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06-2020年)

合集下载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一)上轮规划主要指标落实情况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上轮规划确定到201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目标为120601.14公顷,根据2005年土地调查结果,全市实有耕地面积121974.89公顷,比规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多1373.75公顷。上轮规划所确定的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107941公顷,到2005年末,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07941公顷,完成了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诸城市地处沂沭断裂带东侧,以山相家(胶州市)—郝戈庄断裂为界,横跨胶南隆起和胶莱盆地两个次一级构造单元。地形属胶莱冲积平原南部的潍河平原,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部为起伏较大的低山丘陵,有干谷状盆地。市境中部向北,系一大片波状平原,边缘有低山缓丘分布。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四季分明。境内因地形不同,各地域的气候亦有差异,南部低山丘陵为温凉湿润区,中部为温和湿润区,西北部为温暖半干旱区。诸城市的主要土壤类型是棕壤,占土地总面积的56.55%,分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3个亚类。境内河流众多,以潍河为最大,自成一系,汇集境内35条支流,组成叶脉状水系,纵贯市境中部;其他较大的河流有渠河、百尺河、扶淇河、涓河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现已发现明矾石、沸石岩、钾长石、陶瓷土、瓷石、石榴子石、膨润土、重晶石、页岩、凝灰岩、河砂、粘土、金红石、透辉石、云母、建筑石材等16种矿产。
诸城市总面积2151.36平方公里,管辖密州、龙都和舜王三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相州、百尺河、昌城、石桥子、辛兴、贾悦、皇华、林家村和枳沟九个镇及桃林乡。2005年,总人口1065157人,其中,农业人口702956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6.00%;非农业人口362201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4.00%。2005年,全市完成国民生产总值207.52亿元,同比增长20.9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7.69亿元,同比增长5.2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29.03亿元,同比增长26.1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0.80亿元,同比增长19.9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9482.41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工业立市”战略的推动下,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2004年的14.8:59.5:25.7调整为13.3:62.2:24.5。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沂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2022)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沂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2022)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沂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2022)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沂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6.10•【字号】临政字〔2022〕56号•【施行日期】2022.06.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沂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临政字〔2022〕56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临沂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已经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临沂市人民政府2022年6月10日临沂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为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根据《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农业农村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增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62.26亿元,比2015年增长2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8元,增长47.0%,年均增长率连续16年高于城镇居民增幅。

“十三五”期间,全市1275个贫困村摘帽,累计减贫4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4.85%到2018年底基本“归零”,如期全面完成脱贫任务。

(二)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良种良法等配套技术推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48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465万亩,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965.96万亩,总产416.48万吨。

农机研发创新和政策争取力度不断加大,农机装备研发及科技推广工作不断加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9%。

规划实施评估技术指南2013.4.23

规划实施评估技术指南2013.4.23

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技术指南(修订版)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二〇一三年四月目录前言 (1)1总则 (1)1.1评估目的 (1)1.2评估对象 (1)1.3评估原则 (1)1.4评估依据 (2)1.5评估任务 (3)1.6工作内容与技术方法 (5)1.7评估资质与人员要求 (8)2准备工作 (9)2.1组织准备 (9)2.2人员准备 (9)2.3技术准备 (9)3资料调查与收集 (10)3.1资料调查与收集方法 (10)3.2资料调查与收集内容 (10)4土地规划执行情况评估 (11)4.1土地规划执行评估流程 (11)4.2土地规划执行评估内容 (12)4.3市、县执行评估的范围要求 (22)4.4执行评估小结及分析 (22)5土地规划与未来发展适应性评估 (28)5.1土地规划与未来发展适应性评估流程 (28)5.2土地规划与未来发展适应性评估内容 (29)5.3市、县适应性评估的范围要求 (33)5.4适应性评估小结及分析 (34)6土地规划评估结论及建议 (35)6.1土地规划实施评估结论 (35)6.2土地规划实施评估建议 (38)7成果要求 (39)7.1土地规划评估报告 (39)7.2土地规划评估附件 (40)7.3其他成果要求 (40)附表一土地规划实施评估主要资料收集清单表 (41)附表二评估体系指标解释 (42)附表三规划执行评估指标标准化表 (47)附表四土地规划实施评估调查表 (59)附表五土地规划实施情况表 (61)附图 (82)前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目标,依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和适时修改试点工作指南(试用)》,为从评估内容、技术、方法和成果编制上指导、规范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土地规划”)的实施评估工作,提高实施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推进实施评估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湖头乡中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湖头乡中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湖头乡中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功能区,一条河流穿过该市区(图中没有画出河流,需根据等高线判断大致流向)。

