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大全(绝对有用)之令狐文艳创作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1.做阅读题必须有四种意识文体意识: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去答题;语境意识: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答题文本意识:一切答案可以在文中找到,答题不能脱离文本;题目意识:注意答案在问题中,从问题中找命题意图、答题要点和要求,按分值答题。

2.做阅读题的流程速读,确定体裁和中心——初看题目,明要求;再通读原文——依据要求,确定有效阅读区域;反复斟酌,并作答——复查,是否按照要求作答,是否表述明确。

3.阅读理解答题的33个“套路”1.判断文章体裁答:这是一篇xx。

“xx”中的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三种文体的区别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技巧:时间地点看标志词,准确程度看题意中心人物识别看中心和写作着力点事件概括要考虑文章中心,句式是:什么人+干什么;什么人+怎么样或为什么+干什么3.概括文章内容?(中心句通常在文章首尾的议论抒情句中)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句式:①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即“什么人+干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②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③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分析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 划分层次?(1) 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 按照情感变化过程分(找表达情感词)(5) 总分总(掐头去尾)划分段落层次技巧:①合并同类项,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分开来。

②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③找标志词6. 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种类: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线索判断技巧:看题目,看议论抒情句,看多次出现的字眼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初中文言文答题技巧(精)之令狐文艳创作

初中文言文答题技巧(精)之令狐文艳创作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

令狐文艳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课外的解题方法如下: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骤: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

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

我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解题四个步骤,仅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音节划分口诀之令狐文艳创作

音节划分口诀之令狐文艳创作

音节划分口诀令狐文艳一靠后,二分手,多个中间偏左右,组合字母算一个,常见组合要遵守。

词尾看e加音节,发音不发分两种,双字相连不连手,听音验证最后头,解释意外不发愁。

以上口诀是什么意思呢?一靠后:当两个元音字母之间有一个辅音字母时,一般把它划分给后面的音节当头。

如a—go,be-gin,a-bout,chi-na,wa-ter,ma—ny,rea—son,la-ter,a-bi-li-ty,ne-ver,ar-gue,na-tive,hea-vy。

二分手:当两个元音字母之间有两个辅音字母时,一般把它们分开,一边一个,如:in-side,dif-fet,com-mon,at-tach,can-not,num-bet,prob-lem,doc-tor,com-pare,treat-ment,af-ter。

多个中间偏左右:当两个元音字母之间有三个以上辅音字母时,中间的辅音字母要么划分给前面的音节当尾,要么划分给后面的音节当头。

如:in-stead,suc-cess-ful,tran-sport,in-clude,im-prove,con-gress。

组合字母算一个:组合字母指“字母表”第6列中的固定组合字母,它们组合后发一个音,在划分音节时一般被当成一个字母看待。

如:re-try,o-ther,con-tract,as-tro-no-my,cen-tral,tech-no-lo-gy,quick-ly。

常见组合要遵守:英语里有一些字母常常组合在一起,但它们不像固定组合字母那样发一个音,而是各发各的音,如pr,pl,fr,cl,sp,st,sk,scr,gr等等,这类组合字母在划分音节时一般不拆开,把它们划分在一起,尊重它们的常见组合习惯。

再有,英语里有一些“发音独立的词头词尾”,如re-.de-,com-,con等,它们在划分音节时一般也都当成常见组合看待,划分音节时不拆开。

如单词restart,是由词头re和单词start 组合出来的,划分音节时划分成re-start。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万能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万能公式

中考语文答题万能公式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片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的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________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________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________和________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________的________特点.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七、人物描写的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二)典型题实战兵法词曲小知识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则限定词(或曲)的内容。

如《补算子咏梅》 ,补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引号的作用: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3、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4、表强调。

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初中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之令狐文艳创作

初中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之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一、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三、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五、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七、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八、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九、体验作品的形象和情境,拓展作品的主旨和内涵。

针对中考考点,对写人叙事的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掌握以下几点:(一)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二)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三)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记叙文的阅读步骤1、阅读全文:运用“六要素”知识,对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面感知。

