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1、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机电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既是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本专业其它后续技术基础课的基础。

在数控技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课程的基本任务:1.理解电路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实用性;2.掌握电路中常用元件的性能及它们的应用;3.掌握电路中的基本定律及常用的其分析计算方法,熟悉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4.熟练运用相量表达式和相量图分析计算正弦交流电路;5.掌握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以及它的特性;6.了解非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其分析计算方法;7.掌握电工实训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初步具有选择、使用与电工实训相关的仪器仪表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 1 )掌握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

熟练掌握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及电流源等基本理想元件的参数及其电压、电流关系。

牢固掌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 2 )熟练掌握直流线性电阻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支路法、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

( 3 ) 熟练掌握正弦量的有效值、角频率、相位与相位差的概念,理解相量的概念,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相量模型,相量形式的KCL和KVL,熟悉掌握功率的概念及计算。

能计算阻抗串、并联电路,做出相量图。

掌握串、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点。

( 4 )熟练掌握三相电路中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电流与线电流及中线电流的关系。

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和计算,熟练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

理解三相不对称电路的分析。

本课程重点介绍电工技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基本定律、定理,从简单的元件到一般电路,从基本理论到基本技能。

课程结构分为“电工基础”和“电工技术”两大模块。

“电工基础”模块包含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分析方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交流电路、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共27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编制单位:1、课程性质课程的定位《电工技术》是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基础技能课程.衔接前导基础课及后续专业课的桥梁,对培养职业能力起主要支持作用。

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电类应用学科。

它不仅是学科教育,更是素质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常用电路分析、设计、安装、维护、测量以及故障诊断等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

为学习电子技术、机床电气控制、机电设备维修等后续课程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达到维修电工(中级)职业技能资格考证培训要求。

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课程的设计理念从生产实际出发所学为所用够用为度根据职业能力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工作任务整合教学内容根据工作岗位设计教学情境根据工作流程设计教学过程根据职业标准设计评价标准课程的设计思路以项目式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以具体的电路检测与连接为载体。

融合认知、安装、调试和检测等内容,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以学生为主体,践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原则。

参考行业、企业实践经验进行开发知识、技能、素质三目标的实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

职业面向机电设备维修岗位、机床操作岗位职业拓展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岗位、机电产品营销岗位、生产管理岗位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电工技术基础》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2.1.2专业能力和知识目标根据表1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本课程专业能力与知识目标如表2所示。

课程目标专业能力目标1.具有分析解决中等复杂程度典型、常用电路问题的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

2具有识读电路图,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

3会应用电路理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5用低压电气控制系统线路连接,元器件识别、使用的能力6能熟练使用常见的工具和电子仪器。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电工技术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培养合格的电工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内容要点以及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电工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工技术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因此需要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电工技术人才。

而制定课程标准可以为电工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其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其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的内容要点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知识、电路原理与分析、电气控制技术、电机与变频技术、电工实务技能等方面。

其中,电工基础知识包括电工基本概念、电路基本理论、电气工程材料等内容;电路原理与分析则包括电路基本定律、电路分析方法、电路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内容;电气控制技术包括PLC控制、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内容;电机与变频技术则包括电机原理、电机控制技术、变频调速技术等内容;电工实务技能则包括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电工常用工具使用、电气维修技能等内容。

这些内容要点既包括了电工技术的理论知识,又包括了实际操作技能,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电工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合理选择讲授、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手段的应用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实验设备、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电工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工电子专业关键课程, 是本专业学生必修旳旳技术课程。

本课程旳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电工技术有关知识和技术, 熟悉直流电路基本知识, 掌握电路基本理论, 能用来对电路进行简朴旳分析与计算。

理解多种电器旳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 并能对旳使用。

理解常用电工测量仪器仪表, 掌握电工测量旳基本措施。

理解安全用电旳基本知识。

着重培养学生旳科学思维措施、分析与处理旳能力, 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旳高素质技术人才, 并为后续课程旳学习打下必要旳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旳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 打破了本来各学科体系旳框架, 围绕专业培养目旳, 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旳作用地位, 以“就业为导向, 能力为本位”, 以学生未来从事旳职业岗位必备旳有关知识和技术为根据, 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旳需求, 着眼于人旳全面发展, 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 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关键。