19. 若在该河开发漂流旅游项目,那么漂流的出发地应设在A. a区B. d区C. e区D. g区20. 若该市包含下列功能区且布局合理,则g区最有可能的是A. 住宅区B. 文化区C. 工业区D. 中央商务区参考答案:19. A 20. C19.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可知河流应是自西南流向东北,若在该河开发漂流旅游项目,那么漂流的出发地应设在河流的上游地区,即为a区。

20.若该市包含下列功能区且布局合理,位于河流下游地区的g区最有可能的是工业区。

2. 联合国规定的“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A. 6月5日B. 7月1日C. 9月23日D. 12月22日参考答案:A联合国规定的“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月5日,A对。

其它日期不是,B、C、D错。

点睛: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

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3. 自然环境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 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善参考答案:A4. 自全国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两年来,从政策效果看,远低于预期,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2016年启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平度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平度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平度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平度市人民政府二○○九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3)第一节平度市概况 (3)第二节现行规划实施评价 (4)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 (6)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8)第二章规划目标 (11)第一节指导原则 (11)第二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2)第三节规划目标 (12)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15)第一节调整优化原则 (15)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5)第三节土地利用总体布局 (17)第四章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20)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20)第二节基本农田安排 (21)第三节基本农田保护区管制管制规则 (24)第五章建设用地调控 (25)第一节城镇村用地安排 (25)第二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及管制措施 (27)第三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29)第四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31)第五节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措施 (34)第六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5)第一节土地生态建设目标 (35)第二节生态建设用地安排及措施 (35)第三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37)第七章土地整治 (41)第一节土地整治目标 (41)第二节土地整治分区 (41)第三节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 (42)第四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43)第五节农村居民点整治挖潜 (43)第八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45)第一节土地利用用途分区 (45)第二节土地用途区管制规则 (48)第九章镇(街道)级土地利用控制 (53)第一节镇(街道)级土地利用方向 (53)第二节主要调控指标和要求 (55)第十章规划实施措施 (56)第一节规划实施的行政措施 (56)第二节规划实施的经济措施 (56)第三节规划实施的技术措施 (57)附表: (58)前言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协调和合理安排各区域、各行业及各类用地,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加强土地利用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指导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下级规划)编制,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青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上级规划)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结合平度市实际,制定《平度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

关于沂南循环经济产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的

关于沂南循环经济产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的

关于沂南循环经济产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沂南县大庄镇人民政府:你单位《沂南循环经济产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报告收悉。

经研究,提出审查意见如下:一、关于园区基本情况沂南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沂南县大庄镇,距离沂南县城(南偏东)约10.5公里,2012年3月6日经沂南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沂政字〔2012〕9号)。

2014年9月22日临沂市环保局以临环发〔2014〕128号文对《沂南循环经济产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出具了审查意见,由于产业园功能定位调整,2016年6月沂南县大庄镇人民政府对沂南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进行了修编。

(一)位置与规划范围。

根据沂南县人民政府沂政字〔2012〕9号文,该园区东至南左泉村,西至宏发路、双丰路、东红公路,南至良沂路,北至工业大道,总规划面积5.54平方公里。

(二)产业定位与总体布局。

由以机械加工及装备制造、电池制造产业为主,金属制品制造、玻璃制品制造产业为辅调整为以机械加工及装备制造、纺织业为主,金属制品制造、电子制造、物流仓储为辅的综合产业基地。

