射、典礼及七大夫乡饮酒礼等仪式中。
3. 雅乐:是周代宫廷中音乐的一种,也是大典的乐歌,内容近似大雅,所用场合为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两君相见等重要典礼中。
4. 房中乐:宫廷音乐的一种,起于周代。
大型房中乐用于殿堂,设乐悬、房中乐、用于宴享宾客,亦有用于后宫。
5. 四夷之乐: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其“四夷”则指秦、楚、吴、越以及北方地区。
上述地区的民间音乐被收集在宫廷,称为“四夷之乐”,并设“鞮鞻氏“掌管。
它用于祭祀与宴乐,以炫耀其政教远被。
6. 九歌:周代流行于楚国南部的一种巫风性的大型歌舞曲,在祭典之时所使用的歌舞。
诗人屈原整理,写成了全部歌词,全曲由十一首祭祀歌组成,命名为九歌是言其多的意思。
7. 八音:周代乐器分类,以制作材料为准,分金、石、土、革匏、竹八类。
谓之“八音”各类代表乐器:金类:钟、镈、铃、铎等。
石类:磬等。
土类:埙,缶等。
革类:鼓、搏拊等。
丝类:琴、瑟、筝、筑等。
木类:柷、敔等。
匏类:竽、笙等。
竹类:籥、箫、篪、笛、管等。
8. 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
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9. 三分损益法:在周代正式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其按振动体长度来进行音阶或十二律的相生。
其求五音之法为:先求得一个标准音“黄钟”作为宫音,然后就宫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即得低四度的徵音。
中外音乐简史及名作赏析
中外音乐简史及名作赏析音乐起源于劳动,它是一种有组织、节奏性的声音,音乐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世界各地各个时期都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遗产。
我们今天来共同探讨一下中外古典音乐及民间歌舞。
一、中国古代音乐1、代表人物和作品《周易》; 《尚书》 ;《诗经》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近代音乐(冼星海等);中国现代音乐。
2、主要特点:具有系统性,礼仪性,简朴性,等级性,哲理性,创造性。
二、外国古代音乐三、民间歌舞、说唱音乐与器乐;宗教音乐。
五、佛教与道教音乐;古代乐舞。
六、东西方音乐比较(民族特征,思维特征) 1、乐理学:原始人类在口头上记载音律,并用以演奏或吟唱。
2、历史学:世界音乐史的开端是从古希腊起,最早可以追溯到巴赫。
3、心理学:对后世音乐影响最大的是亚里士多德,而真正把音乐看作一门艺术的则是柏拉图。
4、生理学:耳朵是音乐的“感受器”,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制造的。
5、实践学:乐器的改良、音乐家们的亲身参与、发达的科技手段为音乐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佛教与道教音乐;萨满教音乐。
七、世界三大宗教音乐比较:基督教——弥撒曲、圣咏、赞美诗、神剧。
伊斯兰教——祈祷词、吟诵调、赞颂诗、哀悼调。
中国道教——祭祀、法事音乐。
八、东西方节日庆典活动与世俗音乐的联系;中国节日庆典活动与世俗音乐关系密切,比如春节:拜年、舞狮舞龙、锣鼓队。
九、世界各民族节日庆典活动与世俗音乐关系密切,比如春节:秧歌、高跷、龙灯、烟花爆竹、舞狮舞龙、剪纸、舞蹈、灯谜、茶馆、糖球、放鞭炮、猜灯谜。
十、日本民谣与日本古典音乐,重视传统的和歌、长歌、谣曲。
十一、古代希腊音乐与西方音乐,欧洲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音乐的三次复兴;十二、西方民间歌舞,其中格林卡与格里格是两位杰出的作曲家。
十三、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现代音乐之父——勋伯格;摇滚乐之父——崔健;中国的聂耳、冼星海。
十四、世界三大乐器家族;钢琴家族;管风琴家族;键盘乐器家族。
(完整版)西方音乐史年表
西方音乐史年表
第二节——中世纪音乐
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一)从文艺复兴早期到若斯坎
德国代表作曲家
总结:1、这时期的音乐创作是多元格局下的音乐创作。
2、出现了亨德尔、巴赫等杰出的音乐大师。
3、意大利的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的诞生并推进至欧洲各国,其意义和表现是丰富的。
4、器乐体裁的发展演变,呈现了作曲家风格的多样化。
5、大小调和现代和声体系的形成和确立,主调音乐风格成为主导,数字低音的使用,大大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6、音乐风格呈现出戏剧性,装饰性,即兴性和炫技性的特点,体现了该时期的艺术的热情奔放,豪华夸张的特点和华