三、课程目旳1. 知识与技能目旳1.能纯熟应用电路变量旳参照方向求功率和鉴定电位高下;2.能运用电流源、电压源旳特性和电路旳定理和措施纯熟分析基本直流电路;3.能简朴分析并处理电路功率因数旳提高问题;4.可以用磁路旳基本定律去分析各类变压器旳用途和运行状况;5.会用正弦交流电旳三要素对旳描述和辨别交流电旳特性;6.可以纯熟分析三相对称电路旳联接形式并简朴计算对称负载及其他物理量;7.能简朴进行三相变压器旳联接和维护;8.能对旳辨别常见异步电动机旳类型和维护。

2. 过程与措施1.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 教师合适讲解, 并进行引导、监督、评估。

2.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旳培养, 激发学生旳成就动机。

3.不停累积维修经验, 从个案中寻找共性。

3.情感与价值目旳1.具有辩证思维和逻辑分析旳意识和能力, 科学务实旳工作作风, 可以理论联络实际。

2.具有工程质量意识和工作规范意识以及严谨、认真旳工作态度。

【2024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2)

【2024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2)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全日制中职教育层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理论性。

三、参考学时144学时四、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职业知识(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其参考方向的意义。

(2)学会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及电流分析方法,分析计算电路中各个电量。

(3)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正弦交流电路基本定律的矢量图,学会分析计算一般的正弦交流电路。

(4)理解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5)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性线的作用和三相负裁的正确接法。

2.职业技能:(1)安全用电。

(2)常用电工材料的选择,常用电工工具、仪表的使用及维护。

(3)电阻、电容及电感的识别、检测。

(4)常用电路的识别及连接。

(5)三相交流电源及负载的连接。

3.职业素养:(1)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道德规范。

(2)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3)培养良好的自主能力和计划能力。

(4)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意识。

(5)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五、编写思路根据地区和学校实际,体现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岗位需求,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适应“项目驱动、任务引领”教学方式实施需要,在教材内容上,依据“教学大纲”对电工技术的专业要求,充分考虑职业岗位需求,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化应用性和实践性,尽力体现“简单、实用、够用、定性为主”的原则,在实施专业教学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教育。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电工基础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工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涵盖了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定律、分析方法和电气工程实践中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电工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路分析、电磁感应、欧姆定律、功率因数等基本概念和定律;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及其特性;掌握简单电路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电工工具和仪表进行电路的连接和测试,掌握电气安全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电路配置;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注重实践操作中的安全和规范;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电路分析基础:掌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能够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电路分析;了解电路元件及其特性,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元件。

2. 复杂电路:掌握电阻并联和串联的规律,能够进行电阻的串并联计算和分析;了解电容和电感的基本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容和电感。

3. 交流电路:掌握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进行交流电路的计算和分析;了解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的概念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能够进行功率因数的补偿。

4. 电气设备与安全:了解常用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电气设备;注重电气安全操作,遵循电气安全规程;掌握电气火灾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5. 实践技能训练:通过实验和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要求学生熟练使用电工工具和仪表进行电路的连接和测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工技术基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1.前言1.1课程性质电工技术基础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相关基本原理,以及常见典型电路安装、调运与维护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用电行为习惯,为后续电子技术基础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遵循任务引领、做学一体原则,根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电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安全用电操作”、“电量的测量和检验”、“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等工作任务所需要职业能力,紧密联系企业真实生产过程整合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充分考虑本专业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选用相关理论知识,参照《电工》国家职业标准,并融入电工(五级、四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

课程内容的组织遵循知识技能学习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为主线,设计有安全用电、直流电路的分析及测量、交流电路的分析和测量、照明线路安装与维修、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等五个学习任务。

以学习任务为引领,通过学习任务整合相关知识、技能与态度。

本课程建议为72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掌握电气安装和控制的相关知识,具备相应的电气操作技能,树立电气操作的安全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素养目标:逐渐养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静心专注、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增强安全意识和规范意识,严格遵守电子技术行业相关的安全文明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安全文明操作的行为习惯;具有较强的节能环保意识,注意节约电能,养成良好的节能环保行为习惯;养成吃苦耐劳、不怕累不怕苦不怕脏的职业精神。

职业能力目标:?能遵守并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具有安全防护意识;?能识别常见低压电器;?能检测与装接低压电器;?能识读电气原理图,并能按图进行线路的安装、调试;?能完成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基本环节控制线路装接;?能执行并遵守安全、健康、环保操作规程。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电子电工类各专业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直流电路、电容与电感、磁场及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照明电路,以及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装调与检修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44学时,8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电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电子电工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电工技术基本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电工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电工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电工技术为主线,将电工岗位必备的电工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参考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电工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养成科学态度和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掌握基本电路的计算方法,了解其在生产生活的实际应用。