规划园区未规划居住区,园区内村庄如余粮庄村、河阳村均2016年前整合搬迁至河阳社区;园区周边村庄也搬迁整合至相应规划的社区,园区内及周边村庄搬迁整合完成后,距纺织产业区最近敏感点为园区南侧杨家坡社区,相对距离约为1000m。

具体项目入园时须根据当地近五年平均风速以及合理的布局,进一步调整卫生防护距离范围,以满足相关要求。

(三)规划时段。

规划时段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规划2016~2020年,远期规划为2021~2030年;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预测基准年为2030年。

(四)环境可行性。

该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较规范,内容较全面,依据较充分,报告书评价因子、标准、范围适当,现状评价和预测方法合理,提出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可行,评价结论总体可信。

沂南县规划局出具了《关于沂南县大庄镇总体规划正在修编调整的证明》(沂村规证字﹝2016﹞005号),在完成规划调整、满足土地性质的前提下,在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相应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以及本审查意见以后,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园区建设总体可行。

藤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藤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藤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2015年调整)藤县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1.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调整 (2)1.1耕地保护目标 (2)1.2建设用地保障目标 (3)1.3县城建设用地规模调控目标 (3)1.4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目标 (4)2.土地利用布局优化调整 (4)2.1耕地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4)2.2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调整 (5)2.3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6)2.4生态保护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11)2.5土地整治布局优化调整 (11)3.对下级规划的引导和调控 (12)4.县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优化调整 (13)4.1允许建设区 (13)4.2有条件建设区 (14)4.3限制建设区 (14)4.4禁止建设区 (14)5.保障措施 (15)附录 (16)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西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4〕94号)、《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全面划定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1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6〕39号)以及2016年11月30日印发的《梧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报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对2015年批复实施的《藤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2015年调整)(以下简称2015年批复《规划》)进行完善,形成《藤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2015年调整)(以下简称本《方案》),本《方案》为2016年修订,所采用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年度变更数据,其他数据为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

浅谈临沂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

浅谈临沂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

浅谈临沂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发布时间:2022-09-25T05:05:39.871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0期第5月作者:郭兴雷高善朴曹玮[导读] 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镇用地结构不断优化,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升。

郭兴雷高善朴曹玮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临沂 276000摘要: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镇用地结构不断优化,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升。

但由于历史的、规划的、发展理念的原因,城镇外延式扩张和土地的低效利用状况同时存在,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应当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关键词:城镇化;低效;再开发自然资源部和山东省大力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临沂市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将其作为拓展建设用地空间,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应当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一、城镇低效用再开发有关政策背景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镇用地结构不断优化,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升。

但由于历史的、规划的、发展理念的原因,城镇外延式扩张和土地的低效利用状况同时存在。

2016年11月,国土资源部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列为2016年国土资源部重点改革任务之一,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

2020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开发范围、开发模式、配套政策等内容。

2021年7月,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出台《关于规范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实施管理的通知》,建立了再开发项目管理、实施、监督等制度。

2021年10月,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出台《关于做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奖励新增计划指标有关工作的通知》,将奖励范围、奖励标准等充分明确,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导向作用。