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主旨句、抒情议论段。

5、认定补充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案进行认定、补充。

题目考点一.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品味题目的含义可以从—— A内容上 B主题上 C线索 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一、记叙的要素:1、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要素,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内容的展现,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

阅读记叙文要能明确这三个要素,即使不要求准确概括,也须达到能大体将这三点说出来的地步。

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记叙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

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中考古诗文赏析答题技巧(绝对经典)之令狐文艳创作

中考古诗文赏析答题技巧(绝对经典)之令狐文艳创作

古文赏析精选●令狐文艳●读懂——得分的前提●述明——得分的关键●一读诗题●二读作者●三读注释●四读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

请说说妙在何处。

(2分)参考答案:见,看见的意思。

南山是在诗人采菊的间隙,不经意间闯入诗人的眼帘,这美景不是诗人有意去望,而是无意之见。

这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本意+语境意+……的情感)●1)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分)参考答案:2)不好。

“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景,而“留连”不仅写出了蝴蝶徜徉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了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了情景交融。

先表态后述因(所换词与原词的区别+原词的语境意+情感+手法。

)●上联中“孤”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一个“孤”字,不仅写尽了边塞的旷远荒凉,环境之恶劣,而且尽情倾诉了戍边将士的疾苦,同时又委婉批评了朝廷对边关人员不体恤、不关怀的做法。

语言宛转深沉。

(描述情境+揭示思想、情感+揭示语言风格)兰溪棹歌戴叔伦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请作简要赏析。

(3分)参考答案:鱼抢春水,涌上溪滩,啪啪蹦跳,看到这一情景,令人荡漾起欢乐之情。

(意思符合。

有欠缺酌扣)(提取景物+想像描述情境+揭示情感)●明月: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夕阳、暮色: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

●流水、落花:常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春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子规、猿啼: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鸿雁:常借指书信,常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思●折杨柳:送别、留恋、伤感。

●篱笆、鸡啼、犬吠:田园的闲适、悠然●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坚贞不屈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

●……诗人笔下的景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词人梦回南国,抓住沉浸在寒凉暮色中的江山、幽深的芦花荡、孤舟、明月、笛声等景物,描绘出江南清秋凄寒的特点;词人借景抒情,抒发出自己囚居生活的孤寂难堪之感。

2021年高考语文古诗歌鉴赏万能答题公式之令狐文艳创作

2021年高考语文古诗歌鉴赏万能答题公式之令狐文艳创作




1、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诗句)”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
①找出诗词中描写形象的相关语句。
②概括形象的特征。
③结合诗词主旨,指出所写形象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这首诗描写了…(特定的环境或氛围)的一个…(特征、性格、思想)的…形象。
【公式】描写内容+思想、性格、特征+形象称谓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全诗借此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1.这首诗中某个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
2.同一诗句在不同版本中某个字不同,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何?
3.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4.品味作品某字,并加以简要分析。
①准确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②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
③明确答题方向:A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
直和圆精当而形象地写出了孤烟与落日的形状,两相对应,极富立体感;并把它们置于一个广袤的边塞空间中,营造了一种阔大、雄浑而又苍凉的意境,衬托出诗人出塞后的孤寂。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2.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3.有人说某字是全诗的诗眼,你同意吗?说说你理由。
①准确找到诗眼字或诗句;
古代诗歌鉴赏万能答题公式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及解题方法归纳之令狐文艳创作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及解题方法归纳之令狐文艳创作

初中语文考点及解题方法归纳令狐文艳基础方法一、解答阅读题的一般环节和步骤:1、看标题。

(大致了解文章文体)2、看题目;3、看文章。

①边看边归纳各段或各部分的大意,理解文章的思路、情感;②划出有助于回答题目的词、短语或句子;4、简单归纳文章的整体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5、再看题,明确有几点要求;6、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案在文中的范围;7、在确定的范围内细细筛选提取或概括符合题目要求的要点;8、将要点连缀成答案。

(用数字序号明确标出要点)二、整体感知的内容1.理清文章的内容和思路;2.明确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倾向;3.判断文体、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