丽、辉煌、狂热的气质和激情。
古典主义时期
第七节——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各种音乐思潮
第七节——20 世纪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特征
1、音乐具有反传统因素:旋律无连贯性,节奏无规律性,力度极端变化,结构不明确。
因此在表现音乐中找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性、古典主义音乐的逻辑性、印象主义音乐的色彩美感。
2、与印象主义音乐截然相反,印象主义音乐描绘人对客观外部世界的感受;表现主义音乐放弃对周围世界的描写,强调把内心体验
表现出来,追求内心深处的感觉。
新古典主义音乐。
中外音史——名词解释
中外音乐史——名词解释(一)1、贾湖骨笛1984年至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遗址中的墓葬群,先后出土了20多支骨笛,距今九千多年至七千八百年上下。
分为早、中、晚三个历史时期和三种类型:早期,距今约九千多年至八千六百年上下,出土两支骨笛,一支开有五孔,另一只开有六孔,能奏出四声音阶和完备的五声音阶。
中期,距今八千六百年上下至八千二百年上下,出土十四支骨笛,除两支残损外,其余均为七孔,能奏出六声和七声音阶。
晚期,距今八千二百年上下至七千八百年上下,出土七支骨笛,除四支残损外,其余的三支,两支为七孔,另一支是八孔,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和七声之外的一些变化音。
早期的两支骨笛是迄今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管身最为完整,是这一时期音乐性能和制作水平最高的管乐器。
中期的M282:20、21两支骨笛,是所见历史上最早的雌雄笛,制作工艺精细,试奏音准很好,音色清润。
2、六乐亦称六代乐舞。
即原始氏族社会传为黄帝之乐的《云门》、传为帝尧的《咸池》、传为帝舜之乐的《韶》和奴隶社会禹的《夏》、商汤的《濩》、周武王的《武》。
周代制定礼乐,六代乐舞用于郊庙祭祀。
以《云门》用于祭天、《大咸》用于祭地、《大韶》用于祭四望、《大夏》用于祭山川、《大濩》用于享先妣、《大武》用于享先祖。
3、律吕即十二律中的六律、六吕,律吕也是十二律的又称。
十二律中的单数律位,称作律,又称阳律;十二律中的双数律位,称作吕,又称阴吕。
因双数的六吕位于单数的六律之间,故六吕又称作六间;又因金文(殷、周钟鼎等器物所铸文字)的“同”字写法与后世的“吕”字写法相同,而有了六吕和六同两种写法并存的情况。
六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六吕或六同4、八音中国传统乐器分类法。
西周出现的按八种制作乐器的材质归并众多乐器的分类方法,称之为八音。
金—钟、铙,石—磬,土—埙、缶,革—鼓、鼗,丝—琴、瑟,木—柷、敔,匏—笙、竽,竹—箫、篪。
西方音乐史完整版
晚期的古典主义音乐
总结词
晚期的古典主义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最后一 个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古典主义音乐的逐 渐衰落和浪漫主义的兴起。
详细描述
在晚期的古典主义音乐中,作曲家们开始尝 试突破传统形式的限制,探索更为自由和个 性化的表达方式。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 约翰·施特劳斯、安东·布鲁克纳和理查·瓦格 纳等,他们的作品在音乐史上留下了重要的 印记。
世俗音乐
流浪艺人
中世纪时期的街头艺人,他们表演的世俗音乐对后来的民间 音乐和艺术音乐产生了影响。
法国的香颂和意大利的麦地那
分别代表了法国和意大利的世俗音乐,这些音乐形式在当时 非常流行。
音乐理论
纽姆谱
中世纪早期的记谱法,用横线表示音 的高低,是现代五线谱的前身。
音阶与调式
中世纪的音乐理论家开始对音阶和调 式进行系统化研究,为后来的音乐发 展奠定了基础。
详细描述
法国巴洛克音乐在歌剧、室内乐和键 盘音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吕利 的歌剧《阿尔西斯特》和拉莫的《和 声学》都是法国巴洛克音乐的经典之 作。
英国音乐
总结词
英国巴洛克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而著称,代表作曲家有珀塞尔、普塞尔和塔利斯等。
详细描述
英国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作品包括珀塞尔的歌剧《狄多与埃涅阿斯》和普塞尔的《奥菲欧》等。这些作 品在旋律、和声和戏剧表现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03 古典主义音乐