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概念及范围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是指经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已确定为建设用地中的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建筑危旧的城镇存量建设用地,通过原国有土地使用权人、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市场主体、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改造提升,促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提质增效,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梁平区及双桂街道等33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梁平区及双桂街道等33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梁平区及双桂街道等33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梁平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十一月梁平区及双桂街道等33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编制单位:重庆纵横土地勘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周文刚技术负责人:王祥编制人:荣利娟蔺锂侯俊国单位负责人:吴冬梅提交单位:重庆纵横土地勘测有限公司提交时间:2017年11月目录摘要 (1)一、总则 (5)(一)规划调整的必要性 (5)(二)规划调整原则 (7)(三)规划调整依据 (8)(四)规划调整的范围和期限 (9)二、规划调整的总体思路 (9)三、规划目标调整 (10)四、“三线”划定情况及村规指标情况 (12)(一)“三线”划定思路 (12)(二)永久基本农田 (12)(三)生态保护红线 (13)(四)城镇开发边界 (13)五、村规划指标情况 (13)六、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15)(一)耕地布局调整 (15)(二)基本农田布局 (15)(三)建设用地布局调整 (16)(四)建设用地管制区调整 (18)七、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0)八、新增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 (22)九、规划修改方案的影响评价 (22)十、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3)(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措施,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23)(二)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合理引导用地方向 (24)(三)加强公众参与,强化规划引导和管控作用 (24)(四)完善节约集约举措,提升节约集约水平 (25)(五)强化规划修改方案实施效力,保障方案顺利实施 (25)(六)建立目标考核体系,适时监督规划实施 (25)十一、附表 (27)附表1 梁平区规划调整完善前后主要规划指标情况表 (28)附表2 梁平区规划调整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分析表 (29)附表3 梁平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调整表 (30)附表4 梁平区耕地调整情况表 (32)附表5 梁平区建设用地调整情况表 (34)附表6 梁平区新增重点建设项目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临沂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精选文档】

临沂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精选文档】

临沂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二十一世纪初是建设一个经济强大、社会进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沂蒙的重要时期,矿产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业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行产业.为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和“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总方针,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确保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物质保障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办法》、《山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编制《临沂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是临沂市人民政府根据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本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做的总体安排,是指导全市矿产资源管理的政策性和指导性文件,也是制定我市矿产资源各类专项规划及各县、区矿产资源规划的依据.《规划》规划基准年为2000年,规划期为2001年至2005年,展望到2010年.《规划》适用于临沂市所辖行政区域内。

一、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形势(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东邻日照市,南接江苏省,西与枣庄、济宁两市毗邻,北与泰安、淄博、淮坊三市接壤。

辖兰山、罗庄、河东三区和平邑、郯城、沂水、蒙阴、莒南、费县、临沭、苍山、沂南九县,国土面积17814.1平方公里,人口1001.3万.临沂境内平原辽阔、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商贸发达。

由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民用航空构架成的立体交通网络通往全国各地.临沂地处淮海经济协作区,东有出海口,西有广大内陆,北为环渤海经济区,南有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连接山东与江苏两个经济大省的枢纽,区位条件优越。

农村宅基地闲置成因及其盘活利用模式探讨

农村宅基地闲置成因及其盘活利用模式探讨

农村宅基地闲置成因及其盘活利用模式探讨摘要:基于青驼镇农村宅基地资源调查,获得该镇农村宅基地资源闲置成因,讨论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模式和面临的问题。

研究表明:该镇农户户均宅基地拥有量超过“一户一宅”和200m2的标准;近19.7%房屋、5.6%宅基地闲置,且闲置宅基地在村内交叉分布;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模式多元化,支持依托闲置住宅发展乡村产业项目和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房屋买卖盘活的新模型。

关键词:闲置宅基地;闲置住宅;盘活;有偿退出0引言随着农村人口和城镇化建设用地需求的增加,农村宅基地日趋紧张[1]。

然而,由于城镇化发展、年轻人外出务工、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2-3],导致大量的农村宅基地闲置,不仅降低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如何解决超标、闲置或有意愿流转的农村宅基地成为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棘手问题[4-5]。

为掌握农村宅基地资源分配状况,本文基于青驼镇宅基地资源调查结果,探索统筹解决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可行路径,进而讨论闲置住宅和宅基地盘活利用新模式及盘活闲置宅基地存在面临的问题,以期为农村闲置房屋、宅基地的流转再利用提供参考。