三、审题、确定答案范围的方法1、切分题干,明确题目有几点要求。

2、在文中找出与题干相照应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寻求答案。

3、答案不在前面就在后面,既不在前面也不在后面,就在句子本身。

四、题干中,一些短语的暗示作用1.“结合全文”,指答案分布不在一处,常常有2处以上,经常是一段或几段一个要点,需一段一段地阅读,归纳要点;2.“在第x段中”,指答案需在相应的段落中一句一句地阅读,提取要点;3.“结合上下文”,指答案在上下文中。

4.“结合材料作答”,指形成的答案里,要有链接材料里筛选的要点,提取的词语。

5.“举具体事例证明xx观点(道理)”,指举的事例要有具体的人名、取得的成就,用词要和观点(道理)相照应。

五、解答阅读题的2个注意点1、阅读理解是指弄明白作者的思想、态度、情感等,除有特殊要求的外,一般要先抛开自己的观点解读,不可以自己的想法代替作者的思想。

2、回答问题应用平实性的语言明确表达意思,不可用修辞、象征等方法含蓄表达。

(题目有要求的除外)文学类作品题型及解法:一、品味词语的方法1、明确手法①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②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间等。

③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

④词语——色彩词、动作词、叠音词等2、根据词语的基本义理解其在文中的意思;3、联系上下文,通过增、删、换、移等方法思考词语在句中的表达效果;(表意)4、体味作者蕴含在词里的情感(人物描写要通过动作、神态等领会人物的心理)。

去绝对值常用方法之令狐文艳创作

去绝对值常用方法之令狐文艳创作

去绝对值常用“六招”(初一)令狐文艳去绝对值常用“六招” (初一)绝对值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后续学习的必备知识。

解绝对值问题要求高,难度大,不易把握,解题易陷入困境。

下面就教同学们去绝对值的常用几招。

一、根据定义去绝对值例1、当a = -5,b = 2, c = - 8时,求3│a│-2│b│- │c│的值分析:这里给出的是确定的数,所以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即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代值后即可去掉绝对值。

解:因为:a = -5<0,b =2>0, c = -8<0所以由绝对值的意义,原式 = 3 [ -(-5)] –2 ×2 -[ - ( - 8 ) ] = 7二、从数轴上“读取”相关信息去绝对值例2、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化简│c-a│+│c-b│+│a+b│-│a│分析:本题的关键是确定c - a、c-b、a + b的正负性,由数轴上点的位置特征,即可去绝对值。

解:由已知及数轴上点的位置特征知:a<0<c<b 且- a = b 从而 c – a >0 , c - b<0, a + b = 0 故原式 = c - a + [ - ( c – b ) ] + 0 - ( - a ) = b三、由非负数性质去绝对值例3:已知│a2-25│+ ( b – 2 )2= 0,求ab的值。

分析:因为绝对值、完全平方数为非负数,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这几个数均为“0”。

解:因为│a2-25│+ ( b – 2 )2= 0 由绝对值和非负数的性质:a2-25 = 0 且 b – 2 = 0即 a = 5 b = 2 或 a = - 5 b = 2 故 ab = 10或 ab = - 10四、用分类讨论法去绝对值例4、若abc≠0,求 + + 的值。

分析:因abc≠0,所以只需考虑a、b、c同为正号还是同为负号;两个同为正(负)号,另一个为负(正)号,共八种情况。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与技巧之令狐文艳创作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与技巧之令狐文艳创作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令狐文艳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 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3.文章题目的作用: 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4. 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5.中间句、段的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6.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7.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8.容易弄错的术语:(2)表达方式 =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3)表现手法 = 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4)修辞手法 =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引用、反复……(5)语言特点 = 通俗易懂/ 严谨/ 优美、生动、鲜明/ 充满感情色彩(常与修辞手法合用)9.在哪儿找线索: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记叙文阅读一、记叙文基础知识:(一)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二)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三)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二、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快速浏览全篇文章。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类型及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类型及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议论文阅读答题要点1.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