早期古典主义音乐
总结词
早期古典主义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标志着音乐从巴洛克时期的过度,逐渐走向了更为简洁、 清晰和优雅的风格。
详细描述
早期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包括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和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等。这些作曲 家在创作中强调了旋律的优美和和声的和谐,同时也注重了形式的平衡和结构的清晰。
中西方音乐发展历史对比
• The pre Qin Period • Ming and qing (先秦) • Sui dynasty and
Tang dynasty
• Modern times(近
Ancient time
Ancient time is the oringin of Chinese music. According to records that the ancient music is a combination of music and dance. At that time,music was going to be borned,but didn’t.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usic • Music in ancient Greece and Rome.(古希腊
•
•
• • • • • •
罗马时期的音乐) Music in the middle ages.(中世纪时期的音乐 ) Music in the Renaissance.(文艺复兴时期的音 乐) Baroque music.(巴洛克音乐) Classicism music.(古典主义音乐) Romanticism music.(浪漫主义音乐) Nationalist music.(民族主义音乐) Modern music.(现代音乐) New century music.(新世纪音乐)
The pre Qin Period(先秦) • Chime was the most Mainly are plucked
Sui and Tang Dynasty
representative musical stringed instrument in the pre in instruments(弹拨 period . It came up which had 乐器) completely rewritten the history of music throughout the As an important pre Qin period. Chime bells cultural period in had many kinds of social the history of China, functions in the society at that compared with that time. They were not only of Qin Dynasty,the symbols of social status, but economic level of also sacrifices for peace. Tang Dynasty has been improved unprecedentedly (空前的)
绝版原创整理西方音乐史完整收录
本笔记为最初版本,且仅针对音乐家。
流派、风格、作品几部分还未做好。
时间仓促,尚未校正,也许会有许多错误,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另,此笔记仅针对杨九华《西方音乐史普修教程》,并不适用其他的教程,请对症下药。
中世纪的音乐家们马肖(B+级)1法国新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作品保存最完整的音乐家。
2.经文歌创作,持续音声部器乐,上方两声部人声,用法文歌词,民歌代替圣咏旋律,重视等节奏经文歌;《圣母弥撒》第一次将常规弥撒的五个段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乐章之间有明显对比,出现了四声部;世俗乐曲的创作是他的重点,主张人们应该传达人们的情感体验。
兰迪尼(B级)1.中世纪新艺术时期音乐理论家,精通管风琴的制造,演奏及调律,大部分作品都是叙事歌,创作风格以甜美,抒情见长,不追求复杂的技巧。
2.创作有著名的兰迪尼终止式:si-la-do终止式。
杜费(B+级)1.文艺复兴时期勃艮第乐派的重要作曲家,创作分为世俗和宗教题材。
宗教方面有大量经文歌和弥撒曲,第一次将世俗曲调运用到弥撒曲中,第一次将经文歌的四声部织体运用到弥撒曲中,第一次在定旋律的下方加一个对位的低声部在弥撒曲中运用。
班舒瓦(B级)省略奥克冈(B级)1.文复时期佛兰德斯乐派的第一代作曲家,受勃艮第乐派的影响,弥撒曲庄严宏伟,旋律宽广,音响丰富,模仿复调有较高造诣,创有迷你卡农形式。
代表作为经文歌《感谢上主》。