2.会分析简单电路的组成,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能按电工工艺规范连接电路。

3.能规范操作常用电工工具及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

4.能排除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照明电路和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中的简单故障。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先修课程:高职数学后续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二、课程性质该课程是机电一体化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在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上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部分要求。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通过高职数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学习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能力。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为学生后续课程,如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等打下基础,以及对学生今后从事电气操作等提供知识、技能支持。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后续课程提供知识准备和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结合企业电工操作实际案例,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引入课程;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核心能力提炼、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课程设计的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通过对课程内容高度归纳,以电工操作所需知识和技能为中心,概括电路分析、电工安全生产知识、基本元器件和材料选用及运维、识图与设计等相关知识,包含了比较全面的知识点和技能,内容的组织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本理论知识到提高知识与技能训练。

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应具备的电工方面的职业技能以及为后续课程提供知识准备。

五、课程的目标(一)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方面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具备安全操作技术技能。

(二)具体目标:1、知识:(1)掌握电路分析相关知识;(2)掌握电工安全生产知识;(3)了解常用电工工具和测量仪表使用知识;(4)了解常用电工元器件和材料选用方面知识;(5)了解电气原理图识读知识;(6)了解低压配电设计基础知识。

电工基础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基础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基础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二〇二二年三月目录一、适用对象 (1)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1)三、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2)1.总体目标 (2)2.职业能力目标 (2)(1)知识性目标 (2)(2)能力目标 (3)(3)情感目标 (3)四、教学内容结构 (4)五、教学内容与要求 (4)1.基础知识模块 (4)2.选学模块知识 (9)3.两周实训内容安排 (10)六、教学方法建议 (11)七、考核和评价 (12)1.评价目的 (12)2.评价原则 (12)3.评价方式 (1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工基础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全日制中职教育层次机电技术应用及机械设备加工专业的学生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开设,《电工基础技术与技能》以技能操作为主,以知识应用为原则,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每个目标采用了“任务分析-相关知识-技能训练-项目评价-项目小结-思考与练习”的编写模式。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具备安全用电和规范操作常识;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熟悉常用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典型应用;会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能初步识读简单电路原理图和设备安装接线图,并能对电路进行调试、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初步具备查阅电工电子手册和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合理选用元器件。

通过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非电类相关专业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培养非电类相关专业学生解决涉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总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熟悉电工电子的操作规程;能熟练使用电工工具和电工电子仪表;能识读基本的电气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能正确识别和选用电工电子元件;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掌握电路分析的方法;能识读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原理图;初步学会按照图纸要求安装照明电路并排除简单故障;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类型、工作过程及使用方法;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解决机电系统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专业: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代码:660205开设时间:第1阶段课时数:90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基本能力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专业岗核心能力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应用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学生具备从事电子电器工作的素养和中初级专门人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电路的基本物理量(2)理解欧姆定律的基本内容以及使用方式。

(3)理解基尔霍夫定理。

(4)知道电桥平衡的条件。

(5)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6)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三要素以及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平均值的概念。

2.能力目标(1)能阅读一般电路图。

(2)能对基本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3)会识别和正确选用电阻、电容及电感等元件。

(4)会正确选用和使用测试仪器仪表对电路进行测量和调试。

(5)能进行简单电路设计,能对电路故障进行判断和维修。

3.素质目标《与电联系》(1)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规范和道德。

(2)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3)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计划组织能力。

(4)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敢于创业的意识。

(5)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本课程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

各学习情境具体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见下表。

项目公共考核评价标准1.本课程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情况进行不断的完善与修订。

2.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更加详细、完善的单元教学方案,教学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周数浮动10%左右。

3.训练项目参考课时可以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予以调整,以保证项目训练的正常实施。

《电工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 电工基础与技能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学分 5 课程学时 76适用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等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后续课程 传感器应用技术、家用电器维修等二、课程性质1.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2.课程目标1)知识能力: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2)职业能力: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职业素养能力: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项目一 直流电路任务一 电路基本知识1)了解电路、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简单电路模型的建立;2)了解电路的工作状态3)会正确使用直流电源。

了解直流电源的外观、分类、特性、主要参数、识别方法和检测方法;4)了解电路图和常用的元件符号任务二 电路的常用物理量1)理解电路基本物理量的意义2)掌握其计算方法任务三 电阻元件和欧姆定律1)了解电阻元件的外观、分类、特性、主要参数、识别方法和检测方法;2)熟练掌握欧姆定律。