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问记叙文六要素?备选答案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问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即谁做了什么(文章内容)?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即做得怎么样?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即作者的态度和倾向如何?4、问材料组织特点?答: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问如何划分层次?答:(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6.问记叙线索及作用?答:线索(明线和暗线)。

明线一般是: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暗线一般是作者的某种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8.品味题目答: A内容上 B主题上 C线索 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例:(1)从主题上品味象征性的散文题目。

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2)从线索上品味。

答:本文以.题目.为线索,通过描写…表现了..从而表达出作者…整篇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9.问人称的作用。

答: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三角公式大全-三角弧长公式是什么之令狐文艳创作

三角公式大全-三角弧长公式是什么之令狐文艳创作

三角公式总表令狐文艳⒈L 弧长=αR=nπR180S扇=21L R=21R 2α=3602R n ⋅π⒉正弦定理:A asin =B b sin =Cc sin = 2R (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⒊余弦定理:a 2=b 2+c 2-2bc A cos b 2=a 2+c 2-2acBcos c2=a2+b2-2ab C cos bc a c b A 2cos 222-+=⒋S⊿=21a a h ⋅=21ab C sin =21bc A sin =21ac B sin =R abc4=2R 2A sin B sin C sin=AC B a sin 2sin sin 2=BC A b sin 2sin sin 2=CB A c sin 2sin sin 2=pr=))()((c p b p a p p ---(其中)(21c b a p ++=, r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⒌同角关系: ⑴商的关系:①θtg =xy =θθcos sin =θθsec sin ⋅②θθθθθcsc cos sin cos ⋅===y x ctg③θθθtg ry⋅==cos sin ④θθθθcsc cos 1sec ⋅===tg x r⑤θθθctg rx⋅==sin cos ⑥θθθθsec sin 1csc ⋅===ctg y r⑵倒数关系:1sec cos csc sin =⋅=⋅=⋅θθθθθθctg tg ⑶平方关系:1csc sec cos sin 222222=-=-=+θθθθθθctg tg⑷)sin(cos sin 22ϕθθθ++=+b a b a (其中辅助角ϕ与点(a,b )在同一象限,且a btg =ϕ)⒍函数y=++⋅)sin(ϕωx A k 的图象及性质:(0,0>>A ω)振幅A ,周期T=ωπ2, 频率f=T1, 相位ϕω+⋅x ,初相ϕ⒎五点作图法:令ϕω+x 依次为ππππ2,23,,2求出x 与y ,依点()y x ,作图 ⒏诱导公试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即: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异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即:函数名改变,符号看象限⒐和差角公式①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②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③βαβαβαtg tg tg tg tg ⋅±=± 1)(④)1)((βαβαβαtg tg tg tg tg ⋅±=± ⑤γβγαβαγβαγβαγβαtg tg tg tg tg tg tg tg tg tg tg tg tg ⋅-⋅-⋅-⋅⋅-++=++1)( 其中当A+B+C=π时,有: i).tgCtgB tgA tgC tgB tgA ⋅⋅=++ii).1222222=++C tg B tg C tg A tg B tg A tg⒑二倍角公式:(含万能公式) ①θθθθθ212cos sin 22sin tg tg +==②θθθθθθθ22222211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tg tg +-=-=-=-= ③θθθ2122tg tg tg -=④22cos 11sin 222θθθθ-=+=tg tg ⑤22cos 1cos 2θθ+=⒒三倍角公式:①)60sin()60sin(sin 4sin 4sin 33sin 3θθθθθθ+︒-︒=-= ②)60cos()60cos(cos 4cos 4cos 33cos 3θθθθθθ+︒-︒=+-= ③)60()60(313323θθθθθθθ+⋅-⋅=--=tg tg tg tg tg tg tg⒓半角公式:(符号的选择由2θ所在的象限确定) ①2cos 12sinθθ-±=②2cos 12sin 2θθ-=③2cos 12cosθθ+±=④2cos 12cos 2θθ+=⑤2sin 2cos 12θθ=-⑥2cos 2cos 12θθ=+⑦2sin2cos )2sin 2(cos sin 12θθθθθ±=±=±⑧θθθθθθθsin cos 1cos 1sin cos 1cos 12-=+=+-±=tg⒔积化和差公式: ⒕和差化积公式: ①2cos2sin2sin sin βαβαβα-+=+②2sin2cos2sin sin βαβαβα-+=-③2cos2cos2cos cos βαβαβα-+=+④2sin2sin2cos cos βαβαβα-+-=-⒖反三角函数:⒗最简单的三角方程高等数学最难的包括积分和证明。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之令狐文艳创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之令狐文艳创作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令狐文艳一、语文基本术语:表达方式: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开门见山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