若斯坎(B级)1.文复时期佛兰德斯乐派第二代作曲家,致力于复调技术的革新。
突出表现在经文歌的创作方面,强调各声部的同等作用,音乐性得到了加强,在表达歌词的意境,情感的表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拉索(A级)1.文复时期佛兰德斯乐派第三代作曲家,精通各种题材,代表作为无伴奏合唱《回声》等。
他是文复时期声乐复调领域的集大成者。
1)初步建立了T-D D-T的和声功能圈。
2)弥撒曲中,定旋律的圣咏旋律被世俗曲调取代。
3)复调写作两种形式,一,对位化写作,模仿原则为主,各声部连绵不断的独立发展,少用终止式,一气呵成,通常为卡农曲。
(完整word版)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一.古代与中世纪音乐(一)古代音乐:西方音乐的源头:古希腊,“爱琴文化”.歌唱、抒情诗、戏剧.1.音乐论述:(1)四音音列:希腊著名音乐理论家—-阿里斯多赛诺斯。
(2)五度相生律(毕达哥拉斯律制):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2.古希腊悲剧:(1)题材:神话、英雄传说、史诗。
(2)形式:合唱、独唱、对话交替出现。
(3)代表人物:“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戏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心理戏剧的鼻祖”欧里庇得斯。
3.乐器:(1)弦乐:里拉琴。
【颂扬阿波罗】(2)管乐器:阿夫洛斯管(竖笛)【敬奉酒神】4.乐谱:歌唱:字母器乐:符号《塞基洛斯歌》最完整的古希腊名作品。
(二)中世纪音乐:1.格里高利圣咏:(1)选编者: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2)适用场合:罗马教会礼拜仪式(3)形式:唱诵的经文。
(4)特征:音乐形式:无伴奏纯人声歌唱,单声部。
歌词:拉丁文. 节拍:无明显节拍特征.旋律:级进为主,跳进少。
情绪:肃穆超脱.2.多声部复调音乐:(1)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奥尔加农。
平行奥尔加农,平行奥尔加农的变体,自由的或反向的奥尔加农,花唱式奥尔加农,华丽奥尔加农。
(2)迪斯康特:(3)经文歌:无伴奏合唱复调音乐。
3.世俗音乐:法国游吟诗人,德国恋诗歌手。
拉丁歌曲,方言歌曲。
二.文艺复兴时期(一)马丁路德的宗教音乐改革:新形式圣咏合唱-—众赞歌。
(二)乐器:1。
波弦乐器:琉特琴、竖琴。
2。
弓弦乐器:维奥尔家族乐器(小提琴前身)3。
管乐器:短号、小号、笛、低音管、双簧管4。
键盘乐器:管风琴、击弦古钢琴、拨弦古钢琴。
三.巴洛克音乐(一)巴洛克:一种艺术风格。
特征:构思宏大、效果辉煌、充满活力、强调情感的表现.(二)蒙特威尔第1.代表作:(1)八册牧歌:《亚利安那的悲歌》《战争与爱情牧歌集》(2)三部歌剧:《奥菲欧》《尤里西斯的返国》《波佩亚的加冕》2.艺术成就:(1)意大利牧歌的奠基人;(2)写作有情感的旋律,拜托宗教舒服的新音乐倡导者;(3)提出“两种常规"思想;(4)《奥菲欧》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歌剧艺术进入成熟发展时期.(三)A.斯卡拉蒂:现代歌剧缔造者。
中西音乐简史
一、中国音乐发展简史远古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公元前2211、音乐发展衍进: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前,已产生鼓、钟、铃、磬等打击乐器。
埙、骨哨等吹奏乐器。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人们已有绝对音高的概念,产生了原始音阶,并突出纯四度、大小三度、大小二度音程。
同一时期产生古琴、排箫等乐器。
大约在公元前七世纪产生了音律计算方法——三分损益法。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系统的美学思想,其中以孔子的儒家音乐思想最具代表性。
2、产生和传入的乐器:埙、骨哨、排箫、篪、编钟、编磬、鼓、瑟等。
3、著名音乐家:伶伦传说为远古时期黄帝的乐宫乐律发明者。
师涓春秋时卫灵公的宫廷乐师。
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精于审音调律。
孔子(前551——前479)将音乐作为教育课程六艺之一,整理了《诗经》,提出一系列儒家音乐思想。
秦青薛谭韩娥战国时著名民间歌唱家。
伯牙战国时代著名民间琴家。
4、著名音乐作品《韵》大型乐舞,产生于舜时。
《大夏》大型歌舞乐,产生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大武》大型乐舞,产生于西周初期。
《诗经》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时的一些优秀歌曲,由孔子收集整理。