1青驼镇农村宅基地资源闲置成因青驼镇共辖行政村31个,自然村80个。

2022年,镇域户籍人口7.21万人,常住人口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7万人。

全域国土空间138.73平方公里,农林用地、建设用地、自留保护地面积和占比如图1所示,可见全域领土大量国土被用作建设用地。

1.1农户户均宅基地拥有量超过“一户一宅”农户拥有宅基地处数需符合“一户一宅”的规定,而调查发现:全镇23132户,经调查统计共有宅基30356处,已确权发证21873处,户均拥有宅基地为1.31处,超出“一户一宅”0.31处。

分管理区中,最多的宅基地拥有量人均1.45处,最少的宅基地拥有量人均1.21处;分自然村看最高的宅基地拥有量人均2.09处,最少的宅基地拥有量人均0.87处,79个自然村均存在一户多宅的现象。

土地整备的可能性分析

土地整备的可能性分析

土地整备的可能性分析摘要:本课题以潼南区为例,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潼南区不同类型的农用地进行了分类、分划,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潼南区可作为农用地的分析,并指出了该地区农用地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要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充分发挥其与现代农业的联动作用,以根本上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户增加收入。

关键词: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合;潜力分析。

1.前言潼南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国家农业科技园”,是我市市民群众的“菜篮子”,在这一特殊时期,该如何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的可行性,重点是什么,怎样才能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综合效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此基础上,结合潼南区的土地特征与使用状况,运用多因素的综合评价方法,从自然、经济、人类三个方面,对潼南区的土地整理潜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计算,并结合多因素的方法,对该地区的土地整理潜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计算,并对其进行了科学的评估,尤其是在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在该地区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对于破解城镇建设用地的瓶颈,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2.研究区域概况2.1潼南区自然条件2.1.1地理位置潼南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是重庆主要城市之一,与铜梁县相隔35公里,与遂宁相隔40公里,总面积1583平方公里。

它不仅是重庆—成都经济走廊上的纽带,而且也是重庆—成都一体化的桥头堡。

2.1.2地形地貌潼南区地处川中丘陵地带,地形以中丘为主体,地形呈东北部、西南部、中部略有起伏。

2.1.3气候特征潼南区位于内陆复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潮湿,降水稀少,气候温和。

从区域分布来看,该区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是深丘区,丘陵区和沟谷区。

2.1.4土壤和水文潼南区土壤有5种类型,即:水稻土,紫色土,潮土,黄壤,红土,红壤,5种类型。

该区水资源十分丰富,琼、渝两条河流贯穿全境,流域总长190余公里,大大小小河流136条,以分支形式横贯全境;另有75个大小水库。

TD/T_1020-2008 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TD/T_1020-2008  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 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5791-1993 1:5000,1:10000 地形图图式 GB/T 7929-1995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 GB/T 10609.1-1989 技术制图标题栏 GB/T 13361-1992 技术制图通用术语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 厅发[2009]51 号)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制图规范
国土资源部
目录
前 言 .............................................................................................................................................. I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总则.............................................................................................................................................1 4 一般规定.....................................................................................................................................3 5 土地利用现状图.........................................................................................................................6 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 7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8 8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8 9 土地整治规划图.........................................................................................................................9 10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10 11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10 12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1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土地用途规划分类及含义 ...................................................................13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表达的规划要素及含义 ...................................15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采用土地用途区为主要表达要素的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表达的 规划要素及含义 ............................................................................................................................. 16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土地用途规划分类要素表达图式 .......................................................17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20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要素表达图式....................................................22 附录 G(规范性附录)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要素表达图式 ...................................................22 附录 H(规范性附录) 土地整治规划图要素表达图式 ...........................................................23 附表 I(规范性附录)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要素表达图式.............................................24 附录 J(规范性附录)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25 附录 K(规范性附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 ...................................30 附录 L(规范性附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31 附录 M(规范性附录) 图幅配置示意图 ..................................................................................32 附录 N(资料性附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 ...........................................34