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二.文章类型分析:1. 说明文: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作诠释(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的说明了事物)、分类别、画图表(帮助读者掌握….的特征,头绪分明)、列数据(是所说明的事物准确化,更具有科学性)、作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下定义(更科学,更本质的概括事物的特征)、打比方(增强了说明的形象性与生动性)、引用(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真实)等。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文的结构: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并列式、对照式、递进式。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说明文某段或者某句话作用:①吸引读者,增强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②引出通过引用故事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③引用诗歌使文章更具有趣味性。

文章第一段的作用:①开头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事物的概况,给人以总体形象。

②开头描写事物的特征或状态,让读者有一个直观总体的认识。

③开始对事物下定义,提示事物的内涵,让人了解事物的本质。

④开头设问,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急切的了解事物或事理的心态。

⑤开头举例子吸引读者,增强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精选推荐)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 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大全

(精选推荐)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 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大全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大全许多人想知道〔语文阅读〕理解有哪些答题公式,语文阅读理解的万能公式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大全(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谈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方、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概、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留意和思索;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留意和思索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比照: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方、比照、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由于该词精确生动详细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由于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特别只有等):不行。

由于该词精确地说明白……的状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挨次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由于:(1)与人们熟悉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全都。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答复清晰(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答复清晰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谈论类文章:答复清晰谈论的问题是什么,观点怎样。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完整清晰版)之令狐文艳创作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及技巧(完整清晰版)之令狐文艳创作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令狐文艳★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大全(绝对有用)(K12教育文档)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大全(绝对有用)(K12教育文档)

(直打版)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大全(绝对有用)(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直打版)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大全(绝对有用)(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直打版)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大全(绝对有用)(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如何做语文阅读理解题(一)
一上初中,阅读理解在考试中的比例一下大了很多,难了很多,童童在第一次语文月考上阅读丢了很多分.有读不懂的,但更多的是读懂了答不来或答不到点子上的。

童童妈妈看了试卷,但什么样的答案是对的,童童妈妈也是模棱两可。

思考了一周,研究了一周,突然发现阅读其实有技巧和固定答题套路的,灵活掌握后做阅读题不再是难事.
下表是童童妈妈汇总出的解题技巧,希望能和各位同学共享.
表中所列固定答题套路将稍后推出。

先见为快,如:
修辞手法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

..。

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

.。

.的情感。

表现手法对比:**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事物)。

...。

的特点
如何做语文阅读理解题(二)。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之令狐文艳创作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之令狐文艳创作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令狐文艳记叙文一,文章内容要点概括(1)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答题公式:人物(事件)+干什么(怎么样)(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答题公式: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注意: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应该概括在内。

二、理清文章结构(1)补充故事情节找出划分标准,仿照示例的句式作答。

(2)思想感情的事变化画出表示情感的词语,按照词语出现的顺序整理出答案。

三、把握记叙的线索和顺序(1)线索线索类型:A.以时间的发展变化为线索B.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C.以人物为线索D.以某个具体的事物为线索E.以感情的变化为线索F.以某个核心事件为线索线索的作用: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推动情节的发展。

(2)记叙顺序及作用A.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B.倒叙:作用: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C.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答题公式】顺序名称+作用四、记叙的人称及作用人称作用:第一人称:使文章内容显得更真实,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便于直接抒发感情,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的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宽广的活动范围。