《九歌》战国时产生于楚国的民间祭祀歌曲,由屈原收集整理。
《高山》《流水》产生于春秋战国时的古琴曲,传说伯牙善于弹奏这两首乐曲。
5、音乐形式特征乐舞:是歌、诗、舞三者密切结合的形式。
歌曲:曲式结构大致为:单段体分节歌;带副歌的单二段体;AB两段规律或不规则反复的单二段体。
在《楚辞》的一些歌曲中还有联曲体(A+B+C+D如《招魂》)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后5891、音乐发展衍进产生了笛、筝、阮、筚篥、笳、角、锣等乐器,传入了箜篌、琵琶等乐器。
2、产生和传入的乐器3、著名音乐家4、著名音乐作品5、音乐形式特征隋唐五代时期公元前581——9601、音乐发展衍进2、产生和传入的乐器3、著名音乐家4、著名音乐作品5、音乐形式特征宋元时期公元937——13681、音乐发展衍进2、产生和传入的乐器3、著名音乐家4、著名音乐作品5、音乐形式特征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1、音乐发展衍进2、产生和传入的乐器3、著名音乐家4、著名音乐作品5、音乐形式特征近现代时期(截止40年代)1、音乐发展衍进西洋音乐理论、技术、乐器传入中国。
中外音乐简史1
中外音乐 简史
一 . 课程简介:
研究中外音乐及其发展规律: ⒈ 中国音乐史 ⒉ 西方音乐史
二 . 研究目的:
⒈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和理论思维 ⒉了解中外音乐自古至今发展的历史轨迹, 总结艺术发展之规律和提高审美修养。
埙:用陶土制成的吹奏乐器,五音孔,距今 6000年以上。 注:埙的完善过程,也是音阶的完善过程, 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五音孔埙可吹奏五 声音阶,为日后乐律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课序号:2 章节题目:第二章 周秦时期 教学目的:掌握我国周代“六代乐舞”的内容、 用途,了解西周时的礼乐制度实际上就是等 级制度,掌握先秦乐律学的成就;对中国古 代十二律应熟悉。 时间分配:100分钟授课 重点:六代乐舞、西周的礼乐制度 难点:三份损益法、十二律
2.《葛天氏之乐》--原始社会极为著名的 一部乐舞作品。反映了人类进入农业定居阶 段后的愿望和意识,勾画出一幅远古时代人 民的生活背景。其形式是:“三人操牛尾, 投足以歌八阙。”意思就是说:“乐舞由三 个人表演,他们手执牛尾,且歌且舞。” 3.《箫韶》:--又叫《九韶》、《大韶》。 由于该乐舞是以编管乐器“箫”为主要伴奏 乐器,故称之为箫韶。这是一部反映原始社 会最高水平且内容丰富而实于变化的多段体 乐舞。乐舞的高潮为第九段,用“箫韶九成, 凤凰来仪”来形容。春秋战国之后,被改编 并宣扬成为表现先王虞舜时的文德之舞,孔 子赞
三、原始乐器与音阶的形成: 远古夏商时期的乐器主要包括:打击乐器、 吹奏乐器两种。 1.打击乐器: 鼓:原始时期最早的打击乐器,用陶土制成。 现可见实物有:商代制作工艺最为精美的- 双鸟饕餮纹铜鼓。 磬: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商代虎纹大石磬 编磬:有几个磬组成一套编磬。 钟:有陶钟和铜钟两种。
中外音乐史资料大全
中外著名音乐家〔一马思聪<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我平生有两件事深感遗憾,其中之一就是马思聪50多岁离乡背井到国外去。
我很难过。
" ——周恩来马思聪,中国的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
海丰人。
1925年赴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先后就学于南锡音乐学院、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从世界著名小提琴教授帕尼·奥别多菲尔学习小提琴,从毕能蓬教授学习作曲。
1931年他创办了音乐院<任院长>、华南音乐院、中华交响乐团。
1932年他受聘于中央大学音乐系,直至5年后抗战爆发。
1937年秋,应聘为大学文学院的音乐教授、讲授音乐史、乐理和声学等课程。
马思聪应聘国立大学时,中国已进入全面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他以音乐为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谱写了约20首抗战歌曲,开展抗日救亡宣传。
其《自由的号角》传播到全国许多地方。
1930年,他创立了第一个完全由我国器乐家组成的交响乐管弦乐团,他自任指挥。
以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战时的流亡生涯,他挟着小提琴,流浪在中国上,开了不知多少音乐会。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侵占的当天晚上,即10月21日夜,大学在枪林弹雨中迁离,历尽艰难险阻,几易校址,最后迁至省南部一个小县澄江县,于1939年3月1日开始正式上课。