任务四 电阻的连接1) 会分析简单电阻电路。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是电气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它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电工技术基础,为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从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学生掌握电工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电路原理、电气设备、电机原理等内容;二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熟练使用电工工具和设备进行操作;三是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能够在电工作业中做到安全第一,防止事故的发生;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内容体系。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电路基本理论、电气设备、电机原理、电工工具和设备、电工作业安全等内容。

其中,电路基本理论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元件、电路的基本定律等内容;电气设备包括开关、插座、电灯、电动机等电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电机原理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等电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电工工具和设备包括电工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电工作业安全包括电工作业的基本安全知识、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

在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等。

理论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讲解、教材学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电工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实习教学主要是通过实际工作实习,使学生了解电工作业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

在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评价中,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评价、实验评价、实习评价等。

考试评价主要是通过笔试、实验考核等方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实验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实习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方面。

2《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2《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认知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独立进行学习;通过项目操作,培养学生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

1.素质目标(1)具有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安全、质量与环保节能意识。

(3)具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电学问题。

(4)培养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品质。

(5)培养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及成果,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6)形成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7)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知识目标(1)理解电工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2)掌握直流电路元件及分析方法。

(3)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及三相交流电。

(4)了解磁路相关知识。

(5)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计算。

(6)了解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特性。

(7)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8)掌握常用电工设备和元器件的结构、原理、特性及正确选择和使用方法。

3.能力目标(1)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电工仪表对简单电路进行安装、调试与测量。

(2)能识读和分析典型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

(3)能对简单电路进行分析与计算。

(4)初步具有借助工具手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分析电路的能力;具有查阅电子元器件及产品的相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的能力。

(5)可以查找和排除简单电路的故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高职数学
后续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机电一体化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在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上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部分要求。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通过高职数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学习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能力。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为学生后续课程,如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等打下基础,以及对学生今后从事电气操作等提供知识、技能支持。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为后续课程提供知识准备和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结合企业电工操作实际案例,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引入课程;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核心能力提炼、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课程设计的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
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通过对课程内容高度归纳,以电工操作所需知识和技能为中心,概括电路分析、电工安全生产知识、基本元器件和材料选用及运维、识图与设计等相关知识,包含了比较全面的知识点和技能,内容的组织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本理论知识到提高知识与技能训练。

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应具备的电工方面的职业技能以及为后续课程提供知识准备。

五、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方面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具备安全操作技术技能。

(二)具体目标:
1、知识:
(1)掌握电路分析相关知识;
(2)掌握电工安全生产知识;
(3)了解常用电工工具和测量仪表使用知识;
(4)了解常用电工元器件和材料选用方面知识;
(5)了解电气原理图识读知识;
(6)了解低压配电设计基础知识。

2、能力
(1)能按照安全规程进行电工操作;
(2)能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和测量仪表;
(3)能选用电工元器件和材料;
(4)能进行电气控制原理图分析;
(5)能进行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
(6)能进行控制继电控制电路基本故障诊断。

3、素质
(1)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
(2)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
(3)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4)具有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二)课程具体内容与教学要求表
七、教学实施
(一)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采取项目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传授知识,课堂训练与课后作业相结合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手段主要有PPT课件、图片、视频和企业案例等。

(二)学习方法建议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注意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建议多参考教师推荐的电工安全生产的知识及书籍,收集维修电工考证所需资料。

八、教材选取的原则
1、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将知识、技能、态度三者融入教材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材与行业标准及工艺要求结合、操作与管理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建议使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2、推荐教材
《电工技术》孙余凯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3、参考的教学资料
(1)《电工技术基础》张林国主编科学出版社;
(2)《电工技术》席时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电工技术基础》曾令琴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九、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1、本课程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配合教学适当地安排实物演示、
案例讲解和小组讨论。

对于学习场地和设施,应满足多媒体教学和实训需要;
2、校外资源可选择校企合作单位的场所及设施;
3、网络教学环境资源方面可选用电网企业、安监部门等与电工生产有关的网站资源。

十、教师能力要求
担任本课程教师应有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能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

1、专业理论方面,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和双师素质;
2、专业社会实践方面,应拥有多年与电工操作有关的企业工作经验或长期参与企业电工生产实践,积累丰富电工理论和实践知识;
3、教学能力方面,应有较强的教学能力,适应本课程教学要求;
4、职业道德方面,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十一、考核方式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本课程考核涵盖所有单元项目,每一项目的各考核点应综合反映学生的知识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或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表现掌握情况。

本课程共45学时,2.5学分,考核方式如下:
1、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完成堂上及课后作业情况、考勤及遵守纪律情况评定;
2、期末考试占70%,期末考试采用笔试方式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