成都金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成都金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成都市金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金堂县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八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调整的原因和必要性 (2)一、调整的原因 (2)二、调整的必要性 (2)三、调整的依据 (4)四、调整的原则 (5)第二章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 (7)一、规划基数转换 (7)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10)三、土地利用的特点 (11)四、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1)第三章规划目标调整情况 (13)一、耕地保有量调整 (13)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调整 (13)三、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13)四、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13)五、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14)六、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14)七、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 (14)八、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指标 (14)九、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 (14)十、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15)十一、园地面积调整 (15)十二、林地面积调整 (15)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6)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原则 (16)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总体布局 (17)三、各类用地调整的方向及数量 (18)第五章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21)一、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原则 (21)二、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情况 (22)第六章三线划定 (25)一、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25)二、生态保护红线 (26)三、城镇开发边界线 (27)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 (29)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29)二、一般农地区 (30)三、林业用地区 (30)四、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31)五、独立工矿用地区 (32)六、风景旅游用地区 (32)七、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33)八、其他用地区 (33)第八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4)一、允许建设区 (34)二、有条件建设区 (35)三、限制建设区 (36)四、禁止建设区 (36)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37)一、空间布局 (37)二、用地安排 (37)三、空间管制 (37)第十章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 (39)一、产业园区发展用地规划 (39)二、交通用地 (39)三、水利项目 (40)四、环保项目 (40)五、能源项目 (40)六、旅游项目 (40)七、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 (40)第十一章土地综合整治安排 (41)一、土地整治的原则 (41)二、农用地整理规划 (41)三、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 (41)四、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42)第十二章规划调整完善环境影响评价 (43)一、规划调整完善环境目标评价 (43)二、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43)三、主要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44)第十三章规划调整完善部门及专家意见采纳情况 (46)附表 (48)附表一金堂县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49)附表二金堂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0)附表三金堂县各乡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51)附表四金堂县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 (52)附表五金堂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 (53)附表六金堂县各乡镇规划控制指标表 (61)前言近年来,国家先后提出了“五位一体”协同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构建成渝城市群等新的战略和部署。

洛碛镇规划

洛碛镇规划

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总体规划2008—2020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总则与概况 (1)一、前言 (1)二、现状概况与分析 (1)三、相关规划解读与评价 (3)四、规划依据 (5)五、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目标 (5)六、发展条件略析 (6)七、规划期限 (8)八、规划范围 (8)第二部分镇域规划 (8)一、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8)二、村镇体系规划 (9)三、产业布局规划 (11)四、镇域建设用地规划 (12)五、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13)六、镇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4)七、镇域公共设施规划 (14)八、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16)九、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 (17)十、镇域防灾减灾规划 (17)十一、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8)第三部分镇区建设规划 (19)一、城镇规划区、性质与规模 (19)二、镇区总体布局 (19)三、镇区土地利用规划 (19)四、土地使用控制 (20)五、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21)六、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2)七、“四线控制”规划 (25)八、绿地系统规划 (26)九、环境保护规划 (27)十、景观风貌规划 (27)十一、防灾减灾规划 (29)十二、近期建设规划 (30)第四部分规划管理措施 (30)一、规划管理措施 (30)第一部分总则与概况一、前言(一)行政辖区调整2007年原洛碛镇与原张关镇的三个村(水溶洞、老君山、大天池)合并,组成新的洛碛镇,占地面积95.34平方公里.(二)“两江新区"的设立两江新区将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综合交通枢纽,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区和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在此背景下,作为近邻“两江新区"的洛碛镇如何寻找发展契机,调配产业结构,急需规划事业为其做好各项部署。

(三)重庆市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的成立国家将重庆确定为全国城乡统筹实验区,国务院(2009)3号文件《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赋予重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结合洛碛整体开发良好契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乡协调发展是城镇建设的必然趋势.城乡统筹将全面带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平度市南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平度市南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章总则第一节规划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促进土地利用向节约集约方向转变,科学指导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