五、人物形象(1)次要人物的作用第一人称:“我”,是贯穿全文的人物,其作用是线索人物,是故事的见证者,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2)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方法及作用A.肖像(外貌、神态)描写:交代了人物的xx身份、xx 地位、xx处境、xx经历以及xx心理状态、xx思想性格等情况。

B.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xx心理(心情),并反映人物的XX性格特征或XX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XX思想,揭示了人物的XX性格或XX品质。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之令狐文艳创作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之令狐文艳创作

古诗词鉴赏题,虽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答题,能自圆其说,都可给分。

下面一起看看鉴赏诗歌的答题技巧吧~令狐文艳(1)“诗眼”或“炼字”型题设问方式:①对诗中某句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哪个更好?为什么?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

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

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与“湖平两岸阔”的“阔”字,哪个更好?[答] ①“阔”字更好。

②阔是空阔、开阔之意(这一步有时可并入一点来说)。

③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④“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此题只答“阔”字好,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

卷面回答时,一般可省去序号,这里分点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骤或要点。

下同。

)(2)句意型题设问方式:①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

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

答题要点: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示例:谈谈对李白《听蜀僧洛弹琴》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 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

②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3)意境型题设问方式:①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中考语文题型归纳之令狐文艳创作

中考语文题型归纳之令狐文艳创作

语文中考题型令狐文艳(把握题型,万变不离其宗)一、病句题型归纳1、看到动词不放过。

发现句子中有动词,要想这个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词能否搭配。

例如:(1)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2)全校师生积极开展“献爱心”。

2、发现两面性的词语,看前后是否对应,是否是两面对一面。

表两面性的词语:能否,是否,成败,优劣,好坏,有没有,高低,得失,取舍等。

例如:一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实际问题摆在他们面前:必须会使用电脑,必须会驾车,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

3、发现介宾短语开头,看是否缺少主语。

通过……使,经过,才,使,自从,随着,顺着,对于,关于,按照,经过,凭借,根据,本着,为了,由于等。

例如:通过读了这本《黄山记》,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4、发现并列结构,看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

并列结构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形容词并列(几个词语之间用顿号或者逗号隔开的)。

例如:我们的报纸、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

5、发现数词和表约数的词连用,看是否造成矛盾。

表约数的词:大概,大约,左右,上下,以上,余,达,达到。

例如:日本磁悬浮列车每公里成本大约9亿元人民币以上。

6、发现否定词,看是否因多次否定将意思说反了。

例如: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子的关爱。

7、发现句中有“对”“对于”“关于”,看它们是否混用或主宾颠倒。

例如:关于这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霸王条款,消费者协会应给予批评,及时曝光。

8、发现关联词,看是否出现关联词搭配不当,关联词错位。

例如:我们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复习,就能在考场上发挥好,取得好成绩。

9、发现“缩小、减少、降低”等词语和倍数相搭配,看是否符合逻辑。

这些词语一般和百分数或分数相搭配。

例如:减少了三分之二降低了了百分之五十不能说:缩小了3倍10、发现代词,看是否指代不清。

代词:他、他们、其、我、你等。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之令狐文艳创作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之令狐文艳创作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1.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2.词语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2)公式:修辞本身得作用 +联系上下文的情景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特点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的特点(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文学气息,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5.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6.某段起什么作用:(1)此段在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照应文章标题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此段在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B、揭示文章主旨C、照应前文D、照应题目E、引人深思7.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描写方法分为:(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2)坏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 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烘托一种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 的思想感情8.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公式: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9.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10.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分析步骤: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语文阅读理解题(一)
令狐文艳
一上初中,阅读理解在考试中的比例一下大了很多,难了很多,阅读丢了很多分。

有读不懂的,但更多的是读懂了答不来或答不到点子上的。

阅读其实有技巧和固定答题套路的,灵活掌握后做阅读题不再是难事。

下表是汇总出的解题技巧,希望能和各位同学共享。

表中所列固定答题套路将稍后推出。

先见为快,如:
修辞手法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表现手法对比:**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
如何做语文阅读理解题(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