到澄江办学后,由于1938年秋大学成立了师学院,马思聪便成了师学院的音乐教授。
在大学师学院,马思聪教授除了担任教学任务外,还不断谱写抗战歌曲,并经常举行小提琴独奏会。
他演奏时,琴音清澈宏亮,听来音如泉响,韵如钟馨。
欣赏音乐的人,时则振奋兴怀,时则怡静雅逸。
这是师生们难得的精神享受。
马思聪教授不仅经常在校举行小提琴独奏会,而且以社会为课堂,应省音乐会之邀,为广大群众演奏小提琴,宣传抗日救亡。
在澄江办学期间,马思聪教授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社会生活体验的加深,创作技巧的提高与熟练,感到小型的器乐曲与室乐,已经难以抒发心深刻复杂的感受,开始创作交响乐等大型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音乐简史填空题:1.《阳关三叠》又称《阳关曲》、《渭城曲》2.《流水》产生于春秋时期,由古琴乐器演奏。
3、《捉放曹》是谭鑫培的代表曲目。
4.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器乐。
5.远古时期音乐文化的特点歌、舞、乐相互结合。
6.木管乐器组的组成乐器有长笛、短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和英国管。
7.室内乐的主要形式弦乐重奏钢琴重奏管乐重奏8.《广陵散》是由古琴乐器演奏,另一个名字叫《广陵止息》9.威尼斯乐派代表人物阿·加布里埃尔格·加布里埃尔10.我国最早的著名音乐史学及演唱理论的重要文献燕南芝庵《唱论》朱长文《琴史》蔡元定“十八律”11.按照传统分类习惯,民族器乐分为吹、打、弹、拉4类。
12.马思聪创作的《绥远组曲》(内蒙组曲)的三个乐章是《史诗》《思乡曲》《塞外舞曲》13.《喜相逢》是一首笛子独奏曲。
14.《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是爱尔兰民歌。
15.周代的宫廷音乐分类“六代之乐”“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选择题:1.《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的名称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2.新中国诞生的第一部芭蕾舞剧1959年《鱼美人》3.《你呀你呀》是叙利亚民歌。
4.《渔舟唱晚》由古筝演奏。
5.《长城随想》是著名的二胡协奏曲。
6.《大浪淘沙》是由琵琶演奏。
7.海顿的作品清唱剧《创世纪》交响曲《惊愕》《告别》8.《塞尔维亚理发师》作曲家是罗西尼9.广东音乐作品的代表作《旱天雷》《雨打芭蕉》《步步高》双声恨》10.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又称为《天方夜谭》11.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12.贝多芬创作的第三交响曲又称为英雄交响曲13.《金蛇狂舞》的作曲家是聂耳14.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乐派重要作曲家杜费(1400~1474)纽斯堪(1450~1521)拉索(1532~1594)15.仲夏夜之梦序曲的体裁奏鸣曲式16.我国音乐史上第一所高等音乐学院是国立音乐院(今上海音乐学院)17.华彦钧的代表作《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18.聂耳的代表作《大路歌》《码头工人歌》《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19.黑人灵歌的代表作《马车从天上下来》《没有人知道我的痛苦》《挑水的孩子》20.《今天是你的生日》的作曲家是谷建芬21.革命样板戏的代表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22.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作曲家是海顿23.张千一的代表作交响音画《北方森林》《A大调弦乐四重奏》歌曲《青藏高原》24.《鳟鱼五重奏》作家是舒伯特25.我国具有国剧之称的是京剧26.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抒情歌剧《伤逝》27.亨德尔代表作《弥赛亚》《犹太·马加比》28.爵士乐的三大元素“摇摆”“即兴伴奏”“独特的声音”29.舒伯特的代表作《未完成交响曲》《“鳟鱼”五重奏》歌曲《魔王》《野玫瑰》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30.威尔第的代表作《茶花女》《奥赛罗》《假面舞会》《游吟诗人》《弄臣》《阿依达》《唐·卡洛斯》《法尔斯塔夫》名词解释1.说唱音乐又叫曲艺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体裁的一种,具有以叙述性为主,兼有抒情性,并有与语言密切结合的有说有唱的音乐特征。