第二节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二)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三)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四)《南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五)《平度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六)《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七)相关专项规划和相关行业发展规划。

第三节规划任务根据南村镇社会、自然、经济条件和平度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上级规划”)的要求,综合研究和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统筹安排田、水、路、林、村各类用地,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协调安排村镇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及其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划定土地用途区,科学安排土地整治,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第四节规划的范围和期限范围为南村镇行政辖区全部土地,总面积109.50平方公里。

以2005年为规划基期,规划期限为2006年至2020年;以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以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一节南村镇概况一、自然概况南村镇地处平度市东南34公里处,中心点位于东经120°01′、北纬36°30′,东西横距12.5公里,南北纵距13公里,面积为109.50平方公里。

南村镇地势较为平缓,大部为平原,也有浅平洼地,东部为临河高地,西北部为小弧丘地域,西南部为平洼地域。

境内主要有大沽河、落药河、助水河、东新河、西新河等。

土壤主要是砂姜土类和潮土亚类。

二、经济社会概况南村镇辖52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委员会,总人口61697人。

宁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宁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宁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宁阳县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九月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2)第一节县域概况 (2)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4)第三节土地利用状况 (5)第四节发展机遇与挑战 (8)第二章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0)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10)第二节规划原则 (11)第三节规划目标 (11)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17)第一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7)第二节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18)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22)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 (22)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23)第五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25)第一节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25)第二节协调发展城乡建设用地 (26)第三节保障基础设施用地 (28)第四节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9)第六章土地综合整治 (32)第一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32)第二节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 (36)第七章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39)第一节土地生态建设 (39)第二节土地环境保护 (40)第三节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40)第八章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 (43)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 (43)第二节一般农地区 (44)第三节林业用地区 (45)第四节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45)第五节独立工矿区 (46)第六节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 (47)第七节风景旅游用地区 (47)第九章乡(镇)级土地利用调控 (49)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2)附表 (57)前言为加强土地利用宏观调控,统筹全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全面落实县委提出的“双带动”战略和“招商引资重中之首,工业经济重中之重,项目建设重中之要,壮大财源重中之本”的总体要求,合理安排各业各类用地,打造西部城市经济增长极和东部工业经济增长极,带动中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根据《泰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结合宁阳县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编制《宁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东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东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东海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东海县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七月目录一、总则 (1)(一)规划目的 (1)(二)指导思想 (1)(三)基本原则 (1)(四)编制依据 (2)(五)规划范围 (5)(六)规划期限 (5)二、规划调整背景 (6)(一)区域概括 (6)(二)土地利用现状 (7)(三)规划中期评估 (9)(四)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9)三、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3)(一)土地利用战略 (13)(二)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4)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16)(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6)(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17)(三)土地利用调控 (20)五、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22)(一)优先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 (22)(二)划定全域永久基本农田 (22)(三)严格保护耕地数量和提升耕地质量 (24)(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25)六、建设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 (26)(一)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 (26)(二)集聚集约利用产业用地 (27)(三)强化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8)七、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30)(一)严格保护生态用地 (30)(二)土地生态环境整治重点 (30)(二)完善生态用地管理 (31)(三)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2)八、流量指标归还 (33)(一)村镇建设控制区调整情况 (33)(二)流量指标归还计划 (33)(三)可行性分析 (34)九、重点建设项目 (37)(一)重点交通项目用地 (37)(二)水利设施建设项目 (38)(三)其他重点建设项目 (38)十、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9)(一)经济措施 (39)(二)行政手段 (40)(三)公众参与 (41)(四)技术监管 (41)十一、附则 (43)(一)成果构成 (43)(二)规划解释权 (43)附表 (44)附表1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变化情况表 (44)附表2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45)附表3主要规划指标分解落实表 (46)附表4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规划表 (48)附表5已批未变更土地情况统计表 (51)一、总则(一)规划目的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依据国家、江苏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编制《东海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