说唱音乐包括唱腔和器乐两部分。
唱腔的结构基本上分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类型。
说唱音乐曲调多种多样,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2.苏州弹词苏州弹词历史悠久,盛行至今约有四百余年,流行于江浙沪等地区。
演出形式灵活简便,较少收舞台、布景、道具、人数等条件的限制。
伴奏乐器以琵琶、三弦为主。
用苏州方言演唱,因而得名。
表演者有说有唱。
演出时可以一人自弹自唱,也可以由两人或若干人同台说唱。
一个演员在台上演出称“单档”,二人同台演出称“双档”多人同台演出称小组唱。
苏州弹词在题材上为散文和韵文的结合,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
唱词结构以七字为主,唱腔丰富多彩,流派纷呈。
基本唱腔是上、下句变化反复结构。
柔软的吴语,优美的音乐,使苏州弹词深受国内外听众的喜爱,被誉为“江南明珠”。
3.《长征组歌》作于1965年,歌词是参加过长征的肖华将军作为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的一步长诗。
作曲家择其10首谱成组歌。
歌曲把各地区的民间音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音调和谐地融为一体,生动的描绘了伟大长征的壮阔图景,展示了十个不同的战斗场面,塑造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
是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气势磅礴的大型声乐套曲。
十首歌曲分别是:一《告别》二《突破封锁线》三《遵义会议放光彩》四《四渡赤水出奇兵》五《飞跃大渡河》六《过雪山草地》七《到吴起镇》八《祝捷》九《报喜》十《大会师》4.欧洲音乐欧洲民族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形式有,除了有苏格兰的风笛音乐、爱尔兰的竖琴音乐、西班牙的弗拉门戈歌舞、葡萄牙的“法朵”悲歌、罗马尼亚的排箫音乐、还有北欧的小提琴音乐,瑞士、奥地利、德国南部的真假声交替的约德儿唱法,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小号角,俄罗斯、保加利亚的无伴奏多声部歌曲等。
欧洲音乐的风格个审美特征是追求富于动力性的复音音乐美。
5.阿拉伯音乐通常指西亚和北非阿拉伯国家的音乐,它风格独特,有色彩多样的微分音与固定的节奏型。
阿拉伯音乐在形成过程中,古埃及,古波斯和古希腊文化,都曾给它以巨大的影响。
阿拉伯音乐文化对印度北部和中国西部的音乐产生重要影响。
6.拉丁美洲音乐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16世纪以前,拉丁美洲大陆生活着印第安部落。
他们曾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化、阿兹台克文化和印加文化。
16世纪以来,由于欧洲文化的渗入以及黑人带来的非洲文化,使拉丁美洲的音乐呈现了三种音乐文化(印第安、欧洲、非洲)混合的显著特点。
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民族音乐的主要形式,探戈、桑巴、伦巴、哈巴涅拉舞曲风靡全球。
7.清唱剧缘自意大利文Oratorio,由拉丁文Oro(说话)一次演变而来。
是一种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用管弦乐队伴奏的大型声乐套曲。
起源于16~17世纪之交。
最初以《圣经》故事为体裁,之后体裁大多脱离宗教范围。
17世纪三四十年代,成为音乐会中的大型声乐作品,其中合唱居于重要位置。
如亨德尔《弥赛亚》。
8.协奏曲是一种独奏乐器和交响乐队协同演出的大型器乐作品。
愿意为“竟奏曲”,这种音乐体裁出现于17世纪的意大利。
通常采用三个乐章的套曲形式;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快板,突出戏剧性;第二乐章三段体,慢板,突出抒情性;第三乐章回旋曲式急板,突出欢庆的情绪。
协奏曲对独奏者的演奏技巧和艺术修养要求很高。
协奏曲根据独奏乐器的件数与篇幅还可分为大协奏曲与小协奏曲。
巴赫,巴洛克音乐时期著名代表人物,德国最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
其创作乐曲风格典雅,气氛庄严,旋律抒情,对德国音乐文化与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有:《平均律钢琴集》《创意曲》《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及协奏曲多部。
9.交响曲交响曲是一种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套曲作品。
音乐结构庞大、复杂、完整,用奏鸣曲套曲形式写成,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通常包括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快板;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或奏鸣曲式,慢板;第三乐章:三部曲式,通常带用对比性的“三声部中部”的小步舞曲或诙谐曲形式,快板;第四乐章:回旋曲式会奏鸣曲式,急板。
交响曲也可以在第一乐章前加引子,第四乐章后附尾声。
10.歌剧歌剧是一种综合性的戏剧形式,它包括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要素,是以歌唱为主的舞台艺术。
歌剧分为正歌剧、喜歌剧、小歌剧、音乐剧等。
歌剧的音乐包括声乐与器乐两部分。
声乐部分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等形式组成,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途径;器乐部分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它对渲染戏剧气氛及场次间的连接具有重要作用。
西洋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意大利。
11.民族乐派民族乐派的音乐,首先追求的是民族的内容。
作品大多以反映本国历史、风俗生活为主。
以本国文学作品为题材,激发民族的自豪感与爱国精神,塑造民族性格。
其次是追求民族的形式,用本民族民间音乐常见的体裁与音乐语言,或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而成,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
民族乐派的艺术家门为我们留下了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作曲技法与独特风格的民族音乐素材融合在一起的数量众多的精品,极大地丰富了世界音乐宝库。
12.打击乐器组打击乐器又叫敲击乐器。
敲击、摩擦乐器而使其发声。
可分为两类: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有:定音鼓、钟琴、木琴、排钟、钢片琴等;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有大鼓、小军鼓、钹、铃鼓、三角铁、响板等。
前者用五线谱记谱,后者用一线记谱。
13.狂想曲狂想曲(Rhapsodia 意)是起源于19世纪初,带有幻想性质的器乐曲。
多为钢独奏曲,技术复杂艰深。
以民间叙事诗等为题材,以民歌和民间曲调为创作素材,形式不拘。
狂想曲大多由慢速的歌曲和快速的民间舞曲相结合,通过主题发展和变奏手法达到高潮。
14.进行曲进行曲(march)是用整齐的行进步伐节奏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
其特点为:节奏鲜明,结构方整,附点节奏多,四二或四四节拍。
乐队中普遍加入打击乐器。
进行曲最初用于16世纪的战争中,在士兵行进时演奏,用于鼓舞士气,壮大军威。
17世纪后,用途扩展,出现在歌剧、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中。
进行曲的曲式结构多为三段体。
15.世界民族音乐广义的说,世界民族音乐就是全世界各民族音乐的音乐,是在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
狭义的说,世界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民族音乐文化(东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阿拉伯(西亚与北非)音乐文化区、非洲音乐文化区、欧洲音乐文化区、北美音乐文化区、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大洋洲音乐文化区)16.室内乐源自意大利Camera(房间、客厅),即重奏曲。
室内乐原指在欧洲贵族宫廷或室内演奏(演唱)的世俗音乐,以区别于宗教音乐、歌剧音乐以及音乐会的音乐。
室内乐演奏的重奏曲有严格的要求:每一个声部只能用一件乐器演奏。
现代室内乐的含义已由过去专指重奏曲发展为包括独唱、独奏、重奏及小型管弦乐合奏在内的形式。
室内乐的主要形式有:弦乐重奏、钢琴重奏、管乐重奏等。
17.组曲组曲(suite)是器乐套曲体裁之一,由各具相对独立的若干乐曲或乐章组成,可分为古典组曲与现代组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